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溪湖史記第十一單元:電影戲曲:布袋戲:興衰記

第十一單元:電影戲曲:布袋戲:興衰記

布袋戲
溪湖有三團布袋戲
記得80年前(1920—30年代)溪湖庄內有「小羅天」、「中羅天」、「大羅天」三團布袋戲團,「小羅天」主演者顏春福(目仔春福師),壇長演細膩文戲,操作小妲阿娜多姿,妍妍扭轉演的很傳神, 是位細膩派布袋戲師。「中羅天」主演者邱對(阿呆仔師兼職道壇道士)他是好武戲,弄大刀,刀劍閃爍,木偶跳高、跳低、翻滾戰鼓連天演的很熱鬧,「大羅天」記得 團主是胡厝(東寮里)胡里,「大羅天」印象中無固定操演者也不常演出,出名是好後台,有兼跳鍾馗.傀儡戲

小時候,坐在大人肩上,看精緻木雕華麗小小舞台上,小小布袋戲尪仔,熱鬧的跳躍活動,吸收台下觀眾的喝采,不知何故我小小心靈上只關心出場喚一聲「噢!!」就被用箸插在舞台旁一動也不動的五、六仙,寂寞「舉旗棍仔」的小兵卒,感覺很可憐,又一難忘印象是,較舊木偶經長久在舞台上奮戰,英雄、美女鼻頭都黑黑(磨久落漆)感覺很好笑,是三四歲時看布袋戲的深刻印象。

到七八歲,看布袋戲感受就不同,興趣改為機關變景,尤其是兩團競演時非常精彩,各有技藝盡出,木偶弄碗盤、展雨傘、吸烟噴煙等手藝外,以碰一聲響下電燈一 暗,舞台上展現新活動景觀,稱機關變景,有海水滾滾(用二、三支螺旋形滾筒繒海浪,正逆向旋轉遠眺很像海浪)。
哪吒蓮花化身(用幻燈式抽換技巧由白骨肉 身人形穿衣跳出透視其漸漸變化過程感覺非常神奇)。
神鷹由舞台飛出觀眾頂上旋轉再飛入舞台(用二條鋼索拖拉),火燒紅蓮寺火燒景(真火配合燈光閃爍 照射真像)其他吐劍光,雙方劍在空中決鬥火花四射等,各展秘技當年童稚心靈感覺非常好奇而被迷住。

古諺,形容布袋戲(千里路途二、三步,千軍萬馬二、三个)。
布袋戲是掌中戲,布袋戲名稱,是木偶服裝如布袋,亦說木偶經常收藏於布袋內因此而得名,布袋戲自大陸傳到台灣後,因應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達,日久月 深,漸具台灣獨特風格,由文戲變武戲,再轉變配合新科技金光戲,後進一步躍入電視界。
民國五十年代,是布袋戲最風光時代,由雲林黃俊雄師在台視演出「雲州 大儒俠」播出後轟動全台,當時電視尚用黑白播出,只播出半小時,當年電視開播不久,只有電氣行及少數先進家庭擁有電視機,播出時段街路行人稀疏, 各電氣行人潮湧進,都是為了看史艷文,尤其是所配主題歌頗受歡迎,本來布袋戲配樂由南管進為北管,後掺雜西樂並唱流行歌曲,尤其日曲台唱大風行,如「苦海 女神龍」、「孤單老人」、「冷霜子」比當紅流行歌還流行。



雲州大儒俠 是由黃俊雄領導的劇團所創造,於臺灣電視公司風靡一時的電視布袋戲,播出期間曾經締造出收視率高達90%以上的紀錄。改編自清代章回小說野叟曝言」,黃海岱野叟曝言」為日治時代禁書[來源請求],故將小說中的主角征日明朝名將文素臣、隨身家僕、做生意的劉大郎等角色,變成為國除奸的儒俠史炎雲、庸兒、言語詼諧的劉三,黃俊雄再將史炎雲易名為史豔文。其內容為主角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帶領中原群俠對抗藏鏡人等反派人物的故事,著名角色有:史豔文苦海女神龍劉三怪老子哈買二齒藏鏡人秦假仙等。後來,19746月遭致政府以「影響農工作息」為由下令禁播以台語發音的布袋戲劇而收場。

自布袋戲出現於電視演出受歡迎後,全台布袋戲演出方式大改變,以金光戲取代,傳統布袋戲保守重於內涵演法,金光戲是利用現代科技,以大型精緻美麗木偶配合, 幻影、變化、燈光、音響,使舞台上以金光閃閃,熱熱鬧鬧,耀眼視覺為主缺內涵的演法,觀之只感覺如科技展示埸,已失去了傳統戲劇風格。

在民間酬神演戲,因電視出現後觀眾被它吸收,對野台戲漸離漸遠,廟宇謝神外台戲甚少有觀眾,甚至也有沒有觀眾之奇觀,為應付酬神,布袋戲不得以,以錄音方式 (音樂、口白一齊錄,一、二人就可演出),落魄到如此簡化演出地步。古早開演前就用椅橑號位,攤販、人群鬧熱滾滾廟前棚腳風光已不再,這也是時代潮流,造成民間布袋戲如此悽涼的下場。 

備考
台灣電視問世


  • 1962年10月10日12時整,在第一夫人蔣宋美齡的按鈕之下,臺視正式開播,臺視官方期刊《電視周刊》同日創刊[4][8];臺視同時在台北市各處設置55台電視機開放民眾觀賞臺視節目,當時台北市電視機總數僅約2800台而已。[7]在蔣宋美齡抵達台視大樓時,林柏壽、周天翔夫婦、影星游娟童星張小燕等人在台視大樓大門口迎接蔣宋美齡。

  • 附錄︰台灣戲曲:布袋戲 (記事取自網路)
    戲台



    在布袋戲萌芽初期有所謂一人班,一個小小的戲台掛在胸前,相當的簡陋 ,到布袋戲能上演整本戲碼時期,戲台也發展成美侖美奐的「彩樓」,到 金光布袋戲盛行時,用布彩繪的大型布景代替彩樓,成為演出的戲台。
    傳統布袋戲使用彩樓,高寬各約四尺,深約一尺半。彩樓是用木頭精雕而 成,遠望極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主要由三部份組成,上蓋、底座、屏 ,上蓋相當於屋頂,使整個戲台不透空,上蓋以龍柱及花窗架支撐在底 座上。
    花窗 五個窗口,一般常用三個,用來表示高樓、高崖等高出地面甚多的 地方,因而有「跳窗」的演技,表示武功高強,即使如此高也可跳過,演 出時將ㄤ仔準確的從窗口丟出,要不能看到演師的手,ㄤ仔的姿勢像凌空 飛躍,不是很容易的事,厲害的師父們可從同一個窗口同時跳八個ㄤ仔。
    龍柱類似廟口的龍柱,在演出時可當柱、樹等。(參見「西田社古典布袋 戲戲台龍柱細部雕刻20k)」)
    在花窗底下有兩個「交關屏」(又稱加官屏),大約是在演師頭部的高度 ,其將戲台區隔為左中右三部份,左右是兩個門簾,分別是出將入相,中 間則是團名。交關屏是兩片鏤雕的木板,大約可遮在頭部,演出者要躲在 交關屏後面演出才可以。(參見「西田社古典布袋戲戲台交關屏26k 」)
    戲台的底座,大約在演者的胸部高度,最重要的是底座的面,稱「走馬板 」,就是ㄤ仔走路演出的地板。
    戲台是布袋戲團基本的門面,在布袋戲的全盛時期,各著名戲團的戲台不 但講究雕刻,且常常為求華麗而漆得金碧輝煌。(參見「小西園古典布袋 漆金戲台46k)」)
    當今野台布袋戲,為節省成本及避免木雕戲台受損,多已不用雕工精細的 傳統彩樓,一些著名的戲團,還發展出結構龐大的舞台,以搭配各種聲光 效果,及場景的變換

    [編輯出場詩

    通常,布袋戲每位要角出場時都會有自己的四念白[4],而這四念白即是所謂的出場詩或定場詩;而之所以稱為四念白,是因為該出場詩通常由「四句」五言七言古詩所組成的閩南語「念白」。
    就戲劇表演方面,出場詩實為布袋戲演出的極大特色。事實上,拉長語音、注重語調旋律該出場詩,不但讓戲劇角色自報身分,讓觀眾容易了解外,其文言式的用字遣詞更常常代表了戲偶之角色、身份與性格。舉例來說,布袋戲演出中,觀音菩薩角色的經典出場詩為:「南海普陀自在,說法三千世界;佛法無邊無量,凡人難到蓮台」、老生出場詩可為:「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年中年萬事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老漢姓維,名基。」而店家小二的龍套出場詩則可為:「茶(酒,菜)迎三島客,湯送五湖賓,不將可口味,難近使錢人。小A是賣茶(酒,菜)的。」一般而言,布袋戲演出使用拉長語音,介於口白與唱腔的念白式表演,除花旦外,僅出現於定場詩為多。也就是說除了出場詩之外,布袋戲語調多以說書式的口白為主。
    於台灣的布袋戲戲劇發展上,稱為四念白的出場詩傳統於1980年代雖有所大幅度改變,但仍保留一定的對仗、平仄。例如於台灣相當流行的霹靂布袋戲戲劇中之知名角色劍君十二恨,就擁有改編自清代文學家張潮幽夢影的「十二恨」出場詩。而事實上,自1990年代以降,台灣電視布袋戲除出場詩之外,每個角色更將其出場詩延伸發展成獨特的個人配樂甚至主打歌曲,讓觀眾聽其配樂演奏即知道為即將出現的是那位角色,此種型態亦可稱為出場詩的延伸模式。
    主要資料來源:《布袋戲前場輔助教材》(「西田社」出版發行,吳正德著,19917月)
    本站蔡振家 1996.10.20設立
    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而正因為早期此類型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演出上可分為前場後場,前場即戲台部分,觀眾可見到操偶師傅操作人偶於戲台上的表演,後場則包括了操偶師、樂團和口白師傅。

    操偶演出

    現代布袋戲偶不僅大,還內藏許多機關,因此需要兩手操作
    布袋戲開演後,戲台上的操偶動作成為演出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傳統布袋戲而言,布袋戲戲偶為30cm左右的小戲偶,軀幹和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因此操偶表演者會將單手手掌放入中空戲偶進行表演。以左手操偶為例,只要將食指部分套入偶頭,拇指放 入布袋戲戲偶右手,另外三根手指放入戲偶左邊(左手)之後,即可利用手掌與五指的搖擺或晃動,來控制戲偶頭、身體、與手來作操偶表演。換句話說,布袋戲操 偶入門相當容易:操偶人員僅將手放入中空偶身即可做戲偶之點頭,搖頭,行走之表演。不過因為木製戲偶表情並無變化,要藉由木偶肢體動作表達劇中人物情感尤 其重要,也有其一定難度。
    傳統布袋戲中,食指放入偶頭中,拇指放入右手。
    若再就角色方面來論述,布袋戲偶約略可以分爲、丑、獸、雜.....等七種角色。各種操偶表演要顯現出各類角色的手勢、步伐和動作。因為布袋戲可單手操偶,因此傳統布袋戲操偶師,通常可一人操縱兩偶,互做對談動作的文場表演,更甚者,兩手均可做木偶之跑,跳,拋接,武打等武場表演。事實上,於實際操演上,布袋戲除了武場大堆頭場面,或龍套角色出現串場外,布袋戲戲劇進行中,通常以兩偶兩角色之間的互相對話與肢體互動為最多。就此,跟一般中國傳統戲劇相同,若對話較多者稱為文戲,武打互動較多者稱為武戲
    20世紀中 期後,為了表達更多視覺效果,台灣操偶表演隨著戲偶從30公分長演變成50公分,甚至加大至70公分以上。因應此變化,一偶之操作從單手變成了雙手。除了 手仍舊放入戲偶內,以食指放入偶頭外,偶頭與偶身內尚加裝有特殊裝置,可用繩子拉動控制眼睛睜眨、用中指扳動嘴唇控制、用內藏機關彎曲手腳等。除此之外, 左右手都需要配合相當多的操偶技巧,才可讓布袋戲木偶做轉身,沉思,奔跑,跳接,甚至雲手臥魚等身段的自由操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哪時期的布袋戲演出,都出現了操偶者兼口白,甚至還包辦音樂後場的情形。而此種獨挑大樑的布袋戲操演方式,即使於21世紀,常見於閩南或台灣。

    [編輯戲碼

    17世紀中期開始盛行之初,傳統布袋戲表演形式相當簡單,演出戲碼以即興表演為主,至今此種方式仍盛行於部分閩南地區,例如於台灣仍偶見擺仙跳八仙等沒有口白的迎神演出。18世紀起,開始漸漸講究其演出戲碼的布袋戲,出現了演出時間長達一小時以上的才子佳人及審案類型的戲碼,例如至今仍流傳於世的《四錦裙記》《烏袍記》《喜雀告狀》等等正本戲碼。然而以才子佳人、審案為主的文戲戲碼受流行情況於布袋戲上不若武打戲碼。至今傳統布袋戲仍以武戲、歷史演義為主的小說戲碼為主流,其中以時間為一小時演出的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章回小說改寫戲碼為最受歡迎。而就平常而言,除去音樂之外,布袋戲演出戲碼幾乎都以口白對話為主,並沒有唱腔歌曲等表現,這種特色與其他中國傳統戲劇有相當大不同。
    除了以上戲碼之外,1980年代之後,布袋戲發展一枝獨秀的台灣,則發展出武打搞笑[3]科幻等戲碼。演出時間仍為一小時左右,戲碼已不遵循古制的該類型布袋戲,通常並不歸類於傳統布袋戲,事實上,部分台灣觀眾甚至並未將其演出視為布袋戲。

     [編輯音樂與口白

    除了定場詩與操偶演出,與前後場最有關聯尚有音樂伴奏與口白。除了木偶或操偶表演外,後場人員的配樂、口技表演、與前場文武劇情相配合,作出快板慢 板演出,是一個布袋戲團的功力所在,布袋戲有句行話這麼說:「三分前場,七分後場」正說明了後場對於音樂或口白對於表現布袋戲精髓的重要性。
    在後場配樂方面,傳統布袋戲的伴奏有北管及南管兩種音樂風格。後場根據樂器的不同可以分爲文場和武場,武場指只有節奏而無音高的打擊樂器,文場指有音高變化的拉弦彈撥吹管樂器的演奏。
    中國笛子亦應用於布袋戲音樂中
    若再詳加細分:武場樂器包括了、小鑼、小、通鼓、鈔、、拍板、等[5],而文場則包括二胡嗩吶拍板月琴笛子[6]而此配樂型態上可依劇種再細分為生旦戲、審場戲、武打戲、連台戲、摺子戲以及拳打戲。到了20世紀中期以後,後台配樂逐漸有了一些變化,例如引進了京劇的後台音樂,使用西方樂器和音樂、以歌手現場演唱歌曲,或以錄音帶播放電子音樂等等。
    操閩南或台灣地方性語言來做演出的口白師傅可謂布袋戱的靈魂人物。於布袋戲的演出中,後場的口白師傅包辦了戲中所有人物的對白與念白,也常是布袋戲 戲劇中唯一的掛牌主演者。就是因為身繫演出成功與否,類似職業說書人的口白主演者必須具備有仿男女老幼不同人物音質、不同講話風格甚至不同的地方口音的技 巧。就實例上,深受歡迎的口白師傅者還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學造詣和音樂素養,且必須能做到各種不同性格的角色五音分明,加上情緒表達的八聲七情,及其餘基本 角色口白等等。就此來看,一位口白師傅最起碼要替28種不同情緒與角色口白配音的本事。除此,布袋戲極為特殊的定場詩唸唱或劇中進行中不多見的單口念白, 也關係一齣戲的好壞。
    關公於布袋戲中屬於花臉
    雖說布袋戲角色分類衍生自中國戲劇的生旦淨末丑,不過由於傳統戲碼的設計,無末角與丑角這兩種,所以,布袋戲角色分類是分為「生」、「花臉」、「旦」、「神道」、「精怪」與「雜角」等六大類。
    • 生:指的是有男子陽性風格的角色,其中小生通常就是現在所謂的主角,文生是智慧型的男角,武生是動作派的男角。
    • 花臉:主要指的是豪氣、勇猛型有著非常強烈男子氣概、陽剛氣質的男角。如紅大花、青花仔、文木黑大花等等,另外還有其專門主角類別的關公徐良戲偶等等;
    • 旦角:指的是有著陰柔氣質的女性角色。如花面旦、觀音旦、老旦、小旦等等,
    • 神道:如財神,三仙,另外還有其專門主角類別的東海龍王,聞太師等神明道士等。
    • 精怪:如牛頭馬面
    • 雜角:指的是跑龍套的角色。如老和尚,小沙彌缺嘴
    直至20世紀新一代布袋戲,在口白唸作方面,其實還是有傳統的分類痕跡。以台灣布袋戲戲偶角色為例,史豔文素還真是文生,亂世狂刀是武生,橫千秋誅天是花臉,冀小棠比較特別,是武旦,算是新創的角色類型,此外超脫傳統,也有丑角,例如秦假仙二齒等等。

    [編輯戲偶

    戲偶

    現代布袋戲偶,這是個小旦,模特兒是自創的藍蝶。
    布袋戲偶基本結構包括身架、服飾、盔帽(頭飾),身架包括了頭(木製)、布身、(文手或武手,木製),實心的布腿、子,木製),傳統戲偶高度約30cm
    若就種類來看,在與布袋戲戲劇角色相配合下,布袋戲戲偶種類仍相同擁有「生」、「旦」與「淨」三大類,並依舊衍生出生、花臉、旦、神道、精怪與雜角 等小分支。就傳統布袋戲而言,一個布袋戲班形成,起碼要準備包含此六大類戲偶的80個布袋戲戲偶;而這就是一般布袋戲藝人所俗稱的一擔籠


    偶頭的製作流程為雕刻粗胚、磨光、糊棉紙、打土底、粉底、開眉、打花面、裝鬚。不管哪角色,早期傳統布袋戲的偶頭木材多產自中國泉州。1920年代以後,臺灣雖研發自製以模型灌製的偶頭,又稱賽璐珞偶頭,不過主要仍以泉州進口的唐山頭為主。唐山頭中以塗門頭和花園頭最有名。塗門頭的主要製造商是泉州塗門街的周冕號,台灣俗稱塗頭,以花臉見長,不易戴帽。花園頭主要來自泉州環山鄉的花園頭村[7],該偶頭主要的師傅為泉州江加走,以生、旦等素面粉彩見長,易戴盔帽。泉州產的偶頭木材多採用銀杏木和香梓木,臺灣製的偶頭主要是梧桐木

    配合七月普渡影片“跳鍾馗禁忌“


    發佈日期:2013年8月19日
    農 曆七月鬼門開,傳說這段期間裡,陰間的好兄弟,會來到陽間。大家也會舉辦普渡法會,來安撫好兄弟,為了防止他們搗蛋,也會請鬼王「鍾馗」來坐鎮。但跳鍾馗 的過程,存在很多禁忌,藝人陳子強的爺爺,也是歌仔戲團「明華園」的創辦人,陳明吉,就因為在一次跳鍾馗表演中,違反了禁忌,果真碰上科學難以解釋的狀 況。家族裡三名親人,連同一隻狗,相繼死亡。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