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113)旅遊寫真簿:曲阜(3)孔林




格主報告: 嗣後上網記事 以短文 為主,配合多量圖片,感謝上天賜給我機會,能繼續完成我身為先代人應盡傳承使命心願。
日日感恩!!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113)
人生經過八十歲月,回顧,日治、戰時、光復、 民主,各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下生活經過,辛酸、艱苦、饑餓、容忍,強韌的台灣人無奈的往事點點滴滴,為主題來分拆,談論,做為後代參考。
★★★★★★★
憶童年農村樂(五)
 媽祖生、普渡、謝平安大請客(2)
七月普渡︰

以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最為盛大。「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池慶中元」。這是清人王凱泰描述光緒年間台灣普渡的情形,他說「盂蘭」來自印度是佛教的祭儀,「中元」卻純是道教拜三官之一「地官」的祭典,可是兩者卻合在一座道場中舉行有點奇怪。

事實上臺灣的普渡,原是表現移民文化的傳續,同時也彰顯臺灣先民在墾拓階段的一頁艱辛歷史,這一段時期,先民離鄉背井有一些人水土不服客死異鄉者,或是天災人禍枉死者,凡此均讓生者興起側隱之心,因而同鄉之人齊聚寺廟大發慈悲舉行普渡,這樣的活動也有聯繫情感。


 在民間的流傳中,每年陰曆七月初一凌晨,地府開鬼門,讓所有在陰間受苦受難的鬼魂,能夠趕回陽間去探望生前的老家和後世子孫,並且享宴一番。到了七月三 十,假期結束,這些鬼魂又得重返陰間。因此農曆七月就被稱為鬼月。而民間俗稱的「巧月」或「瓜月」,也就是指農曆七月。七月的民間行事中,大部分都跟被稱 為「好兄弟」的孤魂野鬼有關,所以,從七月初到七月底各地的普渡活動不勝枚舉,這也是我們一年的祭祀活動中的高潮。 (取材自網路)


憶起未統一拜拜前,溪湖庄內農曆七月整月,由各莊頭輪流每日舉行拜拜,七月十八日是輪溪湖街,街普,是日各商店將店面一半排列祭品,各展誠敬,宛如祭品、祭埸大競賽,各店面都排放有三、五十盤精心思維祭品各展其枝,讓路人評判。
當天設宴邀請親朋好友,飲酒做樂普天同慶,真佩服古早人智慧,該時代人民勤儉,三餐簡單,平時難得有魚 肉入口,利用六月冬稻仔收割、播田畢,盛大舉行中元大拜拜,以豐富祭品,大請陰界好兄弟,並難得的農閑期一個月中,各莊頭輪流,邀請親朋好友聚餐大祭牙 齒,是一舉兩得的盛會。
俗說:「長工望落雨,乞食望普渡」。乞食也有所謂「大日」,溪湖境內自古就有,媽祖生、七月中元、謝平安等拜拜有宴客習俗。當天聞聲而來乞丐群集該處,宛如乞食大會,此天是乞討最豐收的一天俗謂「乞食分有麼會弄扙仔花」也是最歡喜的一天,真是普天同慶。

 下回台灣的唐山客 路漢腳


★★★★★★★
旅遊寫真簿:曲阜(3) 孔林


孔林位於山東 曲阜縣城北,原稱至聖林 ,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專用墓地。 孔子死後,其墓地僅是「墓而不墳」,隨孔子地位的提 ​​高, 孔林的規模也日益擴大,經過歷代的重修,增修,至今面積已達2平方公里;其中埋葬孔子長孫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孫已至七十八代,為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
文化大革命期間,孔子墓被鏟平,「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大碑被毀。 廟碑被毀,孔廟的泥胎塑像被毀[1]
1994年曲阜 孔廟 、孔林、 孔府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孔子孫子 子思 沂國述聖公墓

  
沂國述聖公墓前文翁仲
 
 
 
 
 
  
泗水侯誰說你不是大智若愚(孔鯉,聖人孔子之子,述聖孔伋之父,死後追封泗水侯。他曾對父親孔子說:你不如我,因為你兒子不如我兒子;他又對兒子孔伋說:你不如我,因為你父親不如我父親。)
  
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孔林中偏南地段。 封土東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 墓前石碑二通。 前碑篆書“大成至聖文宣王墓”是明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黃養正書。 後碑篆書“宣聖墓”三個字,墓前的石台,初為漢修,唐時改為泰山運來的封禪石築砌,清乾隆時又予擴大。 碑前有石供案、下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磚砌花櫺圍牆等。
 
 
子貢姓端木,名賜,子貢是他的字,春秋末衛國人,十七歲拜孔子為師,謙遜好學,深得儒學真諦和精髓,他不但是孔子學說的實踐者和傳播者,而且還是其堅定的捍衛者。他通達明理,善言辭,長於外交,曾任魯、衛兩國之相。孔子很欣賞子貢,把他比作宗廟裏尊貴的「瑚璉之器」。
《論語序說》中記載:孔子去世,學生們為他服喪三年,子貢在孔子墓旁結廬而居,一直為其師守祭六年,哀痛至極。他與孔子的關係堪稱尊師重教的楷模,被後世廣為流傳。

學生平時認真讀書,臨考前仰拜先師,穩住情緒能專心應試,是必受庇祐無誤,可是平時不用功,臨時才來抱孔腳的學生,先賢孔子公也愛莫能助,在此再次強調,先求己才求神的道理。
眾人廣受其惠不察其恩,例如三綱五常之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以上三綱)、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共五常,也有儀禮所提三從四德就是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謂三從。四德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以上學說由書冊,戲劇,長輩傳播影響,無形中深深溶入,成為我們生活典範,並受教最廣泛的實例。
教並非只是學子專教,社會眾人都是其信徒,雖無接受直接教義,可是民間戲劇表演、講古所說,忠孝節義就是孔子學說的教場,所以我們也是踏實的儒教信徒。春 秋祭禮無參拜,先師不會怪眾人,眾人只忠守其學說,就是敬仰先師最佳的信徒。儒教祠廟有:孔子廟、節孝祠、文昌祠、家廟及祀文昌帝的書院或關帝廟等。


 下回齊南大靈巖寺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