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溪湖公學校的校門,禮堂,奉安庫。

日日感恩!!
人生經過八十歲月,回顧,日治、戰時、光復、 民主,各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下生活經過,辛酸、艱苦、饑餓、容忍,強韌的台灣人無奈的往事點點滴滴,為主題來分拆,談論,留為後代參考。

溪湖公學校校門
昭和六年(1932)與外圍牆同時建造


溪湖公學校講堂(禮堂)
溪湖公學校講堂籌建於坂本喜章校長任內,而於昭和13(西元1938)笠野岸松校長任內建成,是校內僅存少數日式建築之一。為鋼筋混凝土加強鑄造建築的大禮堂,禮堂長29.2公尺、寬23.5公尺、跨距長達22公尺,是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所建跨距最寬的禮堂,大跨距的特殊性有別於同一時期的禮堂。
禮堂歷史資料
創建年代:日昭和年間6年(西元 1931 年) 
竣工年代:日昭和年間 13年(西元 1938 年) 
樓層數:一層。 
禮堂面積:704㎡(32×22×11.5)。 
講堂面積:556.5㎡(26.5×21×5.3)。 
講臺面積:57.5㎡。 
禮堂容納人數:1350人。 
座向:座南朝北。 
建築構造:RC構架、RC翼牆、山牆填磚、鐵製屋架。
溪湖國小禮堂,長約29.2公尺、寬23.5公尺,面積685平方公尺,挑高14.5公尺。主體構造為鋼筋混凝土;牆身型式簡單,沒有繁複的拱圈、裝飾等,南北兩面山牆為磚砌構造,磚頭排列方法為英式疊磚砌法,牆後約為1B,翼牆牆體則為混凝土澆置而成;屋頂屬於二坡頂的屋頂,兩坡屋面成人字型搭接,收頭為硬山頂,山牆完全封住木屋架,屋頂收在強體上方,屋頂結構為芬式(Fink)鋼桁架,上舖木櫞條,覆以屋面板及瓦片。室內舞台縱深六公尺,面寬18公尺,兩旁設有拱門形的廂房。東、西各設四道門、五座窗,採光通風良好。
禮堂經過戰亂與地震,並無太大的改變。從日治時期一直沿用至光復後,經過多次的些微修復,直至921地震後列為歷史建築,才大幅修復破損處。
禮堂的樑柱系統為鋼筋混凝土建材,牆體以紅磚作為內外的區隔,屋頂的棟架為鑄鐵造鋼架,並以鉚釘錨定接合,上鋪桁木,屋頂覆以瓦片。以當時的經濟條件及構造技術而言,建造RC構造且大跨度的禮堂並非易事。

溪湖公學校的禮堂與校門仍保存日治時期的建築樣式,民國66年曾重修禮堂,並將部份木窗改為鋁窗,民國75年韋恩颱風,禮堂受損,將屋頂瓦片全面翻修,民國91410日登錄溪湖國小校門及禮堂為歷史建築。民國94年校門暨禮堂修復完成,民國9541舉行修復竣工活動。
溪湖公學校的禮堂保存日治時期的建築樣式。
上圖日治時代講堂(禮堂)建築原貌,下圖照片民國六十六年修建後禮堂現形。


奉安庫
日治時期學校均安置一只「奉安庫(網路圖)

溪湖國小校長室內尚有二座「奉安庫」鐵櫃,二座鐵櫃均保存良好,外觀裝飾有鳳凰的圖騰,相當精緻,鐵櫃內部尚有一層鐵門保護。目前溪湖國小保存有「奉安庫」鐵櫃,另外,彰化市中山國小、台中縣清水國小、台中市大同國小皆有「奉安庫」鐵櫃。

教育赤敕語是明治23年(1890)由天皇所頒布,其內容為:「朕唯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兆億一心,世世濟美,此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乎。此爾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婦相和,朋友相信,恭謙持己,博愛及眾,修學習業,以啟發智能,成就德器,進廣公益,開也務常,重國憲,尊國法,一旦緩急,則義勇奉公,以扶翼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不獨為朕之忠實,良民又足以顯彰爾祖先之遺風矢,斯道也實,我皇祖皇宗之遺訓,子孫臣民俱宜遵守,通諸古今而不謬,施諸中外而不悖,朕與爾臣民,俱宜眷眷服膺,庶幾咸一其德。明治天皇教育敕語」

原文:新字新假名版,附標點、振假
朕(ちん)惟(おも)うに、我(わ)が皇祖皇宗(こうそこうそう)、国(くに)を肇(はじ)むること宏遠(こうえん)に、徳(とく)を樹(た)つること深厚(しんこう)なり。我が臣民(しんみん)、克(よ)く忠(ちゅう)に克く孝(こう)に、億兆(おくちょう)心(こころ)を一(いつ)にして、世々(よよ)厥(そ)の美(び)を済(な)せるは、此(こ)れ我が国体(こくたい)の精華(せいか)にして、教育(きょういく)の淵源(えんげん)、亦(また)実(じつ)に此(ここ)に存(そん)す。爾(なんじ)臣民、父母(ふぼ)に孝(こう)に、兄弟(けいてい)に友(ゆう)に、夫婦(ふうふ)相和(あいわ)し、朋友(ほうゆう)相信(あいしん)じ、恭倹(きょうけん)己(おの)れを持(じ)し、博愛(はくあい)衆(しゅう)に及(およ)ぼし、学(がく)を修(おさ)め、業(ぎょう)を習(なら)い、以(もっ)て智能(ちのう)を啓発(けいはつ)し、徳器(とくき)を成就(じょうじゅ)し、進(すすん)で公益(こうえき)を広(ひろ)め、世務(せいむ)を開(ひら)き、常(つね)に国憲(こっけん)を重(おもん)じ、国法(こくほう)に遵(したが)い、一旦(いったん)緩急(かんきゅう)あれば、義勇(ぎゆう)公(こう)に奉(ほう)じ、以て天壌無窮(てんじょうむきゅう)の皇運(こううん)を扶翼(ふよく)すべし。是(かく)の如(ごと)きは独(ひと)り朕が忠良(ちゅうりょう)の臣民たるのみならず、又(また)以て爾祖先(そせん)の遺風(いふう)を顕彰(けんしょう)するに足(た)らん。
斯(こ)の道(みち)は、実に我が皇祖皇宗の遺訓(いくん)にして、子孫(しそん)臣民の倶(とも)に遵守(じゅんしゅ)すべき所(ところ)、之(これ)を古今(ここん)に通(つう)じて謬(あやま)らず、之を中外(ちゅうがい)に施(ほどこ)して悖(もと)らず。朕爾臣民と倶に拳々服膺(けんけんふくよう)して、咸(みな)其(その)徳を一にせんことを庶幾(こいねが)う。12項主旨:如下

  1. 父母ニ孝ニ (親に孝養を尽くしましょう)
  2. 兄弟ニ友ニ (兄弟・姉妹は仲良くしましょう)
  3. 夫婦相和シ (夫婦は互いに分を守り仲睦まじくしましょう)
  4. 朋友相信シ (友だちはお互いに信じ合いましょう)
  5. 恭儉己レヲ持シ (自分の言動を慎みましょう)
  6. 博愛衆ニ及ホシ (広く全ての人に慈愛の手を差し伸べましょう)
  7. 學ヲ修メ業ヲ習ヒ (勉学に励み職業を身につけましょう)
  8. 以テ智能ヲ啓發シ (知識を養い才能を伸ばしましょう)
  9. 德器ヲ成就シ (人格の向上に努めましょう)
  10. 進テ公益ヲ廣メ世務ヲ開キ (広く世の人々や社会のためになる仕事に励みましょう)
  11. 常ニ國憲ヲ重シ國法ニ遵ヒ (法令を守り国の秩序に遵いましょう)
  12. 一旦緩急アレハ義勇公ニ奉シ以テ天壤無窮ノ皇運ヲ扶翼スヘシ (国に危機が迫ったなら国のため力を尽くし、それにより永遠の皇国を支えましょう)
溪湖公學校的教育敕語係明治37年(190439,由天皇御賜至該校,「奉安庫」內為放置教育敕語及明治天皇的相片,如今溪湖國小尚能保存造型精緻的奉安庫,實屬可貴,亦是台灣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物。

http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建築發展歷程之研究
綜觀臺灣學校建築史,歷經荷蘭、明鄭、清領、日治至今,其中日治時期之「公學校」實為一重要轉捩點,不但上承西方「近代小學」,更下啟臺灣現代「國民小學」。其不僅是臺灣邁入近代教育的重要分水嶺,更是記錄了臺灣「近代學校」五十年的演變過程。日治時期建立分布於全臺的一千五百多所公學校建築中,最悠久者甚至已邁入百餘年的歷史,在文化資產保存上可謂意義重大。然而這些校舍至今保留者已相當少,多已拆除或改建,至2010年為止,登記為古蹟和歷史建築者卻為數極微,在這種事態下,保存維護現存之公學校建築,實屬非常迫切之事。公學校建築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即是日本將其明治維新的近代法治理念應用於臺灣學校建築上。但目前國內相關研究皆未有一較完整之脈絡性調查,故本研究欲以一較整體的角度,探討公學校建築發展歷程、建築相關法令的演變及其影響。

經本研究探討得知在不同時期下,政治、教育、經濟、社會、環境等的變化,亦影響當局在公學校建築計畫上的改變,相關建築法令也隨之更訂,亦造成臺灣公學校與日本小學校依循建築法令之異同。因此,本研究將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建築發展歷程歸納為五時期:
(一)臺灣公學校之初創期
(二)公學校建築計畫之萌芽期
(三)公學校建築計畫之完善期
(四)公學校建築計畫之簡化期
(五)公學校建築計畫之轉化期

本研究將當時學校案例統一彙整後,再與此五時期所依循之建築法令做一對照,得出下列四階段建築法令之定位及其影響公學校建築之特色:

1. 1901─1904
公學校首次建築法令,為最緊急需要之空間類型。較影響為:(1)校地設有運動場;(2)校舍為長方形一層建築,二棟以上平行並列;(3)教室為長方形,皆有開窗通風;(4)廁所設於另一棟。

2. 1904─1911
更加細訂前階段條文內容。較影響為:(1)教室增大、設置二出入口,出入口寬高皆六尺;(2)校舍設置單邊走廊,寬度六尺。

3. 1912─1917
統一前各階段之建築法令,並首次制定校舍及走廊方位。較影響為:(1)校舍以南北向配置為主;(2)走廊設於校舍南側;(3)廁所至教室設置連接走廊。

4. 1917─1921
將建築條文簡化並分離其中「結構」類型條文。較影響為:(1)校舍以最經濟之建材為主;(2)教室皆以同一樣式設計,教室長五間、寬四間。

資料來源:彰化縣2007文化行春..
http://www.bigidea.com.tw/spring/history_detail.php?id=8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