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立春田野一遍綠(春耕附錄)


立春田野一遍綠
話說︰先民入台當時稻作
先人早期來台初期台灣有野生稻,品種比大陸好,但原住民不善農耕,又沒有農具,稻禾成熟時用手採拔,一甲稻田要幾十天才能採收完,開墾時也用手挖地,產量自然不多。
據渡台楊姓先民老輩傳述:入墾時在四周環繞著沙崙的溪埔盆地平原上,開始,搭草寮、拓荒、開墾、以大陸耕農經驗,在此新天地,除雜草、搬石頭、墾地、種雜谷,初期生活以採野生稻禾、野菜、捉溪魚蝦、獵野味(野免類)為糧,渡日。
當時先住平埔族群很早就懂得耕作,他們耕作的方式相當簡單,卻非常有效,他們通常在離住家不遠的地方找一塊地,先將樹林砍掉,然後以火焚燒,利用焚燒樹林所留下來的 灰燼為肥料,等待來年土地肥沃了之後,就以樹枝做的木棍在土地上挖洞播種,二、三年之後,土地利用的差不多了,又換鄰近的另一塊地砍林燒樹,週而復始。
這種耕作方式,相當經濟,通常是女人的事,男人即從事狩獵工作(獵鹿、兔、捕魚等),後與入台墾民以出租、賣地等方式讓渡耕地,慢慢地向四方遷徙。
墾民經勤耕一段時間後,發覺此未曾經耕耘過的處女地,非常肥沃,不必施肥種植的農作物,也能有意外的收獲。
依據「發現台灣上冊」描述:不論種稻或植蔗,收成都令人驚喜,因為台灣「土地肥沃,不糞種;糞則穗重而仆(施肥的話稻穗會飽滿得倒下來)。下種後,農民也「聽其自生每畝數倍內地」,後施設水路引水入田後,將陸稻改作水稻增加產量。以上是略述渡台墾民稻作過程。
播田
秧籠仔及秧桶船
現代的機器「播田」,以一部耕耘機作業,一甲地不需多少時間,但見機器在水田中來回幾趙即告完成,但傳統插秧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通常需要三四人同時在田 間以半蹲姿勢作業;自水田右側「起工」每人以橫排方式插種五欉,插到第五叢時,移動右腳後退,再插種次排到第三叢時再退左腳,如此反復的步步後退,秧桶船也 隨手移動,正是俗諺所云:「起工對清明,播田倒退行」的寫照。
古早播田
穀種
過了大寒,或者立春前後,先將穀裝在米籮泡進水中,用意在使它吸收水份以利發芽,大約三天整再整個籮筐取出,自然濾去水分後,再覆蓋麻袋之類,保持種穀的濕度與溫度,早晚加以攪翻穀粒,大約十天後,穀子就萌出白色的芽。
浸穀種的同時,一面要整理「秧床」,在稻田選一處排水良好又避風的角落,如果太空曠就要編草屏避風,秧床選飽含水份柔軟的田土田地,播下穀種。

(全部插圖名畫是將 王華東博士的台灣民俗風情畫中選載推薦給各位共賞
此幅名畫中,水牛犁田、打平坦秧床、播發芽穀種(秧苗)、秧苗園顧鳥仔的稻草人、遠眺的竹圍、竹管仔厝、稻草綑、菜瓜坪、農婦送茶水、天空飛翔的白翎絲,無一不是懷念的事物。

春耕的程序非常繁複.在此同時或稍後,農家也著手整田,首先是駕牛「犁田」,要用牛力人類就想辦法要牠來牽引犁,開始用一根橫木駕在凸起的背背上,再由橫木拉繩到犁曳引。
「牛 擔」套在牛的肩背上,那模樣有點像人類在挑擔,牛擔是以竹子的根頭部分,在竹子生長期利用工具使之彎曲成型,擱在牛凸起的肩背上,兩端又微微反向彎曲,用 來繫索向後拉到「牛後躂」,一條橫木置於牛後, 中間有一個圓鐵環,犁就扣勾在這個環上把牛、犁連接成一體,轉彎前進都活動自如。
牛 擔是以竹子的根頭部分,在竹子生長期利用工具使之彎曲成型,擱在牛凸起的肩背上,兩端又微微反向彎曲,用來繫索向後拉到「牛後躂」,一條橫木置於牛後, 中間有一個圓鐵環,犁就扣勾在這個環上把牛、犁連接成一體,轉彎前進都活動自如。先農發明了牛鼻環、牛擔、牛後躂,從而能操控牛力耕田,綿延數千年。
梨田作業農家也要兼用「鋤頭」把成塊的泥土粉碎,大面積則用「割耙」,以牛力牽引,駕牛者以左右腳分別踩把「耙」的前後橫木上,增加重量使割耙的刀片能深入 割碎田泥。
田土搗碎即先行施肥,早期農家均利用家禽、家畜之排泄物及稻草之類做堆肥,以「鋤頭」或「小耙」盛入「畚箕」,再用「扁 擔」挑至田裡撒下,並以犁再翻土一遍,使肥料在泥土中均勻。
踏割耙
此畫,踏割耙、犁田、已淹水待耕空田、遠處有堅固磚仔厝、稻草綑、天空黑雲下趕路單飛白翎絲、全場景濃濃洋溢含春雨欲來氣氛。
駛牛踏割耙,旱田大都在犁田之後直接以割耙搗碎田土,水田則大都先注水將田土濕潤成泥,以助操作中的耙在田地上順利滑行,也能將田土割碎,「割耙」有大小形制,常見是大型耙,以木架帶兩排鐵刀,前排七片後排八片相錯排列。
淹田水
踏水車,用腳踩踏水車引水入田,作業時間長,相當費力的勞動工作,今全面用插水機抽水,此景可能成為絕景。
田 土施肥均勻後,就要大量引水灌渴,把田泥泡軟,再以犁翻轉田中的土胚,這一回犁土的目的是讓泥漿注入底層,可以防止灌渴用水的流失。早先翻入泥中的綠肥、 雜草都腐化了,田土也爛了,這時候澴要耖田土,利用牛力牽引「手耖」,橫向來回耖泥,把可起的泥塊耖平外,也將沉在泥中未腐化的草根耖起。
「手耖」是疏通田泥的農具,鐵打製,上有,下有十三支尖齒:操作時,手按橫柄,以牛力牽引,亦稱為 「耙」,又因它的形狀一個「而字」所以也叫做「而字耙」。
蓋「蕩耙」台語梳坦
田 泥化成土膏,看來大致平整了些,還要用「整平耙」,駛牛力牽引,把田土蕩壓得更平坦滑順。「整平耙」係一長條形方木,又是以牛力以挽引,還是會有許多死角 凹凸不平,這時就用「蕩耙」加以修補堆平,農家做牆看似粗枝大葉,然後粗中有細,為使秧苗順利長大,可謂煞費苦心,鉅細無遺無微不至。「蕩耙」整平都是蕩 平田泥的用具。係由古時「田蕩」發展而來,原係以叉木作柄,長六尺,前橫木五尺許;古時耙過的田土,要以「田蕩」加以蕩平,使之水土相和,凹凸各平,以利 插秧播田。
田泥整平得差不多,秧苗也正好長得可以移植了。
插秧台語稱為「播田」,指播種,播下種子的意思。台灣一期稻通常在立春前完成,二期稻通常在秋分前完成。

必須趕季節中插完秧苗,田庄多數採互助共同完成播田工作,畫中晴朗天氣下男女協力插秧,牛車路阿伯仔掮秧仔趕路,今甚少有此場景,多數用插秧機播秧苗。
稻田作業以插秧(閩南話稱「播田」)最耗費人力,莊稼人多採「相放並做」,即幾戶人家用換工的方式互相支援,一次三、四人同時插秧,在一、兩天內完成,正因如此,大家多不計較,會把工作做到某個段落才休息或回家,和現代商業計時付費,時間到走人的工作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農村婦女,她們協助插秧前的準備工作,甚至大肚子即將臨盆,仍要負重將秧苗挑到田邊,再趕回家煮點心。插秧是耗體力的工作,一天要吃五頓,豐盛的三餐之外加兩次點心,農家吃飯時是插秧師傅先吃,其他人再吃。
插秧時農村婦女將捲起來的秧苗攤開來,用手剝成約一隻手大小,放在許多的盆子(秧桶船)下田後跟隨在插秧者身旁,便於供應秧苗取用。
:古早多半使用能漂浮在水上的細竹或木頭作成秧桶子船。
農夫說插秧可以練龍骨,作腰部復健,一兩個小時微蹲彎身,是練武術紮馬步基本功的最好場所,幾位七、八十歲的老農夫身體都很好。將秧苗用食指和中指插入土中(大拇指不要下去),當你忘記一切,專注於插秧時,身體產生一種節奏感。農夫一步一步後退,秧苗一排排向前,不知不覺的插滿田。


畫中插秧後「搜草(除田草)」場景,跪在田內搜草也相當辛勞工作,雙手占染泥漿,汗流滿面也不能擦,蚊子、蒼蠅都打不得,日晒膚熱,收工後腰都伸不直,此重擔現在由除草濟代勞,前景農婦掮點心,送茶水來,遠景有一竹管厝牛屎壁,蓋茅草厝頂的農舍,戶前婦女與狗配得洋溢農村味道的傑作,看著看著,閉眼就回到五十年代世界。
用此「正條密植器」不必播田師父,婦女小孩都能勝任,日治戰時由專家估計產量也増加約有二成。
日據時代配合戰時設計「正條密植器」,台灣光復後繼用的農具「挽鏜」的骨架上窄下寬呈梯形,下面 的橫桿上面裝置十三個木輪,以人工拉動在田間劃線,婦女老幼都可入田插秧。
以上由網路取材綜合記述,配合推薦王華東博士名畫插在文中,使難再有的懷念農耕場景能亮出史上永留!!
將歷史留給後人是咱先人的責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