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0)︰農業史記(1-2)農耕四季-夏耘之一



★★★★★★★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0)︰農業史記(1-2)農耕四季-夏耘之一
農業史記(2)農耕四季-夏耘
耘草
搜草是一項相當辛苦的工作,烈日當空時,莊嫁人僅靠一頂「經笠仔」在頭部遮陽,全身幾都曝露在陽光下;水中有娛蜞(螞蝗),常附著在人的三腿吸血;稻禾中蚊子,俟機叮磚人;遇上陰雨夾,就在背部日上一頂「龜殼笠」禦雨,這時節春寒料峭,手腳泡在水裡,那滋味是很難受的。

遮陽禦雨的器具「經笠仔」以竹篾編笠胎(竹架),再鋪敷竹葉,上面再加細繩編經緯線以固定竹葉,稱為「經笠仔」(台語音ㄍㄨㄟ ㄌㄟ ㄚˋ),這一型大半用來遮陽以輕便為主;另有一種笠沿加寬,笠胎鋪敷竹葉之後,上面不用經緯線,再加上一層笠胎,完全以竹篾當繩滾邊固定,堅固耐用較為筆重,叫「葉笠仔」(台語音ㄏㄚˇ ㄌㄟ ㄚˋ),通常都配合「龜殼笠」或「棕蓑」使用。
「龜殼笠」編製材料及方式都與「葉笠仔」相同,因形狀很像龜甲,故名之。「棕蓑」以棕櫚樹葉柄基處的網狀毛棕毛編製為上衣與下裙;棕毛質地柔而韌,耐濕又具保溫功能。
龜殼笠
搜草不一定全都以跪姿作,客家庄農家也有採立姿方式耘田,用腳指將雜草踩進田泥之效果與用手搜一樣。其實立姿耘田,自古以來即是如此,《詩經.周頌》有 云:「以媷荼蓼」,王元禎所著《農書.農器圖譜》提及除草專用的農「媷馬」:「媷馬,媷禾所乘竹馬也,似籃而長,如鞍而狹,兩端攀以柔竹,農夫媷草之際, 乃置胯間,餘裳歛之於內,而控於腰畔,乘之兩股既寬,行壟不礙苗,行又且不為很葉所絆,故得專意摘剔莠,速勝鋤媷,殆若秧馬之類,因名媷馬。」
蓑衣
其求騎「媷馬」去除雜草,竹篾編織的「馬」只是用來裝歛起的衣服,以免拌著禾草,行動不便,體力重心還是在大腿膝蓋及小腿之間,以彎腰又半蹲方式作業,跟 插秧一樣費力。這種動作姿勢太辛苦,又發展成為立姿,《天工開物.稻工》記述說:「凡稻之後數日,舊葉萎黃而更生葉,新葉既長,則耔可施焉。植更于手,以 足扶泥壅根,並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
「以足扶泥壅根」,耘田可加固新秧苗根,以免成長結穗後株太重而伏倒:「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也是把雜草踩進泥裡,讓它腐爛化成肥料。

先民把耘草技法傳台灣來,可能因地制宜而改採跪姿,傳了幾位就習以為後;其後,晚到的移民,沿用傳統立姿除草,就被當作笑話,正是詩人所描繪:「綠野耘苗 遍夏畦,身如躍水手搓泥,;笑他腳底雙雙採,一腳高來一腳低。」前兩句是說明跪姿的方式,後兩句就是嘲諷立姿耘田:這是清光緒間黃迎昶來到台灣,所寫的 〈台灣竹枝詞〉之一首,他並附加註說明:「內地人耘田,手持竹管,以足採草,台人反笑其愚。」
耘田除草是「夏耘」的重要作業,第一次施肥除草過了一個節氣,大約是立夏時節,就開始第二次施肥除,動作同上次一樣;不過,在二耘之後,要把田裡的水放掉,讓田泥曬曬太陽,然後再引水灌渴曬乾了的田土。稻田施肥大約要三次,但除草工作往往還要三耘、四耘,在夏日裡揮汗如雨,正是詩人所頁:「耘苗日正午, 汗滴禾下土。」辛苦之狀,詩人述得歷歷如繪。

時序到了立夏,「春田」的耕耘業已全部結束:農諺有云:「立夏稻仔做老爸」,氣溫逐漸上升,水稻成長快速,早播的也進入抽穗期,台語稱為「起胎」,故云「做老爸」,把結穗比喻將為人父,與「穀雨早播稻做母」有異曲同工之妙。

引水器具


水稻,水稻,顧名思義,稻作需要「水」才能存活,也是一種養分。缺水就得以人工汲水來灌溉。農家自整田就為水操心,灌田要「巡田水」;插秧後,更要時時在田間巡察,缺了水要引水灌田,田岸出現缺口,就趕緊以鋤頭挖田泥修補。如果久旱不雨,就會發生爭水,還得防範有人偷水。
天旱缺水或者由低地取水,就要以人工利用各種器具來引水灌渴;其中最常用的引水器具是「水車」。清人陳肇興有一首〈肚山道中即景〉詩述農家踏水車說:「過 盡山莊與野橋,新秧萬頃綠齊;南樓幾日蕭蕭雨,又長東郊一尺苗。竹園稻屋自成家,破曉兒童踏水車;萬綠叢虹紅一片,隔籬幾樹莿桐花。」詩人是在台中縣海線 的大肚鄉,經過山麓田園,看「新秧萬頃綠齊腰」,時序大概也是立夏,因稻子已經成長到了腰這時候田裡正需要水:「破曉兒童踏水車」,天剛亮,小子們就在踏 「水車」引水灌渴稻田的景象,早期莊稼人家的確是這麼辛勞,踏水車只要勞力即可,所以兒童也要參與這種工作。
「水車」是農田引水器具的泛稱,有利用自然力的,也有利用牛力者,還有用手搖的與腳踩動等各種形式:
水車
「水車」亦稱為「龍骨車」是利用人的雙腳踩動轉,帶動水槽內一串葉狀木片帶,由下方引水上田裡,木片之間以木製之扣環節節相扣,形狀像人的脊椎骨一樣能自 由轉彎,所以稱為「龍骨車」,又因為葉狀木片帶輪翻轉動,故而又稱為「翻車」,「兄弟七十二」是形容水槽中葉片很多:「有的走上山」是指水槽內的葉片向上 逆行,有如殖山:「有水底沒」的「沒」,台語唸如「悶」音第三聲,鑽入水裡之意。
以腳踩動的水車,在車頭部份搭有一個形狀如槓的架子,踩背向圳溝,雙手臂擱在橫竿上,以省力氣。《天工開物》載有另一種水車–「拔車」,車頭部位沒有架 子,操作者面向圳溝,以雙手握住木臂,一進一退推動轉軸,帶動水槽葉片引水而上。不過在臺灣「拔車」並不多見,問起鄉間的莊稼人家亦多未見其物,可能係以 手推動水車木臂太費力之故,不過,倒有一種在臺灣發展,供水車的人以坐姿面向圳溝,如騎腳踏車一樣,雙腳踩腳踏帶動轉軸,引水逆行個上注入稻田,正是西諺 所云:「人因懶惰(求省力氣)而發明機械」,坐著踩水車真的舒服多了,這點子可能是由腳踏車得到的啟示。
另有一種不需用人力的汲水器具–「筒車」,這是利用自然力的水車。架設在流動快速的河溝上,利用水流的衝力,帶動巨輪中的葉片旋轉,輪緣上斜置有竹筒,轉 動至接觸水面時即將水杓起,由於係斜置於車輪,轉動之時不會漏掉,等到升至承水的木槽時剛好傾斜而下,車輪如此日夜不息的運轉,積少成多,成了灌溉的好幫 手,俱見先農之智慧。筒車架構均利用竹木製作,愈輕轉動愈快。由於骨架係由軸心呈放射狀,看來就像一隻長腳蜘蛛,故而台語亦稱「(流虫)(虫禺)車」(台 語音ㄌㄚ ㄍㄧㄚˊ)或稱為「水(流虫)(虫禺)」。早期山鄉農村以「筒車」式的水車最常見,目前竹縣關西鎮還有農民利用它南把低處的溪水引上高地的稻田灌溉。水車 也有利用風力的風車來運轉,位於濱海地區嘉南鹽田,早期常見這種風車轉動「龍骨車」引水,不過大都是引海水注入鹽田曝曬製鹽。

以節氣詮釋農作物的成長蠻有意思,時序到了農曆四月中下旬,稻禾結穗豐實飽滿的樣子節氣就稱為「小滿」。「小滿種,芒種穗」,這又是另一種狀況,此時晚播稻子還在含苞,台語稱「做櫃」。

「四月初八,一點雨一尾蟲,一個娘仔嫁九個翁。」農諺說這一天的雨很毒,一點雨就會產生一條害蟲,連帶產生偏見,認為這一天出生的女性,將來婚可能會有波折,氣容成嫁九個「翁」台語音ㄤ, 即丈夫之意。

提到蟲災,田間常見的害屬浮塵子,金龜子,螟蟲、蝗蟲......;等為害稻作,早期農藥還沒有發渡明,農家都在稻子長到四、五十公分,起胎之前以人工掃 蟲,用細竹條編的掃帚或「蟲爪仔」在稻葉間不斷梳掃,這是以竹片編成梳子狀加長柄,被掃到的蟲就甩落在田水中,炎炎夏日田水發燙,蟲落下就斃命;如果溫不 足以殺蟲,則另以竹箏裝「番仔油(即煤油)」,這種方式當然不若現代農藥的殺傷力,能夠害蟲大量殺死,但卻有助於自然生態的保護。

未完待續
資料來源: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陳正之
參考資料
神農大帝教耕嚐百草影片(點擊觀賞)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