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溪湖史記第十單元:見聞歷史:溪湖楊姓族譜之父楊篤恭

溪湖史記第十單元:見聞歷史:溪湖楊姓族譜之父楊篤恭

溪湖楊姓敦素公衍派大族譜編輯人「楊篤恭」宗親其人其事

溪湖楊姓族譜之父楊篤恭宗親
篤恭宗親生於1929年沒於2006年溪湖鎮阿狂厝(湖西里)人,民國四十五年(1956)任教於員林高農,有一天他在家中發現一本雖被蟲蛀得幾乎體無完膚的舊族譜,但他如獲至寶,將辨認出部分抄寫留存暫時歸檔以外,五十二年(1963)開始搜集各房下族譜,以求編輯完整族譜,但得到的都 
是殘篇斷簡,令他十分沮喪。

直到六十三年經人指點才找到一本較完整的抄本,令他欣喜若狂,但物主起初並不肯出借,經篤恭動之以情,並在地方耆老的連保下,始答應借他一個月。

篤恭宗親便根據這本抄本,獨自騎著腳踏車挨家挨戶的拜訪,並11記錄耐心地蒐集各房下,不管風吹雨打,就是不放棄逐戶去比對、補遺、删,花費十年時間努力,終於整理出一本比較完整的現在楊姓族譜,解下面臨楊姓族譜軼失危機,終於民國六十五年(1976)八月三十一日出版。

篤恭宗親不求名、不求利以默默費十餘年完成溪湖楊姓敦素公衍派大族譜,貢獻溪湖楊姓敦素公衍派宗親找根尋源之依據,其功之大令楊姓宗親受惠萬年,因此可敬稱他「楊姓敦素公衍派大族譜之父」也不過。
他雖編輯楊姓族譜留功於世,生前最大遺憾事是溪湖始終無法成立楊氏宗親會乙事。

楊姓敦素公衍派大族譜之封面

楊姓敦素公衍派大族譜之封面含義:竹直空心重氣節,氣節節節高,盼望族親能如先祖楊震公涵養清高人,子孫繁榮如春筍,春雨促筍生,希望子孫像,綿綿春雨下春筍一般繁昌。(封面設計溪湖三叔公)
補述︰
此願於2007728日終於由原溪湖鎮長楊宗哲宗親召集楊氏宗親成立彰化縣楊氏宗親會,並由楊宗哲與宗長代表,帶著寫有「詠譜留芳」的謝匾,到楊篤恭老師家致謝,場面溫馨。


資料來源:2007,7,29 中國時報楊氏,目前為臺灣區第10大姓。明永曆15(1661),福建海澄新安里人楊文科,隨鄭成功來臺,入墾今臺南佳里。臺灣區楊氏人口總計為:448367人( 民國67630日 依台灣區各地戶政事務所口卡資料統計),分佈較多之縣市依序為:臺北市、臺北縣、彰化縣、臺南縣、臺中縣,分佈較多之鄉鎮市區依序為:彰化溪湖、臺北松山區、臺北板橋、新竹市、臺北三重。

楊氏堂號有:弘農、天水(以上係郡號)、四知、栖霞。
楊氏姓源有三:
()出自姬姓,有四說:
(1)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周宣王子尚父(),封為楊侯,其後因以為氏。
(2)周宣王曾孫封於楊,其後以為氏。
(3)周景王之後。
(4)姓纂載:周武王子唐叔虞封於晉,裔孫伯僑封為楊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又載:晉公族食邑於羊舌,凡三縣:銅鞮、楊氏、平陽;唐叔虞之後晉武公子伯僑,其孫突,為羊舌大夫,突孫肸,字叔向,食采楊氏,叔向子伯石,以邑為氏。
()外族改姓:魏晉以降,已有外族改姓楊者。
()董氏改姓:據楊氏大宗譜載有二說:
(1)唐末五代初,董思安以子附養楊家,後以楊為氏。此派董、楊有聯宗之誼。
  
春秋時,晉滅羊舌氏,叔向子孫避亂居華陰(在今陝西),楊章生子三長子苞,為韓襄王將,守脩武,其後因居河內(在今河南北部)
次子朗,為秦將, 封臨晉 君,因居馮翊(在今陝西); 
三子款,秦上卿,子孫繁衍於陝西扶風、河南弘農,並為當地望族,尤以弘農為著,遂以「弘農」為其郡號。

東漢時,楊款裔孫楊震,品學俱優,有「關西孔子」之 譽,官荊州刺史時,昌邑令王密深夜謁見,贈金十斤,楊震正色告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風範眾仰,族人遂以「四知」為堂號。東漢以降,楊氏多言出自 關西楊震之後。
福建水洽水頭祖廟內楊震圖像(宗親楊忠銘提供

福建通志載:楊姓族人遷移記
福建通志載:永嘉時,有弘農楊氏,隨晉室渡江,遷於閩、越。本省楊氏大宗譜載:五代時,楊雲岫官潮陽太守,子孫傳衍閩、粤。傳至楊時,為宋代理學大師,學者稱龜 山 先生。

栖霞楊氏族譜載:其先為楊震之後,世居河南光州固始縣,唐末,楊榮祿率子逸、肅及孫明珠,隨王審知入閩。楊逸遷安溪;楊肅偕明珠擇居南安高美,肅精醫術,閩王封為太乙真人。傳6世至宋,楊熊飛為謝庄始祖,再傳11世至明,楊賜保避居同安為霞輅始祖,15世楊秉智為雲雕始祖。

18世楊孟懷遷同安下坂鄉,因斗山多紫霞,遂購屋棲宿其下,以「栖(西)霞」為堂號,是栖霞始祖。楊賜保派下昭穆為:保福甫文秉允俊孟繼卿漢章元運咸舒芳克紹緒基奕皇,自明初沿用至今。

溪湖楊姓敦素公衍派大族譜載:其先楊注,北宋晉江人,四傳至楊夢齡,以董世興之子君選為嗣子,傳5世至明武宗時,楊敦素遷南安夾水頭,是南安始祖。
  
臺南佳里番仔寮楊氏族譜載:以元寺丞公為始祖,其子楊耕道河南固始人,元末奉命入閩。耕道子楊德卿遷海澄霞陽社開基。
  明、清二代,楊氏族人渡海來臺者,以閩籍居多。茲依籍別,列述如下:
  來自福建漳州府者:
()海澄縣,霞陽衍派:永曆15年,楊文科、28年,楊文允;清雍正12年,楊肇盡、楊明教;乾隆初年,楊肇珍、楊應言、楊應尋、楊肇暉、楊肇智;乾隆中葉,楊應煥、楊應誅、楊應勉、楊塗四、楊應謨、楊應賀、楊肇團、楊應鳳、楊應尊、楊應掌、楊應老、楊傳受、楊明固;乾隆末年,楊應蚕、楊肇豹、楊經綸、楊天庇等,先後入墾今臺南佳里。
()龍溪縣:永曆18年,楊巷摘入墾今嘉義六腳。雍正年間:楊順盈、楊榜、楊長利入墾今臺南大內;楊寢入墾今臺中市。乾隆年間,楊正公入墾今大內;楊德惠入墾今苗栗後龍,後裔移墾今宜蘭;楊慶入墾今臺北市士林區。道光年間,楊苗、楊寬入墾今大內。
()長泰縣:康熙中葉,楊如凰入墾今臺南歸仁。
()平和縣:雍正年間,楊舜入墾今臺中烏日。乾隆17年及翌年,楊國策、 楊 君略先後入墾今士林,其後為當地望族。乾隆末年,楊鼎元入墾今烏日。
()詔安縣:乾隆42年,楊江氏率子文、明、作入墾今嘉義民雄。
()漳浦縣:乾隆末年,楊炳入墾今屏東新園。
()不詳縣別者:嘉慶7年,楊牛入墾今宜蘭市。

來自福建泉州府者:
()晉江縣:康熙30年,楊古入墾今雲林北港。
()同安縣:康熙中、末葉,楊國揚入墾今彰化市,楊子爵入墾今臺中清水。乾隆年間,楊咸曲、楊咸仙、楊炳耀、楊富宗入墾今清水;楊長成入墾今士林。嘉慶初年,楊孟懷派下,楊咸石、楊咸琴遷居今彰化及鹿港。
()南安縣:康熙末葉,楊鳳入墾今清水;楊正發入墾今嘉義布袋,乾隆初年,其後裔楊方曹移墾今彰化溪湖。乾隆末年,楊士琬、楊士琴、楊士丕、楊方意、楊士代率子文爽等,先後入墾今溪湖;嘉慶25年,楊萬片、楊萬瓜、楊萬接、楊萬夏等,入墾今溪湖(楊正發以下,皆屬楊敦素派下)。
(四)不詳縣別者:康熙中葉,楊志申入墾今彰化縣,募資鑿二八圳及福馬圳。乾隆末年,楊東興入墾今南投集集。

來自廣東嘉應州者:
()鎮平縣(今蕉嶺):雍正年間,楊于崇入墾今嘉義。乾隆初年,楊朝達、楊朝進、楊焜華、楊欽成入墾今屏東高樹。乾隆中葉,楊恭成、楊旭及、楊相梅等,入墾今高雄美濃。
()長樂縣(今五華),乾隆3年,楊纉紳入墾今桃園八德。
()梅縣:嘉慶年間,楊鳳廷入墾今苗栗鎮。
來自廣東惠州府者:陸豐縣:乾隆初年,楊尚連入墾今桃園中壢。■楊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在溪湖訂根造夢(第六話)土牛溝,楊氏宗祠

楊照陽

 楊照陽老師是一位具有台灣歷史觀念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民俗採集家,他從長輩口中記錄台灣的歷史,也忠實的尋找與記錄台灣失落的民俗文化,用台灣的語言創作文學與記錄,陳延煇教授讚揚他是「伊能嘉矩」台語的化身。

在溪湖訂根造夢(第六話)土牛溝,楊氏宗祠

土牛溝,楊氏宗祠

在溪湖訂根造夢 91.12.1.a77-1 *楊照陽 *(取材自網路)
姓楊的族親團結度聞名全臺灣
早期除了天災之外,就是種族械鬥和土匪搶劫,姓楊的族親,他們
的團結度聞名全臺灣,因為北臨大突社番,西臨二林社番,南有番
婆庄、竹塘、田中大武郡社番、東北有巴布薩族半線(彰化)社番,
頂、下番婆(臭水番花路)東邊的客家人和漳州人。
參考圖片(網路轉載)
平埔族1

平埔族2
清代在漢人與原住民交界地帶設置的警戒與防禦措施。臺灣「防番」
之設施,始於鄭成功創設之屯田,1766年(乾隆31年)設立理番分
府後,由理番同知管理 隘寮,充任隘番等事,1788年設立隘勇,沿
山番界設土牛溝,在要衝地帶配置隘丁、設立隘寮,做為對番人警
戒、防禦措施。

清代統治臺灣的初期,曾依土著民族漢化程度的深淺分為土番和野
番(山番),其後又依土著民族歸化與否分為熟番和生番、已歸化
的土著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西海岸的平原上,而未歸化的土著民族則
多居住在中央山脈一帶,於是自閩粵二省移民到臺灣的漢人,即稱
居住在平地之土著為平埔番,而稱居住在山地的土著為高山番。

因為4面都是潛在的敵人,為了生存下去,唯有兇狠好鬥的武力可
以憑借。所以練武功的風氣很盛行,有勤習堂、振興堂、宋江陣、
打棍仗(打墟仔)、打拳頭(空手對打)對陣。
尚武的風行,一方面可以防身,一方面可以抵禦外侮,所以祇要
在阿公厝(姓楊的聚集中心)發生任何盜賊或外力侵入,祇要喊
叫或敲擊聲(竹管或鐵器),就可以集體動員,讓外侮者死得很
難看。所以一般人都說姓楊(羊仔)的,他們的羊角很尖,最好
不要惹到他們,因為他們愛恨分明,有恩必還、有仇必報。
因為姓楊的族親很團結,而且是非分明,所以百年內的閩客械鬥、
漳泉械鬥,祇有外圍的族人有參予,所以犧牲不是很大,因為人
多勢眾又集中,所以外族一向採退讓態度,否則中部的拓墾史,
一定會更慘烈的改寫。




楊氏宗祠:四知堂﹙點入網路﹚
出自東漢名士楊震 ,西元108年(東漢永初二年)春,他調任東
萊太守的時候,路過昌邑 ,身為命官的楊震,昌邑縣令王密
他在荊州刺史任內薦舉的官員,聽得老師楊震到來,晚上王密
便悄悄前去拜訪,並帶黃金十斤作為禮物。雖然東漢時的一斤
相當於今天的250左右,但金十斤也相當於今天的五斤金,
等於好幾根金條了。王密送這樣的重禮,一是對楊震過去的舉
薦表示感謝,二是想請這位老上司以後再多加關照。楊震當場
拒絕了這份禮物,並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以為楊震假裝客氣,便道:幕夜無知者。楊震立即生氣了,
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十分羞愧,
只得帶著禮物,狼狽而回。四知成為千古美談,其後人以此
為堂號效法祖先的清廉家風。



參考資料 (黑白想黑白講網路轉載
土牛線:
清初康熙以降,閩南客家移民逐漸遷徙至臺灣,並與平埔族或其他臺灣原住民在開墾等事務上產生摩擦,尤與高山族)衝突最烈,時有漢人侵犯土地,生番出草殺人的情況。為解決此衝突,清康熙61年(1722年)起,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稱為「漢番界碑」(如:臺北市石牌)。
18世紀初左右之清乾隆時期,由於閩南開發已飽和,大量閩南人移民蜂湧來臺,與生番逐漸除原有碑界外,衙門則另加以「挖溝推土」方式,構成漢番界線。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深溝,故稱為「土牛溝」。除此,又因地圖上,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因此又稱為「土牛紅線」,簡稱「土牛線」。

平埔族狩獵圖


溪湖界內也有二處土牛遺跡一處是媽厝國校南側,另一處是巫厝糖廠小火車站南邊,日治時代尚有留存,光復後被剷平,很可惜!

編後語
本堂楊照陽神父在去年交付了一個重要的任務給傳協會:盡快將本堂歷史整理出來!當時傳協會主席林義榮弟兄便快馬加鞭的成立了堂史編纂小組,其中包括有執行 小組及編輯小組兩組人手,進行堂史資料的收集及確認。在這期間,有一位關鍵性的人物,他的出現及熱心協助,使得收集堂史資料的困難度大幅下降;這位大功臣 就是隱居在本堂地下室的楊榮惠老師。由於楊老師曾擔任過善導週刊的記者,且在成主教任內擔任教區新聞秘書,直到民國七十四年才離職;加上他本人博學強記, 因此楊老師本身就等於是一部本堂的活歷史。透過他的協助,終於能夠將堂史的大綱整理出來,而且還有很豐富的許多照片可以讓我們緬懷過去長輩的努力,以及天主的恩澤。
楊照陽老師講溪湖歷史結束。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