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2):戲 曲.民藝-太平洋戰爭(6)麥克阿瑟與日本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2):戲 曲.民藝-太平洋戰爭(6)麥克阿瑟與日本
麥克阿瑟
仇敵到好友——麥克阿瑟與日本 
麥克阿瑟,美國五星上將,二戰名將。 1942年,麥克阿瑟率領一支百萬大軍踩著日本人的屍體,從遙遠的墨爾本一直打到了東京,他的雙手沾滿了日本人的鮮血。 所以,有無數的日本人想把老麥碎屍萬段,他也對日本人恨之入骨。 所以,1945年8月30日下午2時5分,當麥克阿瑟的座機降落在東京機場,當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走出飛機踏上日本的土地,儘管他沒有穿軍裝,也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更沒有舉行什麼入城式閱兵式,但這一刻,對於7000萬日本人來說,依然是前所未有的恐怖,每個人都在心裡念著“亡國,亡國,亡國”。 

然而,麥克阿瑟將軍給日本帶來的是和平、正義、寬容和民主而不是仇恨。 戰後的日本國破家亡經濟崩潰,連國會議員的工作午餐也不過是一碗地瓜稀飯,飢餓籠罩了日本。 這時老麥克挺身向國內施加巨大壓力,迫使美國政府援助日本,350萬噸糧食和20億美圓的經濟援助緊急送往日本。 他不僅保留了日本政府,更頂住壓力赦免了天皇,他甚至關心普通日本複員軍人的命運,給他們以生活的出路。 40萬登陸美軍也用他們的克制、善意和獻身精神征服了日本人。 當在日本狹窄的城市街巷裡,日本平民與美國大兵相遇而通過困難時,總是美國兵站在一旁讓日本人先走。 日本人不能不捫心自問,如果他們是勝利者,他們自己能做得到嗎?

歸國(拉沙),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太平洋戰爭 , 大東亞戰爭通過的失敗), 台灣 , 朝鮮半島 , 南海諸島 ,如海外領地或, 日本曾派出大批定居者從滿洲 (法律在國外 ),也內陸 ,而蘇聯的入侵有效的統治失去了庫頁島南部已經被轉移到等(住宅)  ,在日本軍隊潰敗 ( 投降日本本土一起) 撤出回家了指海外日本[1] 。 “遣返”的名稱是非戰鬥人員作,是Shussei在其他地方和外國,然後返回日軍兵“ 復員軍人被稱為“”復員的人“。
在失敗的時候軍用 - 民用共計660萬以上的人生活在國外,回國是日本人,但達500萬人1946年底,仍是個未知數有關的數量和剩餘日
蘇聯 
蘇聯 佔領區從蘇聯戰俘的日本延遲撤出西伯利亞是試圖開發使用,滿洲地區的內戰Kokkyo那是在政治不穩定,被看作是這種有所影響。關東軍還與軍事人員的民事部分西伯利亞拘禁受, 強迫勞動 ,我被允許從事研究。

终戰後風行一時"異國丘"及"サヨン 鐘"歌曲
軍歌:異國之丘

戦後、シベリアに抑留されていた兵士の間で作られ、歌われた歌。抑留兵のひとりだった­吉田正が作曲した。原題は『昨日も今日も』である。シベリアから帰還した兵士がNHK­のど自慢に出て歌ったことから有名となった。増田幸治作詞(佐伯孝夫補詞)、吉田正作­曲。竹山逸郎、中村耕造の歌唱で、1948年(昭和23年)9月、ビクターレコードか­ら発売された

台灣
台灣日本在戰爭結束的時候,士兵們488,000人這麼多,其中包括16.6萬人了。 承國民黨政權,“台灣名政府軍士兵完成了仔細我們的一部分”提供,總督安藤董事,是蘇達農業商務部總幹事任命分別副主任。 實際運營副總裁被擊中。
遣返是從軍事,這是在1946年2月完成啟動。 對於普通大眾,在日本,這是恐懼的混亂,包括糧食短缺,你所熟悉的生活的台灣,從事實也報復不是來自台灣,這是希望約20萬人留在台灣。 然而,國民黨政權,也有通貨膨脹的發生,如社會問題,不希望大量的日本遺骸在台灣。 普通百姓的遣返完成於1946年4月20日
李香蘭サヨン 鐘

故事發生於193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州蘇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一名泰雅族少女沙韻·哈勇因協助日籍教師田北正記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而台灣總督為了褒揚其義行,頒贈予當地的紀念桃形銅鐘,該鐘即稱莎韻之

  •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2):戲曲.民藝-太平洋戰爭(5)台灣日人遣返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2):戲 曲.民藝-太平洋戰爭(5)台灣日人遣返
原來鋪設船,成為復員運輸艦“Wakataka”(1947年)。 裝備被刪除,鑑定初升的太陽和船舶名稱的拼音寫。

復員運輸艦


原來鋪設船,成為復員運輸艦“Wakataka”(1947年)。 裝備被刪除,鑑定初升的太陽和船舶名稱的拼音寫。
復員運輸艦(Fukuinyu相關)是 太平洋終止後, 外資留在日本大陸用於返回到船上的東西。 它也被稱為復員運輸艦。 準確地說第二復員部 ,指被指定在特種運輸船/特種運輸船,一艘在總體上被認為是復員運輸船(船)或乾脆復員船。
摘要[ 編輯 ]
結束後戰亞洲各地和太平洋至約600萬人次以上的島嶼[1]軍事人員 , 文職僱員 ,和廣大市民都離開了,那些人日本回歸是問題的迫切需要。 使命遊輪 ,這是最好的命中率,但日本商船隊當時在戰爭期間徵用,因此沉沒幾乎被摧毀,在沉沒與之相關聯的任務, 日本帝國海軍 ,屬於除了船隻那些可能的導航一直是, 美國海軍從提供船自由 , LST也被調動起來每100艘。 您已刪除相對於舊艦艇的武器,它已被用於通過提供一個住宅區,臨時廁所的位置空缺的上甲板。 例如, C型護衛艦在捎帶的443個座位,是一個復員船在船上最大的航母大約5000人同時通過修改機庫“葛城”的情況下,被安置[2] 。
復員運輸1945年十月(1945年)開始,接下來的1946年 8月投入從(1946年)春峰。 然後逐步減少船舶數量1947年 (1947年),一直持續到夏天。 事故罐被丟在這種擱淺的使命,20號運輸艦,第116號運輸船,海防艦“國後島”,驅逐艦“神風”,有一個苦差事船“光了。”
許多軍艦出來的成品船的使命被拆毀。 通航驅逐艦 小血管以下是移除臨時設備,系泊存儲在諸如吳港,經過特殊儲存船頂

他語言 ,盟軍已經移交給。 少數而“宗谷”等,也即是在該國戰後使用情況。


台灣日本人移民村---------------------------------------------------------
賀田移民村[編輯]
1899年,賀田金三郎主導的賀田組為響應日本政府的「獎勵私營移民政策」,開始於日本本地招募前往台灣的移民。賀田組所主導的私營移民村設置,共從台灣總督府爭取了具備移民收容條件之開墾許可地共有38筆,實際招徠移民經營運作者則有9筆,而這些移民村大略設置於花蓮吳全城,並更名為賀田村(今壽豐鄉志學村)。而此移民村不但是台灣首座移民村,也是日本海外的首座移民村。
在提供耕地、農具及日俄戰爭前後的恐慌期內,首批賀田移民村共招農戶133戶,385人。不過因為移民村地處台灣東岸,屬於偏遠地區,加上私營不具公信力,不生產自給自足糧食,淪為糖業農工等因素,造成了部分移民死亡、轉業或歸國。總體來說,此階段移民村設置並不成功,雖然持續辦理,但一直沒有明顯聚落產生。
花東地區移民村[編輯]
1909年-1918年,為了加快移民試驗,台灣總督府開始積極介入移民措施,主管機關也從民政部殖產局林務課兼管改交由移民事業委員會專管,並在各移民地點設置移民指導所。1911年,面積10.8241平方公里(1116.5甲)的第一座官營吉野移民村於花蓮七腳川(今吉安鄉)設立。除了土地免費使用外,也提供三年的免費藥品補助。除此,還享有家屋建築費、農具花費、入院治療等費用的一半金額補助。而在以東部花蓮平原為主要目標的移民計劃,共引進了1700餘人的移民。之後,並陸續開發豐田村與林田村等兩移民村。進駐後,這些地名均更名為以移民者故鄉地名(多為四國、九州)為主,而此地名,二戰後多仍未更改,並沿用至現在。
1918年,總督府方面以移民實驗的已達成,官營移民無需繼續實施為由,停止花東地區官方移民村計劃。不過研究學者皆認為是效果未如預期下的不得已選擇。之後,轉為私營的花東移民開發於1917年-1924年繼續實行。合併後續官營之移民村,此期間共又開發了瑞穗移民村、末廣移民村等十數座、移民從數百人至千餘人的移民村。據估計,花東移民村的面積,共達150平方公里以上。[2]
雖然區分官營與私營,設立地點與年代又有差異,不過還是有其共同點。那就是移民村均由民營糖廠贊助、土地種植蔗糖用甘蔗不種植稻米糧食、人員來源多為四國九州、移民戶戶長大多為日本軍人且審查十分嚴格等等。
西部河床移民村[編輯]

台灣西部的日本移民村均位於河床

引揚證明書
1932年,於台灣東部移民計劃受挫的台灣總督府,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再度嘗試以紓解日本本土壓力為考量的移民村設置計劃經過衡量後,移民事業委員會於捨棄了原本的花蓮移民計劃,轉向台灣西部平原,而他們選定的目標則是台中州包含東螺溪畔的濁水溪河床;如位於北斗郡的豐里移民村、高雄州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河川新生地;如位於高雄州屏東郡的千歲移民村、及臺南州虎尾新生地平原,如春日移民村。這些俗稱溪底的河川浮復地成為除了紓解人口壓力外,亦有皇民化與國防等考量的官營移民村設置地點。
在移民村設置上,台灣總督府移民村除了在移民遷入內,以公費先行整地成方塊狀耕地、重建水玔、構築堤防外,還設置了屋舍、道路與飲水設施。而每戶約有3.87公頃至至4.85公頃。而預計種植作物,除了糖廠所需的甘蔗外,也允許自給自足的稻米耕作。而此政策,也完全符合日本內地市場為考量;糖金米銀的台灣邊陲經濟特色。除此,台灣總督府全力配合,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加入參與的半官半私之移民村設置模式,也為日後設置於中國及滿洲國等地日本移民村的圭臬與樣板。
離台[編輯]
1945年8月,日本於二戰落敗,台灣日治時期結束。而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統治的台灣於翌年3月(1946年,昭和21年)開始陸續遣回日本移民村人民。1950年之前,人數約在數萬人之譜的移民村日籍在台居民,均全數返日。另外,根據1946年4月22日公布的《台灣省土地處理規則及接收日人房地產處理實施辦法》,則將移民村所墾土地統統經由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處理,大部分歸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所有。這些土地成為稍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一連串台灣土地改革與重分配的重要標的。
遣送證明書
移民村日本移民被遣送回國時,必須填寫移交清冊、遣送日僑回國證明書、引揚證明書等相關文件,並對攜帶物資有嚴格限定。例如現金不得超過日幣一千圓,夏冬季衣服各一套,及棉被一床,並不得讓售農具與土地等。
評價與後續[編輯]

台灣總督府為了獎勵日人移民臺灣移民事業推動,於政策設計上近乎是腸枯思竭。然而,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落敗,台灣日治時期結束後,由於日本是在敗戰型態下放棄臺灣,因此移民事業的成果如何,至今欠缺日本具體檢討報告。不過由各項數據知道,因為水土不服、衛生條件太差、耕種作物選擇、移民無法取得所有權,形同糖廠佃工等因素,移民村設置並不成功。除此,以1945年遣送回日本的五十萬人口計算對照台灣廿個移民村,每個移民村至多1700人計[3],實際的移民村人口, 遠少遷往於各大都會或自主移民的日籍人士。

台灣西部的日本移民村均位於河床

比照滿洲地區及華北地區的日本移民,臺灣設置的日本移民村對日本國內人口問題的解決,其影響力可說相當薄弱。不過就殖民地永續經營的範疇上,卻意義重大。移民村的經營本身,有其永住臺灣、以台灣為本土、日本人與台灣人共存,以及同化台灣人為日本人為目的。除此,移民村的經驗更可作為日本民族大舉殖民中國滿州國、華北,甚至南洋熱帶等二戰占領區的參考或依據。


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1899年-1945年)

參考文獻[編輯]

腳注:

^ 施雅軒,《台灣的行政區變遷》,2003年,臺北,遠足文化出版社。
^ 共十五座,均以制式之10平方公里計
^ 吉野移民村人口推算
文獻書籍:
施雅軒,《台灣的行政區變遷》,2003年,臺北,遠足文化出版社。
林呈蓉,《日本人的臺灣經驗-日治時期的移民村》,2004年,台北,台灣歷史學會。
張素玢,《彰化縣口述歷史》,1995年,彰化,彰化文化中心。
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以官營移民為中心(1909-1945)》,2001年,新店,國史館,2001。
[顯示]
閱   論   編
Flag of Japan.svg 台灣日治時期歷史事件
3 個分類:
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移民村
台灣日治時期

参考影片
真的戰爭好可怕!
內容比卡通版的還充實!

  •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台灣四百年 歷史辛酸錄(32):前戲曲.民藝-太平洋戰爭(4)二次大戰日本投降

台歷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2):戲 曲.民藝-太平洋戰爭(4)二次大戰日本投降
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海戰爆發後整個戰爭的情勢則被扭轉過來。1943年11月27日,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一同發表了《開羅宣言》。內容則表示同盟國將會堅持與日本作戰直到日本願意無條件投降為止,且日本必須於戰後歸還所佔領的太平洋地區島嶼和中國之領土,另外也承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讓朝鮮自由獨立。

日本投降[編輯]


1945年9月2日在美軍中將理察·薩瑟蘭的監督下,由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在停泊於東京灣密蘇里號上代表日本政府簽署降伏文書》,一旁協助重光葵者則為同為日本代表的加瀨俊一
日本投降指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且於同年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並正式簽字投降,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1945年7月,日本海軍實際上已無法繼續執行作戰任務,同時同盟國也不斷實施東京大轟炸並開始策劃入侵日本沒落行動。雖然以軍事參議官會議為首的日本政府公開表示仍打算繼續堅持與同盟國作戰,然而日本高層也開始私下拜託保持中立國立場的蘇聯和平一事進行談判,期望能盡可能爭取日本和平投降後仍處於有利的談判地位。但與此同時,蘇聯則依據其在德黑蘭會議雅爾達會議中與美國英國所做的承諾,開始準備計畫攻擊日本於海外布署的部隊。
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市長崎市投下原子彈。另一方面蘇聯則在8月8日傍晚決定單方面廢止《日蘇中立條約》,並且根據《雅爾達協定》的約定準備展開八月風暴行動。1945年8月9日午夜過後,已經向日本宣戰的蘇聯軍隊迅速入侵日本的殖民地關東州、以及掌管滿洲地區的傀儡政權滿洲國等。這兩項衝擊造成在8月14日時,昭和天皇決定要求軍事參議官會議接受美國、英國、中國與蘇聯在《波茨坦公告》中所訂下的停戰協定,並且透過駐瑞士和瑞典的大使館來向盟軍發放消息。在經過多次幕後談判以及未遂政變後,昭和天皇在8月15日日本標準時間中午12時向日本全國以錄音廣播的方式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政府決定遵從同盟國集團的無條件投降之要求[1]
8月28日,駐日盟軍總司令開始接管政權且佔領日本,隨後同盟國集團便開始展開一系列戰後改革計畫,其中在1947年5月3日時公布新的《日本國憲法》。9月2日上午10時,包括日本、美國、中國、蘇聯、英國、澳洲加拿大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荷蘭紐西蘭代表在停靠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戰艦上舉辦投降儀式,日本政府官員於此簽署《降伏文書》,正式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雙方的軍事行動。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同盟國平民和部隊開始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2][3]。然而一些仍於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上獨自作戰的日本指揮官和軍事人員則仍繼續堅持作戰,甚至一直到1970年代為止最後幾名士兵在得知戰爭結束的消息後才宣布投降。而自從日本宣布投降後,歷史學家也開始辯論針對平民投下原子彈的倫理道德問題。不過日本和西方同盟國則是在1952年4月28日時,由包括日本在內的48個國家一同簽署《舊金山和約》並生效後,才正式從法律層面上結束彼此的戰爭關係;與此同時日本也結束長達7年的同盟國之軍事佔領狀態,重新恢復日本的主權行使能力。而到了1956年時,日本政府才另外與蘇聯簽訂《日蘇共同宣言》結束兩國的戰爭狀態。


哪些國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

日本撤退,而該國也向當初的殖民國宣佈獨立的?

我知道的是有很多東南亞國家好像是這樣的

請問大家可以舉例嗎?

我的範圍是,該國是因為二戰的種種結果而獨立的

範圍大概可以延續到戰後二十年,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國家
    最佳解答
    回答者:美國自由女神 ( 大師 3 級 )
    擅長領域:世界史 | 軍事國防
    回答時間:2008-10-02 00:59:15
    檢舉 ]
    世界殖民地獨立時間列表 









    1950年代






    世界名曲:桂河大橋
    桂河大橋位於泰國西部地區的桂河大橋是近年來著名的旅遊點之一,許多人大老遠跑來泰國,就是為了來目睹它壯麗的形態及了解它在歷史上的意義。桂河大橋是日軍佔領泰境期間,強迫盟軍戰俘建造鐵路,連接緬甸及暹羅,由於這條鐵路犧牲了無數珍貴的性命才得以完成,故有 「死亡鐵路」之稱,著名的桂河大橋就是其中的一段。

    為了興建這條鐵路所動用的人力,包括聯軍戰俘和在當地徵募的泰國人民將近10萬名,在沒有機械的協助下,日夜趕工地進行架橋、舖鐵軌等吃力工作,還要忍受日軍的拳打腳踢、傳染病、營養失調等的威脅。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