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冬節

冬節

今年冬至是陰曆十一月二十四日 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

古早阿母講「吃冬節圓加一歲」。

有吃無吃冬節圓都是照常加一歲。

囝仔時代過冬節,慣例是冬至夜全家大小,邊搓圓仔,邊談笑,嘻嘻哈哈,先造過節氣氛,有一年搓圓仔中阿爸講;古早有一位阿公帶二位四、五歲孫仔去廟口看戲,歸途二位孫仔說;阿公阮腳骨酸,阿公就輪流背孫仔回家,到家時輪到背大房孫遇到二房媳婦,二房媳婦就埋怨說「阿爸大小心,較疼大房孫仔」,阿公黙黙不語,待冬至搓圓仔時,叫大家做一仙人仔(一個人形圓)待煮熟,所做人仔已被滾得不成人形,媳婦們說「阿爸做人真歹做」阿公答說「是的做人實在真歹做」!!

然後,全家吃阿母煮熱滾滾的補食進補,進補類有姜母鴨、紅蟳米糕、羊肉米糕等。

翌朝供冬至圓於廳上拜神明、公媽、灶燻公,其他家宅門上、豬椆、雞椆、車輪笨、便所都粘貼圓仔以示團圓,並大家吃冬至圓仔慶團圓求平安過歲。

冬節由來.傳說甚多,附下記是由網路取材供為參考︰

冬至就是二十四個冬節就是冬至,時間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年又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合稱為二十四節氣,而節氣中的一個。因為它的日子並沒有固定,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在冬至這一天,對於位於北半球的我們,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更由於古人對於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

冬節也稱"冬至節"。冬至的"至"是極之意,"冬至"是說寒冷陰森的天氣達到了極點,通常過了這天,陽氣初萌,白晝便會逐漸增長,所謂"冬至陽生",冬去春回的日子即將開始,古時民間在這天要對父母尊長拜節,它還是許多契約簽訂和履行的日子。

冬至節作為節日由來已久。相傳周代以十一月為"正",冬至前一天為歲終。秦朝沿襲了周代的習俗,以冬至為一年的開始,漢朝稱冬至為"冬節"、"日至"。宋朝以後,官場要舉行賀節的儀式,並且放假休息,民間更為熱烈慶祝。歷代帝王為禳災祈福,預祈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冬至時必須舉行祭天大典的儀式。

民間歷來也很重視冬節。外出謀生的人,千方百計要在冬節之前趕回家與家人團聚,表示年終有歸宿。閩台有俗諺云:"冬至大過年,唔("不"之意)返無祖宗"。用一句文學家說過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冬節是春節的前奏和序幕。

傳統冬至節主要習俗

  傳統冬至節主要習俗大致可以分為祭俗、食俗、禮俗和娛俗。

  1 祭俗

 冬至是漢民族祭天的日子。對天與地的崇拜是漢民族最莊重、最神聖的信仰。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風俗。對天的祭拜,從天子至庶民都可以進 行,其中尤以天子為重。古代帝王親自參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項:天地、社稷、宗廟。皇帝以“天子”自栩,對天的祭祀自然成為皇帝最重要的祭禮。皇帝于每年 冬至祭天,登基也例須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禮·大司樂》雲:“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

  祭天儀式中,最盛大的要算冬至祭天了。每年冬至日,皇帝都要來圜丘壇舉行告祀禮,稟告上天五穀業已豐登,主祭昊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及日、月、雲、雨、風、雷諸神,這就是祭天大禮。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天壇廟為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的北京天壇。皇帝祭天儀式極其盛大,按照典制規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來齋宮齋戒,祭天大典從冬至日的拂曉正式開始,據說冬至這天夜裏陽氣開始逐漸增強,而陽氣能使萬物滋生繁衍。祭天大禮分為迎神、奠玉帛、進俎、獻禮等9項程式,在孟冬寒夜初曉、星光微曦的時刻,天子于圜丘之上仰望茫茫宇宙,實現與天的對話。

  在民間,出於對天的敬畏和信仰,在冬至日也有各種對天的祭祀儀式。

  冬至時還有一種“ 迎日”的風俗,當屬於一種特殊的祭天方式。《易通卦驗》曰:“冬至之日,見雲送迎從下向來,歲大美,人民知不疾疫,無雲送迎,德薄歲惡,故其雲赤者,旱黑者,水白者為兵。黃者,有土功諸,從日氣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樹,八尺表,日中視其晷如度者,則歲美人和,晷進則水,晷退則旱。進一尺則日食,退一尺則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與羣臣左右縱樂五日,天下之眾,亦家家縱樂五日,為迎日至之禮。”

  除了祭天,冬至節也是先民感懷祖先之德、祭祀祖先的日子。

  2 食俗

  冬至節是一個食俗非常豐富多彩的節日。冬至日正值隆冬,節日食俗以“進補”為主題。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節日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傳統冬至節,各地的主要食俗有(舉例):

  ①冬至餃子:民諺雲,“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壞耳朵沒人管”。傳說女媧用黃泥做人,一年到頭不停地做。到了冬至那天,氣候寒冷起來,黃土人的耳朵總被凍掉。她就在一個個黃土人的耳朵上都穿個小孔,用一條線通過,一頭打個結紮住,一頭塞進黃土人的嘴裏,讓黃土人咬住,這才保牢耳朵沒被凍掉。以後就演變成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冬至節,人們就包耳朵形狀的餃子,意思是讓女媧做的黃土人咬住帶線(餡)的耳朵,不致于凍掉。另一種傳說則與醫聖張仲景有關。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倣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②冬至肉:湖南人過冬至,會殺雞宰豬,把肉陰幹,稱為冬至肉。有俗話說"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

  ③熱豆腐:常州人則吃一種隔夜的熱豆腐,有句話說"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

  ④赤豆糯米飯: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⑤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⑥分臘肉:是南方冬至掃墓後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發“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兩種,分時有許多規矩。加區別學歷高低,清有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級,民國有高小、中學、大學、留學四級,以示鼓勵;優先照顧老人,在50、60、70、80、90年齡段,數量依次遞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積金或富家捐款購置,族長主理其事在當時被視作一份厚禮。

  ⑦冬至團:也見於江南。冬至團是以糯米粉為麵糰,內包肉、萊、糖、果、豇豆、赤豆沙、蘿蔔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親鄰或待客,是冬至亞歲宴上的必備食品之一。

  ⑧冬至圓:全家團圓的時候吃,最有意義。用糯米粉做“冬至圓”,一般做成紅、白兩色,粒粒小如魚目珠子,還可應孩子們的要求捏成牛馬羊雞犬豬等小動物。

  ⑨年糕: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裏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⑩湯圓: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麵糰,裏麵包上糖、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⑾蕎麥面: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面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

  ⑿姜母鴨:廈門人喜歡在冬至吃姜母鴨進補。姜母鴨是用整塊老生薑(不用切),去燉正番鴨,據說姜對身體很好,可以暖胃補腎。做法還有很多,比如還可以用四物(當歸、黃芪、熟地、白芍)去燉,或者枸杞、人參燉,棗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棗、紅棗都可以,中醫認為,棗能補氣、補腎。

  ⒀餛飩: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 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另有民間傳說,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而能過上太平歲月。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後來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祭祖先,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考,冬至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3 禮俗

  冬至節禮俗主要有拜師和贈鞋襪等。

  冬至這天是學生向老師表達敬意的日子,據說,此日,小學學生衣新衣,攜酒脯,各赴業拜師。冬至節,舊俗由學董牽頭,宴請教書先生。先生 要帶領學生拜孔子牌位。然後由學董帶領學生拜先生。山西民間有"冬至節教書的"的諺語,說的就是這種尊師風俗。至今民間仍有冬至節請教師吃飯的習俗。晉西 北習慣用燉羊肉招待教師,其情盛濃。

  贈鞋襪的習俗則是因為這天日影最長,所以古俗以鞋襪獻給尊長慶賀冬至,表示足履最長之日影祝禱長壽。另有資料認為, 贈鞋于舅姑的習俗,逐漸變成了舅姑贈鞋帽于甥侄了。但我們覺得,此說可能是對舅姑一詞望文生義而致,古漢語中的舅姑指的是公婆而非後世理解的舅姑親屬。後魏北涼司徒崔浩〈女儀〉曰,“近古婦常以冬至日進履韈于舅姑,皆其事也。”當然,不管是贈尊長還是贈孩童,都是一種感懷生命的美好習俗。

  4 娛俗

  冬至節,民間娛俗主要有唱“九九歌”和繪“九九消寒圖”

  ①九九歌

  是一種節令民間歌謠。每當冬季來臨時,慈愛而靈慧的母親們常給孩子吟出這樣的歌謠:一九二九不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冰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這歌,便是幾乎流傳于我國各地的九九歌。

  九九歌也叫九九詞,全稱是“ 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國傳統的曆法計算,從冬至次日開始數起,每九天為一個時段,這個時段便是與夏季的“伏 ”相對的“九”;共有九個時段,第一個九天叫一九,其後依次稱二九、三九、…九九,合稱“九九”,與“三伏”相對。整個冬季中,這九九八十一天氣候較冷,此期過後,天氣回暖,大地將春。在這較冷的“最難將息”時節,人們以九數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數九”;這一段的天氣也相應地稱“數九天”。屈指數日的人們比較閒暇,於是通過對天氣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觀察,聯綴了九九歌,廣泛流傳,以志數九消寒。據南朝梁宗德《荊楚歲時記》記載,當時已有數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九九歌的出現當較數九為晚,但到唐宋時已經很流行。九九消寒歌全國大部分地都有流傳,尤以北方為多。北方冬季嚴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僅名實相符,並且也有實際存在的意義。由於各地氣候寒暖不一,人們創作時著眼點各有差異,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區別。

  九九歌(北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長沙)

  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筆;四九三十六,行人路途宿(回家過春節);五九四十五,窮漢階前舞(讚春、送財神);六九五十四,枯椏枝發嫩刺;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脫衣裳;八九七十二,麻拐子(青蛙)田中嗝;九九八十一,脫去蓑衣戴斗笠。

  九九歌(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淩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八十一,家裏做飯地裏吃。(棗強縣)五九半,淩消散。春打六九頭,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八九不犁地,不過三五日,九盡楊花開。(新河縣)

  一九二九,啞門(形容張嘴)叫狗(形容打嗝兒);三九四九,凍破碌碡;五九六九,開門大走;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準來;九九河重凍,米麵撐破翁。(尉縣)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鹽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擔(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

  九九歌(湖南)

  冬至是頭九,兩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四九三十六,關住房門把爐守;五九四十五,開門尋暖處。六九五十四,楊柳樹上發青絳;七九六十三,行人脫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滿地飛;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九九歌(江蘇)

  頭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凍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窮漢街上舞,六九五十四蚊蠅叫吱吱,七九六十三行人著衣單,八九七十二赤腳踩爛泥,九九八十一花開添綠葉。

  ②九九消寒圖

  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以卜來年豐欠。

  消寒圖的形式很多。簡單的是畫縱橫九欄格子,每格中間再畫錢形,共得八十一錢,每天涂一錢,涂法是“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民間歌謠謂:“上陰下晴當中,左風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草青青。”

  或者選擇九個九畫的字聯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筆。一般選用的九畫字聯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徐珂《清稗類鈔。時令 類》載:”宣宗禦制詞,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畫,其後雙鉤之,裝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圖…自冬至始,日填一劃,凡八十一日而畢 事。”

  除以上的兩種以外,更有一種“雅圖”,是畫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計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後,則九九盡,春天臨。《帝京景物略》雲:“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齣,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更有韻致的是,婦女曉粧染梅。明人楊允浮《灤京雜耠一百首》耠及此俗,其自注雲:“冬至後,貼梅花一枝于窗間,佳人曉粧,日以胭脂日圖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暖回矣。”這種設計,可謂獨出機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節的變換又與佳人曉粧的胭脂聯繫,真讓人叫絕。無怪乎楊氏詩以耠之: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初回。梅花點遍無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有的消寒圖還有其他“附件”,一是聯語,即在圖旁標出有關的聯句;諸如“試看圖中梅黑黑。自然門外草青青”;有的是在圖上印出九九消寒歌以附之;此外還有繪圖、印俏皮話的,比如畫“老虎拉碾子”,印歇後語“老虎拉碾子——不聽那一套”。

  畫消寒圖這種風俗,雖然簡單,但如果巧心醞釀則別有韻致,常被寄予了各種各樣的感情在其中。曾有詩歌這樣寫道:

  冬至從一瓣梅花開始/梅花上的指甲浸潤著血/那是深宮裏的妃子/在練習消寒的遊戲

  這遊戲被重復了多少次/多少次,她在梅花上涂上皇帝的影子/啊,影子,錦宮裏的羅帳/皇帝正在披閱奏子

  他披閱她的臉,她的眉毛/楊柳的腰身,臨風的裙裾/而她,拘謹的呻吟/不過一次隨意的朱批/

  天子啊,八十一瓣梅花就是對你的詛咒/你這薄情的君夫,暴虐的男人/一座冷宮的建造者/

  我的冬至就是你的死/

  另外,冬至節,有些地方的兒童做"拿寨"、"打瓦"的遊戲,少年開始學武術,叫做"看冬"。

編輯: 楊冬霞 稿源: 國際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