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溪湖史記第七單元:舊農業時代:(4)秋收-刈稻仔

溪湖史記第七單元:舊農業時代:(4)秋收-刈稻仔 

秋收-刈稻
刈稻仔團
先說古早刈稻仔;刈稻仔師父只少要七個人分工工作,兩個工人到達田裡,下田起工左手抓稻桿,右手操著鐮刀,半蹲著就在有點溼潤的稻田地,很熟手細細束束的先割出兩條稻路。

一人四行稻子,後面有兩個男人拖著一具大型械機桶(脫穀機),裝可以滑行的木腿,方便在泥土上滑行,站在右邊的工人用腳踩動裝在木船裡的圓桶,桶子上有 壓成反V字型的鐵絲扣著,一轉動圓桶,帶動鐵扣,抓起一把把稻桿往裡頭左右勾切,不一會兒稻穀全給打到木桶裡,剩下的稻桿往旁邊放下,重新抓起一把稻桿往 圓桶打絞。

另外兩個工人,在木船後方拿著布袋裝起稻穀,踏圓桶的工人會喊「起行!」兩人同時拉著木桶,裝稻縠的工人也幫著推,就這樣兩個一組,兩個配合著動作,另外 一個工人,則視那邊進度慢下來時,會遞補幫著做以補上進度,所以有時三個人刈稻仔,有時三個人輪流打縠,裝好布袋的稻縠,則等著牛車來載。

四點時天還沒亮,看不到稻子怎麼刈稻子呢?其實天也沒那麼黑,有著星稀的月光時,就可以看到稻桿,只要看得到稻桿,就可以刈稻桿。等天再亮一點時,木桶就可以下田打縠了。

二分地半天的時間,也就是四點刈到八點就完成,這時稻仔園的頭家會備送早餐過來,這餐按時間算是早餐,不過是刈稻仔工人的中餐了。休息一下子,刈到十一點時,太陽太大了,工人就休息吃午餐了,算起來是第三餐,人家顧三頓,他們早在中午時已吃完三頓。

吃完午餐,工人們會找個涼快的地方舖草休息,培養下午的力氣,其實已工作了一天了(照鐘點算的話)!約莫兩點開始,日頭較軟的時候,脫穀機開始動起來。

太陽掛在西邊的時候,工人終於收工了,超時搶工,真的一天當兩天幹!回到家裡,工人們先把工具收拾停當後,洗過澡才吃晚餐,難怪他們七早八早就去睡下,因為長期下來,如何充份休息保持戰力是很重要的!

刈稻仔工人吃得好,收入也好,只是體力是個持久戰,他們有的從宜蘭過來,從彰化往南刈稻仔,有工作的時候沒眠沒日,沒人叫工的時候整天抓虱母相咬。有人借住有厝瓦,沒人借住住公廳。有時無處可洗澡,圳溝仔水也淘起來將就著洗。(文網路轉載)

却稻仔(拾穗)

站在脫穀桶遠遠的地方,我撿拾工人散落的稻禾,一支一支的稻禾,撿在手裡,放好撿拾的一把把稻禾,再從工人刈完的地區去撿拾…
細漢時曾到田莊大姨家玩,幫忙送茶水到田裡順便在田裡却稻仔,跟在脫穀機後面,却遺落在地上的稻仔穗(撿落穗),一支一支稻仔穗握在手上,不管斗笠下滿面 汗水滴,住在街區的我借機,嚐試難得的田園生活,將幾乎被埋沒的農民辛苦種植稻米,一穗一穗撿拾的快樂感,雖拾的不多,二三天中也收穫十餘台斤稻穀,好像 拾回農民滴落地,辛苦的汗滴的感覺,真好!!
據說專門拾穗者一冬可拾得稻米數百斤,他們除現場拾穗外也勤於巡尋空田,將稻草束中撿出摻挾在其中的稻穗。
現在割稻仔普遍機械化,一機一人一天可割數分地,不再見古早熱鬧滾滾的割稻景觀,也不再看有人在拾穗。

空田上稻草。

台灣水牛
農家最重要勞動力水牛

牛是農家寶貝,也是農耕不可缺少之幫手,水牛在台灣的開拓史上,扮演著重要的地位,台灣本來只有野生的黃牛一種,漢人來台後除了將之馴化外,也從華南一帶引進水牛。

最早在荷據時期已開始,傳教士達尼威爾向巴達維亞的東印度公司借了四千魯幣,買了一百多隻水牛,贈給台南地區平埔族的蕭壟社,教導他們進步的農耕方式。

鄭成功時代,為了鼓勵漢人到台灣開墾,引進更多的水牛幫助農人耕田,自此一直到六、七○年代的台灣農村, 水牛是最普遍的風景。水牛更是台灣文化中常常被感念的象徵。(取材自網路)

供青草料都是飼牛囝仔的工作,回想古早飼牛囝仔的景象;在一遍綠悠悠的稻田,野草林投欉生的埔地,一群飼牛囝仔放牛吃草,牛嚙草背上烏秋飛,牧童群集陰涼林投腳,割林投葉、取林投子,做口笛、甩林投子戰,或在水圳跳水、遊泳,到日幕時,牽牛背著夕陽歸。
現在水牛耕耘,由鐵牛取代,此景已難再,只有回憶懷念。

早年農村也常聞有盜牛笨賊,該時代運輸車類尚未普遍,盜得牛也只有牽牛走偏僻小路逃,牛主人發覺牛失蹤時除報警外,就即刻動員全庄人員分路追尋,先查尋地 上有無新牛腳印,而決定查尋方向,如發現地上有新留牛屎,即測其熱暖程度判斷牛隻被牽去多久時間,除非牛被宰殺通常都能尋回。
古時代細漢就手爪踐的囝仔,常以俗語一句「細漢盜挽瓟,大漢盜牽牛」教示。

古早農家的糧倉「車輪笨」這種昔日農家的迷你榖倉叫「古亭畚」,俗名車輪畚,台語說「車輪笨」。
昔日農家用來儲藏稻穀或雜糧的, 因外型圓弧,所以老鼠不易攀爬;底部架高,可以乾燥防潮, 以前擁有車輪畚的農家,通常是地主或家境不錯的,佃農則少見,所以古亭畚可算是昔日富農的表徵。

車輪笨賊
日據時代農民勤儉、純樸安於居,甚少有重大犯案發生。
祥和農村,偶爾也會發生盜穀賊,深夜車輪笨被挖洞盜取米穀盜竊案,犯此類者多數是不務正業之慣竊所為,此種人多數平常不務正業,執迷於賭博,有一句俗語諷刺搏賭人謂,贏時;「一手撁肉,一手撁蔥」輸時;「打某(妻)扭頭鬃」表示他們之不穩定生活情況。
他們無錢時,窮即起邪念,就犯盜穀、盜抓鷄鴨等行為,可是盜米穀、盜抓雞鴨等犯案,該時代算平靜農村的大案件。

日本警察逮捕盜賊時,盜賊頭部被納蓋草納仔,(用稻草編織只眼睛部分留孔),由頭部套到頸部草頭套。算還尊重人權」雙手被縛遊街示眾。

被囚在獄中穿的囚衣是紅色,因此成為古早父母以「你想欲紅衫麼!!」而責罵行為不撿點,教囝仔的警惕語。


厝邊隔壁

早前一般農家生活於,到田園耕作或暫時外出都不鎖門,只出入門口用約三、四尺高的竹片撊柵,撊住,防雞鴨進入屋放屎,不怕賊入盜,只恐雞鴨入侵。

鄰居有時臨時急需油、鹽都互相自由先入借用,後自動還的互信祥和如一家人。
昔時農村農民偶爾一時欠米,向鄰居借米時也有一種無形中的默契,借米時借米人,將盛米容器米蓋平,還米時容器米盛尖尖還人家,是農村富人情味,使人莞爾的借米無形規則。

稻草多用途

堆疊成圓形草綑。
咱溪湖一帶農家收割後的稻草都運回住宅穀仔庭,堆疊成圓形草綑,以備做牛隻乾糧及其他副業加工用,搬運稻草離宅近的,以人工擔回,離宅遠的以牛車運回。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本鎮西勢里曾於運稻草牛車發生一件不幸故事,據說終戰前昭和十九年秋天,西勢里一位農民將收割的稻草運回中,適逢美軍來溪湖空襲明治製 糖會社的機群,在上空發出轟轟機聲,驚動拖滿載稻草牛車的牛,牛猛奔,因此壓住稻草上杉木繩索鬆綁,杉木一頭向上伸,好像高射炮向上欲射擊形狀,美機誤於 是攻擊飛機高射炮,猛向地下掃射致人、牛當場被擊斃,真是禍從天降,成為聞而令人鼻酸的無辜戰爭犧牲者。

農家稻草多元化用途
1,水牛飼料用
稻草是水牛重要的飼料之一,準確的說水牛是反芻(俗說有四個胃)動物,其主要飼料是含粗纖維比較重的一些草料等(如稻草),其草料又分成青草飼料、乾草飼料、和青草料,另外每天還可以適當的補充一點精飼料(豆餅、米糠、麥皮等),但不能過多。

2,農家大灶燃料用
古早農家婦女重要工作之一是抰柴,此工作是稻草單獨或稻草、竹葉、竹枝混合纏成一團約1,5台尺長方形「草抰」供古早大灶燃燒用。

3,菜苗、秧苗遮蔭、防風用、顧鳥仔
農民播菜籽於菜股後,上面遮蓋稻草保持水分助菜苗成長,播秧仔(稻苗)時以竹片壓抑稻草製成一片稻草防風圍,保護秧苗不受風害。

另一種保護秧苗不受鳥隻侵害法是「顧鳥仔」,顧鳥仔即以空銅鑵仔用繩索縛在一起,鳥群飛來欲啄苗圃穀種時,將縛空銅鑵仔的繩索搖動發出「哦啦 哦啦」聲響嚇走鳥隻作用,此仍是農家囝仔的工作。

4,編織草繩、草袋用

草繩。
用稻草編織草袋、草繩是農業時代農家婦女之副業。主要原料稻草(最適用是「在來種稻草」)。
編織草袋工作過程:
設備用具快式草袋架或慢式草袋架。
製作方法首先選擇長勢健壯的雜交稻和一般常規品種稻的稻草,先用手或釘耙將稻草上的毛葉刮掉,跺齊草根,然後用溫水或冷水把稻草潤濕,重點潤根部,最好浸泡3~4分鐘,浸泡後瀝水,陰晾一下,使之柔軟濕潤而不易折斷。

使用濕潤後的稻草搓成0.2厘米粗的草股草徑,再將草經纏掛在草袋架的主體部位上,纏32道徑,上完徑後,將稻草放在近處,便可坐在機器前,用機器進行編織。

運用快式架編織草袋子,左腳踩動閘的踏板,右腳踏動穿梭的踏板,隨著梭子來回穿動和腳閘的上下起落,兩手從徑的兩側往梭子的鉤上續草,一次續一根,如織布一樣, 15分鐘左右即可編織一塊草袋片。

若用慢式架編織草袋子,兩腳要有節奏地踩動穿梭的踏板,隨著梭子的來回穿動,一手滑動閘,一手續草,需30分鐘織完一塊草袋片,當編到一定長度後,便可從機器上卸下來,卸下的半成品叫草袋片,經過剪修後可以出售。

要製成草袋子,還須對草袋片進行擰邊縫合,擰邊的辦法,可將草袋片平鋪在地面,採用壓邊的方法;或在草袋架上採用掏邊的方法。

擰完草袋邊後,用剪子剪掉擰邊多餘的稻草,然後進行縫合,用兩根0.2厘米粗的稻草繩做邊筋,邊筋長2米為宜,將草袋片折疊,用穿針引0.5厘米粗的草繩在草袋子兩邊各縫22針,縫後再剪掉草袋子表面的毛草葉,以達到標準要求。
工藝流程選料→濕潤→編織→成片→修剪→擰邊→縫合→修整→成品。
草袋用途︰裝蕃薯、根莖菜類(芋仔、菜頭、紅蘿蔔等),由日治時代至光復塑膠類出現後,才漸漸被取代而絕跡。(網路轉載)

5,編草寢﹝心﹞冬季舖塾床底用
古早一般家庭所用眠床,不管紅眠床或總舗都是硬底床,到了冬季古早就有利用稻草,編草寢(心)舖塾床底取暖之法,靠床頭面編織鱔魚骨形花樣草寢(心)頭於 前,其餘用稻草舖平即成一床溫暖軟軟床舖,囝仔時代最愛在,新舖軟軟床舖上滾來輪去,享受撲鼻稻草香及溫暖床舖的滋味,那也是一段快樂的回憶。

6,燻蚊及堆肥用
燻蚊︰將稻草捲成圓筒形草束,點火使草束悶燒起燻煙驅蚊之用,多用於夏夜在外庭納涼時、牛椆內、就寢前室內等處燻蚊蟲。
堆肥︰堆肥間(糞間)以稻草為基底竹葉、樹枯葉、菜葉、家畜類糞、潑豬椆內肥水等混合使其發酵,腐化成有基肥,施於田園基肥用。

古式刈稻仔示範影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溪湖史記第七單元舊農業時代(3)\春耕-播田

溪湖史記第七單元舊農業時代(3\春耕-播田

立春田野一遍綠
話說︰先民入台當時稻作
先人早期來台初期台灣有野生稻,品種比大陸好,但原住民不善農耕,又沒有農具,稻禾成熟時用手採拔,一甲稻田要幾十天才能採收完,開墾時也用手挖地,產量自然不多。
據渡台楊姓先民老輩傳述:入墾時在四周環繞著沙崙的溪埔盆地平原上,開始,搭草寮、拓荒、開墾、以大陸耕農經驗,在此新天地,除雜草、搬石頭、墾地、種雜谷,初期生活以採野生稻禾、野菜、捉溪魚蝦、獵野味(野免類)為糧,渡日。
當時先住平埔族群很早就懂得耕作,他們耕作的方式相當簡單,卻非常有效,他們通常在離住家不遠的地方找一塊地,先將樹林砍掉,然後以火焚燒,利用焚燒樹林所留下來的 灰燼為肥料,等待來年土地肥沃了之後,就以樹枝做的木棍在土地上挖洞播種,二、三年之後,土地利用的差不多了,又換鄰近的另一塊地砍林燒樹,週而復始。
這種耕作方式,相當經濟,通常是女人的事,男人即從事狩獵工作(獵鹿、兔、捕魚等),後與入台墾民以出租、賣地等方式讓渡耕地,慢慢地向四方遷徙。
墾民經勤耕一段時間後,發覺此未曾經耕耘過的處女地,非常肥沃,不必施肥種植的農作物,也能有意外的收獲。
依據「發現台灣上冊」描述:不論種稻或植蔗,收成都令人驚喜,因為台灣「土地肥沃,不糞種;糞則穗重而仆(施肥的話稻穗會飽滿得倒下來)。下種後,農民也「聽其自生每畝數倍內地」,後施設水路引水入田後,將陸稻改作水稻增加產量。以上是略述渡台墾民稻作過程。
春耕-播田
秧籠仔及秧桶船
現代的機器「播田」,以一部耕耘機作業,一甲地不需多少時間,但見機器在水田中來回幾趙即告完成,但傳統插秧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通常需要三四人同時在田 間以半蹲姿勢作業;自水田右側「起工」每人以橫排方式插種五欉,插到第五叢時,移動右腳後退,再插種次排到第三叢時再退左腳,如此反復的步步後退,秧桶船也 隨手移動,正是俗諺所云:「起工對清明,播田倒退行」的寫照。
古早播田
穀種
過了大寒,或者立春前後,先將穀裝在米籮泡進水中,用意在使它吸收水份以利發芽,大約三天整再整個籮筐取出,自然濾去水分後,再覆蓋麻袋之類,保持種穀的濕度與溫度,早晚加以攪翻穀粒,大約十天後,穀子就萌出白色的芽。
浸穀種的同時,一面要整理「秧床」,在稻田選一處排水良好又避風的角落,如果太空曠就要編草屏避風,秧床選飽含水份柔軟的田土田地,播下穀種。

(全部插圖名畫是將 王華東博士的台灣民俗風情畫中選載推薦給各位共賞
此幅名畫中,水牛犁田、打平坦秧床、播發芽穀種(秧苗)、秧苗園顧鳥仔的稻草人、遠眺的竹圍、竹管仔厝、稻草綑、菜瓜坪、農婦送茶水、天空飛翔的白翎絲,無一不是懷念的事物。

春耕的程序非常繁複.在此同時或稍後,農家也著手整田,首先是駕牛「犁田」,要用牛力人類就想辦法要牠來牽引犁,開始用一根橫木駕在凸起的背背上,再由橫木拉繩到犁曳引。
「牛擔」套在牛的肩背上,那模樣有點像人類在挑擔,牛擔是以竹子的根頭部分,在竹子生長期利用工具使之彎曲成型,擱在牛凸起的肩背上,兩端又微微反向彎曲,用來繫索向後拉到「牛後躂」,一條橫木置於牛後, 中間有一個圓鐵環,犁就扣勾在這個環上把牛、犁連接成一體,轉彎前進都活動自如。
牛擔是以竹子的根頭部分,在竹子生長期利用工具使之彎曲成型,擱在牛凸起的肩背上,兩端又微微反向彎曲,用來繫索向後拉到「牛後躂」,一條橫木置於牛後, 中間有一個圓鐵環,犁就扣勾在這個環上把牛、犁連接成一體,轉彎前進都活動自如。先農發明了牛鼻環、牛擔、牛後躂,從而能操控牛力耕田,綿延數千年。
梨田作業農家也要兼用「鋤頭」把成塊的泥土粉碎,大面積則用「割耙」,以牛力牽引,駕牛者以左右腳分別踩把「耙」的前後橫木上,增加重量使割耙的刀片能深入 割碎田泥。
田土搗碎即先行施肥,早期農家均利用家禽、家畜之排泄物及稻草之類做堆肥,以「鋤頭」或「小耙」盛入「畚箕」,再用「扁 擔」挑至田裡撒下,並以犁再翻土一遍,使肥料在泥土中均勻。
踏割耙
此畫,踏割耙、犁田、已淹水待耕空田、遠處有堅固磚仔厝、稻草綑、天空黑雲下趕路單飛白翎絲、全場景濃濃洋溢含春雨欲來氣氛。
駛牛踏割耙,旱田大都在犁田之後直接以割耙搗碎田土,水田則大都先注水將田土濕潤成泥,以助操作中的耙在田地上順利滑行,也能將田土割碎,「割耙」有大小形制,常見是大型耙,以木架帶兩排鐵刀,前排七片後排八片相錯排列。
淹田水
踏水車,用腳踩踏水車引水入田,作業時間長,相當費力的勞動工作,今全面用插水機抽水,此景可能成為絕景。
田土施肥均勻後,就要大量引水灌渴,把田泥泡軟,再以犁翻轉田中的土胚,這一回犁土的目的是讓泥漿注入底層,可以防止灌渴用水的流失。早先翻入泥中的綠肥、 雜草都腐化了,田土也爛了,這時候澴要耖田土,利用牛力牽引「手耖」,橫向來回耖泥,把可起的泥塊耖平外,也將沉在泥中未腐化的草根耖起。
「手耖」是疏通田泥的農具,鐵打製,上有,下有十三支尖齒:操作時,手按橫柄,以牛力牽引,亦稱為 「耙」,又因它的形狀一個「而字」所以也叫做「而字耙」。
蓋「蕩耙」台語梳坦
田泥化成土膏,看來大致平整了些,還要用「整平耙」,駛牛力牽引,把田土蕩壓得更平坦滑順。「整平耙」係一長條形方木,又是以牛力以挽引,還是會有許多死角 凹凸不平,這時就用「蕩耙」加以修補堆平,農家做牆看似粗枝大葉,然後粗中有細,為使秧苗順利長大,可謂煞費苦心,鉅細無遺無微不至。「蕩耙」整平都是蕩 平田泥的用具。係由古時「田蕩」發展而來,原係以叉木作柄,長六尺,前橫木五尺許;古時耙過的田土,要以「田蕩」加以蕩平,使之水土相和,凹凸各平,以利插秧播田。
田泥整平得差不多,秧苗也正好長得可以移植了。
插秧台語稱為「播田」,指播種,播下種子的意思。台灣一期稻通常在立春前完成,二期稻通常在秋分前完成。

必須趕季節中插完秧苗,田庄多數採互助共同完成播田工作,畫中晴朗天氣下男女協力插秧,牛車路阿伯仔掮秧仔趕路,今甚少有此場景,多數用插秧機播秧苗。
稻田作業以插秧(閩南話稱「播田」)最耗費人力,莊稼人多採「相放並做」,即幾戶人家用換工的方式互相支援,一次三、四人同時插秧,在一、兩天內完成,正因如此,大家多不計較,會把工作做到某個段落才休息或回家,和現代商業計時付費,時間到走人的工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農村婦女,她們協助插秧前的準備工作,甚至大肚子即將臨盆,仍要負重將秧苗挑到田邊,再趕回家煮點心。插秧是耗體力的工作,一天要吃五頓,豐盛的三餐之外加兩次點心,農家吃飯時是插秧師傅先吃,其他人再吃。
插秧時農村婦女將捲起來的秧苗攤開來,用手剝成約一隻手大小,放在許多的盆子(秧桶船)下田後跟隨在插秧者身旁,便於供應秧苗取用。
:古早多半使用能漂浮在水上的細竹或木頭作成秧桶子船。
農夫說插秧可以練龍骨,作腰部復健,一兩個小時微蹲彎身,是練武術紮馬步基本功的最好場所,幾位七、八十歲的老農夫身體都很好。將秧苗用食指和中指插入土中(大拇指不要下去),當你忘記一切,專注於插秧時,身體產生一種節奏感。農夫一步一步後退,秧苗一排排向前,不知不覺的插滿田。


畫中插秧後「搜草(除田草)」場景,跪在田內搜草也相當辛勞工作,雙手占染泥漿,汗流滿面也不能擦,蚊子、蒼蠅都打不得,日晒膚熱,收工後腰都伸不直,此重擔現在由除草濟代勞,前景農婦掮點心,送茶水來,遠景有一竹管厝牛屎壁,蓋茅草厝頂的農舍,戶前婦女與狗配得洋溢農村味道的傑作,看著看著,閉眼就回到五十年代世界。
用此「正條密植器」不必播田師父,婦女小孩都能勝任,日治戰時由專家估計產量也増加約有二成。
日據時代配合戰時設計「正條密植器」,台灣光復後繼用的農具「挽鏜」的骨架上窄下寬呈梯形,下面 的橫桿上面裝置十三個木輪,以人工拉動在田間劃線,婦女老幼都可入田插秧。
以上由網路取材綜合記述,配合推薦王華東博士名畫插在文中,使難再有的懷念農耕場景能亮出史上永留!!
舊農村時代四季耕作,民俗風情配樂動晝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