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55)田中里(2)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55)

田中里(2)

田中里訪問日期:民國89113日上午10點至11點半

地點︰英雄廟

出席耆老︰楊堯麟、楊清黨、楊 鬃、楊 格、施型樟、楊詳點、楊陳滾、

楊條

座談主持︰李秀芳

座談內容︰綜合篇(1)

彰化縣溪湖鎮湖仔內敦素公派下楊姓族群移墾歷程調查研究

農家之寶耕牛

1. 調查基地田中央 (今田中里)

2. 自然環境古早時代田中里攏是田,只有一、二塊厝,所以叫做田中央。最早的一、二塊厝就是現在第二國中校園旁邊,屬於南邊斗門頭。以前田中央沒有崙仔,都是一般的田地,沒有湳田。

3. 老地名︰

田中央各老地名,就我所知,講給你們了解一下,像我們這一帶稱為頂圳。在里長伯家那邊,為中圳。再往下東邊那邊,我們稱為斗門頭,再往西邊那又一處,稱為車店頭,第九鄰那邊就是車店頭。一、二、三鄰為頂圳,四、五、六鄰為中圳,七、八鄰為庄尾斗門頭、又稱下圳,第九鄰為車店頭。在中圳,四、五、六鄰,那一條水流寬約一公尺多,這水就流到北方跟頂圳的水流會合,再往西邊流,這條稱為頂圳。就在西邊那邊有個車店庄,靠近我們這邊是庄頭,所以取名為車店頭。(楊條彩老師口述)

在車店頭西北方還有一個角頭叫做二五甲,據說是有位地主的地二十五甲在那裡。(楊格先生口述)

這個車店頭名稱由來是這樣啦,以前馬路還沒有現在那麼寬,做什麼行業都是在鄉下發展,那時的車店是指在做牛車,所以才稱為車店。

那車店頭為什麼稱車店頭? 在田中央有個車店頭,原因是我們當時,我算車店頭的人,之後遷來田中央前半段,遷過來的當時,改名為田中里、河東里、北勢里來說,在當時我們遷過來,遷過來一點,在車店那邊較狹窄,所以才遷過來,這邊又另外再蓋房子,就是因為從那邊遷過來,所以稱田中央那地方為車店頭。(楊清黨口述)

在我們古厝斗門頭的偏東南方有崙仔厝湖、在崙仔厝湖南方還有沙仔湖,這是我所知道的。而竹頭仔東南方有牛埔港,知道有這個地名,但是正確位置是哪塊田地並不清楚,戊戍年大水災後已沖毀。(楊篤恭老師口述)

4 族群分布動態︰

田中央古早時代都是住姓楊的。祖籍就是泉州府南安縣二十四、五都夾水頭珠山之下。來時我們這邊頂圳當時只遷來五房,往南邊中圳又有五房,再往南下圳又有三房。,每一房開墾都約有一甲地,二分地當房舍,約八分地來耕種,來當日常生活的費用,大致上就是這樣子。中圳那邊也還有五房。

遷來田中央的渡台祖就有十幾個人,在以前說是同一個人的後裔沒有錯,也就是敦素公派下,他傳下來的後嗣,都是士字倫遷台較多,就是「敦、朴、侃、元、節、時、鴻、正、方、士、文、章、萬、世、永、昌」,這字倫就總共有32字倫,我在講的是士字倫遷台較多,按照我們的公媽牌來追究,來台的前輩將他父親的公媽牌也捧來奉祀,像中圳那邊,也都士字倫來的,斗門頭這正字倫來的,這算二房的,我們是三房的。

車店頭這算是五房的,大致由車店再搬來的。都是士字倫比較多。傳到現在已經傳了好幾代了。都同為敦素公傳的沒有錯。但因為汴頭來台的前輩都是長房,所以傳得比較快,字倫現在相差七、八倫,我們這裡才到世字倫而已。他們還有儒、道、浩、大、千字倫。目前最大就是世字倫,最小的是千字倫。儒、道、浩、大、千、派、猶、興、自、茲、以、進、可、立、為、型,剛好32世字倫。(楊條彩老師口述)

我們是戊戍年大水災時,從車店庄1鄰,草港那裡搬出來的,我們搬得比較近啦,草港那裡也有人搬到北勢尾和大突。戊戍年大水災我們的三叔公被大水流走。小時候住得房子記得都是竹管厝,我的阿公會蓋竹管厝,竹管厝大約二天就蓋好了。(楊格先生口述)

5 建築形式︰

以前都是住竹管厝,屋頂蓋稻草和甘蔗葉。土确厝也是覆蓋稻草和甘蔗葉。

古早典型竹廣仔厝

比較好的房子有用磚塊砌水裙。

磚塊砌水裙

6 相鄰村落︰

東:汴頭里 東北:大突里 西:河東里西北:北勢里南:河東里 東南:番婆里。

7 友好鄰村︰跟鄰村關係都不錯,差不多。

8 通婚情況︰沒有一定範圍,到處都有通婚,埔心、萬興、二林…各地都有和湖仔內通婚。

9 水利設施︰

田中央的水利灌溉設施,是從汴頭分來的,屬於大義圳。所以印象中,就是在日據時期就有這一條大義圳。這條圳是以前有錢人家的,從那裏開的我們也不太曉得,是楊春木他們家族開闢的,像糖廠都必須用那個水來製糖。

八堡圳的水沒有吃到,主要是河東里和埔鹽的地方才有灌溉到。

10寺廟︰

英雄祠 地點︰二溪路上,湖西國小校門口前左側。

11各房奉祀之神明︰

夫人媽(又稱車店媽)來處(來自原籍與否),很久了,之前的神像非常小尊,有三位,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田中央這裡的好像是大夫人,第8鄰鄰長斗門頭那裡奉祀的好像是大夫人。北勢尾也有奉祀一尊夫人媽,以前也有乩童在跳的樣子。可能是祖先從大陸帶過來的。現在我們不怎麼清楚了,如果十幾年前來問的話,老輩都還在,他們就知道了。

12戲曲與武館︰

洪門拳法 傳承三佰年 白鶴拳 影音 (點入網路)

勤習堂對聯:「勤學誠心千年傳,習到五更不論功」,橫批「一勤天下無難事」。

田中央「勤習堂」︰

以前有武館在練拳頭。叫勤習堂,以前都純粹在打拳頭,沒有像現在都有拿刀的,完全都是為了在鍛鍊身體,因為那時盜匪很多,所以才會發起大家來練拳。(里長伯楊永發口述)

勤習堂- 维基百科 (點入網路)

勤習堂是由廖懋昭(萬得師)於光緒年間取得武秀才,在二十四歲盡得高榮師真傳所創,因為高榮師期許習武者唯有「勤習」才能練就一身好功夫,遂將武館代命名「勤 ...

這拳頭我了解不是很多,因為我本身也沒有學過,就我所知道,大約說一下,聽說我們田中里這個勤習堂,是日據時期西螺七崁那邊來教的、來傳的就是了,那時候的傳授師父,有位見智兄,楊見智他學得不錯,所以由他來操練,他練拳頭學得很不錯,之後又有收徒弟,這位徒弟叫楊塔,這位楊塔也學得很好,拳頭的動作步驟都有學起來,當時庄頭也有幾十個,都很會打拳頭,後來田中央的勤習堂就很有名了。

在田中央,整個里、庄,都有,操練地點應該算是在中圳。我是聽說,那時候日本人很兇惡,日本的西工,西工就是焊接工人,來建設溪湖糖廠,去酒家喝酒,喝一喝都不付錢,還給人家翻桌。那時日本人很兇,很多生意人都快沒辦法生存,後來我們這勤習堂練習的很有成果,人數還蠻多的,結果有三、四人去打日本人,打得讓日本人都沒辦法,不然他們都要去鬧酒家,不給錢,之後被田中央的拳頭巢收拾起來,那時候的東西路,出入很多,外地人要來經過這裡,出入都從這一條,連大人也怕被田中央的小孩打,而不敢放心經過田中央。(楊條彩老師口述)

南管「勝興珠」︰

南館樂器

那時我大約十八、九歲,大概四十年前,我們這裏就有南管了。那時候南管都是在中圳練習。那時南管有個名字,稱為「勝興珠」。在田中央的頂圳、下圳的人,都有人在學,整里約有十幾個人在學。庄尾斗門頭就是下圳。那時候我們這邊南管很熱鬧。我也有拜二個老師,我們的老師,去水尾請添財師,在竹圍仔就請阿銀師。約四十多年左右的事了。這已經光復後的事情。(楊格先生口述)

現在演不太可能了,已經中斷一陣子了,大概有三十年了,有一些人還在,有的已經去世了,所以現在才再組大鼓陣。現在那些樂器還在,還在裡面(指英雄廟旁的辦公室)。(楊格先生口述)

紙馬陣︰

紙馬陣

我現在看到阮大的才想到,在我們小時候,有紙馬陣。有三個人在表演,一個騎馬,那位叫楊侍卿(偏名庚申),有一位撐洋傘,那位是楊天送,他是我的親堂兄,另外有一位牽馬的,叫楊鬃。就是阮大的。(楊條彩先生口述)

騎馬那時候,約在民國八年。

就在熱鬧的時候,有什麼祭典的時候就要去表演了,像二月二日我們也有出陣,也曾經出去賺過錢。(笑聲)光復後,就都沒有了。(楊鬃先生口述)

未完待續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