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19)旅遊寫真簿:法國(3)

格主報告: 嗣後上網記事 以短文 為主,配合多量圖片,感謝上天賜給我機會,能繼續完成我身為先代人應盡傳承使命心願。
日日感恩!!
 (網路圖)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19)
人生經過八十歲月,回顧,日治、戰時、光復、 民主,各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下生活經過,辛酸、艱苦、饑餓、容忍,強韌的台灣人無奈的往事點點滴滴,為主題來分拆,談論,做為後代參考。

★★★★★★★
十九世紀初期至台灣光復初期,本鎮鎮內,常見各行別,以特殊吹嗚器具作呼號,叫賣行商小販。
此令人,思古懷念的溫馨小販,特列入鎮志留念。
賣豆腐.鹽豆干:(搖小鈴)
    清晨破曉,就有「鈴.鈴」悅耳小鈴聲隨著「豆腐噢.要買豆腐呣!」叫聲,就知道賣豆腐來。賣豆腐的小販挑著一擔木造的擔架,架上疊著層層用木框板裝上豆腐,依顧客需求量,用稍長四方型的豆腐刀切割分售。
另有一種「鹽豆干」,鹽豆干是經摻鹽、壓縮、蒸熟、上面加蓋紅色謂「豆官印」的豆腐加工產品,可以直接摻豆油生吃,也可煎油食用,戰時糧食缺乏時,拜拜以芹菜舖豆干也是一道菜。
本鎮祭拜用「小三牲」也有添豆干為一牲的習俗,豆干是素齊類,俗語說:「食無三塊豆干就想要爬上天」意謂與「食無三日菜(素齊)就要上西天成佛」同義。
古早,豆腐、鹽豆干是本鎖大庭、後溪方面的名產,該地區有適合做豆腐的水質,因此出產豆腐品質較佳今豆腐排在超市冷凍櫃,鹽豆干已消失。
昔時清晨賣豆腐小鈴聲,已隋時代消失,只留思古懷念。
賣豬肉:(吹貝螺)
賣豬肉行商,多數是用車,本鎮巡迴庄腳肉商是,用鐵馬(腳踏車)後架固定一塊木質載豬肉的豬塾,入庄內就吹螺(大約七、八寸長的貝殼螺具)招呼人客。
吹這種螺具要相當費力,不過賣豬肉的都是肥壯漢較多現此螺聲也已絕嚮。
賣搖鼓:(搖搖鼓)
俗語說:「叮噹叮噹賣搖鼓,日日見查某」,此行商專賣家庭零用的小雜貨,多數是女用品如:針、線、胭脂、水粉、髮夾、扣仔、帶仔、絲巾等類,因此顧客多數是女人。
其招客法寶是一支搖鼓,搖鼓是小型約三寸直徑,插大約五寸長的木杆皮鼓,鼓左右結二條線,線端各固定一個黑豆大的槌子,搖時會發出 叮噹、叮噹鼓聲。
顧客聽著 叮噹、叮噹聲就知道賣搖鼓來,一般賣搖鼓小販,多屬於溫和、親切、柔性的男性較多。
今叮噹叮噹搖鼓聲已消息其響聲。
賣麥芽糖:(搖竹嗚器)
搖著一支竹製的搖聲具發出「咕噢、咕噢」風聲,沿路叫賣的麥芽糖小販,是最受囝仔歡迎的小販。多數以一擔竹籃擔,擔上置一「鉛片桶」,桶裡面裝麥芽糖,一籤一錢、二錢的小買賣,因此顧客多數是兒童,後來都改用腳踏車沿地叫賣,多數麥芽小販都是年紀較大的老阿伯。
囝仔時代手持一支摻有蔥頭(經油炸過的,很香)麥芽糖,含在口中慢慢溶化的滋味,是當年囝仔時代的一樂,也有用乾餅挾麥芽糖的吃法。
當年的麥芽糖是,純以小麥練製,對於治咳嗽有效用,為此也有人家多量購買。今純以小麥練製,麥芽糖較稀有,據說多數以樹薯粉練製的,因此對於治嗽功能如何,需要實際嚐試才能證實。
賣枝仔冰:(搖銅鐘)
「鈴嚨、鈴嚨」:清脆的小鐘聲隨著「枝仔冰 涼的枝仔冰」叫賣聲,也是令人懷念的夏天到處叫賣的賣枝仔冰小販。
賣枝仔冰小販,通常用腳踏車載著裝枝仔冰的冷凍箱,在街頭巷尾,田莊村落叫賣,「來來一支一錢,五錢六支」喚聲,頗受炎熱天氣下的人歡迎。
昔時枝仔冰是以人工凍結法而作成的,小時候常看在街上用結冰箱作枝仔冰的過程,通常都在移動式的車上作業,結冰箱裡面放著大量的粹冰塊,將灌注糖水及紅豆、綠豆等料入玻璃管,加插一支竹製枝仔冰箸,插入結冰箱內,待其凍結後將玻璃管侵入水中,利用其溫差輕易拔出枝仔冰。此土製的枝仔冰後來隨時代進步遭淘汰,現在超市各色各樣枝仔冰雖美味可口,但還是難忘,土製「一支一錢 五錢六支」鄉土枝仔冰。
捉龍(按摩):(吹竹製小笛)
夜深人靜,靜寂街上傳來,陣陣「嗶--.嗶--」有節奏而拖有後韻的竹笛聲,其凄涼感冬天更甚。
此仍深夜捉龍者(按摩人)帶黑眼鏡、手持杖,發出杖落地的「嘟.嘟」聲徘徊街中招客信號。昔時捉龍者都是失明人的專業,從事者男、女都有,早期封建觀念較濃厚時代,因男女受授不親格言之阻,男捉男、女捉女,是一般無形中默契的觀念,後期摲摲解放此觀念。
通常捉龍分為半尾「上半身」與一尾「全身」之分。當時的捉龍業甚少有發生緋聞案件,純為服務顧客按摩為專職。
今現代設備按摩院林立,昔日夜深常聽的凄涼笛聲,也已永久消弭在夜空。
牽豬哥.閹豬:(吹小笛)
「身穿一領黑袈裟,爬山過領愛過家,人講阮是歹子弟,不過賺錢乎頭家」。
這是庄腳形容豬哥(種豬)的民謠。
昔時「牽豬哥」者飼養健壯的公豬,專為人家母豬配種的行業,從事此種行業人不多,本鎮多數以視母豬發情狀況,約定時日配種。此行業都由年紀較老者行之。
閹豬也是與捉龍同為「吹小笛」招客,只所吹節奏與捉龍不同調而以。此行業與牽豬哥相反專為豬隻「去勢」之業,在庄腳農家散落處,以吹笛為號招攬需要者,以一支手術刀就可施「去勢」工作,去勢後以黑煙燉摻油塗在傷口,任務就算完成,非常原始式的作法。
今配種都用人工授精法,去勢也以現代醫術由獸醫施之。因此這兩種行業己絕跡。
掂皮靴.補雨傘:(搖動成串鐵片發聲)
「補雨傘.掂皮靴噢 有人要補雨傘 掂皮靴嘸!」此叫聲也已絕嚮,1920年代至光復初期,掂皮靴、補雨傘行業最風行,沿街將串數片一疊的鐵片「哩哩 啦啦」搖動發聲,沿街叫喚掂皮靴、補雨傘之行業已隨新潮流時代,而不復見。工業急速發展,製造業全面自動化,一支雨傘台幣五十元,一隻靴便宜的一百左右元,舊、破買新的比修理還便宜,此行無法存在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當年此類行業多數,由日據時代後才渡海來台的華僑(當時叫唐山人)從事較多。
此之外尚有補鼎,補碗,縛籠床(圓型竹蒸籠)等行業也是唐山人從事者較多,,上述行業現已不復存,只留為回憶昔時鄉土鄉景而以。
未完待續

    ★★★★★★

法國(3)
     (點擊圖片放大觀賞)
 羅浮宮(2)
 

zh.wikipedia.org/zh-tw/羅浮宮 - 頁庫存檔
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原是法國的王宮,現在是羅浮宮博物館,擁有的藝術收藏達3.5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 ...
羅浮宮法語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原是法國的王宮,現在是羅浮宮博物館,擁有的藝術收藏達3.5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
羅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由法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禦的城堡,邊長約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積大致相當於今羅浮宮最東端院落的四分之一。當時的羅浮宮堡並不是法國國王的居所,而是被用來存放王室財寶和武器。
14世紀,法王查理五世覺得羅浮宮堡比位於塞納河當中的城島(西岱島)的王宮更適合居住,於是搬遷至此。
金字塔(網路圖)
參考資料(1)
在羅浮宮的正廣場, 拿破崙庭院中間是有名的中國建築師貝津銘所設計的金字塔。當初他這個設計被稱為跟法國的傳統文化主體衝突不相配合,現在卻也成為羅浮宮的大地標。以前這種 玻璃做的金字塔好像很稀奇,很多人即使不到到羅浮宮裡面去參觀,但是卻要來這拿破崙庭院看這個玻璃金字塔。現在經過多年之後,感覺很多地方都有拷貝版的金字塔,不再是那麼稀奇了。我記得台北大業高島屋前面往地下道的入口也是一個小金字塔呢!

 
 
  蒙那里沙的微笑
參考資料(2)
在羅浮宮的第一大寶就是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的蒙那里沙的微笑 The Mona Lisa。蒙娜里沙聞名全世界,即使只是這麼一幅畫,很多人千里迢迢到羅浮宮就只是為了要看她一眼,或是猜她倒底為了什麼原因在微笑。
要看蒙娜麗莎的人把整個大廳幾得滿滿的,水洩不通。但是,老實說,即使你可以擠到最前面,這個蒙娜麗莎小姐看起來還是矇朦朧龍的,一點都不清楚。在羅浮宮, 通常一大展覽廳會有一個看守員,但是在這個蒙娜麗莎前面不但圍有兩道欄杆,畫的前面還用厚厚的玻璃保護著,旁邊還有四五個保鏢守著。所有的遊客跟蒙娜麗莎都要保持至少三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
這 個蒙娜麗莎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她在羅浮宮的待遇並不像現在那麼崇高。當時的蒙娜麗莎沒有單獨的展覽館,她和其他的油畫一起平等的掛在牆上。我以前好像在 讀者文摘上看過這個蒙娜麗莎被偷的故事。當時有一個羅浮宮的職員,他趁著上班的時間把畫藏在儲藏室之後在把它夾在外套裡面帶出羅浮宮。這個偷竊者據說是一 個意大利人。他覺得蒙娜麗莎是意大利畫家達文西畫的(在當時就被法國的國王從達文西手中買走這幅畫),所以他覺得意大利人應該擁有這幅畫,而不是被法國人 佔有。這個意大利小人物為愛國偷畫的行徑當然也受到不少意大利愛國志士的讚美,據說他被意大利政府捉到之後也只有被判刑幾個月的牢行。就因為蒙納麗莎小姐 曾經被偷過,所以現在就變成異常寶貝,這幅畫不但被封在厚玻璃內,還圍上層層的欄杆,加上數位管理員的嚴加監視!我想,蒙娜麗莎如果再被偷一次的話,法國 就太沒面子啦!
蒙 娜麗莎這幅畫廣受大家的討論。從她為什麼要笑,怎麼個笑法,還有她身後的山水背景,這些都是藝術家討論的主題。還有,據說這個蒙娜麗莎這幅畫最特別的地方 就是蒙娜里沙的眼睛。蒙娜里沙的眼睛聽說不管你站在哪一個方向,你都會覺得她在看你。為了印證這個傳說,我也在蒙娜麗莎的身邊轉了兩下,想要知道她是不是 隨時眼睛都跟著我轉。可惜,距離太遠,加上厚厚的玻璃反光,還有一大群的人擠在我的前面,遠遠隔開我跟蒙娜麗莎小姐,所以我怎麼都看不清楚蒙小姐的眼睛到底是看哪裡!
 
 



 
 
 
 德拉克羅瓦-領導民眾的自由女神

參考資料(3)

歐仁德拉克(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是法國著名畫家,浪漫主義畫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畫作對後期崛起的印象派畫家和梵谷的畫風有很大的影響。他的著名畫作《領導民眾的自由女神(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1830年,》是對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慘世界》的呼應,這幅畫曾被印入法國政府發行的100法郎的鈔票和1980年的郵票上。德拉克羅瓦是法國人民的驕傲,他的大部分作品被保存在巴黎羅浮宮,羅浮宮專為保存他的作品闢出好幾間展室。
 

羅浮宮未完待續
下回旅遊寫真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