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座談會紀實(83)忠覺里1﹙陳仁賢﹚
時間:89年5月11日(週三),早上九點三十分至點十一點
地點︰蕭美玉小姐家
訪談耆老︰陳仁賢﹙八十三歲﹚,黃碧
主訪人:李秀芳
訪談內容︰
忠覺里
陳仁賢:
不是,我是忠覺里人。
主訪人:
後溪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
黃 碧:
以前有二條溪,一條是灌溉用水,一條是排水。
主訪人:
灌溉用水是什麼溪名?
黃 碧:
從濁水溪過來的。
陳仁賢:
溪湖有慶豐圳、大義圳、西溝。埔心到溪湖是西溝第二圳,是從八堡圳分過來的,西溝第二圳又分成崙仔腳支圳和巫厝支圳。大義圳是用清徹的水,西溝是用濁的水。
主訪人:
西溝和崙仔腳線支圳是用同一條的?
陳仁賢:
西溝一圳是在員林,與溪湖比較沒有關係。媽祖宮那條是西溝和大義圳。
主訪人:
兩條有一樣嗎?
陳仁賢:
水的系統是一樣的,在廟的較南邊五十米是巫厝支圳。
主訪人:
巫厝支圳和西溝二圳一樣的嗎?
陳仁賢:
相同,西溝、巫厝支圳和崙仔腳支圳都是西溝二圳的系統,西溝二圳才又分小條的。
主訪人:
媽祖宮南邊五十米就是巫厝支圳。
陳仁賢:
對。西溝二圳圳尾在這邊,圳尾才是屬於溪湖的區域。
主訪人:
排水溝呢?
陳仁賢:
就是灌溉用和排水用都是同一條。
補充資料:
溪湖區主要河川
(一)舊濁水溪:西與二林鎮為界,合併八堡圳稱為公共埤圳。
(二)大義圳:───水源來自田尾鄉、溪仔頂。
(三)慶豐圳:
(四)義和一圳:水源取自溪湖鎮西勢厝。
(五)義和新圳:連接義和圳。
溪湖之水利區域,為八堡圳下游另導濁水溪水灌溉之十五庄圳(現稱八堡第二圳)。
民國十二年,依據日據時代水利系統暨地勢之需要,合併原有公共埤圳、慶豐圳、大義圳及義和圳等改設「八堡水利組合」。
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八堡圳水利組合,改稱「八堡農田水利委員會」。從民國四十六年起八堡水利會合併八堡、北斗、彰化、南頭等水利委員會而改稱「彰化農田水利會」,總會設在員林鎮。
貳、光復後
台灣光復後,政府與修水利,發展農業疏導水源,灌溉農田為水利會之努力目標。受會農田,水稻生產量增多,農村經濟倍加繁榮,誠為政府一大德政。
溪湖水利區,僅於舊濁水溪之北岸,區域跨越田尾鄉、溪湖鎮、埔鹽鄉、由二十二個村里所組成,有四條主要灌溉渠道:
(一)慶豐圳
(二)大義圳
(三)義和一圳
(四)義和新圳
灌溉面積有二千四百多公頃,南北長有二十二公里,東西寬度有七公里。
溪湖工作站之水源,係引用舊濁水溪之地面水,通常春季乾燥缺水,需靠抽水機抽地下水補充灌溉。夏季多雨,水量充沛,可以均勻分配灌溉。
參、參考資料
(一)溪湖鎮誌
(二)彰化農田水利會灌溉區域溪湖站、埔心站平面圖
主訪人:
所以主委您是尾厝(註:忠覺里的老地名。)的人?
陳仁賢:
對。
主訪人:
您已經住多久了?
陳仁賢:
我在那邊出生的。
主持人:
祖先呢?
陳仁賢:
我的祖先也在那裡。
主持人:
尾厝是不是都以姓陳的為主?
陳仁賢:
十個差不多有八個。
主持人:
祖先的脈系一樣嗎?
陳仁賢:
脈系我看我家是屬於第六房。
主持人:
忠覺里以前有什麼小角頭地名嗎?
陳仁賢:
那是小地名,忠覺里有後壁厝、頂厝、下厝這樣而已。
主持人:
只有這三個地名而已。總共分幾鄰?
陳仁賢:
十二鄰。
主持人:
後壁厝是第幾鄰?
陳仁賢:
第一鄰是後壁厝,頂厝是二、三鄰,下厝是四、五鄰,甲九內是六、七、八、九、十鄰,現在新厝是十一、十二鄰。
主訪人:
新厝是新建的房子的地名嗎?
陳仁賢:
是。
主訪人:
現在你們都稱那裡為新厝,以前那個地方是沒有地名的?
陳仁賢:
以前那個地方沒有地名。
主訪人:
所以忠覺里後壁厝是第一鄰,頂厝是二、三鄰,下厝是四、五鄰,九甲內是六、七、八、九、十鄰,新厝是十一、十二鄰。
陳仁賢:
對。
主訪人:
您知道住的戶數嗎?
陳仁賢:
人數合起來有一千五百多人。
主訪人:
您知道戶數嗎?
陳仁賢:
沒有什麼了解。
主訪人:
姓陳的住在什麼地方?
陳仁賢:
除了第一鄰以外,其他姓陳的比較多。
主訪人:
可是新厝應該都是雜姓為多?
陳仁賢:
那邊較複雜有外地的人來買的。
主訪人:
為什麼稱為後壁厝呢?
陳仁賢:
這我也不清楚。
主訪人:
頂厝和下厝是不是一個在北邊,一個在南邊。
陳仁賢:
下厝就是屬於下面,頂厝就是屬於大路邊。
主訪人:
大路邊是不是彰水路?
陳仁賢:
不是,是崙仔腳路以北就是頂厝,崙仔腳路以南就是下厝。
主訪人:
甲九內呢?
陳仁賢:
頂街是八、九鄰,甲九內是六、七鄰。
主訪人:
阿伯,您說尾厝是?
陳仁賢:
尾厝是整個大地名。
蕭美玉:
周厝是不是算在忠覺里裡面?
陳仁賢:
有,後壁厝第一鄰。
主訪人:
所以後壁厝裡面還有周厝。
陳仁賢:
對。
主訪人:
以前這邊都是在做什麼產業?
陳仁賢:
以前都是經農。
主訪人:
種甘薯?種稻?
陳仁賢:
以前種稻,插甘蔗,種菜。
主訪人:
以種稻為主?
陳仁賢:
對。
主訪人:
插甘蔗是在日本時代?
陳仁賢:
對。光復後也有人在插甘蔗。
主訪人:
蔬菜是不是冬尾時才種的?還是全年的?
陳仁賢:
就是果菜市場成立後,溪湖鎮的菜農的收入較好,溪湖鎮種菜的人很多,不但溪湖,田尾、埔鹽、埔心、二林,就是鄰近的一些鄉鎮,現在都已經拿來溪湖賣。
主訪人:
您小時候看到的忠覺里主要的通路是什麼路呢?
陳仁賢:
崙仔腳路是通彰水路。
主訪人:
所以忠覺里的人都到永安宮拜拜。
陳仁賢:
對。
主訪人:
但是那邊的角頭好像也有自己的廟?
陳仁賢:
有。
主訪人:
像後壁厝?
陳仁賢:
慈母宮。
主訪人:
是王母娘娘嗎?是什麼時候開始拜的?
陳仁賢:
是,差不多有十年了。
主訪人:
之前是祀奉什麼?
陳仁賢:
之前我不了解。頂厝是玄天宮。
主訪人:
是拜什麼?
陳仁賢:
現在的人什麼神都拜。
主訪人:
玄天宮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下厝有嗎?
陳仁賢:
這是寫頂厝合在一起祀奉的。除了後壁厝以外,其他的都合在一起拜玄天宮。
主訪人:
有什麼節慶嗎?是不是配合媽祖生日?
陳仁賢:
媽祖是舊歷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和媽祖生日,還有中元,永安宮的大拜拜就這樣子。
主訪人:
有沒有諺語和歌謠?
陳仁賢:
沒有。
主訪人:
陣頭呢?
陳仁賢:
獅陣是刈香的時候才有的。
主訪人:
有沒有南管和北管?
陳仁賢:
以前有,後來就沒了,學南管的,是光復後學的,差不多有十個人在學,在第八鄰陳合和家裡學的,請頂寮的人來教的。
主訪人:
有沒有歌仔戲,或布袋戲?
陳仁賢:
沒有。
主訪人:
有比較特別的傳說嗎?
陳仁賢:
沒有。
主訪人:
忠覺里以前有沒有人在教漢文?
陳仁賢:
沒有。
參考圖︰
1插蔗、2整蔗園、3收割甘蔗、4蔗園、5運蔗、6製糖工廠﹙網路圖﹚
未完待續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