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古早人的「衣」

古早人的「衣」: 回首頁

1920年代時,我們男人不論大人囝仔,都穿本島衫褲,衫是對衿仔衫,有五條布釦,褲是從兩邊褲頭向前面交叉縛褲帶穿的,老人穿大套衫台灣褲,並尚有包頭巾,縛腰帶之老一輩老阿伯。

老阿婆亦都穿暗黑系統色的大套衫黑色台灣褲,疏後頭捲一粒的老婆仔頭,纏腳者也尚多,至於年青女孩多留辮子,穿較有色彩的本島衫褲,甚少穿裙子,到了1930年代年青少女服裝、髮形才慢慢改變,她們改穿較現代化的洋裝式的被稱為雞母衫仔、跳舞衫仔衫連裙之類的服式,裙子以摺疊式最風行,髮型也流行剪短髮,被老一輩批評為無尾因鶉,該時段也流行編織椪紗衫(毛線衣)花樣有平織法及所稱鳳梨目的技巧法。年青男人也開始改穿洋服褲,著白襯衣。

我們穿台灣衫褲上學至四年級時(1935年),學校制定要穿學生制服上學規定,是正式放下穿傳統台灣服式的開始,初次穿制上學的頭一天,有些同學將學生褲的前面穿在後面,惹了大家大笑,該同學說這樣穿上大號才會方便,實在說的也有理!

到了戰時,布料也設定配給制,綿布缺貨,以代纖維布代替配給,此仍德國發明之號名FIBRE布料,其原料是紙纖維,因此不堪水洗,新衣未洗就破裂,因此當時嘲諷人,常用「你像FIBRE」意思是不堪一擊之人。

農民在田裡耕作,夏天以破衣遮身、赤膊尚可渡過,至於冬天只好用裝米布袋,以兩條繩索穿孔固定布袋,將兩條繩索掛在雙肩禦寒,此仍該時代在田間常有看到的場景,女人則以撕內裾補肩頭方式,補家族破衣。

至昭和十八年左右社頭方面,用鳳梨、瓊麻纖維,織出硬碰碰的布料,雖不柔軟,可是很耐用,不久和美地方也織出被稱為和美織仔布,和美織仔特色是較柔軟,花樣一律四角目花,到光復後仍甚受歡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