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溪湖史記第十一單元:電影戲曲:溪湖座建造前.後,太平街

第十一單元:電影戲曲:溪湖座建造前.後,太平街
溪湖座位置圖

溪湖民藝戲曲史(3-1
溪湖戲園(戲院)興衰記
昭和四年左右(1930年代左右)溪湖鎮始有戲園(戲院)誕生「溪湖座」,專供十日一檔歌仔戲團巡迴演出。

「溪湖座」建造前後太平街
「溪湖座」建造前︰溪湖第一座戲園(戲院)建於太平街,原址是柑仔園,園內有一棟醃製生牛皮兩間連磚造建物(昭和三年(1928年) 家父經營柑橘商,曾承祖此柑園,記得將醃製生牛皮建物,改營兔養殖場)。

該年代太平街尚無街名,被稱謂旺舊廟邊牛車路,此路只是中街的店舖後面的通道,通到牛墟、菜市仔(第一代消費市場)。

菜市仔遷移街尾後,該址昭和八年建造溪湖庄役場(舊鎮公所),未建戲園(戲院)前,此牛車路自二林大路(現二溪路)入牛車路,路口處西邊是溪湖公學校創校原址,尚留有日式宿舍二、三間及一棟舊校舍外,長約一百公尺都是一遍陰森野生竹林。

日間有牛車通往人行稀少,入夜甚少人通行,三六九牛壚開市時,牛販牽牛都利用此路,記得當時過竹林以北,只有二座住家,路西第一堀魚池北側有(杜豬母大農戶)興(杜水龍兄弟合住大農戶)其農戶北側有一小巷通往公灶(公設殺豬宰牛處)建物而以。

再往北路東有被竹圍圍住,一魚池附近住宅婦女早上洗衣之處、朝夕有被稱釣魚翁綠色小鳥在池上徘徊掠取小魚埸景,雖囝仔時代但印象奈深刻。

路西公灶北側有連續二園柑仔園,近牛墟南邊有一所公共礐池,用竹配合草袋仔搭建簡陋公共廁所(供牛墟人潮使用),其下面 有一深又濶糞池,聽說常常有人不小心滑下去(撥落屎礐)因此阮囝仔不敢靠近,其北旁即牛壚牛隻交易市場其西北方有一堀魚池,牛隻都在此浴水。其對面有楊姓磚造三合院,其北邊有四.五戶平屋住宅。
以上是未建溪湖座,太平街未開闢前路況。

溪湖座」建造後︰
昭和四年左右(1930年代左右)建造溪湖座後,整條陰森森夜間不見人影的牛車路,漸漸形成一條街道,首先溪湖座對面一堀魚池(有業主),被填平建一排平屋店面營商青果、檳榔、日用雜貨等業,戲園(戲院)南邊向東地主(杜豬母)亦將原有魚池填平建一排平屋店面約五、六間,有剃頭店(大春理髮店)有麵店仔(竹竿串經營)等商店。
二溪路入牛車路到戲園間,竹林也漸漸被剷除建店舖,王舅廟邊一帶竹林地主是汴頭扁頭等人擁有,他也在王舅廟邊向東建屋數間,營業玉突屋(撞球店)及販賣薪柴業,楊奈(外號西通)代書館也在此營業(後改營公共浴池),「瓷仔亮」也在對面向西建貯存貨物倉庫(光復後由 林粉、先進等相繼營商飲食店現尚在營業)。

其餘竹林到台灣光復前,尚未全部剷除,記得日治,中日戰爭時期日軍戰勝時,學校有日間謂「旗行列」夜間稱「灯行列」慶祝行事,附近學生都到此取竹枝,製國旗小旗杆,那時曾發生過,小學生由竹欉上墜落被尖銳竹根,剌死慘案,當時此牛車路只自溪湖座以南較有建設,北方尚未有多大改變。

至台灣光復後,太平街就有很大的變化,原有竹林全部被剷除,初期被剷除後空地,由地主「扁頭」貯藏桂竹、薪柴(當時有一位田中里人楊姓單腳劈柴工,被雇用在此劈柴其劈技不亞於正常人,特記入此內為念)場地。

因鎮民戰時無暇整修,簡陋破舊房屋,戰爭結束後有改修亦增建之需,以當時鎮民經濟能力,最適當修建的房屋類是,選擇最經濟實用的「竹管仔厝」,因「竹管仔厝」建造簡單、迅速、便宜,一、二天就能建成,因此鎮內經營建造「竹管仔厝」業「竹寮」大風行。

到五、六十年代因台灣經濟大起飛,住的需求品格提高,興建房屋多傾向磚造亦鐵筋洋樓,為此竹寮商意漸漸消退,加之社會經濟佳,風化場所激增,因應時代,地主 將原桂竹貯藏場全部建造竹管店舖出祖,配合溪湖座觀戲人潮,形成人氣旺盛夜市場(被稱竹管仔市)。
同時應運而生是「酒家」「茶店仔」當時太平街此種風化營業場所有將近十間,其盛況聞名中部,據說也有台中客專程到此享樂。

到二十世紀末因電視迅速佔娛樂界,有線、無線共有一百餘台任你選,電影戲劇可輕鬆坐在客廳看,鄉村戲院因此無法存在,也無其營業空間,溪湖戲院已拆除,泰山戲院改營超市,溪湖鎮內現已無戲院。

回顧八十年前,竹林密植陰森森人跡稀疏的牛車路到,建造戲院帶動到光復後,民國四、五十年代風靡中部地區,酒家茶店仔林立,燈光通宵達旦,牛耳娛樂界的不夜城太平街,自出現電視,戲院難存在,被拆除,酒家茶店仔也隨之消失後,盛況一時的太平街,今落寞到再度回復,人跡稀疏靜悄悄的老街!!

再說「溪湖座」
「溪湖座」是由大竹圍人士集資(代表人徐石慶)合建一座日式木造戲劇場,約容納二百名觀眾,座位是靠背四人座木造長橑椅,前排座椅後面有一橫板寬約15公分,開四個洞置茶壺用,觀眾席後面設有「茶台」為觀眾泡茶(有費服務)販賣水果及零食等,茶台經營者與戲園主有期限合約,附帶條件是散戲後清理觀眾席(好像經常由姓王經營者續約)。

顧戲口(管理入口收門票)是位王池文阿伯擔當(長年都是他好像終身職),顧戲口者應心硬,六親不認才能稱職,留羊鬚面無表情池文阿伯很稱職,他另一職務是散戲五分鐘前啟開所有大門,開放讓外面待機囝仔群入內看戲尾。

早期平常是由巡迴各地的歌仔戲團,十天一檔接繼演出,後來偶爾放映活動寫真(電影)。
新到接演歌仔戲團,第一天就踩街宣傳,隊伍由團內旦角全部穿華麗戲裝,鑼鼓帶動,女主角座人力車(約二、三台),其他站在卡車上揮手,隊前方有旗手舉團名旗幟,宣傳員手持銅鑼、擴聲筒(紙製,圓錐形),大聲介紹︰「本團是某某歌仔戲團今日來到貴地開演藝題,日間「薛平貴與王寶釧」,夜間「封神榜」」,如此 宣傳召喚觀眾,十日檔中間每天都出來街上打鑼介紹每天戲文。

當年入場料(票價)日間一角(10錢)夜間角半(15錢)日間演文戲,夜間演武戲,夜間武文加演「撥武(武師真鎗真刀對打、群體翻滾、大旗舞等)」、機關變景(內景碰一聲響,電燈一暗再亮就變外景)、騰雲駕霧、吐劍光、蓮花化身、人坐神鷹在空中飛行、真水實景(橋斷人落水景)等較有娛樂變化,因此夜戲加5錢。

參考資料
仔戲約於1925年左右由鄉村進入戲院,並於1930年代達到所謂「內台歌仔戲」的顛峰。其歌仔戲劇團也在此階段自從業餘子弟班演進為半職業或職業戲團。

為了呈現演出效果,此階段的舞台技術方面已有華麗布景、燈光設備、機關特效等。在劇本及唱腔上,更引進多種戲本,以充實故事內容,演員則仍以女性為主。

1930年代歌仔戲風靡全台,因為戲中多情愛的描繪戲碼,曾引發台灣籍知識份子的非議,認為妨害風化,必須加以限制演出,甚至禁止。不過此議論,不但無法阻止歌仔戲發展,並在此階段回傳至閩南,甚至遠播至南洋。

歌仔戲特色哭調
哭調在歌仔戲的唱腔之中極為重要,林谷芳認為哭調是臺灣人特有的苦歌形式。臺灣人透過歌仔戲的哭調宣洩其生命中的悲痛,臺灣為移民社會,本身在戲曲中傳達的情感就比較不受古典美學的約束,渡海開墾的困厄兼以長期的殖民統治,所積累的生命苦痛,便透過哭調加以排遣。

而臺灣舊社會的女子,在傳統禮教與父權的約制下,歌仔戲的悲苦情韻更成為其情感的投射。哭調的表現形式常連綴許多曲子以組曲形式呈現,主要的伴奏樂器為洞簫大廣弦、臺灣月琴
臺灣各地都有其哭調,各冠以地名,如臺南哭、彰化哭、宜蘭哭、艋舺哭,另還有大哭、七字哭、都馬哭、廣東怨(陳冠華創作)等等。其基本形式仍是七言ㄧ句,而綴以虛字牽連屬引。

日治時期,野臺歌仔戲極受臺灣民眾歡迎,當時中國許多劇團來臺演出,歌仔戲吸收福州班的布景、連本戲形式,學習京劇的武打、身段和鑼鼓點,表演更加 精采。京劇當時在臺灣稱為外江戲,1910年代在臺灣曾流行一陣,1920年代漸趨沒落,來臺演出的劇團因此滯留臺灣,解散劇團,藝人轉而加入歌仔戲班, 使得歌仔戲融入武打元素。

許多戲院開始延攬歌仔戲班進入內臺演出,觀眾必須買票進場,戲院沿街廣播宣傳,藝人則乘車,搭配文武場踩街遊行。此一時期,歌仔 戲班常在戲院連演數月,在機關布景上極其精巧炫目,甚而有水龍噴水演出。1915年左右,辜顯榮購下日本人經營的淡水戲院,改名新舞臺,延聘戲班演出,膾炙一時。

歌仔戲

王寶釧-淚寫血書錄影片

廖瓊枝,日據昭和十年生(民國二十四年),由阿嬤廖黃氏蘭撫養帶大,十二歲時參加子弟班「進音社」學戲,十四歲在「金山樂社」作綁戲囝仔。歷經歌仔戲外 台、內台、廣播、電視與舞台表演;一九六四年,隨「牡丹桂歌?劇團」赴東南亞公演。她基本功夫扎實,唱腔優美、演技精湛,「哭調」聲情合一,如泣如訴,有 「台灣第一苦旦」之名。民國七十七年榮獲民族藝師「薪傳獎」殊榮,民國七十八年帶領學生組織「薪傳歌仔戲團」,後又獲「國家文藝獎」肯定。現全心投入於歌仔戲教學推廣的行列中,為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