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溪湖史記第十一單元:電影戲曲:溪湖座建造前.後,太平街

第十一單元:電影戲曲:溪湖座建造前.後,太平街
溪湖座位置圖

溪湖民藝戲曲史(3-1
溪湖戲園(戲院)興衰記
昭和四年左右(1930年代左右)溪湖鎮始有戲園(戲院)誕生「溪湖座」,專供十日一檔歌仔戲團巡迴演出。

「溪湖座」建造前後太平街
「溪湖座」建造前︰溪湖第一座戲園(戲院)建於太平街,原址是柑仔園,園內有一棟醃製生牛皮兩間連磚造建物(昭和三年(1928年) 家父經營柑橘商,曾承祖此柑園,記得將醃製生牛皮建物,改營兔養殖場)。

該年代太平街尚無街名,被稱謂旺舊廟邊牛車路,此路只是中街的店舖後面的通道,通到牛墟、菜市仔(第一代消費市場)。

菜市仔遷移街尾後,該址昭和八年建造溪湖庄役場(舊鎮公所),未建戲園(戲院)前,此牛車路自二林大路(現二溪路)入牛車路,路口處西邊是溪湖公學校創校原址,尚留有日式宿舍二、三間及一棟舊校舍外,長約一百公尺都是一遍陰森野生竹林。

日間有牛車通往人行稀少,入夜甚少人通行,三六九牛壚開市時,牛販牽牛都利用此路,記得當時過竹林以北,只有二座住家,路西第一堀魚池北側有(杜豬母大農戶)興(杜水龍兄弟合住大農戶)其農戶北側有一小巷通往公灶(公設殺豬宰牛處)建物而以。

再往北路東有被竹圍圍住,一魚池附近住宅婦女早上洗衣之處、朝夕有被稱釣魚翁綠色小鳥在池上徘徊掠取小魚埸景,雖囝仔時代但印象奈深刻。

路西公灶北側有連續二園柑仔園,近牛墟南邊有一所公共礐池,用竹配合草袋仔搭建簡陋公共廁所(供牛墟人潮使用),其下面 有一深又濶糞池,聽說常常有人不小心滑下去(撥落屎礐)因此阮囝仔不敢靠近,其北旁即牛壚牛隻交易市場其西北方有一堀魚池,牛隻都在此浴水。其對面有楊姓磚造三合院,其北邊有四.五戶平屋住宅。
以上是未建溪湖座,太平街未開闢前路況。

溪湖座」建造後︰
昭和四年左右(1930年代左右)建造溪湖座後,整條陰森森夜間不見人影的牛車路,漸漸形成一條街道,首先溪湖座對面一堀魚池(有業主),被填平建一排平屋店面營商青果、檳榔、日用雜貨等業,戲園(戲院)南邊向東地主(杜豬母)亦將原有魚池填平建一排平屋店面約五、六間,有剃頭店(大春理髮店)有麵店仔(竹竿串經營)等商店。
二溪路入牛車路到戲園間,竹林也漸漸被剷除建店舖,王舅廟邊一帶竹林地主是汴頭扁頭等人擁有,他也在王舅廟邊向東建屋數間,營業玉突屋(撞球店)及販賣薪柴業,楊奈(外號西通)代書館也在此營業(後改營公共浴池),「瓷仔亮」也在對面向西建貯存貨物倉庫(光復後由 林粉、先進等相繼營商飲食店現尚在營業)。

其餘竹林到台灣光復前,尚未全部剷除,記得日治,中日戰爭時期日軍戰勝時,學校有日間謂「旗行列」夜間稱「灯行列」慶祝行事,附近學生都到此取竹枝,製國旗小旗杆,那時曾發生過,小學生由竹欉上墜落被尖銳竹根,剌死慘案,當時此牛車路只自溪湖座以南較有建設,北方尚未有多大改變。

至台灣光復後,太平街就有很大的變化,原有竹林全部被剷除,初期被剷除後空地,由地主「扁頭」貯藏桂竹、薪柴(當時有一位田中里人楊姓單腳劈柴工,被雇用在此劈柴其劈技不亞於正常人,特記入此內為念)場地。

因鎮民戰時無暇整修,簡陋破舊房屋,戰爭結束後有改修亦增建之需,以當時鎮民經濟能力,最適當修建的房屋類是,選擇最經濟實用的「竹管仔厝」,因「竹管仔厝」建造簡單、迅速、便宜,一、二天就能建成,因此鎮內經營建造「竹管仔厝」業「竹寮」大風行。

到五、六十年代因台灣經濟大起飛,住的需求品格提高,興建房屋多傾向磚造亦鐵筋洋樓,為此竹寮商意漸漸消退,加之社會經濟佳,風化場所激增,因應時代,地主 將原桂竹貯藏場全部建造竹管店舖出祖,配合溪湖座觀戲人潮,形成人氣旺盛夜市場(被稱竹管仔市)。
同時應運而生是「酒家」「茶店仔」當時太平街此種風化營業場所有將近十間,其盛況聞名中部,據說也有台中客專程到此享樂。

到二十世紀末因電視迅速佔娛樂界,有線、無線共有一百餘台任你選,電影戲劇可輕鬆坐在客廳看,鄉村戲院因此無法存在,也無其營業空間,溪湖戲院已拆除,泰山戲院改營超市,溪湖鎮內現已無戲院。

回顧八十年前,竹林密植陰森森人跡稀疏的牛車路到,建造戲院帶動到光復後,民國四、五十年代風靡中部地區,酒家茶店仔林立,燈光通宵達旦,牛耳娛樂界的不夜城太平街,自出現電視,戲院難存在,被拆除,酒家茶店仔也隨之消失後,盛況一時的太平街,今落寞到再度回復,人跡稀疏靜悄悄的老街!!

再說「溪湖座」
「溪湖座」是由大竹圍人士集資(代表人徐石慶)合建一座日式木造戲劇場,約容納二百名觀眾,座位是靠背四人座木造長橑椅,前排座椅後面有一橫板寬約15公分,開四個洞置茶壺用,觀眾席後面設有「茶台」為觀眾泡茶(有費服務)販賣水果及零食等,茶台經營者與戲園主有期限合約,附帶條件是散戲後清理觀眾席(好像經常由姓王經營者續約)。

顧戲口(管理入口收門票)是位王池文阿伯擔當(長年都是他好像終身職),顧戲口者應心硬,六親不認才能稱職,留羊鬚面無表情池文阿伯很稱職,他另一職務是散戲五分鐘前啟開所有大門,開放讓外面待機囝仔群入內看戲尾。

早期平常是由巡迴各地的歌仔戲團,十天一檔接繼演出,後來偶爾放映活動寫真(電影)。
新到接演歌仔戲團,第一天就踩街宣傳,隊伍由團內旦角全部穿華麗戲裝,鑼鼓帶動,女主角座人力車(約二、三台),其他站在卡車上揮手,隊前方有旗手舉團名旗幟,宣傳員手持銅鑼、擴聲筒(紙製,圓錐形),大聲介紹︰「本團是某某歌仔戲團今日來到貴地開演藝題,日間「薛平貴與王寶釧」,夜間「封神榜」」,如此 宣傳召喚觀眾,十日檔中間每天都出來街上打鑼介紹每天戲文。

當年入場料(票價)日間一角(10錢)夜間角半(15錢)日間演文戲,夜間演武戲,夜間武文加演「撥武(武師真鎗真刀對打、群體翻滾、大旗舞等)」、機關變景(內景碰一聲響,電燈一暗再亮就變外景)、騰雲駕霧、吐劍光、蓮花化身、人坐神鷹在空中飛行、真水實景(橋斷人落水景)等較有娛樂變化,因此夜戲加5錢。

參考資料
仔戲約於1925年左右由鄉村進入戲院,並於1930年代達到所謂「內台歌仔戲」的顛峰。其歌仔戲劇團也在此階段自從業餘子弟班演進為半職業或職業戲團。

為了呈現演出效果,此階段的舞台技術方面已有華麗布景、燈光設備、機關特效等。在劇本及唱腔上,更引進多種戲本,以充實故事內容,演員則仍以女性為主。

1930年代歌仔戲風靡全台,因為戲中多情愛的描繪戲碼,曾引發台灣籍知識份子的非議,認為妨害風化,必須加以限制演出,甚至禁止。不過此議論,不但無法阻止歌仔戲發展,並在此階段回傳至閩南,甚至遠播至南洋。

歌仔戲特色哭調
哭調在歌仔戲的唱腔之中極為重要,林谷芳認為哭調是臺灣人特有的苦歌形式。臺灣人透過歌仔戲的哭調宣洩其生命中的悲痛,臺灣為移民社會,本身在戲曲中傳達的情感就比較不受古典美學的約束,渡海開墾的困厄兼以長期的殖民統治,所積累的生命苦痛,便透過哭調加以排遣。

而臺灣舊社會的女子,在傳統禮教與父權的約制下,歌仔戲的悲苦情韻更成為其情感的投射。哭調的表現形式常連綴許多曲子以組曲形式呈現,主要的伴奏樂器為洞簫大廣弦、臺灣月琴
臺灣各地都有其哭調,各冠以地名,如臺南哭、彰化哭、宜蘭哭、艋舺哭,另還有大哭、七字哭、都馬哭、廣東怨(陳冠華創作)等等。其基本形式仍是七言ㄧ句,而綴以虛字牽連屬引。

日治時期,野臺歌仔戲極受臺灣民眾歡迎,當時中國許多劇團來臺演出,歌仔戲吸收福州班的布景、連本戲形式,學習京劇的武打、身段和鑼鼓點,表演更加 精采。京劇當時在臺灣稱為外江戲,1910年代在臺灣曾流行一陣,1920年代漸趨沒落,來臺演出的劇團因此滯留臺灣,解散劇團,藝人轉而加入歌仔戲班, 使得歌仔戲融入武打元素。

許多戲院開始延攬歌仔戲班進入內臺演出,觀眾必須買票進場,戲院沿街廣播宣傳,藝人則乘車,搭配文武場踩街遊行。此一時期,歌仔 戲班常在戲院連演數月,在機關布景上極其精巧炫目,甚而有水龍噴水演出。1915年左右,辜顯榮購下日本人經營的淡水戲院,改名新舞臺,延聘戲班演出,膾炙一時。

歌仔戲

王寶釧-淚寫血書錄影片

廖瓊枝,日據昭和十年生(民國二十四年),由阿嬤廖黃氏蘭撫養帶大,十二歲時參加子弟班「進音社」學戲,十四歲在「金山樂社」作綁戲囝仔。歷經歌仔戲外 台、內台、廣播、電視與舞台表演;一九六四年,隨「牡丹桂歌?劇團」赴東南亞公演。她基本功夫扎實,唱腔優美、演技精湛,「哭調」聲情合一,如泣如訴,有 「台灣第一苦旦」之名。民國七十七年榮獲民族藝師「薪傳獎」殊榮,民國七十八年帶領學生組織「薪傳歌仔戲團」,後又獲「國家文藝獎」肯定。現全心投入於歌仔戲教學推廣的行列中,為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溪湖史記第十一單元:電影戲曲:民藝:酬神行列陣頭

第十一單元:電影戲曲:民藝:酬神行列陣頭

溪湖民藝

汴頭︰錦樂軒(北管)

楊宗烈口述:汴 頭有分北管、南管、八音吹,我們是屬於正北管,稱為汴頭錦樂軒,請大村一位先生來教北管,叫慶仙的人。日據時期,我十四、五歲去學,今年已八十四歲,以前 的先生很有責任,從大村用拐杖一步一步慢慢走來,學一期(館),一館一百二十天,以一百天為主,當時請多少錢已經不記得了,學生花錢,供給三餐,晚上給花 生當點心,先生教導很盡力,以前較少工廠,白天種田,晚上到曲館唸曲,打鼓,當時學生約有五、六十人,現在只剩下三、四人,就有人在說為什麼不傳承給年青 人,以前學的時候,要行先生禮,現在年青人則是煮點心給他們吃,他們也不學,社會變遷如此。各位先生、小姐,想想看有何好辦法,能讓北管繼續傳承,我們花 時間來教是沒關係,我們這個北管西皮、福祿都有,福仔是用椰絃,用竹管絃是西皮。
日據時代是沒有被禁止,禁古樂時,歌仔戲台也不可以做。
曲本還在,我就說到這若有好機會請大家告訴大家,;北管在舊保安宮。

楊竹樸口述:我十幾歲就有參加武館,當獅尾,老師是自己庄裡的「洪分」(外號:臭塗師)教的,請別地方的人叫「部長」,以前我父親那是「清誥師」教的,再來我二十歲後就沒有參加了。

溪湖楊文開組歌仔戲團「耕樂社」

太平里里長楊文開,光復不久約民國四十年左右,召募溪湖鄰近鄉鎮從事歌仔戲演員,組成職業性「耕樂社歌仔戲團」巡迴各地戲園演出,演員有小生「碧中銀」此小 生演技佳,可惜人倭小,其夫也是演員,在舞台上壇長演一人之下,宰相奸臣角色,平時在溪湖街內拉人力車為副業,真的,現實也是當一人之下拉車角色,雖扮演奸臣角色,其為人和善忠厚,另一位重要角色是,火燒厝宰牛,馬仔慶同居人此女外表頗佳,演小生、小妲都會勝任可說也是台柱之一,其他演員共有二十餘名,因臨時組成戲團,演員素質參齊不一,默契較差不久就散團。

汴頭里長伯:使人最懷念的是以前最出風頭的「楊文開」,以前鹿港打架,他一喊擋住五分車,坐五分車前去鹿港,之後他就名聲大噪,…..學武的人比較愛打架,去溪湖街上都響噹噹,沒人敢惹。
到現在武館沒有失傳是因為獅頭還有人在舞,年青人都還有人去學舞龍舞獅,像入厝還有踩七星及八掛,若是出陣還有二、三十名。
以前武館就是汴頭最轟動,還有三塊厝(中山里),一樣大庄頭及姓楊的。 溪湖茶店仔、酒家最多,汴頭人去經營的人很多,因為經營像現在特種行家,會請有武打基礎的行家當保鑣因為這種行業最怕有人來白吃白喝,若有十家茶店仔,其中 八家都是汴頭人開的,溪湖民國四、五十年時,很轟動,比台北江山樓還轟動,常有從台中到溪湖茶店仔,到二十幾年前才移至台中,也算是溪湖特種營業的末期, 現在茶店仔已全部消失無存。

東寮里胡厝慶雲軒(北管)

胡 糶 口述:以前北管是慶雲軒,與福安宮合。叫子弟戲,這些學北管的子弟,叫他們來教腳步,叫子弟戲,不是北管戲。有穿戲服 生意人演子弟戲,多好看,烏龜當小生,做旦,總經理做大花,演個意思意思,大家都算是有職業的人。工作之餘來這邊娛樂,在福安宮演,溪湖街仔的人比較多。

北勢尾︰新花珠,宋江陣

楊萬見口述 北 勢尾歌仔戲哦,我是二十二年生,三十七年學起,永龍叫和尚(教戲先生)來,八月十五日就下去學,里長一出手就出十萬,出四個簍子,庄的事情搞定啦,都出公 金啦,變做公的就對了,學二個月就說要表演,我剛好被叫去表演,賺的錢當做老師禮,出外演戲時,頭家爐主透早就開牛車來載我們,做戲的人哦,看要不要坐牛 車,那要是做表演,晚上做到二點還在做,沒有做不成,很辛苦。

我們北勢尾歌仔戲哦,我是二十二年生的,三十七 年學起的,再來說學起的過程給你聽,就以前喜歡玩嘛,光復後和楊南去看歌仔戲啦,去糖廠旁的劉厝看戲,看到戲感到不錯哦,我就說咱們就邀一邀來去,就有一 些後場師哦,鑼鼓陣常在奏,那時「永樂」門口在做「張士賢遊蘇州」感覺趣味、趣味,就和阮庄的永龍講,永龍聽了說:好啊!你 趕快去邀人才,我就去邀約,那找幾天而已哦,永龍叫萬興庄某一職業九甲戲班演戲的楊和尚來指導排戲,八月十五就下去學,現在咱們的基金要怎麼拿,就去庄裡 面發表,跟里長講,他一出手就出十萬,出四個戲簍子,庄裏的人,大家投資,都出公金啦,變作公的就對了,那我們八月十五日就學起,學二個月,就說要表演, 很可憐呢!我 確實很打拼,日時要學,晚上也學,學到十月十五,就上表演。

要讀書,得要有錢才有辦法啦,不然是很辛苦的,我剛好被叫去作表演,表演回來後,就我們賺的錢 當作老師禮,表演哦,很辛苦的咧,頭家爐主透早就開牛車來載我們,做戲的人哦,看要不要坐牛車,以前沒有鐵馬咧,那去到那裡,就設一間戲館,讓你們休息, 弄一弄讓你們睡,那明天趕快再過來,那要是做表演哦,晚上做到兩點還在做,沒有做不行。

我們晚上在學哦,田中央和外四塊厝都過來看,都叫娛樂嘛,就是欣 賞,就是我們這裡有戲嘛,每個庄頭都會來看。整個埕,人都滿滿的,很熱鬧。那要是到戲棚地哦,人在燒金哦,戲棚的地上整個都好好,二十多個啦,意思就是有 賺,以前沒有地方賺工啦,那一直做的很有趣哦,因為二二八事件,歌仔戲說不可以做,那枉費了,我十八歲禁歌了啦,就不能做,咱們這戲台哦,二二八事件禁鼓 樂啊,只有禁野台戲,因為燈光很亮,聚集人潮,怕會作亂。

以前就是因為二二八事件才解散的,民國55年時,金塗來庄賣藥說要開放了,要大家再來學哦,結果真的開放了。新鳳聲就是那時候成立的,就請金塗來教戲,他姓林,是永靖關帝廳人。我是民國三十七年學的,那時我十六歲,那我們的團名叫新花珠啦。

我是19歲時學戲的,那時我的年紀最大,演的角色是「三花」,丑角的意思。夏天時,晚上78點開始學,冬天較早,差不多56點開始,1011點結束。
演戲的時間,都是在吃中飯後,沒多久就開始「打面」了,差不多2點,2點多就開始表演了,到下午56點結束,晚上八點左右開始表演,因為以前的人,都在這個時間才有空出來看戲,快天亮才結束,大概是34點。以前二林市內、埔鹽、湖仔內、浸水庄,常常去做戲。

有一次在農曆七月時,去王功做戲,曾和一棚內台戲相拼,那時廟內有作一支功旗,若贏的一方,就可以得到。功旗算是面子旗,若得到就比較有面子,作到晚上89點時,他們的戲比較沒人看,人攏跑到阮這邊,結果勝負還沒分,他們就找藉口說要去別處作戲,將功旗拿走。這是我21歲時發生的是事情。

因為二二八事件禁鼓樂就沒有做了。那我們的團名叫新花珠。
註:以前剛禁鼓樂時,瑞泰就將戲服及二個戲簍,俗俗(台語,便宜的意思。)賣給番婆庄的金春英戲班。另外二個戲簍給宋江陣借去裝以前的服裝,現在還在用。後場的樂器,都是各人的,也都不在了。我還留有一本國寶玉蜻蜓的劇本。民國38年時,也有穿女裝去拍一張相片,相片也還在。

楊儒坤口述: 咱們北勢尾出名的就是宋江陣,北勢尾自有歷史以來,出去外面大家都說北勢尾的代表就是宋江陣,關於宋江陣,咱們這宋江陣就是描寫水滸傳在宋朝時代,有一位高太尉想要謀反,要囿霸佔帝位,然後梁山有一個宋江,他是義賊,當時有108位下去給義起來,所以人都說梁山108俠,他們為了要幫助朝廷除掉這個高太尉的故事。這108位當中,每人拿一種武器,每人學一種的功夫,然後才辦成這個宋江陣,北勢尾為了紀念宋江108俠,所以咱們北勢尾自原早以來,就是大陸的唐山祖過來傳授咱北勢尾武術。名是謝清場啦,另外一個叫謝本,還有一個叫謝藝沙,三個帥父來我們北勢尾教宋江陣。


 寬口述: 這個原早的旗號是振興社,金獅陣在民國四十二年,才由謝清場繼續傳授成立,最大的特色就是整隻獅子,都是黑色的,後來在民國四十二年,再由謝本,謝藝沙,二位師傅訓練成為宋江陣,旗號為振興社宋江陣,沿用至今。
因為本團宋江陣並非職業團,所以很少有人來請去表演,收費也沒有一定標準,最高的就只有彰化縣政府82年舉辦的民藝華會,補助15萬,77年去大甲鎮瀾宮建醮出陣補助10萬,也曾有選舉期間請去助陣的,約810萬,最少的是鹿港頂番婆那裡的廟,才2萬多,因為是村裏的人來請的,所以就收的較少。收來的錢也都是納入公金,並沒有發給團員。

楊儒曾口述:宋江陣第一次出陣我就有參加,我是拿齊眉,那時候請厚牙沙(謝藝沙)來教時,在下竹圍公廳那裡拜師,三支香下爐時,要下重誓,不能再拿獅頭、功夫不能外傳,違反者,將遭五雷轟頂。這是要大家不能再回頭組獅陣,以及陣圖不能外傳。


楊和尚指導
團主楊永龍
團員︰楊萬見、楊樹林、楊塗樹、劉詩通、劉四川、楊 南、楊明鐘、林 土劉居萬、黃瑞香、黃 不、楊 猜、陳 猜、楊水月。
民國五十五年解禁,聘請永靖鄉人林金塗指導,成立新鳳聲。新鳳聲後場為楊萬見、楊樹林和楊清。
民國五十七年因故分為新鳳升及振興社二團,新鳳聲團主為劉詩通,後場楊萬見、楊金木。 振興社團主為楊永龍,後場楊清、楊樹林。

汴頭︰錦樂軒.

楊宗烈口述:有分北管、南管、八音吹,我們是屬於正北管,稱為汴頭錦樂軒,請大村一位先生來教北管,叫慶仙的人,日據時期,我十五六歲就去學,今年已八十四歲,以前 的先生很有責任,由大村用拐杖一步一步慢慢走來,學一期(館),一館一百二十天,以一百天為主,當時請多少錢已記不得了,學生花錢,供給三餐,晚上供給花 生當點心,先生教導很盡力,以前較少工廠,白天種田,晚上到曲館唸曲,打鼓,當時學生約有五、六十人,現在只剩下三、四人,就有人說為怎麼不傳承給年青 人,以前學的時候,要行先生禮,現在年青人則是煮點心給他吃,他們也不學,社會變遷如此,各位先生、小姐,想想有何辦法能讓北管繼續傳承,我們花時間來教 是沒關係, 這個北管西皮,福祿都有,福仔是用椰絃,用竹管絃是西皮。日據時代是沒有被禁止,禁古樂時,歌仔戲台也不可以做。 曲本還在,我就說到這若有好機會請大家告訴大家,;北管在舊保安宮。

楊竹樸口述:我十幾歲就有參加武館,當獅尾,老師是自己庄裡的「洪分」(外號:臭塗師)教的,請別地方的人叫「部長」,以前我父親那是「清誥師」教的,再來我二十歲後就沒有參加了。

里長伯口述:使人最懷念的是以前最出風頭的「楊文開」,以前鹿港打架,他一喊擋住五分車,坐五分車前去鹿港,之後他就名聲大噪,..學武的人比較愛打架,去溪湖街上都響噹噹,沒人敢惹。

到現在武館沒有失傳是因為獅頭還有人在舞,年青人都還有人去學舞龍舞獅,像入厝還有踩七星及八掛,若是出陣還有二、三十名。
以前武館就是汴頭最轟動,還有三塊厝(中山里),一樣大庄頭及姓楊的。

溪湖茶店仔、酒家最多,汴頭人去經營的人很多, 因為經營像現在特種行家,會請有武打基礎的行家當保鑣因為這種行業最怕有人來白吃白喝,若有十家茶店仔,其中八家都是汴頭人開的,溪湖民國四、五十年時, 很轟動,比台北江山樓還轟動,常有從台中到溪湖茶店仔,到二十幾年前才移至台中,也算是溪湖特種營業的末期,現在茶店仔已消失。

大竹圍︰振興館

楊進慶口述:大竹里陣頭,民國三十八年左右,光復後,日本時代有獅陣,光復後是庄內揍熱鬧。那個時候只有拳頭館,光復後才有獅陣,武館是振興館,南館差不多十幾年前就無啦,四、五年前開始一些年青人在慶安宮學大鼓。

阿公厝︰勤習堂

楊篤恭口述:角頭以前差不多每個庄頭,都有北管,阿狂厝也有北管,以前武館屬於勤習堂,目前湖西里還有一陣金獅陣。北管差不多一、二十年前就散了,獅陣我們就不曾斷過,從日據時代就有了,我看溪湖在有獅陣的,汴頭、忠覺、中山里勉強也算有

田中央︰勤習堂,勝興珠(南管)紙馬陣

楊永發口述:以前有武館在練拳頭。叫勤習堂,以前都純粹在打拳頭,沒有像現在都有拿刀的,完全都是為了在鍛鍊身體,因為那時盜匪很多,所以才會發起大家來練拳。

楊條彩口述:這拳頭我了解不是很多,因為我本身也沒有學過, 就我所知道,大約說一下,聽說我們田中里這個勤習堂,是日據時期西螺七崁那邊來教的、來傳的就是了,那時候的傳授師父,有位見智兄,楊見智他學得不錯,所 以由他來操練,他練拳頭學得很不錯,之後又有收徒弟,這位徒弟叫楊塔,這位楊塔也學得很好,拳頭的動作步驟都有學起來,當時庄頭也有幾十個,都很會打拳頭,後來田中央的勤習堂就很有名了。
在田中央,整個里、庄,都有,操練地點應該算是 在中圳。
我是聽說,那時候日本人很兇惡,日本的西工,西工就是焊接工人,來建設溪湖糖廠,去酒家喝酒,喝一喝都不付錢,還給人家翻桌。那時日本人很兇,很 多生意人都快沒辦法生存,後來我們這勤習堂練習的很有成果,人數還蠻多的,結果有三、四人去打日本人,打得讓日本人都沒辦法,不然他們都要去鬧酒家,不給 錢,之後被田中央的拳頭巢收拾起來,那時候的東西路,出入很多,外地人要來經過這裡,出入都從這一條,連大人也怕被田中央的小孩打,而不敢放心經過田中 央。

勝興珠(南管)

楊格口述:那 時我大約十八、九歲,大概四十年前,我們這裏就有南管了。那時候南管都是在中圳練習。那時南管有個名字,稱為「勝興珠」。在田中央的頂圳、下圳的人,都有 人在學,整里約有十幾個人在學。庄尾斗門頭就是下圳。那時候我們這邊南管很熱鬧。我也有拜二個老師,我們的老師,去水尾請添財師,在竹圍仔就請阿銀師。
約四十多年左右的事了。這已經光復後的事情。
現在演不太可能了,已經中斷一陣子了,大概有三十年了,有一些人還在,有的已經去世了,所以現在才再組大鼓陣。現在那些樂器還在,還在裡面(指英雄廟旁的辦公室)

紙馬陣

楊條彩口述:我現在看到阮大的才想到,在我們小時候,有紙馬陣。有三個人在表演,一個騎馬,那位叫楊侍卿(偏名庚申),有一位撐洋傘,那位是楊天送,他是我的親堂兄,另外有一位牽馬的,叫楊鬃。就是阮大的。
騎馬那時候,約在民國八年。

楊鬃先生口述:就在熱鬧的時候,有什麼祭典的時候就要去表演了,像二月二日我們也有出陣,也曾經出去賺過錢。(笑聲)光復後,就都沒有了。

車店庄︰勤習堂,車鼓陣

楊有利口述:勤習堂
獅陣:名稱不清楚,旗子繡勤習堂的樣子,都是勤習堂,湖東也是勤習堂,湖西也是勤習堂,北勢庄頭、田中、車店、外四塊厝、代馬、崙仔下、西庄仔也都是勤習堂。

已經很久沒有運作了,因為在以前有一次練習時,有位青年的腳後跟被砍斷,所以從此就沒有召集練習過了
不清楚,傢俬好像被汴頭拿走了,已經沒有了

楊新出口述:,車鼓陣
車鼓陣是在送媽祖的,人數約有十多人,雙丑雙旦、一個扶犁、一個當牛、一個演婆加上吹笛的約有十多人。今年有五方陣出現,他說不知道這個陣頭。

三塊厝︰勤習堂,雜藝陣

李先生口述:中山里以前只有獅陣而已,後來就有大鼓陣,這是自己的庄民組起來練習的,現在的里長他就是做歌仔戲團主,新文玉歌劇團的,布袋戲就是吳永川,他是從外地移來 的,也是正五洲布袋戲團,我們那個巷子裡面也有電子琴,我的叔伯小也有金蘭亡魂陣。陣頭是很多,大多都是外地來的,很奇怪都集中在巷仔裡面。
武館有,是勤習堂,在我家裡練習的,獅陣是勤習堂的,最興的時陣也有拳頭館。陳木川的是拳頭館,但是他本來就是在醫牛的,很厲害喲,牛有什麼問題找他準無錯。

東溪︰勤習堂、北管、車鼓陣

陣頭有勤習堂的獅陣,永安宮裡面有一陣北管,我小時候有人弄車鼓,車鼓陣,一個車鼓丑、一個鼓妲、一個小丑、一個後場三、四個人,一陣差不多六、七個人。車鼓陣三、四十年前就不見了。
   同義堂也有一個獅陣哦,車鼓陣也很久了,像現在也有一些老人在跳車鼓啊,跳的人都有七十幾歲了,以前還有南管,以前是十月份稻子收割起來就閒了,沒事 做,可以有些陣頭,後來就不是這樣了,都還要種菜或到外地工作,日據時代還有戰爭呢,就沒辦法學了。站列那邊有一陣南管,什麼時候散掉的,我就不知道 了。(陳文筆口述

阿媽厝︰振興社,南、北管

獅陣和南、北管,差不多有五、六十年了,差不多我十幾歲,師傅是路上場仔,他現在也不在了,地點不確定,大部分在三塊厝仔和公埕練。阿媽厝沒有獅頭,沒有在武獅,只有武館,晚上在練拳頭。
館名振興社︰有宋江陣時有獅陣,全陣出場時有一百零八人,差不多是日本時代末期,還沒有戰爭的時候就有了。宋江陣也是有畫臉的,現在少年仔也有在練。
南、 北管光復後才開始學,我還是小孩子時,我很喜歡樂器,有一些長老就說,這樣請一位先生來教,差不多民國四十一年請湳底一位陳庭先生來教南管,教了一段時 間,我們在學的速度很快,他的功夫還教不到一館,就被我們學光了,起初我們有十六個人在學,因為功夫被我們學光了,所以才又請北管的老師來教,請一位田尾 溪仔頂林文串來教北管。
我是學南館、北館,一些「外江」南管是民國四十年,北管差不多是四十一年,北管也是學一館,先生就教完了,所以有請一些「外江」的先生來教。
「外江」是請鹿港人楊目仔先生來教,「外江」正名是京戲,是京戲的系統,館名是耕樂社,樂手現在還有八名
阿媽厝是耕樂天布袋戲,是耕樂社分出去,現在已經無布袋戲,耕樂社也休三十幾年沒有演了,最近四、五年前要選里長時,才又開始登記,各庄頭開始登記,阿媽厝是想說以前原本的這群人再來運作看看,所以就去登記,有人在娶新娘,我們就會去。陳石港口述

西勢厝︰車鼓陣、獅陣、南管

獅陣振興館,武館就是獅陣,那是打拳頭,車鼓陣的老師是,從埔鹽請來的,叫劉八仙仔,車鼓陣老師叫蔡首。
汴頭也是,西勢厝迎熱鬧,汴頭會來幫忙;汴頭迎熱鬧,西勢厝也會幫忙,同館號都會照顧同館號。汴頭、阿公厝都是,田中央那裡有的是振興館,振興館的師父是埤頭路口厝人,蔡奪。

舞獅
「舞獅」娛樂性極高,逢年過節,尤是在迎神賽會中,是不可或缺的遊藝,所以舞獅






也都要聘請武師來教拳腳功夫,目的是藉以鍛鍊成員的身體。

臺灣的獅陣大概以新竹為界分北部獅與南部獅;北部獅的嘴巴可以啟閉自如,下軋以竹篢製成,所以又叫「篢仔獅」,表演時採高姿勢舞法主要內容有十八節依序是: 獅獅、獅咬蚤、睡獅、獅翻身、踏八卦、獅過橋、宰獅、救獅、桌頂功夫、桌頂探井、獅切血、咬水果、搶金錢、咬青、獅接體、拜廟、四門到底等項目。






客家庄特有的「客仔獅」也是開口獅的一種,獅頭以木板做成,形狀像個四方形的木盒,所以被稱為「盒仔獅」。表演時用三七鼓樂章,保留了中州古調風格,獅子不易舞弄,舞者必須單手提獅頭,另一隻手托著獅嘴,是一種高難度的舞獅。

南部獅因為嘴巴不能活動,所以又稱為「合嘴獅」,由於獅頭形狀像莊稼人家裝雞用的籠子,也叫做「籠子獅」。表演時以低姿態方式為主,常見的內容有:人請金、 獅掃金、獅咬蚤、探門聯、獅入門、獅看門、探獅、迷獅、踏七星及退出門等。臺灣南部由於宋江陣很多,宋江陣也大部分都有獅陣,稱為「宋江獅」 。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溪湖史記第十一單元:電影戲曲:布袋戲:興衰記

第十一單元:電影戲曲:布袋戲:興衰記

布袋戲
溪湖有三團布袋戲
記得80年前(1920—30年代)溪湖庄內有「小羅天」、「中羅天」、「大羅天」三團布袋戲團,「小羅天」主演者顏春福(目仔春福師),壇長演細膩文戲,操作小妲阿娜多姿,妍妍扭轉演的很傳神, 是位細膩派布袋戲師。「中羅天」主演者邱對(阿呆仔師兼職道壇道士)他是好武戲,弄大刀,刀劍閃爍,木偶跳高、跳低、翻滾戰鼓連天演的很熱鬧,「大羅天」記得 團主是胡厝(東寮里)胡里,「大羅天」印象中無固定操演者也不常演出,出名是好後台,有兼跳鍾馗.傀儡戲

小時候,坐在大人肩上,看精緻木雕華麗小小舞台上,小小布袋戲尪仔,熱鬧的跳躍活動,吸收台下觀眾的喝采,不知何故我小小心靈上只關心出場喚一聲「噢!!」就被用箸插在舞台旁一動也不動的五、六仙,寂寞「舉旗棍仔」的小兵卒,感覺很可憐,又一難忘印象是,較舊木偶經長久在舞台上奮戰,英雄、美女鼻頭都黑黑(磨久落漆)感覺很好笑,是三四歲時看布袋戲的深刻印象。

到七八歲,看布袋戲感受就不同,興趣改為機關變景,尤其是兩團競演時非常精彩,各有技藝盡出,木偶弄碗盤、展雨傘、吸烟噴煙等手藝外,以碰一聲響下電燈一 暗,舞台上展現新活動景觀,稱機關變景,有海水滾滾(用二、三支螺旋形滾筒繒海浪,正逆向旋轉遠眺很像海浪)。
哪吒蓮花化身(用幻燈式抽換技巧由白骨肉 身人形穿衣跳出透視其漸漸變化過程感覺非常神奇)。
神鷹由舞台飛出觀眾頂上旋轉再飛入舞台(用二條鋼索拖拉),火燒紅蓮寺火燒景(真火配合燈光閃爍 照射真像)其他吐劍光,雙方劍在空中決鬥火花四射等,各展秘技當年童稚心靈感覺非常好奇而被迷住。

古諺,形容布袋戲(千里路途二、三步,千軍萬馬二、三个)。
布袋戲是掌中戲,布袋戲名稱,是木偶服裝如布袋,亦說木偶經常收藏於布袋內因此而得名,布袋戲自大陸傳到台灣後,因應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達,日久月 深,漸具台灣獨特風格,由文戲變武戲,再轉變配合新科技金光戲,後進一步躍入電視界。
民國五十年代,是布袋戲最風光時代,由雲林黃俊雄師在台視演出「雲州 大儒俠」播出後轟動全台,當時電視尚用黑白播出,只播出半小時,當年電視開播不久,只有電氣行及少數先進家庭擁有電視機,播出時段街路行人稀疏, 各電氣行人潮湧進,都是為了看史艷文,尤其是所配主題歌頗受歡迎,本來布袋戲配樂由南管進為北管,後掺雜西樂並唱流行歌曲,尤其日曲台唱大風行,如「苦海 女神龍」、「孤單老人」、「冷霜子」比當紅流行歌還流行。



雲州大儒俠 是由黃俊雄領導的劇團所創造,於臺灣電視公司風靡一時的電視布袋戲,播出期間曾經締造出收視率高達90%以上的紀錄。改編自清代章回小說野叟曝言」,黃海岱野叟曝言」為日治時代禁書[來源請求],故將小說中的主角征日明朝名將文素臣、隨身家僕、做生意的劉大郎等角色,變成為國除奸的儒俠史炎雲、庸兒、言語詼諧的劉三,黃俊雄再將史炎雲易名為史豔文。其內容為主角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帶領中原群俠對抗藏鏡人等反派人物的故事,著名角色有:史豔文苦海女神龍劉三怪老子哈買二齒藏鏡人秦假仙等。後來,19746月遭致政府以「影響農工作息」為由下令禁播以台語發音的布袋戲劇而收場。

自布袋戲出現於電視演出受歡迎後,全台布袋戲演出方式大改變,以金光戲取代,傳統布袋戲保守重於內涵演法,金光戲是利用現代科技,以大型精緻美麗木偶配合, 幻影、變化、燈光、音響,使舞台上以金光閃閃,熱熱鬧鬧,耀眼視覺為主缺內涵的演法,觀之只感覺如科技展示埸,已失去了傳統戲劇風格。

在民間酬神演戲,因電視出現後觀眾被它吸收,對野台戲漸離漸遠,廟宇謝神外台戲甚少有觀眾,甚至也有沒有觀眾之奇觀,為應付酬神,布袋戲不得以,以錄音方式 (音樂、口白一齊錄,一、二人就可演出),落魄到如此簡化演出地步。古早開演前就用椅橑號位,攤販、人群鬧熱滾滾廟前棚腳風光已不再,這也是時代潮流,造成民間布袋戲如此悽涼的下場。 

備考
台灣電視問世


  • 1962年10月10日12時整,在第一夫人蔣宋美齡的按鈕之下,臺視正式開播,臺視官方期刊《電視周刊》同日創刊[4][8];臺視同時在台北市各處設置55台電視機開放民眾觀賞臺視節目,當時台北市電視機總數僅約2800台而已。[7]在蔣宋美齡抵達台視大樓時,林柏壽、周天翔夫婦、影星游娟童星張小燕等人在台視大樓大門口迎接蔣宋美齡。

  • 附錄︰台灣戲曲:布袋戲 (記事取自網路)
    戲台



    在布袋戲萌芽初期有所謂一人班,一個小小的戲台掛在胸前,相當的簡陋 ,到布袋戲能上演整本戲碼時期,戲台也發展成美侖美奐的「彩樓」,到 金光布袋戲盛行時,用布彩繪的大型布景代替彩樓,成為演出的戲台。
    傳統布袋戲使用彩樓,高寬各約四尺,深約一尺半。彩樓是用木頭精雕而 成,遠望極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主要由三部份組成,上蓋、底座、屏 ,上蓋相當於屋頂,使整個戲台不透空,上蓋以龍柱及花窗架支撐在底 座上。
    花窗 五個窗口,一般常用三個,用來表示高樓、高崖等高出地面甚多的 地方,因而有「跳窗」的演技,表示武功高強,即使如此高也可跳過,演 出時將ㄤ仔準確的從窗口丟出,要不能看到演師的手,ㄤ仔的姿勢像凌空 飛躍,不是很容易的事,厲害的師父們可從同一個窗口同時跳八個ㄤ仔。
    龍柱類似廟口的龍柱,在演出時可當柱、樹等。(參見「西田社古典布袋 戲戲台龍柱細部雕刻20k)」)
    在花窗底下有兩個「交關屏」(又稱加官屏),大約是在演師頭部的高度 ,其將戲台區隔為左中右三部份,左右是兩個門簾,分別是出將入相,中 間則是團名。交關屏是兩片鏤雕的木板,大約可遮在頭部,演出者要躲在 交關屏後面演出才可以。(參見「西田社古典布袋戲戲台交關屏26k 」)
    戲台的底座,大約在演者的胸部高度,最重要的是底座的面,稱「走馬板 」,就是ㄤ仔走路演出的地板。
    戲台是布袋戲團基本的門面,在布袋戲的全盛時期,各著名戲團的戲台不 但講究雕刻,且常常為求華麗而漆得金碧輝煌。(參見「小西園古典布袋 漆金戲台46k)」)
    當今野台布袋戲,為節省成本及避免木雕戲台受損,多已不用雕工精細的 傳統彩樓,一些著名的戲團,還發展出結構龐大的舞台,以搭配各種聲光 效果,及場景的變換

    [編輯出場詩

    通常,布袋戲每位要角出場時都會有自己的四念白[4],而這四念白即是所謂的出場詩或定場詩;而之所以稱為四念白,是因為該出場詩通常由「四句」五言七言古詩所組成的閩南語「念白」。
    就戲劇表演方面,出場詩實為布袋戲演出的極大特色。事實上,拉長語音、注重語調旋律該出場詩,不但讓戲劇角色自報身分,讓觀眾容易了解外,其文言式的用字遣詞更常常代表了戲偶之角色、身份與性格。舉例來說,布袋戲演出中,觀音菩薩角色的經典出場詩為:「南海普陀自在,說法三千世界;佛法無邊無量,凡人難到蓮台」、老生出場詩可為:「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年中年萬事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老漢姓維,名基。」而店家小二的龍套出場詩則可為:「茶(酒,菜)迎三島客,湯送五湖賓,不將可口味,難近使錢人。小A是賣茶(酒,菜)的。」一般而言,布袋戲演出使用拉長語音,介於口白與唱腔的念白式表演,除花旦外,僅出現於定場詩為多。也就是說除了出場詩之外,布袋戲語調多以說書式的口白為主。
    於台灣的布袋戲戲劇發展上,稱為四念白的出場詩傳統於1980年代雖有所大幅度改變,但仍保留一定的對仗、平仄。例如於台灣相當流行的霹靂布袋戲戲劇中之知名角色劍君十二恨,就擁有改編自清代文學家張潮幽夢影的「十二恨」出場詩。而事實上,自1990年代以降,台灣電視布袋戲除出場詩之外,每個角色更將其出場詩延伸發展成獨特的個人配樂甚至主打歌曲,讓觀眾聽其配樂演奏即知道為即將出現的是那位角色,此種型態亦可稱為出場詩的延伸模式。
    主要資料來源:《布袋戲前場輔助教材》(「西田社」出版發行,吳正德著,19917月)
    本站蔡振家 1996.10.20設立
    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而正因為早期此類型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演出上可分為前場後場,前場即戲台部分,觀眾可見到操偶師傅操作人偶於戲台上的表演,後場則包括了操偶師、樂團和口白師傅。

    操偶演出

    現代布袋戲偶不僅大,還內藏許多機關,因此需要兩手操作
    布袋戲開演後,戲台上的操偶動作成為演出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就傳統布袋戲而言,布袋戲戲偶為30cm左右的小戲偶,軀幹和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因此操偶表演者會將單手手掌放入中空戲偶進行表演。以左手操偶為例,只要將食指部分套入偶頭,拇指放 入布袋戲戲偶右手,另外三根手指放入戲偶左邊(左手)之後,即可利用手掌與五指的搖擺或晃動,來控制戲偶頭、身體、與手來作操偶表演。換句話說,布袋戲操 偶入門相當容易:操偶人員僅將手放入中空偶身即可做戲偶之點頭,搖頭,行走之表演。不過因為木製戲偶表情並無變化,要藉由木偶肢體動作表達劇中人物情感尤 其重要,也有其一定難度。
    傳統布袋戲中,食指放入偶頭中,拇指放入右手。
    若再就角色方面來論述,布袋戲偶約略可以分爲、丑、獸、雜.....等七種角色。各種操偶表演要顯現出各類角色的手勢、步伐和動作。因為布袋戲可單手操偶,因此傳統布袋戲操偶師,通常可一人操縱兩偶,互做對談動作的文場表演,更甚者,兩手均可做木偶之跑,跳,拋接,武打等武場表演。事實上,於實際操演上,布袋戲除了武場大堆頭場面,或龍套角色出現串場外,布袋戲戲劇進行中,通常以兩偶兩角色之間的互相對話與肢體互動為最多。就此,跟一般中國傳統戲劇相同,若對話較多者稱為文戲,武打互動較多者稱為武戲
    20世紀中 期後,為了表達更多視覺效果,台灣操偶表演隨著戲偶從30公分長演變成50公分,甚至加大至70公分以上。因應此變化,一偶之操作從單手變成了雙手。除了 手仍舊放入戲偶內,以食指放入偶頭外,偶頭與偶身內尚加裝有特殊裝置,可用繩子拉動控制眼睛睜眨、用中指扳動嘴唇控制、用內藏機關彎曲手腳等。除此之外, 左右手都需要配合相當多的操偶技巧,才可讓布袋戲木偶做轉身,沉思,奔跑,跳接,甚至雲手臥魚等身段的自由操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哪時期的布袋戲演出,都出現了操偶者兼口白,甚至還包辦音樂後場的情形。而此種獨挑大樑的布袋戲操演方式,即使於21世紀,常見於閩南或台灣。

    [編輯戲碼

    17世紀中期開始盛行之初,傳統布袋戲表演形式相當簡單,演出戲碼以即興表演為主,至今此種方式仍盛行於部分閩南地區,例如於台灣仍偶見擺仙跳八仙等沒有口白的迎神演出。18世紀起,開始漸漸講究其演出戲碼的布袋戲,出現了演出時間長達一小時以上的才子佳人及審案類型的戲碼,例如至今仍流傳於世的《四錦裙記》《烏袍記》《喜雀告狀》等等正本戲碼。然而以才子佳人、審案為主的文戲戲碼受流行情況於布袋戲上不若武打戲碼。至今傳統布袋戲仍以武戲、歷史演義為主的小說戲碼為主流,其中以時間為一小時演出的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章回小說改寫戲碼為最受歡迎。而就平常而言,除去音樂之外,布袋戲演出戲碼幾乎都以口白對話為主,並沒有唱腔歌曲等表現,這種特色與其他中國傳統戲劇有相當大不同。
    除了以上戲碼之外,1980年代之後,布袋戲發展一枝獨秀的台灣,則發展出武打搞笑[3]科幻等戲碼。演出時間仍為一小時左右,戲碼已不遵循古制的該類型布袋戲,通常並不歸類於傳統布袋戲,事實上,部分台灣觀眾甚至並未將其演出視為布袋戲。

     [編輯音樂與口白

    除了定場詩與操偶演出,與前後場最有關聯尚有音樂伴奏與口白。除了木偶或操偶表演外,後場人員的配樂、口技表演、與前場文武劇情相配合,作出快板慢 板演出,是一個布袋戲團的功力所在,布袋戲有句行話這麼說:「三分前場,七分後場」正說明了後場對於音樂或口白對於表現布袋戲精髓的重要性。
    在後場配樂方面,傳統布袋戲的伴奏有北管及南管兩種音樂風格。後場根據樂器的不同可以分爲文場和武場,武場指只有節奏而無音高的打擊樂器,文場指有音高變化的拉弦彈撥吹管樂器的演奏。
    中國笛子亦應用於布袋戲音樂中
    若再詳加細分:武場樂器包括了、小鑼、小、通鼓、鈔、、拍板、等[5],而文場則包括二胡嗩吶拍板月琴笛子[6]而此配樂型態上可依劇種再細分為生旦戲、審場戲、武打戲、連台戲、摺子戲以及拳打戲。到了20世紀中期以後,後台配樂逐漸有了一些變化,例如引進了京劇的後台音樂,使用西方樂器和音樂、以歌手現場演唱歌曲,或以錄音帶播放電子音樂等等。
    操閩南或台灣地方性語言來做演出的口白師傅可謂布袋戱的靈魂人物。於布袋戲的演出中,後場的口白師傅包辦了戲中所有人物的對白與念白,也常是布袋戲 戲劇中唯一的掛牌主演者。就是因為身繫演出成功與否,類似職業說書人的口白主演者必須具備有仿男女老幼不同人物音質、不同講話風格甚至不同的地方口音的技 巧。就實例上,深受歡迎的口白師傅者還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學造詣和音樂素養,且必須能做到各種不同性格的角色五音分明,加上情緒表達的八聲七情,及其餘基本 角色口白等等。就此來看,一位口白師傅最起碼要替28種不同情緒與角色口白配音的本事。除此,布袋戲極為特殊的定場詩唸唱或劇中進行中不多見的單口念白, 也關係一齣戲的好壞。
    關公於布袋戲中屬於花臉
    雖說布袋戲角色分類衍生自中國戲劇的生旦淨末丑,不過由於傳統戲碼的設計,無末角與丑角這兩種,所以,布袋戲角色分類是分為「生」、「花臉」、「旦」、「神道」、「精怪」與「雜角」等六大類。
    • 生:指的是有男子陽性風格的角色,其中小生通常就是現在所謂的主角,文生是智慧型的男角,武生是動作派的男角。
    • 花臉:主要指的是豪氣、勇猛型有著非常強烈男子氣概、陽剛氣質的男角。如紅大花、青花仔、文木黑大花等等,另外還有其專門主角類別的關公徐良戲偶等等;
    • 旦角:指的是有著陰柔氣質的女性角色。如花面旦、觀音旦、老旦、小旦等等,
    • 神道:如財神,三仙,另外還有其專門主角類別的東海龍王,聞太師等神明道士等。
    • 精怪:如牛頭馬面
    • 雜角:指的是跑龍套的角色。如老和尚,小沙彌缺嘴
    直至20世紀新一代布袋戲,在口白唸作方面,其實還是有傳統的分類痕跡。以台灣布袋戲戲偶角色為例,史豔文素還真是文生,亂世狂刀是武生,橫千秋誅天是花臉,冀小棠比較特別,是武旦,算是新創的角色類型,此外超脫傳統,也有丑角,例如秦假仙二齒等等。

    [編輯戲偶

    戲偶

    現代布袋戲偶,這是個小旦,模特兒是自創的藍蝶。
    布袋戲偶基本結構包括身架、服飾、盔帽(頭飾),身架包括了頭(木製)、布身、(文手或武手,木製),實心的布腿、子,木製),傳統戲偶高度約30cm
    若就種類來看,在與布袋戲戲劇角色相配合下,布袋戲戲偶種類仍相同擁有「生」、「旦」與「淨」三大類,並依舊衍生出生、花臉、旦、神道、精怪與雜角 等小分支。就傳統布袋戲而言,一個布袋戲班形成,起碼要準備包含此六大類戲偶的80個布袋戲戲偶;而這就是一般布袋戲藝人所俗稱的一擔籠


    偶頭的製作流程為雕刻粗胚、磨光、糊棉紙、打土底、粉底、開眉、打花面、裝鬚。不管哪角色,早期傳統布袋戲的偶頭木材多產自中國泉州。1920年代以後,臺灣雖研發自製以模型灌製的偶頭,又稱賽璐珞偶頭,不過主要仍以泉州進口的唐山頭為主。唐山頭中以塗門頭和花園頭最有名。塗門頭的主要製造商是泉州塗門街的周冕號,台灣俗稱塗頭,以花臉見長,不易戴帽。花園頭主要來自泉州環山鄉的花園頭村[7],該偶頭主要的師傅為泉州江加走,以生、旦等素面粉彩見長,易戴盔帽。泉州產的偶頭木材多採用銀杏木和香梓木,臺灣製的偶頭主要是梧桐木

    配合七月普渡影片“跳鍾馗禁忌“


    發佈日期:2013年8月19日
    農 曆七月鬼門開,傳說這段期間裡,陰間的好兄弟,會來到陽間。大家也會舉辦普渡法會,來安撫好兄弟,為了防止他們搗蛋,也會請鬼王「鍾馗」來坐鎮。但跳鍾馗 的過程,存在很多禁忌,藝人陳子強的爺爺,也是歌仔戲團「明華園」的創辦人,陳明吉,就因為在一次跳鍾馗表演中,違反了禁忌,果真碰上科學難以解釋的狀 況。家族裡三名親人,連同一隻狗,相繼死亡。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