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溪湖史記第九單元:台灣光復:美援是台灣救命丹

溪湖史記第九單元:台灣光復:美援是台灣救命丹
美援是台灣救命丹
1950年代的台灣相當貧窮且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美援之到來堪稱是及時雨甚或是救命丹,對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影響[3]

美援直接增加當時的物資供給,平抑物價上漲的潛在壓力,促進了臺灣的整體經濟成長,控制臺灣二戰後的通貨膨脹,減緩了外匯短缺的困境,並且促進中華民國政府的穩定與再一次的資本形成[3]

另外,依照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財力,很難迅速重建或擴張有關電力、通訊、道路、港口、水利灌溉等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而美援在整個50年代電力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佔了一半,在交通運輸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也佔了4成,對基礎工程建設貢獻很大[3]

美國國會聯邦調查局甚至發現到國民黨大老孔祥熙宋子文家族的洗錢行為,美國政府對此十分不滿。美國作家默爾·米勒有一次採訪美國總統杜魯門杜魯門就氣得大罵說:他們(國民黨)都是賊,個個都他媽的是賊……他們從我們給蔣送去的10億美元中偷去7.5億美元。他們偷了這筆錢,而且將這筆錢投資在巴西聖保羅,以及就在這裡,紐約的房地產。

由於美援的支持,得以推動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的進口替代工業,促進產業轉型,隨著美援使台灣美國的依賴加重。

美國而言,美援其實也像是投資手段,利用美援培養台灣作為美國的支持者,且台灣在日後經濟起飛富裕,美國便停止國防武器上的援助,改以軍購形式提供,台灣開始以重金向美國購買各式武器,至此,美國政府得到豐厚的回報,所以,50年代美國援助台灣稱得上是一項非常成功的長期投資。

1951年到1965年,中華民國大約每年自華府得到大約一億美元的貸款1951年因共產黨擴張引發韓戰,在這背景下第一批的美援物資運往台灣。1954年,台灣與美國簽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2]
 
美援的內容除包括民生物資與戰略物資之外,也包括基礎建設所需的物資,例如建築道路、橋樑、堤壩、電廠及天然資源的開發等[2]
台中縣(今台中市德基水庫便是美援貸款之下的產品。

另外,美方除實質上的物資援助中華民國之外,各種技術合作與開發亦廣泛的進行,同時,華府亦鼓勵台灣的大學與美國境內的大學進行學術合作與人才交流,更以實際資金來協助中華民國的大學興建校舍。

另外戰後美國對中華民國傾注的大量貸款,解決了當時中華民國外匯資金不足的發展問題。
1950年代的台灣相當貧窮且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美援之到來堪稱是及時雨甚或是救命丹,對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影響[3]。美援直接增加當時的物資供給,平抑物價上漲的潛在壓力,促進了臺灣的整體經濟成長,控制臺灣二戰後的通貨膨脹,減緩了外匯短缺的困境,並且促進中華民國政府的穩定與再一次的資本形成[3]

另外,依照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財力,很難迅速重建或擴張有關電力、通訊、道路、港口、水利灌溉等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而美援在整個50年代電力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佔了一半,在交通運輸固定資本形成毛額中也佔了4成,對基礎工程建設貢獻很大[3]

美援並迫使中華民國政府放鬆對於經濟的控制,給予民營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3],由於美援的支持,中華民國政府得以推動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的進口替代工業,促進產業轉型,美援也加重臺灣對美國的依賴,有所謂的「美國夢」。臺灣並非接受最多的美援。比較其他120餘同樣接受美援的國家,臺灣是少數且最早結束美援而能自力持續發展。

台灣於19701980年代經濟大幅成長時,美援已經中止,反倒是沙烏地阿拉伯的伊斯蘭式無息貸款伊斯蘭教禁收利息行為),對於十大建設及台灣的基礎建設、對於台灣奇蹟有更大貢獻;而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蜜月期,同時間反而加倍資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來源請求]
  無論如何,在美援的幫助下,1953年開始推動第一個四年經濟建設計劃展開,致力於經濟的發展。此時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以供應國內市場為主,以取代進口,減少外匯支出。重點工業在紡織、食品加工、合板、肥料等。在經歷50年代的兩次的四年經建計劃之後,若干工業產品已足夠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且漸有剩餘。
民國五十年代,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逐漸減少,不過此時台灣的若干工業產品已足夠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且漸有剩餘。因此政府工業發展重點乃以拓展外銷出口為 主。為了降低投資者的管理成本,以便吸引僑外投資人來台投資,1965(民國54)開始建立高雄(在今高雄梓梓)

 





  這是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1969(民國58)再設置楠梓與台中(在今台中潭子)兩個加工出口區。所謂加工出口區,是由政府提供廠房、公共設施、租稅減免等優惠條件,再加 上台灣的廉價勞力,吸引外國商人來台灣投資,將成品加工,再將產品出口,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紡織與家電產業,更成為台灣外銷的主力。加工出口工業的發展 帶來工業高成長,台灣在此時已經逐漸由農業經濟型態轉變為工業經濟型態。

這時期的台灣正逐漸由農業社會邁向工商業社會。急速的工業化,吸引了許多鄉村的勞力集中到都市,使得從事農業的人口減少,城鄉差距也拉大。同時,由於外貿的發達,許多開在社區裡的小工廠,接下外國 訂單,卻又人手不足,於是將一些加工性質的工作發包給附近的家庭主婦,讓她們將工作帶回自己家中做,既不需要廠房,又比較省工資。所以民國五十年代的台灣 社會,許多市鎮出現著「客廳兼工廠」的景觀。
參考影片:
參考影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