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0)︰農業史記(1-1)農耕四季-春耕




★★★★★★★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0)︰農業史記(1-1)農耕四季-春耕
本單元特別推薦"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陳正之名著 "暨"王華東博士的台灣民俗風情畫中選載推薦給各位共賞"感謝兩位學者傳承詳細古早傳統農耕作業。
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 
農耕四季
春耕
油菜花田璀璨如錦。
家蜂、野蜂忙碌在花間採蜜,白色小蝶也成群來湊熱鬧,與春風中曳搖的花朵共舞,為澄黃花海,憑添無限詩情畫意。

霍霍曳甲機聲響,驚起鷺鷥與麻雀滿天紛飛,油菜花翻入泥中與田土搗碎化為有機肥,再引水灌渴,即可插秧了。這是現代式的春耕,一部曳引機取代了傳統春耕 繁複的器具;早期以犁田起始,然後要經過耙、耖......等等七八種器具以及繁雜的動作才能插秧;在一氣呵成,快速的農業機器,取代了數千來沿用傳統農具,於是它因功能式微而被棄置在陰暗的角落,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傳統農具曾經哺育過我們,予我們豐衣足食,緬懷它們的勞苦功高,吾人宜予以回顧。傳統莊稼 作息是耕、耘、收、藏等四季循環,回顧從前走過的路,懷念古農具,也就按著這樣的作息加以敘述。

春耕,在一般人的想像中,田野是一富煙雨濛濛駕牛駛犁的畫面;不過早在犁田前,農家就已經開始「播秧」了。清咸豐時彰化人陳肇興有一首詩描述說:「誰將 (禾元)秫糝臬,乘屋能閒播穀勞;雙手拋來天雨粟,一犁翻起地生毛。寒消稻隴呈春色,煖入油(米元)動土膏;為報耕耘從此妤,乘時莫憚闢蓬萵。」

詩題叫做「春田四詠」,第一首是「播種」,詩裡大意是說農家趁著寒冬休耕之際,把房屋修繕好了,接著就忙著把稻種播下,「雙手拋來天雨粟」就是形容農夫撒穀種情景。
育秧

時序過了大寒,或者立春前後油菜花含苞待放,農家即著手「育秧」。首先是「選種浸穀」,以「筲箕」把種穀倒進「米籮」,利用溪溝泡進水裡,這時候「冇粟」 「(台語稱為不飽滿或不實的稻穀為「冇粟」就漂浮起來。這是利用溪水來選種,淘汰冇粟,農家把它撈在「筲箕」裡供做家禽飼料。
「米籮」之「籮」台語音唸如ㄌㄨㄚˊ,係上圓下方的竹編器具,《農政全書圖說》:「籮,匾竹為之,上圓下方,契(淅)米穀器。」「筲箕」台語音如ㄑㄧㄚˋ ㄍㄧ,是裝米、洗米之竹篇器具,形狀如海中的大貝殼「硨磲」,就諧音稱為「筲箕」。

麵穀裝在米籮泡進水中,用意在使它吸收水份以利發芽,大約三天整再整個籮筐取出,自然濾去水分後,再覆蓋麻袋之類,保持種穀的濕度與溫度,早晚加以攪翻穀粒,大約十天後,穀子就萌出白色的芽。

話分兩歹頭,在淨種的同時,一面要闢置「秧床」,在稻田選一處排水良好又避風的角落,如果太空曠就要編草為屏邊風,秧床以飽含水份柔軟的田土做成,表土再 用「抹刀」抹平,即可播下穀種。「抹刀」木製長條扁薄型,前端有握把;另有一種「長柄抹刀」,人可以站立著操作較為省力。

播種以筲箕盛著發芽完成的播種,一手持筲箕靠在腰際,一手抓穀種撒下秧床,均均撒播完了之後,再以秣刀輕輕將種穀抹進泥中使之附著在秧床,以免被風括走。

春耕的程序非常繁複.在此同時或稍後,農家也著手整田,首先是駕牛「犁」。「春田四詠」第二首「分秧」描述說「春前春後雨初晴,十里風吹叱侘聲;不待鳴鳩 終日喚,已看秧馬帶泥行。連疇蔗葉籠煙碧,隔岸桐花映水明:記得當年賢令尹,樂耕滿外勸春耕。」
分秧
「分秧」是把秧苗靜秧床鏟起在田裡分叢插秧,不過詩中描述的春耕全景,有情有景,「十里風吹叱侘聲」即為敘述犁田情景。 「已看秧馬帶泥行」是描述插秧,「秧馬」是古人插秧的器具。

二期稻作收成後,有的改種蔬菜,有的休耕讓土地休息恢復地力,至小寒才撒下油菜種籽,等油菜花盛開,就用「犁」來翻土,一面將油菜花翻入泥中,即使沒有種 綠肥,也要將裡土翻出,使表土連同稻草根頭翻入泥中化成肥料,也讓已經休養過的層肥沃泥土轉換上來,使田土利用生生不息。

「犁」是以牛力牽引耕田的農具之一,主要部分為鐵的「犁鑱」,台語通稱為「犁頭」及木製的「犁槃」、「犁稍」。操作時以牛力牽引犁槃,人持犁稍叱牛前進,犁鑱受牛前行的挽力,而將田土翻起。

犁的發明與牛有關聯,在春秋時代,先民就已經把野牛馴化來從事勞力工作,其中以農耕為最,這是打通了牛鼻內的軟骨,然後扣上牛鼻環,加上繩索成為馭牛最重要的工具。
人們在有效的駕馭牛之後,又發明了幾個工具,才使牛成為農耕的主力,其中以犁最為顯著。最初人類是以人工挖土 器具挖土,這工具祇是一根削尖的木棒,慢慢為了省力又加上了一根腳踩的橫木,其後又將起土部分分成兩叉使挖富加寬,後來再綁上石片或獸骨充當起土器,慢慢 又發展成為圓鍬型,這就是現代犁的起土部分「耜」的胚型,最後加上了繩索以人力來曳引。

有牛力人類就想辦法要牠來牽引犁,開始用一根橫木駕在兩頭牛凸起的背背上,再由橫木拉繩到犁曳引。可是雙牛同時拖犁,腳步快慢不一,非常不方便,於是就設甫了「軛」套在牛的肩背上,那模樣有點像人類在挑擔,台語稱之為「牛擔」。

牛擔是以竹子的根頭部分,在竹子生長期利用工具使之彎曲成型,擱在牛凸起的肩背上,兩端又微微反向彎曲,用來繫索向後拉到「牛後躂」,一條橫木置於牛後, 中間有一個圓鐵環,犁就扣勾在這個環上把牛、犁連接成一體,轉彎前進都活動自如。先農發明了牛鼻環、牛擔、牛後躂,從而能操控牛力耕田,綿延數千年。


梨田作業農家也要兼用「鋤頭」把成塊的泥土粉碎,大面積則用「耙」,以牛力牽引,駕牛者以左右腳分別踩把「耙」的前後橫木上,增加重量使割耙的刀片能深入 割碎田泥,故而台語稱為「割耙」。田土搗碎即先行施肥,早期農家均利用家禽、家畜之排泄物及稻草之類做堆肥,以「鋤頭」或「小耙」盛入「畚箕」,再用「扁 擔」挑至田裡撒下,並以犁再翻土一遍,使肥料在泥土中均勻。

「頂司管下司,鋤頭管畚箕。」在農事生產作業中,鋤頭、畚箕大都相伴在一起,「畚箕」以竹篾編,形狀如筲箕,稚竹篾較粗,兩側並有提可用手持,亦上繩索加成擔,以「扁擔(以厚實竹桿剖製成)」挑運,大都用來裝運較為笨重之物。

鋤頭係除草、鬆土之木柄鐵器,自古以來即為農家最常用之的器具,故而鄉間老人家時時提醒年輕人說:「百般工藝不值鋤頭落地」,在眾多農具逐漸被現代化的機器所取代,鋤頭並不受影響而存在。

駛牛踏割耙,旱田大都在犁田之後直接以割耙搗碎田土,水田則大都先注水將田土濕潤成泥,以助操作中的耙在田地上順利滑行,也能將田土割碎。「割耙」有大小形制,常見是大型耙,以木架帶兩排鐵刀,前排七片後排八片相錯排列。傳統謎語有 云:「四片板,一支竹,兩陣鮀仔魚,走相逯。」,謎即為「耙」,「四片板」的框架,「一支竹」指框架前頭的一根竹竿,「兩陣鮀仔魚」、「鮀仔」屬於淡水溪 魚鯉亞科,體型扁而肥厚,用來形容鐵,「走相逯」,台語「走」是奔跑之意,「逯」相追之意,是形容割耙操作時,前後排鐵刀好像互相追逐之意。
引水
手耖

田土施肥均勻後,就要大量引水灌渴,把田泥泡軟,再以犁翻轉田中的土胚,這一回犁土的目的是讓泥漿注入底層,可以防止灌渴用水的流失。早先翻入泥中的綠肥、雜草都腐化了,田土也爛了,這時候澴要耖田土,利用牛力牽引「手耖」,橫向來回耖泥,把可起的泥塊耖平外,也將沉在泥中未腐化的草根耖起。

「手耖」是疏通田泥的農具,鐵打製,上有,下有十三支尖齒:操作時,手按橫柄,以牛力牽引,亦稱為 「耙」,又因它的形狀一個「而字」所以也叫做「而字耙」。傳統謎語有云:「瘦狗公,十三齒,會食土,昧食米。」耙身鐵製,整個耙體呈輕巧細架狀,故謎語形 容為「瘦狗公」,主要部分係十三支尖齒構成,故稱「十三齒」,「會食土,昧食米」,係用來耖土,當然不會吃米糧了。

田泥化成土膏,看來大致平整了些,還要用「整平耙」,駛牛力牽引,把田土蕩壓得更平坦滑順。「整平耙」係一長條形方木,又是以牛力以挽引,還是會有許多死 角凹凸不平,這時就用「蕩耙」加以修補堆平,農家做牆看似粗枝大葉,然後粗中有細,為使秧苗順利長大,可謂煞費苦心,鉅細無遺無微不至。「蕩耙」整平都是 蕩平田泥的用具。係由古時「田蕩」發展而來,原係以叉木作柄,長六尺,前橫木五尺許;古時耙過的田土,要以「田蕩」加以蕩平,使之水土相和,凹凸各平,以 利插怏蒔田。即與鋤犁同類屬,農詩有云:「.....秧馬既具田成畦,尚欠有物平水泥,橫木叉頭手自攜,盪磨泥面如排擠......」,在台灣所用者以長竹為柄,以鐵皮取代橫木,較為輕巧,多由婦女操作。
「整田」有許多細部的動作,在農夫以「手耖」耙田之際,農家婦女們也利用空檔時間,清理的雜草,台語「田岸」是指田園間的小路,亦即「阡陌」(南北向為 「阡」,東西向為「陌」)。田岸因從上期稻子收割之後,雜草叢生,這時就以長柄伐刀來伐割田岸側面的雜草。「伐刀」類似鐮刀。「鐮刀」木柄較短,也有許多 大小不一的型式,用來砍柴,或是莖科較粗之作物如甘蔗等,鏟除田岸的雜草有雙重目的,可以減少它的繁殖,以免喧賓奪主,妨礙秧苗的成長;此外,雜草也是各 種害蟲繁殖的溫床,除掉雜草害蟲便無處藏身,也就可以降低害蟲的數量。

長在田岸上面的雜草,以鋤頭鏟除,這動作要輕輕地、薄薄地,一片片把草連根鉉起修補田岸、填泥並以「鐵鉔」將水田中的泥土挖起,填築田岸兩側的坑洞,防止田水流失,抹平田岸亦可以鞏固田岸。
田泥整平得差不多,秧苗也正好長得可以移植了。農家一面以「拉鏜」在田泥土壓畫縱橫線;播田的人按著十字點插下秧苗。「挽鏜」的骨架上窄下寬呈梯形,下面 的橫桿上面裝置十三個木輪,以人工拉動在田間劃線,這台灣光復後才發明的農具,正式的名稱叫做「正條密植器」。最早則是利用秧繩以兩人牽挽,繩上打著結, 以結在田泥壓痕做記號插秧,另有一種是竹竿成的「秧標」,每公分插有支短竹稈,插秧之時,兩人同時作業移動「秧標」進行。
播田插秧

                  秧籃.秧船

台語插秧稱為「播田」,語出《春秋繁露》一書:「后稷長於邰土,播田五殼。」原意是指播種,即播下種子的意思。人類最早種稻,是把種子「稻穀」直接撒播在 田裡,就「播秧」一樣。這樣的直播法所成長的水稻,鬆密不一,擁擠雜亂養分無法均勻,結穗率不高;太疏鬆則浪費肥料與空間。
先農累積了經驗發明「先育秧再移植」技法,於是改變了從前稻草長得像野草一般的景象,成了一排排井然有予的水田風光,正是詩人所云:「種密移疏綠毯平,行 間清線穀紋生;誰知細細青青草,中有豐年擊壤聲。」(宋.范成大)這樣井然有序,不只耘草時方便,收割時手一握,鐮刀一割,大小適中省時又省力。

 
                        潠桶
 先育苗再移植的方式,也引用在其他植物的栽植上,用得最廣的是些體型較大的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等,都用移植方法,目的即在於規劃栽植的空間,以平均養分。
資料來源: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陳正之 著.台灣省政府出版暨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