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40)旅遊寫真簿:伊太利羅馬(4)
格主報告: 嗣後上網記事 以短文 為主,配合多量圖片,感謝上天賜給我機會,能繼續完成我身為先代人應盡傳承使命心願。
(網路圖)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40)
人生經過八十歲月,回顧,日治、戰時、光復、 民主,各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下生活經過,辛酸、艱苦、饑餓、容忍,強韌的台灣人無奈的往事點點滴滴,為主題來分拆,談論,做為後代參考。
古早的農村
屋外消暑
屋外靠樹陰(大榕樹、竹圍腳)納涼,大榕樹多數成蔭在廟埕,因此乘涼者都到此納涼.閒聊,而成形集合開講場所,在大樹蔭腳多數都有剉冰攤位賣冰,冰類有清涼剉冰(有摻紅草莓汁、楊桃汁、梅仔汁、卡爾必須(カルピス)等),粉圓、仙草、庚仔粿、粉粿等。
另必須記述已絕跡的「拉拇爾(ラムネ)」,是屬氣水類其特色是,瓶口處有一粒玻璃珠塞住,欲飲時將玻璃珠用力壓下,噗的一聲瓶口出一陣白煙霧就可飲,真有趣的飲料,以淺綠色,特殊形體之玻璃瓶裝飲料,是其特徵。
記憶中光復後在太平街,溪湖座北邊第二間向東有人還在製售「拉拇爾(ラムネ)」。
目前到日本旅遊,在觀光地區或鄉村商店,尚能買得到「拉拇爾(ラムネ)」。
因現代冷氣機已普遍,使用扇類消暑機會甚少,所以必須如此詳細記述留後代參考。
再說廟埕樹蔭腳,剉冰攤位附近蔭涼處,由在地民眾,用竹笸鋸節縛成休憩坐椅,供莊民在此「放直」、「行棋」消遣娛樂兼納涼閒聊。
大榕腳風微微,大家放直甲行棋,清涼剉冰涼粉圓,仙草的滋味,
想起細漢彼當時,媽祖生 普渡 冬尾的謝平安,廟口的庄腳戲,
啊啊真懷念,彼的庄腳是阮故鄉,難忘的故鄉。
(用日曲:北國之春唱唱看有無限的鄉愁感!!)
昔日消暑處—大榕腳
台灣被稱為「常夏之島」,雖有分四季,可是全年炎熱天氣占多數,溪湖地方一遍平野無山丘招涼風,夏天炎熱難當。屋外消暑
屋外靠樹陰(大榕樹、竹圍腳)納涼,大榕樹多數成蔭在廟埕,因此乘涼者都到此納涼.閒聊,而成形集合開講場所,在大樹蔭腳多數都有剉冰攤位賣冰,冰類有清涼剉冰(有摻紅草莓汁、楊桃汁、梅仔汁、卡爾必須(カルピス)等),粉圓、仙草、庚仔粿、粉粿等。
另必須記述已絕跡的「拉拇爾(ラムネ)」,是屬氣水類其特色是,瓶口處有一粒玻璃珠塞住,欲飲時將玻璃珠用力壓下,噗的一聲瓶口出一陣白煙霧就可飲,真有趣的飲料,以淺綠色,特殊形體之玻璃瓶裝飲料,是其特徵。
記憶中光復後在太平街,溪湖座北邊第二間向東有人還在製售「拉拇爾(ラムネ)」。
目前到日本旅遊,在觀光地區或鄉村商店,尚能買得到「拉拇爾(ラムネ)」。
附記︰「拉拇爾(ラムネ)」歷史
依據日本清涼飲料史,炭酸飲料(ラムネの元祖)初次到日本是1853年・嘉永6年米鑑「ペリー」訪日時在鑑上請日方官員開始輸入日本。
之後1865年(慶応元年)長崎的藤瀬半兵衛以「レモン水」之名製售,但「レモン水」名不嚮亮,後改“レモネード”因音誤,變成一般通用ラムネ之名稱。
屋內消暑
昔時無冷氣機,屋內靠扇子搧風納涼,阿嬤們「哈殼扇」不離手,男性大人脫剖背(裸著上半身)做工契(工作)。扇類有紙扇(有固定形圓扇(日語ウチワ)扇面,印刷有清涼感的淡雅花草圖,携帶用可摺合扇(日語センス) 扇面印或繒古典山水圖及題詩句)、草織扇(用稻草、菅草徑等類編織的扇,不印不繪以原始草原色使用)、哈殼扇(將檳榔、椰子樹類,在樹上掩蓋果子的外殼剪 成的扇,不印不繪以原始素面色彩使用,很富有鄉土感),當時機關、商店廣告,多用扇印刷公告贈送顧客,印象較深刻的是富山寄藥團,寄家庭平安藥所贈送紙扇 上面有印的,達摩牌及仁丹藥標。因現代冷氣機已普遍,使用扇類消暑機會甚少,所以必須如此詳細記述留後代參考。
再說廟埕樹蔭腳,剉冰攤位附近蔭涼處,由在地民眾,用竹笸鋸節縛成休憩坐椅,供莊民在此「放直」、「行棋」消遣娛樂兼納涼閒聊。
★★★★★★★
旅遊寫真簿歐洲:伊太利羅馬(4)
罗马假日中西班牙台阶一段 (點入網路觀賞電影)
tudou.com2009年11月24日 - 2 分鐘罗马假日中西班牙台阶一段罗马假日中西班牙台阶一段罗马假日电视剧频道.
羅馬-西班牙台階 - 著名景點 (點入網路)
61.218.82.77/main_program/sce/scenic.ASP?view_id... - 頁庫存檔
西班牙台階:位於三一教堂所在的山丘下,以登上教堂的西班牙階梯而聞名。這座教堂乃1495年查理八世VIII命法國人建造,階梯共有137階,名稱取自附近的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