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憶童年農村樂(三) (下集)



憶童年農村樂(三) (下集)

紅門聯 貼門錢 發粿飯春添喜氣 圍爐團圓分紅包 歡喜過年時

啊啊 快樂的過年 正身護龍 竹籬笆 穀仔庭 古早的庄腳厝

啊啊真懷念 彼的庄腳 是阮故鄉 難忘的故鄉

咱故鄉的古早厝

家鄉是我們生活的地方,也是祖先們辛苦建立的生活家園,詳細去觀察家鄉的建築,從中想像傳統生活的情景,發現先民留下的生活痕跡,由簡陋茅草厝、竹管厝、土埆厝、環水綑厝、磚造瓦厝、至現代洋樓,可體會祖先們的生活智慧及時代的變遷,咱大家來探索,家鄉的厝宅發展歷史。

其次,透過家鄉建築的 變遷,進一步來關懷家鄉內外環境的變化,最後,希望增進大家對家鄉的情感,讓我們一起為家鄉的未來盡一份心意。

草厝 圖由網路轉載

早期咱先祖們到溪湖地區,當時境內處處沙崙、野生竹林,林立、茅草四處叢生,容易取得成本低建材,每到夏季將四五尺高的「茅草」割除曝曬,到九月時即可拿來更換住屋的舊茅草或搭建新茅草屋。

由於茅草生長的速度快,到處可見,所以有些交通運輸不便的地區或是不甚富裕的農家,也常利用野生竹、茅草、菅真搭蓋房屋,稱為「草厝」小型稱「草厝仔」。

昔時1020-30年代中街店舖只有數十間,多數是竹材平屋,厝頂蓋茅草,二、三年就要重新蓋新茅草,茅草厝也是冬暖夏涼為優點,缺點是容易燃燒。

記得四,五歲時西門打鐵店失火,引起大火燒,西門上空火舌升天,夜空通紅,火花滿天飛,恰遇南風火花紛紛向北飛過來,在北店舖茅草屋頂陷於有著火危機,大人們都手持消火容器,記憶中好像用大碗公(覆蓋消滅飛著茅草火花)、及水桶水上屋頂,待機消火,防止火燒房屋,事隔將近八十年記憶猶新,也是難忘的史事。

竹管仔厝 圖由網路轉載

墾民後來生活稍為穩定時,以竹子為主,泥土、石灰、牛屎、稻草等材料為輔搭建而成的竹造房屋即俗稱的「竹管仔厝」。

在早期的房屋建築中,因為竹子容易取得,所以「竹管仔厝」在農村處處可見。

「竹管仔厝」一般 以孟宗竹、桂竹、刺竹為主要竹材,以刺竹挑大樑,不用鐵釘而只用竹釘作為榫頭,牆壁和屋頂先用竹子編出主體,再用泥土混合稻桿、稻穀塗抹上去,有些外表還會抹上石灰,再蓋上厚厚的茅草就算大功告成。

後來屋頂換成瓦片,柱腳的空間填土,或房屋外壁下部用磚仔環水綑,防水以保堅固,因此經濟實用、冬暖夏涼、還有防震作用。

竹管仔厝配合竹圍、竹籬笆到五十年代、尚普遍見到咱故鄉農村住宅景觀。

土埆厝 圖由網路轉載

在台灣早期,西部平原上蘊藏著豐富的黏土,當時農民農閒時,會以黏土,咱溪湖地區,多數取冬尾拷魚池後池底粘土、泥土用石灰、稻草等材質混合,就地在池內以用人群腳力亦水牛踩踏,以雜亂吨踏方式將石灰、稻草等材質混合平均,使粘土更加強其粘度後,用磚模固定形體(比一般紅磚大)置於池內,曬乾作成土塊(土埆),代替磚頭作為建材,用土塊堆疊起來的房子,就是土埆厝。

因為土埆怕雨淋,會外加茅草,使雨水不能淋到;也有外塗石灰,使其美觀又堅固。

土埆厝優點是冬暖夏涼,缺點是怕大水、地動(地震)。

西元1935421日晨62分,發生芮氏地震規模7.1的強烈地震,波及了東勢、石岡、豐原、后里、外埔、神岡、大雅、清水、梧棲、沙鹿等十鄉鎮,當時住屋都是"土埆厝"發生嚴重倒塌。

當年不到六百萬人口的台灣,只一瞬間,造成3276人死亡、12053人受傷,房屋毀損五萬多棟。

本鎮五十年代以前住土埆厝最多村落是中竹里(梧厝庄竹圍仔),因該村落池塘多,土質佳,取材方便,加之久年傳統建屋習俗所致。

現在中竹里,已紅磚三合院,洋樓林立,土埆厝已消失,漸漸被忘的歷史住屋。

紅磚瓦厝 溪湖鎮河東里

據說台灣人製磚,可能是從明鄭時期開始在台南製作的,據說形狀為長方形,體積的厚度約為6公分,後來廣泛地做為牆壁用材,與木材、土埆一併成為壁體的主要用材。這種紅磚的體積大約為長24公分、寬12公分、厚6公分。早期的做法是,把挖採出來的 粘土,讓水牛加以踩踏密實,然後放入木製模子中成型,再讓陽光曬乾後放入磚窯內,燃燒雜木、雜炭燒製而成。

燒製而成的紅磚便堆砌成牆壁或蓋成磚瓦屋,傳統 建築中的三合院、四合院有很多都是以紅磚堆砌而成的。

紅磚是傳統建築的重要建材,磚仔窯則得依胚土及燃料的取得而設置,燒磚仔,土質需黏密而結實,溪湖日據時代記憶中曾有二處磚仔窯,一處在於巫厝庄(東溪里)員鹿路南邊,由巫厝庄人士陳斗山經營,另一所位於外四塊厝(河東里)二溪路,近舊濁水溪段路南邊由田中里士紳楊永言經營。

兩處都因鄰近土質適合燒磚而設窯,外四塊厝磚仔窯因適用粘土取盡,於台灣光復前後就廢窯,巫厝庄窯維持到水泥鋼筋的興起,民國六十七年建設中山高速公路時才廢窯。

1930年代住,紅磚建造三合院大瓦厝,是大地主亦有錢人的象徵,大瓦厝通常占地甲地以上,四周以剌竹圍,圍住以防風,出入口用竹籬笆門,夜間關閉防盜,一庄頭只有一、二座如此豪華大瓦厝,是當時人人欣羨住宅。

到五十年代農村經濟改善,中等以上農家都普遍住紅磚仔厝,因此溪湖自產紅磚仔供不應求,不足部分多數由隔壁鄉花壇購入建造,隨著水泥鋼筋的興起,磚瓦已逐漸沒落,現水泥鋼筋樓房取代紅磚仔厝,被欣羨一時的紅磚大瓦厝也漸漸被淘汰消失中。

現代建築農舍 溪湖鎮田中里

一般營建最常使用做為結構體的材料有,木材、鋼料、鋼筋混凝土三種。

其中鋼鐵是用來提供支撐力,以增加建築物結構的強度,近幾年來常用於建築物的鋼骨結構,對地震也有較佳的抵抗力。

除此之外,非 鐵金屬材料亦常使用在建築,如:鋁能抵抗風化、鉛能夠消除噪音、銅有可鍛性易塑型,常用在建築物的屋頂上。

現代建築深具多元化特質,無論建材、造形設計、面積大小、用途都明顯與傳統大異其趣。

近年來新開發的建材為塑膠、有隔熱功能的起泡塑膠、玻璃纖維、礦物纖維、橡膠及具防水功能的瀝青……等,這些新科技的產物也常使用在房屋的建築上。

回顧昔時故鄉;深淊路中的二條牛車輪溝,旁邊有踩踏不死,有堅強生命力的牛墩鬃,那牛車路,已變成無泥土味的淡仔膠路,水牛、竹圍也消失,昔日被欣羨的大瓦厝剩下無幾,殘存的也被棄,任其荒廢成為蚊仔館,農村鋼筋混凝土樓房林立,變成現代化社區,昔時鄉景只能留在歷史頁內,惦記難忘。

竹圍 溪湖鎮汴頭里

竹圍除具有防禦的功能 ,也有阻隔風災台害的作用,對於農村人家的生活保護是很重要的。

為了防風兼防盜,在村落或住宅四周栽植刺竹為籬,此剌竹高大,高約15公尺,形成成排的竹籬,稱之為〝竹圍〞或〝竹圍仔〞古代生活困苦,土匪非常多,為了保衛家園及防止野獸侵襲,人們便以竹圍當防盜牆,而大都種植刺竹。竹圍不但有安全感,有保衛、防颱功能外,竹子也可編織用具及孩子的各種竹玩具及傳統藝術品,竹圍文化是鄉村的一大特色。

古早農宅形態取材自網路

一條龍 圖由網路轉載

俗稱「大厝起」、「三間起」,形狀呈「一」字形,為民宅的最基本、簡單的型態。小型者為三開間的房屋,屋頂前後兩坡落水,入口設於中間,挑中間為正廳,供奉祖先和 神明。依循著「左大右小」的規則,正廳的左邊是第一大房,給家族中位階最高的人住﹔右邊是第二大房,給家族中位階第二高的人住,邊間是廚房。是內設有廊道 貫通各房間,人口較少的家庭多採此式,可單獨存在,也可用於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正身」。當家中人丁增多時,兩端各再加房間,則稱為「五間起」、「七間起」,可左右延長至九開間或十一開間。

單伸手 圖由網路轉載

這是在有限的土地和經濟條件下,發展出來的變通方式。正屋之外,又於房舍一側加蓋護龍,通常加蓋於正廳的左側最多(民間俗信中以「左邊」為尊),這種形式好像是一個人伸出一隻手臂,故稱為「單伸手」。房屋的形狀像曲尺的「L」字形,似一汲水用的搖桿,故又稱為「轆轤把」。

正身護龍(三合院) 圖由網路轉載

俗稱「正身 帶護龍」或「大厝身、雙護龍」,形狀呈「ㄇ」字形,為正身加左右護龍形成圍護的院落,是常見的農宅形式。院前的廣場稱為「埕」、「稻埕」是多用途的場地, 平時是兒童遊戲的空地,也可做為晒穀場,年節或娶媳婦也在此拜天公,晚上則是一家人乘涼談天說地的場所。

甚至在早期,農家為了使年輕子弟有一正當的嗜好,聘請拳頭師父(武師)、來教武術,學習拳頭、弄獅本鎮都習「勤習堂」「振興社」兩派流。也有聘戲曲師父,教演奏樂器,彈唱南、北管。

溪湖鎮多數鎮民都從農,收割稻穀,需要一座廣闊穀埕,曬乾收割稻穀因此多數農戶,視經濟情況,不論建草厝、竹管厝、瓦厝,所建住屋,採三合院方式是常見的選擇。

四合院 圖由網路轉載

俗稱「兩落帶護龍」,形狀如「口」字形,是由三合 院加前屋所組成,為出一個較封閉的中庭,私密性較高且空間組織嚴密,內外有別,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幾進幾院」。其規模較大,為大戶人家喜用,與三合院都是 台灣古厝中常見的格局。此一院落組合的空間機能以「前堂後室」為準則,也就是前部為較具開放性的「堂」,後部則是私密性較高的「室」,愈往內限制愈多,最 後一進為眷屬活動的空間,除親戚及女性外,一般人不得隨意進出。

溪湖鎮內甚少看到四合院房屋,只有記得中竹里黃姓里長,建在大溪路梧厝庄段北邊大瓦厝是類似四合院,可惜已拆除改建洋樓。

多護龍合院 圖由網路轉載

在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左右兩側增建數列護龍,輩分較高者的居所最靠近中央正身,晚輩則只能居於外側,稱為多護龍合院。

溪湖鎮東寮里(五、六鄰)胡厝,有胡姓族親擁有,一座保存完美的木造多護龍合院,年年有整修,平時內外院都整理的整齊、清幽,是一座典型多護龍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