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9):台灣人抗日史(下集)西來庵事件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9):台灣人抗日史(下集)西來庵事件
可連線網頁探不完求不盡的圖書寶庫!

台灣人抗日史(下集)
西來庵事件,又稱「余清芳事件」、「玉井事件」、「噍吧哖事件」[a][1][2],是發生於臺灣日治時期大正四年(1915年)的武力抗日事件,領導人為余清芳羅俊江定等人。西來庵事件造成玉井、楠西、南化、左鎮及周邊地區村莊遭遇日軍毀滅性屠村人口銳減部分村莊甚至滅村,受創極深,是臺灣日治時期諸多起事之中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多的一次,同時也是臺灣人(包含原住民族)第一次以宗教力量抗日的重要事件。
 因為策劃起事的地點在西來庵五福王爺廟,故日方稱以「西來庵事件」,起事首領余清芳(1879年-1916年),又稱「余清芳事件」;又由余清芳等人與日軍噍吧哖(今臺南市玉井區)交戰,故亦稱「噍吧哖事件」或「玉井事件」[3][4][a]

參與事件者遍布全臺各地,據臺灣總督府統計,被捕的人數多達1,957人,其中在臺南開設的臨時法庭中,被判處死刑者,除主事者余清芳、羅俊、江定外,高達866人[12]。之後,在日本國內與國際輿論壓力下,1915年11月10日安東貞美總督大正天皇即位為由,四分之三的死刑犯被特赦無期徒刑[12]
此事件後,臺灣總督府才開始整飭臺灣民間信仰的問題,以避免類似起事事件再發生。安東貞美總督在會議時曾說:「義和團之亂已經是十幾年前清國的事情,為何今日臺灣還有此類的暴動?盲從暴動者至少也該知道,迷信是不能依賴的。這不只是我們統治的失敗,亦是教育的失敗。」[13]認為迷信不可取,承認臺灣教育失敗,臺灣總督府也因此事件,展開更深入的宗教「慣習」調查。[14]
西來庵事件結束,亦使臺灣人認識到由於軍事實力的懸殊,抗日起義舉動斷然不可行,民眾開始以和平方式爭取民主自治,從此由武裝暴力轉型為以社會運動政治訴求的文化抗日運動,所以西來庵事件也成為臺灣漢人有紀錄以來的最後一次武裝抗日。不過在國際社會上,這事件雖然規模較大,知名度仍舊不及原住民抗日的霧社事件(文網路轉載)
標準 YouTube 授權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