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溪湖鎮史記(94)娛樂:電影:光復後日本片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94)娛樂:電影:光復後日本片
 光復後日本影片

記得五十年代以前,是「日本影片」最風行也擁有最票房高峰期。在那個年代,日本大導演黑澤明、影星三船敏郎、石原裕次郎、北原三枝,小林旭、淺丘琉璃子,歌星美空雲雀等,年輕人雖看、聽不懂日語,而且也沒有中文字幕(有一段時期曾在舞台銀幕邊另置小幻燈片打口白字幕不久就不見了。),因有人翻譯(辯士),辯士現場以口白說明劇情,還偶爾加入自己歷練出來的口技,是戲迷的最愛,因此字幕作用不大。

「日本片」當紅就是三船敏郎的武打片【宮本武藏】、【宮本武藏決鬥】更是場場客滿;石原裕次郎、北原三枝,小林旭、淺丘琉璃子合演愛情片也是青年男女之最愛。

畫製戲院電影廣告看板
民國四十五年在溪湖平和街新建一座大光明戲院,是由湖西里里長楊啟宗與商人楊源波等集資合建,當時與原有溪湖戲院(原溪湖座)爭取日本影片競爭劇烈,因受里長楊啟宗之熱心推薦,承受該院,畫製戲院電影廣告看板,到民國五十三年左右該院換主後受溪湖戲院招聘改畫該院廣告看板。
因非專業畫家,一个素人只是嗜好,塗塗畫畫為樂,光復後一時興起,畫幾幅人像贈與人家頗受歡迎,因此無意中被捲入,兼畫製戲院電影廣告看板行業。
 
 當年畫製掛宣傳車兩側“小林旭主演無敵漢“看板

台灣光復以後,電影娛樂事業又開始熱絡起來,當時戲院放映的影片多以上海引進的國產片為主,隨片 附上的電影宣傳海報通常都是零星幾張,再加上海報的紙質很薄,常因隨片到各戲院張貼幾次就會破損,代理商就得再找專人修補。

當時在台灣大約有十個人在繪製 電影宣傳海報,其中也包括幾位畫家或是看板師傅等,後來,非科班出身的陳子福在因緣際會之下,亦投入電影海報的繪製工作以後,由於其技法精湛,許多片商紛 紛請他幫忙繪製電影海報的情況下,台灣早期的電影宣傳海報也多由他承接繪製。

台灣電影娛樂事業的發展,到了6070年他達到巔峰時期,此時的電影海報都可發行到每部影片配置五千多張的數量,也達到海報大量宣傳的主要功能。直到80年代以後,由於照相印刷的發展,使得電影海報製作在既快又省錢的情形下,手繪電影海報的時代也在此走入歷史。
石原裕次郎
石原裕次郎,是日本兵庫縣神戶市須磨區出身的日本著名演員、歌手。與美空雲雀被視為日本戰後最具代表性的演藝家之一。石原軍團的領袖及「石原Promotion」第一任社長。 政壇名人石原慎太郎是他的哥哥。慶應義塾大學中途退學。妻子是前日活頭牌女星北原三枝。 維基百科 
年老時石原裕次郎
北原三枝
北原三枝(藝名,婚後引退,本名石原麻紀子、本姓荒井)

年青時北原三枝

現在的北原三枝


前日活頭牌女星
誕生日:1933年(昭和8年)723日,出身地:東京都
本名:石原麻紀子日文名:石原まき子
丈夫:石原裕次郎  

主要經歷
目黑區立第二初中畢業后,為NDT(日劇 立騎隊)作為5屆生入團。1952年退團后,為松竹的新人進入公司。完成『純情的卡門』真正的初次亮相。
1954年轉入日活,作為當時日活女演員頂尖兒陣容的。1956年與後來成為她的丈夫的石原裕次郎首次合作演出『瘋狂的果實』后,作為日活的保險組合共同演出了23部作品。
1960
年與裕次郎結婚後引退。引退後,作為賢內助的幫助石原經營事業。
丈夫的死後,88年出版了『想裕先生,擁抱』。

小林旭
小林旭年青時
小林旭現在

小林旭日活3童星試鏡合格,治大學中輟。1956年,小林旭以『飢餓的靈魂』(飢える魂)出道。1959年上映的『告別南國土佐』(南國土佐を後にて)中顯露頭角。之後在「候鳥」系列、「旋風兒」系列中擔綱主演。與石原裕次郎等明星一起建立日活的黃金時代。影片的票房年收入也比得上石原裕次郎主演的作品,不過他的片酬比石原裕次郎為低。1958年,小林旭自日本哥倫比亞作為歌手以『忘記女人』(女を忘れろ)初次亮相。演唱電影『拿吉他的候鳥』、『銀座旋風兒』等的主題歌和插曲,大多走紅。1960年,小林旭與女演員淺丘琉璃子共同生活,之後解除同居關係[2]。與美空雲雀交往後達成相互愛慕的關係,1962年兩人結婚,不過1964年就離婚了。
淺丘琉璃子
生日: 194072 星期二 ( 星座巨蟹座 ) 出生地中國,吉林長春 性別身高: 156cm

1940年出生於滿洲新京市(現:長春),父親是滿洲經濟部大臣秘書,3歲時作為軍屬 遷居曼穀。二戰結束後,回到日本,在東京神田鍛冶町安頓下來。 1954年,參加井上梅次執導的《緑はるかに》的女主角選拔活動,從三千名應募者中脫穎而出,因此受到極大的關注,此後,放下學業,一心投身電影界,到現 在共有150餘部作品。 美少女琉璃子很快就成為了日活的招牌演員,是日本電影全盛時代風靡一世的日活動作片代表女演員之一
 淺丘琉璃子年青時
現在的 淺丘琉璃子
(完)
小林旭影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溪湖鎮史記(93)娛樂:電影:台語片迅速的衰退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93)娛樂:電影:台語片迅速的衰退

台語片迅速衰退

這時期的台語片主要的拍攝場景,主要集中在台北的北投,因為北投的溫泉館林立,室內的拍攝場景,既可有房間也有辦公室可以選擇,附近的河邊又可當作海景拍攝,當紅的影星最多一次輒上8部戲。

因為拍攝預算門檻低,吸引許多人投入台語片市場,包括沒有電影製作背景的人,以摸索的方式參與,造成劣幣逐良幣的現象,加上電視機逐漸普及,視覺的聲光刺激慢慢被電視機取代。

後期的台語電影為了吸引觀眾,開始在電影情形中以置入性行銷的方式幫商品打廣告,甚至在《海女》系列的電影中,有情色的鏡頭出現。在鄉間的電影院,甚至有看電影免費加映情色電影(俗稱小電影),或是在片中穿插現場的脫衣舞表演。

台語片會又迅速的衰退,原因大約有:
  • 台語影片趕工拍攝情況並未改善,常常以十天的拍攝工作天來製作一支片子。
  • 拍攝場地缺乏,最常拍攝的地點是台北北投,而常常幾組人馬一同拍攝。
  • 台語影片只能供內銷無法拓展市場
  • 影片無法從黑白片升級到彩色片等因素。
  • 台灣政府的態度。因為台灣政府不重視台語電影,認為台語電影過於「粗鄙」。
  • 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後,制定北京話為國語的政府當局者提倡國語電影。
  • 數量過多,題材劇本無法突破,導致觀眾不但分散,且日漸稀少。
  • 諸如李行導演,以國語發音拍攝台灣社會寫實片與愛情片的不合社會實情的因素。
  • 無線電視的開播。
導致1963年以後,台語電影的數量又呈現迅速下滑的趨勢。
而從1955年到1981年,這一時期的台語電影共只存在26年。

年沉落期

在層層限制與政府任其衰退的政策下,台語電影終於在1981年畫上暫時休止的符號。這一年,台語片的攝製工作至此劃下句點[2]

19811/1,台灣上映最後一部純以閩南語配音的「陳三五娘」(楊麗花主演的歌仔戲電影)上映,,叫好不叫座。

由於1981年以後到1990年,這時期,廣播與電視的蓬勃發展,講國語的電視劇與綜藝節目開始流行,臺語電影又逐漸沉下去。

台語電影市場文化

隨片登台是台語電影盛行時所產生的文化。隨片登台的意思是,電影片中的男女主角或演出人員,在電影上映的同時,現身在電影院和觀眾見面。在電視機還不普及的時代,大明星下鄉和觀眾接觸,是當地的大事。電影演員會在電影的開場或是演出中間和觀眾交流。

台語電影流行的時代,一般民眾普遍接觸的媒體是廣播電台,也因此有些台語電影,是先以某一首流行歌曲作為電影主題曲,然後才拍攝電影。電影《舊情綿綿》即是一例,由歌曲《舊情綿綿》的主唱人洪一峰擔任男主角,這也是洪一峰的第一部電影。

台語電影演員與導演

台語電影演員的來源相當多元,有新劇仔戲話劇,歌唱藝人,幕後工作人員等等。演員雖沒受過正統學院的電影教育,但很多都有戲劇的底子。
至於導演方面,台語電影的導演大多都是以往無聲片廈語片國語片的導演或工作人員。不過,初試啼聲就一炮而紅的也有。
  • 台語電影知名演員
  • 台語電影知名導演

電影種類

台語電影因為發展期間與票房所需,類型不是很多,約略可分為以歌曲為主的電影、歌仔戲電影現實社會電影
台語電影的歌曲為主電影,一者是將利用舊有30年代以來的台語歌謠或流行歌曲的意境,將其重拍成電影,例如《雨夜花》《望春風》(楊麗花主演),一者是利用當時正紅的流行歌加以拍攝,例如洪一峰的《舊情綿綿》。這些歌曲因為電影的推波助瀾及影像化,四十年後的2000年代仍為台灣民眾所熟悉。

現實社會電影則包含所有「時裝劇」,這些時裝劇有所謂喜劇片愛情片黑社會片等。最大特徵是劇情單薄,甚至有些全盤抄襲歐美國家影片(例如喜劇普遍抄襲卓別林電影)的橋段,1965年的《地獄新娘》即是改編自米蘭夫人,電影中出現鬼魂的鏡頭,是台語片拍攝的一大進步。更大的特色是拍攝地點通常是在台北市近郊附近。這裡面,又以台北北投區最多產量。

1962年推出007小說的第一部電影《第七號情報員》,受惠於冷戰氛圍,加上電影在情節,男女主角與配樂上都令觀眾印象深刻,在港台上映後大受歡迎,也引領了一陣短暫的台語諜報片的風潮。

故事多以抗戰時期對日情報戰為故事背景,著重在著重在爾虞我詐的間諜行動而非國族情懷;另外,台語間諜片還有一個反映當時電影公司高度創意的現象,就是將原版的007電影中重要的「性」元素(如龐德女郎)轉化為台版中的「女間諜」。這成為台語間諜片類型中一個十分特別的角色典型。

台語電影另外還有一種很特殊的類型,那就是「歌仔戲電影」。這種將全部歌仔戲劇本表演方式及身段搬上大螢幕的這類型電影不但創造是在台灣相當獨特,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僅有表演歌劇方式。

1955年《薛平貴王寶釧》、1956年《薛平貴王寶釧(續集)》、1956年《薛平貴王寶釧(第三集)》、1956年《范蠡西施 1957年《蘇文達薄情報]]》、1957年《青山碧血》《碧玉簪》、1981年《陳三五娘
  • 1960本年度產量明顯縮減,部分專映台語片的影院,開始改映二輪日片。(完)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