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礐仔.糞間.堆肥

古早並無現代西化的衛生設備,房內置尿桶及女用屎桶(新娘嫁妝必備桶又名子孫桶)以備便溺之用,至於男廁以簡單用草袋圍摭四周,土中埋缸方便,缸邊放二塊腳踏磚蹲下之用,多數設置於住宅外右邊(虎邊)竹圍下,或糞間傍邊稱謂礐仔(廁所),市區便所較現代化,獨立一間有門窗是扱取式,一般農戶與市區住戶有默契,固定農戶定時無代價來清出糞便,該時代糞便是農作物重要肥料之一,因此農戶三不五時(無定時常常)送菜類給市區住戶形同代價。

人糞經一段時間發酵後才用水稀薄施肥於農作物

另糞間則堆肥間,是一般農家不可缺的堆肥發酵場所,都置於與牛稠同一處,以稻草、掃竹腳竹葉、牛稠內凡牛排泄物、人尿等堆成一堆,一段時後曰「出糞」,運到田間施肥,此非化驗有機肥,古早是種菜、甘藷、稻田不能缺的基肥。

如此說來以現代人想法,感覺很不衛生,古早農業社會,農作物施肥都靠家畜如牛、豬、雞鴨、人尿堆肥長期發酵,為基肥耕作,雖衛生上有一點問題,但發酵後的堆肥變成粉狀,不臭,有一點亞蒙尼亞的鄉野味,以當時的經濟環境,為使耕作多收成需要,是很合理辦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