2008年1月27日 星期日

古早的童玩 (黑白想黑白講)

古早的囝仔篇 (黑白想黑白講)

囝仔遊戲:

玩具囝仔都自己創造,在手製各種玩具中,從中自然獲得多種知識。

手刻干錄(陀螺)︰

學習木材的良莠質料,玩童們以「一樟,二榎,三埔羌,四苦柃,芭仔柴無路用」歌來形容才質好壞。

風吹(風箏)︰

糊風吹,如何架構其骨格,其抵風面部斜度,應調為何種斜勢,抗制上升穩定之尾巴要多長,都很了解。少時候,風吹線,則偷用針車線,大人找無車仔線,被挨罵後改用麵粉袋仔線,將此學到平衡觀念。

林投葉喇叭︰

昔時牛埔、溝邊有自然繁生的林投欉,用林投葉去剌後捲成喇叭形,頭尾插竹刺固定後,採幼軟葉心雙合,插入喇叭吹口即完成。

噗噗仔鎗︰

採約一公分口徑的竹枝,切成約十至十五公分長的竹管,再用竹箸削合竹管口的細小壓棒,插入於另準備手柄用的竹管內即完成。玩法,用噗噗仔籽或用水浸濡之紙團置於竹管口,將壓棒插在竹管口用力一壓,噗噗仔籽會噗的一聲飛出去,童伴用此玩鎗戰非常趣味。

竹田囝(竹蜻蜓)︰

用約十公分長竹片,正中攢一孔,雙邊削不同方向之斜度,中央插入一支揉搓用手棒即完成。玩法,雙手將揉搓棒用力左右揉數次,手一放即會飛上天。

現成玩具︰

有珠仔(玻璃珠仔,有純透明的,也有透明中含五彩楊桃瓣花紋的兩種)、牌仔(圓形紙牌,牌面印刷古代或卡通人物。)、橡乳(橡皮圈。)

當時兒童褲袋多有上記玩具。

其他遊戲︰

就地取材遊戲法,「跳匡仔」,在地上畫格仔,就地拾取瓦片或平面小石片代表自己,稱(王)輪番用單腳跳格,先跳回到原點者得勝。

摃鹹魚頭:

人數五至十餘人,圍成一個圓圈,大家面向圈內蹲著手放背後,猜拳輸者「謂鬼」手持繫結的手巾,在環圈背後走動,將手 巾暗放人後,再走環一周,被放者尚未察覺時,拾起手巾摃被放者頭殼(謂︰摃鹹魚頭),被摃者輪作為鬼,此遊戲相當刺激趣味。其他有,籠(掩)咕雞、賣搖 鼓、放直、跳橡乳、等不勝枚舉。

父母順應自然環境將子女帶大,兒童在大自然環境及遊戲中獲得處世道理,啟發創造力,養成,勤勞、學識、自強觀念。

童.民謠 回首頁

北市劍潭國小鄉土教學台語教材 (可入網頁)

古早流行於民間的童、民謠。兒童時代,只是以對(罩)句順口而唸七桃(唸的玩玩)而以。其實多數所編童、民謠其含意之深奧,慢慢加以探討,不難發現古早人之用意及其智慧。謠中句句都含有教育、處世的意義不可忽視。大家共同來探討、趣解其奧妙之處。

雷公咐咐陳:

雷公咐咐陳 雞母雞子撥落田 田內生柳枝 柳枝生茶瓶 茶瓶生杆仔杆仔雙頭紅 紅的挽起來吃 青的送丈人 丈人噢嘮好 阿兄娶阿嫂 阿嫂水喨喨 阿兄打咕嚮 咕嚮長 咕嚮短 門扉後搬家禮(傀儡) 搬幾仙 搬三仙 一仙食菜 一仙拜佛 一仙阿彌陀陀佛。

趣解:

雷公咐咐陳(突變事件)雞母雞子撥落田(全家遇災難) 田內生柳枝(克苦逢生機)柳枝生茶瓶 茶瓶生杆仔杆仔雙頭紅(勤勞有所獲)紅的挽起來吃(成熟的自已食)青的送丈人 丈人噢嘮好(可以貯藏青的送岳父,他讚口說好)阿兄娶阿嫂 阿嫂水喨喨(懂得尊長人,阿兄娶得美嬌妻) 阿兄打咕嚮 咕嚮長 咕嚮短 門扉後搬家禮(傀儡)(門扇後即房間,在房間打咕嚮 咕嚮長 咕嚮短 恩愛)搬幾仙 搬三仙(生幾個,生三個) 一仙食菜 一仙拜佛 一仙阿彌陀陀佛一個懂得養心,一個懂得敬神,一個懂得佈教,三子都教育成善行之人。

俗語趣連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天無絕人之路 一枝草一點露,人生到處有芳草, 天公疼憨人, 積善之家有餘慶, 千里姻緣一線牽, 有子有子命, 無子天註定 ,子不教父之過, 言教不如身教, 養子有成親之榮。

搖啊搖:

搖啊搖 唐山盜挽茄 茄子也未黑 月娘生查哺 查哺未滿月 擔田坡 田坡重 擔箸弄 箸弄輕 擔官真 官真扶 牛喂喂。

趣解:

啊搖(古早偷渡來台墾民,以小船搖過風險的海峽) 唐山盜挽茄,(苦心帶來種籽)茄子也未黑(青黃不接期未收成)月娘生查哺(「月娘妻名」妻添丁)查哺未滿月 擔田坡 田坡重(產婦未滿月就開始勞動,擔田土,因田土重,不堪其勞)擔箸弄 箸弄輕 擔官真(改為擔較輕的箸弄「做灶腳三餐事」尚有餘假刈菅葉)菅真扶 牛喂喂(提菅葉飼牛)。

編作小故事

先民乘小船在大海中,如一片樹葉搖搖晃晃, 涉險偷渡來台,開墾荒 地,將大陸帶來種籽播植,農作物逢青黃不接的季節,尚未收刈時,隋同來台共甘同苦的妻產下一子,雖喜獲一麟兒,但農作物尚未收刈,致喜憂參半。賢慧的妻女 為幫忙夫婿,坐月中就欲幫夫做農耕工作,可是產後體力尚未復原情形下,心有餘而力不足,笨重的田土擔不起,改為做較輕的廚房工作,炊三餐。廚房工作做完也 不休息,刈草飼牛及飼養六畜。是描述苦難夫妻入墾台灣同心奮鬥的故事。

白鴒絲擔糞箕:

白鴒絲擔糞箕 擔到溪仔墘 撥一倒 卻著道光錢 買大餅送姨。

趣解

白鴒絲擔糞箕(古早農民省吃儉用致身瘦腳如白鴒糸,如此身材尚在重勞動)擔到溪仔墘 撥一倒(擔到溪仔乾體力不支倒地)卻著道光錢(拾得道光錢「清道光年間通用的銅幣」)買大餅送大姨(不獨享分為親戚共享)。

描述古早貧困樸實墾民富有人情味的童謠

紅龜分您吃:

開門 紅龜分您吃 您那有 昨日娶心媳婦 那怎縮 都者煣 那怎軟 三升配二管。

趣解

開門 紅龜分您吃(為敦親睦鄰,分喜給鄰居) 您那有 昨日娶心媳婦(作天娶兒媳,「紅龜是喜慶所用的粿,古云龜萬年象徵長壽之意」)那怎縮 嘟者煣(經再蒸過的粿會變柔軟好吃) 那怎軟 三升配二管(要做好粿米要,糯米三升配硬米二管 )。

旨在教人,紅龜粿的用途、食法、作法。

十二月歌:正月正 娶新娘拜公廳,二月二 宰豬公拜公祀,三月三 桃仔李仔平頭擔,四月四 桃仔來李仔去,五月五 西瓜滿街路、六月六 尖擔滿田角、七月七龍眼黑榭榴裂(筆)、八月八 拔土豆藤挽土豆外、九月九 風箏鐵馬叮嚨哮、十月十 人收冬 揋土龍搗米請無工、十一月 算來種菜子、十二月 過年存糯米。

趣解:正月正 娶新娘拜公廳(嫁娶多),二月二 宰豬公拜公祀(大拜好兄弟),三月三 桃仔李仔平頭擔(桃、李盛產期),四月四 桃仔來李仔去(桃多李少季),五月五 西瓜滿街路(西瓜大量上市),六月六 尖擔滿田角(農忙期擔稻草的尖擔在田間忙的出出入入),七月七龍眼黑榭榴裂(筆)(龍眼、榭榴盛產季),八月八 拔土豆藤挽土豆外(土豆收成期),九月九 風箏鐵馬叮嚨哮(農閑期可以放風箏騎鐵馬遊樂),十月十 人收冬 揋土龍搗米請無工(農忙期無處雇用人工)、十一月 算來種菜子(播種菜子季),十二月 過年存糯米(準備糯米做粿過年)。簡介一年中農作物的產季及行事。

天黑黑:

天黑黑 要落雨 阿公仔舉鋤頭要掘芋,掘著一尾旋蹓咕噢,咿啊伊嘟唱噹吵,阿公仔嘜薸煮鹹,阿嬤嘜煮淡啊,二人相搏弄破鼎

卻雨鰡:

啾啾 啾提籃卻雨鰡 一尾吃,一尾貼目睭

鯉魚要娶某:

鯉魚要娶某 鯛仔魚打鑼鼓 田囝(蜻蜓)舉旗喚艱苦 水蛙扛轎目土土(眼凸凸)。

趣解:

鯉魚要娶某(形態最帥當新郎)鯽仔魚打鑼鼓(雄鯽春季在水面散精跳躍活動如打鑼鼓)田囝(蜻蜓)舉旗喚艱苦(蜻蜓四翅如旗) 水蛙扛轎目土土(水蛙眼凸凸)。描述水棲昆、動物生態,富有教育味。

籠(抰)咕雞

「籠(抰)咕雞 走白蛋 一粒食 一粒舔 放雞子 尋雞蛋 要走也不走 不走要捉死狗 注咕喔 咕喔。

趣解:籠(抰)咕雞 走白蛋(雞籠中失雞蛋)一粒食 一粒舔(發現雞蛋正被狗弄吃)放雞子 尋雞蛋(先疏開小雞 專心尋救雞蛋) 要走也不走 不走要捉死狗(向狗遍走遍喚 走開 走開不走要啄死你) 注咕喔 咕喔(併命示威姿勢)。描述母雞救蛋之勇敢感人心肺故事

火金姑:

火金姑來吃茶 茶熱熱陪芎蕉 茶冷冷吃龍眼 龍眼滑滑吃蘭核。

趣解兒童篇

火金姑來吃茶(仲夏夜希望,閃閃熾熾飛舞的螢虫,來吃茶共玩)茶熱熱陪芎蕉(請你飲熱茶及吃香蕉) 茶冷冷吃龍眼(如可玩久茶冷卻還有龍眼可吃)龍眼滑滑吃蘭核(那怕龍眼滑滑也有蘭核招待你)。

仲夏夜乘涼的兒童與螢光蟲的純真心靈交織。

趣解成人篇:火金姑來吃茶(在飛舞的火金姑請妳來吃茶)茶熱熱陪芎蕉(茶熱熱,可解為前段時間,有香蕉?可陪) 茶冷冷吃龍眼(茶冷冷,表示後段時間,有龍眼?吃) 龍眼滑滑吃蘭核(龍眼滑滑妳就吃蘭核?)。

此篇純為博君一笑。

人插花:

人插花 你插草 人抱囝 你抱狗 人睏紅眠床 你睏屎礜仔口。

趣解:

人插花(古旱插花是富家婦女,現代插花是演藝人)你插草(古早插草是貧家女 註:因在田園勞動散落在髮上的草芥都忙的無閒理會。現代插草是時髦女人 註: 現社會上流階層婦女都喜歡載草類編織有裝飾的草帽)人抱囝(古旱重視傳宗接代,婦女生一打、半斤無稀奇。有子福者被羨望。現代二個恰恰好,多生一個無閒可 疏頭,多子餓死爸的不同觀念時代)你抱狗(古早怨嘆無子福者,只有抱狗慰藉。現代狗是富有人家之寵物,抱狗者可炫耀身份,一隻名犬百萬也無稀奇)人睏紅眠 床(古旱睏紅眠床是富家人。現代人不睏紅眠床,紅眠床變古董品)你睏屎礜仔口(古早貧困者無眠床隨便睏,屎礜仔口也睏。現代睏屎礜口是富家人,因住全套的 套房)。

此童謠因時代變遷而有意含顛倒之意想不到的轉變。

附錄:取材正見網頁的人插花尹插草

人插 花, 草。 嬰, 狗。 嫁, 走。人 轎, 糞斗。人 眠床,尹 屎礐仔口。

日治時代諷刺日本人的民謠。

田嬰飛高高

田嬰飛高高 阿嫂賣肉圓 肉圓真歹吃 阿嫂賣柴屐 柴屐真歹蹌 阿嫂真僥倖 僥倖死 躺交椅 躺阿撥撥倒 撥倒踢著秀才 秀才從馬頂撥落來 叫先生叫不來 叫司公扛去埋(台)

趣解:

田嬰飛高高(夏天)阿嫂賣肉圓 肉圓真歹吃(不合季節之小吃) 阿嫂賣柴屐 柴屐真歹蹌(改賣木屐,木屐不如靴子好蹌)阿嫂真僥倖 僥倖死(阿嫂真倒楣,倒楣到極點) 躺交椅 躺阿撥撥倒(連躺交椅也不如意,) 撥倒踢著秀才 秀才從馬頂撥落來(將椅頂跌下來,很巧躂下騎馬的秀才) 叫先生叫不來 叫司公扛去埋(台)(緊叫醫生也來不及,最後就請司公去埋葬)。

俗說:人那衰運,連吐嘴唾乎雞吃,雞麼會死,阿嫂好好鯸宰阿屎流。只勤,不識時務,自認是歹運,連累至,高才的丈夫。此童謠警世值很高。

睏三板:

食桃肥 食李瘦 食樹蕾 睏三板。

趣解:

食桃肥(桃是富有營養的,吃了會健康)食李瘦(李是強酸傷胃不可多食,吃了會瘦弱)食樹蕾(樹蕾是苦澀之果不可食,吃了會中毒)睏三板(三板即棺木之意,如不擇良而食會躺在棺木內)。

食:要擇良而食,不可貪吃,不可冒險吃不明之物,以免傷身,甚至喪命。

比唸緊一(急口令):

一陣北管 坐合舨 嘜去北港 打北管。(唸十遍比誰快。

比唸緊二(急口令):

舉(鵝)箸突碗腳倉(唸十遍比誰快。)

比唸緊三(急口令):

一個剃頭 講嘜剃頭 叫一個剃頭 加伊剃頭 剃頭講 汝嘟加人剃頭 那叫我 加你剃頭。(唸十遍比誰快。)

比唸緊四(急口令):

紅柑殼 提去 醃缸角。(唸十遍比誰快。)

鄉野人物傳奇 (黑白想黑白講)

鄉土小人物傳奇:(黑白想黑白講)

憨直可愛的空蓮霧 1930年代至光復初期,在本鎮活躍的鄉土人物,「空蓮霧」本名楊永于是本鎮人,農家子弟,體格粗大,稍有跛腳,性憨直、忠厚、不貪、不取,脾氣傾略暴燥性,上代留下田地,由其兄弟經營,不識字,一生不婚,人對面稱呼「阿于」,一般人稱他謂「空蓮霧」。

凡鎮內公、私,無人願意做的事,他都自動幫忙做,而不計報酬。如大小廟會雜務,必有他自動出現幫忙,搭戲台、掃廟 庭、燒茶水等雜事都樂意做。尢其是鎮內有喪家,必有出現「空蓮霧」,抬死體、迎棺行列中,舉大燈者他都有份,做師公「道壇」中扮演角色更多采多姿,搭道 壇、掛道壇吊圖、他都插一手,燒茶水,甚至鎮內喪家多,道士不足時,他也穿道服雖站在末席,他都能勝任。

並善於葬後的清廳、倒靈後的去棄物處理工作,幫忙喪家不少。忠實的他不計較酬勞,只以服務他人為樂,平時一包香煙、 一頓飯就滿意,鎮人知其不貪取都以紅包賞謝其勞。因他插足喪事久而久之,已熟悉喪事固定行事,喪事什麼時候要做什麼,要備什麼物品,喪禮中或行列中漏、錯 事項,他都能指出點醒行家。其他除,較粗動工作以外,不論公私、貧富他都自動服務(台語謂為雜插)。因此本鎮有一句流行語:「你像空蓮霧」表示「你很雞婆,雜擦」之意。

「空蓮霧」只是一鄉野的憨直粗人,可是其留給鎮人印象是,可敬、可愛的小人物,使人永久懷念。

溪湖的陳達「俏友」:

記憶中約在1936年間,街內的街頭巷尾,出現一位中年人,肩負一對米籠擔,籠中兩頭各放幼兒一人,口唸,勸世「七句聯」徘徊在街中,他就是張友,人稱他「狂(肖)友」。

因受喪偶,事事不如意打擊,致產生極度憂鬱症的「張友」是本鎮人,家有薄田,略識漢字,務農為生,因配偶留下嗷嗷待哺三子,使他不知所措,家內的巨變,日日鬱卒,積鬱成疾,精神發生異常。整日喃喃自語,異常中的他仍愛子如命。

他過去就狂愛台灣民謠,自編「七句聯」歌詞,自娛、娛人,能出口成詞。因此狂亂中,他唯一不亂的就是繼續唸他的七句 聯。他不接受人家的施捨,鎮內人同情他,憐憫他,故意叫他唸「七句聯」藉口給他酬金援助。依稀記得他所唸歌詞是,勸人行善、做人道理等類,句句感人肺腑, 最難得的是人家出題,他就隨即,唸出合題的詞句,使人佩服。

可與「恆春陳達」並駕齊驅。真是時也,命也,運也,時代造成埋沒此田庄奇才。

迷你裙,赫本頭創始人「火丑」:

1950年代--1970年代在本鎮經常出現一位,貌不揚,視力稍 差,手持竹杖,肩懸掛一個布袋的,年約四十歲的嬌小婦女,她就是最受兒童歡迎的「火丑」。「火丑」出生於鄰鄉埔鹽,望族世家,父兄都是地方士紳,在政界、 教育界活躍,只有她自幼性格特殊,思想與人不同,住在家中終年病魔纏身,在外漂浪即無藥病癒,因此經常在外漂泊,家人為此經常動員找人,並對她的要求都百 依百順,她到荳蔻年華時,要求要結婚,家人也派媒人找對象,但都談不成。

可是她堅持要做新娘,家人為使她完成新娘願望,也備辦一套嫁粧,用花轎八音吹,在庄內巡一環再抬回家中,她知被騙而痛哭一埸。(數年後真的結婚並生一女,據說其女仕母至孝。)

有一次算命先生說,她是千金身,乞食命,因此家人就日間,任其在外活動,活動地方大部分都在溪湖街上,她扮裝奇特, 頭髮剪不規則的短髮,人稱「火丑頭」(相似數年後的電影女主角奧多利赫本的髮型),穿超膝蓋上的短裙(相似後來流行的迷你裙),兒童最喜歡她,她到何處都 有兒童圍繞著要她跳舞,她也樂意,她跳舞,兒童在旁口喚「澎 恰恰、澎 恰恰」拍手助興(相似後來世界大流行的恰恰舞)。她不積極向人家求討,人家給她也不拒絕。可說是一位奇特女人,其為方便、輕鬆的,短髮、短裙、快樂亂跳的 洽洽舞,想不到後來竟成世界性的大流行。

她無形中成為流行的先端者,值得列入本鎮小人物傳記之中。

溪湖鄉音--海口Q

溪湖鄉音,他鄉人謂:「海口腔」出生於溪湖在此長大的人 ,並不感覺有什麼異樣,至長大,有客居他鄉的機會後,始覺溪湖確實有特有的鄉音「溪湖腔」其代表性是:
「鄉的」
。 如說「鄉的物件」溪湖地區發此音是「那個東西」之意,芳苑方面發音為「雄的」較接近溪湖腔口,但南北部「那個」都說「彼路物件」「彼種物件」「彼項物件」 等說法,尤其是在南部說:「鄉的物件」他們則解為南部慣用同音的「兇的物件」即「很髒的東西」之意,因此初交時常常為音同,意不同而鬧出很多笑話。單咱溪 湖興隔鄰員林鎮,就有很大的口腔差異,溪湖腔口是重音粗壯屬所謂「海口腔」,員林方面腔口較輕音悅耳稱為「內面腔」,在此有趣的比較一下:如「鵝」溪湖腔說「疑鴨」內面腔說「鵝」,「魚」咱講「魚仔」伊講「耳仔」,「雞」咱講「街」伊講「圭」,「林」咱講「淋」伊講「籃」,「姊」咱講「只」伊講「姐」,「妹婿」咱講「麋婿」伊講「嗲婿」,將一句「要去街尾買馬尾」 用海口腔與內面腔,來發音時有如下的趣事。「要」咱講「糜.」伊講「嘜」,「去」咱講「去」伊講「氣」,「街」咱講「雞」伊講「圭」,「尾」咱講「尾」伊 講「馬」,「買」咱講「買」伊講「馬」,「馬」咱講「馬」伊也講「馬」,「尾」咱講「尾」伊講「馬」,連句發音海口腔說:「去雞尾買馬尾」內面腔發音是: 嘜氣家馬馬馬馬........

溪湖鎮---寺廟

本鎮宮廟:

福安宮

位於溪湖鎮光平里信善街一號(電話:o48-853693‧8815874)。

福安宮於民國前109年建立,迄今(1999年)為時歷經一百九 十六年,鑒於鄉村民眾篤信神佛,而蓋廟宇可安神像,故募款興建竹造廟宇,座落今溪湖分局南側,並由鹿港舊祖宮分傳正眉洲聖母之香煙,恭彫神像供奉於本宮為 主神,香火鼎盛,濟世救人,有口皆碑,致信徒日增,鄉紳前輩遂商議

永安宮:

位於溪湖鎮西溪里永安宮,奉祀媽祖由來,依據東溪里民陳誥老先生(民國前六年出生)口述如下:

主持人:聽說永安宮設立比福安宮的還早是麼?請問何時祖先自大陸帶媽祖來後溪奉祀的呢?

誥:我知道的範圍是,永安 宮的媽祖是跟福安宮公家廟,以前我們後溪這邊沒有廟,與他們福安宮合成一間,因為陳、楊相拚,大家衝突,就是因為不和,所以就分開了,分開後有一尊大媽就 從那邊分過來的,剛分回來的時候,是蓋一間竹管厝,蓋在現在的地方,我在八、九歲的時候,家裡的大人帶我去拜拜的。
我還沒出世的時候,就分回來後溪,可能我爸爸也未出世,很早以前,最早是竹管仔厝當廟,後來有用磚翻修,什麼時候翻修是不知道。
頭人說自溪湖分一尊大媽,較無熱鬧,在用磚翻修的時候,想說去彰化南瑤宮,看看有沒有神可請回來,讓居民朝拜。
去南瑤宮請的是三媽的大令,什麼是大令呢?就是一千金紙,一支奏板插在金紙上,奏板上面寫天上聖母三媽神位,大令請回來永安宮裡拜,請回來之後,香火有比較興盛,角頭、庄頸也比較平安,請大令回來很好,大家很高興。
又 經過一段時間,三媽旨降有文字顯示,有乩童起乩,祂指示要來住永安宮,頭人耍幫我裝金身,頭人很高興,求之不得,不在台灣隨便裝金身,迢迢去大陸裝金身, 去大陸的湄州裝金身,三媽的金相是用木頭刻的,面是很漂亮的,身體是用木頭,台灣是無法裝那個樣子。裝三媽的時我差不多十歲。

主持人:阿公您民國幾年出生的?

:民國前六年。算起來,差不多民國三、四年去裝三媽,裝回來那時
候,香火很興盛,來拜拜的人也很多,以前溪湖有舖一條通到員林的輕便車,用
竹竿撐小台車載人。現在沒有,以前才有。

主持人: 三媽是先從南瑤宮請大令過來,後來再才又裝金身來奉祀。二媽呢?
後溪永安宮,後溪的地名是如何來的?

誥: 二媽是後來才裝的。自我小時候就已稱為後溪,我聽老一輩在說,
可能以前有一條溪自溪湖經過,是,濁水溪,移到南邊,後溪在那條溪的後面,
可能這個原因才稱作後溪。
以前四塊厝是跟我們公家廟,永安宮這裡是十七庄的,有四塊厝、三塊厝、頂庄、
林厝、大庭、忠覺、尾厝、湳底、媽厝、三角仔、新厝館、西勢厝、番婆庄、劉
厝、巫厝庄、三塊厝的田寮仔。

主持人:後來後溪何時才分為東、西溪有沒有小角頭地名?

:這邊是後溪,那邊是巫厝,分漳州和泉州,後溪這邊是泉州,巫厝
是漳州,漳、泉相拼,為什麼漳、泉會相拼?就是三月清明,溪湖可以買東西的
範圍比較小,殺豬的也比較少,賣菜的也比較少,就是後溪這邊和巫厝那邊都去
買,買肉和買菜,買的不夠,大家才吵架,漳、泉相拼,後來官方才出來處理,
大家講好泉的掃清明日,漳的掃三月初三日。這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事。

奉天宮:

位於溪湖鎮西寮里奉天宮,奉祀王爺由來,依據汴頭里民楊道政先生,口述歷史如下:

楊道政:那時候聽他們在說,為什麼媽祖宮後面會蓋一間王爺宮,講那時候咱溪湖街仔四十幾年都賺不夠吃,一些錢都流到鹿港去,老一輩的人說蓋間王爺宮把那些錢攔住….。

代天宮:

位於溪湖鎮湖東里代天宮,奉祀王爺由來,依據光華里民陳伯宗先生,口述歷史如下:

陳伯宗八楊去捐 獻這塊土地才蓋這間廟,它原本是五府千歲,不是慈惠堂慈惠堂是慢慢才設立的,慈惠堂有委員,委員們認為說慈惠堂沒蓋廟怎麼可以,從花蓮的慈惠堂引神明來就 對了,那引來之後,才發生口角就吵架,我是五府千歲啊,池府王爺、薜府王爺應變的,這廟是五府千歲的,那你又請比五府千歲還要大的神,但是照理說也是要坐 旁邊才對,最後卻把金母擺在中間,五府把祂擺旁邊,然後就發生口角、吵架,現在陳昌喜和光安診所中醫師陳格(雞屎先)等四人,這些後代的人退出來,原本的 五府千歲五尊,自己蓋一間五府千歲廟安座,叫代天宮。現在原廟也是五府千歲,樓下五府千歲,二三樓奉祀金母,所以對聯決定用五府千歲,不可以用金母,原廟 也是五府千歲廟稱「奉天宮」,在湖東新建的稱「代天宮」。

通天宮:

位於溪湖鎮西寮里通天宮,奉祀王爺由來,依據西寮里民巫旗軍先生,口述歷史如下:

巫旗軍通天宮的沿革是我們的先 民原於福建漳州府平和縣小溪,再遷移至南安再移至車兜,乾隆年間我們的先民從車兜紫極宮請了主神趙府元帥護佑渡海來台,保護這些庄內善男信女,因為有通天 宮奉祀趙府千歲的過程,才有頂寮節慶,拜拜風俗習慣的由來可說,頂寮的節慶就是以趙府王爺千秋日農曆三月十六日拜拜為主,後來的吳府千歲,農曆九月十五日 是吳王的千秋日。

大安宮:位於溪湖鎮大突里大安宮,建廟由來,依據大突里各位耆老口述歷史如下:

主持人:那咱大安宮的歷史沿革大概描述一下?現在要是說明都依那牆壁上的牌記
主麼,咱大安宮的沿革,這裡面有說到一株幾千年的大樹,那一株還在麼?

謝嘉添 那一株不在了,那一株算是根已經很深了,會吸收田裏的養分,颱
風來的時候被吹倒了,有多大株,看是沒有看過,佐是有聽過這樣無錯啦,我們
長一輩的人是這樣說無錯。以前的人是說,土地較無耕作,較無耕作的時候,有
一株大的樹木,神明就指點說那一棵樹的那一截,祂要做他的金身,結果就下雨
天打雷啊,把它打斷,樹尾就把它砍下來,雕刻神明的金身,是的,是託夢給這
些地主,去幫祂裝金身,那時候是用頭家爐主,輪流下去擲茭,擲到誰,如擲到
我的話,那神就請來我這邊,那是擲到他的話他就請到他家。

楊秋雄:擲茭定一年一次是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六月二十四日是三王的生日,這裡
是奉祀大王、二王、三王,還有池府啦、將軍啦這五尊啦,六月二十四日較盛大,
其他拜拜,四月初一啦六月十八啦九月二十八月十二日啦。

謝嘉添:咱溪湖鎮就是咱媽祖宮大媽,頂寮的二媽,我們大突頭的三媽,三尊而以,
現在三媽奉祀在大安宮,新廟末建以前是,這些神明是請來請去,那是蓋這間廟
以來,才有一個固定的位子。

澤民宮:

主持人:澤民宮主要奉祀的神明是….?

李功復: 蕭府千歲,是姓李的帶來?還是姓楊的帶來?這我不大很瞭
解,沒聽人家說過。裡面奉祀好幾尊神明,像蕭府千歲有帶來一位部將,我們都
叫馬大人,現在澤民宮新廟蓋起來了,馬大人也升官,本來是秘書的身分,現在
則是同職級了。其他神明還有,五谷子神農大帝啊和太保元師李挪吒。

尚有 鎮安宮; 南天宮; 北天宮; 鎮安宮; 慶安宮; 保安宮; 顯光宮; 西安宮

以上寺廟資料會陸續加

民俗禮儀--喪葬

喪葬民俗

節錄自"台灣民俗"一書,吳瀛濤先生著作。

台灣喪葬習俗略與閩南相同,因遵禮盡人子孝恩之餘,其間雖亦難免迷信,惟為誇耀世家及繁榮子孫,無不竭盡財力而為之。

茲概述於下。

臨終

徒舖:

病重臨危,則將病人由床房移至正廳中臨時舖設之板床,稱「徒舖」或「搬舖」。

凡男女成人,中年以上有配偶子嗣而死,謂之壽終,而依古禮,男徒正寢,女徒內寢。惟徒舖為男移正廳正旁(右側),女移倒旁(左側)。

如是徒移正廳,認為死者能在家屋中最好地方死得安定。

俗以死者在睡床上死,冥魂將被吊床中,不能超度。因此未成年者夭折,雖不移正廳,亦移床前地上。

家有長輩,亦不移正廳而移護龍(側屋)凡被移舖者,已知將離此世,招喚家人留遺言,分配遺物,此為「分手尾錢」,囑家人預備喪事。

豎魂帛

死後,死者身上蓋「水被」(白布中央縫紅綢之被布),以銀紙亦石頭為枕,並在死者腳邊供「腳尾飯」(米飯一碗,飯上 置鴨蛋一粒及插箸一雙),燒銀紙,點香燭意在充其實用及路費,並照明其行路,另以厚紙亦白布,上寫死者姓名,死亡年月日,作「魂帛」暫代位牌,供於正廳一 角,燃燭燒香,謂之「豎魂帛」。

又取下廳中天公爐,並以布遮蓋神明、祖先靈位,此於納棺後始復原狀。

他如將電器擊破其一,門聯上斜貼白紙條,燒紙製小轎借以對天奉告死亡,門前置香案等,類此均為喪家之表示。

開魂路:

至彌留狀態或於死亡直後,即請道僧誦經「開魂路」,乃由道僧製「旛仔」(男者綠色,女者黃色),三四尺長白布,上寫死者生卒年月日,將此懸於有葉竹枝。旛仔,葬儀時由喪主執之,作為領先標誌,除靈時燒燒化。

乞水:

死後,家人穿孝服,往河邊「乞水」,即擲筈,以銅幣投於水中,作為買水之意,水乞回後,用竹端挾白布沾之,由父母雙全之「好命人」以之拭擦死者,亦仿做其狀為儀式。

套衫:

繼而為死者剃頭綰髮及穿壽衣,稱「張穿」,使用之櫛具折斷之,一片棄於路上一片留放棺內。

為死者穿服之壽衣,古時按高賤之別穿以三重、五重、七重等,而壽衣係用死者生前壽辰由其兒女贈製之「張老衫仔褲」。

女之壽衣即用婚嫁時穿服之「白布衫,白布褲」。

壽衣男需褲二條,女需用裙三條,穿於死者之底衣俗稱「貼肉綾」,係指絲質柔軟白綾,共有襯衫、襯褲、襪三件,此由孝女負擔。

「張穿」以前,有套衫之儀,套衫,即由喪主先套穿壽衣之謂。

通常在正廳或門庭置一面皦箝壺(竹笓編製之扁平器物),內放一隻低椅,喪主即以麻繩繫結之,然後脫手冗了則成全套。

乃以此套全之壽衣,且作秤量狀,而加以表明壽衣為兒孫贈製云云吉祥句套。

抽壽:

「套衫」後,另有「抽壽」之俗,則喪主及家人均食麵線煮黑糖亦紅糖者。

糖原用於吉事,喪事反而用糖,蓋以此假借化凶為吉,俗以抽壽,死者年歲可添加於子孫壽命,為吉兆。

哭路頭:

死亡直後,全家遺族圍在死者身邊號哭慟哀,未死時嚴禁狂病者前哭泣,以免以外刺激。

嫁出女兒,接到訃音,隨即回家,其時沿途號哭稱「哭路頭」,仍由家人接進家中,隨之哀號更為淒絕。

報外祖:

母死,報訃於外祖稱「報外祖」,其時因隨帶白布赴之,或稱「報白」,外祖至喪家,子女脆下迎接,稱「接外祖」。

此時,外祖對親生女兒之死因查明詳備,偶或認為子女疏忽,應加咎責,即舉手執木杖打罵,毫不容赦,足見外祖對喪家權限極大。

外祖未往喪家,可由其餘外戚代替其事。

母死接其生家母舅母妗,稱「接外家」,是時,喪家門前排桌,其桌裙反面結之,桌上雖置燭台香爐,卻不燃之,孝男等脆哭而接。

奔喪外家掀開桌裙一角於桌上,而入喪家。待外家入喪家後,方可入殮。

守舖:

死後至納棺期間,喪主等人侍服死者舖側,稱「守舖」,以示孝服,又,納棺後,遺族亦睡棺旁,稱「睏棺柴」(睡在棺側)。

埋喪:

人死未殮,至戚親朋往弔,稱「埋喪」,即至靈前焚香,喪家限燃香二條又親朋賻贈,稱「送禮敬」,則以輓聯、輓幃,大銀燭,糕仔封(白臘燭、銀紙、糕仔、香條等以白紙包封者)弔喪。

買壽板:

買棺木避言買棺柴,而謂「買大厝」,「買壽板」,以取吉祥。

運棺途上,過橋或十字路處,需留置銀紙及紅布一條,稱「放紙」。

喪儀時亦要放紙,棺木運回,燒金紙揭棺,奉入廳中。

圍庫錢:

接棺後,行「圍庫錢」之儀,庫錢亦稱「隨身庫」,即冥幣,仍由遺族焚燒庫錢及紙製庫官庫吏,其焚化庫錢灰,日後埋入墓畔。

圍庫錢」時須多燒,此為寄托死者轉交前亡故之其他家族,此稱「寄庫」。

掛孝:

喪家於門柱「掛孝」貼用白紙,亡父貼斜左,亡母貼斜右書明卒者生卒年月日。

入殮

入殮:

置屍於正廳一二日,請道士擇定時刻,將屍體納入棺內。

辭生

納棺前,備十二種菜碗供祭死者,稱「辭生」,此為死者表示告別之儀,其儀,由道士取各種食料作給食之狀,而念吉祥句。

放手尾錢:

入殮前有「放手尾錢」(留身後錢財)之俗。俗謂「放手尾錢,富貴萬年」,以為死者身後有錢留給子孫為吉兆。

則於納棺前預先在死者袖中存置制幣百二十文,而將之倒出,分與子孫,繫於人手上,稱「結手尾錢」,臨終時「分手尾錢」或「分手尾物」,其意亦同。分得遺物如金飾、衣服、錢幣等,子孫均極珍重之。

割鬮:

喪俗有割鬮者,係以長麻絲一端繫於死者身上,他端則由遺族各執一端,而由道士念吉句,將絲一一斬斷,然後各人將手中麻絲包入銀紙燒之。俗以如是可與死魂斷絕往來,此後始免被擾。

洗淨:

又於喪事,道士在一盆水中放黑麻油,喪家每人用指頭沾濎濡此水以眉下處,稱曰「洗淨」,意為潔淨。納棺、出葬、做功德時,均有此俗。

收烏:

納棺,請道士供祭,稱曰「收烏」,收烏後,始正式蓋棺,移屍入棺前,先前於棺底棺側填滿銀紙庫銀等冥幣或金器類。

納棺後棺上蓋「水被」,再蓋以「掩身幡」。

擱棺:

因擇吉日吉地安葬以致停柩日久,稱曰「擱棺」或「停棺」,則於收殮後,傭工在棺上油刷多次以防濕防漏,此謂「打桶」。

以後又多在句祭時,復作此種油刷。擱棺之風,古時尤熾,今則少見。

居喪

居喪

遺族自死者斷氣時起服喪,稱曰「居喪」。

死者之卑族者須脫冠履,披髮跣足,婦人則脫去身上裝飾品脫下彩色衣服。

男子不穿皮鞋,不著華服,男女各依輕重,穿孝服,戴麻冠。

居家之孝子不理髮。

夫妻不能同房。

禁晤賓友、赴宴、參詣寺廟等。

此類居喪之俗,尤以殮葬以前為嚴格,以後直至「除靈」仍遵守之,以昭孝道。

帶孝

服喪之孝服如下:

麻:麻布,子女、兒媳、長孫用之。

淺:淺布,曾孫及其同輩用之。

黃:黃布,玄孫及其同輩用之。

紅:紅布,直系玄孫之兒子用之。

喪事用紅係出自死者有五代子孫,含有引以為榮之意。

白:白布,以死者同輩及外親用之。略式者僅以白布附於衣上,正式者穿白長衫戴白帽。

孝帽,大人戴「草箍」(喪布圈以稻草繩者),兒孩戴「荖包」(喪布疊摺帽狀者)。

孝鞋,男用草鞋,女於布鞋上縫喪布。

帶孝,由於孝之輕重,男分白藍青黃四色,用絨線摺縫小球佩之。

男佩左腕,女結頭髮。待至「除靈」後依次換其顏色,則由「粗孝」換為「幼孝」,此稱「換孝」。

服父母之喪,古時到百日,須服麻布衣而不斬衰,不剃髮。過百日,始剃髮。

用麻布條紮腕,七句換白布條,至百日「脫孝」。

女兒嫁出者,其帶孝方式多以「手尾錢」寄於生家靈桌上,限於歸寧致祭時帶之。

麻燈

喪用燈類統稱「麻燈」有下列各種。

大門燈:圓形白底藍字前後兩面書寫宋體「大門」兩字,懸簷下十門正中。

柑燈:柑欖型白底藍字,男寫「鄉飲大賓」,女寫「孺人」,懸掛大門燈兩側,出殮時,持行前面。

孝燈:圓錐型白底藍字,前面寫「幾代大父(母)」,後面寫姓字。

視死者代數,以白紅蓋布及麻苧,摺其層數繞之,按,人死則多加一代算,由此無孫者加書為三代,有孫者書四代。此燈懸於柑燈之次。出殮時,隨行魂轎兩側。

紅燈:小型紅地無字,亦稱「小孝紅燈」。出殮時,遺族各持其一。

富貴燈:小型畫有紅色條,中寫「富貴春」三字,用於葬列後面及培墓。

麻燈因用竹托之亦稱托燈。又紅燈象徵求吉祥,藍燈在前,紅燈在後取逢凶化吉之意。

埋葬

埋葬

埋葬多採土葬,年來漸多火葬,埋葬由擇日師擇定日時行之。

出山

即出殮。其儀式如下,

轉棺

將棺木移出門外。

絞棺

以擔具縛棺,棺上蓋棺罩。

起柴頭:

或稱「起車頭」。備牲醴供祭脆拜。此時喪主脆在桌下,答禮外祖、女婿、孫婿之脆拜。

另有禮生主持禮儀,代讀祭文,祭文讀至末句「嗚呼哀哉,尚餐」,獻弔祭文者須行三脆九拜,俗稱狀為「噴土粉」,喪主須在背後隨拜。

封釘:

將棺蓋蓋在棺木,四周各打長釘一支。

封釘時,道士念吉句如下

一點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居福祿。

二點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家伙。

三點西方庚辛金,子孫代代發萬金。()

四點北方壬癸水,子孫代代大富貴。

五點中央戊己土,子孫壽元如彭祖。

旋棺

由道士領導,孝男孝婦圍行棺側三次。

哭棺柴頭

出棺前,喪定婦女身穿喪服倚棺而哭,稱「哭棺柴頭」。

弔祭:

起「柴頭時」時外祖女婿等供牲醴「弔祭」。

對此喪家視其費用答以比之多額之回禮。

發引:

弔祭後,喪葬行列開始起行,此稱曰「發引」。

其喪葬行列如下。

草龍:

捲稻草束如龍形(俗稱:草焙火),焚其端,使有煙。

銘旗:

寫故人姓名之白旗。

孝燈:

燈上,三代者繞以麻布,四代者繞以淺黃布,五代者繞以黃布,正五代者繞以紅布。蓋以實際代數加一代表示孝燈代數,而燈上寫「大父幾代」「大母幾代」等字,由子孫舉之。

吉燈:

上寫字姓來源如四知、穎川等,或者「百子千孫」等字。

放生籠

往時籠中放活龜、活鳥,後則放鴿子,至墓地放生之。

銘旌:由子婿孫婿贈弔者。

輓軸:花環、藝閣、化裝,多排二十四孝,三藏取經等故事場面。

香亭:轎亭,內置香爐。

像亭:內置故人遺像。

魂轎:內置五升米舛,舛中安置位牌、魂帛,共放五殼種子、銅幣、鐵釘等,各以象徵五谷豐盛,財寶子孫昌榮。


紙轎:內置紙製魂身,由子孫抬扛。


鼓吹:南北管,西樂等大小樂隊。


靈柩:由孝男沿途哀號跟隨其側。
棺,通常為八人至十二人,亦有三十二人至六十四人舁,雇人或由宗親、結拜抬之。

遺族:婦女則由一人在前領路,用長布條拖行之,而各手執其布條,沿途哀號而行。

道僧、金童玉女:裝扮隨死者昇天之男女天使。

弔祭:即送葬者。往時,親戚頭紮「白頭布」,朋友左腕紮白布會葬。

今多以喪徽帶於胸前。葬列行至一小段,喪主則「謝步」婉謝其送行,並以面巾手巾等答謝。

葬列多極盛大莊嚴,為此傾家動產者時有所聞。

排路祭:喪葬途上有「排路祭」之俗。

此為其親戚故舊或受恩於故人者,為答謝其生前恩德,特於葬列行途上備辦香案供祭,對此仍由喪主以白布金品作為答謝。

落葬:埋葬時,先將棺柩置墓前,哀哭一番。

然後由僧道誦經,又在棺木穿氣孔,「放栓」以便棺內死體與地下土氣相通。然後,由土工在壙內安棺,而由喪主動土埋之。

埋畢「孝墓」及「祀后土」(祀墓前土地公)。

點主:埋後另有點主之俗,以求子孫吉運。

多由學者官人充為「點主官」,在「神主」(靈牌)上點朱,繼而在朱點上點墨,用後之朱筆擲向太陽方向,墨筆留之。

返主:落葬後,由道僧或地理師將木舛內之五殼種子播於墓地上,以期五殼豐登,亦為子孫繁殖之象徵。

然後取墓土一塊放入舛中,連同留存少量五殼種子,乃由長孫乘「魂轎」攜回,此稱「返主」,其時,長孫脫喪服而改穿淺黃長衣,蓋為表示「返主」為吉事。

豎靈:「返主」回家後,設靈位於廳旁,稱「豎靈」或稱「安靈」。

亦有由「糊紙店」裝置孝堂,俗稱結彩壇,壇之背景為神桌,正壁貼以白紙,白紙四邊分貼藍色剪紙之蝙蝠圖樣,白紙正中又貼圓型圖紋。

廳堂頂部搭格分內外。壇前頂桌正中祀置魂身(仿製死者之紙像)、魂帛(寫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者,置於魂身前面),兩旁並置「桌頭女間」(紙製男女僕婢各一,男僕手捧喫煙具的水煙吹,女婢手捧茶盤茶杯)。

金童玉女紙像、幢幡。

下桌置香爐靈燭等祭具。

壇後排設靈桌,桌上放油燈,桌下放竹凳,凳上置死者衣服鞋襪。

不設彩壇者僅置靈桌,祀置魂身等各件,以備供祭。

彩壇於句祭期滿「除靈」時撤除,而往時多將撤之靈桌棄於訣郊外。

孝飯:喪家婦女自收殮時起至除靈日止,每日早晚兩次在靈前哭泣,俗稱「叫起叫睏」,即藉以喚醒其起床與進床。

同時並在靈前晨夕供膳祭之,稱「孝飯」,祭至除靈之日。

惟逢七月,因屬於鬼月,乃廢之。亦有因至除靈日太久,乃自「五旬」以後改為「寄飯」,平日只以薪米奉於靈桌,以代每日二次孝飯之煩。

巡山:葬後一兩日喪主穿孝服至墓地參拜,並勘看埋葬後之情形,稱「巡山」,或稱「巡灰」,同時拜謝后土,而舉行「完墳」(墳墓竣工)之儀。

富家另擇日完墳。

此後每年清明節前後十日間,向戶均往掃墓。

做旬:出葬後除每日朝夕「孝飯」外,另每隔七日奠旬祭一次,稱「做旬」。

其各旬旬祭情形如下。

頭旬:

第七日稱「頭旬」,亦稱「頭七」,俗以死者直至此日始知自己死亡,其亡靈將歸宅哀哭。

為此,喪家乃於亡魂歸宅以前,即於是日午夜以後,開始號哭,而至正午,致祭供養或延請道僧在靈前誦經「開魂路」。

道僧舉行法懺多設法壇於喪家(一、三、五、七旬的大旬均設之)

壇中懸三寶佛,左右懸十八地獄圖,喪家遺族隨僧道獻敬。

二、四、六旬為小旬奠祭從略。

三旬

或稱「查某子(女兒)旬」嫁出女兒需於是日回家奠祭,故有此稱。

中流以上家庭舉行「做功德」,係由嫁出女兒女婿備辦豐富祭品至岳家致 祭。

其儀,先由僧道誦經,繼由禮生司儀,女婿致祭讀祭文等,儀式極隆重。

是夜,喪家設宴酬謝。

做功德為期一晝夜,亦有做二三日者。

又逢五旬、七旬等大旬,亦做功德。

做功德之後,時亦做「弄鐃(俗稱弄樓)」,係如似技藝表演之行事,做功德時,亦在靈前由道士舉行「打虎練度」「木蓮救母」兩齣節目。

前齣扮演一行為尋覓吉地安葬,途上逢猛虎,經與之搏鬥,虎將為孝恩感動,放其通行。

後齣飾演目蓮上人設法救出其母在地獄受苦。

均為宣揚孝道。

五旬

由孫女姪女致祭,因而稱「查某孫仔旬」。

七旬

即屬尾旬,俗稱「做尾日」,尾旬除「做功德」奠祭,入夜有「燒靈厝」之 俗。

靈厝為紙竹紮製之家屋模型,製造美觀精巧宛如權貴第宅,是夜,與「魂身」一併焚燒,以供死者在冥界之用。

喪家,紙製飾物另有「二十四孝山」,係示二士四孝之故事場面,懸於大門 上。

大門兩側又由出嫁女兒贈製「金銀山」為裝飾類此均為答謝死者之親恩。

旬祭多者做至十一旬,此為應「套衫」時套衫衣數而定。

關于旬祭日期,俗謂「死人快過日」,因此一旬縮短為七日,且以初旬以後又以六日為一旬,由此七旬原為七七四十九日,實際做旬四十三日。

惟上壽者仍按四十九日為尾旬。

又稱「死人無閏月」,其對年(周年忌),均以實月則包括閏月於其內計 算。

除靈:

於尾旬或「做百日」「做對年」時「除靈」撤靈桌。

古俗,除靈次日喪家婦女換穿素衣,至寺廟行香後,始准回家省親,稱「行圓」蓋視喪中為不吉祥也。

喪中,喪家鄰右門上懸紅布,以示其為安康之家。

換孝:

帶孝至百日「做百日」或「推靈(除靈)」安位後,則由「粗孝」更換為「幼孝」,此稱「換孝」,而於「做對年」(一周年忌)合爐(合祀於祖先位牌)後,始「脫孝」。帶孝期內喪家年節概不做粿粽類,均由親戚餽贈。

風水

風水:

「風水」(墳墓地理)之說,台灣尚盛。

其選擇,概由「風水先」(地理師,即堪輿家,擇日師、算命先兼業之),占卜其地勢方位之吉凶。

所謂風水即稱天地之氣,廣義解為「藏風得水」之意。

多應用於建屋,蓋造寺廟,惟一般多指稱墳墓地理。

據風水說,山脈象徵為龍,因稱龍脈,龍脈突起處稱龍腦,分脈稱分龍,脈之起處稱起龍,脈之終處稱注龍或稱龍尾,而以龍腦相通為吉地,分龍為最吉,注龍及無龍脈為凶地。

又生氣聚處稱穴,如墳火口等處或地形如動物處亦稱穴,而視結穴處為最好風水。他 如:穴後之山勢稱來龍,遠大之來龍稱祖山,近高之來龍稱宗山,穴後之高山稱主山或稱後山,而視其形,配以五行,分稱水火木金土之五山。擇風水時則按死者之 生卒年月日擇吉地,或覓座北向南眺望佳地及土質土色佳處。且按山之形狀,其在木山則應取節(稍高處稱節)其在火山則取尖(山頂稱尖)其在金山則應取口(臨 溪流處稱口)等,由此可知風水說之一班。

居民重視風水,因而不惜重金尋覓吉地。偶而葬後,一家子孫不平安或家運不振,又歸咎風水,無不換地改葬,其間難免為奸滑之術士所乘。

其實俗說「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足知風水之好壞之實甚渺茫。

墳墓

墳墓

墳墓之築造,概述於下。

墓牌書「顯考」者用於有勳功之男人,「顯妣」為其婦,一般書寫「故考」及「故妣」,其字數每行末字須為「生老病死苦」中之「生」或「老」,必須避病死苦三字。

墓牌左右稱墓耳,接於墓手,墓手彎曲處造印頭(方柱)石筆(圓柱),而以左右的墓手圍墓庭或稱(拜庭),墓牌下設有墓桌。

又墓牌兩側豎立石獅。

墓牌後面,土盛於棺上成饅頭牙處為墓龜,其周邊盛土處係墓山,,墓山的界堤稱砂手,面向右方謂龍砂,左方為虎砂。

另稱穴周圍的山,左稱青龍,右稱白虎,均屬風水之說。

墓地分為塚埔(公共墓地,係官有地,供一般埋葬),私塚(私有墓地)。

昔時富家權勢多設廣闊的私塚,以致時而發生阻礙一般小墓的弊端,現已無此種現象(現時大者也不過二三十坪)。

至於「劫棺」「盜墓」等早已絕跡。

此外昇于墳墓及風水,俗多聽信風水先、卜者之言,以屍葬為凶葬,而以骨葬為吉葬,因有改喪的習俗。

據說「九葬九遷,十葬萬年」,意即表示改葬改葬次數不嫌多,愈改愈良。

夫妻有有合塚於一壙穴者,或兩壙相接而共其墓庭者,兩壙以磚為界,男埋左,女埋右,

生前預設墓壙者稱謂壽城,至今時有所見。

拾骨

台灣尚有洗骨改葬之俗。

凡土葬後經五年至七年,其屍已化,仍擇吉開墳,洗拾遺骨,曝乾後裝入高約二尺直徑約一尺之圓形陶甕「黃金甕」。

再由堪輿家卜地,擇吉安葬,拾骨之禮,多在清明節前後十日間行之。

喪葬忌諱

忌諱:

喪時忌流淚在屍上,否則該人將發瘋。

守舖時忌貓跳上屍體,以免屍體為此嚇跳抱住旁人。

蓋貓為虎性,遇逢此意外則使之抱住扁擔或其他物具,屍體當可回復原狀而不禍害人。

進壙時,凡生肖相克者將之貼示門前,均須閃避以免沖犯。

葬期忌「重葬日」、則正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八月辛日、九月戌日、十月壬日、十一月癸日、十二月己日。

靈桌上油燈燃油俗稱莿油,忌觸之,否則身將生痛。

腳尾飯(祭死者白飯)上有插筷子,故平時忌小孩作類似情狀,以避不祥。

入殮忌逢雷嗚,迷信死者腹肚會脤,須蓋鑼於其身上,以鎮壓之。

葬禮雜俗

超度:葬禮中請道僧誦經所做的「超度」,舉之於後:

引魂:為在他鄉客死者,引魂回歸。

拜藥王:俗以在寢床中死,魂將被床困扼而不得超生,應由道僧為此拆開床 架。

閣枉死城:刑死或縊死自殺者,俗以將被幽閉陰間枉死城中,應由道僧超度,救其亡靈。

洗口願:生前常開口罵人者,為免在地癥被閻王割斷口舌,則請道僧超度,而用紙含水拭其口邊,如是則可免受禍。

牽水(車藏):為超度溺死者超生,謂「牽水(車藏)」。

牽血(車藏):婦人因生產而死,為免浸在陰間血池超度之。

開魂路:死後第七日為死者「開魂路」引度。

弄鐃:弄鐃鈸而作各種演技,以慰亡靈。

走赦馬:「做功德」時道僧數人手各執紙馬紙人,圍走壇周,為死者超度。

招魂葬:因溺死或因事故變死尋無死體者,古習製銀牌一面寫死者姓名,咬指血點之,納於金斗(陶器)而葬。被殺死而不知殺犯為何人,以桃枝柳葉使握在其手中葬之。如是解為死者將以桃枝擊退冥界惡狗並以柳條為劍復仇。

石枕:對於被他殺或自殺者,認為陰魂不散,恐他日其鬼魂作祟,入殮時則置石枕或置石,煮蛋,煮豆豉(熟豆)等物於棺內,如是解為除非日久石爛,熟蛋孵化,熟豆發芽亡魂無法作崇加害活人。

停柩:昔殮殯期間例須隔旬,即須停柩七日。富家停柩室內,常至經年累月,中產之家亦約數旬而後葬。蓋此習,實出之迷信風水之說,未得吉地吉時則久停不葬。

喪鬮煞:目擊喪家推靈或出殮而致生病,俗信此為邪神作祟稱「喪鬮煞」,須於百日忌內取靈桌桌裙一端或香條等用以洗身,病將痊癒。

燒庫錢:「圍庫錢」時焚化庫錢多少。概依死者生肖而定。例如生肖鼠者因其體軀小,焚化庫錢小,反之生肖牛馬者因其體軀大,焚化庫錢亦較多。

推靈桌:除靈時應將靈桌推倒,而應由生肖龍虎兩人推翻之。蓋俗謂龍虎鬥方得避凶,否則禍殃將及搬棄靈桌者亦或喪家遺族。

開路神:昔日殯葬行列陣首有「開路神」,身高紉一丈二尺紙人,其上懸吊豬臟腑,由乞食、羅漢腳押至墓地,而取其懸吊臟腑走開,其時須回首馳去,否則必遭厄云。

民俗禮儀--婚慶

婚嫁民俗

節錄自"台灣民俗"一書,吳瀛濤先生著作。

婚禮,

古有六禮,即問名、訂盟、納采、納幣、請期、親 迎。

惟本者自昔併為四禮,即問名、訂盟(送定)、完聘(併納采、納幣二禮)、親迎(併請期即、俗稱送日頭一禮)。

婚嫁,有大娶,小娶之別。

大娶即為一般婚嫁,依古制行禮,小娶即招頛婿或半招 半娶之謂。

問名

即稱議婚。

議婚之條件,往時有謂「第一門風,第二財富,第三才幹,第四美醜,第五健康」足見其一般。

提字仔(八字)

議婚,先由媒妁送女之「八字」(庚貼)於男家,書其生年月日時,男家將此置於神前祖先案上,卜吉。

三日內如家中無事,則將男方庚貼送女家。

女家接受之後,或問卜於星相,或表同意合婚。

男家受女之庚貼,三日內,男女雙方家中,均忌變異,倘有家人生病或誤毀器物等情事,則以為不吉,而雖門當戶對,亦婉辭退還庚貼。

議婚之初,或由女家經媒妁請男家提出字仔(庚貼),做為探聽男方之依據,女方如認為適合而吉祥,即將男女生庚合寫一諧,送於男家,否則僅將原件退回作罷。

字仔或稱(婚仔),寫在紅色長方紙上,男書乾造,女書坤造,而出生年月日時之合共字數,須合雙數,如遇單數,男於其下添健字女於其下添瑞字。

「字仔」與「八字」雖均稱年庚,惟略有不同。

八字之甲庚必須用支干寫,以便作占卜之用,字仔則寫 籍貫,排行等,作為查探之用。俗謂字仔為小年庚,八宇 為大年庚。

媒妁

俗稱媒人或媒人婆,以作媒為業的婦女。

比手指辨:

即指量定戒指尺寸,乃於男女雙方議婚認為適合後,由 媒人通知女方,將其手指尺寸量定,以供男方定製訂盟 戒指,以便送定時「掛手指」帶用之。

送定

送定或稱過定,定聘、攜定、小聘、文定等係訂婚禮 俗。

送定後,再經完聘,於是,聘禮始告完成。亦有將小 聘、大聘併合而行者,以省耗費。送定,擇吉日,由男 家備送聘禮至女家。

聘禮

計為紅綢(上繡生庚二字,即為庚貼)、金花(金 簪)、金手指、金手錶、金耳環、羊豬、禮燭、禮 香、禮炮、禮餅(俗稱大餅荖花)、連招花花盆(取意 連生貴子吉兆)、柘榴花等。

媒妁及男家雙親,或其親戚,陪同前往。

聘禮,女家收其一部份,女家備十二品物件回贈男方, 禮餅則分贈親朋,作為訂婚通知,此謂分餅,受贈親 朋,日後須贈賀結婚禮物以為粧奩之敬。

男家亦分餅,惟僅分與至親威友。

掛手指

送定時,男家親至女家,女家即將聘禮奉於神前祖先案 前供拜。

而請男家入席後,由將嫁女兒捧甜茶上廳,一一介紹與 之見面。

男家則各包送「壓茶甌」之紅包禮。

此時,女向外﹙招夫時,坐向內側﹚坐在放置廳堂中央 之椅上,由男方尊長掛帶戒指。戒指有金、銅二個﹙銅 同音同,取意夫妻同心同體﹚,以紅線繫結,以示夫妻 姻緣。

戴戒指完後,則訂婚禮成乃以此奉告神明祖宗。

完聘

又稱大聘,即併納采,納幣之二禮,具婚書、聘金、幣 帛等物,女家亦隨輕重而報之。

完聘禮物概盛於二人扛舁之梇盛上,此稱「辦盤」,由 媒人,押盛人作陪,遊行送至女家。

共次序如下吹 班(樂隊)、禮貼(記載禮物目錄、儀 式次序)、婚書(結婚證書)、聘金、大餅花荖花(禮 餅)、冰糖冬瓜、桔餅、柿粿(乾柿)、麵線、羊豬、 福圓(龍眼乾)、糖仔路、(糖果做塔形或鴛鴦形)、閹 雞二隻、鴨母二隻、大燭一對或數對、禮香數束、盤頭裘 裙(新娘婚用禮服)、手環、戒指等。

聘禮至,女家則歡宴男家,燒香嗚炮,奉告神明祖宗以 坤書(女方婚書)交付媒妁,而約定婚禮。

男家送來禮物,概按其品種,或領受一部份或原壁送 回。

均有習例石循。如福圓、閹雞、鴨母,圴屬男家福份應 退回之。

豬僅收其肉,豬腳壁還之。

而以禮餅、新郎禮裝、衣帽靴襪、針繡之類為回禮。

按一般風俗,女家富裕,日後完婚時,將布一份可觀之 粧奩,乃於完聘時多收騁禮為例。

否則僅收少數禮品。

打盤︰

為節省「辦盤」之煩雜及其費用,時而將禮物一概改為 禮款,此稱打盤,對於交通隔遠之雙方或經濟狀況較差 者,堪稱一顧兩便。

完聘娶為簡略婚俗之繁褥,乃將完聘與親迎同時併合 舉行,此稱完聘娶。

聘禮

品物均記於紅紙禮貼。其稱呼重雙忌一,又多用喜、全、老、雙、滿等吉祥文字,如記凰鳳來儀(即稱鳳梨)、嘉種降臨(即稱五殼)、長發其祥(即稱紅柚紅圓)、檳榔偕老(即稱檳榔)、連招貴子(即稱連招花及拓榴桂花盆)。

又,禮物概取其吉祥之意,如香蕉(蕉招諧音,取意連招貴子)、狗蹄芋(與九代有諧音,取意世代富有)、鳳梨(與旺來諧音,取意盛旺來至)、柑桔(與甘吉諧音,柑皮紅亦屬喜,取意吉祥)。

禮餅

完聘日,由男家送女家之禮餅,俗稱大餅。

其數多寡,概視貧富而定,多者二百四十份或更多,少者亦有六十份。女家,則將大餅分贈親朋鄰右。

謝神︰古習,於完聘前日,男家懸燈結綵,拜謝天公、三界公及眾神明,奉告兒子長大締婚,演家禮戲(傀儡戲),狀甚熱鬧。

是日,女家備送十二色禮品,如喜幃、喜燈、禮香、禮燭、禮炮、戲綵、發盒、禮酒、桃盞、燻腿、鹿角、燕窩等致賀,此稱「賀謝神」。男家僅受其六色禮品,倘收戲綵,須加演大戲,以為答謝,此即俗稱「前棚家禮,後棚大戲」。

親迎

親迎即謂新郎親往到女家迎接新婦,或稱為迎娶,即今之結婚典禮。舊時上中之家行親迎,惟中下之家多省略之,僅由媒人代往迎娶。親迎之方式隋時代之進步,多有改變。親迎以前,有婚前禮俗各種,先述於下。

請期

請期為為婚姻六禮之,所謂「送日頭」即由男家擇定結婚佳期,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迎接時日,此稱為請期禮書,由媒妁攜往女家,經女家復書同意。男家並以禮書、禮燭、禮炮附送女家,女家復以禮餅分贈親朋。

轎前盤

轎前盤或稱屎尿盤,蓋為酬謝新婦雙親養育之恩,乃由男家贈送豬腳麵線(祝壽禮品),餅食等類為例。

裁衣︰

古俗,婚前數日,男女兩家均擇定同一吉時,行裁衣之禮。即於神前,由福壽雙全之婦女裁剪白布匹。男女雙方均裁製「上頸戴髻」日穿用之白布衣褲一件,俗稱「上頭衫仔褲」。女方,另裁製結婚當日穿帶之肚裙。

安床︰

婚用寢台,多用新品。而於婚前,擇吉日。「安床」。其安放位置基於男女雙方之十二干支,而視家相、窗向、神位等而定,忌於桌櫃衣櫥相對。是夜,拜床母。

賀禮︰

親朋於婚前送女家之賀禮,俗稱「添粧」,貼單書寫「燦妝之敬」「妝奩」。送男家之賀禮則寫「燕爾之敬」「花灼之敬」。

食姐妹桌

結婚當日,女家團圓會餐,以示依依不捨之情,此惜別之宴,稱「食姐妹桌」,含有吉祥之意。席間,多念喜句。

迎娶

新郎偕同媒人至女家迎娶,是時親朋六人或八人作迎親客,陪同隨行,及至女家,新婦 即拜祖先,叩拜父母,於選定時刻隨新郎由西階步出,而由年高多福之「好命人」扶持上花轎。迎娶至男家,進廳堂,新郎新娘同拜天地祖先,而後行交拜禮。交拜 後,入洞房,並坐案前,燃花燭,飲合巹酒,至此禮成。

迎娶方式

有單頂娶,雙頂娶兩種。單頂娶即新郎在家不親迎,而由媒人領新娘轎單頂至新娘家迎娶。

雙頂娶即男家備子婿轎、新娘轎雙頂,新郎至女家親迎。

新娘婚衣

嫁出當日,新娘服裝為,內穿白布短衫白布裙(此套衫裙須保存一生,至死後,「張穿」時再穿之,腹掛肚裙,裙內裝放鉛錢(鉛錢音同,取意姻緣),烏糖、五殼、豬心、(取意夫妻同心等十二種物件)。肚裙布料日後用於裁製兒衣服,因此亦示產兒之兆。

其外即穿男家送來之盤頭裘裙。又往昔新婦婚衣係穿明 朝宮裝,珠冠雲佩,死裝亦同。

此與當時民族觀念有關,為表示雖生於清朝,婚時與死 時仍服漢裝歸漢朝之意。

新婦頭插鐵彩金箭(均係木匠用具)以為驅邪。

娶嫁︰

親迎時與新郎同往女家之儐相「娶嫁」即所謂伴娶,古 時是有「打手」之作用。

俗謂「不打不成親家」,即表示搶奪新娘上轎之古風。

往時娶嫁轎內繫銅鑼一面,以便摧促為上轎(俗以新娘 延宕時刻上轎,可使福氣多留在女家),亦作為沿途敲 嗚湊熱鬧。

食旬湯

新郎轎停駐女家未出轎前,女家即遺一童子敬獻四種湯 (蜜茶、四果湯、雞蛋湯、腰子湯),食此湯稱「食旬 湯」。

食雞蛋茶︰

男家迎娶至女家,則請食「雞蛋茶」(甜茶內置脫殼煮 熟雞蛋一個)。

食雞蛋茶僅喝其甜湯,並將雞蛋用箸截開,或因蛋光滑 不易截開,僅以箸在碗中攪拌了事。

親迎行列︰

親迎至男家,其行列次序為︰竹簑(青竹帶根梢皮葉 者),由女家派人抬之。

因竹大,一人不易抬,改用拖之,俗稱拖竹簑。

俗謂「透腳青」,以為婚後,翁姑、夫妻、子孫皆有福 健在之吉兆。

青竹又取意新婦貞節或初嫁之表示。

其竹端繫豬肉一片,以防避邪神之白虎神。

媒人轎、娶嫁(儐相)、舅爺(新婦之弟其乘轎繫紅布 宮燈謂新娘燈亦舅仔燈,以此吊於正廳亦洞房)、叔爺 ( 新郎之弟)、嫁粧(隨嫁物件,多係家具木器、布 疋、金飾、現款等)。

木料中必須有桌櫃,此因櫃音諧懷,取意懷胎如吉祥。

嫁粧多寡視貧富而定。其謂「全廳面」即指廳堂需用之 椅桌、墊案、神燈、花瓶等具一式全套齊備。

又如粧奩一塊田地,以表示一份田租。

亦有供於死後用之壽板(棺),用金製一小型,其金價 足供買之。

新娘轎(轎身塗紅,轎邊環以紅綵,因四周畫有人物花 鳥裝飾,又稱尪仔轎)。

有四人抬之紅頂轎,二人抬之黑頂紅尖轎兩種。

中流以上者用四人抬,一般則用二人抬。

隨嫁嫺、隨嫁姆(均限於富家)、子孫桶(又稱腰 桶),即產兒盆,備於產兒時使用,含有子孫蕃衍之 喜兆,(裝入紅布袋擔之。)、鼓吹(奏樂)。

上述親迎,今則多為:往途媒人一名,娶嫁四至八名, 叔爺(小叔仔)一名,新郎等分乘汽車二至四台,娶回則 增舅爺(舅仔)、新婦,一切儀式從簡而樸素,與往昔之 繁褥大異其趣。

罩烏巾

新婦上轎之前,由紫姑(婆仔)引導上廳,立於竹簦(低椅仔)上,穿以新郎帶來之圍轎裙,次則繫肚裙於其身上,然後蓋上紫帕(即稱烏巾),有科第之家,即蓋紅巾。

過米篩:

新娘轎後,懸掛彩色米篩一面,有攘邪之意。篩面畫八 掛及太極圖,象徵繁榮,或寫「百子千孫」吉句。

新婦出轎門,即由福命婦一手擎竹篩覆蓋其上,稱「遮 米篩」或稱「過米篩」,俗稱為新郎壓服新婦之示意。

今即以雨傘代之。

又,女方嫁女,惟恐福氣被女兒帶往男家,則於女兒出門後,用米篩封住門口,以防之,或掃帚掃入家中狀,亦為同意。

破瓦

轎停於宅前,於十轎前放一片瓦,以便轎停而破之,亦 作攘邪之意。

又爐上用生炭生火,由新婦跨過其,因生炭音諧生傳, 亦解為吉祥。

轎斗圓

迎娶同往之媒人須帶「轎斗圓」及「轎斗豬腳」前往。

轎斗圓係用一斗二升米製之圓仔粹(湯圓材料),今概 改用木代之,稱「斗二米」。

放扇

新娘上轎後,在起行不遠之地,放下扇或手帕,稱「放 扇」「送扇」。

俗稱「送扇不相見」以示嫁出之意,或以此為臨別紀 念。

一說,以此表示拋棄不好性癖,姒求和順,此稱「放性 地」。

哭好命

新娘上轎時唏哭幾聲,謂哭好命,以示好命。

其實,此為出嫁時,一因要離別生家,一因要嫁入門當 戶對之男家,在此一喜一憂場面,其心情難免露之於面 表。

換花

迎娶途中,倘若花轎與花轎相逢為免於「喜沖喜」之不 詳,雙方媒人各以預備之造花交換,此稱換花。

下轎︰

花轎停於男家門前,由男家童子趨前端茶迎轎,旋由新 郎出迎,而於擇定吉時,將花轎舁入門內,繼由童子奉 柑桔二個(象徵夫婦圓滿吉意)請下轎。於示,新娘下 轎。

躂轎門

新娘下轎之前,新郎用扇將轎頂打三次,又用腳「躂轎 門」三次,以示新郎之威嚴,使新娘順從易於駕御,此 外,新婦須將嫁粧桌櫃之鎖匙,託媒妁交付新郎開之, 以示見於天。

抬子孫桶

挑夫將子孫桶挑至新娘房,念四句可享紅包。其句為 「子孫桶,過戶錠,夫婦家和,萬事成」「子孫桶,擔 入房,百年偕老,心和同」。

開轎門時亦由轎夫念四句,如「今要轎門兩旁開,金銀 財寶車一載,新娘新婿進房內,生子生孫進秀才」。往 時事事皆重用喜句,以求吉利。

食酒婚桌

新郎新婦雙雙進入洞房後,對座「食新娘圓(湯 圓)」,圓有一家團圓之意。各食之後,換食之, 之後有「食酒婚桌」之儀,此即古合巹之禮。

其禮即雙雙對座,由父母雙全年長兒女多之「好命人」 念喜句而動用筷子,將十二碗菜(其中六碗為素食)之 食料,一一挾至新郎新婦口邊,作使之食狀。

其念喜句為︰「食雞,才會起家。

食魷魚,生子好養飼。食鹿,全壽福祿。食豬肚,生子 大地步。食肉圓,萬事圓。食魚頷腮下,快做老爸。 (魚頷下生有鰭,狀如鬚,新郎食頷下肉,取取意年老 蓄鬚做父做公)。食魚尾又,快做乾家。食福圓,生子 生孫中狀元。食紅棗,年年好。食冬瓜,大發花。食 芋,新郎好頭路,新娘快大肚。」十二碗菜料中,螺、 蛤鯉均可用之,惟鴨音諧押,避用。

上床︰

洞房花燭夜,床巾概用白布,新婦底穿白布衫白布裙, 以利重視女身清白。

新郎衣類須置新婦衣類上,又新郎脫靴須置於免被新婦 踐踏之處,類比,以防雌威。

在新娘房,新郎新婦一齊座於高凳而腳放於低椅,俗稱 「高椅坐,低椅掛腳」,以示榮達安樂之兆。

關於新婚夜,俗云「頂半暝食你的粟,下半暝食咱的 粟」,意是夜偶聞老鼠偷食粟倉之聲音,上半夜雖說為 你家之粟,但到下半夜則說為我家之粟,口氣之轉變至 此顥見新夫婦間已無被此之分,而融合為一體。

報包︰

結婚次日,紫姑紜新娘之上頭衫仔褲包回娘家,以報婚 夜訊息,俗稱報包。

食新娘茶

婚宴後,俗稱「鬧新娘」,即喝甜茶,鬧泂房,以湊熱 鬧。

亦有不於宴後,而特為「食新娘茶」往賀。蓋此俗以喜 句賀其新婚,使新娘開口歡笑為娛,並以各種滑稽形 態,新婦耐性或其性情舉動等,為其主要目的仍為借此 機會觀新婦。

所謂「食新娘茶」,係由媒人或家人作伴,新郎新婦手 端茶盤,以甜茶、蜜餞、冬瓜敬賓客。

賓客則接受其茶而唸喜句,飲畢,新郎新婦又來收回茶 杯,其時賀客乃包紅包置於茶杯為賀禮,亦唸喜句祝 之。

所唸喜句為四句對押韻,俗稱「唸四句」,句意除表賀 意,多為吉祥或含幽默滑稽之射意,有現成之句,亦有 即興吟作,常多妙句連珠。

至於「鬧新娘」,其花樣層出不窮,每使新郎新娘及其 家人尷尬,但鬧客反而稱快。

做客︰

婚後第三日或十二日、一個月,夫妻偕至女家,稱「做 客」或稱「雙人返」「返外家」即謂歸寧。做客時隨帶 餅果類為「攜手」「伴手」「等路」。女家設宴待之, 而請親朋作陪。新郎以紅包贈女家父母老幼,女家又以 增培額數回贈新郎。

其回男家,俗以「入門烏,生查埔(生男)」,須至日 暮時頃始回,而攜回「帶路雞」(公禺雛雞一對)、連 根帶葉之甘蔗欉二株及其他禮物。雞、甘蔗均為子孫昌 盛之徵。做客,須由新郎弟妹前往接歸。

捧靴筐

歸寧時順便將剪刀、針線、靴筐、竹凳之類帶回男家, 俗稱捧靴筐,此為結婚當時不便攜帶,須在後來始可帶 回,因解於此物與喜事相犯忌之故。

出廳

婚後第三日,新婦始出洞房,而至廳堂拜神,此稱出 廳。出廳時,夫妻先祭拜神明祖宗,而後脆拜父母或致 茶敬親族尊長,及與幼少弟妹見面。

禮成,新婦旋至廚房,烹飪雞作為從事家事之開始。

其時,隨每項工作,唸吉句︰「摸箸籠,材會知頭重 (善於侍奉長輩)攪奔浮(攪食剩廢料)飼豬較大牛。

拜灶君起火不燻,煮糜快滾」。

舅仔探房

婚後第三日晨,由女方兄弟來婚家,探訪新婦婚後起居 情況,稱「舅仔探房」,須由婚家以禮款。

捧(汗)點心︰婚後一個月間」,女家常將食品、點 心、補品等提送男家,供新夫妻食用,此俗稱官點心。

婚嫁忌諱

五、六、七、九月忌婚,俗說「五月誤差」,解以此月 談婚,將致兩家不和睦或婚事失約,「六月不(音買) 出尾」,解於此月談婚,不會有圓滿結果,「因而或稱六 月娶半年某(妻)」。

七月為鬼月,即說「七月娶鬼某」。

「九月狗頭重,死某(妻)亦死尪(夫)」,九狗音 同,即說此月婚娶非吉祥。

婚嫁忌生肖虎人看,因為觲為虎會傷人,免得為此夫妻 不睦亦不生孩子。

忌小孩在旁,因小孩易哭,忌哭。

忌寡婦服喪的人在場,解為不祥。

生花易於萎凋,婚事亦列於忌諱,惟連招花,其紅色花 瓣開自葉心,解其狀如深閨女出嫁誠待丈夫,用之。

柘榴亦解為多子多孫,用之。

安床後至新婚前夜,使未成年之男童伴新郎同睡於新 床,如是始能生男,否則俗稱「睏空舖,不死尪會死 某」以為兇兆,忌之。

又由生肖龍的孩童在其床上翻轉稱「翻床」作為早生貴 子之徵。

新婚當日新婦忌尿,因而預先蹴尿桶,以免頻催尿意。

當日為防經期,俗以符咒解之。

新娘入男家忌踏戶碇(門檻),以免觸犯戶碇神,亦稱 踏戶碇等於糟踏尊族,切忌之。

新婦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財產,亦忌用兩塊布 縫接,以示防再婚。

結婚四個月內忌用新婦的鏡子照別人。

結婚四個月內忌看戲,不然夫妻會不和睦。

嫁占兆︰

送定後分送人家的禮餅,餅面有火燋,會被人笑為新娘 饒舌(解為饒舌才會不慎將餅燒燋),餅燒得不美,亦 會被笑新娘不美。

結婚當日下雨,占丈夫酒徒。

婚夜新婦入房後,新郎應即下鎖,此為防止新婦以後頻 繁的外出。

談婚時,為占女方性情的或命運之好壞,男方即在神前 放一碗清水,經過三天後,水污則觲不祥,水清觲為吉 兆。

娶入後,夫妻齊拜祖宗,此時一對喜燭擬新郎新婦,一方的火光熄滅則占為該方早死。訂婚掛手指(戒指)時,以其順滑掛下去為佳,否則占將來婚變。

婚後歸寧

由女家贈送的雞放在眠床下,試看公母那一隻先走出來,以卜初產會生男或生女。嫁出的女兒歸寧回家時,遇家人在生火或煮飯,即占一生將與翁姑不和。

婚嫁異俗︰

母仔嫁爸仔

即稱母女同時嫁給婚家的父子,如是,父子母女間各成婚配,也即內地所的「桃花夾竹(桃花喻女,竹喻男)」。

例如母嫁為繼母,同時帶女兒嫁為同一家的兒媳,以婚家的兒子來說,父娶入的繼母,同時也是他的岳母,在這種的場合,兒子通常稱呼繼母為「姆仔」(岳母之俗稱)。

指腹為婚

甲乙兩家和睦而兩家均孕妊時妻,兩家間事先用口頭約以「兩家生女結為姊妹,兩家生男結為兄弟,一家生男一家生女結為夫妻」。此種婚姻,因歲月隔久,兩家環境易有變異,以致常會發生雙方的紏紛或解約等情事。

不過也有不敢失約而犧牲其命運者,例如男、女方雖未婚夭死,男、女的也有與神主(位牌)冥婚。

娶神主

即冥婚之謂。過去台灣此風頗盛,現則因各地寺院齊堂寄祀神主(位牌)的設備普遍,此種婚姻異俗已不多見。

其情形略述如下。

女人未訂婚以前死亡者稱之孤娘,家人即為死者冥婚。

因俗信死靈會「討嗣」(討來後嗣為之祭祀),為免其作祟,仍托媒人找窮人,以贈多額的祭祀費為優遇條件,將神主婚嫁之。

一般窮人可利用這筆錢,充作另娶的女人之婚姻貴,不過男家也有義務,就是以後都要 祭祀,而視娶入的神主為正堂,另娶的即為後妻,其迎娶神主的方式,是先由媒人代理男方,擇吉送禮以拜神主,當日神主抬於黑轎,待神主迎置神桌後,始娶入紅 轎的新娘,日後另擇吉,將神主合祀於男家歷代的大牌,接受後代子孫的香火。

他如,女人於訂婚後死亡時,男方也要與之冥婚。

不然,俗謂死靈會作祟於另娶的後妻,因此都在結婚前一日亦同日娶神,其娶入方式即於上述同。

訂婚後男女雙方均告死亡時,男家即娶神主並祀之,香爐前即且置金錢若干,表示日後將由兄弟間立「過房子」繼承宗祧。

又男人先死,女人有「守寡」時,古例,女人即要於喪葬第一天穿婚裝上轎到男家,男家以禮迎之,之後,新婦形式上要問候之病狀,男家虛言答女以男病已癒,而後女則改穿喪衣,居戶內哭送之。

反之,女人無意守寡,願意改嫁別人時,即不作上述的婚式,如僅像一般人參列其喪葬;而以。

此外招夫招婿謂之「接腳夫」「接腳婿」,其目的在養成前夫亦前婿的遺子,亦服恃翁姑或維持一家的生計,不過日後因遺子長大,究竟不是骨肉,以致常易發生不睦。

又招夫招婿對招家的財產既無權利可言,可知被一般人輕視之一班,俗語說「有一碗可食,不肯被人招」,即指此情形。

另外所謂「接腳查某子」,係兒婦死後再娶入的兒婦,由於與前兒婦生家父母較親密,遂與之結成義父母關係,仍稱這種乾女為「接腳查某子(接替女兒)」。

宇宙與生命 靈與魂 (黑白想黑白講)

宇宙與生命(黑白想黑白講)

曾談論,神秘的宇宙,浩瀚的天地,自古就傳說云:世 界有九層天,九層地,九之數,即數之極,其後無數可算,即無邊際無限之意,古人觀天象,與現代天文學論一致,深感古人所言,是經過數千年的考驗,而成為人 類智慧的結晶,如果無法以現代科學驗證,便將其視為迷信,並加排斥的話,可以說是現代人的一種不遜的行為。

古人苦心堆積經驗的道理,奧妙神秘的星際間,待揭開的迷還是很多。

因此,浩瀚無邊際的宇宙中,宛如沙一粒,微不足道的地球,寄生上面的動物生靈,只不過是大宇宙中的生靈遊到地球,暫借地球上各類的軀體寄生而以。

好像在外遊覽,到期就要結束旅程,只不過其旅程長短有極限,最高期限為一百年,古人云;「百年歲後」一語為據,謂為人壽百年說。

人生旅途,所寄生軀體,似一部汽車,靠保養如何,決定在地球上的旅遊期限。

缺油(營養不夠)、失水(飲食不當)是會促短旅遊期限,機器故障失修缺保養(不重保健),不守法則,橫衝直撞(生活不節制),也會直接影響壽命的主因,人生旅途,所寄生軀體如當一部汽車。

可分為三大階段的人生比喻:1,新車期(1-30歲,如旭日東升活撥學習期) 2,中古車期(31-65歲,像日正當中龍虎活躍期) 3,老爺車期(66歲以上日暮黃昏期,春播秋刈期),此三階段主宰駕駛的生靈,全憑其智慧、操守來決定一生。

凡是有形的物體,終歸,也是難逃毀滅的一天,但無形的靈魂如何呢?以種種現像、傳說來推論是不滅的。

自古以來無論先進、亦落後國家都有怪異靈性,故事傳說,及發生在我們現社會常有,不可思議,無法解說的現象,如託夢破案,溺死者見親人流鼻血、等不勝枚舉,雖現在科學尚無法揭開,但事實不可否認確實存在於現世。

以我個人遭遇,不可思議事件,以下所述是最詭異的實例:

1)亡母托夢:

夢見去世多年的阿母,要綠色角格花樣的被單,為應夢願,到彰化尋找,下車走到第一間布行,第一眼看到左邊棚上陳列的就是夢中所托的一模一樣的花角格布,及笑訴說,清讚點差三點。

全部夢境過程:

入夜,我們兄弟(好像次兄不在場)、姊妹聚集,溪湖媽祖宮,向外左邊偏門入口的迥廊上,夢中是與五弟在等待,陰間來的電話,電話機掛在正門與向外左偏門中間壁上,是一架舊式手搖形的電話機。

我們全精神灌注期待鈴響,我說時刻快到了(好像有約時刻,通話),說著,口尚未合,聽傳來,電話鈴聲,趕緊提起聽筒,隱約聽到一聲低迷的聲音,叫「阿川」,是阿爸的聲音,與陰界電話通了,我激動的哭,連叫幾聲「阿爸」「阿爸」,淚水直流。

可是,聽筒不再傳來任何訊息,靜、靜,昏暗中,矇矇 朧朧中,電話機在變、變,變成阿爸的遺照,是懸掛在廳堂的遺像,本來阿爸的下巴是瘦尖的,眼晴不是很大,但原有的遺照,在我們眼前慢慢起變化,瘦尖的下 巴,暫暫變豐滿而圓滑,眼睛也慢慢的變大,忽然張開,大而圓的眼睛,看大家,其貌相呈現出,尊嚴的福相,大家齊聲叫「阿爸」「阿爸」,但阿爸並無應聲而漸 漸消失。

此時傳來,激動的聲音,喚「阿母返來囉」「阿媽返來 囉」趕緊轉身一看,果然是阿母,身穿黑色大套衫、黑色的本島褲,手持「葉鵠扇」,滿面帶著笑容,慢慢的由正門進入廟內。當時好像是冬天,並大家都預知,阿 爸、阿母要回來所以在廟正門左側,地磚上舖蓆,中央置火爐,上面覆蓋綿被,腳、手伸入被內,圈圓坐下開講閒談,等待阿爸、阿母出現。

阿爸已在電話機上現身,與我們見面,阿爸消失後,現 在阿母出現,大家看阿姆入內,都趕緊離席站起來,忙叫「阿母」「阿母」牽阿母的手,說:「阿母,真寒來縮燒(取暖)、縮燒」,阿母笑笑,與大家坐在草蓆 上,我們將綿被,給阿姆蓋在膝蓋上,阿母一直看被單,說:「這被單花真水(美)我正甲意,彼例(那個)白蚊罩麼正水(很美)」,我們說:「阿母您那甲意, 阮者買乎您,其他有夠欠什麼無?」,阿母指著「公媽牌」,場境變在神明廳,笑笑說「你看,我在公媽牌上的(清讚點)減大家三點,應當愛補足,才會與你阿爸及大家平點」,仔細看公媽牌上果然浮現「清讚」二字。夢醒時是午夜三點。

靈夢、夢解:我現在口述此夢,是一年前的奇夢,當時將夢境,詳盡記錄,分發眾兄弟、姊妹共同解夢研究,想盡辦法,欲遂阿母心願。

一般眠夢,睡醒後就忘掉,甚至連夢什麼都想不出來,現在回想此夢,很清楚的歷歷夢境,尚能浮現在眼前,此夢就是如此的奇特。

我們將此夢,夢解、分析、研議結論,應信其真,不可信其無,較妥善。

當時是媽祖廟舉行一年一度的法會前,為趕配合法會祭 祖時,遂阿母心願,第一項就是著手找被單布料,到彰化員客車站下車,向北步行尋找布行,離員客不遠處有一間布行,是到彰化第一間進入的布行,其店內左邊第 二棚格上,排有夢中所看到一模一樣的,綠色被單花布,花樣是整齊排列的跳角花,每格寸餘大,各格都有各獨立的花草,舉頭看店面掛的招牌店名是「安泰布 行」。

第一間步入的布行、第一眼看著是所尋找的花樣布、店名是「安泰」。

我信,是暝中阿母牽引到此的,阿母所托的夢不得不信,我喜得夢中托付的其中一件,願望已達,喜的壓不住,由內心湧出的陣陣興奮(蚊帳據老輩說:會罩住亡者靈魂,因此以用庫錢彌補)。

至於夢中阿母指給我看「清讚」二字之含義,未曾聽過此言詞,因此查閱有關書冊、字典都無法得知其意。

後來分字解讀,「清」即潔淨、澄澈之意,不含任何別物,俗語有一句「清一色」,可解,獨有、與其他分別不混合,單獨之意,「讚」即是一種頌揚人物的文字、也含有襄助、讚助之意,因此「清讚」二字含義,是需「單獨讚助之意」。

阿母所指「清讚點」積分不足三點,夢託我們要給她補足,清讚點是如何累積? 用什麼方法來補足積分? 是一項的難題,回想阿母中風三次,臥床十幾年,最後一次,北勢尾大姨與大妹曾到地藏王廟,祈求賜阿母廷壽十年,據說經准。

民國五十年末,大妹曾暗示,經准廷壽到今年是第十年,要格外小心。

同年農曆十二月十日(新曆民國五十二年正月初五日),阿母感染風寒急逝,很巧的是,農曆十二月十日,也是阿母的生日,足足廷壽十年滿。

因生日、忌日同一天,每年生日忌、及逝世忌合併祀拜,因此每年只有一次祀拜,阿爸是生日忌,逝世忌分別祭拜,一年有二次祀拜。

阿母逝世已三十六年,減祀拜次數,累積有三十六次,

以干支循環計算(十二年循一環),阿母(減祀拜36次)除於(干支一循12年)等於3。是與阿母夢中所指(清讚點欠三點)數字相符,以此計算法計算,干支,一循十二年,可以假想,每年受祭祀一次可積(清讚點)一點,阿母所指差(三清讚點),則因每年減祀拜一次所致的想法,油然而生。

基於夢境與實際情形,符合的很巧,經兄弟一同共商,決定,每年新曆正月初五日祭拜逝世忌(正確的逝世日),舊曆十二月十日祀拜生日忌(日據戶口簿記載的出生日),以彌補清讚點之積點。

此想法並非有任何根據,只是為人子女者,對阿母表達,一種誠懇的心意來完成,阿母的夢中託付心願。

決定後在法會時,除焚送被單、衣類外也向阿母報告此決定。

2)亡弟第一次託夢

古傳亡故者,亡後第七天魂會歸來,確認自己死亡事實,五弟亡後第八天顯現我夢中,夢中五弟含笑說:三兄我回來囉(當時意識中,已知五弟亡故)。

全部夢境過程:

時,黃昏,在一室正四方形的客廳內,向北有一道門,朝西有一口寬闊的窗戶,窗外左邊有如校內的草庭,右方是齊列的校舍,室內東、西、南排設長形椪椅,中央置應客低腳桌。

我與四弟、鋕松、阿發等在室內,向北的門被開,聽大兄的聲說:「阿華返來囉!」, 大家一齊站起,向門一看,大兄牽著五弟的手進來,五弟微微露出笑容說:「三兄我返來囉」,大兄牽五弟坐向西的椪椅上,五弟尚未坐穩,則瞇著眼並用手遮住眼 睛,因傾西的陽光,由窗戶射入照在五弟的臉,瞬間腦中閃爍,俗說:「亡者怕陽光」一語,趕緊將五弟,牽移坐窗戶下向東椅上,大家關心,五弟是否適應新環境 ﹖(夢中知悉五弟,已去逝)閒談中,五弟說:「想要去溪湖國小校庭看看」。

夢境變在,溪湖國小校庭國旗台前,我們下車站在國旗台前,五弟坐在阿發駛的轎車上,無下車只在車上,觀覽四周校境,日頭漸漸落西,四周變昏暗,五弟臉部,忽然憔悴失去原有的光彩,好像很疲倦的樣子,我想,陰陽界不同,可能是耍回去的時間到了。

夢境再轉原來的客廳,四弟媳在推促「素鳳」說「這素鳳真殽趖,要娶你五叔去美國,路頭遠,飛機的時間到囉也咧趖」,素鳳一言不發,慢條斯理的在整理旅行袋。

夢完。

3),亡弟第二次託夢

依照五弟遺言,火化後隔天,五弟又再在夢中出現,此回是夢中由媒靈者,牽亡出現的五弟,奇怪是五弟不見身,只顯微笑的頭部,又是只叫一聲三兄,其身軀卻好像長方形朦朧白色,如神主牌般的形狀,火化後只顯頭部,何其靈異。

全部夢境過程:

夢中埸境,我在一家鄉村的雜貨店形的超市,其店建物像一間木造倉庫,店內昏暗,貨物排設在古式的木架上,及地上的木箱內,類似古早阿爸的乾仔店排設。

店主是一位矮肥、禿頭七十餘歲的老人,其人很有親和力,店後面有一間廣闊,像一間包裝埸的場地,裹面隱約傳出人聲,老店主說,後面有人在牽亡。

忽然聽內面傳出大兄的聲說:「出來囉 阿華出來囉」我聽大兄的聲,由店主引導下進入裹面,齊個室內彌滿香火味,中間排設祭拜的祭品,排列祭品的祭桌大約有二丈長,寬約三尺半闊,前面排牲禮、香 爐、臘燭及銘旗(導幡)後續排列菜碗、粿餅、糖果等類,四周有二十餘人圍看,左邊牽亡者在施法是女紅姨。

我進入時,香爐前煙霧中,已朦朦朧矓浮現,五弟臉部的輪廓,非常驚奇,膛目細看,五弟的面部輪廓,已很清皙的,顯現在香爐前面。

我靠近,五弟唇間一動,叫聲「三兄」莞爾一笑,但其清皙頭部以下,則是呈現,朦朧長方形的白霧,不見軀體,當時的我連聲喚叫:「我相信!」「我絕對相信! 紅姨真的會牽出亡魂出來」,喚著 喚著淚水一直流下來。

夢完。

4),亡弟第三次託夢

做百日後:夢見五弟在社頭鄉市內,有十字路的街道,向西的一座佛寺相見。

所夢見的佛寺,與街路的商店平排,寺名好像「清佛寺」或「清光寺」規模不大,我由左傍門進入,正殿安奉佛像及數尊神像,左右兩傍偏殿,走廊舖紅四角地磚,上面置八仙桌,做為處理事務用。

五弟坐向外,正忙於處理寺務,舉頭看我進入,隋即起座,滿面笑容,牽我的手,帶我到傍邊椅寮坐下,說他在此服務。

其容貌紅潤,頭髮烏光整齊。(此夢尚未查實,是否有類似此寺的存在)。

我心內在期待,五弟對年(周年忌)農曆九月初五日(因閏年,俗說:死人無闊月,應俗,以足十二個月做對年),是否再出現我夢中? 可惜前後三天,都未在夢中再相見。

默思,也許,做百日夢見,是真的已到佛寺服務,有固定歸宿,不必再在暝暝中漂泊而不再現身。

也許我已遷離老家(老家被開闢為道路,不得不搬家)而五弟,不識新宅因此夢中不再出現。

此是我親自遇到的事實。由此可見無形的靈魂是永生的,都遊浮於星際間,尋找適存於該星球的有形物體寄生繼續活動,永續營生任務,任何科學、天文學家都猜測,地球以外尚有生物存在,但其異處是形體不同而以,都存有生命體。

由此可想,以自古流傳所描繪的神農氏三角形的頭部、 封神榜中三眼的楊戟、生像雞嘴的雷公造形,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及其他出現的沃魔鬼怪造形,傳說中的龍、麒麟、唐獅等都現代人,難得一見的 神人,獸人,聖獸等其活動空間都在雲間或天上,令人猜想是不是星際間的另類生物。

尤其是傳說孫悟空由天空下降,大石裂開誕生說法,其大石是不是由星際間降落殞石?值得深思考研。

現代取材於星際間的科幻電影,其所出現的異形生物,如E、 T,龐大怪獸,昆虫,猿人,液狀生物等,不論古今為什麼?人類會想像出,如此造形生物,以靈魂不滅論說,可能永生的靈魂,遊移宇宙各星際間生存,再輪回到 地球出生為人類,其潛在意識中留存的記憶,有時,忽靈感一動腦中浮現,記憶前世的幻影事物,將其描逑為神話,或憑現代科技將前世記憶幻影,以小說展露於 世,可以說無中不生有。

民間有一種傳說,亡者再轉世時要飲(亡魂水)來忘掉前世緣,其中未飲者尚記憶前世事。

歐、美、曰、中國等描寫記憶前世事的,傳奇故事或小說之多,可以證明有其事實存在,也可證靈魂永生之說。首頁

談古說今趣比

前段所談都是傳說的靈異論事,其餘小說、戲劇中各種令人興奮、大快人心、奇異事物,如吐劍光、掌心雷、騰雲駕霧、蓮花化身等是囝仔時代最愛看,在幼少心靈中最憧境的事物。

將神怪事物,比比現代科技產物會很有趣的對比,如古早的<吐劍光>則現代<短槍>古早的<掌心雷>則現代<手榴彈>等,類似趣比,列於下記大家來趣味趣味:談古說今

(用 王錄調唱)

古早悟空 一擺一萭八千里 現代飛往 月宮遊賞非稀奇

古早神仙 騰雲駕霧真神秘 現代凡人 空中旅遊能隨時

古早隱身 幻影千里傳音聲 現代無線 衛星傳信顯音影

古早移山 濤海水淹金山寺 現代寸大 原子毀滅廣島市

古早觀星 望斗測象論天文 現代天文 科學儀器知風雲

古早仙術 蓮花化身復靈魂 現代醫技 換心更腎救人群

古早仙術 像外太空的科技 現代科學 只是仿古的初期。

以上是古早傳說幻術,與現代科學的部份對比,人類不可自大,現有科學只不過是探

索到,神秘宇宙中的少部份端倪而已

民俗禮儀--慶生

生育民俗 節錄自"台灣民俗"一書,吳瀛濤先生著作。


病子:懷孕初期二三個月內,俗稱病子,在此期間產婦食物 偏好「鹹酸甜」。因而往時生母則於女兒出嫁時,特 將冬瓜、柑餅、桔餅等女兒病子,預先帶來婦嗜好食 物。

補胎: 懷胎期間,孕婦對日上起居宜慎重用心,不做過度操 勞,且不宜食用刺激性的食物,而多吃豬內臟、雞 肉、魚肉等營養補品,此為「補胎」。俗謂「補胎較 好做月內」,謂產前補養比產後補養重要。

偶有「動胎」(觸動胎內),即服用中藥「安胎飲」 (或稱「孩兒安」「十三味」),安定胎兒。


分娩
:產婦臨盆分娩,俗稱「順月」。
分娩多由「好手勢(助產經驗豐富)的扣子婆」俗稱 「先生娘」「先生媽」,今之助產士,助產。

分娩時,產婦多坐在床上,身靠綿被,坐用「生子 椅」(嫁粧帶來之 低椅二隻,一為坐用,一為踏 用,以利摧生,或稱「腳踏椅」)。 產褥係舖舊 衣、 稻草、油紙類,側置「生子桶」,此係用於坐下分娩 及放分娩污物。產後穿用嫁粧的「生子裙」。

臍帶用剪刀剪斷,用苧麻糸縛紮,剪斷口用麻油塗 抹,此謂「斷臍」。

哺乳:生後三日始哺乳,在此以前,僅飲以甘草.水.蜂蜜汁,亦 藥草如白蝶仔頭.百生草.鐵烏鞭頭等之擦汁,俗以飲此 可消弭胎毒。

產婦開始哺乳,須以風蔥(蔥仔之一種),先洗乳頭, 使奶口易開。乳不足,可食豬腳蔒土豆,增加乳量, 一面以米糊餵嬰孩。

乞奶:於補乳前或四個月內,有「乞乳」俗習,此俗或稱 「乞緣乳」,凡生男者應向生女之家乞奶,生女者向生 男之家乞奶,而對方應為生後滿四個月以上者,以免 「喜沖喜」。 意謂,嬰兒長大時,才有「好姻緣」, 早日成婚。

亦以為產婦奶水,因有來源,會源源而出,可使嬰兒 「好育飼」。


做月內
: 產後一個月內,產婦應加調養,此稱「做月內」。分 娩後,即食桔餅、陳皮、等煮麻油酒,或飲酒煮中藥 「生化湯」,以助強血氣,去淨腹內污血。或食全 雞,此稱「磧腹雞」,意為出產嬰孩後,乃以雞磧補 腹中,以益壯母身,並寓有以後再生育之意。
產後,經常主食雞酒(麻油、酒、薑母等煮雞,或豬 肉、油飯)。
又副食紅鳳菜煮麻油,豬肝、豬腎(俗稱腰子)煮麻 油酒,或其他營養品。
豬腎煮中藥杜仲,謂可壯腎。
月內產婦最忌感「月內風」。
俗謂「鹽能生風」,因而產婦食品禁用之。又謂薑母 能去風,故用以炒麻油酒。
月內產婦戒浴澡或洗用冷水,其用意為提防感冒。

三日:古之湯餅會,亦稱三朝之禮。產後第三日,為嬰兒洗 身換新衣,由祖母或母親抱嬰兒,以雞酒油飯、牲 醴,拜神拜祖。

洗身軀:嬰兒洗身,用婚嫁時帶來之「腰桶」(浴盆),浴 湯煮桂花心、柑葉。

盆中置三塊小石及十二文小公錢。小石取意「頭殼 堅」(健壯),小錢取意財氣,均求吉祥。是日,供拜 之牲醴,其中雞腳須直伸不折,此與平日供拜雞鴨均將 其腳倒插腹中者不同。
蓋為表示嬰兒長成後身體壯健之兆。
俗稱「腳長,有食福」,意為有「食福食祿」。
又,通常敬神,倒酒係分三次,惟於此時則一次倒滿, 意以嬰兒不時常隨處撤尿而有規矩之兆。

報酒: 產後三日供拜祀之雞酒油飯送「外家」(產婦娘), 報已有外孫,此稱報酒。外家則回送各種食料補品 等。親朋鄰右亦多送禮祝賀,為產婦「做月內」,如 送雞酒、麵線、豬肝、豬腰麻油等補品,今則多送紅 包。

產家則於產後做三日、六日、十二日、二十四日、滿 月,以雞酒油飯為賀禮。其回禮不收全部,而留「油 飯頭」(油飯上面份)為回送。並回贈白米少量,米 上置一紅紙,紙上放油飯頭,並附小石頭幾個或黑豆 數粒,亦取意「頭殼堅」,以祝嬰兒健康,此回贈稱 「磧盤」。

看命:產後旬日內,特請星相家占卜嬰孩終身命運,俗稱看 命。

男嬰如認其「八字」(生年月日時)缺少五行中,金 木水火土之一或二,應於命名時補其短少,以期一生幸 運。

女嬰如認八字不佳,解為「克寸夫」「煞翁姑」之忌克 寸,則請命卜師改換命書上記載,以免將來婚嫁招禍。

此則俗云:「男命無假,女命無真」,如此更改其為 好命,謂之「假好命」。


滿月
:即謂彌月之喜。
於產後滿一個月,敬神祀祖或慶祝請客。
滿月以前,亦有祝二十四日者。


剃頭
:滿月當日,為嬰兒剃其胎髮,有擇二十四日剃髮者, 蓋此二十四孝之寓意。
是日剃頭,將紅蛋輕輕滾在頭上三次,取意紅頂,即 為將來升官吉兆,然後取出蛋黃與蔥汁混合,在頭上作 塗抹狀,意7是使頭髮去垢,又蔥音與聰同,取意聰明, 小可、銅錢各取意壯健、財氣。剃後石頭與頭髮包在 紅紙,放在屋頂。

喊鴟鴞(鳶):另有「喊鴟鴞」之習。

則於剃剃頭後,由母親或祖母抱兒至門外,或由其兄 姊背之繞行房屋一周,用竹箠(趕雞用的竹竿)敲地 呼喊。
所喊喜句為:「鴟鴞飛上山,囝仔快做官。
鴟鴞飛高高,囝仔快中狀元。
鴟鴞飛低低,囝仔快做老爸。」
或念「鴟鴞飛高高,生子生孫中狀元。」
而後對在旁觀之小孩分送紅包一個。
外家仍於是日,致送外孫各種賀禮。

此謂「送頭尾」,即送衣著、鞋襪、身飾之類,如蓋 用蒙被,或和尚衫「俗稱:草音仔衫、夏仔衫」、滿 月帽、手環、腳環、胸飾等件。
並送紅圓(俗稱:外媽圓),紅龜粿、紅桃(似饅 頭)、禮燭、禮款等。

親朋亦以衣飾、雞等為賀禮。

生子之家,則以雞酒油飯,紅桃為答禮。

四月日: 生後四個月,祭祀略同滿月,外亦送以「頭尾」, 即衣著之類,如青衫紅褲、涎垂(俗稱頷垂,掛胸前 承涎者)、虎仔帽(帽形如虎頭,帽前飾金佛像或財 子壽神像)、鞋履(履頭用紅綢線繡卍字形),及送 湯圓(俗稱:四月日圓)。

收涎:是日祀神後,為嬰兒「收涎」,意即收拾嬰兒口邊垂 涎,俗以收涎後,嬰兒發育愈加順利。

收涎乃以酥餅十二或二十四塊,用紅線串掛於嬰兒胸 前,請長輩、親朋,將酥餅摘取其一,在嬰兒口唇作 揩抹狀,然後念吉祥句,如「收涎收乾乾,乎你老母 後胎生男胞。 收涎收離離,乎你明年再招小弟」。

是日,以紅圓(紅色者為自家製,粉紅色者外家製 送)弟贈親朋鄰右,並宴客慶祝。

度脺:嬰兒周歲,俗稱「度脺」。
是日,敬神拜祖,而以紅龜粿贈親朋鄰右,並開宴請 客。

外家,古時送長衣、馬掛、碗帽,或金手鍊、金腳鍊金 飾,今即送現代衣服及金戒子,以為賀禮。

試周:或稱試兒,即古之「脺盤」之儀,以十二種物品納於 竹篩內,嬰兒坐其中央,使任其擇取,以卜將來命運, 竹篩放置物件為書、印、筆、墨、算盤、錢幣、雞腿、 豬肉、尺、斧、蔥、芹菜、蒜、田土、稻草、秤等。

卜兆,以書主讀書人、學者,筆墨主書畫家,印主做 官,算盤秤主商賈,錢幣主富豪,田土主地主,尺主 工,蔥主聰明(蔥聰音同)雞腿、豬肉主食祿,芹菜主 勤勉(芹勤音同),蒜主善算(蒜算音同)等,各有含 意。或使兒孩腳踏雙紅龜粿,取意長壽。
又用米香(用米爆製糖果)揩嬰兒口曰:「臭嘴去,香 嘴來」,然後擲給狗食,均為吉意。

生女,亦祝周歲,惟較簡單。

十六歲:十六歲為成年,古時行男冠女笄之禮,今則僅於婚嫁舊俗中略見其遺跡。

台灣民間則於是日,參拜寺廟,拜謝註生娘娘之庇護,並除去隨身佩帶之絭。

命名:嬰兒出生後數日內,由父母命名,男名喜剛強,女名喜柔順,命名方式可分為,世序命名,五行命名,壓勝命名,記事命名,假借命名,庇佑命名,矚望命名。

世序命名:俗稱「號字倫」,是以成句的先後字列作為倫序命名,即 由祖先選定世代序名,每一代男子應於同族世代預排之次序名字或字為名倫。如我們敦素公派下「楊姓」有「昭穆」:敦 朴 侃 元 節 時 鴻 正 方 士 文 章 萬 世 永 昌 儒 道 浩 大 千 派 猶 興 自 茲 以 進 可 立 為 型 鼓勵、教訓後代。

以上計三十二世字倫依通例週而復始(輪完後從頭再輪)。

五行命名:行即木火土金水之謂,而配以十干,則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申屬金,壬癸屬水,而視其干支之所屬,號以其所缺。例如:甲年丙月戊日庚時生者缺水,甲年丙月戊日己時生者缺金水,乃號水生、金水為名,以期配合五行。

壓勝命名:因以前生育之子女不順利,或經命卜命運不利,則以壓勝,期望其嬰兒之「好養飼」,乃有下列幾種壓勝方式。壓勝,意為因壓於某種事情,及制壓邪神而轉之為勝。

此種命名,多用於「奶名」,故取卑賤者為名。

如用動物類為名:赤牛、烏羊、山豬、阿狗。

用菜類為名:蕃薯、金瓜、匏仔、冬瓜。

用卑賤者為名:乞食、羅漢、和尚、賊、呆、憨。

用廢物為名:豬屎、土糞、狗屎。

女嬰則以花鳥草木蔬菜水果等命名:如桃仔、紅柿、李 仔、菲菜、菜豆等命名。

他如招弟(意為招弟,因生女而望生男),生女多:阿 厭、不碟、罔腰、罔市、罔惜、也好等命名。

時地命名:依出生時節,或出生地理等環境景物而命名

例如:春生、秋生、重陽、山、河等。

末子或老年生者,命名:萬來、萬生,依父年齡號者:五十男、六四等。

記事命名:記念出生時某種事件而命名。例如:光復、 雙十等。

假借命名:假借自然、鳥獸、花木之名,以比喻美好。例如:男嬰以山海、鐵石、女嬰以花鳥、雲霞、娥蝶為名。

庇佑命名:因向神求子,或生子後祈求神明之庇佑而命名。例如:天送、天來、天賜、天助、天養等。

矚望命名:父母矚望其子女聰明賢淑而命名,例如:國寶,家寶,樹德,淑女,淑貞,

等。

形態命名:依其身體容貌特徵而命名,例如:缺嘴、闊嘴、大頭、大目、紅毛、大鼻此類俗稱「土名」。

生育忌諱

忌諱:初產未食之食料,以後月內忌食之。

忌「喜沖喜」,即孕婦不得進入未滿四個月的新娘房或月內房,喜沖喜,雙方均將發生意外。

孕婦忌食喜喪事之食料。

孕婦忌看喜喪事。忌手觸棺木,否則嬰兒夭折。

孕婦忌看傀儡戲,否則將產生無骨軟骨之畸形兒。

孕婦忌夜出,夜晚有黑虎神,白虎神攔路奪胎。

孕婦忌跨越用以牽縛牛馬的綑繩,否則將致產期延誤至十二個月。

亦忌跨越秤具,否則將產期延誤至十六個月(按一台斤為為十六兩,因而言之)。

孕婦忌以剪刀剪東西,否則觸犯胎神,將產無耳嬰兒。

孕婦忌綑縛器物,否則嬰兒將曲指。

孕婦忌以針錐鑽物,否則觸犯胎神將產生盲目嬰兒。

孕婦忌煎食物,否則嬰兒身手將燒爛或生痣。

孕婦孟孟蘭盆時忌將腰桶放於門戶,以免觸犯普渡公。

孕婦忌看月蝕,否則嬰兒將殘廢。

孕婦忌食蟹,否則嬰兒將喜抓他人手腿。

孕婦忌用稻草繩生火,否則嬰兒將不斷流涎。

嬰兒面前忌談猴子,否則嬰兒將發育不全,而像猴子。說嬰兒肥胖等語,否則反而變為體輕瘦弱。

嬰兒未滿四個月忌食肉類、蛋類,以免生腫或口臭。亦忌食包餡粿料,以免懶惰。

忌用尺打嬰孩,否則阻礙長大。

忌嬰孩坐在帽上,否則不長大。

禁小孩玩算盤,否則日後不能算帳。

禁小孩食雞腸,否則將來寫字寫不好。

禁小孩食豬腳蹄,否則將來婚事難成。

禁小孩食雞腳,否則將來喜打架。

禁小孩在硯上寫字,否則將來不識字。

忌流淚於夭折之嬰兒身上,否則再生者亦將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