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89)湳底里﹙4﹚

聖誕平安快樂!!

聖誕夜(點入網路)有平安夜歌詞的德文原文、 英文譯文與中國五四運動時期 基督徒劉廷芳的中文譯文。

平安夜Slient Night - YouTube (點入網路)


耆老座談會紀實(89湳底里﹙4

湳底里4

時 間:89年5月21日(週日),下午三點至五點

地點︰湳底里龍水宮

出席耆老︰陳灶傳等16名

編號

姓名

住址

電話

生日

01

陳灶傳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59

04-8851095


02

陳炳燈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59

04-8855557


03

陳慶隆

溪湖鎮媽厝里湳底路40-6

04-8815398


04

黃木(日楠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5

04-8857971


05-

陳明同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59

04-8855535


06

陳樹根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58

04-8852431


07

陳樹培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59

04-8857187


08

顏瑤漢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23

04-8859275


09

陳啟章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16-3

04-8819000


10

陳松林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29

04-8851082


11

陳深諸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29

04-8855957


12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59

04-8821462


13

溪湖鎮媽厝里湳底路31

04-8857177


14

陳振豊

溪湖鎮媽厝里湳底路27

04-8853252


15

陳宗禮

溪湖鎮湳底里湳底路54

04-8853766


16

陳志堅

溪湖鎮媽厝里湳底路27-3

04-8853225(O)

04-8854947(H)


主持人︰李秀芳

座談內容︰教育

日據教科書(網路圖)

陳慶隆:

一樣的師傅在教,大家都是差不多啦,獅陣也一樣的意思啦,師傅在教,你要是勤習的就勤習的,振興的就振興的,不同師傅,這是不太相同。

主持人:

那第六條有要補充的嗎?那咱們來說第七條哦,咱這邊以前讀書哦,有漢學仙在教嗎?

陳灶傳:

那裡以前是講習所。

主持人:

是不是集會所那裡呢?

陳灶傳:

就集會所那裡,那裡有白天的也有晚上的。

主持人:

白天在教什麼,晚上在教什麼?

陳灶傳:

白天是教較小孩子的,晚上教老的,沒讀書的人。

主持人:

就是以前沒讀書,晚上來補習的意思,那白天就是都是小孩子就對了。

陳明同:

差不多六、七、八歲的也有在教。

主持人:

那在教的內容都是在教什麼?

陳灶傳:

日本時代都看日本書。

主持人:

那老師是日本人還是。

陳明同:

老師是咱在庄的人。

主持人:

都在庄的人哦。

陳灶傳:

有的老師兼的啦。

陳明同:

以前咱這裡有的是湳底里長教的啦。

主持人:

那麼里長的大名呢?

陳主任:

鎮長到了,讓我們掌聲歡迎。(鼓掌聲)

主持人:

謝謝鎮長前來指導鼓勵,是不是邀請鎮長幫我們講些話?(鎮長表示座談先繼續進行!)

主持人:

  所以咱們以前在教的就是以前湳底里的里長囉,那他的大名呢?

陳振豊:

現在說的私塾哦,這是我聽上一代講的,古早的學堂叫私塾,這是很早的,我記得在我是小孩子的時候,大概五六歲,住在那附近,有去玩過,像清水那邊的後面,以前是咱這裡有一間書房在這裡,那當時阿祖做小孩的時候,最早書房就在那裡,在我是小孩子的時候,看到那間書房是用竹管蓋的,我是小孩子的時候去那裡玩,已經沒有在教了,所以在之前,有在那裡讀的差不多已經有八十幾了,九十幾歲以上,以前在那裡讀的。

參考資料(1)

「漢學仔」

漢學堂 (網路圖)

「漢學仔」就是清朝與日據時代,「漢文仙」教導孩童學習漢文之處所,年輕人可能沒聽過。據悉,雍正十二年(1734),台灣各地平埔族村社已經普遍設立「漢學仔」。
根據吳俊德「阿德戲館 的解說,「漢學仔與學堂的意思相近,可能是漢文仙(漢文老師)的家裡,可能是宗族的祠堂,可能是廟宇的廂房,甚至是榕樹下等等,由漢文仙教導學童讀漢文, 有的是不收費的義學,有的是由地方的士紳或團體出資聘師,有的是學生自已給老師束脩(鐘點費)。如果是識字為主的,一般教三字經、昔時賢文、千金譜等等, 能唸到唐詩宋詞、甚至四書五經者,已經是飽學了。」如今「漢學仔」焉在,可有遺址可尋?

私塾 (網路圖)

陳振豊:

那個時代,照理來說是日本明治大正時代,到後來,建了一個講習所,建在哪裡呢,現在阿明你們隔壁那裡,那就是我們以前的土壟間啦,以前就是里長陳添發他在那裡教,叫做國語講習所,當時在那裡在教,我已經會了,這是一段啦,那這段之後,這間夜會哦,我已經來到媽厝國小做教導校長,當時有辦適合民眾的補習班,那學校有派老師來教,我也在那裡教,有時候也代課幫忙教就對了,庄裡私塾的情形是這樣,要說很早的私塾哦,我在看差不多九十幾歲當時,因為住在我們清水後面那裡,以前有請這個私塾,到後來日據時代的時候,第二階段就是教日語,以前是教漢文啦,現在教日語的時候,在阿仁他們旁邊那裡,那裡以前是我們的土壟間,那裡是國語講習所,再來光復之後,學校要來辦理適合名眾的補習,在集會所這裡,辦這個補習班,這個在我任內,當時我有辦,這我可以跟你補充,私塾是這樣的。

參考資料(2)

「國語夜學會(日文)」(暗學仔)

夜學會讀本,修了證書 (網路圖)

在語言政策方面,之前日本雖推廣日語,但不禁漢文、方言的使用。在中日交戰後,報紙先禁漢文版,廢除報紙漢文欄等。日人還利用皇民文學實際操弄《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戰略》,徹底消滅《台灣本土》文學創作,取而代之的是《日本建國理想主義》、《志願報國熱血主義》,以強化統戰台灣人為日本國《報效國家》主動參戰的意識!昭和15年(1940) ,日本成立「大政翼贊會」,極積在台灣推動「皇民化運動」,其中包括了推廣日語、改日本姓名、演唱日文歌,穿日本和服等等,其間並藉由(簡易)國語講習所及「國語夜學會」(暗學仔),教導失學或婦女文盲學習日語(網路轉載)

主持人:

謝謝校長,請問一下哦,那咱們這邊以前有出過秀才嗎,在湳底?

陳振豊:

這秀才是怎樣說呢,在 1894還是1895年,當時是在戰爭,叫做甲午之戰的之前,看看那時候有沒有啦,我聽說啦,以前考秀才就要到大陸去考啦,但是我聽說我伯父說,那時候要是台灣沒有割讓給日本,有可能會去考秀才啦,所以在甲午之戰那當時,他差不多有十幾歲,他當時的記憶很好,有一次我和他說到台灣當時的民族英雄,但是被日本人說成土匪,那他們為什麼會被叫做土匪呢,因為他們抗日啊,台灣在甲午之戰當時割給日本啦,割給日本咱們台灣人不知道啊,我聽我的阿伯說,日本人來就問說,都跑到哪裡去了?日本刀拿來,人家的脖子手指就要割下來,誰要是沒有服從的話,他都會割,但是不知道啊,咱台灣人那時候也是不知道,莫名其妙啊,咱們祖先來這裡開墾荒地,怎樣都不知道台灣割給日本了,結局是有的就招軍買馬起來抗日,當時我伯父在講啦,一位叫做羅福生啦,羅福生哦這個名字,可能是抗日的份子,他們說是土匪啦,後來他抵抗之後輸掉了,被抓去要上刑場,那上刑場的時候,才跟他說你有要留遺言嗎,墨盤和筆拿去寫,他寫給他老婆的,寫說,「憂民愛國,以致人就報罵,今粉身碎骨,無事不成,無功以敗,望卿忠義兩全,以竟我志,未譜何時平定,相言以卿,九泉地下,那他才題一首詩,“紛紛花雷知賢明,含笑以下我題詩,自從那日雲分手,日落如今來戀愛,有錢難買少年時,股湮商職敗自說,說未見二鄉起初名”我那時候說伯父,你怎麼記得這個,那時候我伯父要是還在的話,已經一百多歲了,當時他是十幾歲,日本要來上刑場,刊出來的新聞,他就記起來,那他念給我聽,換我聽了就記起來,所以說當時咱們台灣抗日的一位份子,當時也有這樣的經過,我是親耳聽我伯父說的一個故事,這裡我順便跟大家報告一下,所以教育問題,我多少也有關係,在這裡我就補充這個。

主持人:

那針對第七點還有要補充的嗎?

陳明同:

  還有一位哦,在日本時代,有在教漢文的,算是私人的,那是偷教的,說實在的那時候不能教漢文,有一位老師來我們庄內來教,那就大家邀一邀就去讀這個漢文。

主持人:

叫什麼名字還記得嗎?

陳明同:

老師叫陳憨。

主持人:

哦,陳憨哦,那在庄內的哪一帶?

陳明同:

在庄尾。

陳樹培:

在第八鄰那裡,在高速公路下那裡。

主持人:

在第八鄰就對了,那第七條還有要補充的嗎,那再來第八條,咱這邊以前的種田,水利灌溉設施的部份,有一些什麼圳埤嗎?

參考資料(3)

民俗思想起-化穀為米土礱舂臼 (點入網路)

「土壟」外表以竹篾細密編織圍筐,裡面以紅黏土加鹽水拌合而成,乾後硬度有如石材,上下座均為圓形,上下座相吻合處各以質地堅硬木角條嵌入並使之相錯,上座竹筐 ...

土壟

土壟間 土壟(網路圖)

【土壟間】穀物加工過程

●穀物熟成採收曬乾後
●用土壟、木壟或石礱〈有齒痕的, 用來磨鼓的石質器具〉將榖壟破。
●再用石臼或木臼把米糠麩皮撥掉〈用杵在臼裡擣擊〉
●小麥經石磨磨細即是麵粉

俗稱「土人仔」的土壟(toolioong,又 稱土礱)是台灣早期脫稻殼的工具,也是昔日農稼人的共同記憶。但隨著水力及電力輾米的興起,佔空間、花人力的土壟,也走向沒落、遭毀損之路。

壟的構造類似石磨,分上下兩層,外圍以竹片編製,內裝紅土充實,製作過程是很費功夫的。早年「土壟師」是十分受人敬重的行業,製作土壟約莫十五至二十個工作天,除了得準備全套材料給師父使用外,還要 提供吃住。俗話說:「殺雞才會好挨」,巧妙地傳達重達三百多斤的土壟,推轉起來能否省力,除了取決於師父技藝的精巧外,也要端視地主的招待是否周延。

未完待續

下回訪問湳底里耆老們(5)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