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0-3-2)農閒季一空田-鴨陣

鴨陣

 
割稻後空田,日據時代到台灣光復後五十年代,溪湖地區常見南部來的鴨仔陣在農路搖擺尾「呷啊! 呷啊!」騷動群行,一支竹竿押一陣鴨,一區空田過了再移一區。
趕鴨陣人由南部屏東方面開始(南部稻穀早熟,早中部約一個月前收割),將鴨群趕入空田撿食散落殘穗、田螺、昆蟲類等,沿溪邊空田往北推進,田主一般都不反對鴨陣入空田,鴨子吃昆蟲有驅害蟲作用,並拉下鴨屎也有豐富肥分留在田裡,因此互有利處。
趕鴨人 一路費用如鴨飼料、三餐,可沿途拾蛋販賣充之,鴨陣過後空田裡常尚有殘蛋可撿拾
 一陣鴨趕到北部時適逢尾牙、過年時期,鴨仔也體肥、到水(成熟),可將群鴨在 北部銷售處分,然後空身帶飽滿錢包歸鄉過好年,是該時代飼鴨的經營方式。
附記︰

在台灣草地,常見飼鴨的人,頭戴竹笠,手中搖動一根細竹竿,縱橫指揮,讓數百、千隻的鴨子聽令,排行列陣,早出晚歸,井井有條,令人傻眼。趕鴨子不是沿著 溪流,而是一丘田沿著一丘田,使鴨子喙食收割後田中殘餘養料,活動範圍相當大,故飼鴨的行業多見於西部的海岸平原、屏東平原及葛瑪蘭地區,山區較為少見。
關於鴨俗語︰
,(
鴨仔聽雷) (鴨蛋丟過河) (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活) (死鴨仔硬嘴胚) ( 雞嘴變鴨嘴) (鴨蛋卡密嘛有縫) (一隻鴨母卡好歸盆蚯蚓) (豬頭不顧顧鴨蛋) (鴨稠內無隔暝蚯蚓)
阿某仔妳煩惱什麼?
.阿某仔,汝怎會無笑面」
-!!我當..(煩惱豬無糠煩惱鴨無蛋),煩惱阿孫仔彌月煮油飯,煩惱阿爹不吃飯」
「可憐喔....蛋我送給汝,要記得講好話 ( 鴨蛋身 雞蛋臉,好親情來相認) 也要叫 (爹呀爹,起來吃飯,吃吃白米飯,鹹鹹鴨母蛋,清清菜頭湯,有話給子講,子擔當)!! (取材自網路)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