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溪湖史記第十單元:見聞歷史:阿里山拖木馬

溪湖史記第十單元:見聞歷史:阿里山拖木馬

溪湖鎮中竹里民拖木馬
溪湖鎮中竹里民(俗稱梧厝庄竹圍仔)日治時代黃姓族群曾集團到,阿里山、水裡坑一帶從事「拖木馬」工作, 因為木馬就是靠人力拖拉將伐木運下山的工具,而山路陡峭、伐木沉重,常常沒控制好,在前面拖拉的人就會被木馬、伐木碾斃,而因為從事這樣工作的常是夫妻檔,力氣大的先生自然是在前頭拖拉,力氣小的太太則在後面扶持,因此這條棧道又有寡婦道之稱,除工作危險度高之外,在阿里山被傳染「瘧病(マラリヤ)」也困擾了,從事此工作的溪湖梧厝庄竹圍仔拖木馬工人,就是如此過活。

相當危險工作拖木馬

當戰爭結束前後昭和十七至二十年代,台灣地區大流行瘧病(マラリヤ),病是由蚊子媒介傳染之病,蚊子大部分集群生長於潮濕,暗處多數由山間傳染到平地,當時平地鄉村住宅都是,外圍插竹形成一座防盜竹圍城,此竹圍就是元兇蚊子集結所,因戰時藥物缺乏,特效藥優先供給軍事單位,因此無法滅絕瘧病,瘧病是有每日定時(大部分提早一小時發作)發生一陣寒、一陣熱,也有隔日型、三日型, 當時對此病大家都有概念,1, 瘧病(マラリヤ)是傳染病 2,由叫做(アノフエレス)蚊子媒介傳染 3,(キニーネ)是特效藥等。
瘧病雖經醫痊癒,但常見發生麻煩的後遺症「黃疸症」,罹患此症眼球、皮膚都變黃,人疲倦無力的慢性病,我也曾被傳染罹患此病,幸得親戚有醫界人士,供一瓶叫「クルクロン」錠劑藥給我醫好,因終生感謝這位親戚,藥名也一直記住心內。
當時有獎勵模範部落(今之社區)辦法,政府提倡剷除竹圍,整頓環境衛生,杜絕瘧病(マラリヤ)措施,當時北勢尾(今北勢里)全里協力,除竹、修路、綠化環境等工作,整頓的全莊面目一新入選「模範部落」。

當時有獎勵模範部落(今之社區)辦法,政府提倡剷除竹圍,整頓環境衛生,杜絕瘧病(マラリヤ)措施,當時北勢尾(今北勢里)全里協力,除竹、修路、綠化環境等工作,整頓的全莊面目一新入選「模範部落」。

附記︰瘧疾小常識
疾病確認(Identification)?
患病的初期若缺乏血片的採驗,較不易區分是何種瘧原蟲的感染,臨床症狀發作時,依序出現惡寒、高燒、出汗三個典型階段。
疾病發作間隔時間,以各種瘧原蟲在人體血液內進行之無性分裂之生殖週期而定,間日瘧及卵形瘧均為 48 小時,三日瘧為 72 小時,熱帶瘧則不規則。
而其症狀又以熱帶瘧最嚴重,甚至發生脾腫、黃疸、休克、肝、腎衰竭、急性腦病、昏迷、死亡,其死亡率超過 10 %以上,至於間日瘧、三日瘧、卵形瘧,則較不具致命性。血片的檢驗確認是必要的,如在採驗前曾接受藥物治療,則會影響到檢驗結果的正確性,故應以多次採驗 結果加以判斷,方為可靠。
發生情形(Occurrence)?
台灣在光復初期,瘧疾患者有一百廿萬,撲瘧計畫實施後日漸減少,並於民國五十四年獲得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瘧疾根除證書。
自撲瘧進入保全期以來,每年境外移入 個案平均約四十例,病例以境外移入為主,主要來源是東南亞地區、非洲、中南美洲及西太平洋區,個案發現之高峰期在七、八月份,而以間日瘧為最多,次為熱帶 瘧,三日瘧及卵形瘧則罕見。

附記︰關於「拖木馬」小檔案(取材自網路)
西元一九一0年(日據時期明治四十三年)日人建造阿里山森林鐵路奮起湖段,以採取森林中珍貴的木材資源及鐵軌枕木用料,原先砍伐地點都在鐵道附近,木料由人工搬運,後來木料收集地點愈來愈遠,人工搬運因木料重、距離遠,人力不堪負苛,才發明以「拖木馬」搬運木料。
為節省搬運木材的時間和體力,工人利用廢棄木料鋪在路上,外型如鐵軌般,一開始只是做為木料拖拉用的簡易軌道,後來才以木料做成如雪橇般的木車,上面推放木頭,兩人一組(通常是夫妻檔)以前後拖、推方式,順利將木頭運送至集散地,因此又稱「拖木馬」。

拖木馬用柴軌道
除了以集村機及蒸汽火車頭運送木材外,「拖木馬」也是台灣早期林業文化的一環,目前在吳鳳紀念公園展出的「拖木馬」,勾起不少山居耆老的回憶,更讓後代見識到先民艱毅的一面和智慧。
木馬道)==木馬造形類似雪橇,用來裝載木材,然後以一排排的圓滾木鋪成木馬道。
「拖木馬」其構造
拖木馬用柴軌道及載運木材木馬
木馬的底部則抹上烏油來潤滑,使木馬在木馬道上拖行,將木材運下山
民國2030年代,先民為了開採煤礦與豐富的林木資源發明了「木馬」,
這種運輸工具主要用於輸運木材。
首先墾民將木料綁捆於上木馬上,藉由青剛櫟木或赤柯等堅硬材質鋪成的橫木軌道拖行,以運送至倉庫暫存、販售或加工.早期的伐木、集材、運材,一般都由人力運作,包括用鋸子、斧頭等器具來砍樹,並沿著山坡地形開設木馬道讓木材順著山勢滑下,再用溪水來集運木材;後期才開設索道和鋪設軌道並用台車來集材、運材,這些裝置即是後人所謂的森林鐵路。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溪湖民藝戲曲史(3)

溪湖民藝戲曲史(3)

2008/11/12 08:56


溪湖戲園(戲院)興衰記

昭和四年左右(1930年代左右)溪湖鎮始有戲園(戲院)誕生「溪湖座」,專供十日一檔歌仔戲團巡迴演出。

「溪湖座」建造前、後太平街

「溪湖座」建造前︰溪湖第一座戲園(戲院)建於太平街,原址是柑仔園,園內有一棟醃製生牛皮兩間連磚造建物(昭和三年(1928年) 家父經營柑橘商,曾承祖此柑園,記得將醃製生牛皮建物,改營兔養殖場),該年代太平街尚無街名,被稱謂旺舊廟邊牛車路,此路只是中街的店舖後面的通道,通 到牛墟、菜市仔(第一代消費市場)菜市仔遷移街尾後,該址昭和八年建造溪湖庄役場(舊鎮公所),未建戲園(戲院)前,此牛車路自二林大路(現二溪路)入牛 車路,路口處西邊是溪湖公學校創校原址,尚留有日式宿舍二、三間及一棟舊校舍外,長約一百公尺都是一遍陰森野生竹林,日間有牛車通往人行稀少,入夜甚少人 通行,三六九牛壚開市時,牛販牽牛都利用此路,記得當時過竹林以北,只有二座住家竹圍,圍住三合院(杜豬母大農戶)興(杜水龍兄弟合住大農戶)及由小巷通 西有公灶(公設殺豬宰牛處)建物而以,其他三淈魚池、三處柑仔園,近牛墟南邊有一所公共礐池,用竹配合草袋仔搭建簡陋公共廁所(供牛墟人潮使用),其下面 有一深又糞池,聽說常常有人不小心滑下去(撥落屎礐)因此阮囝仔不敢靠近,以上是未建溪湖座,太平街未開闢前路況。

「溪湖座」建造後︰

昭和四年左右(1930年代左右)建造溪湖座後,整條陰森森夜間不見人影的牛車路,漸漸形成一條街道,首先溪湖座對面一淈魚池(有業主),被填平建一排平屋店面營商青果、檳榔、日用雜貨等業,戲園(戲院)南邊向東地主(杜豬母)亦將原有魚池填平建一排平屋店面約五、六間,有剃頭店(大 春理髮店)有麵店仔(竹竿串經營)等商店,二溪路入牛車路到戲園間,竹林也漸漸被剷除建店舖,王舅廟邊一帶竹林地主是汴頭扁頭等人擁有,他也在王舅廟邊向 東建屋數間,營業玉突屋(撞球店)及販賣薪柴業,楊奈(外號西通)代書館也在此營業(後改營公共浴池),「瓷仔亮」也在對面向西建貯存貨物倉庫(光復後由 林粉、先進等相繼營商飲食店現尚在營業)。

其餘竹林到台灣光復前,尚未全部剷除,記得日治,中日戰爭時期日軍戰勝時,學校有日間謂「旗行列」夜間稱「燈行列」慶祝行事,附近學生都到此取竹枝,製國旗小旗杆,那時曾發生過,小學生由竹欉上墜落被竹剌死慘案,當時此牛車路只自溪湖座以南較有建設,北方尚未有多大改變。

至台灣光復後,太平街就有很大的變化,原有竹林全部被剷除,初期被剷除後空地,由地主「扁頭」貯藏桂竹、薪柴(當時有一位田中里人楊姓單腳劈柴工,被雇用在此劈柴其劈技不亞於正常人,特記入此內為念)場地。

因鎮民戰時無暇整修,簡陋破舊房屋,戰爭結束後有改修亦增建之需,以當時鎮民經濟能力,最適當修建的房屋類是,選擇最經濟實用的「竹管仔厝」,因「竹管仔厝」建造簡單、迅速、便宜,一、二天就能建成,因此鎮內經營建造「竹管仔厝」業「竹寮」大風行。

到 五、六十年代因台灣經濟大起飛,住的需求品格提高,興建房屋多傾向磚造亦鐵筋洋樓,為此竹寮商意漸漸消退,加之社會經濟佳,風化場所激增,因應時代,地主 將原桂竹貯藏場全部建造竹管店舖出祖,配合溪湖座觀戲人潮,形成人氣旺盛夜市場(被稱竹管仔市),同時應運而生是「酒家」「茶店仔」當時太平街此種風化營 業場所有將近十間,其盛況聞名中部,據說也有台中客專程到此享樂。

到二十世紀末因電視迅速佔娛樂界,有線、無線共有一百餘台任你選,電影戲劇可輕鬆坐在客廳看,鄉村戲院因此無法存在,也無其營業空間,溪湖戲院已拆除,泰山戲院改營超市,溪湖鎮內現已無戲院。

回 顧八十年前,竹林密植陰森森人跡稀疏的牛車路到,建造戲院帶動到光復後,民國四、五十年代風靡中部地區,酒家茶店仔林立,燈光通宵達旦,牛耳娛樂界的不夜 城太平街,自出現電視,戲院難存在,被拆除,酒家茶店仔也隨之消失後,盛況一時的太平街,今落寞到再度回復,人跡稀疏靜悄悄的老街!!

再說「溪湖座」

「溪湖座」是由大竹圍人士集資(代表人徐石慶先生)合建一座日式木造戲劇場,約容納二百名觀眾,座位是靠背四人座木造長橑椅,前排座椅後面有一橫板寬約15公 分,開四個洞置茶壺用,觀眾席後面設有「茶台」為觀眾泡茶(有費服務)販賣水果及零食等,茶台經營者與戲園主有期限合約,附帶條件是散戲後清理觀眾席(好 像經常由姓王經營者續約),顧戲口(管理入口收門票)是位王池文阿伯擔當(長年都是他好像終身職),顧戲口者應心硬,六親不認才能稱職,留羊鬚面無表情池 文阿伯很稱職,他另一職務是散戲五分鐘前啟開所有大門,開放讓外面待機囝仔群入內看戲尾。

早期平常是由巡迴各地的歌仔戲團,十天一檔接繼演出,後來偶爾放映活動寫真(電影)。

新 到接演歌仔戲團,第一天就踩街宣傳,隊伍由團內旦角全部穿華麗戲裝,鑼鼓帶動,主角座人力車(約二、三台),其他站在卡車上揮手,隊前方有旗手舉團名旗 幟,宣傳員手持銅鑼、擴聲筒(紙製,圓錐形),大聲介紹︰「本團是**歌仔戲團今日來到貴地開演藝題,日間「薛平貴與王寶釧」,夜間「封神榜」…」,如此 宣傳召喚觀眾,十日檔中間每天都出來街上打鑼介紹每天戲文。

當年入場料(票價)日間一角(10錢)夜間角半(15錢)日間演文戲,夜間演武戲,夜間武文加演「撥武(武師真鎗真刀對打、群體翻滾、大旗舞等)」、機關變景(內景碰一聲響,電燈一暗再亮就變外景)、騰雲駕霧、吐劍光、蓮花化身、人坐神鷹在空中飛行、真水實景(橋斷人落水景)等較有娛樂變化因此夜戲加5錢。

兼放映黑白默片電影

1930年代中國上海拍製黑白默片電影,進入台灣,隨時代潮流溪湖座也偶爾上映活動寫真(電影),舞台中央安置白色銀幕,兩旁一邊樂隊(四、五人團)現場演奏,一邊辯士(解說員)站的解說劇情。

童年七、八歲時所看活動寫真(電影)是一影像場境後,就出現一幕說明字幕,該時代識字者不多,因此有辯士在旁邊用台語解說劇情,樂隊是視劇情場景,而配合演奏增加戲內情調效果,所放影片印象較深的,有神怪武俠片「火燒紅蓮寺」,由當時最紅女星胡 蝶主演,此片當時就運用特技拍製,很有可看性頗受歡迎,如有一幕大蛇精欲吃人,騙人登天梯,向天上二盞天燈(真際是大蛇雙眼)而行,此幕以當時水準而言, 相當迫真。空中劍光決鬥時,黑白片上呈現出色彩是,用手工在影片每格塗抹色彩而成的,真是費心良苦,文戲多是悲情哀怨片有「桃花泣血記」,「歸來」,「空谷蘭」等片頗受歡迎。

附錄︰(取材自網路)

火燒紅蓮寺1928上海電影,鄭正秋第一代)編劇、張石川導演,胡蝶主演1928年《火燒紅蓮寺》的上映,是中國武俠電影不斷進化的歷史所造成的必然結果。而在當時公映之後,竟遠近轟動,名噪影壇,確實是始料不及的。在市場鼓噪的情況下,「火燒紅蓮寺」在三年間竟一氣拍了18

火燒紅蓮寺歌詞
紅姑的囝是陳繼志,宣良徒弟是柳遲,拐腳大仙常德慶,奸詐陰險沒仁義,愛笑道人是笑嘻嘻,愛哭道人是哭又啼,兩人要是干戈起,用哭用笑拼特技!!

另一哀怨悲情片「桃花泣血記」是由阮玲玉主演是一九三二年,「上海聯華影業」製片印刷公司所出品的一部影片,由十萬蒼編劇,阮玲玉、金燄飾演女主角琳姑和男主角德恩,在台灣上演時特製譜一首歌曲增加其哀感。

桃花泣血記歌詞︰

人生就像桃花枝 有時開花有時死 花有春天再開期 人若死去無活時

戀愛無分階級性 第一要緊是真情 琳姑出世歹環境 親像桃花彼薄命

禮教束縛非現代 最好自由的世界 德恩老母無理解 雖然有錢也真害

德恩無想是富戶 專心實意愛琳姑 免驚日後來相誤 我是男子無糊塗

琳姑本正也愛伊 信用德恩無懷疑 每日作陣真歡喜 望要作伊的妻兒

愛情愈好事愈濟 頑固老母真囉嗦 富男貧女蓋不好 強制平地起風波

紅顏自本多薄命 拆散兩人的真情 運命作孽真僥倖 失意斷送過一生

離別愛人蓋艱苦 親像鈍刀割腸肚 傷心啼哭病倒鋪 悽慘生意行無路

壓迫子兒過無理 家庭革命隨時起 德恩走去欲見伊 可憐見面已經死

文明社會新時代 戀愛自由才應該 階級約束是有害 婚姻制度著大改

做人父母愛注意 舊式禮教著拋棄 結果發生啥代誌 請看桃花泣血記

台北市大稻埕「辯士」(默片解說員)」詹天馬王雲峰來為這首歌曲譜詞譜曲。

印象深刻第三片是「歸來」也由哀愁女星阮玲玉主演,描寫亂世造成夫妻陷入中、外男女三角悲情故事。

歸來 故事

聯 華影片公司出品,攝影庄國鈞。顾彬告别家人出國經商,顾彬房東太太的女兒黛娜很思念死去的父親,因此對與父親一國的顾彬很有好感。戰爭爆發,顾彬的妻子琬 兒和公公帶着幼子監兒逃難,在逃難途中,琬兒和家人失散。幾個月後,琬兒病愈回到了故鄉,她得知顾彬即將回國非常興奮,誰知當她見到丈夫後才發現顾彬 帶着黛娜一起回來,原來顾彬以為琬兒在戰火中死去,他已經和黛娜结婚了。琬兒强忍心痛,假装是顾彬的妹妹,但黛娜還是發現了真相,她很同情琬兒和孩子,最终她離開了顾彬。

空谷蘭 故事

1925 年默片世家子紀蘭蓀留美歸來,娶同學的美貌賢惠的妹妹紉珠為妻,他的表妹柔雲工於心計,終於鳩占鵲巢。多年後,紉珠念子心切,化名幽蘭夫人重臨故地,柔雲 則因原形畢露,最後終於走向死路。本片取材於日本小說《野之花》,創作成典型的鴛鴦蝴蝶派家庭倫理情節劇,劇作方面雖仍有人為痕跡,但張石川的導演技術闈 明顯更加成熟,新星胡蝶取代了舊星張織雲,因為有声而顯得更加出色。

改良戲代替歌仔戲時代

溪湖座於昭和十一年(1937)左右曾有日本技藝團「Hanri松岡」來表演記錄,該團主戲是水藝與魔術、舞蹈,另插演,團主Hanri松岡展開紙傘在觀眾席上空走鋼索,並由上方蹲下面背舞台,滑溜到舞台冐險精彩表演,記得小五時由老師帶全班學生去觀賞。

1938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歌仔戲,由於傳統戲劇的演出受日本政策制限,部分歌仔戲劇團為求生存,改以「新劇團」、「改良戲」為號召另起爐灶,因此溪湖座也隨時代改為改良戲亦稱新劇團,巡演之戲園。

新劇團編劇將古裝戲思維,編輯在改良戲的主軸中發展劇情,劇情為現代題材,如皇帝改稱社長、太子謂小爺、大臣稱為課長等,以現代服裝演古裝劇,演出時穿著和服或現代服、唱歌仔戲。

初 期臺詞跟動作都與歌仔戲相同,後來以台詞、口白代唱歌仔戲調,動作也較寫實化,後唱的方面只插唱當時的流行歌(日歌︰紅色牡丹、白蘭之歌、蘇州夜曲等,台 語歌︰雙雁影、白牡丹、雨夜花等),刀劍改為棍棒,也有出現短銃,有這劇團中間插演魔術,專識歌手演唱流行歌增加娛樂性吸收觀眾。

雖然如此,這類戲劇在當時廣受民眾歡迎,最受歡迎戲目是(義賊廖添丁、林投嫂、周成過台灣等)。

臺灣的改良戲,劇情通常不脫家庭倫理及復仇義賊兩大主題,並沒有因戲劇形式的翻新而,在內容上反映出當時臺灣在殖民統治下的社會生活面貌。改良戲是臺灣新劇萌芽學習階段的產物,雖然藝術成就不高,但至少為往後的戲劇文化奠下了一些基礎。

1045年 光復後,被限制歌仔戲再逢生機,在麥寮創立了拱樂社,起初以內台歌仔戲的演出為主,原本在日治時期被禁演的本土戲劇,光復後終於可以解禁開放,在國民政府 還未大力推行極具爭議的國語政策之前,這對本土社會應當是極具吸引力的一項娛樂文化發展的先機,拱樂社的全台巡演果然轟動場場爆滿,於是編制不斷擴大從一 團、二團擴張到八團(當時小童星許秀年後來成為與楊麗花配對的盛名小妲),除了拱樂社之外還有別的戲班回復組團巡演,而且這只是內台戲,還有許許多多外台 戲團在台灣各地鄉間遊走不計其數。

一 九五○年代的職業新劇團尚約有20-30團,劇團組合十分複雜、多元,不但有「鐘聲」、「星光」、「黑貓」這類傳統新劇團,也有結合歌舞與新劇表演的歌舞劇團,此外,不少出身歌仔戲班、特技團的演員也活躍於新劇舞臺。

光復後「溪湖座」改名稱「溪湖戲院」隨時代潮流,歌仔戲,新劇團,電影輪流演形成多元化經營,與光復後建造的「大光明戲院(後改名泰山戲院)」互相競爭意識濃厚,尤其爭取,限量日語片、新興起的台語片最激烈。

在一九五○年代後期,台語電影興起之前,新劇與歌仔戲是戲院「內台」最常見的演出,乃民眾生活中的戲劇,歌仔戲女演員(苦妲愛哭眛、小生戽斗寶桂等在溪湖有相當人氣)。新劇女演員在舞臺的表現也比男演員更耀眼。當時的新劇團完全以票房收入維持劇團生存。它的興衰不但與近代電影、電視發展有互動關係,也深受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影響,六○年代末新劇終因失去表演舞台而銷聲匿跡。

台語片興衰記

1955年 拍攝了《六才子西廂記》,同年何基明導演拍攝了《薛平貴與王寶釧》,在台北上映後大獲好評,從此開啟了三年台語電影的第一波風潮。而後陳澄三的時裝劇《雨 夜花》也在片房上得到成功與迴響。當初的台語片應用一般民眾慣用的語言,並且常以耳熟能詳的故事或通俗劇情為劇情主軸,大受觀眾喜愛,而片商也在此看見商 機,開始了台語片的拍攝輝煌時期。

1962年,台語片主要市場的中南部已從八七水災中復甦,六O年 代快速的工業成長則帶來經濟力,前面三年的生產高峰,為台語片建立了穩固的觀眾群,台語市場也因為仍保有這些觀眾而有翻身的機會。當時為了與國語片抗衡, 各式各樣的類型混搭在台語片的創意中,除了原先的歌仔戲、歷史劇,還加入了歌唱劇,甚至漫畫情節、西部類型片、異國情調的《新天方夜譚》,直到了1981年的《陳三五娘》,才算是結束了台語片燦爛的時代。

台語片時代除了締造了美好的票房成績之外,也捧紅了許多至今仍然活躍的明星,像是諧星矮仔財(已去世)、文英、戽斗(已去世)、楊麗花、柯俊雄、張美瑤等,都是至今還相當有名氣的老影星。

為了提高票房,有些片子的主要演員還受邀隨片登台。知名演員有:陳茵、白蘭、小雪、周遊、張清清、陳雲卿、何玉華、游娟、鄭小芬、陳秋燕、石軍、陽明、奇峰、陳揚、傅清華、柯俊雄、戽斗、矮仔財、金塗等。

被稱台灣美空雲雀陳芬蘭也曾來溪湖登台演唱過。

台 語片的紅星或編導像小雪、小艷秋、田清、辛奇、呂訴上、吳炳南、李坤炎、戽斗、英英、邵羅輝、邵關二、周遊、周萬生、林博秋、柯佑民、郭夜人、康明、許成 鐘、許成邦、許成銘、陳財興、陳劍平、張深切、張維賢、張淵福、劉江南、矮仔財、楊一笑、楊月帆、靜江月、賴曾、鍾瑛、天炮枝、阿匹婆、武拉運、洪信德、 素珠、黃俊、黃志清、曾仲影、游星田、楊長江、鄭東山、歐雲龍等都是出身於劇團。

其中小艷秋在台語片紅透半天後,發展到香港拍片,當時香港粵片配閩南語因語言相通,在台也風行一時女主角片片都是「小雯配小娟(凌波童星時代藝名)」演出每月製出一片的粗造片,小艷秋出現於香港拍片後,名聲淩駕小雯因此鬧出不少演員間醋勁事件。

爭取放映二輪日本影片

記 得五十年代以前,是「日本影片」最流行也擁有最票房高峰期。在那個年代,日本影星黑澤明、三船敏郎、石原裕次郎、小林旭、美空雲雀、淺丘琉璃子等,年輕人 雖看、聽不懂日語,而且也沒有中文字幕(有一段時期曾在舞台銀幕邊另置小幻燈片打口白字幕。),但因有人工翻譯(辯士),辯士現場以口白配合劇情,還偶爾 加入自己歷練出來的口技,是戲迷的最愛。「日本片」當紅就是三船敏郎的武打片【宮本武藏】、【宮本武藏決鬥】更是場場客滿;石原裕次郎、小林旭、美空雲 雀、淺丘琉璃子合演愛情片也是青年男女之最愛。

跑片「羅生門」深夜在溪湖座放映

早期數家戲院共用一套拷貝影片時,當甲院放完後,就由專差迅速將拷貝送至乙院輪流放映(經核准上映日片全台拷貝數有受限制大概二至三支)。專差如此來回奔走,稱為 跑片

羅生門》是根據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竹林中》改編的電影,使用了芥川的另一部小說《羅生門》的名字。電影由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執導,于1950拍攝完成。故事敘述了一個武士和其妻子在遠行途中被強盜攔截並捆綁,其妻被強盜強姦,之後武士又不明原因地死去的故事。電影通過多人對這一事件的不同描述表達了人之不可信這一內涵。劇中強盜、武士妻子、武士分別由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扮演。作品獲得195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獎,奧斯卡榮譽獎(相當於今天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眾多獎項。這是一部在日本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也被許多人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大概1953年台北以首輪放映「羅生門」盛況空前,溪湖座當時為爭取提早放映,由二林影片商「阿勳策劃」,以自家用車直接將台北運片到溪湖當天深夜放映,映畢當夜再運回台北。

溪湖座,黃昏時候確定要放映時,戲院急速繒製大型看板廣告於十字路,派人到鎮內各處宣傳,深夜只放映一場,雖夜深幸得滿座,可見當時日本片受歡迎程度,也破溪湖座歷史記錄,與台北同時放映首輪片「羅生門」,溪湖座台灣光復後改稱「溪湖戲院」。

民 國四十年代由東新木材行「楊啟宗先生」等人士集資在平和街另建一座新戲園「大光明戲院」,新戲院除接光復後再度興起歌仔戲團,新劇團檔外,為爭取日片(當 年日本片當紅片片滿座),兩院對立競爭劇烈,當時人氣最旺日片「明治天皇與日露戰爭」,「川島芳子」都在「大光明戲院」放映。

在該院史上,演出人氣最盛埸場爆滿是類似日本寶塚歌舞團的「藝霞歌舞團」每天三場,坐位、站位都場場滿,其新潮流演出,美妙歌舞,豪華服裝,場面之大,連接換場之方式,是該團在全島超人氣之因,印象中除豪華歌舞場面以外,由小眛主演的「阿公嘜煮鹹阿嬤嘜煮Tiya(淡)」一幕最精彩受歡迎,小眛現仍在歌仔戲界佔有一席,是「藝霞歌舞團」散團後唯一在演藝界僅存演員。

附錄︰簡介藝霞歌舞團(取材自網路)


藝霞歌舞團 這個團已經結束營運了, 當年站在台上的年輕貌美的演員, 現在也許都當阿

因為海山戲館將推出一場歌舞劇, 是類似藝霞歌舞團的歌舞演出, 呈現民國50年代的表演

藝霞歌舞團成立於民國47, 解散於民國74年。

東森新聞報導 【台灣歌舞團/台灣的「寶塚」 藝霞盛況萬人空巷】 http://www.ettoday.com/2007/12/02/91-2195789.htm

《阿隆的苦戀歌》 「霞女」小咪回來了

陳淑英/台北報導
  想 要回味曾經紅透大街小巷的藝霞歌舞團的光景,現在有機會了。「當海山團長雅蓉來找 我,告訴我,演出的風格會有藝霞歌舞團的形式,我想都未想就答應了。」歌仔戲演員小咪說,她二十多年未接演大型台語歌舞劇,這次跟與海山劇團合演《阿隆的 苦戀歌》,完全是想回味當年「藝霞歌舞團」的藝霞風味。

 藝霞歌舞團草創於民國四十七年,是五十年至七十年代紅極一時的歌舞團,這種台式歌舞劇表演路線通俗又典雅,綜藝趣味十足。整團都是女演員,載歌載舞常帶給觀眾值回票價的感覺。後來因為時代變遷,坊間缺乏大型表演場地被迫解散。

 藝霞當年有多紅?小咪說,當時一張票要二百五十元,觀眾拿鐵鍊子鍊住椅子占位子。一天演三場,除了換場地要休息一天搭台,幾乎全年無休。 小咪是當年藝霞的台柱,從十四歲進藝霞,待了廿三年才解散被迫離開。小咪後來演歌仔戲,生旦丑全能,這次有機會回味當年的滋味,覺得十分地難得。

 這次演出《阿隆的苦戀歌》,故事發生在五十年代的台灣,跛腳拾荒者阿隆愛上一位孤苦無依的瞎眼女孩阿梅。小咪說,有歌有舞,雖然布景當然 不能跟當年的藝霞比,但已經很回味了。這次小咪在台上大唱《我是男子漢》、《為錢賭性命》,沒聽過小咪唱台語老歌外加跳舞的年輕戲迷,今、明兩天可在台北 縣藝文中心看到小咪在《阿隆》反串的帥氣風采。

溪湖曾有二處臨時戲園

除以上兩座戲院外,溪湖曾有兩處臨時戲園,一處是媽祖廟前舊基督教堂對面米穀倉庫,記得是溪湖座新建不久,昭和四年左右(1930年),有心人眼看溪湖座營運鼎盛,就集資將米倉搭舞台、排椅橑佈置臨時戲園請歌仔戲團演出。

另一處是平和街現消費市場內,市場改建前菜架仔(青菜攤位)南邊空地,大約昭和八年左右(1934年) 用木板條搭建一座臨時戲園,此戲園也專演歌仔戲,該時代無電視,收音機未普遍,民間娛樂只有聽講古,看戲而以因此應社會需求有此臨時戲園出現,在此演出歌 仔戲團印象深刻是,看到罕見的真水實景,舞台上演員渡橋由斷裂橋上墜落水中,在水中遊水場景很迫真,舞台上置水漕注滿水,三面用鏡照水漕中水,視覺中呈現 出,如一遍真實大海很有創意。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溪湖民藝戲曲史(2)

溪湖民藝戲曲史(2)

2008/11/08 12:11

民藝類︰

汴頭︰錦樂軒(北管)

汴 頭有分北管、南管、八音吹,我們是屬於正北管,稱為汴頭錦樂軒,請大村一位先生來教北管,叫慶仙的人。日據時期,我十四、五歲去學,今年已八十四歲,以前 的先生很有責任,從大村用拐杖一步一步慢慢走來,學一期(館),一館一百二十天,以一百天為主,當時請多少錢已經不記得了,學生花錢,供給三餐,晚上給花 生當點心,先生教導很盡力,以前較少工廠,白天種田,晚上到曲館唸曲,打鼓,當時學生約有五、六十人,現在只剩下三、四人,就有人在說為什麼不傳承給年青 人,以前學的時候,要行先生禮,現在年青人則是煮點心給他們吃,他們也不學,社會變遷如此。各位先生、小姐,想想看有何好辦法,能讓北管繼續傳承,我們花 時間來教是沒關係,我們這個北管西皮、福祿都有,福仔是用椰絃,用竹管絃是西皮。

日本時代做戲有被禁止,在鄉下沒有很轟動,是沒有被禁止,禁古樂時歌仔戲也不可以做。

楊宗烈: 汴頭有分北管、南管、八音吹,我們是屬於正北管,稱為汴頭錦樂軒,請大村一位先生來教北管,叫慶仙的人,日據時期,我十五六歲就去學,今年已八十四歲,以前的先生很有責任,由大村用拐杖一步一步慢慢走來,學一期(), 一館一百二十天,以一百天為主,當時請多少錢已記不得了,學生花錢,供給三餐,晚上供給花生當點心,先生教導很盡力,以前較少工廠,白天種田,晚上到曲館 唸曲,打鼓,當時學生約有五、六十人,現在只剩下三、四人,就有人說為怎麼不傳承給年青人,以前學的時候,要行先生禮,現在年青人則是煮點心給他吃,他們 也不學,社會變遷如此,各位先生、小姐,想想有何辦法能讓北管繼續傳承,我們花時間來教是沒關係, 這個北管西皮,福祿都有,福仔是用椰絃,用竹管絃是西皮。日據時代是沒有被禁止,禁古樂時,歌仔戲台也不可以做。

曲本還在,我就說到這若有好機會請大家告訴大家,;北管在舊保安宮。

楊竹樸:我十幾歲就有參加武館,當獅尾,老師是自己庄裡的「洪分」(外號:臭塗師)教的,請別地方的人叫「部長」,以前我父親那是「清誥師」教的,再來我二十歲後就沒有參加了。

溪湖楊文開組歌仔戲團「耕樂社」

太 平里里長楊文開,光復不久約民國四十年左右,召募溪湖鄰近鄉鎮從事歌仔戲演員,組成職業性「耕樂社歌仔戲團」巡迴各地戲園演出,演員有小生「碧中銀」此小 生演技佳,可惜人倭小,其夫也是演員,在舞台上壇長演一人之下,宰相奸臣角色,平時在溪湖街內拉人力車為副業,真的,現實也是當一人之下拉車角色,雖扮演奸臣角色,其為人和善忠厚,另一位重要角色是,火燒厝宰牛馬仔慶同居人此女外表頗佳,演小生、小妲都會勝任可說也是台柱之一,其他演員共有二十餘名,因臨時組成戲團,演員素質參齊不一,默契較差不久就散團。

汴頭里長伯:使人最懷念的是以前最出風頭的「楊文開」,以前鹿港打架,他一喊擋住五分車,坐五分車前去鹿港,之後他就名聲大噪,…..學武的人比較愛打架,去溪湖街上都響噹噹,沒人敢惹。

到現在武館沒有失傳是因為獅頭還有人在舞,年青人都還有人去學舞龍舞獅,像入厝還有踩七星及八掛,若是出陣還有二、三十名。

以前武館就是汴頭最轟動,還有三塊厝(中山里),一樣大庄頭及姓楊的。 溪 湖茶店仔、酒家最多,汴頭人去經營的人很多,因為經營像現在特種行家,會請有武打基礎的行家當保鑣因為這種行業最怕有人來白吃白喝,若有十家茶店仔,其中 八家都是汴頭人開的,溪湖民國四、五十年時,很轟動,比台北江山樓還轟動,常有從台中到溪湖茶店仔,到二十幾年前才移至台中,也算是溪湖特種營業的末期, 現在只剩二間茶店仔。

東寮里胡厝慶雲軒(北管)

胡 糶 口述:

以前北管是慶雲軒,與福安宮合。叫子弟戲,這些學北管的子弟,叫他們來教腳步,叫子弟戲,不是北管戲。有穿戲服 生意人演子弟戲,多好看,烏龜當小生,做旦,總經理做大花,演個意思意思,大家都算是有職業的人。工作之餘來這邊娛樂,在福安宮演,溪湖街仔的人比較多。

北勢尾︰新花珠,宋江陣

楊萬見: 北 勢尾歌仔戲哦,我是二十二年生,三十七年學起,永龍叫和尚(教戲先生)來,八月十五日就下去學,里長一出手就出十萬,出四個簍子,庄的事情搞定啦,都出公 金啦,變做公的就對了,學二個月就說要表演,我剛好被叫去表演,賺的錢當做老師禮,出外演戲時,頭家爐主透早就開牛車來載我們,做戲的人哦,看要不要坐牛 車,那要是做表演,晚上做到二點還在做,沒有做不成,很辛苦。

我們北勢尾歌仔戲哦,我是二十二年生的,三十七 年學起的,再來說學起的過程給你聽,就以前喜歡玩嘛,光復後和楊南去看歌仔戲啦,去糖廠旁的劉厝看戲,看到戲感到不錯哦,我就說咱們就邀一邀來去,就有一 些後場師哦,鑼鼓陣常在奏,那時「永樂」門口在做「張士賢遊蘇州」感覺趣味、趣味,就和阮庄的永龍講,永龍聽了說:好啊!你 趕快去邀人才,我就去邀約,那找幾天而已哦,永龍叫萬興庄某一職業九甲戲班演戲的楊和尚來指導排戲,八月十五就下去學,現在咱們的基金要怎麼拿,就去庄裡 面發表,跟里長講,他一出手就出十萬,出四個戲簍子,庄裏的人,大家投資,都出公金啦,變作公的就對了,那我們八月十五日就學起,學二個月,就說要表演, 很可憐呢!我 確實很打拼,日時要學,晚上也學,學到十月十五,就上表演。要讀書,得要有錢才有辦法啦,不然是很辛苦的,我剛好被叫去作表演,表演回來後,就我們賺的錢 當作老師禮,表演哦,很辛苦的咧,頭家爐主透早就開牛車來載我們,做戲的人哦,看要不要坐牛車,以前沒有鐵馬咧,那去到那裡,就設一間戲館,讓你們休息, 弄一弄讓你們睡,那明天趕快再過來,那要是做表演哦,晚上做到兩點還在做,沒有做不行。我們晚上在學哦,田中央和外四塊厝都過來看,都叫娛樂嘛,就是欣 賞,就是我們這裡有戲嘛,每個庄頭都會來看。整個埕,人都滿滿的,很熱鬧。那要是到戲棚地哦,人在燒金哦,戲棚的地上整個都好好,二十多個啦,意思就是有 賺,以前沒有地方賺工啦,那一直做的很有趣哦,因為二二八事件,歌仔戲說不可以做,那枉費了,我十八歲禁歌了啦,就不能做,咱們這戲台哦,二二八事件禁鼓 樂啊,只有禁野台戲,因為燈光很亮,聚集人潮,怕會作亂。以前就是因為二二八事件才解散的,民國55年時,金塗來庄賣藥說要開放了,要大家再來學哦,結果真的開放了。新鳳聲就是那時候成立的,就請金塗來教戲,他姓林,是永靖關帝廳人。我是民國三十七年學的,那時我十六歲,那我們的團名叫新花珠啦。(楊萬見口述)

我是19歲時學戲的,那時我的年紀最大,演的角色是「三花」,丑角的意思。夏天時,晚上78點開始學,冬天較早,差不多56點開始,1011點結束。演戲的時間,都是在吃中飯後,沒多久就開始「打面」了,差不多2點,2點多就開始表演了,到下午56點結束,晚上八點左右開始表演,因為以前的人,都在這個時間才有空出來看戲,快天亮才結束,大概是34點。以前二林市內、埔鹽、湖仔內、浸水庄,常常去做戲。有一次在農曆七月時,去王功做戲,曾和一棚內台戲相拼,那時廟內有作一支功旗,若贏的一方,就可以得到。功旗算是面子旗,若得到就比較有面子,作到晚上89點時,他們的戲比較沒人看,人攏跑到阮這邊,結果勝負還沒分,他們就找藉口說要去別處作戲,將功旗拿走。這是我21歲時發生的是事情。(楊南口述)

因為二二八事件禁鼓樂就沒有做了。那我們的團名叫新花珠。

註:以前剛禁鼓樂時,瑞泰就將戲服及二個戲簍,俗俗(台語,便宜的意思。)賣給番婆庄的金春英戲班。另外二個戲簍給宋江陣借去裝以前的服裝,現在還在用。後場的樂器,都是各人的,也都不在了。我還留有一本國寶玉蜻蜓的劇本。民國38年時,也有穿女裝去拍一張相片,相片也還在。(楊萬見口述。)

楊儒坤: 咱們北勢尾出名的就是宋江陣,北勢尾自有歷史以來,出去外面大家都說北勢尾的代表就是宋江陣,關於宋江陣,咱們這宋江陣就是描寫水滸傳在宋朝時代,有一位高太尉想要謀反,要囿霸佔帝位,然後梁山有一個宋江,他是義賊,當時有108位下去給義起來,所以人都說梁山108俠,他們為了要幫助朝廷除掉這個高太尉的故事。這108位當中,每人拿一種武器,每人學一種的功夫,然後才辦成這個宋江陣,北勢尾為了紀念宋江108俠,所以咱們北勢尾自原早以來,就是大陸的唐山祖過來傳授咱北勢尾武術。名是謝清場啦,另外一個叫謝本,還有一個叫謝藝沙,三個帥父來我們北勢尾教宋江陣。

寬,: 這個原早的旗號是振興社,金獅陣在民國四十二年,才由謝清場繼續傳授成立,最大的特色就是整隻獅子,都是黑色的,後來在民國四十二年,再由謝本,謝藝沙,二位師傅訓練成為宋江陣,旗號為振興社宋江陣,沿用至今。

因為本團宋江陣並非職業團,所以很少有人來請去表演,收費也沒有一定標準,最高的就只有彰化縣政府82年舉辦的民藝華會,補助15萬,77年去大甲鎮瀾宮建醮出陣補助10萬,也曾有選舉期間請去助陣的,約810萬,最少的是鹿港頂番婆那裡的廟,才2萬多,因為是村裏的人來請的,所以就收的較少。收來的錢也都是納入公金,並沒有發給團員。

楊儒曾口述:宋江陣第一次出陣我就有參加,我是拿齊眉,那時候請厚牙沙(謝藝沙)來教時,在下竹圍公廳那裡拜師,三支香下爐時,要下重誓,不能再拿獅頭、功夫不能外傳,違反者,將遭五雷轟頂。這是要大家不能再回頭組獅陣,以及陣圖不能外傳。

楊和尚指導

團主楊永龍

團員︰楊萬見、楊樹林、楊塗樹、劉詩通、劉四川、楊 南、楊明鐘、林 土劉居萬、黃瑞香、黃 不、楊 猜、陳 猜、楊水月。

民國五十五年解禁,聘請永靖鄉人林金塗指導,成立新鳳聲。新鳳聲後場為楊萬見、楊樹林和楊清。

民國五十七年因故分為新鳳升及振興社二團,新鳳聲團主為劉詩通,後場楊萬見、楊金木。 振興社團主為楊永龍,後場楊清、楊樹林。

汴頭︰錦樂軒.

汴 頭有分北管、南管、八音吹,我們是屬於正北管,稱為汴頭錦樂軒,請大村一位先生來教北管,叫慶仙的人,日據時期,我十五六歲就去學,今年已八十四歲,以前 的先生很有責任,由大村用拐杖一步一步慢慢走來,學一期(館),一館一百二十天,以一百天為主,當時請多少錢已記不得了,學生花錢,供給三餐,晚上供給花 生當點心,先生教導很盡力,以前較少工廠,白天種田,晚上到曲館唸曲,打鼓,當時學生約有五、六十人,現在只剩下三、四人,就有人說為怎麼不傳承給年青 人,以前學的時候,要行先生禮,現在年青人則是煮點心給他吃,他們也不學,社會變遷如此,各位先生、小姐,想想有何辦法能讓北管繼續傳承,我們花時間來教 是沒關係, 這個北管西皮,福祿都有,福仔是用椰絃,用竹管絃是西皮。日據時代是沒有被禁止,禁古樂時,歌仔戲台也不可以做。 曲本還在,我就說到這若有好機會請大家告訴大家,;北管在舊保安宮。

(楊宗烈口述)

楊竹樸:我十幾歲就有參加武館,當獅尾,老師是自己庄裡的「洪分」(外號:臭塗師)教的,請別地方的人叫「部長」,以前我父親那是「清誥師」教的,再來我二十歲後就沒有參加了。

里長伯:使人最懷念的是以前最出風頭的「楊文開」,以前鹿港打架,他一喊擋住五分車,坐五分車前去鹿港,之後他就名聲大噪,..學武的人比較愛打架,去溪湖街上都響噹噹,沒人敢惹。

到現在武館沒有失傳是因為獅頭還有人在舞,年青人都還有人去學舞龍舞獅,像入厝還有踩七星及八掛,若是出陣還有二、三十名。

以前武館就是汴頭最轟動,還有三塊厝(中山里),一樣大庄頭及姓楊的。

溪湖茶店仔、酒家最多,汴頭人去經營的人很多, 因為經營像現在特種行家,會請有武打基礎的行家當保鑣因為這種行業最怕有人來白吃白喝,若有十家茶店仔,其中八家都是汴頭人開的,溪湖民國四、五十年時, 很轟動,比台北江山樓還轟動,常有從台中到溪湖茶店仔,到二十幾年前才移至台中,也算是溪湖特種營業的末期,現在只剩二間茶店仔。

大竹圍︰振興館

大竹里陣頭,民國三十八年左右,光復後,日本時代有獅陣,光復後是庄內揍熱鬧。那個時候只有拳頭館,光復後才有獅陣,武館是振興館,南館差不多十幾年前就無啦,四、五年前開始一些年青人在慶安宮學大鼓。

(楊進慶口述)

阿公厝︰勤習堂

各角頭以前差不多每個庄頭,都有北管,阿狂厝也有北管,以前武館屬於勤習堂,目前湖西里還有一陣金獅陣。北管差不多一、二十年前就散了,獅陣我們就不曾斷過,從日據時代就有了,我看溪湖在有獅陣的,汴頭、忠覺、中山里勉強也算有

(楊篤恭口述)

田中央︰勤習堂,勝興珠(南管)紙馬陣

以前有武館在練拳頭。叫勤習堂,以前都純粹在打拳頭,沒有像現在都有拿刀的,完全都是為了在鍛鍊身體,因為那時盜匪很多,所以才會發起大家來練拳。(里長伯楊永發口述)

這拳頭我了解不是很多,因為我本身也沒有學過, 就我所知道,大約說一下,聽說我們田中里這個勤習堂,是日據時期西螺七崁那邊來教的、來傳的就是了,那時候的傳授師父,有位見智兄,楊見智他學得不錯,所 以由他來操練,他練拳頭學得很不錯,之後又有收徒弟,這位徒弟叫楊塔,這位楊塔也學得很好,拳頭的動作步驟都有學起來,當時庄頭也有幾十個,都很會打拳 頭,後來田中央的勤習堂就很有名了。

在田中央,整個里、庄,都有,操練地點應該算是 在中圳。我是聽說,那時候日本人很兇惡,日本的西工,西工就是焊接工人,來建設溪湖糖廠,去酒家喝酒,喝一喝都不付錢,還給人家翻桌。那時日本人很兇,很 多生意人都快沒辦法生存,後來我們這勤習堂練習的很有成果,人數還蠻多的,結果有三、四人去打日本人,打得讓日本人都沒辦法,不然他們都要去鬧酒家,不給 錢,之後被田中央的拳頭巢收拾起來,那時候的東西路,出入很多,外地人要來經過這裡,出入都從這一條,連大人也怕被田中央的小孩打,而不敢放心經過田中 央。

(楊條彩老師口述)

勝興珠(南管)

那 時我大約十八、九歲,大概四十年前,我們這裏就有南管了。那時候南管都是在中圳練習。那時南管有個名字,稱為「勝興珠」。在田中央的頂圳、下圳的人,都有 人在學,整里約有十幾個人在學。庄尾斗門頭就是下圳。那時候我們這邊南管很熱鬧。我也有拜二個老師,我們的老師,去水尾請添財師,在竹圍仔就請阿銀師。

約四十多年左右的事了。這已經光復後的事情。(楊格先生口述)

現在演不太可能了,已經中斷一陣子了,大概有三十年了,有一些人還在,有的已經去世了,所以現在才再組大鼓陣。現在那些樂器還在,還在裡面(指英雄廟旁的辦公室)

(楊格先生口述)

紙馬陣

我現在看到阮大的才想到,在我們小時候,有紙馬陣。有三個人在表演,一個騎馬,那位叫楊侍卿(偏名庚申),有一位撐洋傘,那位是楊天送,他是我的親堂兄,另外有一位牽馬的,叫楊鬃。就是阮大的。(楊條彩先生口述)

騎馬那時候,約在民國八年。

就在熱鬧的時候,有什麼祭典的時候就要去表演了,像二月二日我們也有出陣,也曾經出去賺過錢。(笑聲)光復後,就都沒有了。

(楊鬃先生口述)

車店庄︰勤習堂,車鼓陣

勤習堂(獅陣)

獅陣(名稱不清楚,旗子繡勤習堂的樣子,都是勤習堂,湖東也是勤習堂,湖西也是勤習堂,北勢庄頭、田中、車店、外四塊厝、代馬、崙仔下、西庄仔也都是勤習堂。)

已經很久沒有運作了,因為在以前有一次練習時,有位青年的腳後跟被砍斷,所以從此就沒有召集練習過了

不清楚,傢俬好像被汴頭拿走了,已經沒有了

(楊有利先生口述)

車鼓陣

車鼓陣是在送媽祖的,人數約有十多人,雙丑雙旦、一個扶犁、一個當牛、一個演婆加上吹笛的約有十多人。訪問者問楊新出老先生,今年有五方陣出現,他說不知道這個陣頭。

三塊厝︰勤習堂,雜藝陣

中 山里以前只有獅陣而已,後來就有大鼓陣,這是自己的庄民組起來練習的,現在的里長他就是做歌仔戲團主,新文玉歌劇團的,布袋戲就是吳永川,他是從外地移來 的,也是正五洲布袋戲團,我們那個巷子裡面也有電子琴,我的叔伯小也有金蘭亡魂陣。陣頭是很多,大多都是外地來的,很奇怪都集中在巷仔裡面。

武館有,是勤習堂,在我家裡練習的,獅陣是勤習堂的,最興的時陣也有拳頭館。陳木川的是拳頭館,但是他本來就是在醫牛的,很厲害喲,牛有什麼問題找他準無錯。

東溪︰勤習堂、北管、車鼓陣

陣頭有勤習堂的獅陣,永安宮裡面有一陣北管,我小時候有人弄車鼓,車鼓陣,一個車鼓丑、一個鼓妲、一個小丑、一個後場三、四個人,一陣差不多六、七個人。車鼓陣三、四十年前就不見了。

   同義堂也有一個獅陣哦,車鼓陣也很久了,像現在也有一些老人在跳車鼓啊,跳的人都有七十幾歲了,以前還有南管,以前是十月份稻子收割起來就閒了,沒事 做,可以有些陣頭,後來就不是這樣了,都還要種菜或到外地工作,日據時代還有戰爭呢,就沒辦法學了。站列那邊有一陣南管,什麼時候散掉的,我就不知道 了。(陳文筆口述

阿媽厝︰振興社,南、北管

獅陣和南、北管,差不多有五、六十年了,差不多我十幾歲,師傅是路上場仔,他現在也不在了,地點不確定,大部分在三塊厝仔和公埕練。阿媽厝沒有獅頭,沒有在武獅,只有武館,晚上在練拳頭。

館名振興社︰有宋江陣時有獅陣,全陣出場時有一百零八人,差不多是日本時代末期,還沒有戰爭的時候就有了。宋江陣也是有畫臉的,現在少年仔也有在練。

南、 北管光復後才開始學,我還是小孩子時,我很喜歡樂器,有一些長老就說,這樣請一位先生來教,差不多民國四十一年請湳底一位陳庭先生來教南管,教了一段時 間,我們在學的速度很快,他的功夫還教不到一館,就被我們學光了,起初我們有十六個人在學,因為功夫被我們學光了,所以才又請北管的老師來教,請一位田尾 溪仔頂林文串來教北管。

我是學南館、北館,一些「外江」南管是民國四十年,北管差不多是四十一年,北管也是學一館,先生就教完了,所以有請一些「外江」的先生來教。

「外江」是請鹿港人楊目仔先生來教,「外江」正名是京戲,是京戲的系統,館名是耕樂社,樂手現在還有八名

阿媽厝是耕樂天布袋戲,是耕樂社分出去,現在已經無布袋戲,耕樂社也休三十幾年沒有演了,最近四、五年前要選里長時,才又開始登記,各庄頭開始登記,阿媽厝是想說以前原本的這群人再來運作看看,所以就去登記,有人在娶新娘,我們就會去。陳石港口述

西勢厝︰車鼓陣、獅陣、南管

獅陣振興館,武館就是獅陣,那是打拳頭,車鼓陣的老師是,從埔鹽請來的,叫劉八仙仔,車鼓陣老師叫蔡首。

汴頭也是,西勢厝迎熱鬧,汴頭會來幫忙;汴頭迎熱鬧,西勢厝也會幫忙,同館號都會照顧同館號。汴頭、阿公厝都是,田中央那裡有的是振興館,振興館的師父是埤頭路口厝人,蔡奪。

附錄︰(取材自網路)

北管

北管相傳為15世紀傳入福建後,盛行於漳州地區,取代了本有的北管地區音樂。到了台灣。17世紀之後,由福建及廣東等地傳入台灣的非閩南或客家系統音樂聲腔及戲曲,都被歸入北管的範圍;相對詞為南方音樂的「南管」。

17-19世紀,北管音樂或借重音樂伴奏借重衍生的人聲戲曲台灣大為流行。並延伸出「四平」和「亂彈」兩種劇種,不過,因為前者接近失傳,因此20世紀後之北管戲,於台灣皆稱為亂彈戲。不只此,北管還大大影響台灣本有的歌仔戲與布袋戲地方戲劇。

老梆子腔、皮黃腔、吹撥腔之北管戲雖於20世紀中期後不復流行,不過21世紀的台灣仍會在迎春、迎神、廟會、新居落成、婚禮、壽慶、甚至喪禮時聽到嗩吶、椰胡、鑼、鼓北管樂器吹奏的八音、醉扶登樓、醉八仙、遊將令等北管曲牌。

在明清兩代,中國各地有許多新興的地方聲腔向南傳播,其中,在清代初年經由廣 東、福建傳至台灣的北方語系戲曲,統稱為「北管」,其傳入的時間約在乾隆、嘉慶年 間。

北管的範圍其實包含了兩個劇種:亂彈、四平,但傳統的四平戲已在日據時期消失 ,因此,現今多把「亂彈戲」等同於「北管戲」。

演 出(演奏)北管的團體,有職業的劇團「亂彈班」,及業餘的社區劇場「子弟團 」,在日據時期全台的亂彈班曾多達三十團,北管子弟團曾經多達上千團,如今職業團 只剩「新美園」一個老人劇團,子弟團雖然因為民間廟會、喪祭等需要,仍然有數百團 ,但大多數只能演奏器樂曲而不學演戲,並有職業化的傾向,可以說,北管的戲劇面瀕 臨失傳,而北管的藝術面則日益淺薄。

北管的演出形式可分為下列三種: 1.排場:又稱擺場,只唱奏而無動作的表演,也是子弟團最常見的表演形式。 2.出陣:俗稱陣頭,在神誕廟會遊行中,隨隊伍做流動式的表演。 3.梨園登臺:為完整的戲劇演出,於廟會慶典時在廟前的廣場搭台,粉墨登場。

從戲劇型態上來看,北管戲可以分為三種: 1.扮仙:在任何形式的北管演出之前,都要先演扮仙戲酬神。 2.正戲:即主要的演出戲碼,約有兩百齣左右。 3.小戲:指演員較少,以笑鬧或歌舞表演為主的小規模戲曲,通常在深夜演出。

從 聲腔上來做區分,亂彈戲可以分為「福路」與「西路」兩種:福路戲為亂彈腔系 統(或稱「西秦腔」),主要伴奏胡琴是「提弦」(又稱殼仔弦);西路為皮黃腔系統 ,主要伴奏胡琴是「吊規仔」(近似京胡)。除此之外,北管的聲腔還有附屬於西路的 「吹撥腔」,扮仙戲、武戲中的「崑腔」,以及幼曲、小戲中的「弦索腔」(明清俗曲 )。

北管有四大音樂型態:唱腔、鑼鼓、吹牌、絃譜,其在「戲曲演出」之外,亦有「 獨立演奏」的場合:

北 管戲的唱腔以「板腔體」為主,如福路的【平板】、【緊中慢】等,西路的西皮 、二黃等。北管唱腔中屬於「曲牌體」的有崑曲、幼曲(弦索)等。基本上,北管戲的 唱腔都可以拿來清唱,而在子弟團在排場或出陣中,清唱的曲目也多不出戲曲唱腔的範 圍,僅有幼曲多用於清唱,許多曲目不出現在戲劇演出之中。

絃譜即「北管絲竹樂」,由旋律性樂器如胡琴、笛等演奏,在戲曲演出中,絃譜是 以單曲形式被拿來作為「過場樂」,在子弟團的排場中,絃譜有更完整的演奏,這時, 曲目的安排以套曲為主,可用到搏拊、柷、箏、琵琶等「幼傢俬」。

戲曲「武場」是北管鑼鼓樂的主體部份,另有一些「套曲」是供純演奏用的,如「 蝴蝶雙飛」。半職業的「大鼓陣」是專門演奏吹打樂的樂團,其鑼鼓自成一個系統,叫 作「大班鑼鼓」。

吹 牌即「嗩吶曲牌」,北管嗩吶曲牌在戲曲演出中,可分為「牌子」與「過場譜」 。「牌子」有固定的鑼鼓及曲式規範,配合起兵、交戰等不同的戲劇情況而有特定的專 用曲目;「過場譜」襯托一般戲劇行動反覆演奏,曲目的使用及鑼鼓的添加很自由。現 今北管嗩吶曲牌最常見的演奏場合,是在子弟團的排場或出陣時,俗稱「打牌子」。

北管的樂器,在戲曲後場中分為文場、武場:

文場指的是旋律性的樂器,有「吹樂」類的嗩吶、海笛、簫、笛等,及「弦樂」類 的提弦(又稱殼仔弦、椰胡)、吊規仔、二弦(又稱帕思)、三弦、秦琴、揚琴等。

武場指的是打擊樂器,其中以打鼓佬為領導,打單皮鼓(亦稱噠鼓、總綱)、梆子 (又稱扣仔)、拍板,指揮整個樂團與演唱者的搭配。武場的器樂尚有通鼓、大銅鑼( 子弟鑼)、手鑼(又稱小鑼)、響盞(類似京劇的小鑼)大鈸、小鈸。

南管︰

在台灣民間音樂中,俗稱的南管其實是高甲調,因為高甲戲在台灣普遍稱為南管戲,而真正的南管只有在少部分的館閣中活動,極小眾人口在演奏而已,因此筆者在 未曾接觸過南管以前,在民間音樂,也是以為相思引,四空北仔,慢頭,將水等曲調就是南管,其實真正的南管是幽雅的室內樂,結構嚴謹、精緻。其音樂性豐富, 以曲牌分類,內容深如大海。

南管的記譜只有琵琶譜,洞簫與二弦的旋律是不在譜中,因此有"簫弦法"出現,所謂簫弦法並無定法,卻有些規則可循,主要在熟悉了各滾門與大韻後便能發揮自 如,初學者需要以多聽多練習入門,沒有捷徑。南管的彈撥樂器只提供音樂的速度與音樂骨架,旋律由簫弦完成,其中保留了空間讓簫弦發揮,尤其簫的空間更大, 因為二弦只是助簫之餘韻,因此有南管前輩稱洞簫可謂"南管之魂"。洞簫加潤飾音的方式有些是彈性發揮,有些是有規範原則,要分辨清楚,不然會貽笑絃友,例 如"連枝帶葉"須一氣喝成,有寸聲、貫、摺等等。

有人建議南管記譜方式應該改變成時下熟悉的五線譜或簡譜,筆者認為要注意原來琵琶譜中的標示指法,琵琶指法與簫弦法有一定關係,若譯成現代譜,只譯音階將 會失去簫弦法的原則關係,南管風味會改變。筆者學習過程中曾經以譯譜入門,後來發現沒有琵琶指法無法連貫簫弦法而花時間學習工尺譜。

高甲調

高甲戲沿襲自南管梨園戲,採南唱北打之演出形式,保留唱詞溫婉旋律柔美的南曲唱腔,及舞姿優美細膩的梨園身段,並加入北方之鑼鼓武場打擊樂器,以增添劇情內容張力及聲勢效果,因此高甲戲又名【交加】戲,為名符其實南北交加之戲劇,在台灣興及一時。

高甲曲調雖然有不少曲排採自南管,而簡化之,也有不少曲排名稱一樣,曲調卻有所差異。高甲調曲子不長,與歌仔調一樣有反覆旋律,因此容易記憶。例如:慢頭、相思引、、將水、福馬、雙閨等等。也有與南管同者如:三千兩金、短相思、北調等等。

台灣高甲調雖然源自中國,經過時代的變遷,自成其風格與特色,與目前大陸的高甲調相差甚遠。尤其早期在台灣文人與樂師的合力創作下,諸多台灣創新的劇本與曲詞,增添了高甲戲的豐富內容與文化特色。

在 台灣將高甲稱之為南管戲,算是簡易後的南管,維持南管的音樂 曲牌旋律,配以北管鑼鼓,是劇情更為緊湊熱鬧,因此可謂南北交加戲,其維持南戲的唱詞音樂柔美部分,有時也唱南管大曲,大部分曲調都簡短化,例如四空北取 自四空管的北調曲牌,慢頭也將南管慢頭修改簡化,雖然使用相似曲牌名稱,其音樂旋律卻不盡相同,尤其台灣早期南管戲正流行之時 ,規模大的南管劇團,有聘請南管樂師及鹿港詩人作曲填詞,創作不少台灣特有的高甲曲調與劇本。台灣的高甲戲具有獨特的發展與風味,相去中國甚遠。

高甲調應用於其他傳統戲曲也很多,例如歌仔戲,布袋戲等,高甲調的演奏方式已經加入了椰胡,也多用笛子取代洞簫,在戲曲上比較"熱管",用琵琶的也是少數 了。在高甲戲曲中每首唱曲前都加了一段一樣的前奏,俗稱:士破頭,士ㄚ一X士一士六工 六一士(263523216 132 ),在職業的戲團則只用六一士(6 3 2 )便開始起唱。

舞獅

「舞獅」娛樂性極高,逢年過節,尤是在迎神賽會中,是不可或缺的遊藝,所以舞獅







在早期即很興盛。傳統的獅陣大都由武術館組成,若是一般社團也都要聘請武師來教拳腳功夫,目的是藉以鍛鍊成員的身體。

臺 灣的獅陣大概以新竹為界分北部獅與南部獅;北部獅的嘴巴可以啟閉自如,下軋以竹篢製成,所以又叫「篢仔獅」,表演時採高姿勢舞法主要內容有十八節依序是: 獅獅、獅咬蚤、睡獅、獅翻身、踏八卦、獅過橋、宰獅、救獅、桌頂功夫、桌頂探井、獅切血、咬水果、搶金錢、咬青、獅接體、拜廟、四門到底等項目。





客家庄特有的「客仔獅」也是開口獅的一種,獅頭以木板做成,形狀像個四方形的木盒,所以被稱為「盒仔獅」。表演時用三七鼓樂章,保留了中州古調風格,獅子不易舞弄,舞者必須單手提獅頭,另一隻手托著獅嘴,是一種高難度的舞獅。

南 部獅因為嘴巴不能活動,所以又稱為「合嘴獅」,由於獅頭形狀像莊稼人家裝雞用的籠子,也叫做「籠子獅」。表演時以低姿態方式為主,常見的內容有:人請金、 獅掃金、獅咬蚤、探門聯、獅入門、獅看門、探獅、迷獅、踏七星及退出門等。臺灣南部由於宋江陣很多,宋江陣也大部分都有獅陣,稱為「宋江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