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新正 大家恭喜 迎新年

新正 大家恭喜 迎新年

初一早晨先聽開正鞭炮聲響,祭拜公媽,迎接新年行事即開始。
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噴春:新正期間中,每有噴春之鼓吹隊(三、四人為一隊之小樂隊),三三兩兩,挨戶在門口廳堂,如「天官賜福」「滿福天官」等曲為賀,禮賞之以紅包, 另有巡回街內,演八仙、慶賀、千金送子等吉祥的戲目者,也有乞丐手執「搖錢樹」(榕樹枝懸掛串紅線的古錢),口唱:「狀元子,舉人孫,一文分,生查埔孫」「新正大發財錢銀湧湧來」等吉句乞錢。()

行香:元旦,男女老幼著新衣,備甜料、柑橘、金紙、香燭等,至各寺廟燒香禮拜,祈新年福祥。

拜正:新正,到朋友間賀歲,或稱「賀正」「拜年」,賀客登門,延請大廳,敬以甜料(盛於朱漆木盒或九龍盤)、或甜茶,以示圓滿親密,俗稱「食甜」,
而於食時,互道吉利話,如說「食紅棗,年年好」「恭喜大賺錢」「食甜甜,乎你生後生」「老康健,食百二」等句,賀客如有帶兒孩,另贈以紅包,為新年之見面禮。

行春:元旦外出,為期新年事事順利,應先朝向吉利方向起步出門,此謂「行春」「出行」,吉利方向,亦按年不同,仍依各年干支而定,或以干支與自己生辰,擇卜「利年」方向。

年飯:元旦,不炊新飯,而食除夕炊剩之年飯,或食麵線,取意延壽。

求吉利:新正,全家老少,談笑風生,以求吉利,俗謂「新年頭,舊年尾」,事事應和滄洽吉利,為求吉利,新正期間中,多有忌諱,例如忌煎粿、此因忌粿煎焦(「焦」字台語同赤貧之「赤」),解為不祥。

忌毀損碗盤瓷器,如不慎打破,則包紅紙,於過正後棄入河中,唸吉句「撞破瓷,錢銀一大堆」,以化兇為吉,現代人以國語唸「歲歲(碎碎)平安」來解兇。
他如:垃圾忌掃出門外,而暫留於家中,如是,以免掃出家財福氣,人與人之間,口不出惡言,不與人打架,父母不打罵兒女。

忌用刀類,要用刀切時,概以用手代用,忌用白色,往昔,年糕都不用白糖,而用烏糖,又忌食粥,此一年中遠行,必遇風雨不利,忌禁午睡,男子犯之,謂田畦必垮,女子尤之,謂土寵必崩,類此,可知新正求吉祥之切。


新年團圓歌
●萬條柳絲同根源,絲絲柳絲心相連,春風輕拂柳葉枝,萌出新綠迎新年。

柳上,條條柳絲都是同一根源(同根同源共同體),柳絲逢強風吹,絲絲齊心一致,輕盈撥強風(以柔克剛心連擕),逢春,春風吹起時,支支柳枝萌新芽,添新綠(子孫繁榮興萬世),喜氣洋洋迎新年(快樂迎春福滿地)。

●萬條柳絲萬代情,宛如小鳥天涯行,聽著鞭炮報春到,小鳥歸巢溫親情。

萬條柳絲永遠重親情(親情永恆無價寶),平時出外謀生、發展的後輩(展開雙翼闖山河),聽著報春鞭炮聲嚮,不忘故鄉父母長輩(逢節不忘故鄉老),像遠行小鳥歸巢,回鄉團圓享天倫之樂(舊巢團圓樂陶陶)。

●萬條柳絲分柳枝,在家在室皆相宜,萬花迎春賀新禧,堂親姻親慶團圓。

處處插柳柳成蔭(子孫滿堂慶繁衍),柳在故鄉亦外鄉都能適存(敦親睦鄰互相敬),嫁出姑婆、阿姑、女兒盛裝,如萬花迎春回娘家(天降財寶紅包來),與堂親、姻親一同賀新春慶團圓(族親團聚圓親情)。



新年歌:民間有新年行事歌,唸正月間之行事,其歌如下。
初一,早(初一早晨每戶都很早就「開正」祭拜)。
俗語說:「新年頭、舊年尾」,就是說春節期間,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家有種種的希望,同時也有不少的禁忌。
如:忌掃地、倒垃圾、糞便,以免把家裡的財 富和福氣都帶走。
忌殺生、忌用刀類,因為刀為凶器,意味著凶與破。忌打破碗盤器物,恐怕今年有破運。如不慎打破,要趕緊唸「歲歲(碎碎)平安」、「撞破錢 財一大堆」等吉祥話,以化凶為吉。
   大年初一早餐要吃乾鈑,不可吃稀飯,因為俗信恐怕以後一年到尾都得吃稀飯過活;也有人以為初一吃稀飯,若一年中有遠行,則會碰到大風雨,帶來不利。
而且 元旦到初五,不可以掃地,也不可以拿針線,假使非要掃地也得由男人來掃,並且須從外頭掃到內邊來,而垃圾也不能倒掉,一定要存放到大年初五。
  忌正月初一午睡,人們深信若是男人在這一天午睡,那麼「田岸會倒(田畦就會崩潰)」;女子若在這一天午睡,那麼她的灶腳(廚房)會崩。
據說古時一直到正月初五都不能睡午覺,可能是遵守「從正月起不得晝寢的古訓」。不過今天祇限於初一不得晝寢了。
  忌大年初一打小孩、啼哭、罵人、打架,認為這是「歹彩頭(壞的預兆)」。忌罵人,是為了避免大家惡言相向,尤其是「死」字更不可隨意出口,惟恐這一年中會應驗:忌打架是因為打架會有傷亡,且有牢獄之災。俗信也以為新年第一天,家裡有人啼哭,是年家中會有人死亡。
  忌大年初一煎甜粿。甜粿即年糕,俗信初一不准吃,初二起始能吃。這是由於在廚房鍋裡煎甜粿,會發出吱吱的聲音,叫人聽了不舒服:又因為煎粿要赤(炸至金黃色)才好吃,而「赤」意味著赤貧,很不吉利。

初二,巧(初二子婿要到「丈姆厝」拜年,這是很稀巧的賓客。初二係雙日。較為吉祥)。
同時,還有個傳聞,正月初一那天,凡嫁出去的 女兒,是不允許回娘家的,否則就表示她希望娘家貧窮,因此也就沒聽說過有女兒在大年初一回娘家的。
其實回娘家做客的日子,無論那一天都可以,所以前文所引的過年謠,就有「十一請女婿,十二查某子返來拜」的記載。
但是俗信,大年初一回娘家,會導致娘家變窮,所以要等到初二以後才回去;若換個角度看,大年初一 開正後,婆家忙著各項年中行事和接待拜年的訪客,做媳婦的,如果只顧回門,未免說不過去。
也有人以為:初二回娘家是一種硬性規定的社會規範,因為以往女子 的地位不高,大家擔心女子嫁出去後,遇到壞婆婆,可能一輩子都不讓媳婦回娘家,所以才訂定這樣的風俗。
俗語;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頭擔擔(垂垂),通常由兄弟代父母職,新春迎請嫁出姐妹回娘家做客。

初三,睏到飽「無通巧」(意即此日係「赤狗日」,不外出,都在家裡睡飽)。
   年初三稱做「赤狗日」,是一個相當不吉利的日子,老一輩的人,若困在這一天沒有重大事件,都不太愛出門,以免衝撞到什麼兇煞。
俗語以為正月初三是「赤狗 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祂的人一定會不吉利,因而這一天是「凶日」,不宜外出。
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以為在這天宴 客,會沖犯「赤狗」,帶來貧窮,因此一般人都儘量避免宴客。 太歲圖由網路轉載


初四,頓頓飽(每餐都食的飽飽)。

初五,隔開(商家大部分都開張,恢復常態)。

初六,挹肥(初六起照常清運糞肥,開始平日工作)。

初七,七元(初七稱七元日,或稱「人日」,往時於此日食麵線延壽)。

初八,原全(新年行事告一段落,照常過去)。
初九,天公生(玉皇大帝誕辰)。
圖由網路轉載
 俗信,拜天公最重心誠,因此祭禮中的雞,必需是閹過的公雞(白毛雞、母雞都不許祭拜),金紙也有特別專用的「天公金」;而且當天還不得曝晒女人的內衣褲、不得傾倒便桶、不得口出髒話穢語,以免褻瀆天公,受到處罰。

初十,有食食(前日拜天公的酒菜留下來,還可以吃飽)。

十一,概概(十一日並沒有什麼,照常過去,或說「十一,請子婿」,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此日叫做「子婿日」)。

十二,漏屎(因春節天天吃的多,下瀉)。

十三,關老爺生(此日為關聖帝君升天日)。

十四,月光(月已很光亮。或說「十四,點燈暝」為元宵前夕)
十五,元宵暝(上元夜)。

十六,拆燈棚(元宵過後,十六日要拆除燈架)。

另一歌詞: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下降,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吃吃,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某子返來拜(女兒歸寧),十三食諳糜(吃稀飯)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相公生。

初三老鼠娶新娘

台灣的“初三老鼠娶新娘”和閩南的“初三無姿娘”,意思都是說初三這一天是休息日,就連 老鼠也選擇這天娶新娘。
依俗,當晚各家各戶都須早早上床休息,以免打擾老鼠辦喜事,並要在房間的各個角落撒一些吃的東西作為給老鼠的“賀禮”,以便和老鼠 搞好關系,減少來年的鼠害。“

老鼠娶親”的說法來源於大陸,有一幅“老鼠娶新娘”的五彩石印年畫,曾普遍流傳於民間,畫面上從頭蓋紅帕的“新娘”,到抬花 轎、吹喇叭的執事等,統統都是鼠類,一個個活靈活現、喜氣洋洋,十分惹人喜愛,為節日增添了許多快樂的氣氛,緊張了一年,連老鼠都放假娶親了,何況人呢?


圖由網路轉載 老鼠娶新娘”的五彩石印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