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6年與溪湖國校洪校長會談記錄
2006年與溪湖國校洪校長會談(5)
溪湖鎮史記: 將我蒐集,編輯製作資料,已輸入電腦約三十餘萬字」。粗略分類為二部,第一部“文記類”,第二部“口述類”,考慮以可連線網路電子書方式編輯製成CD片,以代傳統印刷成冊方法,不但可節省莫大的紙張、印刷費用,並配合google在首頁,每日新聞、尋找網路資料隨時可得,是能永久可運用的電子書。
編輯CD片,可連線入網路,一書(片)在手如擁有一探不完、求不盡的圖書寶庫!有幽美配樂伴您看史記!
溪湖鎮巡札記諗台語 楊 永 川2001年編寫
簡述古早的代誌,回顧溫心的過去,大家關心咱鄉里,共創祥和的風氣,
彰縣中心溪湖鎮,面積36平方公里,位在濁水溪流邊,古早沙崙圍湖池,
因此溪湖名稱起,溪湖轄區廿五里,人口總數五萬餘,出產農物有名氣,
先談昭和的初年,媽祖生日搭戲棚,相爭敬神而賭氣,民藝比賽拚暗暝,
,
十字路止分界拚,晚燈囉咧透晚迎,街頂出名大杉兄,街尾煙筒爭輸贏,
雙方鬥氣拚陣頭,分夜出陣互拚鬥,車鼓獅陣鑼鼓哮,入夜街內熱噪噪,
街尾家婆目仔兜,街頂竹竿串出頭,拚輸藝閣請來逗,西螺鹿港請透透,
活動日期數暗暝,比藝午夜才收戲,到了戰時被禁止,鄉村趣事憶兒時,
轄內製糖的公司,明治會社的舊址,製糖工業近百年,帶來全鎮富財利,
製糖會社煙筒邊,中罩水螺聲哮起,報知工契該停止,大家休睏食飯時,
媽祖宮口集商理,西邊鬧熱的菜市,菜市後面三六九,牛墟牛隻交易期,
公灶殺豬黎明時,悲嗚豬聲陣陣起,屠場大鍋像浴池,剃毛蓋印送上市,
公灶屠宰牛羊哮,看人摃牛手擛後,要看宰羊嘴嚙草,表示同類如豬狗,
旺舅廟邊較稀微,暗時無人敢進去,西門街區專打鐵,常常厝燒火滿天,
西門入口大古井,封井在於國校邊,溪湖校門的壯氣,當年州下排第二,
十字路口聚人氣,黃昏攤販集夜市,東門農會佔地坪,穀倉續到車頭邊,
電力公司水利會,都在東門的街邊,五分車頭的鐵軌,主用運蔗製糖期,
五分火車車頭邊,透早學生滿滿是,客商來往也便利,通到鹿港員林去,
大突北勢田中央,竹頭仔車店全庄,汴頭大竹阿狂厝,稱湖仔內楊家園,
二月二迎大王公,古早鎮邪發神功,謝恩紀念釘符奉,成為湖仔內傳統,
大突原本平埔社,康熙時代就記載,平埔族群的蕃界,耕農狩獵西一帶,
北勢尾庄歌仔戲,新花珠是團名字,宋江陣頭最神氣,大鼓八音全齊備,
田中河東的一帶,田園肥沃最實在,有斗門頭的灌溉,產出各類的蔬菜,
竹頭仔在溪岸邊,楊姓墾民的故居,戊戌水災險流去,沙崙尚存憶昔時,
稻米出產湖仔內,汴頭出名是菜栽,古跡豎圳在莊西,南北管樂現猶在,
光復不久阿狂厝,出現黑米像黑珠,轟動全省來拾取,傳有治病的妙處,
大竹製糖真風光,煙筒三支煙濛濛,甘蔗插乎會社磅,人講插蔗上蓋憨,
頂寮大姓是巫氏,觀光聞名鳳山寺,靈塔建立寺西邊,公墓排列像城市,
山仔腳人餚抓鱉, 莊厝全庄作糞箕,胡厝出名布袋戲,角樹腳荷蘭豆市,
山寮後面有蔗埕,多姓群居也出名,頂寮羽毛興名聲,現今可稱鐵馬城,
三塊厝轄荷婆崙,三山國王擇地存,建廟堂皇奉神尊,年年刈香人成群,
昔日崙前蓮花池,蓮花搖曳有數里,幽美景觀如天池,今已填平變都市,
李姓居多中山里,高速公路通莊邊,椪柑柳橙盛一時,現在葡萄數萬坪,
梧鳳竹圍中竹里,腔口輕聲內面味,莊內處處有魚池,古早產柑特別甜,
巫厝出名檳榔芋,香鬆名傳南北部,廟前石鵝是古寶,召引遊客來看鵝,
內四塊厝大莊頭,轄含青宅出水溝,古早湳田最苦腦,湳深牛沈淹到喉,
莊東大片的澤池,利用澤池養殖魚,種植蓮花茭白筍,池畔飼鴨多獲利,
東環大路通莊邊,高樓別墅林立起,也建大型果菜市,昔日鄉景難再見,
後溪昔日繁華時,媽祖宮口有結市,欲往員林經此去,其盛由此可見知,
後溪西邊是劉厝,戰時禍福由天註,毗連會社成險區,空襲發生神助扶,
美機炸彈天降落,投入民家神明棹,神明顯靈來庇護,炸彈無爆像神助,
高速公路交流址,交流圈在頂庄里,公路高架在半天,往來車輛不斷離,
雜嘩噪音日夜連,樸素農村就改變,靠路樓厝陸續建,昔日寧靜不再現,
大庭出名鹹菜桶,出產豆干堅閣香,湳底專植芥菜欉,現植葡萄改老行,
忠覺舊名叫尾厝,警察派所在此駐,竹林烏隻棲宿區,白鴒絲群日夜住,
媽厝轄闊多莊頭,阿媽厝庄設分校,三塊厝仔瓦厝巢,有後庄仔六甲頭,
三角仔通海豐路,竹仔腳庄無幾戶,也有田寮甲牛埔,里內陳姓居較多,
原本產米甲種菜,現已葡萄來接代,悉心研究葡萄栽,溫室栽培革新來,
古風尚存在莊內,宋江金獅有留在,耕樂社含南北派,演奏絃樂思古代,
溪湖葡萄已出名,媽厝湳底甲大庭,頂庄忠覺葡萄營,已超大村的名聲,
鎮轄南邊西勢厝,古早甘蔗大產區,里內王爺多出名,多數奉祀私人廳,
戰時空襲美機群,掃射牛驚發狂奔,牛車車頂壓草棍,杉棍鬆綁向天伸(春)
美機誤為高射炮,猛烈發射滿地掃,人牛當埸被射掉,戰亂命運真難料,
番婆里界三莊頭,番婆庄內厝宅後,竹圍鴒絲白泡泡,黃昏紛紛歸回巢,
草埔日治有蔗埕,火車運蔗頻繁行,海口甘蔗多出名,蔗區漢寶通大城,
古早埔西塗仔厝,戊戌發生大水災,全莊流失慘史在,莊跡遺留在溪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