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69)旅遊寫真簿:神秘王國印度之旅(4)

 
格主報告: 嗣後上網記事 以短文 為主,配合多量圖片,感謝上天賜給我機會,能繼續完成我身為先代人應盡傳承使命心願。
日日感恩!!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69)
人生經過八十歲月,回顧,日治、戰時、光復、 民主,各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下生活經過,辛酸、艱苦、饑餓、容忍,強韌的台灣人無奈的往事點點滴滴,為主題來分拆,談論,做為後代參考。
★★★★★★★
溪湖座(戲院)興衰記續篇
改良戲代替歌仔戲時代
溪湖座於昭和十一年(1937)左右曾有日本技藝團「Hanri松岡」來表演記錄,該團主戲是水藝與魔術、舞蹈,另插演,團主Hanri松岡展開紙傘在觀眾席上空走鋼索,並由上方蹲下面背舞台,滑溜到舞台冐險精彩表演,記得小五時由老師帶全班學生去觀賞。
1938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歌仔戲,由於傳統戲劇的演出受日本政策制限,部分歌仔戲劇團為求生存,改以「新劇團」、「改良戲」為號召另起爐灶,因此溪湖座也隨時代改為改良戲亦稱新劇團,巡演之戲園。
新劇團編劇將古裝戲思維,編輯在改良戲的主軸中發展劇情,劇情為現代題材,如皇帝改稱社長、太子謂小爺、大臣稱為課長等,以現代服裝演古裝劇,演出時穿著和服或現代服、唱歌仔戲。
初 期臺詞跟動作都與歌仔戲相同,後來以台詞、口白代唱歌仔戲調,動作也較寫實化,後唱的方面只插唱當時的流行歌(日歌︰紅色牡丹、白蘭之歌、蘇州夜曲等,台 語歌︰雙雁影、白牡丹、雨夜花等),刀劍改為棍棒,也有出現短銃,有這劇團中間插演魔術,專識歌手演唱流行歌增加娛樂性吸收觀眾。
雖然如此,這類戲劇在當時廣受民眾歡迎,最受歡迎戲目是(義賊廖添丁、林投嫂、周成過台灣等)。
臺灣的改良戲,劇情通常不脫家庭倫理及復仇義賊兩大主題,並沒有因戲劇形式的翻新而,在內容上反映出當時臺灣在殖民統治下的社會生活面貌。改良戲是臺灣新劇萌芽學習階段的產物,雖然藝術成就不高,但至少為往後的戲劇文化奠下了一些基礎。
1045年 光復後,被限制歌仔戲再逢生機,在麥寮創立了拱樂社,起初以內台歌仔戲的演出為主,原本在日治時期被禁演的本土戲劇,光復後終於可以解禁開放,在國民政府 還未大力推行極具爭議的國語政策之前,這對本土社會應當是極具吸引力的一項娛樂文化發展的先機,拱樂社的全台巡演果然轟動場場爆滿,於是編制不斷擴大從一 團、二團擴張到八團(當時小童星許秀年後來成為與楊麗花配對的盛名小妲),除了拱樂社之外還有別的戲班回復組團巡演,而且這只是內台戲,還有許許多多外台 戲團在台灣各地鄉間遊走不計其數。
一 九五○年代的職業新劇團尚約有20-30團,劇團組合十分複雜、多元,不但有「鐘聲」、「星光」、「黑貓」這類傳統新劇團,也有結合歌舞與新劇表演的歌舞劇團,此外,不少出身歌仔戲班、特技團的演員也活躍於新劇舞臺。
光復後「溪湖座」改名稱「溪湖戲院」隨時代潮流,歌仔戲,新劇團,電影輪流演形成多元化經營,與光復後建造的「大光明戲院(後改名泰山戲院)」互相競爭意識濃厚,尤其爭取,限量日語片、新興起的台語片最激烈。
在 一九五○年代後期,台語電影興起之前,新劇與歌仔戲是戲院「內台」最常見的演出,乃民眾生活中的戲劇,歌仔戲女演員(苦妲愛哭眛、小生戽斗寶桂等在溪湖有 相當人氣)。新劇女演員在舞臺的表現也比男演員更耀眼。當時的新劇團完全以票房收入維持劇團生存。它的興衰不但與近代電影、電視發展有互動關係,也深受當 時的政治、經濟環境影響,六○年代末新劇終因失去表演舞台而銷聲匿跡。
未完待續…
★★★★★★
旅遊寫真簿:神秘王國印度之旅(4)
 
 
 
 
 
 
 
 
 
 
 
 
 
 
 
初来印度的朋友,都会看到一种奇异有趣的现象:车来人往的城市大街上,老牛三五成群大摇大摆地游来逛去,有的干脆街心横卧,对周围事物不理不睬,一副怡然自得唯我独尊的样子,而往来的各种车辆、行人都躲着、绕着它们。
比加尼亞在崎嶇起伏的沙漠地區、建造城堡和皇宮,目前比加尼亞舊城仍環繞有城牆和城門,裡面屹立著紅砂岩築成的古典建築物。
比加尼亞主要古蹟包括朱納加爾奇城堡、拉巴宮。此外,比加尼亞郊區的駱駝場,以及沙漠軍團都十分有名。每年在首都德里舉行的國慶閱兵行伍中,碧卡內的沙漠軍團,都是最受矚目的焦點。
 
 
 
 
  
 
 
 
 
 
 
 
 
 
 
 
 
英式建築物古街
 
 
 
 
 
 
 
 
 
 


 未完待續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