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溪湖老街元氣工作營參考資料 :回顧街頂拚街尾
回顧溪湖鎮特有懷念迎晚燈
街頂拚街尾簡介
街頂拚街尾簡介
時代是大正十年,媽祖生日搭戲棚,相爭敬神而賭氣,民藝比賽拚暗暝,
十字路為分界拚,晚燈囉咧透晚迎,街頂出名大杉兄,街尾煙筒爭輸贏,
雙方搏鬥拚陣頭,分夜出陣互拚鬥,車鼓獅陣鑼鼓哮,入夜街內熱噪噪,
街尾家婆目仔兜,街頂竹竿串出頭,西螺鹿港請透透,拚輸藝閣請來逗,
活動日期數暗暝,比藝午夜才收戲,到了戰時被禁止,鄉村趣事憶兒時。
街頂拚街尾
昭和八年(1933),我八歲時,曾親自到媽祖廟口(溪湖福安宮)看二野台戲大車拚,廟埕東邊一台,由南部請來一團布袋戲,西側一團是重金聘請,專在戲院演出歌仔戲團,兩團都是為拚戲不惜重金聘請來演出的。
昭和八年(1933),我八歲時,曾親自到媽祖廟口(溪湖福安宮)看二野台戲大車拚,廟埕東邊一台,由南部請來一團布袋戲,西側一團是重金聘請,專在戲院演出歌仔戲團,兩團都是為拚戲不惜重金聘請來演出的。
當時溪湖庄內有,目仔春福的“小羅天”,阿呆仔的“中羅天”,胡里的“大羅天”等三團布袋戲團,棄本地,迎外地,就是為拚戲! 大戲(由人扮演戲)棄境內“子弟戲”也棄,常請來溪湖演出的“蓮花池斜嘴旦”歌仔戲團,特聘請專演內台(戲園)歌仔戲團來對台!可見拚戲 競爭 之劇烈。
先說野台戲通常日間演出戲碼是「文戲」先酬神“扮仙”後始演戲,通常演「陳三磨鏡」,「三伯英台」等文戲。
附註︰(依慣例酬神野台戲有演出“扮仙”後就算完成任務,如逢不可抗力,如大風雨等停演也可拿全酬金額。)
熱鬧戲碼在夜間,日治時代昭和初期溪湖地區,照明電燈尚未普遍,只市區商店、公司及街道路燈照明,其他市區內小店頭及莊腳住宅夜間照明,都點電土燈(瓦斯燈)或番仔油燈(石油燈),因此野台戲照明,也多數點燃電土燈演出,為拚戲,兩台戲團都申請野外臨時電加強照明外,也預備演出機關變景用。
戲棚前方,開演前觀眾為佔位椅橑、椅子就排一大堆,戲棚四周攤販雲集,廟埕四周就先奏出開演前熱鬧氣氛。
布袋戲
開演鑼鼓響起,群眾各站自己嗜好布袋戲或大戲前觀戲,布袋戲演“封神榜”大戲演“火燒紅蓮寺”,兩團對台各不相讓,布袋戲靠舞台小,容易操作,在熱鬧電光炮聲中,布袋戲頻頻機關變景吸引觀眾,其中有二景印象特別深刻是哪吒跳入東海,海波滾動活動海景,另一景費數分鐘演出的蓮花化身埸景,將荷葉梗折成三個骨節,三個荷葉按上中下按天地人,漸漸顯出骨幹,再變肉身,着衣跳出如幻似夢精采場景,七十年前就有用如此幻燈技藝。
開演鑼鼓響起,群眾各站自己嗜好布袋戲或大戲前觀戲,布袋戲演“封神榜”大戲演“火燒紅蓮寺”,兩團對台各不相讓,布袋戲靠舞台小,容易操作,在熱鬧電光炮聲中,布袋戲頻頻機關變景吸引觀眾,其中有二景印象特別深刻是哪吒跳入東海,海波滾動活動海景,另一景費數分鐘演出的蓮花化身埸景,將荷葉梗折成三個骨節,三個荷葉按上中下按天地人,漸漸顯出骨幹,再變肉身,着衣跳出如幻似夢精采場景,七十年前就有用如此幻燈技藝。
附註︰(太乙真人的“蓮花化身”之術:“太乙真人將花勒下花瓣,鋪成三才,又將荷葉梗折成三個骨節,三個荷葉按上中下按天地人,真人將一粒金丹放於居中,法用先天,氣運 九轉,分離龍、坎虎,罩住哪吒魂魄往荷蓮裡一推,喝聲,哪吒不成人形,更待何時!'”這一情節的早期雛形始見於《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為骨、藕為肉、絲為筋、葉為衣而生之。(故事考源---杜萌若)
大戲
大戲也使出揮身解數,大顯工夫,電光炮聲不亞於布袋戲,除實人才能演出大武行(俗稱撥武),及吐劍光大鬥法外,演神鷹飛出在觀眾頭上飛翔一圈飛回舞台精采一場那時代可說精彩絕倫技藝。
賞金
兩團各獻絕技,電光炮聲外尚有另一種炮聲,頭家、爐主、地方士紳賞賜戲班賞金時,嗚炮聲,賞賜方式以紅紙寫某某「賞金十圓也」等,當時一斗米八角左右,賞金行情五圓、十圓較普遍,賞金紅紙張貼舞台上公示炫耀,戲結束時看紅包數,分出勝負。
鑼鼓喧天迎晚燈
本鎮史記上所稱“街頂拚街尾”迎晚燈,日治時代自大正10年起昭和11年至,有16年民藝競賽烙印在溪湖鎮歷史上。
那時代昭和初期,群童追看自動車(現稱汽車),猜疑畜音機內藏有小人發聲等,謂該封建時代,今回想起來是很可笑,不是,是“莞爾”的童年回憶事。
近百年來科技突飛猛進時代
科技突飛猛進,不知飛機是何物到隨心所欲乘飛機世界旅遊的現代。
養子防老,多子多孫炫耀是已不合時代的期待!現社會小子化,老化人口必須養成自立,不依靠子孫的新思維。科技是帶來人類幸或不幸,待歷史解答!真的我們逢到,“身享受而心空虛”不可思議時代。
養子防老,多子多孫炫耀是已不合時代的期待!現社會小子化,老化人口必須養成自立,不依靠子孫的新思維。科技是帶來人類幸或不幸,待歷史解答!真的我們逢到,“身享受而心空虛”不可思議時代。
街頂拚街尾溪湖“迎晚燈”
話歸正題,封建時代只有聽講古,集體弄獅練武,唱南.北曲為娛樂,因農業時代,民間多熱中於迎神賽會為年度大行事,“街頂拼街尾”迎晚燈是應時代而產生的民俗技藝活動,尤其
農曆三月是農閑期也逢“媽祖生日”舉辦刈香、出巡等行事,是民俗技藝活動,最佳時期。
溪湖“迎晚燈”當年到黃昏聽鑼鼓響起,就知迎晚燈隊伍已出陣,中街二層樓店向街道露台上站滿老.幼待觀鬧咧,中街街道兩旁,已由鄰近鄉村為看熱鬧集聚人群。
先聽到開路大鼓為首,繼而出陣的陣頭,有弄車鼓、老翁背老婆、桃花過渡、犁田歌、布馬陣,南管、北曲古樂奏,武術團︰ 獅陣(包括武術表演者)、宋江陣等民俗技藝團,藝閣、雜技等鬧咧滾滾出現表演併鬥。童年難忘的回憶!
先聽到開路大鼓為首,繼而出陣的陣頭,有弄車鼓、老翁背老婆、桃花過渡、犁田歌、布馬陣,南管、北曲古樂奏,武術團︰ 獅陣(包括武術表演者)、宋江陣等民俗技藝團,藝閣、雜技等鬧咧滾滾出現表演併鬥。童年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