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身在台灣島上的咱,不管原住民、新住民,早來慢來,同住台灣的居民,都必須知道,咱四百年間,遭受波濤起伏,克服萬難,過去歷史。關于台灣史記的書冊多種,如一一閱讀,非常費時,因此利用退休閒餘,依據各類史記,以通俗的台語七字四句連方式,著重「事」.「時」.「地」配入句內,(因此每句不限七字)以便連結”電腦”尋覓意願詳文,此辛酸錄也可當”索引”作用。
身在台灣島上的咱,不管原住民、新住民,早來慢來,同住台灣的居民,都必須知道,咱四百年間,遭受波濤起伏,克服萬難,過去歷史。關于台灣史記的書冊多種,如一一閱讀,非常費時,因此利用退休閒餘,依據各類史記,以通俗的台語七字四句連方式,著重「事」.「時」.「地」配入句內,(因此每句不限七字)以便連結”電腦”尋覓意願詳文,此辛酸錄也可當”索引”作用。
並藉此能使島民,深省過去,思考將來,如何祥和相處,同心一致,為台灣前程而努力。初次以台語四句連來表述,如有,句詞、錯字應更正之處請多多指教。
撰寫人 溪湖三叔公
1894甲午戰爭起 清敗降日舉白旗 李鴻章伊藤博文 1895馬關簽讓見
馬關條約讓日治 時是明治廿八年
割台消息傳出去 島民抗日遍地起
當時官吏唐景崧 被推總統做英雄
名號台灣民主國 國旗黃虎威難強
景崧無心守台灣 虎旗只揮十二工
捲銀潛逃廈門港 懦夫名傳萬世人
台灣遭受大劫數 無首抗爭亂腳步
幸有烈士劉永福 堅志投入抗日路
挺身毅然做領導 誓死護台不避逃
被推總統堅拒做 只志抗日打倭奴
永福率軍抗日行 無奈清朝軍援停
難抵南北日夾攻 兵窮糧盡難守成
孤掌難鳴失台南 退守安平英護航
萬險撤回廈門港 英勇志節感動人
雖敗猶榮人讚譽 與日血戰有旬餘
大挫敵方的銳氣 保台護土盡忠義
當年抗日有兩派 士紳階級暨農界
士紳大陸渡台來 官吏豪商的後代
抗日為名是虛偽 存心顧己圖私利
伺機潛返廈門港 喪失人格真可悲
墾荒大眾就不同 祖先渡台來拓荒
已認台灣為故鄉 抗日鬥爭志堅強
台灣本地墾民兵 英勇作戰阻日征
雖是墾民的抗爭 使日20年才平定
20年台灣抗日行
日本輕視黑旗兵 估計只有兵九千
無礙墾民鬥不停
1907北埔事件起
蔡清琳攻警察署 再佔北埔支廳府
廳長等官遭斬首
1912林圯埔事件
劉乾林啟禎率領 為竹權起反殺警
與日鬥爭而留名
1912有土庫事件
首謀黃朝領眾拚 菜刀鐮刀鬥生命
被捕枉死監獄城
1913東勢角起義
攻擊東勢角支廳 拂曉襲擊日官驚
賴來成仁留名聲
1913關帝廟抗日
革命領首李阿齊 打日手段用智計
集會謀事在墓地
同志暗號用髮製 計劃五甲莊先制 由關廟攻台南衙
不幸被覺難遂計
1914苗栗羅福星
鑑於國父革命成 遊說抗日南北行
募達十萬餘民兵
中南北部起響應 全島到處與日爭
日軍強壓始平定 福星被捕受斬刑。
★★★★★★★
參考資料︰
(1)马关条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維基百科(點擊看詳文)
(3)1895-台灣民主國 1/3 (2009-04-25)使用者:HistoryTaiwan(點擊看影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