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7日 星期日

台灣主要節慶祭神日

主要祭神日 取材自台灣民俗 吳瀛濤先生著

拜天公農曆正月初九日

台灣敬神首拜,玉皇上帝或稱上帝、昊天上帝、元始天尊、俗稱天公、統率神。其尊稱玉皇大帝是因居天上玉京,其尊稱元始天尊係道教用稱,認為是萬物元始之至尊。天公無神像,祗拜天公爐,生誕為農曆正月初九,每家寺廟及家戶都有奉祀,儀式隆重莊嚴。傳,天地未分,陰陽混沌,有一氣之神化,即天地之精。

是時,天空大如笠,稱為大羅,經數劫,始成地。

天尊時在玉京,與自生之大元玉女通氣結精,始生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乃至伏羲、神農、黃帝,國土開發。

農曆正月初九日為天上最高神玉皇上帝誕辰,俗稱天公生,為新以來隆重之祭祀。前夕,一家齊戒沐浴,正廳排設祭壇,在長札椅寮上疊高八仙桌為頂桌,下面另舖設下桌,頂桌供奉三倨燈座(彩色紙製之玉皇上帝神座),五果六齊,紮紅麵線,清茶各三杯。下桌為供奉從神,祀敬五牲,紅龜粿類。午夜以後,一清早,全家老幼,齊整衣冠,由長者開始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祈福。拜畢,燒金紙,天公金,燈座,燃放鞭炮。

拜天公用的雞要用閹雞,不用母雞。

是日不得晒女褲,倒便桶。

又謂<初九若無暴,眾神不敢暴>意為此日如無颶風,以後一年都不會有風暴。

媽祖生農曆三月十三日

天上聖母,或稱媽祖.媽祖婆,係民間對此天上聖母之親切的稱呼。媽祖相傳係五代末福建省都巡官莆田縣湄州鎮林惟懿的第六女,生於宋朝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彌月不啼,因此名默娘,幼多異稟,長喜誦經禮佛。

年十三,遇一道人,授以銅符秘訣。

年十六,隨父兄渡河,舟覆,泅水救父,因以孝聞。

後屢救人於水厄,善能驅邪救世,鄉里愛戴。

年二十八,沒而為救苦救難海神,靈爽昭著,歷代加封,宋元明封天妃,清封天后。

本省媽祖,因奉祀媽祖神像之來源各異,其稱謂有,湄州媽(由湄州媽祖廟分身來者),銀同媽(由同安縣分身來者),溫陵媽(由泉州分身來者)之別。

媽祖廟其中聞名全台,香火最盛者南有北港朝天宮,北有關渡的關渡宮:俗稱「北有關渡媽,南有北港媽」其他如台北慈聖宮,鹿港天后宮此地有新舊兩座媽祖廟,台南天后宮也非常有名。

農曆三月十三日為媽祖誕生,俗稱媽祖生。

全台各地,多此日前後,舉行隆重媽祖祭典,謂之迎媽祖,是日,寺廟舉行繞境遊行,家家戶戶亦有祀拜,即於下午門口排桌,供五味碗,燒甲馬.刈金,特為犒賞媽祖隨從神兵馬,稱曰「犒軍」。

台灣民間在農曆三月間,敬奉媽祖,達最高峰。

俗云:三月狂媽祖,三月的迎媽祖是全省性的,各地均有一番的熱鬧。

尤以北港的迎媽祖,其迎神賽會之盛況,冠絕全台。北港媽祖,每年正月至三月間,自全台各地參拜進香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以二三十年前的統計,當時一年間也有近六七十萬的參拜者,可知其熱鬧的程度,到時全省的善男信女,很多趕來參加﹙隨香﹚參拜刈香遊行。

關帝爺生農曆一月十三日飛天受難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誕生

台灣民間對關帝有多種不同的看法,分述如下:

武神:據傳元世祖忽必烈因鑑於有文聖的祭祀無武聖,遂敕封關帝為武聖,列入祀典。關聖帝君農曆一月十三日飛天受難日。

佛教神:據傳,關羽殉節後,顯靈於玉泉山,而聽寺僧普靜禪師說法,歸依佛教,自此佛教始祭拜關帝。佛徒又以關帝義氣足維護佛法,特奉為「護法」。

儒教神:稱文衡聖帝,列為五文昌帝之。

史載「山東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讀春秋」,後者即指關公,故稱山西夫子,或稱關夫子,尊祟為亞聖亞賢。

讀書人所祀的文教之神。

商業神:據傳,關帝生前從事兵站,長於算數記帳,曾設簿記法,發明日清簿,又因商人應重信義為此祭之,以期信義之道。

關羽的義子關平,後世也彰其忠列,從祀於關帝廟內。

又周倉因聞關羽的戰死而自盡,也從祀之。

又因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後世結盟義兄弟者(俗稱結拜兄弟,或換帖兄弟),大多結盟時往關帝廟,在神前誦讀桃園結跱義誓詞。

觀音媽生農曆二月十九日

觀音媽生: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音佛祖誕辰。

民間或於農曆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十一月十九日,舉行例祭。

各家戶多往觀音寺廟祀拜。供物為壽麵(麵線)、果品、齊食菜料、粿餅等。

此日,寺廟多有人前往「補運」,備替身(紙製人形),米糕(甜糯米飯),及同家眷數目之龍眼乾或雞蛋,在佛祖前,祈願息災求福。

是日又以金牌銀牌,刻觀音名字,稱為「觀音媽絭」,以佩於小兒頸上為神護,此為「掛絭」。

觀世音佛祖即羌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媽。

相傳為廖宗王三女廖喜,自幼食素,長大父王勸其配嫁,惟說因其食齊,一生不願出嫁,時,起一陣遠魔風將之捲入天上。

又傳觀音為妙莊王三女。因長大不肯嫁,備受父王之刑罰,惟妙禪,雖被刑,身不受傷,亦不痛苦。

後至山上獨住。時。匪徒群起,欲殺戳其父一家。

妙禪因信仰釋迦,得其利妙,預知匪謀,告知其父避難,救之。

數百年後,觀音過地獄,當時匪徒受眾鬼責苦,測穩之情,油然而生救之以佛教真理,而渡至西天云。

城隍爺生農曆五月十三日

城隍爺生:城隍爺,有都城隍、府城隍、縣城隍之別,各司配管轄區域,因此神格與眾神相異,係多數的個神,彰善懲惡,掌司陰陽兩界,由此深為民間畏敬。

農曆五月十三日,大台北大稻埕地區間(今之廷平區)之霞海城隍祭典,俗稱「城隍爺生」,其盛況熱鬧,幾十年來冠絕全台灣,蓋為本省最有名之廟祀。

屆時,各地善男信女,陸續到廟進香。

大稻埕區每一家戶,張燈結綵,祀神宴客,至為熱鬧。祭典,則於兩天前開始。

十一、十二日夜間「迎暗訪」(夜間遊境)。

十三日日間,繞境遊行。

夜間遊行時,進香客(俗稱隨香)與志願裝成神將者(俗稱八將),隨城隍爺神輿遊街。惟各種樂團,詩意閣,陣頭等之參加,則比日間遊行為少。

而「迎城隍」,除扮裝神將,服侍神明之外,另有頸上架首枷者,披髮、烏衣、裸足隨行,此俗稱「扐枷」。

首枷,以竹製成三角或方形,貼以色紙,架上印有城隍爺印信。

扐枷者,係為表示對神之謝罪。

另有手執掃笆,沿途清路者,亦為表示贖罪。

土地公生農曆二月初二日

土地公生:農曆二月初二日,為土地公誕辰。

當天商家多備牲醴,赴土地公廟祀拜,求商運興隆。

初二日,亦稱「頭牙」,而與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之「尾牙」對稱。頭牙開始(每月初二、十六日為「做牙」)至臘月十六日,是一年最後一次做牙,因此稱為「尾牙」,各戶供牲醴,祭拜土地公。

因土地公是商家守護神,商家尾牙,為求 一般家戶,備牲醴,燒土地公金,放炮為土地神慶壽,並同時拜地基主。

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除了一舨家戶商戶農民都有祭祀之外,村落林野到處亦有小祠。俗語說:田頭田尾土地公,可知其廟祠之多。

土地公的神像,衣冠束髮,是一位白髮溫容的老爺坐像,亦有騎虎者,此為表示土地公能除害。

關于土地公民間的傳說甚多摘要列下幾種:

1,土地公生前為一收稅官,名叫張福德,為人公正,體恤百姓之困苦,做了甚多善舉。但他死後,接任的稅官,上下交征,民不堪命。

這時人民想到張福德為政之好處,念念不忘,終於建廟祭祀,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

2,土地公生前為一義僕,係南天門人,姓名不詳,某年匪亂,他背主人逃難,因時值嚴寒,他脫其衣服給主人穿,自己卻凍死了。

天帝獎他為土地公。

3,土地公為周朝人,姓張名明德,為一上大夫之家僕。因上大夫卦任於遠地,其幼女思念心切,欲往見父親,因而家僕背她前往,途中遇大雪,家僕即脫其衣服保護之,自己卻凍死。

死後,空中顯現「南天門大仙福德神」八字,蓋為忠僕之封號,主人感其恩澤,建廟而祀。

後周武王,贈號后土,後又稱號土地公。

4,昔日有一位糖果販,買一條小蛇飼養,可是蛇漸大,他,僅用每日售剩的少許糖果無從養活牠,遂不養,放入山中,但是此後,蛇常加害人畜。

皇帝則佈令除其禍害,惟無人敢冒險嘗試。此時,糖果販因覺那隻蛇是自己養大的,雖去剌牠將不致有任何危險,於是預先要求皇帝,一旦殺牠,帝位該讓他,帝允之。糖果販果然殺死那隻大蛇,而即帝位。

不果做皇帝不慣,改要求賜他為公,此後就司管土地,而稱土地公。

5,土地公,傳為一百多年前的人,名唐蕭,此人身肥滿,死時留白髮美髯,其相貌有福德之相。

生前詳於農業漁業,又從事救恤貧民,而其家財卻未因此而失,蓋謂土地公之財產必由天上源源而來,用之不盡。

另說唐蕭因生前拋財救貧,死時身邊不留一文。

6,又祀堂雖配祀福德夫人,惟一般家戶很少拜「土地婆」。

此為傳說:昔時土地公有一次分財產給人間時,因土地婆為了害怕財福盡分給人間,深恐將來嫁女時連抬轎夫也雇不到,極力反對,遂導致了今日所見的社會上貧富之懸隔,自是土地婆遂被人嫌惡,不拜她云。

七娘媽生農曆七月七日

七娘媽生:農曆七月七日為,俗以為七娘媽誕生,稱「七娘媽生」,又俗以七月為巧月,七夕又名「巧節」。相傳此夕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相會。

七娘媽為兒童之守護神,民間信仰此神,信於十六歲以下兒童均受七娘媽之庇護。

即於兒童週歲前後,往寺廟祈願七娘媽、或註生娘娘、觀音媽、媽祖等,請神加護,而以古錢,或銀牌、鎖牌,串紅絨線為絭,懸於兒童頸上。

至成年,即於七娘媽生此日「脫絭」,往廟寺供拜麵線,粽類答謝多年之加護。

當日家家戶戶,為求子女,平安長大,祭拜七娘媽。並於黃昏時,在門口,供拜糖粿(湯圓之一種,湯圓中心以指壓一穴者)。

並為求多孫,供拜圓仔花、雞冠花,或供茉莉花、樹蘭花、紫指甲花(鳳仙花)等香花。

另供生果、白粉、造花、胭脂、油飯、牲醴等物。

家有成年者,特供粽類,麵線,七娘媽亭盛祭。祭後燒金紙、經衣,同時將七娘媽亭焚燒供獻,此稱(出婆姐間)其意表示子女成年。

婆姐,傳為臨水宮夫人女婢,拜後,將燒殘的七娘媽亭、生花、胭脂、白粉,投擲厝頂。

此日或稱床母生日,以油飯供拜,燒床母衣,以拜謝床母保佑幼兒。

司命灶君多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祀之

司命灶君:即灶神,五祀之一,為古代傳承之神。

俗信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天報告人間善惡,而多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祀之。

俗傳,此日,每家帶諸神昇天述職,奏報天公,關于人間一年來之善惡功罪,並朝賀新年。

上帝即據諸神報告,定次年每戶的吉兇禍福。

各家當日早晨,供牲醴,焚甲馬,`恭送灶神及諸神上天。

供品中,用甜圓仔(湯圓)。祀後,將甜圓仔黏於灶嘴,使之口角生甜,俗謂「好話傳上天,壤話丟一邊」,意在上天奏好話,以求吉利。俗信送神要在早晨,愈早愈好。

而清早上香放炮祭神,並燒神馬、壽金,以便諸神上煙火早刻上天。

又謂「送神風,接神雨」,為期諸神早刻上天,希求此日最好有風助神昇天,而於正月初四日的接神,解為當日下雨正是神下降帶來的神雨。

送神後每戶要舉行大清潔。此因俗信,諸神神位平日不便輕易移動及清潔,為免觸犯,乘諸神昇天後,始有此舉,而將奉祀神像之神明廳處清潔,含有掃除家中一切晦氣之意。

惟是年家中有不幸者,不舉行送神,又禁忌清潔,不然,俗信將對死人作祟,或謂煤煙將入故人眼中,忌之。首頁

其他祭祀民俗行事 取材自台灣民俗 吳瀛濤先生著

春節_百度百科- - [ 轉為繁體網頁 - Translate this page

新正: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五日

新正: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五日,謂之新正或稱新春,家家門上貼春聯,歲序更新,萬象皆春。

初一:新正行事,以「開正」開始,開正時刻,按年不同,概依各年干支而定。

除夕各戶守歲,通宵達旦。門口懸紅綵,八仙綵,廳堂點燈,神桌上,供疊柑塔,供拜甜粿、菜頭粿、芋粿、發粿等年粿,粿上插「飯春花」。

香爐机前,供奉紮紅的麵線三柸。神前,祖先靈牌前,供奉清茶、甜茶(紅棗茶)、甜料(甜仁、紅棗、糖果等類)。

神桌前之八仙桌圍桌裙,桌上或排宜爐机,或放水仙花、牡丹、梅花等高貴名花之花盆花瓶。

時過午夜,一至開正時刻,一家大小齊燒香,祀神,祭祖先,恭迎新年,以迎喜避厲,乃由長上挨次行三跪九拜禮,祀拜極誠虔。繼之,燒壽金(印有壽字之金紙)、刈金(印有財子壽金紙三神像之金紙),燃放爆竹,實是「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更新年」。

拜後各喝甜茶,祝賀「新年恭喜」。開正後,始去就寢。

噴春:新正期間中,每有噴春之鼓吹隊(三、四人為一隊之小樂隊),三三兩兩,挨戶在門口廳堂,如「天官賜福」「滿福天官」等曲為賀,禮賞之以紅包。

另有巡回街內,演八仙、慶賀、千金送子等吉祥的戲目者,也有乞丐手執「搖錢樹」(榕樹枝懸掛串紅線的古錢),口唱:「狀元子,舉人孫,一文分,生查埔孫」「新正大發財錢銀湧湧來」等吉句乞錢。

行香:元旦,男女老幼著新衣,備甜料、柑橘、金紙、香燭等,至各寺廟燒香禮拜,祈新年福祥。

拜正:新正,到朋友間賀歲,或稱「賀正」「拜年」。

賀客登門,延請大廳,敬以甜料(盛於朱漆木盒或九龍盤)、或甜茶,以示圓滿親密,俗稱「食甜」。

而於食時,互道吉利話,如說「食紅棗,年年好」「恭喜大賺錢」「食甜甜,乎你生後生」「老康健,食百二」等句。

賀客如有帶兒孩,另贈以紅包,為新年之見面禮。

行春:元旦外出,為期新年事事順利,應先朝向吉利方向起步出門,此謂「行春」「出行」。

吉利方向,亦按年不同,仍依各年干支而定,或以干支與自己生辰,擇卜「利年」方向。

年飯:元旦,不炊新飯,而食除夕炊剩之年飯,或食麵線,取意延壽。

求吉利:新正,全家老少,談笑風生,以求吉利。俗謂「新年頭,舊年尾」,事事應和滄洽吉利。

為求吉利,新正期間中,多有忌諱,例如忌煎粿、此因忌粿煎焦(「焦」字台語同赤貧之「赤」),解為不祥。

忌毀損碗盤瓷器,如不慎打破,則包紅紙,於過正後棄入河中,唸吉句「撞破瓷,錢銀一大堆」,以化兇為吉,現代人以國語唸「歲歲(碎碎)平安」來解兇。

他如:垃圾忌掃出門外,而暫留於家中,如是,以免掃出家財福氣。

人與人之間,口不出惡言,不與人打架,父母不打罵兒女。

忌用刀類,要用刀切時,概以用手代用。

忌用白色,往昔,年糕都不用白糖,而用烏糖。又忌食粥,此一年中遠行,必遇風雨不利。

忌禁午睡,男子犯之,謂田畦必垮,女子尢之,謂土寵必崩。類此,可知新正求吉祥之切。

初二:做客..自初二起媳婦回娘家探親,稱曰「做客」,即歸寧。做客不限日期,多在正月中,由外家,下輩到嫁出姑、姊、妹家迎接,對于迎接者,要賞賜紅包,現多數用電話邀請。

歸寧時,隋帶禮品,謂「帶手」或「待路」。外家有兒孩,則另帶送紅包。

女兒有兒孩,外家則送雞腿,或用紅絨線繫古錢,掛於孩頸上,謂「結衫帶」。

俗說「有爸有母初二三,無爸無母頭擔擔(頭垂垂)」。

新正的做客,無父母的也由兄弟帶回探親。

初三:赤狗日,俗信此日不宜外出,亦不宜宴客,蓋迷信犯此禁忌,將會貧赤。亦俗說此日是「老鼠娶親」之日,因而入夜,提早熄燈入睡,並在家中撤鹽、米,稱此為「老鼠分錢」。

初四:接神,舊臘廿四日「送神」昇天奏赧之灶神與地上諸神,於此日下降,回到人間。

為此,各戶廳頭供拜牲醴、果品,甜料等物,及燒金紙、神馬(紙上印有馬形,以供諸神乘馬),燃放爆竹,接迎諸神下降,降賜吉祥。

俗謂「送神早,接神遲」,則以為送神應於黎明之前,越早越好,反之,接神祭儀概於過午以後始舉行。

初五:隔開,意即新正至此日結束。

因而撤去供奉神明之春飯、年粿、甜料、柑塔等物,撤去之春飯,傳以其盛春飯之碗具,碗底如有濕氣,則占今年多雨。

又謂春飯抄油保存,以備日後,可治兒孩痢疾或氣喘病云。

自此日,侍客亦停用甜料。

屋內積穢,掃出屋外。如是,一片新正景象,漸復正常。

開張日:商家於是日,開市大吉,大放鞭炮,拜神宴客。

上元:

十五日為上元節,即天官大帝誕生。

按,唐代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每十五日為「三元日」,稱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祀三官大帝(俗稱三畀公),即上元祀天官,中元祀地官,下元祀水官。此日清晨,每家供拜牲醴,祈求賜福,並同時拜祀祖靈、地基主(司土地之神)、床母(幼兒守護神)等。

元宵:十五夜亦稱「燈節」,俗稱「上元暝」。

元宵前數日,街上處處元宵燈上市。

十四日廟宇塔結燈棚,供覽元宵燈,陳列水仙花盆,戶戶高懸彩燈。元宵夜,遊人萬人空巷。

加之舞龍、舞獅、迎燈、子弟陣(音樂團體)等遊行市街,熱鬧異常。

迎玄壇爺:上元夜,迎玄壇爺遊境,或謂「走佛」。

玄壇爺,或稱「寒丹爺」。

相傳,玄壇爺為商臣趙公明,又名趙玄壇周伐商時陣亡,周代追封為神,或傳,趙玄壇,自秦世隱居山中,精修道術,道家稱為趙元帥職司禳災保安,買賣求財,俗稱武財神。

上元日,取其神像,安置竹椅,縛兩木作轎襒狀為椅轎,由赤膊壯漢四人舁扛,鳴鑼遊行。

每到商店門首,必燃放爆竹相迎,並以爆竹燃投壯漢,壯漢毫無懼色,謂神附其身,故不怕爆灼。

俗謂,玄壇爺畏寒,仍以鞭炮暖之。

此夜商家燃放鞭炮,一家燃放常達一兩小時之久,嗚畢,嘉賞金牌,紅包為禮。

弄土地公:另有「拜土地公」,或稱「弄元宵」,把土地公安置神明轎,以壯丁擔到商家門前「迎弄」人家便放鞭炮,以示迎謝。因轎在其處進退迎弄,其家可得神祐云。

此外尚有「拋炮台」的遊玩。是在長約三十餘尺的高竿上,繫放一尺方大的器物(如煤油桶類)象徵炮台,器物內預先放好鞭炮,群眾即自地上點燃鞭炮擲向炮台,使炮台內的炮火爆炸,擲中者可得獎品,又鼓吹隊迎送回家,以為當年運氣好。

聽香:是夕,深更夜靜,婦女間傳有聽香之俗。則先在自家神前,燒香點燭,擲笞占卜應走方向後,乃走該方向,而於路上竊聽人語,以其入耳片語,回家後再擲笞,判斷祈願某事之吉凶休咎,此即所謂「聽香卜佳婿」之類。

譬如,卜占長壽,而其聽取之語,偶及「麵線」,則解為長生吉兆。

燈謎:亦曰「燈猜」。

讀書人間,上元夜之韻事。謎語以書條貼在紙燈上,供人猜射。

今人製謎,多以經文詩詞,或社會流行之成文成語,或古人名、地名,以及一切事物之名詞稱謂,為謎底,而另撰隱合謎底之謎面,以猜其所隱之謎底。

即先唸謎面,而後射出謎底。

其猜不中者打鼓緣,以示其不對。

猜中時,連打鼓面三聲,慣例由設謎人贈賞品。

偷俗:是夕,有幾種偷俗,為點綴上元夜之樂趣。

俗以未字之女,偷取他人之蔥菜為婚嫁吉兆。

諺云:「跳菜股 娶好某」「偷敲蔥,嫁好尪」「偷敲菜,嫁好婿」。

或以婦人偷得喂豬盆而被人罵,為生男之兆。

又以未配之男,偷得他家墻頭老古石為吉兆。

諺云:「偷老古,得好某(婦)」。也「拔竹籬」的偷俗,竹籬音同得兒,是夜求子的婦女偷拔人家的竹籬的竹以為吉兆。

惟類此偷俗,僅為象徵性質,鄰家得知,亦多不以為意。

鑽燈腳:是夕,俗以婦女鑽過燈下,為生男之兆。此因,燈音通丁,取其添丁吉意,俗謂:「鑽燈腳,生男胞(生男)」,即為「穿燈求貴子」之意。

拜宮廟:此夜,婦女多詣寺廟參拜,而俗以來回不得走同一條路。

上元過後,新年的行事可以說全部結束,十六日起一切回復正常。

清明節:自冬節算起第一百零五日

清明節:其日時,為自冬節算起第一百零五日,暮春三月,正當氣清象明,往時,乘此作郊遊行樂曰踏青。(祖籍漳州人,乃於三月初三日稱謂:三月節,是日祀祖祭墓,而清明節,不另祭之)。

掃墓:清明節,上山掃墓,而在祖墓,作「掛紙」或「培墓」。

掛紙,或稱「壓(音帝)紙」,即指在墓上周圍獻置墓紙,壓以土石,亦即古人掛錢之遺意,同時為一年一度拜墓標誌。

獻畢,拜墓,並拜后土(守護墓地之土地神)。拜墓後,回家祀拜祖先靈牌(拜公媽)。

一般掃墓掛紙,僅略供米糕、粿類、糕餅類,惟培修祖墓,較之祭基隆重,謂「培墓」。則供祭牲醴及十二碗(菜類食品十二碗,如韭菜、春乾、甜豆、甜芋等物、另供白飯一碗)、及粿類。

祭拜時,燒銀紙,燃放鞭炮。祭後,並剝蛋殼,散在墓上,以示新陳代謝,送舊迎新之表徵,亦為吉兆。

祭後,常有群童前來求乞墓粿,對此即一一分發墓粿或錢,此稱「印墓粿」,以示祖先德澤,永留人間。

家有喜事,例如娶入媳婦,添丁等,亦要培墓。往時,往時另以小紅燈(象徵添丁之意)點於墓前,而祭畢帶回,以示吉祥。

初葬三年內,對其新墓,應祭以五牲,豬頭、雞鴨蛋。

而於拜時,婦女蹲在墓前,袞號慟哭一番為例。

清明前後,另有「洗骨」之習。凡土葬後經五至七年,已化,則擇吉日,掘開葬後經久之墳墓,拾骨,洗晒干後,納入金斗(長形骨壺),吉葬。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

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按五月為午月,故五日亦稱午日,由此,端午猶言「重午」。

台俗稱為「午日節」或稱,「午月節」。

是日中午,各戶備牲醴,粽子,拜神祀祖。

五月節,正係春夏節季之交,俗以五月為毒月,因而為驅邪避毒,保健平安,民間乃有各種習俗。

粽:端午節食粽,相傳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古時,祭屈原,因恐祭品入水散失,故用竹筒盛米,密封而投水,其後遂演變以竹葉包紮,此為粽之濫觴。

粽有庚粽、鹹粽兩種,庚粽係糯米拌庚油而成,鹹粽則包以豬肉、蝦米、香菇、芋頭、蠔乾、粟子等物。

送節:節前,製粽,餽親友,曰「送節」。尢以此年中,家有不幸者,則不製粽,概由親朋餽之。

榕艾苦草:是日,家家戶戶,以紅紙束菖蒲、艾枝、榕枝懸插門首,此稱榕艾苦草。

菖蒲,形狀如劍,解為驅邪。

艾字音通健,取意身體強壯。

另一說,艾則象旗,故解為祓鬼。

榕枝,又有祓邪含意。俗語曰:「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

門聯亦貼聯句曰:「蒲劍沖天皇斗現,艾旗伸地神鬼驚」,均出驅邪之意。

往昔,男女亦以此插髮,並以苦草淨香(抹香)沐浴。

午時水:俗以是日正午汲取之水不腐,長久保存,以備日後用以解熱。

藥茶:此日,取紫蘇或蕃柘榴葉,漬鹽,稱「鹹菜」,於日後作藥茶服用。另以芋莖、樹梅、未熟葡萄等物,漬鹽,沖開水服用,此對消化不良、感冒等病,謂頗有功效。

雄黃酒:飲雄黃酒,傳可避邪,除此,或將雄黃撒於家屋內外,以驅蟲,亦將雄黃塗擦豬肉,掛置廚房,備於日後毒蟲剌傷服藥,亦將酒擦抹兒孩頭額,以防生瘡毒。

長命縷:以五彩線繫兒手足,曰「長命縷」。

香馨:「香馨」則以綢布製成小形襄狀,內裝香料者,串紅線,懸掛兒孩胸前。

其形狀製成花果、烏禽、魚介、或花籠、鐘、粽等多種,極為精巧。

桃、苦、豆:是日,俗於食桃、茄子、菜豆等物,為健康長壽之吉祥。俗曰:「食茄肥到若搖(很肥胖),食豆食到老老(很長壽)」。

午時符:是日,乞符曰「午時符」裝入小袋襄,掛於兒童頸上,壓勝。

扒龍船:划龍船,為端午節日,極富娛樂興趣之盛舉,台語說扒龍船。

屆時,江上河邊,觀眾雲集甚極擁擠。龍船者,長五丈餘,中央部闊四尺五寸,高一尺五寸,樟木製,舳為龍頭,艫為龍尾,舷描龍鱗,色彩華麗,其構造亦極精妙。

俗語說「百日造船,一日過江」可知其一般。龍船器具,除彩色木櫂,銅鑼一面上寫「水仙尊王」。

舳前紅色三角旗為「龍舌」。

舳上懸一份紅布長旗,書「四時無災」「八節有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字句,為「龍目」。

艫上紅三角旗長達七尺,上書「水仙尊王」及競賽單位名稱,曰「尾送旗」,此旗於競賽時捲收。

龍船行事,始自五月初一日,打龍船鼓,燒香點燭,由道士領導,划龍船至水邊,迎水神,稱曰「請水神」。

請神完畢,龍船放置岸邊空地,而以擲笞定爐主、頭家等祭事負責人。

初二日,在燼主家中,開「龍船會」,商籌有關扒龍船事宜。

至初五當日早晨,有關者先拜龍船,香火插在舳上,以求競舟獲勝。

中午,隨鑼鼓打響,將船負肩,移至河岸。

此時沿途街民燒香禮拜,俗語說:「五月五,龍船鼓,滿街路」,即言此景。

龍船到達,對方龍船即嗚鑼舉擢,以示迎接,謂之「接龍船」。

如是,雙方準備完竣,即開始競漕。

競漕,每次三至五隻,至少有二隻。

每隻划手十五六名至三十名左右,舳二名執旗打鼓,艫一名嗚鑼,划手各執木槳力划。賽後,初十日,「送水神」。

然後將船修補,存入龍船厝,謂之「收龍船」。

昔時,比賽最後一日,尚有「謝江」之祭,極為熱鬧。俗諺云:「未食五月節粽,破裘不願放」,意即:端午節未到,雖屬初夏,冷熱不定,過端午節,始為真正夏天。

中元:農曆七月十五日

普度: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即地官大帝誕辰。

以是日,祖先歸家,無論貧富戶,均祭祖先。

普度,即盂蘭盆會,今概於此中元節日統一祭拜,其情形如下。

農曆七月初一日至三十日,街衖巷里,多輪流,延僧登壇施食,寺廟亦各建醮,二三日至六七日不等,以祭無祀孤魂,曰「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者,大藏經云:「目蓮以母坐餓鬼中,佛之作盂蘭盆會,以珍果素食置盤中,供佛,而後母得食」。

故佛家稱之為盂蘭盆會,俗稱普度。台俗七月初一日為「開鬼門」,七月三十日為「關鬼門」,而在此月中過去曾分為各地區或各業別,做普度,因每日均有拜拜,極為盛況。

開鬼門:七月初一日(農曆六月三十日午夜)開鬼門,冥府鬼門大開,孤魂(俗稱好兄弟),即無緣精靈排徊陽間。

是日下午,各戶在門口供拜五味碗(魚、肉、雞、鴨、菜等五種)、糕、粿類等,供物各插上香一枝,而燒經衣、銀紙,此稱拜門口。

此外因病曾祈願者,懸燈於門口,燈上書寫「普度陰光」「慶讚中元」,下寫弟子姓名。是日,地藏王廟祭功果,以請地藏王菩薩啟開鬼門關。

起燈腳:或稱「豎燈篙」,為祭孤魂,寺廟於此日在廟庭高豎燈篙,以供孤魂聚集之標識。

俗以燈篙豎得越高,則照得越遠,招集鬼魂亦越多;為餓鬼群集,難得應付。

平時建醮則不敢將燈篙豎立太高,祗豎立二三丈之間。建大醮,如豎立五丈多高。

街普:或稱「私普」,即稱街庄等為主體之普度,過去則多分街別區別,按日輪流祭普。

另有「市仔普」(市埸為主體之普度)、子弟普(業餘音樂團體為主之普度)等之各業別普度。

現則一律改為中元節日舉行統一拜拜。

廟普:或稱「公普」即以寺廟為主體之普度,各廟廟普日期稍有不同,例如:台北艋舺龍山寺為十三日,祖師廟為二十一日,大稻埕慈聖宮為十七日,大龍峒保安宮為十二日等不一。

Wl由是,廟普行事,如放水燈,豎燈篙等日期亦不同。

捐緣金:為籌備廟普費用,廟方由負責祭典之當事人「爐主」,派人按戶募捐、俗云「捐題緣金」,即在捐戶門戶柱貼「慶讚中元」門籤。屆時,各戶捐出財物。

經常不足祭典開支,多由爐主補短絀額數。

放水燈:廟普前夜舉行「放水燈」,放水燈者,謂將「水燈頭」放流水中,俗傳藉此引請溺死孤魂,浮出陽間,以便普度。

水燈分水燈頭、水燈排兩種。

水燈頭有圓形燈,上寫「某寺慶讚中元」,排在遊行最前。

另有小屋形狀之水燈(或稱紙厝),則排在最後。屋形水燈頭,係由主持祭典之「斗燈首」(即爐主一人,頭家三至六人,及主會、主醮、主壇、主事、天官首、福祿首等人),各持一燈,隨僧道,遊行至河邊,放入水中。

水燈排(水燈筏),即稱抬扛式燈架,大者以木材為中心,長達四五丈寬丈餘,須七八十人始能抬行。

筏左右以數條杉木或竹根紮成為筏形,分幾十格幾百格,以便每格懸吊一盞燈。燈之種類,有煤油燈、電燈、紙燈、花籃燈、龍燈、玻璃燈等,光彩迷離,無不爭奇奪艷,令人嘆為觀止,是夜,因觀熱鬧,現場極擁擠,光復後已廢。

水燈之外,遊行者手各執火炬一把,此稱「打馬火」,係由廟方按照陣頭人數分發。

陣頭大者「打馬火」分發愈多,遊行程序以路關牌、托燈、大鼓吹為前導,繼有水燈排、樂團、化裝隊。化裝隊,多由稚雅男女兒童扮裝魚蝦水族類,怜利可愛,極受沿途觀眾歡睹。

普度壇:廟當日,廟庭設祭壇稱為「結壇」。

中央懸掛大鏡一面,書「盂蘭盆會」四大字或三官大帝像。前方置上下兩層神桌。上桌置三個辛燈,下桌置神像、香爐。斗燈為米斗內,盛白米,及放銅鏡、古劍、小秤、剪刀、尺、紕製涼傘,而點燃煤油燈火者,係表示僻邪之意。

壇前為一列長達數丈之長桌,以供牲醴、漢席碗(盛在多種碗中之多種菜料)、看牲(以雞鴨、豬肉豬腳、及麵粉為材料,彫造捏成之飛禽走獸、魚介水族類,或古裝人物、歷史故事場面,如空城計,封神榜等)。

廟前左右兩邊,排置紙人,左側為山神騎獅像,右側為土地公騎虎狀。

拜亭,另置大士山像,為紙製山景,配有善才、玉女、鬼貌吐舌狀之大士頭、婆精、三藏、孫悟空、豬八戒等角色者。

其左側稱翰林所,供作中流以上之孤魂宴宿,其右側稱同歸所,供作中流以下的孤魂宴宿。

孤棚:廟前除結「普度壇」,另加設「孤棚」,以供置「孤飯」及其他多種供物。

供物均插三角紙旗,上書「普照陰光」「敬奉陰光」等字眼。

孤棚為高約一丈至二丈多,寬約二丈,舖以木板一二十坪之木台。

棚上滿載各戶供拜之祭品,如三牲、五牲、漢席、豎碟、粿粽米飯、水果、菸酒等物,極為豐盛。俗以孤魂平常無人祭祀,為此祭品應求豐足,始夠供應。

俗說:「平平四十五盞」,則稱普度祭品,祗少不可少於四十五盞。

盞係盛物竹器,依其盛置物品,各稱如雞盞、鴨盞、粽盞、粿盞等。

祭品中,雞鴨居多,俗說:「七月半鴨,不知死」,即謂七月十五日宰雞鴨為牲醴特多,又祭物疊成數層者,稱肉山。

孤飯:係由主事人派人前往商鋪分發「孤飯籠」,以捐募盛於籠中之米飯。募集後,供祭於孤棚,均於飯上插三角小紅旗一面。

弧飯,於供祭後,分發乞丐。

另由主事人派人向各鋪戶,仔收集之供物,如豬肚、豬肝、魚類等,稱曰「出碗」,祭後乃送還鋪戶。

弧棚中央,豎立一竹竿,高達丈餘,竿頭繫以金牌,三角大紅旗三面,各稱頭旗、二旗、三旗。

拜藏腳:廟普當天,廟庭另有拜「拜藏腳」之行事,多由婦女在,「藏棚」中,各預置「藏」一架,將香插在地上,祭拜「藏腳媽」,繼之將藏用手打轉,此稱「牽藏」。

牽藏,即謂,為死產者、溺死者之超度。俗信,由此靈魂可從血池浮升,而謂藏於打轉時,會漸覺沉重,蓋為此故。

按,藏者,係以竹製圓筒,高約五六尺,糊紙(產死者糊紅紙,溺死者糊白紙),並貼樓梯、舟隻等圖樣,及書貼亡故者姓名字條。

其圓筒心軸,穿以竹竿,插立地上,以便用手推轉。

廟祭:除上述廟前之供祭,廟內前殿亦搭蓋祭壇,壇內懸掛佛祖匾額。

僧道「坐座」誦經,敲嗚鐘鼓,為孤魂「化食」。

化食即指因弧魂眾多,惟恐祭品不敷供應,乃以誦經,求其以一化十,以十化百,以百化千,為之普施。

請為孤魂誦經「放燄口」。

俗以孤魂因犯罪,過食時口中吐出火燄,食物不能下咽,為此消除火燄,以期普施。「坐座」時間,長達六七小時,即自黃昏開始,及至午夜始畢。亦有祭拜一二天之久,其時間愈長,儀式愈莊重。

祭儀次序為:開壇(奏樂)、經發關、豎旗、請神、謝三界、請觀音、請孤魂、安灶君、拜藏、獻供、小施、揚旛順筵、謝壇等。

搶孤:廟普當日,另有搶孤風習,即稱搶奪孤棚上祭品,曾風行全省。

如台北近郊板橋普陀山接雲寺前,於每年七月十九日之搶孤,尤負盛名。

餘如土城、頭圍各地,亦極盛況。後因規模愈大,惟恐惹出究端,遂被禁止舉行。至於搶孤主旨,乃在以其祭品施與窮民。

所謂搶孤,則於超度終了後的一定時刻,以鑼鼓的信號開始。

因大家爭先恐後要搶祭拜的各種禮品,如米、米粉、豬羊雞鴨等,現場打成一片混亂,殺氣騰騰。

最高處的三面旗幟,同樣成了搶奪的對象,稱之為「搶旗」。

原來,搶下來的旗幟,據民間傳聞,此旗正有保護海上平安的功用,由此旗幟常可以賣出相當的價錢,同時,搶取者一般咸認為有福氣。

搶孤雖然棚棧築高,攀豋甚為危險,不過民眾卻相信不致受傷,以為搶孤如此壯觀,鬼類亦辟易而不敢來加害云。

拜普度:普度當日,各舖戶亦盛祭祖靈及無緣佛。

祭壇頂桌拜地官大帝與地藏王,,下桌拜孤魂,而道僧則挨戶誦經普施。俗語說「七月,無閒和尚與司公」,即謂農曆七月間,僧道因挨戶誦經極忙。

各舖戶對其誧經,則酬以紅包禮。

普度當夜大事宴客。除此,多以當天祭品如雞,鴨、豬肉、粿粽、龍眼、香蕉等物,分贈親朋,此謂「贈口份」俗習,是日出嫁女兒不歸寧為例。

關鬼門:七月末日為關鬼門,俗稱「謝燈腳」。

自初一日起徘徊陽間之孤魂,於此日回歸冥府。

寺廟撤去燈篙,並燒焚路燈,同時舉行祭拜。

其祭拜情形,約與開鬼門同,如是,始結束此月之普度大祭。

中秋:

八月十五日為中秋佳節,亦為太陰娘娘,即月神誕生。

入夜「拜月娘」。又此日為土地公生,祀拜福德正神誕辰。

是日,各戶「拜公媽(祖先)」及拜土地公。

供品為中秋月餅,牲醴等。另供拜「米粉芋」,因此俗謂:「食米粉芋,有好頭路」,以此日食米粉芋,祈求祖先之靈庇佑,則有良好的職業。

拜月娘:入夜,皓月當空,美景良宵,家家在戶外園院,排設香案(方形小桌,專供拜拜用),桌上一對的紅燭,供上四果(鮮果四種), 月餅之類,焚香拜月。

賞月會:中秋夜賞月。一家團圓在家中,,或筵款親朋,泛舟聚歡,或往花園山上勝地,即景吟詩等,在秋高氣爽,皎皎明月下,共度佳宵。

月餅:月餅取團樂之義,圓形月餅,為天上滿月之象徵,佳節賞月食月餅,以求人生生命之圓滿光輝。又傳昔時八月十五日為秋闈(鄉試)日期,乃於此日,月餅朱書「元」字,擲骰子得紅面四或五之數者,為奪月餅,解為「取秋闈奪元之兆」。

蓋元即狀元奪魁之意。光復後大陸來台人士帶來各省份之月餅,如廣東式、蘇,式等。

聽香、猜謎:此夜亦有聽香或猜謎之韻事,殆與元宵夜相同。

重陽節:九月初九日

九月初九日,日月皆值陽數,因為節名,曰「重陽」、或曰「重九」。

是日,士女多登高遊山,為避災害。

今則全省各地舉行敬老大會,屆時壽星聚集一地,欣祝人瑞,在本省漳州籍人不做清明節,而以此日,供牲醴祭祖先。

冬節:陽曆十二月廿二日或廿三日

冬節:日曆上,稱為冬至,在陽曆十二月廿二日或廿三日。此日,太陽行至冬至線(赤道以南廿三度半之緯度線),以後日漸回北。

此日,北半球夜最長,日最短,南半球反之。

我國及台灣位於北半球,一年之中,冬節夜最長,過此後逐漸日長夜短。

民間以冬至日到來之先後與是日天氣之好壞,作庶推測一年氣候。俗說:「冬節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年底),冬節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無霜」。

又說:「乾冬至濕過年」。

祭祖祠:冬節前,台民之同姓同宗者,祭祖祠,招友,張盛筵。

拜冬至:冬至前夜,家家忙於做「冬至圓」,為冬至團樂。冬節圓,糯米磨成米漿,壓乾,製紅白兩種,另做雞卵大之湯圓紅白各六,內包糖料、花生粉末等,稱「圓仔母」。

家有小兒,又以生粿脆染色,作為各種小玩意,如雞、鴨、狗、兔、鯉魚、金瓜、鳳凰、或魚蝦水族、禽獸、菜果之類,或作花籠、龍柱等件,俗稱「作雞母狗仔」。

冬節日早晨,以冬節圓供奉神明祖宗,燒金嗚炮。

中午後,再以牲醴拜神,以冬節圓拜祖

祭後,舊例,以圓仔一二粒、貼粘門扉、窗戶、椅桌、床櫃等處,或供奉水井、雞舍、豬舍、牛舍等處,以此犒勞其在一年間之辛勞、並祈念一家福氣。

舊慣,詊逢節,視此日為農家作各項訂約,或履行及變更契約日期。

如田地之買賣,抵當等,均於八月十五日中秋時,預先言定,先付一部份款項,至此日開始屐行為例。

尾牙:臘月十六日

尾牙:臘月十六日稱「尾牙」(為每月初二、十六日「做牙」之一年最後一次)。

是日,各戶供牲醴,祭土地公。

因土地公為商家守護神,商僩舖之尾牙,為求保祐新年利市,較之一般住戶更盛大。

牲醴中,要用雄雞,此為象徵商意昌盛之意。

是夜,大宴僱用人,以犒平日之辛苦。

惟對於其要解僱者,布一俗習,即於餐宴時,僱主將以餐食中之雞頭,特要置向將解僱之人,以為表示,此俗承傳已久,蓋為尾牙之一趣俗也。

是日,祭土地公畢,又在門口,供五味碗(日常菜飯類),祭地基主(先住家宅之孤魂),而燒經衣、銀紙。

一般居戶,亦於是日一家團圓「食尾牙」。

送神:農曆十二月廿四日

農曆十二月廿四日為送神日。俗傳,此日每家灶神帶諸神昇天述職,奏報天公,關于人間一年來之善惡功罪,並朝賀新年。

上帝即據諸神報告,定次年每戶之吉凶禍福。

天神下降:

廿五日為天神下降日,玉皇大帝帶領天神,代替廿四日昇天諸神,下降巡視,以賜人間吉兇。

民間為免觸犯,仍有禁忌,如禁吵架,損害杯碗器具等。他如,是日不得向人催討債務,否則雖被催討,可免還債云。

過年:

過年:除夕稱為過年,意為舊歲至此夕而除,明旦換新歲,俗稱二十九暝或三十暝,蓋臘月有月小二十九日,亦有月大三十日之別也。

辭年:是日下午,供拜牲醴,祀神祭祖,謂「辭年」。

神前,公媽靈前,堆疊柑塔,供年粿、春飯(飯上插春字剪紙、紙花謂春仔花、飯春花,「春」諧音「剩」,取「歲有餘糧,年年食不盡」之吉意),壓桌錢(古時線香穿制錢一百二十枚,並在其端縛紅棗,如是,錢壓在桌上,取發財之意)。

另以五味碗拜門口及地基主,用春飯拜灶、床母。

門扉後,豎放長年蔗(連根帶葉之甘蔗)三支,則取堅固家運之吉利。

圍爐:大年夜之辭年聚食稱「圍爐」。

桌下置一火爐,爐之四周,置錢多枚。

圍爐不分一家大小、傭人,均應圍爐為吉祥,因而在他鄉者,亦回家團圓。圍爐,俗以應多費時間慢食。

又以每一種菜,均應下箸食之為吉利。

並以平日不喝酒之婦儒,此夕亦喝一口為吉利。

圍爐席上菜餚,有長年菜取意長壽,菜取久諧音,魚圓、肉圓取意三元則有團圓之意,菜頭諧音彩頭即有好彩頭(好兆)之意,全雞取雞家諧音,即為「食雞起家」,均為吉祥食物。

又多食油炸食物,此因火炸食者象徵家運與旺。

他如食蚶,蚶台語另解作胖意,因而取意發財發福,且將食後的蚶殼放於床下為吉兆。

長年菜也要一根根先頭後尾,不橫食不嚼斷而食之,表示對父母祝壽。

凡圍爐所用的生菜,也不要用刀切斷,均以原狀煮食。

圍爐如果有家人外出,趕不回來時,則要空出一席,把那人的舊衣服放在席位上,表示家人的懷念之意。

分過年錢:圍爐後,長輩以壓歲錢分給婦幼為吉兆。

往時,壓歲錢以紅線穿制錢百枚,取長命百歲之義,今雖改用紙幣紅包,其意仍同。

守歲:分過年錢後,闔家團坐爐,談笑歡樂,通宵不眠,以待元旦天明,此稱「守歲」,當夜家中華燈齊亮。俗以守歲可使父母長壽,因而守歲,或稱「長壽夜」。

春聯:為迎接新正,門柱貼春聯,門扉、飯桶等處貼「春」字紅條,菜廚貼「山珍海味」,米甕貼「五谷豐登」紅條,門楣、正廳等處貼門簽,貼福祿壽字樣及各色花樣之剪紙、五彩福符。他如將「日日進財」「有美玉於斯」「黃金萬兩」「招財進寶」等吉句,併寫成一字而貼等等。

蓋指聯,文字吉祥,尢富詩情雅意,最能象徵新春氣象。

另有在門楣中央貼五彩紙條,意在迎福。喪家未滿三年,舊俗,死男者須貼青紙聯,死女者貼黃紙聯,示之。

年粿:年粿:臘月二十四日「送神」以後,家家戶戶炊年粿,如甜粿、發粿、菜頭粿、芋粿、鹹甜粿等,均為吉祥粿類,甜粿以糯米濃粿汁加糖蒸炊者,農村過去多用烏糖,叫為烏甜粿。

甜粿之外,發粿亦是主要年糕。

發取意發財,係用粳米的粿粹滲糖和酵,放置半天,粿粹發了之後,分盛大大小小的飯碗茶杯蒸熟,蒸好的發粿狀如一朵朵盛開的花。

滲用菜類者有,菜頭粿、芋粿,也有滲用豬肉、蝦米、香菇等料的鹹甜粿,及以粿皮包蝦米、菜脯米的包仔粿等。

菜頭粿的菜頭,音同彩頭,取意好彩頭(吉兆)。

年粿除了新年供拜外,又可宴客及食用,為春節最入時的食品。

甜粿可生食,或煎油或加卵粉煎食。

菜頭粿,煎後沾蒜絨豆油,或混在米粉湯內吃。

喜句說:「甜粿過年,發粿發財,包仔包金,菜包食點心」「新年食年粿,大家恭喜發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