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憶童年農村樂(一)

憶童年農村樂(一)
溪湖咱的故鄉,南有明治製糖會社三支煙筒煙濛濛,想起昔時,南風吹來黑色灰塵滿天飛,是該時代困擾民眾的歷史故事,會社中午十二點準時響水螺報時,也值得記下史事,北有街頂靈聖媽祖慧眼慈光護眾民,西有濁水溪水滋潤田園,東有小火車站日日運客數百人,記得出外歸途火車到二重湳,就遙眺會社三支煙筒煙濛濛,使歸鄉人獲已到家的寬鬆感,是咱故鄉過去的四大特色。
雖會社煙筒剩一支,清澄河川魚蝦消失變濁髒,也切不離咱對故鄉昔日的緬懷、思念,大家來回憶過去童年歲月…
大榕腳風微微,大家放直甲行棋,清涼剉冰涼粉圓,仙草的滋味,
想起細漢彼當時,媽祖生 普渡 冬尾的謝平安,廟口的庄腳戲,
啊啊真懷念,彼的庄腳是阮故鄉,難忘的故鄉!!
昔日消暑處—大榕腳
屋內消暑
台灣被稱為「常夏之島」,雖有分四季,可是全年炎熱天氣占多數,溪湖地方一遍平野無山丘招涼風,夏天炎熱難當。
昔時無冷氣機,屋內靠扇子搧風納涼,阿嬤們「哈殼扇」不離手,男性大人脫剖背(裸著上半身)做工契(工作)。扇類有紙扇(有固定形圓扇(日語ウチワ)扇面,印刷有清涼感的淡雅花草圖,携帶用可摺合扇(日語センス)扇面印或繪古典山水圖及題詩句)、草織扇(用稻草、菅草徑等類編織的扇,不印不繪以原始草原色使用)、哈殼扇(將檳榔、椰子樹類,在樹上掩蓋果子的外殼剪成的扇,不印不繪以原始素面色彩使用,很富有鄉土感),當時機關、商店廣告,多用扇印刷公告贈送顧客,印象較深刻的是富山寄藥團,寄家庭平安藥所贈送紙扇上面有印的,達摩牌及仁丹藥標。
因現代冷氣機已普遍,使用扇類消暑機會甚少,所以必須如此詳細記述留後代參考。
屋外消暑
屋外靠樹陰(大榕樹、竹圍腳)納涼,大榕樹多數成蔭在廟埕,因此乘涼者都到此納涼,而成形集合開講場所,在大樹蔭腳多數都有剉冰攤位賣冰,冰類有清涼剉冰(有摻紅草莓汁、楊桃汁、梅仔汁、卡爾必須(カルピス)等),粉圓、仙草、庚仔粿、粉粿等,另必須記述已絕跡的「拉拇爾(ラムネ)」,是屬氣水類其特色是,瓶口處有一粒玻璃珠塞住,欲飲時將玻璃珠用力壓下,噗的一聲瓶口出一陣白煙霧就可飲,真有趣的飲料,以淺綠色,特殊形體之玻璃瓶裝飲料,是其特徵。
記憶中光復後在太平街,溪湖座北邊第二間向東有人還在製售「拉拇爾(ラムネ)」。
目前到日本旅遊,在觀光地區或鄉村商店,尚能買得到「拉拇爾(ラムネ)」。
附記︰「拉拇爾(ラムネ)」歷史
依據日本清涼飲料史,炭酸飲料(ラムネの元祖)初次到日本是1853年・嘉永6年米鑑「ペリー」訪日時在鑑上請日方官員開始輸入日本。
之後1865年(慶応元年)長崎的藤瀬半兵衛以「レモン水」之名製售,但「レモン水」名不嚮亮,後改“レモネード”因音誤,變成一般通用ラムネ之名稱。
再說廟埕樹蔭腳,剉冰攤位附近蔭涼處,由在地民眾,用竹廣縛成休憩坐椅,供莊民在此「放直」、「行棋」消遣娛樂兼納涼。
媽祖生、普渡、謝平安大請客
三月媽祖生︰
每在二月中旬起至三月二十三日止,信眾慶祝媽祖誕辰長達二、三十天,熱烈情況幾近瘋狂狀態;即為諺語形容說「三月逍(蕭)媽祖」。
由於媽祖信徒眾多,各地媽祖廟每年在農曆二、三月例有「迎媽祖」,此時正好農村春耕插秧告一起段落,農家有閒參與迎神賽會,於是乎各種藝陣盡出,抬著媽祖神轎出巡,在各個村莊遊行,由於信眾狂熱萬有「三月逍(台語音同國字蕭)媽祖」之諺,迎媽祖隊俗以竹簑令旗前導,並有隆重的儀仗排場,巨碩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護駕,千里眼執行眼「觀」人間千里災難,順風耳執行任務耳聽四面八方的哀告聲「音」,所以也有人解釋媽祖為「觀音」的化身;實則這是一種人間機制投紙神祇 世界,因為媽祖為母性之神,屬於文神,寶相溫柔慈悲,所以配了兩位粗獷威儀懾人的部將,以資制服妖邪,兩相對照可以發儒道精神中的溫柔與剛強、靜與動的深奧哲理。
記憶中昭和初期街頂靠「大杉」(第三保保正)(北街)街尾靠「煙筒」(即製糖會社)(南街),中街十字路為界,分南街、北街民藝大車拚,各種藝陣盡出互拚苗頭,不認輸迎暗燈往事,至昭和十二年左右因戰時體制而停止。
北街民藝大車拚,起因是媽祖生為廟口搭戲台,南、北相爭搭台,引起衝突,後經和談,以互表敬神南北各輪一夜,互拚輸贏為約定,此舉使咱溪湖留下使人莞爾有趣的鄉野史事,其中最有趣事是,互相探聽對方出迎陣頭或節目招數,有一次南街表演「一支大杉漸漸傾斜而倒地」即打敗大杉(即北街)之含意。
北街事前獲悉,就由北街「杜老進(留日學生)」以十六mm拍攝活動寫真(今之電影)於翌夜在媽祖宮前廣場放映「會社煙筒倒地」鏡頭節目回報,
據說南北街互相結氣,是製糖會社「西工(機械技工大部分是日人)」,常靠勢在菜店(酒家)鬧事,都由北街保正楊大杉出頭調解,而誤會結怨造成是遠因。
三月時值「穀雨」天氣陰明不定,這時恰好另一神明「大道公」誕辰,由於信徒各擁其神,迎神賽會本是狂熱的活動,又因「輸入不輸陣」的心理使然,而產生附會 說是,媽祖呼風意欲吹落大道公的冠冕使其難堪,而大道公也不甘示弱,喚雨來淋濕媽祖臉上的花粉…因而有「大道公佮媽祖婆鬥法風雨齊到」之諺。
附記︰
媽祖婆雨、大道公風
閩南民間有媽祖與大道公鬥法的傳說著實有趣,其內容大致為:
媽祖與大道公,同為閩南人,據說他們昇天後,還在沿海一帶上空巡視,如果遇有颱風翻船,或是瘟疫流行時,便下來救人。
因此,他們也時常見面,而大道公見媽祖貌美,竟然一見鍾情,有一天,他們兩在巡行中再度相遇,大道公向媽祖求婚不成,並受斥責,他不可亂動凡心,大道公一時非常生氣,但又怕媽祖把這事上奏玉皇大帝,便不敢隨便發作。
事後大道公卻常常俟機報復,以洩心頭之恨,就在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這一天,媽祖出巡,大道公認為機會來了,便施展法術,忽然傾盆大海,把媽祖淋了一身,好像落湯雞,當時媽祖屈指一算,知道是大道公搗鬼,故也想藉機報復。
翌年三月十五日是大道公生日,大道公出巡,媽祖施展她的無邊法術,刮起大風,將大道公的烏紗帽吹到地上去了。
從此以後,大道公與媽祖的仇越來越深,聽說側今還未和好呢!因此,每逢媽祖生日必定下雨,而大道公生日又必定刮大風,民間故有「媽祖婆雨、大道公風」的諺話。
迎神藝閣
戰前配合迎神賽會,於是乎各種藝陣盡出,早期的藝閣是用人力扛抬,照明則以火把充用;布景的裝飾有山有水也有古代庭園建築的「台」、「樓」及「閣」,所以迎神賽會出動藝閣稱為「裝台閣」,又稱為「詩意」,並且藝閣的內容也常由文人創作設計再由工匠製作。這些廟會都有盛大的藝閣遊行。社會工業化後,藝閣漸漸被陣頭取代。
昔日鹿港‧西螺藝閣很有名氣,記得囝仔時代溪湖迎閙列時,藝閣都在消費市場空地飾裝藝台,台上扮裝仙人.仙女人物都由七‧八歲的少年.少女當之。
【大紀元12月14日訊】藝閣是一種以搭設人物、佈景為主題的戲閣,全名為「詩意藝閣」,相傳是由廟宇信徒從泉廈引進台灣,至今約有3百年歷史。
剛開 始是以木板或塌塌米搭建閣棚,加以佈置裝飾,並由能歌能彈的南管樂曲藝旦,打扮成歷史詩詞或小說典故中的各種角色,坐在閣台上,演唱南管樂曲,並由4到8 個壯漢扛抬遊街,頗受詩人墨客的喜愛。在鹿港、桃園、大甲、北港、斗六、台南等地,每年廟宇盛會,都會看到藝閣師父所用心製作的藝閣遊行。
藝閣的型態
藝閣可分「裝台閣」及「蜈蚣閣」兩種型態,裝台閣是在木座上裝置樓台亭閣,由孩童扮演歷史或戲劇人物,或坐或立於台上;蜈蚣閣則是以多個藝閣串聯而成,行進時宛如蜈蚣行走故名。
早期的藝閣是由真人扮演並以人力扛抬,逐漸演變至人力板車承載,另有牛車拖拉或裝飾在三輪車上。隨著時代進步,增加了鐵牛車及馬達三輪車的輔助,現由小貨車發展成大卡車、大拖車承載,讓藝閣裝飾既壯觀又炫麗。

起源於漢
藝閣,源自於漢代的上元節點燈習俗。根據《佛教大辭典》:「點燈,放夜也。漢明帝時,佛法初東漸,摩騰竺法蘭與道士角力勝之,明帝於上元燃燈,以表示佛法大明。後代傚之。」此後由於歷代仿傚,逐漸成為民間習俗,到了唐宋,遂訂上元為燈節。
不過「點燈放夜」只是一種靜態的展示;唐代開始,民間出現了「山車」和「陸船」的動態表演形式。清朝時,山車和陸船發展成民間迎神廟會的重要遊藝陣頭,因其外表頗似樓閣,故被稱「藝閣」。
日治時期,藝閣多半由藝妓扮演。日本皇太子到台灣遊玩時,政府當局曾強迫藝陣遊行供皇太子欣賞藉此表示歡迎之意,因而曾使藝閣極盛一時。後受戰爭影響,藝閣一度銷聲匿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才又再度活躍於民間。
(取材自網路)
七月普渡︰
以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最為盛大。「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池慶中元」。這是清人王凱泰描述光緒年間台灣普渡的情形,他說「盂蘭」來自印度是佛教的祭儀,「中元」卻純是道教拜三官之一「地官」的祭典,可是兩者卻合在一座道場中舉行有點奇怪。
事實上臺灣的普渡,原是表現移民文化的傳續,同時也彰顯臺灣先民在墾拓階段的一頁艱辛歷史,這一段時期,先民離鄉背井有一些人水土不服客死異鄉者,或是天災人禍枉死者,凡此均讓生者興起側隱之心,因而同鄉之人齊聚寺廟大發慈悲舉行普渡,這樣的活動也有聯繫情感。
(取材自網路)
台灣的唐山客 路漢腳
「紅柿若出頭,羅漢腳目屎流。」即句流傳佇民間的俗語,形容當初移民到台灣的唐山客,佇台灣無某無猴,若寒天一到,變成「有路無厝」,就無知如何過冬,充分表達出移民的心酸。
1662 年施琅攻打台灣了後,康熙皇帝頒下了「移民三禁」,最主要是禁止帶家眷來台,所以來台灣的移民絕大多數攏是獨身仔,有的好運參平埔族的女子結婚,有的煞揣 (尋)無牽手,無家後,無田園,無頭路,最後只好淪為游民,迄(那)陣的台灣人稱呼即種人叫「羅漢腳」。「羅漢腳」往往滯(住)無定所,天氣好的時,凊采 佇路邊、簷前跤倒咧睏,但是紅柿若出頭,表示立秋來到,天氣開始轉涼,從此日子就歹過了。
有的羅漢腳有穡頭(工作)就做, 來維持日常生活;若無穡頭通做的時,為著卜生活只好淪落變「乞食」,所以民間有「乞食伴羅漢」即句俗語。羅漢腳仔佇庄跤(鄉下)的生活,若像「水流破 布」,愈沖愈破。所以有的羅漢腳,只好流落街頭討趁,變成都市的「游民」,漸漸形成一種社會力,威脅著社會的安寧。清朝台灣有兩大民變事件,朱一貴事件 (1721年),林爽文事件(1786年),主要的成員攏是「羅漢腳」,羅漢腳仔變成互人利用的工具,甚至生命白白來送死,真是使人同情。
「少年若無一擺戇,路邊哪有有應公」,即句民間的俗語是咧表示,唐山的一寡「戇少年」,當初並無三思而行,就離開原鄉,移民到台灣,一時舉頭無親,煞四界流浪,終其尾喪身在他鄉外里,變成孤魂野鬼的「有應公」受人祭拜。這是希望變成空,慘死在他鄉外邦的一段辛酸的故事。
羅漢腳仔「有路無厝」、「病無藥,死無蓆」、「死後,無人哭」。在生進前,舉目無親,四界流漢,死後更加無人辦後事,屍體暴露佇路邊,所謂「路傍屍」,任由 風吹雨沃(淋)。過去的民俗傳統,認為無倚無靠、無後嗣的鬼魂,因為無人祭拜會變成「惡鬼」。所以一寡民間善士,就替遮兮(這些)「路傍屍」收埋,起廟 仔,並且定時祭拜,這就是「有應公」廟仔的由來。即款的廟仔,常常出現佇莊跤的角落,或者是田園邊、墓地的附近。一般無了解的人,往往當做「土地公」廟。 其實台灣早期「祭厲」的風俗,相當的流行,無論佇鬧熱的大都市、亦是偏僻的田莊,攏設有「有應公」的廟仔。「有應公」又稱「大眾爺」、「大將爺」、「萬善 爺」等稱呼。
「羅漢腳」是清朝台灣社會的一種特殊的角色;「有應公」卻是清朝台灣民間信仰中的一種特殊的神明。演變到尾仔,台灣有了「搶孤」的民俗,用即款的活動來祭拜、布施俗稱「好兄弟」的孤魂野鬼,這是一種「有求必應」的功利活動,嘛是一種「人道關懷」的普渡活動。(取材自網路)
冬尾謝平安︰
臺灣地區進入農曆十月有「謝平安」祭典,此後連續到年底處處都有俗稱「做醮」(「戒醮」之義)。 有時是新廟慶成,有的是信眾還願,這些都屬於祈求平安的祭典,為酬神而扮演戲就叫做「謝平安戲」。 這也是「春祈秋報」習俗的延長,不只是拜土地公,還延長至整個冬季,「拜」的對象也擴及神、鬼;儀式也擴大到「得角」、「做醮」。
做醮具有收穫還願、祈安等多種功能,小的叫「三獻」,大一些的就稱為「五朝」、「七朝」等,通常聯合數個鄉鎮的局部地區合辦,做醮的儀式非常隆重,建有內外兩種壇,內壇在本廟裡,外壇有五、六個,都利用秋收後的稻田騰空做為建壇的場地,壇高者常達四、五層,除一層正中間供奉神明外,每層各分有許多間格,由師匠裝設電動機關人物,內容有戲曲故事片段或歷史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入夜後更是燈火輝煌宛如不夜城。
做醮除了謝神外也兼祭四方無主孤魂,普施獻供祭品,都是在表豐收後的感恩,也是一懂崇德報功的禮俗。(取材自網路)
無限的流水宴,迎客
上記三祭日是庄腳宴客大日子,古早農家很節儉日常三餐多數以蕃薯為主食,菜甫、碧菜、鹹魚、魚甫,自作蔬菜為副食,平時很難得有魚肉上桌,當時有一句童謠「人真塚(台語借字音︰意;開心)昨日做忌今日犒將。」,表露無遺的,描述該時期囝仔,對平常貧乏三食的無奈,期待享受豐盛一飩的心聲。
逢祭忌、犒將,才有魚、肉及豐富食物是,古時期庄腳囝仔最歡迎的日子,大人也乘機吃一這魚、肉補一點營養,有魚(用煎的)有肉(白切肉),其他菜殽是花椰菜浦(poHo)豆干、鹹菜煮豬肚、菜頭浦(poHo)肉皮、菜甫蛋、抄土豆等,雖是最原始的煮法,但感覺非常豐盛好吃,因為攏是阿母煮的手料理。
祖先忌日︰一般習俗,人們多於正廳供奉神明處之右側設置「神主位」或「公媽牌」總牌位朝夕膜拜。此外,有許多家族除家中祭祀外另於他處設一祖先祭祀場所,稱為「家廟」或「祖廟」,每年通常於春秋兩祭舉行祭祖盛事,由祖廟祠主值東爐主或宗親會辦理。
逢過年過節,農曆正月十五,或祖先忌日,當日上午十一時左右,祖先牌位前拜祭。
準備全熟三牲或飯菜(六碗、八碗、或十二碗)、水果(蕃茄、芭樂、李子、釋迦除外的水果)、湯圓三碗、米飯、發粿、糕餅等、清茶三小杯、酒七、九或十一杯。上供品(酒供幾杯、筷子就擺同樣雙數)。
犒將︰「犒將」的目的是在慰勞境內土地公身邊的兵將,尤其是「土地公」身邊是有「虎爺將軍」的。因感念他們這半個月來的辛勞與幫忙(他們的放假日是每月的初二與十六),就在他們放假日的時候,準備簡單祭品來慰勞他們的辛苦。
再回說逢三祭日媽祖生、普渡、謝平安。
媽祖生適逢「清明」後,早冬插秧畢,普渡是利用六月冬稻米收割後,謝平安即十月冬割稻畢,都是慢長的農閑期 農村有充分時間準備迎神祭紀,各家庭都忙於蒸粿縛粽,刣雞宰鴨,廟前準備搭戲棚做戲敬神,是囝仔時代最快樂的鄉村迎神祭祀盛事。
真的佩服古早先祖們的智慧,利用最適當時期,大家互相來輕鬆慰勞平時辛苦,逢此三節日,節前就邀請親朋好友是日參加宴會,都以口頭邀請說「來看戲」, 當日農村常見牛車滿載婦女老幼,及黃昏時鐵馬隊齊集迎神祭紀莊頭參加盛會,男人們通霄達旦以流水宴方式飲酒狂歡互慰藉平時辛勞。
平時省食儉用農民,此三節日即以借錢也誠懇請客共歡佳節,是咱最懷念的古早農業社會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