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28)︰台灣經濟起飛時代(2)和美織仔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28)︰台灣經濟起飛時代(2)和美織仔

中国纺织史_互动百科(點擊看詳文)

www.baike.com/wiki/中国纺织史轉為繁體網頁
中国纺织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 ... 后来改用蒸汽动力拖动。1889年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正式开工。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兴办湖北织布局 ...

原始手工紡織:從遠古到公元前22世紀手工機器紡織: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1870年發展歷程紡車的由來和發展織機的發展顯花技術的發展染整技術的發展手 工機器紡織的生產形態大工業化紡織:1871年以後發展歷程紡織工業佈局的改善天然纖維品種的改良化學纖維工業的興起紡織機械製造業的形成紡織機器的革新 科學管理的逐步推行新型紡織技術的開發研究紡織專門人才的培養
台灣經濟(2)和美織仔
家庭代工
家庭代工最早應是民國50年代到65年代那時政府為了鼓勵生產所實行的政策之一。
家庭即工場1960-1980年代間,當時的副總統謝東閔極力推行的一項「富國富民」為目的家庭代工的手工業政策。鼓勵一般家庭在客廳一角置放一部縫紉機,紡織業工廠將紡織半成品讓一般家庭婦女拿回家代工完成,一方面可貼補家用,一方面又可解決工廠員工不足的問題。
當時政府還鼓勵縫紉機作為女孩子必備的嫁妝之一,早期台灣人勤勉刻苦的天性也得到很大的發揮,而紡織業工廠將半成品讓一般家庭婦女代工,也可以節省養工人的經費,當時許多家庭婦女為了賺錢,台灣到處各村莊家庭的縫紉機無日無夜地一直轉,即使三更半夜才常常聽到縫紉機運轉的聲音,陪伴著縫紉機的是收音機的歌仔戲或話劇、歌唱節目。不過,那是在民國70年之前,要是在現在,一般女孩子也不屑於做這種「窩在家裡工作」的事情。
自五十年代到民國九十年我國的國民平均所得由八十美元成長至一萬二千美元,從僅能禦寒 的住宅環境,提升為今日的高樓大廈;由四十年代農業社會,五十年代客廳即工廠,到現今快速轉型的社會,這樣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的富裕已達到「已開發國家」的水準,可是物質以外的生活可曾讓我們滿意?
因五十年代以勞力密集為主的工業,到七十年代勢必受到影響。五十年代鄰近國家、地區的單位生產成本遠比台灣高,故勞動力成本是重要因素;七十年代以後則東南亞、中國大陸生產勞動力成本僅佔台灣的四分之一,至九年代台灣產業結構轉型為高科技,以資本密集為主,但傳統產業紛紛關廠出走,形成隱憂。
和美織仔


憑藉婦女手工的投入,紡織輕工業快速在台灣各地普級,台灣也在短短十幾年內成為世界紡織業王國。
「和美織仔」是在和美地區以傳統手工方法織成的棉布名稱。「和美織仔」是日本發動大東亞侵略戰爭,物質缺乏時,在本鎮興起的手工產品。以純棉、耐穿甚受歡迎,銷售全省各角落。因此得其名。並且凡是物品,純真(純棉),而用(粗勇)都譬如「和美織仔」之名詞代用。
 「和美人、紡織線,七娘媽、捶心肝」,這首在彰化縣和美鎮曾流傳的歌謠,凸顯了民國60年代,和美鎮及鄰近伸港鄉等地方,曾有2000家以上紡織廠從事「和美織仔」的生產,當時每年紡織品的產值占全台5成以上,紡織廠數目與產值之多,連織女都會感到嫉妒,「和美織仔」之盛由此可見。
只是民國80年代後,因紡織廠大量外移或關廠,「和美織仔」進入寒冷的冬天,到了最近幾年,留存的紡織廠藉著「代工」,或轉型為多角化、專業化的工廠,才又讓「和美織仔」有了新的生機。
當時紡織代工及洋傘兩項工業興盛,許多外地人到和美工作,人停機不停,12班甚至3班制作業。勤奮的工作態度,使得和美及鄰近的伸港、線西等紡織業連帶發達起來,當地人亦快速致富,而有紡織王國之稱,俗稱和美織仔。
國際織品進入面臨危機
70年後,國際紡織品入侵、國內廠商不當競爭,加上廠商的研發能力不足、缺乏創意,在勞動人口減少、土地取得、環保需求等多重不利因素下,國內廠商被迫外移,尤以80年後最為嚴重。不僅小型工廠關門,老牌工廠也抵擋不了大環境的改變關廠,短短數年間盛況不再。
卻也有業者,如台灣百和以先進技術及創意研發,在一片不景氣中,國際間發出耀眼光芒,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
參考影片
 24:01 24:01(點擊觀賞影片)
www.youtube.com/watch?v=NqUHiZzfb0k
2013517 - 上傳者:Tzu Chi DaAiVideo
彰化和美是織女的故鄉,在五十年代得到「和美織仔」的名號,這裡不但有很多家庭工廠,也有一群人在織帶工廠、環保站和大樹下做環保,帶動社區 ...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