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

入墾者與天災苦鬥

入墾者與天災苦鬥 (七十年見聞記)

入墾者欲求生存條件,應確保水、糧、住三件,第一批楊姓入墾鹿港附近者,初入墾時在缺乏農具下,辛苦裁植的農作物及靠為避風雨的草寮,一夜之間被摧毀、流失。史載有如下風災

1898年(戊戌年)大水災

狂風暴雨,像世界末日橫掃人間,滾滾濁水,如千軍萬馬沸騰大地,

一夜之間,快樂天堂成阿鼻地獄,一日之隔,天倫之樂變永隔人間,

五谷流失,稻麥雜谷被吞失蹤影,六畜淹沒,牛流失豬沒雞犬不寧,

大地巨變,河流改道橋斷崙移位,人間慘情,茫然仰天徒嘆奈何天。

1898年8月6日至8日三天三夜,暴風雨襲擊中北部,各地災情慘重,台中縣死亡九十五人,連縣廳、郵局、兵營也破損嚴重。湖仔內墾民以「戊戌年大水災」之名,永遠銘刻在心。

其慘害自幼耳聞長輩口述,連連三天,黑雲罩蓋天空,暗無天日的大地,狂風大作,如天破般的傾盆大雨,滂沱不斷,如世界末日來臨,恐怖感充滿人間,溪水暴漲,沼澤被淹沒,洪水侵吞田園,四周宛如,汪洋大海,加濁水溪本流,提岸崩潰,洶湧滾滾的濁水,滲雜沙石淹蓋村庄,低地的竹頭仔庄,只見竹圍的竹尾在洪水中搖晃。

幸得親堂協力,將竹頭仔的災區親堂,人畜安置高處避難,減輕人畜傷亡。受此水災竹頭仔庄,全庄家財流失,牲畜隨水漂流,田園被淹蓋,一夜之間,地形大變,溪流移西約三百公尺(原溪流域在,外四塊庄河東路西邊,現尚稱溪底園、溪底田都是當時溪的流域,現在也可見出有明顯的地段落差。),原沙崙消失,處處隆起,淤沙形成的新沙丘。

全庄毀滅的竹頭仔楊姓墾民,多數移居他處。

水災後移居情形如下:

士琴公派下移居溪湖、埔鹽。

士丕公、文德公派下移居角樹腳。

方意公、士代公派下移居車店。

文保公、文閏公派下移居投奪頭。

仁澤公、文吉公派下移居山寮。

只少數在原地重整家圍,因此原初墾時的大集落處「竹頭仔庄」失去早期的熱鬧基地氣氛。

巫喜諒: 戊戌年大水災就是王宮(正名巫舜雄)的阿嬤,她是河東車店人被大水流去,跟一條蛇一起抱著一根大木,才嫁來頂寮,那是已經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巫甘泉: 在溪州三條圳曾聽一位老伙在說,那不是下雨已,土攏一直呂蹋陷下去。

巫有禮: 我曾聽我的媽媽說,晚上大約十一點多經過,之前溪要移的時候,二溪岸有一戔一戔的火閃過,像有神明拍示一樣,火經過那裏,溪就開到那裏,歷史就是這樣來。

主持人:您有沒有聽說戊戌年大水災的事?

誥:那次聽說是很大的水災,戊戌年溪改道,以前是在南邊,後來換到港尾的北邊,以前離溪湖很遠,是在港尾的南邊,西勢厝靠近溪邊,所以對那邊的影響較大,有塗厝庄被流走,聽說,成為溪前的晚上有整排的燈火,可能是偏離,天指定路,等到大水到有橙火那裡時,有燈火那裡就變成溪,我小時候聽說,要在成溪前,燈火通到塗厝庄內,塗厝整庄都被沖走,也是有人走出來,有一些人被沖走,所以溪湖人對戊戌年水災也是印象很深。

陳文筆:

破庫九十五歲,他有個兒子是空軍總司令。以前後溪街就是常常火燒街,媽祖才會來鎮守看護地方,還有戊戍年大水災,媽祖婆為了救眾生,改變河道,違反天律,所以被處罰總共有六十年不能在永安宮坐殿。以前都聽老一輩在說這些典故。

主訪人:

這樣的話,那六十年期間,永安宮就沒有媽祖坐殿嗎?

陳文筆:

  對,神靈沒有在永安宮。不然以前興盛的時候,聽老一輩說,常有人來進香,就像來遊玩的情形是一樣的。

濁水溪河道災史

乾隆三年(1738)水災。

乾隆十三年(1748)大雨水。

乾隆十五年(1750)七月大雨水。

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大風雨損毀民屋、農作物不計其數,十月發生颶風。

乾隆二十三年(1758)七月大旱災。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大旱災。

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大風災。

嘉慶六年(1801)六月大風。

嘉慶十六年(1811)四月大旱。)

「災害日期取材於彰化市志。」

湖仔內農曆二月二日祭典

湖仔內農曆二月二日祭典本篇資料由楊篤恭先生提供。

農曆二月二日慶典雖無文史資料可稽,但根據代代先人傳述,此確為湖仔內本是楊姓一族一年一度沿襲甚久之傳統性節慶。

後因通婚,地方繁榮,社會結構更迭,如今已擴大成為不分姓氏之角頭性之大節慶矣。按湖仔內各庄各房先人,約於前清康熙中期,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年間,先後紛紛自大陸遷來斯地墾荒定居。

自始先人幾乎全是從事農牧,直到幾十年前亦然。當時農牧生產,幾可稱是「土地公飯」,因此人人極為祟信天神,尢對土地公更為尊奉。是故各房先人共同塑造一尊土地公神像供奉。

二月二日是土地公生誕,先人即利用此日抬出土地公神轎繞境釘符,以求五榖豐登、人畜平安,各庄頭均出獅陣及各種藝團隨駕助興。又因為農牧生產之主要勞力來源,牛畜更是不可,或缺,戶戶無不飼養牛隻,牛群雞犬比比皆是。

某年境內竟發生牛瘟,情形極為嚴重,影響農牧甚大。牛隻乃先人所以賴以生存者,豈可耗損,然而先人們對此浩劫幾乎束手無策。這時幸聞胡厝有一尊「順正府大王公」極為靈聖。

先人為求萬無一失,乃徵得胡姓族人同意,迎接該尊「大王公」神像蒞境督陣,會同本境土地公實施繞境釘符。果不負眾望,瘟疫盡除,合境人畜均護平安。自此先人們視該尊「大王公」為至聖,不肯釋手。

後迭經與胡姓長老協調,始得允諾將該尊大王公神留在境內,各庄輪流供奉,惟每年繞境釘符,隊伍必須經由胡厝以便大王公回鑾,並讓其族人膜拜為條件。湖仔內人氏,亦年年能嚴守此約定,沿襲至今莫敢或怠。

總之:此一活動原本純為楊姓驅除瘟疫,祈求全境人畜平安而發,族人為紀念此一有意義活動,自始年年舉辦活動。後因通婚社會更迭,逐摲擴大成為不分姓氏之角頭性大節慶,亦即成為湖仔內區域特色,深具靂史意義之傳統性節慶矣。

最初釘符繞境各庄頭派隊參加,各庄隊伍會聚於第一支符址(北勢尾聖媽廟北邊)然後依序實施釘符。全程計有五支符二十幾公里里行程必在一天內趕完(一天抬神轎,行走二十幾公里,非足夠的體力及考量時間是無法達成,因此釘符活動如賽跑必須趕速才能完成。

不知內情的人,將此繞境釘符活動以「羊仔(楊)走椆」)形容之,因此,記述此傳統紀念神聖活動同時,向不知內情的人士解說,並盼望了解。

 陳姓入墾馬芝堡(南港、菜堂、三塊厝仔)

陳姓入墾馬芝堡(南港、菜堂、三塊厝仔)

入墾溪湖陳姓渡台初期定居於東埔鹽三塊厝仔後,墾展至番婆庄、崙仔腳一

帶、阿媽厝、大庭、湳底、尾厝等地區,繁衍後代發展,現為溪湖第二大姓,

多數務農,致力於本鎮名產,葡萄栽培貢獻甚大。

台灣陳姓家族的昭穆 (取材於網路)

台灣的陳姓家族,由于枝順盤錯,衍派眾多,所以他們世博的「昭穆」,也因派而異,種類不少,收錄在民國五十年出版之「陳氏大族譜」里面的,便多達五十余種。

提到「昭穆」兩個字,或許有許多人對其意義還不甚了了,而實際上,中國人之重視「昭穆」,卻由來已久,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初期,便已被老祖宗們所奉行不違。這是一項具有深長意義的寶貴文化遺產,實在不能淪失在這一代的手

里。從事譜碟研究工作多年的何兆欽先生,特別對「昭穆」做如下的說明:

──「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廟祧之昭穆」﹔又注:「父曰昭,子曰穆」﹔按

「禮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興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二昭二穆,興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一昭一穆,興太祖之廟而三」。

──古宗廟之制,始祖廟居中,以下皆父為昭,子為穆,昭居左,穆居右。非為宗廟,葬墓亦然,即一般人所謂左昭右穆。

──今廟祭時,子孫亦分昭穆,按禮制統:「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

子遠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是也,亦作「穆」之寫法。

──如今台灣民間各姓編譜時,于各姓世系表之前,必有提示「昭穆」中所列出各派祖之輩序(俗云排行),其各派祖之排行輩序,即為各姓祖先賢哲所撰

寫之詩句,每句七字、五字、或聯句,詩中且無重復字,以示日后子孫世代分明,緣區區別。如有年代久遠,流徙四分,同姓族人相見時,必先詢祖籍,次

詢昭穆,若是同祖同系者,親如家人。是以輩序稱謂,保持父子是幼親疏之序,乃我國傳統精神歷久不衰之特色,甚至昭穆中之詩句,必含有顯祖耀宗或忠

君愛民之精義,以鼓勵后來子孫奮發向上。

了解了「昭穆」的意義,現在,再來看看台灣的陳姓家族,目前仍世代相襲的「昭穆」。

珍山派(祖籍清溪感化后溪)──遷萬世捷源,樹動鈞鑒本﹔果然培鐘注,榮耀增錦泉。士初志可立,文章乃華國﹔延澤子孫曾,朱紫自傳家。

四亭派──懋正甫振復,兆端起光明﹔鐘成由世有,輝煥永克聯。

西源派──孔文朝邦國,君德振鴻猷﹔容哲期常繼,光昌啟遠修。

祖上胎謀善,孫會守業長,傳家惟孝友,佐治必忠良。

川派──玉佳光海開,深文其舉魁﹔名垂朝啟榜,相繼大良才。

開浯派──希仲康至,誠正修治﹔振弘霸欽,延如君子。

萬年保其,家邦賢哲。

繼世侯伯,公鄉錦翼﹔基業作述,隆興顯謨。承烈揖讓,盛平──

溫陵晉邑江后山陳氏──(命緯行)家聲永紹,蘭茂芳春,明廷獻策,大顯

經綸。(命字行)人士夫子,侯伯公卿,簪纓著美,佐時台衡。原籍廣東省惠州府陸丰縣石帆都半徑田──大德博芳遠,居求益世香。接題昌字在,海闊長上江。

泉州府安溪縣修仁鄉感化里湖頭埔尾后門歷派──(增編字行)嘉鐘經世臣,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名字行次)懋宣玉樹中,遠謀昭正大,衍派景偕融,毓起連標選,芳徽紹永昌。
福建省南安縣詩山區霞宅鄉派
──一廣永顏崇,休懷甫孟仲。(自)奕世公卿、胎謀宏遠,植德茂昌,子孫振繩,萬億其藏。(惠)國家熙醇,祖宗創垂,燕翼來昆,孝第忠信,遐邇同遵。

多廉派(渡台始祖澤粟公派下)──尚義敦化光世澤,存忠守信衍芳聲﹔家傳詩禮尊廉讓,學紹箕裘毓俊英。垂裕后昆培植遠,仰承先德本源清,文章華國多才士,炳耀星云瑞泰半。

丰溪藍園長四郎公派──惠成良有福」,三四秉文啟,子于學伯仲,怡和世心光,榮台鼎卯。漳州府漳浦縣十五都錦湖城內

元赤湖派”──金光榮光真瑞世,丹山義雨進分明。饒平縣元歌都山嶺腳社嶺腳鄉派──觀金(二房易為新傳二字)德盛耀宗堂,學習詩書萬世香,節孝忠廉為國安,禮仁智義信堪揚。廣東省五華縣(元稱嘉應州長樂縣)半徑橫流渡派──

達元生春昌,開永慶成光,發展崇文耀,萬世兆祺祥。

丰田派──昆進應理文,元志士建啟﹔垂創識引承,述作知繼紹。追遠百瑞微,報本千祥兆﹔祖宗欣有期,黃榜聯登標。

泉州府同安縣安仁里十五都登瀛社灌口保灌口墟大井腳派──森炳采銳,源植耀培錫,澤枝熾坦欽,濟示煥?銘,滋構桓圻鑰。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瓜圍社洋較埔鄉派──士文顯達,照耀輝光,詩書興教,禮儀傳教,乾坤業舉,宇宙名揚,慶隆聲振,代派嗣昌,壽山福海,永祿安良,發祥超拔,曾狀榮康,家修廷獻,翰院玉堂,水源木本,祖德綿長。

嵊縣派──(名行)奇岸元修德,培本允熾昌﹔承先敦孝友,垂裕秉綱常。

(排行)源流汀水遠,名望嵊山高﹔聚族歌麟趾,傅家育鳳毛。

泉州金門梅祖派──忠(德)腕(誠),建景維新開緒業,正宗枝克成懿德,燕翼胎厥子孫謀。

廣東省蕉嶺縣(舊鎮平縣)興福鄉嶺西社南門外派──延昌志仕,玉瑞文明,官光上國,永定克成。

廣東省蕉嶺縣(元稱嘉應州鎮平縣)金沙鄉派──曰郎德煥芳福勝景昌茂維安進。

廣東省鎮平縣嘉應州昭福鄉石見窩派──振芳儒秀舉進聯登科甲。

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熙美鄉西門社巷口厝派──天地元黃,宇宙洪荒,

日月嘉大,世以汝學,克成宗傳。邦德書光,允文乃武,蘭桂聊芳,朝廷國寶志應君賢。

泉州南安縣派 ──敦逸良道振,爾日啟宗禮,守和誠專敬,心正治家齊。文學重至國,忠廉由科第﹔溫恭行篤信,衍芳克昌世。心位祿名壽,息久征遠薺,

光裕垂永宣,紹統復嘉濟。

龍溪派──堯舜禹湯文,敬師起太君﹔漢門宗德永,元榮福世存。上河日居泰,興朝茂盛昌﹔星思銜寵金錫,慈汝易于章。

漳州府龍溪縣虎仔坑廿七都派──堯舜禹湯文,竟思舉大恩,尚和日居泰,興朝茂成章,君恩原寵錫,咨爾永熙昌。

漳州府龍漳縣廿九都埕銀店派──元文以其國,應選本方家﹔前光迪有耀,永世亦禎祥。

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溜澳鄉十五都派──昭明祖德,胎謀允則﹔孚濟存心,興隆永賜。

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派──文章繼世,辜葛連登。

泉州府安溪縣卓源鄉新康里后菜園新嶺社派──睿材炳樨錄,清樹煌壁鐘﹔德社存合志,修書典經綸。

泉州府安溪縣舉溪鄉派──興詩立禮傳家盛,說孝言忠教子方。

原籍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圳尾移遷廣東惠州府陸丰縣山豬湖鄉里分派──心振文元殿太祖,志存武達同朝宗﹔崇仁尚義修明德,襯信全忠保建功。

湖山派(祖籍福建泉州同安縣廿四都廈門山嘉禾里寨上社)──元宗孔志桓文武,同履耿光希輔匡,源厚永垂衍遠裔,家聲世振壯其昌。

椒條蕃碩安區內蘭秀齊芳朝陛行,戴詠貽謀因次及,名周紗楸繩賡章。

金墩派──志禎滲??銷材潤煒嶂,(在台字輩)鏈桂?,鐓樹游熾城﹔鑽

植?煥?,錕楦沫?。

潮州府海陽縣丰政都潘田社清水坑派──祖上萬億兆,京高吉玉田,淑慎和奕世,丕振達芳州。宏統承先惠,克昌永作求,繼良家善慶,大英啟毓流。

霞寮派──宗應有承,紹厥嘉銘,詩書鼎繼,奕派綿聲。

泉州同安積善里梧桐堡青陽社派──拔世昌隆功成明正道,舉代興盛志遂顯精忠虞都祖厝派──惟爾子嗣克招令德,孝友承先文章華國。

泉州府晉江縣派──瑞云應芳彥,爵登華殿臣,詩書紹祖德,燕翼胎孫謀。

泉州府南鞍縣小溪羅鳳山頭派──仕全修乃祖德,智仁聖義,忠和孝友,睦淵壬戌。

安溪縣白石鄉依仁里白葉尾樹腳厝派──子曰爾學為公卿,文章自孔孟,世澤淵源厚,為有賢者興。

福建漳州龍溪虎仔坑廿七都移居蔡嶺堡黃坑社派──尚和日居泰,興朝茂成章,君恩原寵錫,咨爾永熙昌。

福建漳州漳浦縣赤湖十五都東溪社派──(祖先字輩)道業正均德,光思敦君國科文士克榮,日勝敬聖作,秉常長啟泰,家級慶裕擴。(再易字蜚)錦水榮光增瑞世,丹山儀宇報文明。(后繼字輩)崇德象賢文若武云龍變耀,孝先尊祖

邇如遐汗馬輝煌。

陳隸派──英俊興昌,永啟其祥,青云得際,輝煥芬芳。

漳州平和縣派──堯舜禹湯文,景仕舉大君,端主蜀德,慶松和日機泰,興朝茂盛章,坤英衡禮邑,朱爾邑義昌。

福建泉州同安縣派──天宗繼耀,晉錫純熙,兆基聯慶,際運光隆。振興前代,垂裕后昆,富貴永達,科甲連登。

荀山派──君臣智仁性義,忠和孝友睦淵。

福建省安溪縣派──萬邦作夫家有慶。

泉州同安馬厝巷六都枕井鄉派──天開熙泰,運留文明,龍飛云起,鶴奮上騰,鳳儀炳耀,景慶齊興。

福建金門潮前村派──光汝敬同添希尚時文,德民元(世克應)弘崇敦鼎甲聯芳慶溢宗邦﹔家宣儀揚正昭顯綱常感懷博偉淳士式良。 回首頁

巫姓入墾二林上堡(頂寮)

巫姓入墾二林上堡(頂寮)

感謝︰施金山文教基金會 故李主任秀芳小姐熱心深入基層探訪溪湖鎮珍貴史實﹗

...耆老開講歷史 彰化縣文化局執行

承辦單位:施金山文教基金會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報告書撰錄

東寮里西寮里 訪問日期:民國88124日上午9

巫甘泉﹕ 「溪湖原來是溪和湖,頂寮的寮,意思是山寮,咱祖先到這開墾,佔在溪湖的頂邊也就是北邊,下寮是大突、北勢、田中都是下寮」!

巫江河﹕ 「頂寮的巫姓族譜依記載到現在共十四代,來台灣的祖先有記載的叫做茂華公,到我們這一代是十四代,咱頂寮的族譜,依照我到大陸研協出來得,我們頂寮的先祖是李世民封的,以前福建和廣東稱為蠻越,算蠻仔地」,他來平定且奏請李世民派兵來顧,李世民就封他做平南蠻王,在寧化巫家山那裏,就是太始祖(寧化一世祖)巫羅俊,我們也去那裏,還幫他蓋了一間祖厝,很美,就是這樣!頂寮以前是風頭厝水尾田,風頭就是從鳳厝吹來,記得三年內我們的厝被颱風吹倒三次,水尾田就是水源的最尾端,那是窮得快要死。所以小孩都送去當囝仔工,剛好李登輝當省主席時,獎勵家庭加工業,家庭可以接三條線的電線,有驅動力,才會有些工作可以在家裏做,開始大家都有工作可做,頂寮才有開始有所改善,變成做囝仔工的後來都自己做老闆了,所以我說頂寮的工廠在溪湖可以說是最多的,大家窮只好去作工,結果變成大老闆。

巫旗軍︰ 我說的地名是大致上的介紹,以前我們的祖先來開墾這個頂寮,幅地很廣闊,後來分家,就是分柱,一柱一柱往外分,有的分到圳頭,有的分到圳邊,這都是土名,表示居住地的特徵,可比鴨寮可能有養鴨,三柱內就是有三柱同住的意思,東寮里各鄰老地名分別是︰一、二鄰老地名就是圳頭:三鄰老地名是山仔腳:四鄰老地名是莊厝:五、六鄰老地名是胡厝:七鄰老地名是下厝:八、九鄰老地名是三柱內:十鄰老地名是鴨寮:十一鄰老地名是頂厝。各地特色有,有歌唸:胡厝吹噠滴,莊厝做畚箕,山仔腳會抓鱉。

(以上屬東寮里)

巫文章: 通天宮這邊攏是店仔邊,西寮巷就算牛埔,其中包括楊厝,西察巷轉彎過去就是過湳,過湳再上去就接山寮,山寮再上去角樹腳(示範公墓那邊),轉回來是孤竹圍,再下來是湳漧。

(以上屬西寮里),

巫甘泉: 店仔邊就是我們三叔公,他叫阿溝,他少年去鹿港吃頭路,後來開漢藥店,有些老大人撐雨傘到店仔邊坐,遮日頭遮雨都有,至於牛埔出嘿蝦就是古早大家貧困,四處抓蝦加菜填飽腹肚,所以有人說:「窮人不知死,戽蝦擱家了米」,意思是講,就已經沒米了,還抓蝦來下飯。早期水清,溪溝都有魚蝦可抓,不像現在污染躩嚴重,水質遭受破壞,已經無法看到魚蝦了。

過湳因位在水尾缺,所以要踩水車:山寮則用戽屐戽水。

巫喜諒: 所以有歌如此唸:店仔邊撐雨傘,牛埔出戽蝦,過湳出水車,山寮出戽屐。

巫旗軍: 通天宮的沿革是我們的先民原於福建漳州府平和縣小溪,再遷移至南安再移至車兜,乾隆年間我們的先民從車兜紫極宮請了主神趙府元帥護佑渡海來台,保護這些庄內善男信女,因為有通天宮奉祀趙府千歲的過程,才有頂寮節慶,拜拜風俗習慣的由來可說,頂寮的節慶就是以趙府王爺千秋日農曆三月十六日拜拜為主,後來的吳府千歲,農曆九月十五日是吳王的千秋日。

巫喜諒: 戊戌年大水災就是王宮(正名巫舜雄)的阿嬤,她是河東車店人被大水流去,跟一條蛇一起抱著一根大木,才嫁來頂寮,那是已經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巫甘泉: 在溪州三條圳曾聽一位老伙在說,那不是下雨已,土攏一直呂蹋陷下去。

巫有禮: 我曾聽我的媽媽說,晚上大約十一點多經過,之前溪要移的時候,二溪岸有一戔一戔的火閃過,像有神明拍示一樣,火經過那裏,溪就開到那裏,歷史就是這樣來。

巫甘泉: 「兄弟翰林」是我們巫家來台灣的同時,另有一族永定的派系來台,入墾溪湖巫厝庄,那一族已經搬去埔里,為何搬去埔里呢?聽說清朝時代,耕作要靠引水灌溉,巫厝庄居於水尾耕作無水,水頭是姓陳的,雙方為了爭水,發起械鬥,後來永定巫家敗走撤離巫厝庄,到了道光年間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官永定巫宜福微服來台,到了巫厝庄後發現巫姓族人都搬走了,最後來到頂寮三柱內,大家談了之後,可能有情誼,他才題了,「兄弟翰林」,現在額在三柱內。

巫甘泉: 西寮有五分車經過,原因是鳳厝有蔗埕,蔗埕就是放置甘蔗的地方,可比說,蔗糖生產期所採收的甘蔗,必需集中運送,就要有儲放的地方,載客客車也有車站(鹿港線的鳳厝站),山寮他有一個蔗埕但不同線。

巫江河: 東、西寮最早就是做羽毛,像我們就是做羽毛,大概是三十年前,那時候羽毛很好做,尤其是那時可以外銷,很好賺,現在台灣人,工資,在台灣請一個人,在大陸可請十來人,所以我的工廠已經移到大陸去了,在這裏已經無辦法經營了,像我繳八十四年稅金,被罰三百多萬,以你怎能做下去呢?當然是離開啊,因此羽毛不能做了,不過鐵馬(腳踏車)、輪界,也就是鐵馬界接著做得不錯,目前頂寮的鐵馬,像通天宮主任委員巫堯明他的工廠一個月大概出200300個貨櫃。

胡姓入墾二林上堡(頂寮胡厝)

c

感謝︰施金山文教基金會 故李主任秀芳小姐熱心深入基層探訪溪湖鎮珍貴史實﹗

...耆老開講歷史 彰化縣文化局執行

承辦單位:施金山文教基金會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報告書撰錄

時  間:89415(週六),上午十點二十分至十一點三十分

主訪人:李秀芳

阿公,你知道什麼是時候過來的呢?

胡 糶:

你讀讀看。

主訪人:

本族來台開基,已有三百二十多年的悠久歷史,目前是全省三十四個大姓之一,乃延平邵王鄭成功於永曆(桂王年號)十五年(公元一六六二年)五月自福建渡台,至永曆三十七年六月施琅大軍壓境時在澎湖投降清廷。據傳我祖先隨軍來台,是以郡馬身份在彰化城外屯墾,因反清復明遭挫,即解甲歸田之下勘查土質,因而發現溪湖荒郊地區,土質肥沃,當即落腳在此開發。亦即在現本宅(胡厝),地點搭寮居住,因之稱為“頂寮”。而日據時代稱為“頂寮保”。當時耕農,因辛勤工作又得法,而致富成為大地主,土地遼闊一望無際之下,被美稱為“東霧霧西費費”,在當時,還當“素封家”(半員外之意)無愧。因得天時、地利、人和之故,便決定在此定居,即返故居,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圳邊鄉,將祖墳遷移到地安葬。現今所築的墓地,位在溪湖鎮東寮里山仔腳公共墓地,坐東向西,今之胡振隆公墓是也。本祖先初次隨軍來台毫無記錄,而再渡台之記錄是“維通祖”,被奉為本堂開基祖。當時帶來世傳昭穆為“繼德于公仕,伯宜君時子。爾孺惟念典。諸瑞迺(乃)孫丕、毓英鐘秀第、高彥錫候墀、新添恢完協、奕世建純熙”,因此可見,本堂是依第二次渡台之開基祖(維通祖)即“惟”子起至現在已經傳到“鐘”字已十一代、廿三世。今為使世世代代的子孫,能飲水思源,明白當初祖先之胼手胝足,尤其今日,更是工商飛勝,不少子孫在國內外奮發之餘,更當尊祖光德,慎終追遠,發揮愛國愛鄉,愛家精神來顯祖耀宗,以其達到人上人之最終目標。因鑑於此,即議宗中達,著手整編族譜,而恐傳說史略有錯誤。(內容來自胡振隆堂維通祖衍派族譜)所以來台灣有三百多年。

胡 糶:

那是明朝末,鄭成功來台,清朝頭。

主訪人:

所以這是比湖仔內還早喔!阿公,你是怎麼知道你們是在鄭成功時來台的。

胡 糶:

看報紙,報紙都有人在刊的,看報紙採取資料,思考。報紙慢慢的蒐集的,再下去推算。

主訪人:

自己在推算,那我們這柱族譜有沒有完整?

胡 糶:

這族譜從維通祖來的是完整,可是鄭成功來的沒有紀錄,這是依傳說而已,從每年的正月初一,都要把郡馬的相片吊起來拜。

主訪人:

那郡馬的相片還在嗎?

胡 糶:

相片已經不在了,很久了,幾百年了,相片都不在了,傳說而已。

主訪人:

傳說中是每年的正月初一都要吊起來拜就是了。但是相片不見了。

胡 糶:

已經傳了好幾代了,厝也已經翻了好幾次了。

主訪人:

頂寮就是因為胡厝的人來搭寮住人,所以才叫頂寮。

胡 糶:

來開墾,才叫作頂寮。因為比較頂頭(上面),所以大家叫頂寮。

主訪人:

在溪湖是不是有頂寮、下寮、中寮。

胡 糶:

溪湖沒有,只有我們搭了寮,叫頂寮而已。

主訪人:

這樣比姓巫的還早?

胡 糶:

可能是比姓巫的還早。

主訪人:

姓巫的人多。

胡 糶:
  你也知道他們人多,姓楊的也是三、四房來的差不多占溪湖的五分之三,不到五分之三。

主訪人:

他們的人那麼多。

胡 糶:

這很難說,有的人來比較會生小孩子,再傳很多。我們那個時候人丁較少,但是財務較有,他們頂寮旁的土地,可以說是我們的,我們蓋這座三清宮,這還是公地,頂寮旁邊通天宮後面週圍的土地,也是我們姓胡的。我們現在也還有一塊地。

主訪人:

這樣你們很有錢。

胡 糶:

  現在土地大家都蓋房子了,才說胡厝有錢,現在都沒了,都已經死去了。那間廟還是唐山過來時的公地。

我們那時候,說法是說東邊是到埔心庄,南港水田窪,我們的土地為什麼會不見了,日本佔台重測土地,土地重測,我們的祖先都是吃鴉片,吃到沒錢,就把土地拿去典當,例如,我這塊地是三分地,我喜歡吃鴉片,以前算是有錢人,土地多,我這塊給你做,看是要三十,還是五十,給我買鴉片,你也有田種,我也有錢可以收,將土地拿去典當,日本佔台,土地要重測,日本時代有一位管理委員,這位最老的是阿伯,是我們的管理委員,他在管,日本佔台,土地要重測,就要拿憑證,土地才會有,現在寫一張杜賣盡根,我這塊土地你典我幾十塊,你是要還我,要登記你的,還是你要寫一張杜賣盡根,整個都典,都給你這樣。我沒錢,整個都給你,你才拿去日本政府,去更正登記,所以原因都是這樣,我們的土地就不見了,日本政府重測土地才不見的。

主訪人:

  這樣土地不就失去不少。

胡 糶:

  說起來很多。都賣光了,也不是賣,現在埔鹽有一些大片旱園及魚窟,照傳說那也是我們胡家的,埔鹽那有個叫打簾,所以說那周圍,都是日本來重測不見的,因為我們的祖先喜歡吃鴉片,吃鴉片沒有做事,像現在吃安一樣,沒有吃會難過,一些土地都一直典給別人,日本佔台,土地重測,有些土地變成佃農的。

主訪人:

我看溪湖鎮志裡有描述到,鄭成功時代有部屬到頂寮這邊駐戍屯墾牧養戰馬,可能就是說您們胡厝囉。

胡 糶:

根據我看法,這可能是自己想的,沒有記錄,也沒有記載,我看是我的祖先郡馬督軍,帶很多軍馬來開墾。

主訪人:

督軍是什麼意思?

胡 糶:

督導軍隊。就像督察。

主訪人:

所以他帶了很多類似農民的軍人,過來這邊開墾。

胡 糶:

就像是那個意思。

主訪人:

我聽巫喜諒先生在說鳳厝湖那邊,鄭成功開墾不曾聽過,但是在鳳厝湖確實有聽過傳說有一隻白馬,這種您聽說過嗎?

胡 糶:

那應該是指說,荷婆崙那裡有一隻白馬,那是屬於三山國王廟。

主訪人:阿公,這本“胡振隆堂維通祖衍族譜”是您編輯的嗎?

胡 糶:

是很多人整理的,我是總編的,一人指派寫一部分,有的整理系統,有的寫記事,不過資料大部分都是我去查的。我退休後,用了三、四年的時間,才完成一本族譜。

主訪人:

我們溪湖與其他不一樣的地方,是很多人都對族譜很重視,像姓楊、巫、胡和姓蔡的,都整理的很完整,像我們花壇那邊就沒有這樣的情形。

胡 糶:

這種工作無法強求,需要有人較懂這些事情,事事都比較清楚,並且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像這本族譜在製稿,都是我花錢,像要查這些資料也是我去跑的去找出來的。要編自己姓氏的族譜,就要有犧牲的精神,要懂一些世事,不懂世事的人,要他做是不可能的,不知來龍去脈,你要他編族譜,也是很困難,無法強求。

主訪人:

姓胡有沒有不可以跟哪幾個姓氏通婚的禁忌?

胡 糶:

姓胡是不可跟姓陳、姚通婚,三姓不可通婚,因為同一個祖先的關係。詳細情形要再仔細研究資料才會明瞭。要慢慢看慢慢分析才有辦法清楚。

主訪人:

阿公,謝謝您今天接受我的訪談,這本族譜可不可以借給我影印參考,印完就還您?

胡 糶:

好啊!

訪問結束。

湖仔內農曆二月二日祭典口述篇

湖仔內農曆二月二日祭典口述篇

...耆老開講歷史篇 彰化縣文化局執行

承辦單位:施金山文教基金會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報告書撰錄

時  間:89415(週六),上午十點二十分至十一點三十分

感謝 施金山文教基金會 故李主任 秀芳小姐熱心深入基層探訪溪湖鎮珍貴史實﹗

主訪人:李秀芳

阿公,您好!我們在溪湖已經訪問了很多人了,尤其是湖仔內,湖仔內都是楊姓為主,他們二月初二有一個“羊仔走稠”的祭祀活動,聽說跟您們胡厝有關連。

胡 糶:

羊仔走稠,不走會衰逍。二月二姓楊的在說是小過年。

主訪人:

阿公,針對湖仔內二月二羊仔走稠傳說,您的看法呢?

胡 糶:

來看廟的碑記最清楚了本宮最早恭奉三聖為清府千歲,劉府千歲,順正府大王公,主神清府千歲,溯自大陸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圳邊鄉內之神祗。緣起胡振隆堂族下人維通祖率族人播遷時,叩求三聖為守護神,渡台平安落籍於溪湖鎮東寮里胡厝,迄今數百餘年歷史。現宮內配奉諸聖有因時需而添增,及前輩私奉捐助而得。

早期族下人到鎮地廣人稀,披荊斬棘,拓疆闢地,繁衍後昆之難辛歷境,承蒙諸聖冥中庇護,三聖發揮了保境佑民,神功顯赫,慈悲救世,聲威遠揚,慕名者眾,香火極為鼎盛。因享負盛名,神尊常有失而復得之軼事。誠如為襄助本鎮四知堂族下五庄里掃除瘟疫有功,揚家感其德澤,祈求分靈敬奉,約定每年農曆二日二出巡佈居繞境安符,應專程迎駕大王公返本宮謁祖,迄今仍信守不渝。

由於胡家祖居地興修不敷居求,諸聖仍委奉陋居,誠有負浩恩聖德及先賢門風,經本宮主神聖示需遷建新廟之諭,為求慎重,由望重前輩神前擲筊為憑後,即召開信徒大會,一致同意由胡家祭祠公業提供土地與建,擇期疏表上蒼,恩蒙賜旨封號為“玉清宮”,正南偏東二分座向,於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農曆十月廿四日)子時入火安座,感於處人萬難,默默耕耘完成任務,敬望爐下諸大德秉持敬天法祖善念,輸誠隨日永,降福與時增,共修無量功果,神人永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天恩,謹以概述為誌。(玉清宮沿革碑記)

他們姓楊的人得瘟疫,牛也得到瘟疫,才請大王公去醫治他們。那是因為過去在大陸,大家是鄰居鄉鎮,有認識,才來請教順正府大王公,來醫治瘟疫,掃除瘟疫有功,所以湖仔內楊姓族群感其德澤,祈求分靈,但是後來並沒有把我們的大王公還給我們。所以,我們的大王公整個被抱走,原本有三尊,結果變二尊。

主訪人:

所以這尊不是他們裝的,可是湖仔內有人說是他們裝一尊跟你們換的,大王公還顯靈跟他們說,真正的金身臉上有黑痣,結果是一隻蒼蠅停在那裡。

胡 糶:

不是,我們就這樣給他們,自我有印象的時候,我們的三尊神明就只剩下二尊了,後來就是大王公託夢要金身,我們胡家才又自己裝一尊。

主訪人: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胡 糶:

我看是三、四十年的事了。

主訪人:

這不是很久的事嗎?

胡 糶:

這是我們老早就給他們,但是在三、四十年前我們才又自己裝,他們說是他們跟我們換的,可是自我有記憶時,就是三尊剩二尊,後來給阿利託夢,大王公的金身現身給他看。

主訪人:

給誰託夢?

胡 糶:

楊永利,他父親是楊炎,北勢尾人。是入贅於我們叔輩大姐,楊永利就是他們生的小孩。大王公跟他託夢,我們才又裝了一尊大王公,我們自己裝的。

二月二因為湖仔內鬧瘟疫的關係,神明指示,以土話來說就是要釘符,現在軍隊來說應該是駐防,安營紮寨,釘符就是要掃瘟疫,保護楊家境內的平安,放兵馬保護平安,所以二月二利用釘符的時間,大王公回來這間廟(玉清宮)謁祖,沒有回來不行,聽說有一年,湖仔內的人認為釘符就已經很忙了,還要插火爐給他們拜,這樣怎麼對,胡厝又沒三個人,吐口水就把他們淹死了,所以聽說要把大王公抬回湖仔內不來胡厝謁祖時,轎子橫桿被震壞了,所以他們只好從轎子下端四個角抬起,將大王公抬回胡厝,有這麼一個傳說。所以姓楊的二月二不敢沒有回來胡厝,一定要回來,但是回來我們要花錢啊,二月二是他們四、五個庄在輪,而我們是每一年都要拜。這二月二的原因就是這個樣子,所以才說二月二羊仔走稠,他們姓楊的是說二月二是小過年。

主訪人:

大王公本身是一個醫生嗎?

胡 糶:

我們以前要當官,考狀元,詩經、易經、禮記、春秋都要讀。

易也有、看命也有、排八字也有、看地理也有,我們這邊以前古早要考狀元,也要會對詩,不是現在科學時代,國文、英語、數學、化學,現在的高考就像以前考科舉一樣,三年一科,現在每年都在高考,所以神都是精通山、醫、命、卜、相。大王公是武神。

主訪人:

祂是哪裡人?

胡 糶:

這不知道,神明的來源就要看另外的資料,這普通人是不知道的,媽祖婆就知道是湄洲來的,大王公是三百六十個進士其中一個,皇帝封的,所以要知道是從哪裡來的,什麼原因當神的,除非讀祂神聖由來資料,才有辦法知道。胡厝三尊是從哪裡來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從大陸請過來的。

主訪人:

阿公,湖仔內的人將順正府大王公請過去是在什麼時候?

胡 糶:

去年還是前年,他們那一尊也被偷抱走,後來再裝一尊。

主訪人:

被偷抱走?

胡 糶:

在汴頭里被偷抱走,然後再裝一尊新的,這尊已經是第三代了。

主訪人:

已經是第三代了!所以是何時請去湖仔內的,已經沒有人知道正確的年代了。

胡 糶:

沒人知道,就顧廟的人在這邊顧,但是顧廟的人也是會有一些私人的事情要去哪裡處理,也是有可能利用這中間空檔偷請,像我們清府千歲也被人請過,劉府千歲也被請到不見,後來也是再裝,聽說被偷請去西螺,我們也去西螺找,所以我們這邊的王爺常常被偷請,偷請後才又找回來,順正府王爺因為治湖仔內瘟疫,所以姓楊的才把大王公留在那裡。

主訪人:

所以請到那邊的時間不知道,一百年有嗎?

胡 糶:

不知道,沒記錄。

主訪人:

湖仔內的人是說因為牛得到瘟疫,在胡厝這邊的看法呢?是不是人也得瘟疫?

胡 糶:

大部分都是牛的瘟疫。

主訪人:
  聽您弟弟說,因為湖仔內二月二這種慶典,一般來說,牛隻家畜的瘟疫,好像沒有做這種祭拜,他在懷疑可能跟人比較有關係。

胡 糶:

  這是懷疑,事實傳說是牛的瘟疫,人的瘟疫是聯想的,大概人也有牛也有。

汴頭里 訪問日期:民國89112日上午9

汴頭里長伯: 我們大王公不見了,我們去胡厝借大王公,以前老一輩有在說,二月二是羊仔走稠,這是正確的說法,以前農業社會,養牛養羊養豬,大部分都是養牛.不知是不是風調不順,天氣變化,牛隻就會死去,鄉下人的財產,像現在的人有卡車,一隻牛就像一輛卡車一樣,所以農業社會,牛會死,去胡厝借大王公來問,拿香是一種信仰,問會有一個曲直,之後七借八借卻打算不還胡厝,原因就是從這裏開始。二月二頭牙一定要回後頭厝,讓他們參香拜拜,才又迎回來,可是這當中有許多曲折離奇,這些講出來都非常神奇,有一次二月二得角頭,要抬神轎的人,以甘前抬神轎的人不像現在可以用推的,一定要用抬的,胡厝在媽祖宮後面,大王公一直要回後頭厝,但抬轎的人一直不要抬進去,神明就發駕,一直往後退進胡厝,很奇怪,至於二月二庄頭如何輪,就是按照年輪,汴頭多戶,又最大庄,別人說鴨霸,汴頭分成二角,頭,別人是六年輪一次,我們是六年輪二次,也就是三年輪一次,但是我們庄很大庄,就是分角頭中廳就是大房分一年,頂厝和後厝較少戶,就合作一次別人就是六年輪一次,三年一定輪到汴頭一次,大王公就是要到汴頭一次,這就是六庄在輪的特色。

「保安宮」主神「金府」是從阿公厝(湖西里)分火過來的,副神大王公是從胡厝借的,大王公三年前就是不見,依胡厝乩童說:里長你放心,金身不見是劫數,神明還是在汴頭為你們服務,因為小偷是為了見明牌,只有拿金身、金甲沒有偷,萬一金身回來時,將金甲穿回去。(補述:保安宮廟新建後,大王公也為主神安奉新廟中,所以保安宮主神就是金府、朱府、劉府、包府、大王公。)

之前二溪路的舊路,這條路就是「跑馬路」,從前有一個人自南部往鹿港刈香,經過本宮(保安宮)包文拯,沒有下馬燒香拜拜,馬到那邊又回頭,就是不能經過,這就是祂靈的地方。

開闢湖仔內溝的傳記人物大舌憨

開闢湖仔內溝的傳記人物大舌憨

感謝︰施金山文教基金會 故李主任秀芳小姐熱心深入基層探訪溪湖鎮珍貴史實﹗

...耆老開講歷史 彰化縣文化局執行

承辦單位:施金山文教基金會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報告書撰錄

時  間:89416(週日),早上十點三十分至十一點三十分

主訪人:李秀芳

  楊先生請您介紹移墾情形及家族發展史好嗎?

楊肇基:

基於吾楊家先祖在此塊土地上,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生根茁壯,奮鬥經營,勤儉治家,代代子孫承傳幸福,衣食無憂,實當為油車子弟為傲。據聞吾族先祖自鹿港登陸來台,才移居「溪湖」之西邊面,溪湖以前因有溪有湖,即稱之。祖先哪一代來台,願容後再補充,溪湖之西邊古時稱為「湖仔內」,是由吾楊家族親所佔的地方,先祖自古統稱此地為「湖仔內」。其範圍包括汴頭、大竹里(也叫大竹圍)、阿公厝(就是現在的湖西里)、大厝內(就是協發內,現在的太平里的一部分),我們這邊稱為投奪頭,「投」是北投的投,「奪」是奪取的奪,現在講大突里,隔壁就是北勢尾,再來田中央(現在田中里),和車店、竹頭仔(就是河東里),以上各里統合起來稱楊家湖仔內也。先祖初居福建省漳州長泰縣後庵,至大明正德年間,泉州府南安縣二十八都雲頭,後又卜遷同縣二十四和二十五都,夾水頭珠山之麓(山腳之意)下居之,而由唐山播遷本省溪湖西部。前清中葉,乃先後由唐山播遷至台灣西部定居此湖仔內。一脈相承,子孫繁衍,分枝各自榮,形成現今溪湖楊姓大族。

主訪人:

  據聞你們楊家公媽牌可放置廳堂佛公前面?

楊肇基:

是的,確實如此。我們始祖叫敦素公,素公的孫子錫璜在明朝當官,功勳於國,上賜給吾祖先為禮部侍郎,特賜准公媽牌可置於佛公之前,除受上方特准,不然子孫是受不住的。等會您可以去參觀我們廳堂。另外楊家子孫當官者必須清廉,不可有貪瀆之行為,應遵奉東漢楊震公遺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四知,在島上或世界各地之楊姓族親均以楊四知堂美譽永存為傲。

主訪人:

  你們住的地方稱為什麼?

楊肇基:

我們的厝內就是油車內稱之,每一個人都是油車子弟。油車內子孫係文歷公派下東下五之五房中柱經十二世大房遠鉤公,他的正名是章金,不是來油車,先祖來台是居住在北勢尾庄,我們是從北勢尾再來油車內。傳十三世四房萬夏公七歲,也就是嘉慶庚辰年(公元1820年),隨兄萬片、萬瓜和萬接來台,就是我太祖萬夏公在七歲時,跟隨他的兄長來台,來台灣再傳十四世。

主訪人:

  所以十四世,就是台灣的第一世?

楊肇基:

  對!十四世就是開始油車內工作。

主訪人:

  十四世是不是在北勢尾那?

楊肇基:

對,大房是世集公,這是我的直系祖先,十四代世集公再傳十五代永慶公,也就是我的曾祖父(阿祖公),我算十八代世孫。十五代永慶公初居投奪頭油車內,即與其長子育祈公經營製油工廠,經過艱辛努力,雖經多次火災,仍維持屹立不搖,繼續經營,實為難得。現放置借展於台灣民俗村的油車就是我們楊家發財之物,謂我們的無價之寶。

主訪人:

厝被火燒過多次,可是油車沒有被火燒嗎?

楊肇基:

沒有,只有房子部分被燒過而已。所謂油車是很有價值的東西,是使用特級木材製造,那絕對永久不會腐朽,所加工之原料是花生油和麻油而已。這個經營在當時,是非常的勤儉克制,努力不懈,一方面做生意,一方面存款買地耕農,農兼商,當估計當時先祖光土地可能有一千多甲以上。對我楊家化育滋榮貢獻最多。惜卒於1932年,享年六十三歲,永慶公遺十六世育祈、滄浪、春木,為紀代其一生光前裕後,枝茂葉盛,源遠流長,故特將其遺體停柩(即打桶)八個月來做籌備時間,當時楊家在台中州可稱富甲一方,最需光宗耀祖,枝連傳衍之時,為要有五代同堂,五世其昌,故家老要等其十八世曾孫出生後,讓其穿紅袍親送祖公出殯。永慶公在靈堂停柩四個月後,即1933年元月9日,十八世孫將出生,結果是男孩,楊家大小皆雀喜萬分,永慶公仙逝時(1932年),我還在我母親肚子裡,等四個月出生,須再等四個月後,才可由長曾孫趕送祖公殯儀。故使祖公打桶八個月(當時長輩們均叫我『阿富』,『付』之音是似同趕上之意。當時楊家大小視我如寶,很疼我,我家母也因生下男孫沾光不少,永慶公之葬禮行儀整整約花一年時間,費用耗大驚人,當時驚動日本當局,即派人來大肆募捐(如日本赤十字社)捐出不贅。當時全省赤乞食齊集來吾宅,賬濟供食佈施,情況非常。墓場之整理,糊製大厝、車輛、藝閣,中西樂隊演奏,大小鑼鼓陣頭,無奇不有,長官、來賓、仕紳、親戚朋友、佃農及各地觀眾,熱鬧一時,據說共支出當時二十甲地,換算現金約有四億元之多。

主訪人:

除了遭遇到火災之外,還有什麼嗎?

楊肇基:

來到這裡很辛苦,以前曾有強盜搶人,實無治安可言。所以我們將三甲多的厝地周圍多種莿竹圍起來,強盜要來偷東西時,成群結黨拿刀拿槍,敲鼓打鑼,以前統稱強盜為“強摃”據吾祖父育祈口述,當強摃來時,阿公集合家裡的工人拿刀、槍,躲在竹圍的縫裡,準備應戰,強摃多次知難而退。要來搶的那些強盜差不多是姓楊的熟人,住在隔壁庄的人,那我暫時先不要講,怕傷害到他的子孫名譽,那個”強摃頭”從清未一直被關到日據時代,才被放出來。

主訪人:

  所以你們在插竹圍時,是在清朝時期?

楊肇基:

  清朝時。

主訪人:

  那你們祖先是什麼時候來台灣的呢?

楊肇基:

  是清朝。

主訪人:

  是光緒年間,還是乾隆年間?

楊肇基:

  光緒年間陸續而來。

主訪人:

楊家土地資產是什麼時期買入最多?

楊肇基:

是,在我阿祖和阿公的時代,由於本省光復後直到三七五減租及土地條例之實施,先祖勤勤儉儉買的土地被徵收,如吾祖先知道的話會去自殺的,一定非常的不甘願。他們辛辛苦苦賺的錢,不是去強別人的,他們勤勤儉儉買的土地,被徵收,也有佃農,前面看得到,後面看得到的土地,也有在鹿港、布袋嘴買地。

主訪人:

你們買地有在其他地方買嗎?

楊肇基:

有,買到海口,買到南部如嘉義之布袋,但以前買地都在溪湖及鄰庄埔鹽比較多。為什麼我們的祖先一直想買土地呢?不是沒有原因,溪湖湖仔內有一條排水溝濁水溪大義圳支流,經過新厝館到溪湖糖廠,到汴頭,到大突頭再延伸至埔鹽鄉三省村等,潤澤面積頗寬,當時開闢水路受阻是買地之主因。

主訪人:

是湖仔內溝嗎?

楊肇基:

是大義圳,從新厝館引八堡圳的水,經糖廠、大竹、汴頭、大突再由埔鹽三省出去,這都是我曾祖父永慶公領導犧牲的功勞開闢來的,永慶公為了打通這條水道,讓湖仔內楊族能夠用水灌溉,曾得罪上游的人,被捉去關在鹹菜桶內,經一星期差一點悶死桶內。永慶公偏名叫楊憨,為人耿直,急公好義,所以被人稱呼為”阿憨伯”,我們自稱為”楊阿憨”子孫,引以為榮。因為”楊阿憨”子孫很多當過大官,文官高中,在國內外當律師、醫師、博士、教授、董事長及總經理等等,人才濟出。

主訪人:

  永慶公開闢大義圳事蹟,請再詳細說明好嗎?

楊肇基:

永慶公為開闢大義圳水路被上游反對者關在鹹菜桶內,被關的時候,家裡的人沒有人知曉,被蓋在新厝館醃漬鹹菜的桶裡,一禮拜沒吃沒睡,生命垂危,所幸由新厝館一個祖先的佃農見義勇為,跑來我家告知此事,楊家人馬上、立刻去救人,否則永慶公可能死在鹹菜桶內,後永慶公就將附近水路開溝之土地買起來,最後開成大義圳,永慶公為開水圳犧牲極大,故人人都稱讚為大義圳開闢之,誠言之無過分。濁水溪連接支流到溪湖糖廠製糖用水,到汴頭,大突頭延伸至埔鹽鄉農業用水潤澤面積頗寬,受惠人眾多有水可以用,現在被污染了,不然以前有魚有蝦。如不講出此水圳之原萎,是沒有人知道。有聽說要在湖仔內開這條水溝時,有流三天三夜的『紅水』,聽說是傷到『蝦穴』。

主訪人:

『蝦穴』在哪裡?

楊肇基:

我也不知道,只是由老一輩聽來這個傳聞,那不重要,可能與地理有關,也可能是迷信。

主訪人:

楊家經營油車功臣是誰及其事蹟?

楊肇基:

是我阿公育祈力助父業成功,論功臣應是楊育祈,他是楊永慶的大兒子,育祈阿公(十六世)自幼聰慧體將伶俐,文博詩書,有一手特殊風格書法,具有文武素養,一直幫忙其父業,凡油廠業務,採購、進貨、出貨、買地、土地登記,得走到鹿港土地登記所,因以前交通不便須要走路,我祖母告訴我,育祈阿公漢文和算數很強,佷勤儉,很慈祥,當時在經營油車時,滄浪和春木還是小孩,因為我阿公因要幫助父業,較沒機會念書,不然我祖父腦筋滿好,是溪湖公學校第一期畢業生。當時經營油廠日以繼夜,早上跟牛車隊出去送貨賣油,順便收帳和往海口、西螺橋以南採購製油原料,帶車隊去採購,到半夜車隊才回來,下完貨,又得記帳,我阿公負責大大小小的事,我阿媽說,阿公洗腳時,常發現腳底都起水泡,以前都得用走路的,我阿公除了購原料、售貨以外,買那麼多土地,以前買土地我阿公還得跑到鹿港登記所,就是現在的地政事務所,以前在日本時代在鹿港才有,彰化和員林都沒有,有錢買地就去登記,也都是用走的去,回來腳都起水泡了,隔天早上又帶隊出門,半夜回來又要記帳,所以我阿公很辛苦,是此當時楊家三大房的全部財產,是我阿公賺來的,有過之而無不及之事實。不是我在標榜我阿公,這是我阿媽親口說的。

訪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