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西勢厝蔡長壽家有教漢文!!

西勢厝蔡長壽家有教漢文!!

主訪人:

這邊讀書要去哪裡讀?

蔡三賀:

以前日本時代是去阿媽厝學校讀,光復後,西勢里的人就去湖南國小讀。湖南國小以前是教日本人,以前在糖廠工作的日本人在讀,只有日本人才可讀的,光復後,台灣人就接收起來。以前教室裡都鋪木板,日本人讀書都穿木屐,咱讀書都打赤腳,非常的刺腳。

主訪人:

阿媽厝那是什麼學校?

蔡三賀:

媽厝公學校。

主訪人:

那時候已經有媽厝公學校

蔡三賀:

是,日本時代就有了。

主訪人:

讀書不是去溪湖公學校?

蔡三賀:

日本時代有溪湖公學校、媽厝公學校及湖南,以前湖南國小叫尋常小學校,

後來才改湖南學校。

主訪人:

以前日本時代,溪湖只有三間學校。

蔡三賀:

三間而已。

主訪人:

媽厝公學校的歷史很久喔。

蔡三賀:

很久。溪湖公學校和尋常小學校最久,後來才又分阿媽厝。後來光復後,才慢慢有湖東、湖西國小。日本時代只有三間學校。

主訪人:

以前有學堂,學漢文的地方?

蔡三賀:

以前有。

主訪人:

西勢厝這裡有。學漢文的地方是在哪裡?

蔡三賀:

日本時代不可以學漢文。西勢厝蔡長壽有勢力,以前他做保正,日本人才可以讓他請先生來教,教的地方是他家,打通不是住家的三間大的房子,在那邊教。

主訪人:

那邊算是一間小學校嗎?

蔡三賀:

那邊算是無名的學校,這種算是偷讀的,警察若來,不讓你教,你也沒辦法。因為他做保正,跟警察的關係很好,老師偶爾會跟警察喝酒。

主訪人:

老師從哪裡請來的?

蔡三賀:

大突頭請來的,叫吳秋陽。

主訪人:

那個時候學生有幾位?

蔡三賀:

那個時候有四、五十位。我也是在那裡讀的。

主訪人:

去那邊讀需不需要繳錢?

蔡三賀:

沒有,以前是拿米給他。以前的人可以安家就好了,米就是一個月三斗給他。

主訪人:

一個月三斗左右。

蔡三賀:

差不多是三斗左右。不是給錢。只收取一些米可以養妻子。

主訪人:

那個時候一斗米差不多多少錢?

蔡三賀:

幾角元而已,差不多五、六角元。很便宜。

主訪人:

去讀要讀多久?

蔡三賀:

不限。你要是有錢就一直讀下去,讀到非常的熟,書讀透透,就可以不用去唸了。自人之初開始讀起,讀完後再讀論語,論語讀完再讀先進、大學、故子、尺牘。尺牘就是在寫信的,以前寫信要唸尺牘。

主訪人:

尺牘讀完,要再唸什麼?

蔡三賀:

看你要唸什麼,自己去買來讀。差不多讀到這時候,自己會讀,不用人家教。

主訪人:

自人之初讀到尺牘,差不多要花多久的時間?

蔡三賀:

以前不限時間,讀到可以記得,才可以換下一篇。

主訪人:

就是人之初讀到可以記得,才可以讀論語。

蔡三賀:

讀到可以記得,寫的出來,才可以讀論語。

主訪人:

那個時候有幾個老師在教?

蔡三賀:

一個而已。

主訪人:

一個人可以教全部。

蔡三賀:

一個人可以教全部,以前是用點的,你今天讀這一篇,讀到熟,先生看可以,

明天才可換下一篇。不像現在用黑板教,會的人讀,不會的人跳過。以前是

一個一個教,不會的人,還是較記不起來的人唸少一點,較會唸的人就唸較

多。

主訪人:

所以就是一個一個教。所以程度不同也沒關係。

蔡三賀:

就是要熟才可以換下一篇。這篇若是不會,唸三年也在唸。會唸就唸比較多,不會唸就唸少一點。

主訪人:

那算是學堂嗎?

蔡三賀:

那算是學堂。

主訪人:

學漢文到什麼時候就沒有了?

蔡三賀:

到日本戰爭就沒有了。

主訪人:

為什麼日本戰爭開始時就沒有了?

蔡三賀:

日本戰爭時,日本人來徵召得參加戰爭的人。

主訪人:

先讀媽厝公學校,再讀漢文嗎?

蔡三賀:

漢文先讀,有的人讀漢文,也有人讀日本書,以前的人說讀國小仔,就是日本書。讀日本書較有前途,才可以找到好的頭路,有那一張證書,學漢文沒有證書。以前若有唸到高等科,算是非常厲害。

主訪人:

就是公學校畢業,再唸二年的嗎?

蔡三賀:

是。以前公學校畢業,就可以去公所上班。

主訪人:

阿公,您是讀日本書,還是讀漢文。

蔡三賀:

學漢文。若是讀日本書,我差不多就到公所上班了。街長跟我父親是好兄弟。

我父親問街長公所有無空缺,街長說,沒有證書是不能在公所上班。

主訪人:

汴頭有很多人公學校畢業,可是他們畢業後,大部分都到田裡幫忙。

西安宮

西安宮

主訪人:

西勢厝有什麼廟?

蔡三賀:

現在廟很多,以前日本時代只有西安宮,光復後改寶安宮,二、三年後,又

改回西安宮,汴頭保安宮,溪湖福安宮。

主訪人:

還有顯光宮。

蔡三賀:

對。

主訪人:

西安宮是在拜什麼?

蔡三賀:

是拜三山國王,黑面的。

主訪人:

霖肇宮是拜三山國王。

蔡三賀:

那也有三山國王,那一間已經很久了。

主訪人:

西安宮跟霖肇宮拜一樣的神嗎?

蔡三賀:

是同樣的。西安宮是前名,也是拜國王。

主訪人:

是哪一個國王,還是三個都有。

蔡三賀:

三個都有。後來教較多,像三山國王、刑府千歲、太子爺、媽祖都有。

主訪人:

西安宮主殿是拜什麼?

蔡三賀:

主殿是拜國王。再來才拜刑府、太子、媽祖。

主訪人:

刑府千歲是從大陸來的嗎?還是來這裡之後才有的。

蔡三賀:

來這裡才有的,從台中縣梧棲拿香灰。要刈香到梧棲那刈。刈香就是要回去後頭。

主訪人:

怎麼會想要去那刈香?

蔡三賀:

王爺要刈的,要回去後頭,大家要花錢去刈香,去就交香,然後就請回來,添油錢。去刈香就要添油錢。三年刈一次香。

主訪人:

刑府千歲是從台中縣梧棲哪一間廟分過來的。

蔡三賀:

我沒有在參與此事,所以就不知道。根據他們那邊的人說,刑府是從梧棲沿海撿起來的。梧棲那都是討海、抓魚,順水流下來,討海的人撿起來祀奉刑府,刑府指示廟要蓋多寬多高。我們這邊才去分香火過來侍奉。

主訪人:

顯光宮是拜什麼?

蔡三賀:

池府千歲。

蔡端公建造洛陽橋

蔡端公建造洛陽橋

距金近千年在北宋時代,中國的建設非常落後,交通橋樑缺乏,以致祖先在家鄉“洛陽江”渡船出入為生,往返之間,時常發生沉船之災。有一天,突然風浪來襲,全船翻落之剎那,忽然聽到天空上飛鳥大叫的聲音說:“這艘船裡有蔡大人在船內,船不可沈。”,船內的人開始找那一位姓蔡,始終找不到即有一位懷孕婦女說出夫家姓蔡,船內的人全部向那位婦女跪下,要求那位婦女發誓說:“如果我們這艘船能平安無事,渡過洛陽江,我這個兒子出生後,若有成就,誓在萬安祝地方,建造洛陽橋以感恩之盛情叩謝。”不久婦人生了蔡襄公,蔡襄公在幼時讀書認真,且聰穎非凡,終於考上進,蔡進士號“端”,受皇帝延任為朝廷重臣,並將皇妹配于成郡馬爺,數年之後回鄉完成母親的心願建造洛陽橋。但嫉妒的人向皇上奏,皇上誤信讒言蔡進士是位貪官貪國稅要造反,皇上召蔡進士回皇宮,皇上妹妹送洛陽橋藍圖給胞兄,可惜蔡進士仍在途中遭派兵殺死,北宋皇帝追封他為蔡忠惠進士,建造廟寺在洛陽橋供眾人膜拜,為蔡進士忠惠廟。凡『濟陽衍派』全皆是先公祖蔡端公之後裔。

姓蔡是從大陸哪邊過來的?

姓蔡是從大陸哪邊過來的?

主訪人:

姓蔡是從大陸哪邊過來的?

蔡三賀:

福建省。

主訪人:

阿公,你們有族譜嗎?

蔡三賀:

有。是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東石群錦亭萬安祝地方。(註一)

主訪人:

族譜上有寫到你們一開始是住在塗厝。

蔡三賀:

以前是彰化二林塗厝,塗厝崩去,整庄被濁水溪割崩去,大家才會移到別的

地方住。不限西勢厝,三塊厝那也有,連田也崩去,才各自遷移到別的地方。

我們也是塗厝移至西勢厝,我的太祖公問子孫們要移到哪裡去?子孫就說不

然移到西勢厝,所以我們就移至西勢厝。有的移到別庄,有的從塗厝流到外

四塊厝那,有的就流到不見,有的就住三省,溪湖四塊厝那有三省。

註一:《蔡氏族譜/濟陽衍派》

彰化縣溪湖鎮西勢里子孫歷史上僅知祖先住福建省泉州府(市)晉江縣東石群(鎮)錦亭萬安祝地方,蔡襄公之後裔前子輩不詳,後字輩第六代祖開始蔡樹奪在大陸家鄉過世,第七代祖蔡德椅、蔡德聲胞兄弟帶家父第六代祖神主來台,坐帆布船從王功沿海起港岸找親族堂叔父,受堂叔照顧、牽成,首先居住彰化縣二林鎮塗厝厝(現在溪湖鎮、二林鎮、濁水溪、糖廠鐵路橋至代馬橋段),於清朝未戊戌年發生大水災,全莊被洪水流失,族人四散其中蔡德聲祖當時夫妻、子被洪水流失,後部份聚集溪湖鎮西勢厝定居現在部份分散寶島、全球定居。

割新厝館、三甲這兩個地給番婆庄

割新厝館、三甲這兩個地給番婆庄

主訪人:

光復之前有番婆庄嗎?

蔡三賀:

有,之前有番婆庄,只是比較少戶。沒有撥這兩個地給番婆庄,番婆庄沒有那麼多庄。就是撥新厝館和草埔後,才可以成為一個庄。番婆庄以前較少戶,只有三、四十戶,這樣不夠,就是不夠,才會割新厝館、三甲這兩個地給番婆庄。三甲有一些是阿媽厝管的。

主訪人:

三甲有一些是阿媽厝管的?

蔡三賀:

就是以埔打(寶斗)路為界線,西邊就是番婆庄管的,東邊就是阿媽厝館的。土名就是三甲。一部分是番婆庄管的,一部分是阿媽厝管的。

主訪人:

三甲之前是多大?

蔡三賀:

現在比較大,西勢厝彰水路整條。

主訪人:

彰水路東邊都是三甲嗎?

蔡三賀:

沒有,只有一些範圍是而已。

主訪人:

新厝館是不是有一部分是屬於西勢厝?還是新厝館現在全都屬於番婆庄。

沙崙、兵仔營

沙崙、兵仔營

主持人:

有沒有印象湖東里員鹿路有一個沙崙,沙崙差不多有三、四層樓高,後來沙崙的沙仔被拿去填員林火車站?

陳守志:

那裡以前是叫四塊厝山仔,在舊的果菜市場接到糖廠都是墳墓,開墾的沙拿去填什麼我就不清楚,那邊的沙崙慢慢的還是有,一直到蓋菜市場後北邊沙崙就沒有,只剩下糖廠東邊沙崙被用作兵仔營。

主持人:

兵仔營是何時的事?

陳守志:

光復後的事,差不多民國四十幾年的事。來台灣時,先占學校,所有的學校都要做三部教學,二部教學。

主持人:

三部教學和二部教學要如何分?

陳守志:

有的唸半天,有的一間教室要分成三班輪流上課,剩下都被兵營占去,慢慢在山上開墾,蓋兵營,兵仔營慢慢移出去,教室才又還給學校。

主持人:

所以就是這邊的學校讓給兵仔營

陳守志:

媽厝公學校。

主持人:

後來在糖廠的東邊蓋兵仔營?

陳守志:

那算是真正的兵仔營。

主持人:

何時廢掉的?

陳守志:

差不多民國五十初年。

談戊戌大水災八七、八一水災

談戊戌大水災八七、八一水災

主持人:

有沒有聽說戊戌大水災?

陳萬吉:

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出生。

陳守志:

我們所知道就是塗厝被流走,塗厝可能是在溪中間。

主持人:

有沒有聽說那時溪兩旁有火光?

陳守志:

這沒有聽說過,這麼久了沒有聽說這個傳說。

陳萬吉:

那是崩溪的兩邊,在崩溪前三天,晚上都有看到紅火,沒有幾天後來做大水,崩溪時要跑也來不及。

主持人:

那戊戌年差不多是多久以前的事?

陳萬吉:

一百多年前。

主持人:

這邊受八七水災的影響有很大嗎?

陳守志:

八七、八一水災,我們這邊沒有關係。這邊有淹到一人高,八一比八七還要嚴重,八七是民國四十七年,八一是還在慢一年,草嶺、古坑那邊湖崩,水忽然間漲起來,濁水溪無法排出大海,土埆厝是倒掉很多,有的淹到屋頂,有的人爬到屋頂,有的人就住在屋頂,比八七嚴重,八一是大水突然緊急沖下來,八七是下很大的雨,慢慢淹水的,八七比八一淹更高,範圍比較沒有那麼大,因為八七是普遍的,八一是水路在高,有的部分就沒有了。員林大排水自田中、社頭通到員林、埔心,溪湖也算是這附近。

荷蘭人佔領台灣時做的土墩?

荷蘭人佔領台灣時做的土墩?

陳萬吉:

媽厝國小不是埔,原本是田,我聽老一輩的人在說,媽厝國小南邊有一個土墩,那個土墩和三塊厝的鐵軌南邊的土墩,那就是荷蘭人趕番仔走,以土墩為界,不能超越土墩,將土墩挖開有以前的彈殼,和生鐵打造的槍管。土墩不是只有我們這邊有而已,像沿海也都有。

劉麗慈:

那是何時去挖的?

陳萬吉:

很早以前了,日本時代還沒有光復前。

劉麗慈:

你們怎麼知道是荷蘭人佔領台灣時做的土墩?

陳守志:

因為日本人的槍不是這個樣子的。

主持人:

荷蘭人來這裡趕番仔,這裡有番仔嗎?

陳守志:

就是原住民。

主持人:

所以土堆是人造的。

陳萬吉:

那是人造的。

主持人:

土墩現在還在嗎?

陳萬吉:

土墩三塊厝還有。

主持人:

你們印象中頂庄崙仔腳那一個崙仔,到派出所……

陳守志:

湳底里里長他家,他家是井仔頭,從那裡開始,通到林厝、頂庄里、大庭,到忠覺尾厝忠溪路。

主持人:

高度有印象嗎?有十二公尺嗎?

陳萬吉:

有,人都在說那是後壁崙仔,大家說後壁坡,就是指那裡。

陳守志:

沙仔都被人拿去填湳田,或是種荷蘭豆。

主持人:

頂庄聽說有磚瓦窯,也會拿這裡的土。

陳萬吉:

沙挖完就是土了。

王舅廟

王舅廟

主持人:

您是在溪湖公學校唸的,溪湖公學校最早的校址是在電信局嗎?

陳明桐:

對啊!後來才移到現在二溪路的位置。

主持人:

附近有王舅廟,您有沒有去看過?

陳明桐:

我在唸書的時候就有了。

主持人:

那個時候聽說旁邊都是莿竹了嗎?以前廟很長,後面放有一甕一甕的骨罈?

陳明桐:

那個時候我沒有什麼印象。

陳守志:

阿公厝以前算是埔。

陳明桐:

溪湖國小也是埔,日本時代蓋的公所,公家的建築物都是埔。

日據時代非常時期,空襲,種杜篦

日據時代非常時期,空襲,種杜篦

主持人:

溪湖人對所以二重湳事件印象很深。聽說日據時代非常時期,也常常有美軍來空襲,造成很大的傷害。

陳守志:

沒有多大的傷害,美軍來看到人就掃射,和一些設施,在糖廠的南邊有一個合成工廠,是化學工廠,還在蓋還沒有完成,大部分的目標都是工廠,每次來都有炸糖廠,火車也有,差不多是民國三十年的時候,一台飛機追火車,我看是沒有掃到火車,是掃到巫厝庄有一條路,有人腳被炸斷。

主持人:

在戰爭的非常時期日本人在糖廠有設酒精工廠嗎?

陳守志:

有。

主持人:

所以強制大家要插甘蔗。

陳萬吉:

也不是這樣,用整湖來挫甘蔗,要插的時候,這湖整個插,要採收也比較方便。

陳守志:

那個時候甘蔗是經濟作物,收益很好,政府很看重,不重視民生,種稻沒有什麼鼓勵,插甘蔗有辦法外銷,作酒精有國防的需要,全台灣農場很寬都在插甘蔗,民間獎勵插甘蔗,要採收也方便,酒精工廠是慢慢才設的,成立酒精工廠才強迫插甘蔗,甘蔗是日本政府的重點產業,連糖廠的員工都可以不用當兵。

主持人:

所以有很多人想要到糖廠上班。那個時候是不是也要大家種杜篦?

陳萬吉:

那個時候日本時代快要光復時,因為有國防需要,所以有空地時,就要種杜篦,收多少種子就拿到農會繳,就可以領多少錢,政府拿去做高級燃料。

主持人:

日本時代是用獎勵,戰爭時也沒有強制。

陳守志:

半強制半鼓勵。

二重湳事件

二重湳事件

主持人:

有沒有聽說過二重湳事件?

陳守志:

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早上六、七點,學生的交通車發生事故,火車在溪湖出發,要經過二重湳,管制員更換通行證,有一台車已經出站,溪湖才可以再出一台車,二重湳管制員打電話通知溪湖發車,但是那一天發生一件事,火車自溪湖發車到巫厝庄,到巫厝庄時,原本車和車中間會有用一個拴勾住,因為車停住時,兩台車靠近時,拴仔就會往上彈起,拴仔沒有再掉下勾住,所以車再開走時,後面那一台車就沒有跟上,後面那一台都坐一些女生,前面的小孩子發現後面那台車沒有跟上時,覺得很好玩在鼓掌,車有十多台,司機不知道有車沒跟上,車長又沒有在那裡,司機一直開都沒有發現,到二重湳的半路,才知道有一截車沒有跟上,才又往回接那一台,時間有所延誤,溪湖的站長覺得已經超過到達時間很久了,當然可以發第二列車了,他就覺得怎麼二重湳的站長沒有通知,載糖的大貨車就開了,大霧天又不是看得很清楚,露水很濕,鐵軌會滑,等到貨車快要到時,才發現前面載學生的車還在那裡,貨車要停卻停不住,鏟煤炭的屑蓋在鐵軌上煞車,因為後面重,一直往前推,從火車最後面水櫃車撞上,水櫃車是溪湖都到員林載自來水,因為那裡的水比較好,水櫃車再往前,就是那載女生的火車,都被撞翻了,死傷很多人。那都是員中、員農、員家、實中、永農的學生,永農是坐到埔心,這在二重湳就發生了。

阿媽厝的獅陣、南、北管

阿媽厝的獅陣、南、北管

主持人:

這裡有沒有諺語、陣頭、歌謠和特殊的傳說?

黃月女:

獅陣和南、北管。

主持人:

獅陣是靠近哪裡?

陳石港:

庄自己練的。

主持人:

訓練的地方在哪裡?

陳石港:

店仔邊。

黃月女:

獅陣是我公公那一代的事。

主持人:

那是何時?

陳萬吉:

差不多有五、六十年了,差不多我十幾歲。

黃月女:

我公公還有師傅。

主持人:

師傅是何人?

陳明桐:

三塊厝是路上場仔,他現在也不在了,地點不確定,大部分在三塊厝仔和公埕練。阿媽厝沒有獅頭,沒有在武獅,只有武館,晚上在練拳頭。

主持人:

那個時候有教拳頭嗎?

眾耆老:

有。

主持人:

是什麼館名?

陳守志:

振興社。

陳萬吉:

有公埕。

主持人:

都是晚上在練的嗎?

陳萬吉:

是,一代傳一代。

主持人:

後來什麼時候有獅陣?

陳萬吉:

  有宋江陣時有獅陣,全陣出場時有一百零八人,差不多是日本時代末期,還沒有戰爭的時候就有了。宋江陣也是有畫臉的,現在少年仔也有在練。

主持人:

獅陣有取什麼名嗎?

陳守志:

阿媽厝社區振興社金獅陣。

主持人:

南、北管在哪裡?

陳萬吉:

在阿媽厝那裡。

主持人:

多久以前的事?

陳石港:

光復後才開始學,我還是小孩子時,我很喜歡樂器,有一些長老就說,這樣請一位先生來教,差不多民國四十一年請湳底一位陳庭先生來教南管,教了一段時間,我們在學的速度很快,他的功夫還教不到一館,就被我們學光了,起初我們有十六個人在學,因為功夫被我們學光了,所以才又請北管的老師來教,請一位田尾溪仔頂林文串來教北管。

主持人:

有演子弟戲嗎?

陳石港:

只有對曲而已。

主持人:

沒有穿戲服?

陳石港:

沒有,我是學南館、北館,一些「外江」。

主持人:

什麼是「外江」,是九甲戲嗎?

陳石港:

是。

主持人:
  九甲戲有演出嗎?

陳石港:

我沒有演出,我只有排戲而已。

主持人:

有人要演時,你有去做後場嗎?

陳石港:

有,以前小樂天布袋戲我也有去做後場。

主持人:

九甲戲是何時學的?南管是民國四十一年學的,北管是民國幾年?

陳石港:

南管是民國四十年,北管差不多是四十一年,北管也是學一館,先生就教完了,所以有請一些「外江」的先生來教。

主持人:

「外江」是哪裡的人來教的?

陳石港:

鹿港人楊目仔,以前來溪湖教「外江」戲。

主持人:

你們都說「外江」戲。

陳石港:

正名是京戲,是京戲的系統。

陳萬吉:

那也是算平劇的一種。

陳石港:

我是學那歌名,沒有去演。

主持人:

樂器現在還在嗎?還有在運作嗎?

陳石港:

有,現在文化中心叫我們去演,我也去。

主持人:

你們的館名是?

陳石港:

耕樂社。

主持人:

現在有幾個人?

陳石港:

現在剩八個人,有的人遷出去住了。

後溪和崙仔腳拿土在互丟故事

後溪和崙仔腳拿土在互丟故事

陳萬吉:

以前在崙仔腳派出所後那裡有一個沙崙,沙崙後有一條溪,才叫後溪。

主持人:

兩條溪的位置?

陳萬吉:

都在媽祖宮的前面。

陳守志:

這是以後才開的圳溝嗎?

陳萬吉:

沒有,原本就有了,。

陳萬吉:

每年端午節,後溪和崙仔腳,會隔著巫厝支圳,拿土在互丟,大家丟來丟去,這屬於一種活動。這活動在我有記憶以前就有了,是在日據時期。

陳守志:

是說有一個崙仔,從頂庄到大庭、忠覺,崙仔的北邊就是後溪,崙仔的南邊就是忠覺,互相在互丟,有些時候丟土也會惹到對方生氣。

主持人: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陳守志:

很早以前。

主持人:

有沒有拜拜?

陳守志:

沒有。

主持人:

那條溝還在嗎?

陳守志:

還在,現在變小條。

主持人:

怎麼會有這個活動?

陳守志:

不知道什麼原因,那個與羊仔走稠一樣的意思。

主持人:

定符安五營的嗎?

陳萬吉:

那就是依王爺的生日放兵,像中角是三月初二,三塊厝仔就是二月初二。

主持人:

二月初二不是羊仔走稠?

陳明桐:

不一定,要看日。

陳守志:

忠覺是是拜玄天上帝,玄天上帝的聖誕是三月初二和三月初三,應該是三月初三,但是忠覺不知道為什麼會是三月初二。利用那天在安五營,就是東、西、南、北和中營。

主持人:

安五營有沒有比較奇怪的儀式?

陳萬吉:

安五營就是生日時祭拜,祭拜時順便放兵。

主持人:

角頭的方位有確定嗎?

陳萬吉:

有,庄頭的四角頭,在加上廟的中營,就是東、西、南、北和中五營。

主持人:

安五營有沒有蓋一間小廟,還是直街用竹仔插在路邊?

陳萬吉:

有的有蓋將軍廟,沒有蓋廟就用竹符,每一個地方不一樣。

主持人:

我剛有看到東營去年的竹符沒有拔掉,還留住?

陳明桐:

那個要拔掉,換新的。

主持人:

我剛看有四、五支?

陳萬吉:

中間最大支是將軍,旁邊是兵將。

主持人:

都是自己人去發落,沒有去外面請法師?

陳萬吉:

有去外面請法師,自己廟裡也有法師。

主持人:

三王宮有在釘符嗎?

陳守志:

每一年也在釘符。

陳萬吉:

媽祖都是三月廿三日,放兵才釘符。

陳守志:

謝平安時收兵,謝平安就是感謝神將保護,像以前的皇帝也是要犒賞三軍。

主持人:

謝平安是何時?

陳萬吉:

不一定,那是要選日。

陳守志:

現在溪湖提倡統一拜拜,由福安宮和永安宮輪流選日子。

主持人:

是不是一年福安宮看,一年永安宮看?

陳守志:

對,大家統一做一次平安。

主持人:

都是在冬尾嗎?

大家爭大義圳水,楊姓被關鹹菜桶!!

大家爭大義圳水,楊姓被關鹹菜桶!!

主持人:

有沒有聽說大突油車內有一位楊永慶先生,他為了要開一條水圳,被捉去關的事?

陳守志:

這是新厝館姓陳天從,他是望族有錢人,他有開一條慶豐圳。

主持人:

新厝館是屬於. ?

陳萬吉:

新厝館是屬於番婆里。

陳守志:

最早是天從去開慶豐圳,後來有大義圳,天從又用慶豐圳下流開天從圳。

主持人:

大義圳就不是姓陳的人開的?

陳萬吉:

最早是姓陳的開慶豐圳,大突頭那邊的人才又來開大義圳,大家起爭執,有人被捉去關在大青桶裡。

主持人:

大青桶是什麼?

陳萬吉:

鹹菜桶。

陳守志:

那個時候姓陳和姓楊開圳溝和互相爭水,大家才會起衝突,庄頭和庄頭在械鬥,別地方的族親都來相助,姓楊的也有從別的地方來,姓陳的也有台南的人來相助,大家在對抗,也有火槍,尾厝姓陳的人也幫忙,有人被打到,那時尾厝陳仁鳳的兒子,被姓楊的拿火槍打到,父子都被打死,姓陳有人娶到姓楊的人,姓陳有台南的陳家弄,要來相助,要將姓楊的整個滅掉,這姓楊的人想到說,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我父親和弟弟不就要被滅掉了,半夜偷跑回去說,結果姓陳要去打,已經走光了,所以姓陳和姓楊為了這條大義圳,大家爭吵很久,姓楊去報日本政府,姓陳的人去叫土匪要來打他們,後來日本政府出面干涉,姓楊的去新厝館,後來被新厝館的人捉去穀倉,就把他關在那裡面。

主持人:

不是關在鹹菜桶?

陳萬吉:

應該是用鹹菜桶反蓋。

陳守志:

那是楊春木他的父親。

主持人:

那是日本時代的事情?

陳守志:

是。

主持人:

大義圳比慶豐圳較……

陳萬吉:

較低,大義圳就是大突的人在用的,慶豐圳是新厝館的人在用,而且比大義圳還早開,大義圳的水是從慶豐圳來。慶豐圳是用田中大新那裡的排水,大義圳是用寶斗前面的溪,所以大義圳地勢較低,通到湖仔內溝。慶豐圳是通到海豐崙一部分,新厝管、三角仔、三塊厝仔,尾到忠覺。

陳守志:

可能是慶豐和大義在爭執水,要將水引到大義圳,陳天從他們不讓他們用。

主持人:

後來還是有開成……

陳萬吉:

有,後來慶豐圳較高,大義圳較低,慶豐圳較靠近水頭,後來日本政府用合同水門,慶豐圳要是不用水就不拉水門,若是大義圳要用水則拉起大義圳水門,讓水經過暗渠流大義圳,若是水量太大,則拉開到溪裡的水門,合同水門有很多可以調節水量的水門。

主持人:

聽說那條水圳原本是彎彎曲曲,糖廠將水圳改直?

陳萬吉:

糖廠因為要用水去冷卻,後來用不夠,才又鑿水井補給用,再將熱水弄冷。

主持人:

聽說有很多人會用糖廠排出來的水?

陳守志:

因為冬天才有在製糖,從糖廠排放出來的水是熱水,流到汴頭、大突頭,沒有熱水,都會比較冷。

主持人:

結果趙少康當環保署的署長時,有人說糖廠放水是公害,要糖廠另外開一條延鐵路的溝,直接排到農場?

陳守志:

沒有,那是沒有什麼污染的,水源要節用,水要是流出去,進來沒有多少,要用不夠,所以讓熱水巡迴冷卻後再用。

陳萬吉:

那個水用在稻田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