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29)單元:糖業(1)台灣製糖史


.鄭時代製糖作業場
糖業:台灣發展的甜劑

SugarThe Sweetener in Taiwan's Development
Jack F. Williams (魏廉思)作吳育臻
本文主要論述糖業在台灣發展中重要角色。糖成為台灣的外貿商品,甚至可追溯到荷蘭人領台之前,而後經荷蘭人的鼓勵、鄭氏的推動、清代的持續發展,到日治時代因為引進新式糖廠,而奠下現代糖業的基礎,台灣光復後仍持續發展,1950年糖的外銷曾經佔台灣出口總額的80%,今日,台灣糖業雖因世界糖價的低迷以及是場的縮小而轉趨沒落,但糖業對台灣的經濟與農業發展的確有莫大的影響。
糖 業生產雖然在清代已具雛形,但台灣糖業的規模與特色卻是在日治時代建立的,光復後這些特色經過或多或少的修改後大多仍因襲下來,包括集中管理的控制、原料 採取區域制度、蔗農的角色、保證價格制度、糖分配制度等,此外,糖業對土地利用以及農業現代化均有深刻的影響。今日雖然糖業已經衰退,但台糖公司仍是台灣 單一最大的公司,在經濟結構和政府決策上仍有重大影響力,影響農業、農民和一般經濟。
關鍵詞:糖業、原料採取區域制度、糖分配制度、台糖公司。
台灣糖業 (本文取材於google
蔗田萬頃碧萋萋
「蔗田萬頃碧萋萋,一望蘢蔥路欲迷;綑載都來糖部裡,只留蔗葉餉群犀。」此詩見於郁永河的《裨海紀遊》,記載清康熙三十六年(一六九七)間採訪台灣糖部 情形的一首「竹枝詞」。
台灣糖業源自中國,中國的「糖法出西域,唐太宗始遣人傳其法入中國,以蔗準過漳 木槽取而分成清者,為蔗餳。凝結有沙者為沙糖,漆甕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為石蜜、 為糖霜、為冰糖。」(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赤崁筆談》之物產云:「唐大歷中,鄒和尚始教民黃氏造蔗霜法。其器用有蔗削、 蔗鎌、蔗凳、蔗碾、抬床、榨斗、漆甕之屬。今蔗車兩石矗立,狀如雙碾,夾取其 汁,想即蔗碾遺製。」
《辭海》:「自唐世得熬蔗糖法於摩揭陀國。」
《本草綱目》、《赤崁筆談》和《辭海》裡頭的三段話,好像將製糖之法設限在唐 代,其實遠在南北朝或是更古老的年代裡,中國人就已懂得製糖之法,至於是否和唐 代所傳進的「熬糖法」雷同,那就不得而知:
晉嵇含《南方草木狀》云:「諸蔗,一曰甘蔗,交趾所生者。圍數才。長丈餘,頗似 竹。斷而食之,甚甘。搾取其汁,曝數日成飴,入口消釋。彼人謂之石蜜。」南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卷九,餳餉章>記載許許多多「煮糖」的方法:「煮白 餳法」、「黑餳法」、「琥珀餳法」、「煮餔法」、「食經作飴法」、「白繭糖法」 、「黃繭糖」。
上述兩則記載,皆出自西元二六五 ------五八一年六朝時期的文獻。
糖的原料是「甘蔗」,據史學家、植物學家的考據,此物原產地非中國也。一般咸認 為它來自印度或中南半島到印度一帶,西元前一世紀左右傳入中國。
荷領時期的糖業政策
至於甘蔗及製糖之法何時引進台灣,眾說紛云。現只能依文獻史料及各朝代的社會背 景來推敲。
元代至正九年(一三四九),南昌汪大淵在其所著的《島夷志略》一書有台灣原住民 以「煮海水為鹽、釀蔗漿為酒」的記載,由此可印証台灣的原住民最遲應在十四世紀 就已懂得種植甘蔗。一般學者皆引述此書,然後擴衍道:「台灣的甘蔗最初是由中國各朝代的移民所移植過來的。」
有人說:「遠至宋元兩代,台灣已有閩粵的移民,閩粵盛產甘蔗,人來了,植物也跟著人飄洋過海。」
《台灣之糖》云:「萬曆崇禎之交,因福建飢荒,鄭芝龍移災民數萬于台灣給銀開墾,我國人最初移民之農作物當為甘蔗。」
以上史料及種種推測,皆以漢民族自我中心思想的立場來論述,但從最近人類學者對 台灣原住民族群的來源、遷徙等事實,可能需要重新考量。
例如分佈於台南縣的平埔族,隸屬南島語系民族之一,南島語系民族遍佈於太平洋及 印度洋地區,至於台灣的平埔族何時大量遷徙到台灣,至今未成定論,有人說是九千年前,亦有人說是三千年前;他們來自何方?可能來自中國大陸華南或南洋諸島,他 們不是一次遷徙完成,而是經數代、數批才形成台灣三百多年前的那批平埔族。
日本史家加藤繁考「甘蔗原產地在中南半島到印度一帶,所以中國的甘蔗是從這地 方傳入的。」也就是說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有某些地帶本來就是甘蔗的原產區,如 果此說正確的話,我們可以這麼推敲:台灣原住民在他們的族群遷徙到台灣時,一併 將當地的甘蔗移植過來。到了宋元時代,漢人闖進台灣這塊舞台,又引進新的甘蔗品種。
逮至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為拓展東方貿易,以拐騙技倆,輕易登陸南台灣的一鯤 鯓(今之安平),並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商館,為取得原住民之認同,耍出教化與撫化計謀,果然不出數年,原住民及定居在台灣的漢人,皆在荷蘭人的掌控之中。
荷蘭人據台的主要目的是:以台灣的原住民,和由海峽對岸遷徙定居的漢人為廉價勞工,致力生產他們賴於出口貿易的商品,在諸多產品中,「糖」為主要輸出商品,也 是荷人的主要財源之一。
Albrecht Wiryh所著的《台灣島史》,記載荷蘭據台全盛時期中云:「西元一六五年,砂糖之輸出額達七、八萬批克魯(擔)。」
《巴達維亞日城記》「荷人邀巴達維亞僑領蘇嗚崗來台定居,以號召大陸移民來台獎勵種植糖蔗,同時引進新耕種方法。」
「明崇禎十三年(一六四),荷蘭人開始對糖產品抽十分之一的稅,由貿易轉移至稅收,蔗糖產量達四、五千擔。」
另據《台灣糖業-------前期發展史》引述文獻記載:「西元一六三六年,台南赤崁附近的漢人,每年所生產的糖,交由荷蘭東印度會社轉運日本的白糖有一二、四二台 斤,黑糖則高達一一、四六一台斤,甘蔗栽培面積也逐漸擴展。西元一六五二年,台灣經荷蘭政府大力推展糖業政策後,蔗田面積約達稻田面積的三分之一,外銷日本之糖量約八萬擔(一擔為一百台斤)。」
村上直次郎譯的《巴達維亞城日記》一書,裡頭有諸多關於荷蘭人將「糖類」輸往日本、波斯、巴達維亞的記載,據此可見,蔗糖的生產,攸關荷蘭人的財源。
明鄭時期的糖業政策
荷蘭人由西元一六二四年入主台灣,一直到一六六一年鄭成功開台後,才倉促步下舞台,前後卅七年。其間西班牙亦曾企圖瓜分台灣,但卻如曇花一現(一六二六年------ 一六四二年)。
鄭 成功開台後,隨即於「四月二十二日遣戶都事楊英同通事何斌,查察各鄉社荷人所積粟石及糖麥等物,抄封粟六千石,糖三千餘擔,發給兵糧。」隨鄭成功同來台灣 的軍民有二萬五千多人,為了民生問題,為了能自給自食,鄭氏頒行屯田制,實施兵農合一,其墾地向南延伸至二層行溪,往北到達曾文溪畔。真正做到為反清復 明,而厚植軍力、全心備戰、儲備米糧等多功能之標的。
雖然荷領時期稻米與甘蔗的栽培比率已近三比一,但居於鄭氏王朝初期的政治因素考量,其農業政策偏重稻米生產,因而蔗園耕種面積日趨縮減。
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荷蘭長官揆一舉熱蘭城投降,七月二日鄭成功逝世,葬於洲仔尾,子鄭經繼位。
一 六六五年,據《台灣外記》記載:「七月勇衛黃安病逝,經以諮議參軍陳永華繼之,永華親歷南北二路各社,獎勵諸鎮開墾,栽種糧糗,插蔗煮糖,廣備興販,是年 大豐。」也就是承襲荷據時期在植蔗、製糖方面的規模,然後加以獎勵擴張而已。此期間「又遣派軍師劉國軒到大陸大量輸入竹蔗,墾殖台南平原,並招請漳、泉兩 州的製糖名師渡台指導製糖方法。」在獎勵與推廣之下,台灣所生產的蔗糖品質遠超越閩粵諸郡。
《赤崁筆談》之物產云:「蔗苗種於五、六月,首年則嫌其嫩,三年又嫌其老,惟兩年者為上,首年者熟於次年正月,兩年者熟於本年十二月,三年者熟於十一月。故硤煮之期,亦以蔗分先後。若早為砍削,則漿不足而糖少。大約十二月,正月間始盡興工,至初夏止。.........所煎之糖,較閩粵諸郡為尤佳。」
「蔗 田萬頃碧萋萋,一望蘢蔥路欲迷。」由於盛植甘蔗,蔗田廣袤,一望無際,平原、山區皆普植甘蔗。《番境補遺》有一段記載鄭經往剿半線(彰化)內山斗尾龍岸番 的記事:「鄭經親統三千眾往剿,既深入,不見一人,時亭午酷暑,軍士皆渴,競取所植甘蔗啖之。」口喝,嚼段甘蔗既可解喝又可補充營養,漢東方朔的《神異 經》曰:「南方有甘蔗之林,其高百丈圍三尺八寸,促節多汁,甜如蜜,咋囓其汁,令人 潤澤。」
鄭氏王朝從一六六一年至一六八三年鄭克塽降清止,一共歷經三代二十三年,此二十三年的歲月裡,據《台灣糖業-------前期發展史》之記載:一、英國東印度會社在台灣取代了荷蘭人的地位;二、台灣糖的輸出狀況,只有清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五月英船爾摩沙號載運台灣糖到印度史拉特的記載而已。
清代的糖業政策
古代蔗廓
清 朝初年對台灣這塊海上荒島根本不屑一顧,原因是彈丸之地、鞭長莫及,還好在幾位大臣的極力推舉、爭取下,滿清皇帝勉為其難的答應。當一六八三年鄭克塽降 清,台灣版圖納入清朝國土時,為快速收攬台灣人民的民心,採懷柔、放任政策,並減輕賦稅,因此台灣的糖業,政府雖沒鼓勵,卻有增無減,外銷地點除日本外, 又運往中國的上海、天津、蘇州等地。有例為証,《華夷變態》曰:「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七月,福州及廈門商船十三艘入長崎港,裝載之貨物多為台灣 糖。」
康熙未年,受「朱一貴事件」之影響,台灣糖的外銷遭波折,迨變亂綏靖後,清廷隨即開放有意來台墾荒的漢人,並供給牛畜及資本,大力推展甘蔗的栽植與蔗糖之生產,因而糖業發達,蔗園偏佈平原及山區,台灣糖之外銷更擴延到上海及渤海沿岸。
《赤崁筆談》之賦餉,就有一段記載康熙未年台灣糖之收益所得:「三縣(台灣、鳳山、諸羅)每歲所出蔗糖約六十有餘萬簍,每簍一百七、八十觔。烏糖百觔價銀八、九錢;白糖百觔價銀一兩三、四錢,全台仰望資生,四方奔趨圖息,莫此為甚。」
古時沒麻袋或塑膠袋,裝糖之容器為「簍」,它是一種用寬闊竹篾所編織而成的竹籃,為防滲漏,裡頭舖上一層竹皮或檳榔皮,盛裝糖類後,上頭再覆蓋竹皮或檳榔皮。到了嘉慶五年(一八○○),整個國際經濟情況又有些改變:歐美各國競向遠東地區拓展貿易市場。一八六到一八六三年間,清政府為迎合國際情勢、積極與外國通商,前後開闢安平、淡水、打狗、雞籠為通商口埠及雞籠海關,台灣糖的產量急速爬昇。
清光緒年間是台灣糖波動幅度最劇烈的年代:光緒六年(一八八),生產及出口量曾創空前紀錄;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台灣糖大豐收,但糖價卻跌進谷底;接著中法戰爭開演,安平、打狗等二大輸出港口被封鎖,糖價再次狂跌;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一場暴風雨,吹垮了蔗農一、二年的心血,沒甘蔗,自然而然的台灣糖縮水,生產量創下一八七年到一八九四年的最低新紀錄;爾後又受到一連串「重稅」加身,成本加重。
但,台灣糖依然在重重煎熬下傲立不移,全台的糖部竟然在困境中冒新芽,吐芬芳地擴張到:台北九一所、台中一一四所、台南一五七所、宜蘭七所、台東六所,合計一、二七五所。從上面出自《台灣糖業季刊》的數據可知「台南」確是台灣糖的大本營。
蔗糖是臺灣特產,早在十七世紀,臺灣砂糖即已外銷。1900年以後,開始設立新式糖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政府將原由日人經營的大日本、臺灣、明治及鹽水港四製糖會社合­併,組成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3551日成立,為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

民國41年至53年間,臺灣砂糖出口值始終佔外銷品第一位,最高時曾佔全部外匯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四。本公司每年為國家產製數億美元價值之砂糖及副產品,繳納為數可觀之各種­稅捐。過去盛行種蔗年代,每年種蔗面積約十萬公頃,與各糖廠訂約之種蔗農戶約十三至十­五萬戶,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及擴大農村就業機會,對臺灣農村經濟發展貢獻甚大。

在臺灣經濟發展之初期,糖業促進臺灣農村的繁榮,也帶動臺灣工業的發展,本公司對於臺­灣農業的現代化有示範及推動作用。民國53年以後,由於經濟結構轉變,糖業在整個經濟­中比重相對減低,但對國計民生,仍不失其重要性。

近年來,本公司積極拓展多角經營,為求企業永續發展,乃調整公司經營策略,並積極朝向­以健康產業發展為導向的模式,進行組織重組。於92年底至93年初,依產品屬性區分為­砂糖、量販、生物科技、精緻農業、畜殖、油品、休閒遊憩以及商品行銷等八個事業部,另­在總管理處轄下設有土地開發與資產營運,未來台糖土地將以只租不售為主。

雖然台糖轉型依舊受限於國營事業的相關法規,但台糖從未放棄既有的優勢,積極開發新的­商機,例如精緻農業部門,種植出品質稱霸世界的蘭花;還有導入生物科技,開發出多項健­康產品,像台糖蜆精就成為市場第一品牌;畜產事業部研發畜養的台糖豬肉,更是消費者心­目中安全衛生美味的代名詞。

除了產品開發外,擁有龐大土地資源的台糖,也開始活化運用其龐大資產優勢,像新竹(竹­南部分)、台中、台南科技園區,都是向台糖取用土地,做為孕育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基­地。還有不少縣市政府為了繁榮地方,與台糖合作進行土地重劃、開發使用,創造了台糖、­地方及民眾「多贏」的局面,是直接帶動台灣經濟進步的動力來源之一。

為因應自由化競爭的潮流,台糖正積極準備轉為民營化,未來會將目前的8大事業部逐步規­劃朝向民營化,只保留砂糖、資產和轉投資事業,透過組織內外的改革,讓台糖有機會重生­,成為「台糖資產控股管理公司」。
 
★★★★★★★
參考影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