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治台1684年起,先派施琅來治理,乾隆時派藍鼎元,福康安來執政治,
同治年間沈葆楨,繼派銘傳治台政,兩位各政用心行,改革庶政而揚名,
首提總督沈葆楨,調整區域施行政,南北平行全島衡,建立防外謀事成,
撫蕃解禁通蕃界,開闢三路倚山崖,帶兵親自闢東西,打通山路至東台,
台灣巡撫劉銘傳,光緒年間治台灣,驅逐法軍雞籠海,勵志將兵氣高昂,
為防外患建砲台,建鑑巡邏領海內,聘請德日軍事界,調訓精兵抵外害,
覺知時代的進步,經濟推進需另謀,推展交通農工商,貿易擴至南洋路,
1890基隆新竹境,克苦建造鐵路成,設商務局理商政,海外貿易大繁榮,
鼓勵農作存糧豐,築湖蓄水建堤防,埤圳灌溉四方通,改良農品富庶農,
各政革新需經費,收支不平難施為,施行土地重清丈,正確征稅圖平衡,
清丈彰區十三堡,公正處事民映好,開明知縣蔡麟祥,公平征稅官民和,
繼任墨史李嘉棠,糊塗清丈起風浪,民怨四起齊反抗,九段率眾反官方,
1891銘傳被迫退,接任官員守舊制,革新五年費心多,徒勞無功功儘廢。
(文由三叔公黑白想黑白講轉載)
網路參考資料
網路參考資料
台灣清治時期- Wikipedia- [ Translate this
page ]
臺灣逐步增置廳縣
1684年(康熙23年)4月14日,臺灣(時為台廈道台灣府)正式納入清朝版圖,隸屬福建省,廢除天興州、萬年州,改設台灣府,下轄「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三個縣,府治設在今台南市;1718年康熙57年間,藍廷珍升任南澳總兵,返鄉論及鎮守南澳事宜,藍鼎元乃上書數千言,1719年施世榜在二水一帶興建水圳,引濁水溪灌溉,人稱施厝圳或八堡圳,為清代台灣最大水利工程。1721年康熙60年,朱一貴起事反清,藍廷珍奉令平台,藍鼎元奉邀隨行,後應漢人拓墾範圍擴張又於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增設彰化縣、淡水廳,雍正二年准廣東人可移民臺灣,雍正5年將原隸屬台灣府之澎湖改設為澎湖廳,雍正十年首度開放憑證攜眷渡台,大量漢人攜眷渡台;1760年5月清廷准台民攜眷來台,攜眷入台移民漢人者眾多,掀移民高潮。1784年設鹿港為新港口,鹿港開始成為台灣中北部的政治、文化、經濟的重鎮。到嘉慶十七年(1812年),宜蘭地區因吳沙率領群眾佔噶瑪蘭族土地,使人數之和達數萬之多,應居民要求故又增設噶瑪蘭廳,之後並重新畫區,1787年(乾隆52年)因林爽文事件,為嘉獎諸羅縣協助平亂之百姓而將諸羅縣改為嘉義縣。但大體上,清廷的治台政策,主要仍是依循內地的統治情況,視情況先鼓勵人民開墾,其後再由官方在隨後設置行政單位,或是依據軍事的需求來調整。此種策略一直到1874年日軍在牡丹社事件中侵犯斯卡羅王國之後,才有所改變。
沈葆楨到任不足一年,被提升為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而離開台灣,以致其改革構想未完全實現,但由其繼任者、福建巡撫丁日昌繼承下來。丁日昌和沈葆楨一樣是屬於清末改革運動、「洋務運動」的推行者。其施政計劃,包括把沈葆楨的政策推進更上一層外,為強化台灣內部以及與清廷的連繫,敷設通信用電線,以及在基隆至恆春之間建設縱貫鐵路等。但是,丁日昌的任期也很短,在任中所實現的主要業績,只有台南與打狗間及台南(府城)與安平間、合計九十五公里的通信電報用電線敷設而已。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廷認為列強對清領土及屬地抱有企圖。日本出兵台灣(即牡丹社事件)以後,直接以武力攻擊台灣的是法國。法國為著清朝的藩屬國越南發生中法戰爭,1884年四月派艦隊強行侵入基隆港,除測量港灣外,並強制購買煤炭。同年八月,又登陸基隆將砲台加以破壞,並在市街遊行威嚇後撤退。其後,又於九月攻擊基隆及淡水、十一月至翌年(一八八五年)二月期間,反覆地攻擊基隆周圍,法軍一時也曾佔領。但是結果未能完全佔據台灣北部,於是將目標轉向防衛較弱的澎湖島,1885年三月底佔領澎湖。及至四月中旬,以越南成為法國的保護國為前提,成立清法兩國停戰協定,解除對台灣海上的封鎖並由澎湖島撤兵。這次法國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使清政府認識台灣的重要性,成為台灣清治消極轉變為積極的關鍵。(文網路轉載)
標準 YouTube 授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