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冬節

冬節

今年冬至是陰曆十一月二十四日 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

古早阿母講「吃冬節圓加一歲」。

有吃無吃冬節圓都是照常加一歲。

囝仔時代過冬節,慣例是冬至夜全家大小,邊搓圓仔,邊談笑,嘻嘻哈哈,先造過節氣氛,有一年搓圓仔中阿爸講;古早有一位阿公帶二位四、五歲孫仔去廟口看戲,歸途二位孫仔說;阿公阮腳骨酸,阿公就輪流背孫仔回家,到家時輪到背大房孫遇到二房媳婦,二房媳婦就埋怨說「阿爸大小心,較疼大房孫仔」,阿公黙黙不語,待冬至搓圓仔時,叫大家做一仙人仔(一個人形圓)待煮熟,所做人仔已被滾得不成人形,媳婦們說「阿爸做人真歹做」阿公答說「是的做人實在真歹做」!!

然後,全家吃阿母煮熱滾滾的補食進補,進補類有姜母鴨、紅蟳米糕、羊肉米糕等。

翌朝供冬至圓於廳上拜神明、公媽、灶燻公,其他家宅門上、豬椆、雞椆、車輪笨、便所都粘貼圓仔以示團圓,並大家吃冬至圓仔慶團圓求平安過歲。

冬節由來.傳說甚多,附下記是由網路取材供為參考︰

冬至就是二十四個冬節就是冬至,時間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一年又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合稱為二十四節氣,而節氣中的一個。因為它的日子並沒有固定,所以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在冬至這一天,對於位於北半球的我們,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更由於古人對於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

冬節也稱"冬至節"。冬至的"至"是極之意,"冬至"是說寒冷陰森的天氣達到了極點,通常過了這天,陽氣初萌,白晝便會逐漸增長,所謂"冬至陽生",冬去春回的日子即將開始,古時民間在這天要對父母尊長拜節,它還是許多契約簽訂和履行的日子。

冬至節作為節日由來已久。相傳周代以十一月為"正",冬至前一天為歲終。秦朝沿襲了周代的習俗,以冬至為一年的開始,漢朝稱冬至為"冬節"、"日至"。宋朝以後,官場要舉行賀節的儀式,並且放假休息,民間更為熱烈慶祝。歷代帝王為禳災祈福,預祈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冬至時必須舉行祭天大典的儀式。

民間歷來也很重視冬節。外出謀生的人,千方百計要在冬節之前趕回家與家人團聚,表示年終有歸宿。閩台有俗諺云:"冬至大過年,唔("不"之意)返無祖宗"。用一句文學家說過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冬節是春節的前奏和序幕。

傳統冬至節主要習俗

  傳統冬至節主要習俗大致可以分為祭俗、食俗、禮俗和娛俗。

  1 祭俗

 冬至是漢民族祭天的日子。對天與地的崇拜是漢民族最莊重、最神聖的信仰。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風俗。對天的祭拜,從天子至庶民都可以進 行,其中尤以天子為重。古代帝王親自參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項:天地、社稷、宗廟。皇帝以“天子”自栩,對天的祭祀自然成為皇帝最重要的祭禮。皇帝于每年 冬至祭天,登基也例須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禮·大司樂》雲:“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

  祭天儀式中,最盛大的要算冬至祭天了。每年冬至日,皇帝都要來圜丘壇舉行告祀禮,稟告上天五穀業已豐登,主祭昊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及日、月、雲、雨、風、雷諸神,這就是祭天大禮。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天壇廟為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的北京天壇。皇帝祭天儀式極其盛大,按照典制規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來齋宮齋戒,祭天大典從冬至日的拂曉正式開始,據說冬至這天夜裏陽氣開始逐漸增強,而陽氣能使萬物滋生繁衍。祭天大禮分為迎神、奠玉帛、進俎、獻禮等9項程式,在孟冬寒夜初曉、星光微曦的時刻,天子于圜丘之上仰望茫茫宇宙,實現與天的對話。

  在民間,出於對天的敬畏和信仰,在冬至日也有各種對天的祭祀儀式。

  冬至時還有一種“ 迎日”的風俗,當屬於一種特殊的祭天方式。《易通卦驗》曰:“冬至之日,見雲送迎從下向來,歲大美,人民知不疾疫,無雲送迎,德薄歲惡,故其雲赤者,旱黑者,水白者為兵。黃者,有土功諸,從日氣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樹,八尺表,日中視其晷如度者,則歲美人和,晷進則水,晷退則旱。進一尺則日食,退一尺則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與羣臣左右縱樂五日,天下之眾,亦家家縱樂五日,為迎日至之禮。”

  除了祭天,冬至節也是先民感懷祖先之德、祭祀祖先的日子。

  2 食俗

  冬至節是一個食俗非常豐富多彩的節日。冬至日正值隆冬,節日食俗以“進補”為主題。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節日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傳統冬至節,各地的主要食俗有(舉例):

  ①冬至餃子:民諺雲,“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壞耳朵沒人管”。傳說女媧用黃泥做人,一年到頭不停地做。到了冬至那天,氣候寒冷起來,黃土人的耳朵總被凍掉。她就在一個個黃土人的耳朵上都穿個小孔,用一條線通過,一頭打個結紮住,一頭塞進黃土人的嘴裏,讓黃土人咬住,這才保牢耳朵沒被凍掉。以後就演變成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冬至節,人們就包耳朵形狀的餃子,意思是讓女媧做的黃土人咬住帶線(餡)的耳朵,不致于凍掉。另一種傳說則與醫聖張仲景有關。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倣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②冬至肉:湖南人過冬至,會殺雞宰豬,把肉陰幹,稱為冬至肉。有俗話說"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

  ③熱豆腐:常州人則吃一種隔夜的熱豆腐,有句話說"若要富,冬至隔夜吃塊熱豆腐"。

  ④赤豆糯米飯: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⑤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⑥分臘肉:是南方冬至掃墓後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發“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兩種,分時有許多規矩。加區別學歷高低,清有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級,民國有高小、中學、大學、留學四級,以示鼓勵;優先照顧老人,在50、60、70、80、90年齡段,數量依次遞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積金或富家捐款購置,族長主理其事在當時被視作一份厚禮。

  ⑦冬至團:也見於江南。冬至團是以糯米粉為麵糰,內包肉、萊、糖、果、豇豆、赤豆沙、蘿蔔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親鄰或待客,是冬至亞歲宴上的必備食品之一。

  ⑧冬至圓:全家團圓的時候吃,最有意義。用糯米粉做“冬至圓”,一般做成紅、白兩色,粒粒小如魚目珠子,還可應孩子們的要求捏成牛馬羊雞犬豬等小動物。

  ⑨年糕: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裏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⑩湯圓: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麵糰,裏麵包上糖、肉、蘋果、豆沙、蘿蔔絲等。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⑾蕎麥面: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面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

  ⑿姜母鴨:廈門人喜歡在冬至吃姜母鴨進補。姜母鴨是用整塊老生薑(不用切),去燉正番鴨,據說姜對身體很好,可以暖胃補腎。做法還有很多,比如還可以用四物(當歸、黃芪、熟地、白芍)去燉,或者枸杞、人參燉,棗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棗、紅棗都可以,中醫認為,棗能補氣、補腎。

  ⒀餛飩: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 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另有民間傳說,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而能過上太平歲月。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後來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祭祖先,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考,冬至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3 禮俗

  冬至節禮俗主要有拜師和贈鞋襪等。

  冬至這天是學生向老師表達敬意的日子,據說,此日,小學學生衣新衣,攜酒脯,各赴業拜師。冬至節,舊俗由學董牽頭,宴請教書先生。先生 要帶領學生拜孔子牌位。然後由學董帶領學生拜先生。山西民間有"冬至節教書的"的諺語,說的就是這種尊師風俗。至今民間仍有冬至節請教師吃飯的習俗。晉西 北習慣用燉羊肉招待教師,其情盛濃。

  贈鞋襪的習俗則是因為這天日影最長,所以古俗以鞋襪獻給尊長慶賀冬至,表示足履最長之日影祝禱長壽。另有資料認為, 贈鞋于舅姑的習俗,逐漸變成了舅姑贈鞋帽于甥侄了。但我們覺得,此說可能是對舅姑一詞望文生義而致,古漢語中的舅姑指的是公婆而非後世理解的舅姑親屬。後魏北涼司徒崔浩〈女儀〉曰,“近古婦常以冬至日進履韈于舅姑,皆其事也。”當然,不管是贈尊長還是贈孩童,都是一種感懷生命的美好習俗。

  4 娛俗

  冬至節,民間娛俗主要有唱“九九歌”和繪“九九消寒圖”

  ①九九歌

  是一種節令民間歌謠。每當冬季來臨時,慈愛而靈慧的母親們常給孩子吟出這樣的歌謠:一九二九不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冰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這歌,便是幾乎流傳于我國各地的九九歌。

  九九歌也叫九九詞,全稱是“ 九九消寒歌”。按照我國傳統的曆法計算,從冬至次日開始數起,每九天為一個時段,這個時段便是與夏季的“伏 ”相對的“九”;共有九個時段,第一個九天叫一九,其後依次稱二九、三九、…九九,合稱“九九”,與“三伏”相對。整個冬季中,這九九八十一天氣候較冷,此期過後,天氣回暖,大地將春。在這較冷的“最難將息”時節,人們以九數之,屈指度日,因此叫“數九”;這一段的天氣也相應地稱“數九天”。屈指數日的人們比較閒暇,於是通過對天氣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物事的觀察,聯綴了九九歌,廣泛流傳,以志數九消寒。據南朝梁宗德《荊楚歲時記》記載,當時已有數九之俗:“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九九歌的出現當較數九為晚,但到唐宋時已經很流行。九九消寒歌全國大部分地都有流傳,尤以北方為多。北方冬季嚴寒,所以九九消寒歌不僅名實相符,並且也有實際存在的意義。由於各地氣候寒暖不一,人們創作時著眼點各有差異,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就有些區別。

  九九歌(北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長沙)

  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筆;四九三十六,行人路途宿(回家過春節);五九四十五,窮漢階前舞(讚春、送財神);六九五十四,枯椏枝發嫩刺;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脫衣裳;八九七十二,麻拐子(青蛙)田中嗝;九九八十一,脫去蓑衣戴斗笠。

  九九歌(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淩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八十一,家裏做飯地裏吃。(棗強縣)五九半,淩消散。春打六九頭,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八九不犁地,不過三五日,九盡楊花開。(新河縣)

  一九二九,啞門(形容張嘴)叫狗(形容打嗝兒);三九四九,凍破碌碡;五九六九,開門大走;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準來;九九河重凍,米麵撐破翁。(尉縣)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鹽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擔(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

  九九歌(湖南)

  冬至是頭九,兩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四九三十六,關住房門把爐守;五九四十五,開門尋暖處。六九五十四,楊柳樹上發青絳;七九六十三,行人脫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滿地飛;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九九歌(江蘇)

  頭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凍得索索抖,五九四十五窮漢街上舞,六九五十四蚊蠅叫吱吱,七九六十三行人著衣單,八九七十二赤腳踩爛泥,九九八十一花開添綠葉。

  ②九九消寒圖

  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以卜來年豐欠。

  消寒圖的形式很多。簡單的是畫縱橫九欄格子,每格中間再畫錢形,共得八十一錢,每天涂一錢,涂法是“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民間歌謠謂:“上陰下晴當中,左風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草青青。”

  或者選擇九個九畫的字聯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筆。一般選用的九畫字聯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徐珂《清稗類鈔。時令 類》載:”宣宗禦制詞,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畫,其後雙鉤之,裝潢成幅,日九九消寒圖…自冬至始,日填一劃,凡八十一日而畢 事。”

  除以上的兩種以外,更有一種“雅圖”,是畫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計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後,則九九盡,春天臨。《帝京景物略》雲:“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齣,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更有韻致的是,婦女曉粧染梅。明人楊允浮《灤京雜耠一百首》耠及此俗,其自注雲:“冬至後,貼梅花一枝于窗間,佳人曉粧,日以胭脂日圖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暖回矣。”這種設計,可謂獨出機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節的變換又與佳人曉粧的胭脂聯繫,真讓人叫絕。無怪乎楊氏詩以耠之: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初回。梅花點遍無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有的消寒圖還有其他“附件”,一是聯語,即在圖旁標出有關的聯句;諸如“試看圖中梅黑黑。自然門外草青青”;有的是在圖上印出九九消寒歌以附之;此外還有繪圖、印俏皮話的,比如畫“老虎拉碾子”,印歇後語“老虎拉碾子——不聽那一套”。

  畫消寒圖這種風俗,雖然簡單,但如果巧心醞釀則別有韻致,常被寄予了各種各樣的感情在其中。曾有詩歌這樣寫道:

  冬至從一瓣梅花開始/梅花上的指甲浸潤著血/那是深宮裏的妃子/在練習消寒的遊戲

  這遊戲被重復了多少次/多少次,她在梅花上涂上皇帝的影子/啊,影子,錦宮裏的羅帳/皇帝正在披閱奏子

  他披閱她的臉,她的眉毛/楊柳的腰身,臨風的裙裾/而她,拘謹的呻吟/不過一次隨意的朱批/

  天子啊,八十一瓣梅花就是對你的詛咒/你這薄情的君夫,暴虐的男人/一座冷宮的建造者/

  我的冬至就是你的死/

  另外,冬至節,有些地方的兒童做"拿寨"、"打瓦"的遊戲,少年開始學武術,叫做"看冬"。

編輯: 楊冬霞 稿源: 國際線上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憶童年農村樂(一)

憶童年農村樂(一)
溪湖咱的故鄉,南有明治製糖會社三支煙筒煙濛濛,想起昔時,南風吹來黑色灰塵滿天飛,是該時代困擾民眾的歷史故事,會社中午十二點準時響水螺報時,也值得記下史事,北有街頂靈聖媽祖慧眼慈光護眾民,西有濁水溪水滋潤田園,東有小火車站日日運客數百人,記得出外歸途火車到二重湳,就遙眺會社三支煙筒煙濛濛,使歸鄉人獲已到家的寬鬆感,是咱故鄉過去的四大特色。
雖會社煙筒剩一支,清澄河川魚蝦消失變濁髒,也切不離咱對故鄉昔日的緬懷、思念,大家來回憶過去童年歲月…
大榕腳風微微,大家放直甲行棋,清涼剉冰涼粉圓,仙草的滋味,
想起細漢彼當時,媽祖生 普渡 冬尾的謝平安,廟口的庄腳戲,
啊啊真懷念,彼的庄腳是阮故鄉,難忘的故鄉!!
昔日消暑處—大榕腳
屋內消暑
台灣被稱為「常夏之島」,雖有分四季,可是全年炎熱天氣占多數,溪湖地方一遍平野無山丘招涼風,夏天炎熱難當。
昔時無冷氣機,屋內靠扇子搧風納涼,阿嬤們「哈殼扇」不離手,男性大人脫剖背(裸著上半身)做工契(工作)。扇類有紙扇(有固定形圓扇(日語ウチワ)扇面,印刷有清涼感的淡雅花草圖,携帶用可摺合扇(日語センス)扇面印或繪古典山水圖及題詩句)、草織扇(用稻草、菅草徑等類編織的扇,不印不繪以原始草原色使用)、哈殼扇(將檳榔、椰子樹類,在樹上掩蓋果子的外殼剪成的扇,不印不繪以原始素面色彩使用,很富有鄉土感),當時機關、商店廣告,多用扇印刷公告贈送顧客,印象較深刻的是富山寄藥團,寄家庭平安藥所贈送紙扇上面有印的,達摩牌及仁丹藥標。
因現代冷氣機已普遍,使用扇類消暑機會甚少,所以必須如此詳細記述留後代參考。
屋外消暑
屋外靠樹陰(大榕樹、竹圍腳)納涼,大榕樹多數成蔭在廟埕,因此乘涼者都到此納涼,而成形集合開講場所,在大樹蔭腳多數都有剉冰攤位賣冰,冰類有清涼剉冰(有摻紅草莓汁、楊桃汁、梅仔汁、卡爾必須(カルピス)等),粉圓、仙草、庚仔粿、粉粿等,另必須記述已絕跡的「拉拇爾(ラムネ)」,是屬氣水類其特色是,瓶口處有一粒玻璃珠塞住,欲飲時將玻璃珠用力壓下,噗的一聲瓶口出一陣白煙霧就可飲,真有趣的飲料,以淺綠色,特殊形體之玻璃瓶裝飲料,是其特徵。
記憶中光復後在太平街,溪湖座北邊第二間向東有人還在製售「拉拇爾(ラムネ)」。
目前到日本旅遊,在觀光地區或鄉村商店,尚能買得到「拉拇爾(ラムネ)」。
附記︰「拉拇爾(ラムネ)」歷史
依據日本清涼飲料史,炭酸飲料(ラムネの元祖)初次到日本是1853年・嘉永6年米鑑「ペリー」訪日時在鑑上請日方官員開始輸入日本。
之後1865年(慶応元年)長崎的藤瀬半兵衛以「レモン水」之名製售,但「レモン水」名不嚮亮,後改“レモネード”因音誤,變成一般通用ラムネ之名稱。
再說廟埕樹蔭腳,剉冰攤位附近蔭涼處,由在地民眾,用竹廣縛成休憩坐椅,供莊民在此「放直」、「行棋」消遣娛樂兼納涼。
媽祖生、普渡、謝平安大請客
三月媽祖生︰
每在二月中旬起至三月二十三日止,信眾慶祝媽祖誕辰長達二、三十天,熱烈情況幾近瘋狂狀態;即為諺語形容說「三月逍(蕭)媽祖」。
由於媽祖信徒眾多,各地媽祖廟每年在農曆二、三月例有「迎媽祖」,此時正好農村春耕插秧告一起段落,農家有閒參與迎神賽會,於是乎各種藝陣盡出,抬著媽祖神轎出巡,在各個村莊遊行,由於信眾狂熱萬有「三月逍(台語音同國字蕭)媽祖」之諺,迎媽祖隊俗以竹簑令旗前導,並有隆重的儀仗排場,巨碩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護駕,千里眼執行眼「觀」人間千里災難,順風耳執行任務耳聽四面八方的哀告聲「音」,所以也有人解釋媽祖為「觀音」的化身;實則這是一種人間機制投紙神祇 世界,因為媽祖為母性之神,屬於文神,寶相溫柔慈悲,所以配了兩位粗獷威儀懾人的部將,以資制服妖邪,兩相對照可以發儒道精神中的溫柔與剛強、靜與動的深奧哲理。
記憶中昭和初期街頂靠「大杉」(第三保保正)(北街)街尾靠「煙筒」(即製糖會社)(南街),中街十字路為界,分南街、北街民藝大車拚,各種藝陣盡出互拚苗頭,不認輸迎暗燈往事,至昭和十二年左右因戰時體制而停止。
北街民藝大車拚,起因是媽祖生為廟口搭戲台,南、北相爭搭台,引起衝突,後經和談,以互表敬神南北各輪一夜,互拚輸贏為約定,此舉使咱溪湖留下使人莞爾有趣的鄉野史事,其中最有趣事是,互相探聽對方出迎陣頭或節目招數,有一次南街表演「一支大杉漸漸傾斜而倒地」即打敗大杉(即北街)之含意。
北街事前獲悉,就由北街「杜老進(留日學生)」以十六mm拍攝活動寫真(今之電影)於翌夜在媽祖宮前廣場放映「會社煙筒倒地」鏡頭節目回報,
據說南北街互相結氣,是製糖會社「西工(機械技工大部分是日人)」,常靠勢在菜店(酒家)鬧事,都由北街保正楊大杉出頭調解,而誤會結怨造成是遠因。
三月時值「穀雨」天氣陰明不定,這時恰好另一神明「大道公」誕辰,由於信徒各擁其神,迎神賽會本是狂熱的活動,又因「輸入不輸陣」的心理使然,而產生附會 說是,媽祖呼風意欲吹落大道公的冠冕使其難堪,而大道公也不甘示弱,喚雨來淋濕媽祖臉上的花粉…因而有「大道公佮媽祖婆鬥法風雨齊到」之諺。
附記︰
媽祖婆雨、大道公風
閩南民間有媽祖與大道公鬥法的傳說著實有趣,其內容大致為:
媽祖與大道公,同為閩南人,據說他們昇天後,還在沿海一帶上空巡視,如果遇有颱風翻船,或是瘟疫流行時,便下來救人。
因此,他們也時常見面,而大道公見媽祖貌美,竟然一見鍾情,有一天,他們兩在巡行中再度相遇,大道公向媽祖求婚不成,並受斥責,他不可亂動凡心,大道公一時非常生氣,但又怕媽祖把這事上奏玉皇大帝,便不敢隨便發作。
事後大道公卻常常俟機報復,以洩心頭之恨,就在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這一天,媽祖出巡,大道公認為機會來了,便施展法術,忽然傾盆大海,把媽祖淋了一身,好像落湯雞,當時媽祖屈指一算,知道是大道公搗鬼,故也想藉機報復。
翌年三月十五日是大道公生日,大道公出巡,媽祖施展她的無邊法術,刮起大風,將大道公的烏紗帽吹到地上去了。
從此以後,大道公與媽祖的仇越來越深,聽說側今還未和好呢!因此,每逢媽祖生日必定下雨,而大道公生日又必定刮大風,民間故有「媽祖婆雨、大道公風」的諺話。
迎神藝閣
戰前配合迎神賽會,於是乎各種藝陣盡出,早期的藝閣是用人力扛抬,照明則以火把充用;布景的裝飾有山有水也有古代庭園建築的「台」、「樓」及「閣」,所以迎神賽會出動藝閣稱為「裝台閣」,又稱為「詩意」,並且藝閣的內容也常由文人創作設計再由工匠製作。這些廟會都有盛大的藝閣遊行。社會工業化後,藝閣漸漸被陣頭取代。
昔日鹿港‧西螺藝閣很有名氣,記得囝仔時代溪湖迎閙列時,藝閣都在消費市場空地飾裝藝台,台上扮裝仙人.仙女人物都由七‧八歲的少年.少女當之。
【大紀元12月14日訊】藝閣是一種以搭設人物、佈景為主題的戲閣,全名為「詩意藝閣」,相傳是由廟宇信徒從泉廈引進台灣,至今約有3百年歷史。
剛開 始是以木板或塌塌米搭建閣棚,加以佈置裝飾,並由能歌能彈的南管樂曲藝旦,打扮成歷史詩詞或小說典故中的各種角色,坐在閣台上,演唱南管樂曲,並由4到8 個壯漢扛抬遊街,頗受詩人墨客的喜愛。在鹿港、桃園、大甲、北港、斗六、台南等地,每年廟宇盛會,都會看到藝閣師父所用心製作的藝閣遊行。
藝閣的型態
藝閣可分「裝台閣」及「蜈蚣閣」兩種型態,裝台閣是在木座上裝置樓台亭閣,由孩童扮演歷史或戲劇人物,或坐或立於台上;蜈蚣閣則是以多個藝閣串聯而成,行進時宛如蜈蚣行走故名。
早期的藝閣是由真人扮演並以人力扛抬,逐漸演變至人力板車承載,另有牛車拖拉或裝飾在三輪車上。隨著時代進步,增加了鐵牛車及馬達三輪車的輔助,現由小貨車發展成大卡車、大拖車承載,讓藝閣裝飾既壯觀又炫麗。

起源於漢
藝閣,源自於漢代的上元節點燈習俗。根據《佛教大辭典》:「點燈,放夜也。漢明帝時,佛法初東漸,摩騰竺法蘭與道士角力勝之,明帝於上元燃燈,以表示佛法大明。後代傚之。」此後由於歷代仿傚,逐漸成為民間習俗,到了唐宋,遂訂上元為燈節。
不過「點燈放夜」只是一種靜態的展示;唐代開始,民間出現了「山車」和「陸船」的動態表演形式。清朝時,山車和陸船發展成民間迎神廟會的重要遊藝陣頭,因其外表頗似樓閣,故被稱「藝閣」。
日治時期,藝閣多半由藝妓扮演。日本皇太子到台灣遊玩時,政府當局曾強迫藝陣遊行供皇太子欣賞藉此表示歡迎之意,因而曾使藝閣極盛一時。後受戰爭影響,藝閣一度銷聲匿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才又再度活躍於民間。
(取材自網路)
七月普渡︰
以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最為盛大。「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池慶中元」。這是清人王凱泰描述光緒年間台灣普渡的情形,他說「盂蘭」來自印度是佛教的祭儀,「中元」卻純是道教拜三官之一「地官」的祭典,可是兩者卻合在一座道場中舉行有點奇怪。
事實上臺灣的普渡,原是表現移民文化的傳續,同時也彰顯臺灣先民在墾拓階段的一頁艱辛歷史,這一段時期,先民離鄉背井有一些人水土不服客死異鄉者,或是天災人禍枉死者,凡此均讓生者興起側隱之心,因而同鄉之人齊聚寺廟大發慈悲舉行普渡,這樣的活動也有聯繫情感。
(取材自網路)
台灣的唐山客 路漢腳
「紅柿若出頭,羅漢腳目屎流。」即句流傳佇民間的俗語,形容當初移民到台灣的唐山客,佇台灣無某無猴,若寒天一到,變成「有路無厝」,就無知如何過冬,充分表達出移民的心酸。
1662 年施琅攻打台灣了後,康熙皇帝頒下了「移民三禁」,最主要是禁止帶家眷來台,所以來台灣的移民絕大多數攏是獨身仔,有的好運參平埔族的女子結婚,有的煞揣 (尋)無牽手,無家後,無田園,無頭路,最後只好淪為游民,迄(那)陣的台灣人稱呼即種人叫「羅漢腳」。「羅漢腳」往往滯(住)無定所,天氣好的時,凊采 佇路邊、簷前跤倒咧睏,但是紅柿若出頭,表示立秋來到,天氣開始轉涼,從此日子就歹過了。
有的羅漢腳有穡頭(工作)就做, 來維持日常生活;若無穡頭通做的時,為著卜生活只好淪落變「乞食」,所以民間有「乞食伴羅漢」即句俗語。羅漢腳仔佇庄跤(鄉下)的生活,若像「水流破 布」,愈沖愈破。所以有的羅漢腳,只好流落街頭討趁,變成都市的「游民」,漸漸形成一種社會力,威脅著社會的安寧。清朝台灣有兩大民變事件,朱一貴事件 (1721年),林爽文事件(1786年),主要的成員攏是「羅漢腳」,羅漢腳仔變成互人利用的工具,甚至生命白白來送死,真是使人同情。
「少年若無一擺戇,路邊哪有有應公」,即句民間的俗語是咧表示,唐山的一寡「戇少年」,當初並無三思而行,就離開原鄉,移民到台灣,一時舉頭無親,煞四界流浪,終其尾喪身在他鄉外里,變成孤魂野鬼的「有應公」受人祭拜。這是希望變成空,慘死在他鄉外邦的一段辛酸的故事。
羅漢腳仔「有路無厝」、「病無藥,死無蓆」、「死後,無人哭」。在生進前,舉目無親,四界流漢,死後更加無人辦後事,屍體暴露佇路邊,所謂「路傍屍」,任由 風吹雨沃(淋)。過去的民俗傳統,認為無倚無靠、無後嗣的鬼魂,因為無人祭拜會變成「惡鬼」。所以一寡民間善士,就替遮兮(這些)「路傍屍」收埋,起廟 仔,並且定時祭拜,這就是「有應公」廟仔的由來。即款的廟仔,常常出現佇莊跤的角落,或者是田園邊、墓地的附近。一般無了解的人,往往當做「土地公」廟。 其實台灣早期「祭厲」的風俗,相當的流行,無論佇鬧熱的大都市、亦是偏僻的田莊,攏設有「有應公」的廟仔。「有應公」又稱「大眾爺」、「大將爺」、「萬善 爺」等稱呼。
「羅漢腳」是清朝台灣社會的一種特殊的角色;「有應公」卻是清朝台灣民間信仰中的一種特殊的神明。演變到尾仔,台灣有了「搶孤」的民俗,用即款的活動來祭拜、布施俗稱「好兄弟」的孤魂野鬼,這是一種「有求必應」的功利活動,嘛是一種「人道關懷」的普渡活動。(取材自網路)
冬尾謝平安︰
臺灣地區進入農曆十月有「謝平安」祭典,此後連續到年底處處都有俗稱「做醮」(「戒醮」之義)。 有時是新廟慶成,有的是信眾還願,這些都屬於祈求平安的祭典,為酬神而扮演戲就叫做「謝平安戲」。 這也是「春祈秋報」習俗的延長,不只是拜土地公,還延長至整個冬季,「拜」的對象也擴及神、鬼;儀式也擴大到「得角」、「做醮」。
做醮具有收穫還願、祈安等多種功能,小的叫「三獻」,大一些的就稱為「五朝」、「七朝」等,通常聯合數個鄉鎮的局部地區合辦,做醮的儀式非常隆重,建有內外兩種壇,內壇在本廟裡,外壇有五、六個,都利用秋收後的稻田騰空做為建壇的場地,壇高者常達四、五層,除一層正中間供奉神明外,每層各分有許多間格,由師匠裝設電動機關人物,內容有戲曲故事片段或歷史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入夜後更是燈火輝煌宛如不夜城。
做醮除了謝神外也兼祭四方無主孤魂,普施獻供祭品,都是在表豐收後的感恩,也是一懂崇德報功的禮俗。(取材自網路)
無限的流水宴,迎客
上記三祭日是庄腳宴客大日子,古早農家很節儉日常三餐多數以蕃薯為主食,菜甫、碧菜、鹹魚、魚甫,自作蔬菜為副食,平時很難得有魚肉上桌,當時有一句童謠「人真塚(台語借字音︰意;開心)昨日做忌今日犒將。」,表露無遺的,描述該時期囝仔,對平常貧乏三食的無奈,期待享受豐盛一飩的心聲。
逢祭忌、犒將,才有魚、肉及豐富食物是,古時期庄腳囝仔最歡迎的日子,大人也乘機吃一這魚、肉補一點營養,有魚(用煎的)有肉(白切肉),其他菜殽是花椰菜浦(poHo)豆干、鹹菜煮豬肚、菜頭浦(poHo)肉皮、菜甫蛋、抄土豆等,雖是最原始的煮法,但感覺非常豐盛好吃,因為攏是阿母煮的手料理。
祖先忌日︰一般習俗,人們多於正廳供奉神明處之右側設置「神主位」或「公媽牌」總牌位朝夕膜拜。此外,有許多家族除家中祭祀外另於他處設一祖先祭祀場所,稱為「家廟」或「祖廟」,每年通常於春秋兩祭舉行祭祖盛事,由祖廟祠主值東爐主或宗親會辦理。
逢過年過節,農曆正月十五,或祖先忌日,當日上午十一時左右,祖先牌位前拜祭。
準備全熟三牲或飯菜(六碗、八碗、或十二碗)、水果(蕃茄、芭樂、李子、釋迦除外的水果)、湯圓三碗、米飯、發粿、糕餅等、清茶三小杯、酒七、九或十一杯。上供品(酒供幾杯、筷子就擺同樣雙數)。
犒將︰「犒將」的目的是在慰勞境內土地公身邊的兵將,尤其是「土地公」身邊是有「虎爺將軍」的。因感念他們這半個月來的辛勞與幫忙(他們的放假日是每月的初二與十六),就在他們放假日的時候,準備簡單祭品來慰勞他們的辛苦。
再回說逢三祭日媽祖生、普渡、謝平安。
媽祖生適逢「清明」後,早冬插秧畢,普渡是利用六月冬稻米收割後,謝平安即十月冬割稻畢,都是慢長的農閑期 農村有充分時間準備迎神祭紀,各家庭都忙於蒸粿縛粽,刣雞宰鴨,廟前準備搭戲棚做戲敬神,是囝仔時代最快樂的鄉村迎神祭祀盛事。
真的佩服古早先祖們的智慧,利用最適當時期,大家互相來輕鬆慰勞平時辛苦,逢此三節日,節前就邀請親朋好友是日參加宴會,都以口頭邀請說「來看戲」, 當日農村常見牛車滿載婦女老幼,及黃昏時鐵馬隊齊集迎神祭紀莊頭參加盛會,男人們通霄達旦以流水宴方式飲酒狂歡互慰藉平時辛勞。
平時省食儉用農民,此三節日即以借錢也誠懇請客共歡佳節,是咱最懷念的古早農業社會的人情味。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日本醫學博士V.S道教思想不老長壽論述文章(第三回)

日本醫學博士V.S道教思想不老長壽論述文章(第三回)

第一章︰對不老長壽無終點的思想 (下—2

仙人的由來 —(緣起是由西方之民之說)

來說仙人的由來與成立,河南省發現,一種漢代之物「漢畫像磚」上面描繪稱「羽人」人像,叫「飛仙」是仙人原形,人瘦,身上有生羽翼,據說此瘦身非常重要,輕量才適於在天上飛翔。

博士在此章描述仙人外形,先提起紀元900年代在山西省某寺廟,有描繪身材豐滿美女仙「飛仙」,在敦煌也有繒飛天像,外形被繪成飛天美女,新疆地區出土的「有翼夫人」身上也有羽翼,其外貌,是西洋人的面貌。

先講仙人西方由來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時代有傳說王國夏繼而殷(商)- 周(西周、東周)- 春秋時代 - 戰國時代 漢(前【西】漢後【東漢】)如此繼下來。

文筆家聞一多(1899-1946)有著「神仙考」,說據傳,「神仙」由戰國時代由齊發起,齊原來是姓羌,西方西戎之民,甘肅、新疆一帶是古代羌族所居住所在,由羌族建國的「齊」傳起神仙說是當然之事,再是,死後昇天得永生是指靈魂、肉體都能永在之意,火葬是實際乘煙上天上得永生的思法。

他之說有言到重點,羌族的羌與羊字有關,是表示遊牧民族,他們所住地方是今之甘肅、新疆地區,由整體中國來看是文化落伍的西方野蠻人「西戎」,以中華思想中國人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四方的人被輕視謂稱東夷、南蠻、北狄,日本人被稱東夷。

但是在此的族民有與遙遠西方接觸,獲新文化、技術,伺機想欲進入擁有肥沃土地的中原而籌備實力,自西方邊地方起將全中國吞下統一的大人物出現!! 是秦始皇帝。「不老長壽100智慧」內文轉載

仙人的流向與其特徵 —(隨時代變化的仙人像)

關於仙人的故事是說不盡,記述仙人的書冊也很多。來提其中主要的︰

「列仙傳」(漢,劉向)…列舉七十四名仙人。

「神仙傳」(晉,葛洪)…登列九十二名仙人。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元,趙道一)…後集,續集合併記述九三八名仙人。

「有象列仙全傳」(明,汪雲鵬)…記五八一名仙人。

依此看來仙人隨時代數量一直增多,所云歷史的出名人也被朔造變成仙人。

其形體由羽人開始,到現在,眾人印象中的仙人是白髮老人,長髭,手持柺杖的姿態,如此隨時代仙人像也會變化。

在凡間長住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有一天突然失踪,行方不明使人相信,他已成仙,也有埋葬棺木中死屍,只留生前所穿衣類靴,軀體消失此謂「尸解仙」。

為成仙而修行完遂的人可成仙人,為欲成仙,人們都在努力。

道教究極之願,求道的終局是望成仙人,不老不死,不老長壽的成就正是道教信徒的悲願,傳說仙人最高年齡是,叫彭祖八百歲的仙人。

巫的信仰 (古時「医」寫「醫」,呪術師也參與醫療)

「巫」是溝通神與人之間的任務,人是無法直接見神、聼神之聲,因此神的意思會降臨在巫師,巫師其意識有變調時,可與神或精靈交流,也可說是呪術師。

古代的中國「巫」列入呪術師,殷王是施祭政一致立場,現在尚有未開化種族也有遺留如此傾向,本來巫多數是女人(男性稱「覡」),巫王是祭政一致,漸漸巫的信仰,與政形成分離。

巫有施,占、呪、民療。後繼方士更加處在生存於道士之中。「山海經」是關係資源探索的地理書,其「海外西經」記載︰「巫咸國,山上,有眾多巫為採藥而上上下下」。開明之東住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等都是神醫。在「大荒西經」也記述︰「有謂靈山住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謝、巫羅等十位巫,在此山,登山下山採藥草,此山,產有百種藥草」。

在此所述的「巫咸」是中國神話中皇帝「堯帝」的御醫。如此可證明巫也是醫師,事實「医」字古時是寫「毉」,隨時代內服藥,廣大成為治療手段後,被改用「醫」字,可見藥與酒有很深的關係。

巫,古代就為人健康,不老長壽由側面幫助過來,巫的信仰以不老長壽為目標,成為道教基礎是當然之事。由「不老長壽100智慧」內文轉載

道教神仙傳說(取材自網路)

據傳說,道教神話中神仙的種類,歸納起來,約分五種:1.大羅金仙(神仙)2.天仙3.地仙4.人仙5.鬼仙。

鬼仙---修到死後的精靈不滅,能夠長久通靈而存在於鬼道的世界中。

人仙---修到卻病延年、無災無患、壽登遐齡。

地仙---修到辟穀服氣、行及奔馬、寒暑不侵,水火不懼,具有神通。,

天仙---修到飛空絕跡,駐壽無疆,而具有種種神通。

大羅金仙---最高能修到形神俱妙,不受生死的拘束,解脫無累,隨時隨地可以散聚元神天上人間,任意寄居。

天仙、大羅金仙︰

是天界之仙,人類幻想中的架空之仙人,只聽其名不見其影,神秘莫測,可猜想大概是外星人,他們都手持佛陣,騎異形神獸、仙鶴等(可能是形形色色宇宙飛行物體UFO)由天降臨,仙術莫測高深(可能是外星球超卓科技),多數被描述正義之仙人。

太一神︰

從神祇崇拜的角度來考察

日神崇拜早在夏朝就存在,到了西周,就創立了「天」或「天帝」這一最高神,而把日神的威力奪去了,但楚人仍奉祀神話了的日神,稱之為「東皇太乙」,《淮南子》以「曜魄寶」稱「太一」,正反映了楚人的日神崇拜。楚人把形上的「太一」與日神結合在一起了。

隨著楚文化與周文化的融合,日神崇拜為天神崇拜所吸收, 再經楚人李斯、謬忌之媒介,於是「太一」就成為帝室崇拜祭祀的天神,並與北極星攀上關係,這時已是秦漢初了。質言之,「太一」再戰國末的楚國被視為日神加 以崇拜,此時太一已神格化,歷經秦漢,「太一」的神格起了變化,從日神變成天神(北極星),而把「五帝」視為「太一」之佐,其中的變化,一直有楚人居間扮 演重要的角色(漢武帝時的謬忌亳人,亦古楚國地)。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考察

戰國中葉(360B.C.), 為人石申所著《石氏星經》(原名天文)已著錄「太乙」與「天乙」兩星官之名。楚人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今已散佚,原書所錄星官名,今列入宋人輯錄之 《甘石星經》中,惟今本《甘石星經》未見「太乙」、「天乙」之星名。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西漢文帝時代(約170B.C. 右)的帛書《五星占》,保存了甘石二氏天文書的一部份,其中甘氏的尤多。《五星占》約八千字,記載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在會合周期內的動態,其成書 時間比《淮南子》天文訓約早三十年,比史記天官書約早九十年,惟未見「太乙」之名。然從《石氏星經》已錄有「太乙」星官,以及《楚辭》屢見「太乙」之名, 可知「太乙」之從星官名變成天上神祇,是在戰國末楚人手中完成的。

西王母︰(取材自網路)

西王母又稱王母娘娘瑤池金母道教神靈,也是中國神話中的一個人物,據《山海經》裡記載,為一豹尾虎齒善嘯的怪物。但是,後代小說戲曲裡,因其名為王母而認為是天帝等階的配偶神,故其形象逐漸轉化為一絕美貴婦,蟠桃宴時群仙為其慶壽於瑤池,又為長生不老的象徵。

只舉與本文有關二位天仙做為參考。

地仙、人仙︰(取材自網路)

是地界之仙,修到俱有神通,隨時隨地可以散聚元神天上、人間,得道仙人。

得道仙真 - 八仙

八仙的來歷:八仙,就是道教供奉的並且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名得道仙真,指的是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人。

道教的八仙和漢代的「淮南八公」、唐代的「飲中八仙」以及四川的「蜀中八仙」等均無關。

道教八仙之說,約起於宋元時期。元代馬致遠《岳陽樓》、范子安《竹葉船》和谷子敬《城南柳》等雜劇都有八仙,與今世所傳的八仙大同小異。明代中葉,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問世後,今世所傳的八仙才定型。

得道仙真—呂祖

呂祖的事跡:呂祖即呂巖,亦作呂喦,字洞賓,號純陽子。由於道教全真道派奉呂巖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呂祖生於唐貞觀十二年(638)四月十四日,河中府永樂縣人。其父呂讓,初為太子右庶子,遷海州刺史。呂巖生於林檎樹下,出生時異香滿徑。幼時極其聰明,日誦萬言。及長,身高八尺二寸,面淡黃,笑臉,微麻,三茈鬚。一說武后時三舉進士而不第。唐文宗開成二年(837)舉進士,後遊廬山,遇異人受長生訣而得道。另一說,呂巖兩舉進士不第,後在赴長安道中,遇鍾離祖師,授枕作黃粱夢。夢中舉進士,登科第,歷任顯官,入臺閣,擢侍從,居朝三十一年。偶上殿應對差誤,被罪謫官,南遷江表,路值風雪,僕馬俱瘁,一身無聊,方自嘆息。忽然夢覺,入睡前所煮黃粱米飯尚未炊熟,世稱「黃粱一夢」。醒則悟,遂棄家,隨鍾離祖師赴終南山鶴嶺修道。據(880),呂祖遇到崔公,崔公授《入藥鏡》,呂祖即知修行性命,不差毫髮。後在湘潭、岳陽、湖北一帶游歷度人。又據《呂祖本傳》,呂祖得鍾離之道以後,又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一斷煩惱,二斷色欲,三斷貪嗔。初遊江淮,即以靈劍除長蛟之害。後奉天帝之命,居荊山洞府。年六十四上朝元始天尊、大帝。自是隱顯變化不一,惟其誓願宏大,是以浮塵濁世,行化度人,傳說眾多。元代道士苗善時曾編有《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七卷,匯集呂祖一百零八化的故事,無不以勸人盡忠行孝、積善除邪為本。
敕封和奉祀:對呂祖的信仰和崇拜,大約自北宋末年起開始興盛。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封呂祖為妙通真人。南宋時已有專門奉祀呂祖的寺廟,並有塑像供奉。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褒贈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呂祖神誕之日為四月十四日,道教信徒多於神誕日赴道觀中呂祖殿燒香奉祀,或還願,或祈願。華南地區和南洋華人盛傳呂祖籤文,問卜,祈求神示。

得道仙真 - 媽祖

媽祖的來歷: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和海外華人供奉的海洋保護神,又稱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聖母等等。道教《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稱,太上老君封媽祖為「輔斗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有關媽祖的記載,大約起於北宋。媽祖原是都巡檢林願之女,名默娘,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歿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享年二十八歲。林默娘初生時,紅光滿室,異氣氤氳。由於生而彌月,不聞哭聲,故名之曰默娘。林默娘八歲就塾讀書,喜燒香禮佛。十三歲得道典秘法。十六歲觀井得符,能布席渡海救人。昇化以後,有禱輒應。自宣和以後,兩宋間先後敕封達九次。其封號,南宋光宗紹熙(1190)由「夫人」進爵為「妃」,元世祖時又進爵為「天妃」,清康熙時再進爵為「天后」。至清嘉慶年間,媽祖的封號已經累積到二十八字。
救度生民:媽祖之主要神跡是救濟海民。據傳,媽祖有隨從,千里眼、順風耳,能解救於千里之外。媽祖常穿朱衣,乘雲遊於島嶼之間。如果海風驟起,船舶遇難,只要口誦媽祖聖號,媽祖就會到場營救。《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稱,媽祖所救就是「翻覆舟船,損人性命,橫被傷殺,無由解脫」。後來,媽祖之職能略有擴大。同經還稱「若有行商坐賈,買賣積財,或農工技藝,種作經營,或行兵布陣,或產難」,「或疾病」,「但能起恭敬心,稱吾名者,我即應時孚感,令得所願遂心,所謀如意」。因此,民間亦有以媽祖為送子娘娘的。
奉祀:中國東南沿海各地大多建有媽祖廟,其中以福建泉州莆田媽祖廟為祖庭。台灣省有媽祖廟74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 37座。每年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神誕之日,福建莆田的媽祖和以台灣北港朝天宮為代表的媽祖廟都要舉行奉祀和媽祖像巡街活動,媽祖信徒人數之多,香火之旺,至今亦然。

尚有佛祖、孔子、關羽、濟公等都是人仙,其修為、教理、人格、受民間祟敬為神奉祀。

鬼仙︰(取材自報紙)

民間傳說 魔神仔救了她 (魔神仔是不是鬼仙?

80歲阿嬤賴吳玉山區驚魂一夜獲救

台北縣救難人員說,「魔神仔」於民間傳統中,為第三度空間中的亡靈經修練後幻化成精,懷有助人善念的為神,有害世者則稱為魔,後世難以斷定為神、魔,就以「魔神仔」統稱。「魔神仔」常令登山者受困山區,部分受困者因深植福報,也會有奇特力量引導,平安脫困。

台北縣近年的山區受困案例中,最特別的是今年510日發生於金山鄉80歲阿嬤賴吳玉花上山採筍,受困金寶山山區一夜,卻在母親節當天毫髮無傷獲救。

台北縣消防局第六大隊金山分隊主管張汝輝回憶,當晚獲報後因天色漸晚、雨勢不斷,擔心老阿嬤在山區失溫,出動百餘名警義消與民間搜救人員前往搜救,並動員空勤總隊直升機、台北市消防局搜救犬地毯式搜索。

老阿嬤歷經山區驚魂一夜,511日上午10點多被發現於山區產業道路求援,歷險歸來的她雖受驚嚇,所幸無外傷。

救難人員透露,阿嬤描述山上雜草多,又下大雨,一時愈走愈遠迷路,而她暗夜受困山區無助之際,彷彿有人引導,一路上累了就打盹、休息,走走停停,口渴時「這個人」教她用樹葉接雨水解渴,最後已不知走到哪,沒想到就這樣走到了產業道路上。有人認為,阿嬤所說的「那個人」,應當就是民間俗稱的魔神仔。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神秘靈界未解之迷還很多不可鐵齒。

89歲嬤困山10日 毫髮無傷


〔記者湯世名、吳為恭/彰化報導〕離奇!彰化縣芬園鄉89歲阿嬤王袁葉12日離家後下落不明,地方動員尋人無所獲,沒想到阿嬤昨天卻出現在離家2公里遠的山裡,直線距離更僅數百公尺而已;村民對阿嬤能平安撐過10天,都覺得不可思議。

輕微脫水 狀況穩定

王袁葉被送往彰化基督教醫院後,除了輕微脫水、血壓稍高、體溫稍低外,身體狀況穩定,她孱弱地說:「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不曉得過了幾天,都沒吃飯、沒喝水,不過現在也不覺得餓。」由於阿嬤被發現的草叢堆有整理痕跡,甚至開出一條小徑,地方還盛傳是「魔神仔」在照料她。

大媳婦孫玉瑛說,阿嬤失蹤10天,平時偶有失智現象,但還認得他們,現在卻認不得,彷彿被嚇著了,原本清瘦的身軀又瘦了一大圈,平時食量滿大的,現在卻吃不下。

住在芬園鄉社口村的王袁葉,12日下午出門後即下落不明,家人除報請警方、消防等單位協尋,左鄰右舍也自告奮勇加入尋找行列,還在機車上張貼「尋人啟事」。

阿嬤當天出門時,有鄰居的監視器拍下她往住處上方山區走去,因此將山區列為重點區域,卻始終沒有音訊。

芬園村民黃添泉昨天到山區荔枝園巡視,發現前方草叢處竟開出一條小徑,還有一名老婦躺在草叢上,嚇了一大跳,趕緊向警方報案;員警與消防員赫然發現,原來是失蹤10天之久的王袁葉,阿嬤看到眾人第一句話是:「我不是死了嗎?」

眾人給阿嬤喝水後將她送醫,發現阿嬤棲身處的周邊草堆有整理過跡象,後方樹叢搭建宛如一個入口,往裡頭走,都是平整草堆,草堆上還有5支被細藤綁住的樹枝,村民黃添泉納悶地說:「我記得這裡根本沒有路,現在卻整理出一條路,還有一個小空間,真是不可思議。」

鄉民稱魔神仔牽路

鄉民蘇文徹說,阿嬤住在山下社口村,從社口村徒步到山上的芬園村路途相當陡峭,阿嬤被發現處沿途雜草叢生,根本沒路,還左彎右拐。傳說中「魔神仔」居住在 人跡罕至的深山,專門迷惑人們往偏僻山區小路前去,地方村民因而盛傳,阿嬤是被「魔神仔」帶往山裡,「魔神仔」還提供食物、飲水,以致阿嬤能毫髮無傷。

論述心得

為不老不死焦慮的始皇帝壽命只有五十年。憧憬神仙的漢武帝已吃仙桃,為什麼不能到不老不死境界,據說是他荒淫,施苦民之政所致,有萬人之上最高權威的帝王,也不能得到駐壽無疆境界,只能與用心計較,計值連城陪葬物靜靜在地下嘆氣!! 何況一般庶民,人類只能修到無憂、無愁,心靜如止水境界,完壽就算最高修為,不必幻想成仙之無為之夢。

. 待續 下回閱讀︰第二章 支持不老長壽思想不放棄的嚐試(上)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溪湖史記第十單元:見聞歷史:阿里山拖木馬

溪湖史記第十單元:見聞歷史:阿里山拖木馬

溪湖鎮中竹里民拖木馬
溪湖鎮中竹里民(俗稱梧厝庄竹圍仔)日治時代黃姓族群曾集團到,阿里山、水裡坑一帶從事「拖木馬」工作, 因為木馬就是靠人力拖拉將伐木運下山的工具,而山路陡峭、伐木沉重,常常沒控制好,在前面拖拉的人就會被木馬、伐木碾斃,而因為從事這樣工作的常是夫妻檔,力氣大的先生自然是在前頭拖拉,力氣小的太太則在後面扶持,因此這條棧道又有寡婦道之稱,除工作危險度高之外,在阿里山被傳染「瘧病(マラリヤ)」也困擾了,從事此工作的溪湖梧厝庄竹圍仔拖木馬工人,就是如此過活。

相當危險工作拖木馬

當戰爭結束前後昭和十七至二十年代,台灣地區大流行瘧病(マラリヤ),病是由蚊子媒介傳染之病,蚊子大部分集群生長於潮濕,暗處多數由山間傳染到平地,當時平地鄉村住宅都是,外圍插竹形成一座防盜竹圍城,此竹圍就是元兇蚊子集結所,因戰時藥物缺乏,特效藥優先供給軍事單位,因此無法滅絕瘧病,瘧病是有每日定時(大部分提早一小時發作)發生一陣寒、一陣熱,也有隔日型、三日型, 當時對此病大家都有概念,1, 瘧病(マラリヤ)是傳染病 2,由叫做(アノフエレス)蚊子媒介傳染 3,(キニーネ)是特效藥等。
瘧病雖經醫痊癒,但常見發生麻煩的後遺症「黃疸症」,罹患此症眼球、皮膚都變黃,人疲倦無力的慢性病,我也曾被傳染罹患此病,幸得親戚有醫界人士,供一瓶叫「クルクロン」錠劑藥給我醫好,因終生感謝這位親戚,藥名也一直記住心內。
當時有獎勵模範部落(今之社區)辦法,政府提倡剷除竹圍,整頓環境衛生,杜絕瘧病(マラリヤ)措施,當時北勢尾(今北勢里)全里協力,除竹、修路、綠化環境等工作,整頓的全莊面目一新入選「模範部落」。

當時有獎勵模範部落(今之社區)辦法,政府提倡剷除竹圍,整頓環境衛生,杜絕瘧病(マラリヤ)措施,當時北勢尾(今北勢里)全里協力,除竹、修路、綠化環境等工作,整頓的全莊面目一新入選「模範部落」。

附記︰瘧疾小常識
疾病確認(Identification)?
患病的初期若缺乏血片的採驗,較不易區分是何種瘧原蟲的感染,臨床症狀發作時,依序出現惡寒、高燒、出汗三個典型階段。
疾病發作間隔時間,以各種瘧原蟲在人體血液內進行之無性分裂之生殖週期而定,間日瘧及卵形瘧均為 48 小時,三日瘧為 72 小時,熱帶瘧則不規則。
而其症狀又以熱帶瘧最嚴重,甚至發生脾腫、黃疸、休克、肝、腎衰竭、急性腦病、昏迷、死亡,其死亡率超過 10 %以上,至於間日瘧、三日瘧、卵形瘧,則較不具致命性。血片的檢驗確認是必要的,如在採驗前曾接受藥物治療,則會影響到檢驗結果的正確性,故應以多次採驗 結果加以判斷,方為可靠。
發生情形(Occurrence)?
台灣在光復初期,瘧疾患者有一百廿萬,撲瘧計畫實施後日漸減少,並於民國五十四年獲得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瘧疾根除證書。
自撲瘧進入保全期以來,每年境外移入 個案平均約四十例,病例以境外移入為主,主要來源是東南亞地區、非洲、中南美洲及西太平洋區,個案發現之高峰期在七、八月份,而以間日瘧為最多,次為熱帶 瘧,三日瘧及卵形瘧則罕見。

附記︰關於「拖木馬」小檔案(取材自網路)
西元一九一0年(日據時期明治四十三年)日人建造阿里山森林鐵路奮起湖段,以採取森林中珍貴的木材資源及鐵軌枕木用料,原先砍伐地點都在鐵道附近,木料由人工搬運,後來木料收集地點愈來愈遠,人工搬運因木料重、距離遠,人力不堪負苛,才發明以「拖木馬」搬運木料。
為節省搬運木材的時間和體力,工人利用廢棄木料鋪在路上,外型如鐵軌般,一開始只是做為木料拖拉用的簡易軌道,後來才以木料做成如雪橇般的木車,上面推放木頭,兩人一組(通常是夫妻檔)以前後拖、推方式,順利將木頭運送至集散地,因此又稱「拖木馬」。

拖木馬用柴軌道
除了以集村機及蒸汽火車頭運送木材外,「拖木馬」也是台灣早期林業文化的一環,目前在吳鳳紀念公園展出的「拖木馬」,勾起不少山居耆老的回憶,更讓後代見識到先民艱毅的一面和智慧。
木馬道)==木馬造形類似雪橇,用來裝載木材,然後以一排排的圓滾木鋪成木馬道。
「拖木馬」其構造
拖木馬用柴軌道及載運木材木馬
木馬的底部則抹上烏油來潤滑,使木馬在木馬道上拖行,將木材運下山
民國2030年代,先民為了開採煤礦與豐富的林木資源發明了「木馬」,
這種運輸工具主要用於輸運木材。
首先墾民將木料綁捆於上木馬上,藉由青剛櫟木或赤柯等堅硬材質鋪成的橫木軌道拖行,以運送至倉庫暫存、販售或加工.早期的伐木、集材、運材,一般都由人力運作,包括用鋸子、斧頭等器具來砍樹,並沿著山坡地形開設木馬道讓木材順著山勢滑下,再用溪水來集運木材;後期才開設索道和鋪設軌道並用台車來集材、運材,這些裝置即是後人所謂的森林鐵路。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溪湖民藝戲曲史(3)

溪湖民藝戲曲史(3)

2008/11/12 08:56


溪湖戲園(戲院)興衰記

昭和四年左右(1930年代左右)溪湖鎮始有戲園(戲院)誕生「溪湖座」,專供十日一檔歌仔戲團巡迴演出。

「溪湖座」建造前、後太平街

「溪湖座」建造前︰溪湖第一座戲園(戲院)建於太平街,原址是柑仔園,園內有一棟醃製生牛皮兩間連磚造建物(昭和三年(1928年) 家父經營柑橘商,曾承祖此柑園,記得將醃製生牛皮建物,改營兔養殖場),該年代太平街尚無街名,被稱謂旺舊廟邊牛車路,此路只是中街的店舖後面的通道,通 到牛墟、菜市仔(第一代消費市場)菜市仔遷移街尾後,該址昭和八年建造溪湖庄役場(舊鎮公所),未建戲園(戲院)前,此牛車路自二林大路(現二溪路)入牛 車路,路口處西邊是溪湖公學校創校原址,尚留有日式宿舍二、三間及一棟舊校舍外,長約一百公尺都是一遍陰森野生竹林,日間有牛車通往人行稀少,入夜甚少人 通行,三六九牛壚開市時,牛販牽牛都利用此路,記得當時過竹林以北,只有二座住家竹圍,圍住三合院(杜豬母大農戶)興(杜水龍兄弟合住大農戶)及由小巷通 西有公灶(公設殺豬宰牛處)建物而以,其他三淈魚池、三處柑仔園,近牛墟南邊有一所公共礐池,用竹配合草袋仔搭建簡陋公共廁所(供牛墟人潮使用),其下面 有一深又糞池,聽說常常有人不小心滑下去(撥落屎礐)因此阮囝仔不敢靠近,以上是未建溪湖座,太平街未開闢前路況。

「溪湖座」建造後︰

昭和四年左右(1930年代左右)建造溪湖座後,整條陰森森夜間不見人影的牛車路,漸漸形成一條街道,首先溪湖座對面一淈魚池(有業主),被填平建一排平屋店面營商青果、檳榔、日用雜貨等業,戲園(戲院)南邊向東地主(杜豬母)亦將原有魚池填平建一排平屋店面約五、六間,有剃頭店(大 春理髮店)有麵店仔(竹竿串經營)等商店,二溪路入牛車路到戲園間,竹林也漸漸被剷除建店舖,王舅廟邊一帶竹林地主是汴頭扁頭等人擁有,他也在王舅廟邊向 東建屋數間,營業玉突屋(撞球店)及販賣薪柴業,楊奈(外號西通)代書館也在此營業(後改營公共浴池),「瓷仔亮」也在對面向西建貯存貨物倉庫(光復後由 林粉、先進等相繼營商飲食店現尚在營業)。

其餘竹林到台灣光復前,尚未全部剷除,記得日治,中日戰爭時期日軍戰勝時,學校有日間謂「旗行列」夜間稱「燈行列」慶祝行事,附近學生都到此取竹枝,製國旗小旗杆,那時曾發生過,小學生由竹欉上墜落被竹剌死慘案,當時此牛車路只自溪湖座以南較有建設,北方尚未有多大改變。

至台灣光復後,太平街就有很大的變化,原有竹林全部被剷除,初期被剷除後空地,由地主「扁頭」貯藏桂竹、薪柴(當時有一位田中里人楊姓單腳劈柴工,被雇用在此劈柴其劈技不亞於正常人,特記入此內為念)場地。

因鎮民戰時無暇整修,簡陋破舊房屋,戰爭結束後有改修亦增建之需,以當時鎮民經濟能力,最適當修建的房屋類是,選擇最經濟實用的「竹管仔厝」,因「竹管仔厝」建造簡單、迅速、便宜,一、二天就能建成,因此鎮內經營建造「竹管仔厝」業「竹寮」大風行。

到 五、六十年代因台灣經濟大起飛,住的需求品格提高,興建房屋多傾向磚造亦鐵筋洋樓,為此竹寮商意漸漸消退,加之社會經濟佳,風化場所激增,因應時代,地主 將原桂竹貯藏場全部建造竹管店舖出祖,配合溪湖座觀戲人潮,形成人氣旺盛夜市場(被稱竹管仔市),同時應運而生是「酒家」「茶店仔」當時太平街此種風化營 業場所有將近十間,其盛況聞名中部,據說也有台中客專程到此享樂。

到二十世紀末因電視迅速佔娛樂界,有線、無線共有一百餘台任你選,電影戲劇可輕鬆坐在客廳看,鄉村戲院因此無法存在,也無其營業空間,溪湖戲院已拆除,泰山戲院改營超市,溪湖鎮內現已無戲院。

回 顧八十年前,竹林密植陰森森人跡稀疏的牛車路到,建造戲院帶動到光復後,民國四、五十年代風靡中部地區,酒家茶店仔林立,燈光通宵達旦,牛耳娛樂界的不夜 城太平街,自出現電視,戲院難存在,被拆除,酒家茶店仔也隨之消失後,盛況一時的太平街,今落寞到再度回復,人跡稀疏靜悄悄的老街!!

再說「溪湖座」

「溪湖座」是由大竹圍人士集資(代表人徐石慶先生)合建一座日式木造戲劇場,約容納二百名觀眾,座位是靠背四人座木造長橑椅,前排座椅後面有一橫板寬約15公 分,開四個洞置茶壺用,觀眾席後面設有「茶台」為觀眾泡茶(有費服務)販賣水果及零食等,茶台經營者與戲園主有期限合約,附帶條件是散戲後清理觀眾席(好 像經常由姓王經營者續約),顧戲口(管理入口收門票)是位王池文阿伯擔當(長年都是他好像終身職),顧戲口者應心硬,六親不認才能稱職,留羊鬚面無表情池 文阿伯很稱職,他另一職務是散戲五分鐘前啟開所有大門,開放讓外面待機囝仔群入內看戲尾。

早期平常是由巡迴各地的歌仔戲團,十天一檔接繼演出,後來偶爾放映活動寫真(電影)。

新 到接演歌仔戲團,第一天就踩街宣傳,隊伍由團內旦角全部穿華麗戲裝,鑼鼓帶動,主角座人力車(約二、三台),其他站在卡車上揮手,隊前方有旗手舉團名旗 幟,宣傳員手持銅鑼、擴聲筒(紙製,圓錐形),大聲介紹︰「本團是**歌仔戲團今日來到貴地開演藝題,日間「薛平貴與王寶釧」,夜間「封神榜」…」,如此 宣傳召喚觀眾,十日檔中間每天都出來街上打鑼介紹每天戲文。

當年入場料(票價)日間一角(10錢)夜間角半(15錢)日間演文戲,夜間演武戲,夜間武文加演「撥武(武師真鎗真刀對打、群體翻滾、大旗舞等)」、機關變景(內景碰一聲響,電燈一暗再亮就變外景)、騰雲駕霧、吐劍光、蓮花化身、人坐神鷹在空中飛行、真水實景(橋斷人落水景)等較有娛樂變化因此夜戲加5錢。

兼放映黑白默片電影

1930年代中國上海拍製黑白默片電影,進入台灣,隨時代潮流溪湖座也偶爾上映活動寫真(電影),舞台中央安置白色銀幕,兩旁一邊樂隊(四、五人團)現場演奏,一邊辯士(解說員)站的解說劇情。

童年七、八歲時所看活動寫真(電影)是一影像場境後,就出現一幕說明字幕,該時代識字者不多,因此有辯士在旁邊用台語解說劇情,樂隊是視劇情場景,而配合演奏增加戲內情調效果,所放影片印象較深的,有神怪武俠片「火燒紅蓮寺」,由當時最紅女星胡 蝶主演,此片當時就運用特技拍製,很有可看性頗受歡迎,如有一幕大蛇精欲吃人,騙人登天梯,向天上二盞天燈(真際是大蛇雙眼)而行,此幕以當時水準而言, 相當迫真。空中劍光決鬥時,黑白片上呈現出色彩是,用手工在影片每格塗抹色彩而成的,真是費心良苦,文戲多是悲情哀怨片有「桃花泣血記」,「歸來」,「空谷蘭」等片頗受歡迎。

附錄︰(取材自網路)

火燒紅蓮寺1928上海電影,鄭正秋第一代)編劇、張石川導演,胡蝶主演1928年《火燒紅蓮寺》的上映,是中國武俠電影不斷進化的歷史所造成的必然結果。而在當時公映之後,竟遠近轟動,名噪影壇,確實是始料不及的。在市場鼓噪的情況下,「火燒紅蓮寺」在三年間竟一氣拍了18

火燒紅蓮寺歌詞
紅姑的囝是陳繼志,宣良徒弟是柳遲,拐腳大仙常德慶,奸詐陰險沒仁義,愛笑道人是笑嘻嘻,愛哭道人是哭又啼,兩人要是干戈起,用哭用笑拼特技!!

另一哀怨悲情片「桃花泣血記」是由阮玲玉主演是一九三二年,「上海聯華影業」製片印刷公司所出品的一部影片,由十萬蒼編劇,阮玲玉、金燄飾演女主角琳姑和男主角德恩,在台灣上演時特製譜一首歌曲增加其哀感。

桃花泣血記歌詞︰

人生就像桃花枝 有時開花有時死 花有春天再開期 人若死去無活時

戀愛無分階級性 第一要緊是真情 琳姑出世歹環境 親像桃花彼薄命

禮教束縛非現代 最好自由的世界 德恩老母無理解 雖然有錢也真害

德恩無想是富戶 專心實意愛琳姑 免驚日後來相誤 我是男子無糊塗

琳姑本正也愛伊 信用德恩無懷疑 每日作陣真歡喜 望要作伊的妻兒

愛情愈好事愈濟 頑固老母真囉嗦 富男貧女蓋不好 強制平地起風波

紅顏自本多薄命 拆散兩人的真情 運命作孽真僥倖 失意斷送過一生

離別愛人蓋艱苦 親像鈍刀割腸肚 傷心啼哭病倒鋪 悽慘生意行無路

壓迫子兒過無理 家庭革命隨時起 德恩走去欲見伊 可憐見面已經死

文明社會新時代 戀愛自由才應該 階級約束是有害 婚姻制度著大改

做人父母愛注意 舊式禮教著拋棄 結果發生啥代誌 請看桃花泣血記

台北市大稻埕「辯士」(默片解說員)」詹天馬王雲峰來為這首歌曲譜詞譜曲。

印象深刻第三片是「歸來」也由哀愁女星阮玲玉主演,描寫亂世造成夫妻陷入中、外男女三角悲情故事。

歸來 故事

聯 華影片公司出品,攝影庄國鈞。顾彬告别家人出國經商,顾彬房東太太的女兒黛娜很思念死去的父親,因此對與父親一國的顾彬很有好感。戰爭爆發,顾彬的妻子琬 兒和公公帶着幼子監兒逃難,在逃難途中,琬兒和家人失散。幾個月後,琬兒病愈回到了故鄉,她得知顾彬即將回國非常興奮,誰知當她見到丈夫後才發現顾彬 帶着黛娜一起回來,原來顾彬以為琬兒在戰火中死去,他已經和黛娜结婚了。琬兒强忍心痛,假装是顾彬的妹妹,但黛娜還是發現了真相,她很同情琬兒和孩子,最终她離開了顾彬。

空谷蘭 故事

1925 年默片世家子紀蘭蓀留美歸來,娶同學的美貌賢惠的妹妹紉珠為妻,他的表妹柔雲工於心計,終於鳩占鵲巢。多年後,紉珠念子心切,化名幽蘭夫人重臨故地,柔雲 則因原形畢露,最後終於走向死路。本片取材於日本小說《野之花》,創作成典型的鴛鴦蝴蝶派家庭倫理情節劇,劇作方面雖仍有人為痕跡,但張石川的導演技術闈 明顯更加成熟,新星胡蝶取代了舊星張織雲,因為有声而顯得更加出色。

改良戲代替歌仔戲時代

溪湖座於昭和十一年(1937)左右曾有日本技藝團「Hanri松岡」來表演記錄,該團主戲是水藝與魔術、舞蹈,另插演,團主Hanri松岡展開紙傘在觀眾席上空走鋼索,並由上方蹲下面背舞台,滑溜到舞台冐險精彩表演,記得小五時由老師帶全班學生去觀賞。

1938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歌仔戲,由於傳統戲劇的演出受日本政策制限,部分歌仔戲劇團為求生存,改以「新劇團」、「改良戲」為號召另起爐灶,因此溪湖座也隨時代改為改良戲亦稱新劇團,巡演之戲園。

新劇團編劇將古裝戲思維,編輯在改良戲的主軸中發展劇情,劇情為現代題材,如皇帝改稱社長、太子謂小爺、大臣稱為課長等,以現代服裝演古裝劇,演出時穿著和服或現代服、唱歌仔戲。

初 期臺詞跟動作都與歌仔戲相同,後來以台詞、口白代唱歌仔戲調,動作也較寫實化,後唱的方面只插唱當時的流行歌(日歌︰紅色牡丹、白蘭之歌、蘇州夜曲等,台 語歌︰雙雁影、白牡丹、雨夜花等),刀劍改為棍棒,也有出現短銃,有這劇團中間插演魔術,專識歌手演唱流行歌增加娛樂性吸收觀眾。

雖然如此,這類戲劇在當時廣受民眾歡迎,最受歡迎戲目是(義賊廖添丁、林投嫂、周成過台灣等)。

臺灣的改良戲,劇情通常不脫家庭倫理及復仇義賊兩大主題,並沒有因戲劇形式的翻新而,在內容上反映出當時臺灣在殖民統治下的社會生活面貌。改良戲是臺灣新劇萌芽學習階段的產物,雖然藝術成就不高,但至少為往後的戲劇文化奠下了一些基礎。

1045年 光復後,被限制歌仔戲再逢生機,在麥寮創立了拱樂社,起初以內台歌仔戲的演出為主,原本在日治時期被禁演的本土戲劇,光復後終於可以解禁開放,在國民政府 還未大力推行極具爭議的國語政策之前,這對本土社會應當是極具吸引力的一項娛樂文化發展的先機,拱樂社的全台巡演果然轟動場場爆滿,於是編制不斷擴大從一 團、二團擴張到八團(當時小童星許秀年後來成為與楊麗花配對的盛名小妲),除了拱樂社之外還有別的戲班回復組團巡演,而且這只是內台戲,還有許許多多外台 戲團在台灣各地鄉間遊走不計其數。

一 九五○年代的職業新劇團尚約有20-30團,劇團組合十分複雜、多元,不但有「鐘聲」、「星光」、「黑貓」這類傳統新劇團,也有結合歌舞與新劇表演的歌舞劇團,此外,不少出身歌仔戲班、特技團的演員也活躍於新劇舞臺。

光復後「溪湖座」改名稱「溪湖戲院」隨時代潮流,歌仔戲,新劇團,電影輪流演形成多元化經營,與光復後建造的「大光明戲院(後改名泰山戲院)」互相競爭意識濃厚,尤其爭取,限量日語片、新興起的台語片最激烈。

在一九五○年代後期,台語電影興起之前,新劇與歌仔戲是戲院「內台」最常見的演出,乃民眾生活中的戲劇,歌仔戲女演員(苦妲愛哭眛、小生戽斗寶桂等在溪湖有相當人氣)。新劇女演員在舞臺的表現也比男演員更耀眼。當時的新劇團完全以票房收入維持劇團生存。它的興衰不但與近代電影、電視發展有互動關係,也深受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影響,六○年代末新劇終因失去表演舞台而銷聲匿跡。

台語片興衰記

1955年 拍攝了《六才子西廂記》,同年何基明導演拍攝了《薛平貴與王寶釧》,在台北上映後大獲好評,從此開啟了三年台語電影的第一波風潮。而後陳澄三的時裝劇《雨 夜花》也在片房上得到成功與迴響。當初的台語片應用一般民眾慣用的語言,並且常以耳熟能詳的故事或通俗劇情為劇情主軸,大受觀眾喜愛,而片商也在此看見商 機,開始了台語片的拍攝輝煌時期。

1962年,台語片主要市場的中南部已從八七水災中復甦,六O年 代快速的工業成長則帶來經濟力,前面三年的生產高峰,為台語片建立了穩固的觀眾群,台語市場也因為仍保有這些觀眾而有翻身的機會。當時為了與國語片抗衡, 各式各樣的類型混搭在台語片的創意中,除了原先的歌仔戲、歷史劇,還加入了歌唱劇,甚至漫畫情節、西部類型片、異國情調的《新天方夜譚》,直到了1981年的《陳三五娘》,才算是結束了台語片燦爛的時代。

台語片時代除了締造了美好的票房成績之外,也捧紅了許多至今仍然活躍的明星,像是諧星矮仔財(已去世)、文英、戽斗(已去世)、楊麗花、柯俊雄、張美瑤等,都是至今還相當有名氣的老影星。

為了提高票房,有些片子的主要演員還受邀隨片登台。知名演員有:陳茵、白蘭、小雪、周遊、張清清、陳雲卿、何玉華、游娟、鄭小芬、陳秋燕、石軍、陽明、奇峰、陳揚、傅清華、柯俊雄、戽斗、矮仔財、金塗等。

被稱台灣美空雲雀陳芬蘭也曾來溪湖登台演唱過。

台 語片的紅星或編導像小雪、小艷秋、田清、辛奇、呂訴上、吳炳南、李坤炎、戽斗、英英、邵羅輝、邵關二、周遊、周萬生、林博秋、柯佑民、郭夜人、康明、許成 鐘、許成邦、許成銘、陳財興、陳劍平、張深切、張維賢、張淵福、劉江南、矮仔財、楊一笑、楊月帆、靜江月、賴曾、鍾瑛、天炮枝、阿匹婆、武拉運、洪信德、 素珠、黃俊、黃志清、曾仲影、游星田、楊長江、鄭東山、歐雲龍等都是出身於劇團。

其中小艷秋在台語片紅透半天後,發展到香港拍片,當時香港粵片配閩南語因語言相通,在台也風行一時女主角片片都是「小雯配小娟(凌波童星時代藝名)」演出每月製出一片的粗造片,小艷秋出現於香港拍片後,名聲淩駕小雯因此鬧出不少演員間醋勁事件。

爭取放映二輪日本影片

記 得五十年代以前,是「日本影片」最流行也擁有最票房高峰期。在那個年代,日本影星黑澤明、三船敏郎、石原裕次郎、小林旭、美空雲雀、淺丘琉璃子等,年輕人 雖看、聽不懂日語,而且也沒有中文字幕(有一段時期曾在舞台銀幕邊另置小幻燈片打口白字幕。),但因有人工翻譯(辯士),辯士現場以口白配合劇情,還偶爾 加入自己歷練出來的口技,是戲迷的最愛。「日本片」當紅就是三船敏郎的武打片【宮本武藏】、【宮本武藏決鬥】更是場場客滿;石原裕次郎、小林旭、美空雲 雀、淺丘琉璃子合演愛情片也是青年男女之最愛。

跑片「羅生門」深夜在溪湖座放映

早期數家戲院共用一套拷貝影片時,當甲院放完後,就由專差迅速將拷貝送至乙院輪流放映(經核准上映日片全台拷貝數有受限制大概二至三支)。專差如此來回奔走,稱為 跑片

羅生門》是根據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竹林中》改編的電影,使用了芥川的另一部小說《羅生門》的名字。電影由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執導,于1950拍攝完成。故事敘述了一個武士和其妻子在遠行途中被強盜攔截並捆綁,其妻被強盜強姦,之後武士又不明原因地死去的故事。電影通過多人對這一事件的不同描述表達了人之不可信這一內涵。劇中強盜、武士妻子、武士分別由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扮演。作品獲得1951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獎,奧斯卡榮譽獎(相當於今天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等眾多獎項。這是一部在日本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也被許多人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大概1953年台北以首輪放映「羅生門」盛況空前,溪湖座當時為爭取提早放映,由二林影片商「阿勳策劃」,以自家用車直接將台北運片到溪湖當天深夜放映,映畢當夜再運回台北。

溪湖座,黃昏時候確定要放映時,戲院急速繒製大型看板廣告於十字路,派人到鎮內各處宣傳,深夜只放映一場,雖夜深幸得滿座,可見當時日本片受歡迎程度,也破溪湖座歷史記錄,與台北同時放映首輪片「羅生門」,溪湖座台灣光復後改稱「溪湖戲院」。

民 國四十年代由東新木材行「楊啟宗先生」等人士集資在平和街另建一座新戲園「大光明戲院」,新戲院除接光復後再度興起歌仔戲團,新劇團檔外,為爭取日片(當 年日本片當紅片片滿座),兩院對立競爭劇烈,當時人氣最旺日片「明治天皇與日露戰爭」,「川島芳子」都在「大光明戲院」放映。

在該院史上,演出人氣最盛埸場爆滿是類似日本寶塚歌舞團的「藝霞歌舞團」每天三場,坐位、站位都場場滿,其新潮流演出,美妙歌舞,豪華服裝,場面之大,連接換場之方式,是該團在全島超人氣之因,印象中除豪華歌舞場面以外,由小眛主演的「阿公嘜煮鹹阿嬤嘜煮Tiya(淡)」一幕最精彩受歡迎,小眛現仍在歌仔戲界佔有一席,是「藝霞歌舞團」散團後唯一在演藝界僅存演員。

附錄︰簡介藝霞歌舞團(取材自網路)


藝霞歌舞團 這個團已經結束營運了, 當年站在台上的年輕貌美的演員, 現在也許都當阿

因為海山戲館將推出一場歌舞劇, 是類似藝霞歌舞團的歌舞演出, 呈現民國50年代的表演

藝霞歌舞團成立於民國47, 解散於民國74年。

東森新聞報導 【台灣歌舞團/台灣的「寶塚」 藝霞盛況萬人空巷】 http://www.ettoday.com/2007/12/02/91-2195789.htm

《阿隆的苦戀歌》 「霞女」小咪回來了

陳淑英/台北報導
  想 要回味曾經紅透大街小巷的藝霞歌舞團的光景,現在有機會了。「當海山團長雅蓉來找 我,告訴我,演出的風格會有藝霞歌舞團的形式,我想都未想就答應了。」歌仔戲演員小咪說,她二十多年未接演大型台語歌舞劇,這次跟與海山劇團合演《阿隆的 苦戀歌》,完全是想回味當年「藝霞歌舞團」的藝霞風味。

 藝霞歌舞團草創於民國四十七年,是五十年至七十年代紅極一時的歌舞團,這種台式歌舞劇表演路線通俗又典雅,綜藝趣味十足。整團都是女演員,載歌載舞常帶給觀眾值回票價的感覺。後來因為時代變遷,坊間缺乏大型表演場地被迫解散。

 藝霞當年有多紅?小咪說,當時一張票要二百五十元,觀眾拿鐵鍊子鍊住椅子占位子。一天演三場,除了換場地要休息一天搭台,幾乎全年無休。 小咪是當年藝霞的台柱,從十四歲進藝霞,待了廿三年才解散被迫離開。小咪後來演歌仔戲,生旦丑全能,這次有機會回味當年的滋味,覺得十分地難得。

 這次演出《阿隆的苦戀歌》,故事發生在五十年代的台灣,跛腳拾荒者阿隆愛上一位孤苦無依的瞎眼女孩阿梅。小咪說,有歌有舞,雖然布景當然 不能跟當年的藝霞比,但已經很回味了。這次小咪在台上大唱《我是男子漢》、《為錢賭性命》,沒聽過小咪唱台語老歌外加跳舞的年輕戲迷,今、明兩天可在台北 縣藝文中心看到小咪在《阿隆》反串的帥氣風采。

溪湖曾有二處臨時戲園

除以上兩座戲院外,溪湖曾有兩處臨時戲園,一處是媽祖廟前舊基督教堂對面米穀倉庫,記得是溪湖座新建不久,昭和四年左右(1930年),有心人眼看溪湖座營運鼎盛,就集資將米倉搭舞台、排椅橑佈置臨時戲園請歌仔戲團演出。

另一處是平和街現消費市場內,市場改建前菜架仔(青菜攤位)南邊空地,大約昭和八年左右(1934年) 用木板條搭建一座臨時戲園,此戲園也專演歌仔戲,該時代無電視,收音機未普遍,民間娛樂只有聽講古,看戲而以因此應社會需求有此臨時戲園出現,在此演出歌 仔戲團印象深刻是,看到罕見的真水實景,舞台上演員渡橋由斷裂橋上墜落水中,在水中遊水場景很迫真,舞台上置水漕注滿水,三面用鏡照水漕中水,視覺中呈現 出,如一遍真實大海很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