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29)旅遊寫真簿:伊太利(1)


  
格主報告: 嗣後上網記事 以短文 為主,配合多量圖片,感謝上天賜給我機會,能繼續完成我身為先代人應盡傳承使命心願。
日日感恩!!
 (網路圖)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29)
人生經過八十歲月,回顧,日治、戰時、光復、 民主,各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下生活經過,辛酸、艱苦、饑餓、容忍,強韌的台灣人無奈的往事點點滴滴,為主題來分拆,談論,做為後代參考。
    ★★★★★★★
戰時中的溪湖:                          
據末期(續完)
1944年美軍B-29轟炸機實行全島大轟炸,每天來兩三次,被跑警報的台灣人稱為「定期班機」,先炸倉庫、再毀設備,尤其是軍事設施與物資,包括生產酒精的各個糖廠。四百六十家糖廠大多被炸成廢墟,只剩十六座(戰後為台糖公司修復)。二十七萬戶用電全部中斷,台北防空洞被擊中,六百人死亡。
     日軍所佔的塞班島、硫磺島、琉球一一為美軍收復,日本本土緊張萬分,日本軍機開始出現衝向盟軍軍艦的自殺式行為(一人一機突擊敵艦同歸於盡,謂神風特攻隊),當時神風特攻隊員,多數是特訓出來的十七、八歲的年青人,美軍也大力轟炸日本。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長崎丟下原子彈。
     8月10日上午7時50分,日本投降,由東京傳送英語廣播到重慶。這個消息的發出並不容易。當日本天皇面對廢墟般的國土,與節節敗退的日軍,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預料英語國際廣播會被軍方阻撓,所以外相東鄉茂德直接核發。因為日本軍事當局,尤其陸軍方面,主張決戰到底,就在這個廣播不久之前,陸軍大臣阿南惟幾還向國內國民廣播說:「就算是嚼草根,吃泥土,伏屍原野,也要戰鬥到底。」
     台灣島上人民足足遲了六天才知道這則喜訊。只有少數人在相互密談說,8月15日日皇首次播音,然而雜音很多,聽不清楚,判斷可能發生某種事故。8月16日,台灣人民終於讀到報紙號外,但由於懼怕警察,也不敢大聲歡呼。
     自尊心、榮譽感以及對美好未來的熱烈期望,塑造了台灣人民在中國政府尚未到台灣接收前的兩個月真空期間,表現最珍貴自重的一面。大家在各街各庄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既無報酬也無任何人命令,自動擔當起各地治安工作。從都市以至鄉下各角落,男女自動學習國語,已懂國語的人,自動當教師,無報酬開講習班,處處充滿重建自己國家的新興氣氛。至於在台的日本人,自負比台灣人優秀,於是雙方在潛意識中做精神上的競爭,共同維繫社會秩序,並且台、日人民之間互相安慰,互道珍重。
     九月六日,長期抵抗日本的林獻堂,以及其他五個人的功績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視,於是代表全島六百萬人,參加國民政府在九月九日由何應欽將軍主持,在南京舉行的受降典禮。
     台灣光復兩年,吳濁流在他「黎明前的台灣」一文中寫道:「說什麼外省人啦,本省人啦,做愚蠢的爭吵時,世界文化一點兒也不等我們,照原來的快速度前進著,因此我們與其嚅嚅不休於那些無聊的事,還不如使台灣成為烏托邦。比方掉了東西,誰都不會撿去;不關窗戶而眠,小偷也不會進來;吃了生魚片也不會有霍亂、傷寒之虞;在停車場沒有警察維持秩序,大家也很規矩地上下車;沒有人會弄髒公共廁所;做任何事都不會受人監視;走什麼地方都不會受警察責備;寫任何文章都不會被禁止出售;攻擊誰都不會遭暗算;聳聳肩走路也沒有人會說壞話,……這樣努力建設身心寬裕而自由的台灣就是住在台灣的人的任務,從這一點說來,是不分外省人或本省人的。
下回空襲的歷險談

★★★★★★★

 旅遊寫真簿歐洲:伊太利(1)

zh.wikipedia.org/zh-tw/米蘭大教堂 - 頁庫存檔
重定向自米蘭大教堂. 跳轉到: 導覽, ... 米蘭主教座堂. 米蘭主教座堂坐落於米蘭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據稱,是世界第二大教堂,規模僅次於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殿。



 
  
  
 
  

  
 
 
 
 
 
 
tw.myblog.yahoo.com/jw!avRU7l.../article?mid=3651... - 美國 - 頁庫存檔
2007年12月25日 – 米蘭(Milano, 英文作Milan)是歐洲的大都市、商業和流行的中心。這裡有達文西的畫作(最後的晚餐)以及名聞遐邇的史卡拉歌劇院。米蘭人富裕、和善 ...
您於 2012/6/20 造訪這個網頁。

 米蘭大教堂結束
下回茵特拉根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