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溪湖鎮史記:(23):黑白想黑白講:古早人的衣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23):黑白想黑白講:古早人的衣

古早人的衣
1920年代,我們男人不論大人囝仔,都穿本島衫褲,衫是對衿仔衫,有五條布釦,褲是從兩邊褲頭向前面交叉縛褲帶穿的,老人穿大套衫台灣褲,並尚有包頭巾,縛腰帶之老阿伯。
老阿婆亦都穿暗黑系統色的大套衫黑色台灣褲,疏後頭捲一粒的老婆仔頭,纏腳者也尚多,至於年青女孩多留辮子,穿較有色彩的本島衫褲,甚少穿裙子,到了1930年代年青少女服裝、髮形才慢慢改變,她們改穿較現代化的洋裝式的被稱為雞母衫仔、跳舞衫仔衫連裙之類的服式,裙子以摺疊式最風行,髮型也流行剪短髮,被老一輩批評為無尾鶉,該時段也流行編織椪紗衫(毛線衣)花樣有平織法及所稱鳳梨目的技巧法。年青男人也開始改穿洋服褲,著白襯衣。

我們穿台灣衫褲上學至四年級時(1935年),學校制定要穿學生制服上學,禁止穿台灣衫褲上學,初次穿制服上學的頭一天,有些同學將學生褲的前面穿在後面,惹了大家大笑,該同學說這樣穿上大號才會方便,實在說的也有理!
 
1920年代衣著,一般百姓都以本島衫褲為日常之穿著,男人是「對衿仔衫」、「本島褲」,女人是「大套衫」「本島褲」色彩單純以黑,藍,灰色為多。
鄉村婦女,會自己裁剪自己縫,因此做衫店營業對象,多數是新娘嫁粧衣裙、老婦女之大套衫及菜店查某之長寮(旗袍)。當年此行業多數由唐山來台師父經營。
 現今裁縫業被多量便宜、新形、耐用的成衣在市場上取代,致此行業暫暫衰微。   

 紳士,官,富豪人多著西裝。 
 據時代洋服店,現稱謂西裝社,昔時做一套西裝,量身裁剪,必須由裁縫師父,親身下手裁剪,熟練師父懂得如何合顧客身材裁剪,如胖客凸肚、陀背、高低肩、如何掩飾使其筆挺美觀,都靠西裝師父之技藝妙手,所做西裝堅固、精細、不變形,如身材不變可一生享用。非現百貨公司所售的成衣西裝可比。
·        

 日據戰時期
·       戰時物缺時,無布摭身最可悲 ,一補再補變彩旗補久布身變冬衣,
·       配給布料代纖維,FIBRE 是布名字,未洗新衣就破去, 褲底一裂無稀奇,
·       戰時田庄常看見,民布袋做農衣 , 如此耕農的裝備,防寒擋雨兩相宜,
·       鳳梨纖維較粗麻織布雖較硬 ,手織布料流行起 ,涼爽土布渡戰時。


布袋衫」,首先他耐心地將麻布袋的縫線挑出,把麻布分開後,依據身型需要剪裁,再用針穿過麻線一針一線縫紉,再加上一點鈕扣等裝飾,原本平凡無奇的麻布袋就成為充滿古意的「布袋衫」。
早年麻布袋是用來裝稻穀。提煉黃麻植物的纖維,可抽絲製成超韌性的麻繩,或可織成用途極廣的麻布袋。

客家人服飾 

客家人- 藍衫
歷史背景
客家人由於經歷漫長的移民生活及特殊的社會背景,大多樸實無華,力求自給自
足,在穿的方面也是如此,說起客家人的衣飾,樸素為其最大特色。

客家人的傳統服飾為明朝的服裝,此服飾普通叫做「唐裝」,客家人叫做「衫褲」,
這是由於其強烈的自尊心及居住地與外界交通不便,和深受保守民族性的約束而
過著封閉式的生活所造成,所以,縱然被滿情統治依舊不穿清朝服飾。

孔子曾經說過︰「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因此「左衽」成為中國服飾上的
大忌,所以大部分衣服是開右衽的,所謂右衽就是衣鈕不在正中間,而由領中向
右延伸,再向下扣,此形式客家人尊稱為「大襟」。

從服飾上就可以窺探一個民族的民族性,就像我們看客家人的服裝也能了解客家
人的節儉、樸素和勤勞、固執的性情,因為服飾已經不再只是保暖的工具,而愈
來愈能表達人心風俗。也可以說,文化是生活堆砌而成的,而服飾就代表著生活。

平埔人服飾
東螺社原耕人平埔族三兄弟
乾隆年間,『溪湖莊』,是由東螺社平埔族人阿力重長、阿束梯茅、阿這那三兄弟之祖
墾的地方,位於『二林上堡』,範圍東至『番婆莊及『大竹圍』牛埔界,西至『大圳
溪仔岸界,南至『八份埔』下湳洋界,北至『崙仔厝』崙車路界.。
 西元1767,乾隆3211,『溪湖』、『崙仔厝湖』和『沙仔湖』共三莊,由東螺社平埔族三兄弟杜賣給漢人黃合亨永耕

平埔族
(). 之前.
  溪湖乃是一個溪澤湖泊,7個平埔族環繞而居,西北有『大突社』,北有『馬芝遴社』,東有『燕霧社』,『大武郡社』,東南有『東螺社』,南有『眉裡社』,西南有『二林社』

  1897,日明治30,伊能嘉矩在台灣踏查平埔族,並將平埔族分類,從此繼之的研究者皆採用此分類,伊能嘉矩將『大突社』和『大武郡社』歸類於 Hoanya 洪雅族』之支族『Arikun 阿里昆族』;『馬芝遴社』,『燕霧社』,『東螺社』,『眉裡社』,『二林社』歸類為『Babuza 巴布薩族』.但是伊能嘉矩未踏入本地,即率自做出此分類,但事實上根據荷蘭人的記錄,『大突社』說的是『二林話』,故本地的平埔族分類尚待考證.

 西元2000年前至西元200年之間,自西海岸地區,沿大肚,濁水溪一直往南投內陸延伸,隨處可見表面無紋飾,手製的灰黑陶器,稻米的耕收割,史稱「營埔文化。
  
 西元1年至西元1000年之間,濁水溪中游此時的紅褐色陶器含有粗大的砂粒,素面的紅陶,貝塚,為數眾多的農具,構成「大邱園文化」的特徵。

 北港經崙背到二林,原始濱海道路,平埔族人已經行走成徑.1607年之前,平埔族人與漢人修築,荷蘭經此路打通安平至雞籠通道,此道經過『大突社』(資料由網路蒐集)




溪湖地區之平埔族人圖像 :
居住於本鎮大突里至二林鎮萬興之間的Hoanya平埔族人
(圖片來源:中研院史語所

平埔族風俗
貫頭衣
似高山族泰雅群之rattan型衣,但開有圓領,腋下兩側不密縫則與rattan衣相異,近於貫頭衣之形式,所謂貫頭衣是一種最原始的衣服型式,廣見於印尼群島以及中南半島,並向東分佈至玻利尼西亞,而南美洲之貫頭衣亦可能由玻利尼西亞傳去者。台灣的平埔族群中巴則海族在以前或穿用貫頭衣。

祖靈祟拜
平埔族群中崇拜祖先的觀念極為濃厚,在各種祭祀中其奉祀祈求的對象均為祖靈,人類學者李亦園的研究指出平埔各族的祖靈祭可別為三個類型;中部巴則海、道卡斯、和安雅等族以一少年人的競走作為儀式重心的祖靈祭,稱之為「賽跑型」祖靈祭,

這一型式之祖靈祭為祖靈奉祀與年歲階級成年禮之混合形態,南部西拉雅族的祖靈祭以一陶罐作為祖靈的神體而加以崇拜,這一崇拜並祭祀陶罐的風俗或與祖骨崇拜有關;北部凱達加蘭、雷朗、噶瑪蘭三族的祖靈祭無何特殊形態,惟其項目大致相同。

文身
關於平埔族文身的問題,清代彰化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是:「岸裏、掃栜、烏牛欄、阿里史、樸仔離番女繞唇胳皆刺之點,細細黛起,若塑像羅漢髭頭,共相稱美,又於文身之外,別為一種」。伊能嘉矩曾引用這個記錄來說明,不過他對這個記載表示懷疑;認為彰化縣誌中記載的有文身番女,是平埔族人所娶泰雅族婦女之誤。但是更早曾到台灣的郁永和在其遊記『裨海紀遊』一書中卻提到:「若夫平埔近番...

洗骨葬
傳教士甘為霖在Formosa under the Dutch一書提到台灣原住民「他們在人死後二日做了許多喪儀之後,便把屍體的手和足包紮起來,置於一竹篾做成的竹台上。竹台高約二荷蘭尺,立於屋內,其下生小火,以便把屍體烘乾,這樣繼續九天之久。在這九天之中,屍體除去被烘薰以外,並用水洗滌,每日一次。至第九日屍體乃從竹台上搬下,甩蓆包紮,同時又在屋內另築一高台,台上圍蓋許多衣服,再把包以草蓆的屍體置於其上,一直經二三年之久,乃將遺骸移下,就屋內開一坑,把屍體葬於其中」。這種葬法即是洗骨葬的一種。
洗骨葬或稱為拾骨葬,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在人死之後,先經土葬,數年後,又開棺取骨,一一洗淨晒乾,然後置於陶甕中。洗骨葬的分佈極廣,並有各種不同形式,為東南亞古文化中最普遍且為最古的一種文化特質。 

石板棺
石板棺常見於東南亞各地,西元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國分直一等人在社寮島以及小琉球發現石棺遺址。社寮島的石棺為灰褐色砂岩之組合石板棺,出土陶片為赤褐色及灰黑色方格印文陶,一般認為是北部平埔族遺址,而此一遺址應是屬於早期凱達格蘭社群。

小琉球遺址的石棺是珊瑚灰岩之組合長方形石板棺,棺底不舖石板,伴同出土物有紅色無紋陶,在其年代及其所在地域上看,也被認為是與南部平埔族群有關。由這二個遺址的發現,可以推知早期平埔族群中盛行石板棺葬。


次回: 溪湖鎮史記(24:黑白想黑白講:古早人的食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