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旅遊集錦篇(29)大連:金石攤,金石園,極地海洋動物園,老虎攤,棒捶島(最終集)

旅遊集錦篇(29)大連:金石攤,金石園,極地海洋動物園,老虎攤,棒捶島(最終集)

 遊覽景點

大連市
大連市(Dalian/Dairen),舊稱旅大市,別稱鯤城、濱城,舊名達爾尼 、青泥窪。位於中國遼東半島南端,東瀕黃海,西臨渤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也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地級市、也是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
大連地處黃渤海之濱,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 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稱,是中國北方沿海重要的經濟、金融、貿易、港口、工業、旅遊城市。2001年大連成為中國第一個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的城市。2006年與杭州成都一起被評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2009年大連獲得全球「國際花園城市」最高級別組的第一名[6]。大連是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的舉辦城市。大連位列2010年度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第八名(含港澳)[7]

大連金石灘奇石林立,形態各異又栩栩如生。圖片來源:谷歌地圖觀察大連金石灘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因當地奇石而得名,也是中國唯一的濱海地區國家級地質公園。金石灘的石頭遍佈海岸沿線,6億年前的古沉積岩地層讓奇石林立,形態各異又栩栩如生。其中公園的“龜背石”趣味奇形,已成為該風景區的鎮園之寶。
2007年旅遊東北實地拍攝影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旅遊集錦篇(28)大連旅順:附錄:大連星海廣場(2)


旅遊集錦篇(28)大連旅順:附錄大連星海廣場(2)

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廣場,1997年,為了紀念香港回歸而設計的超大廣場落成,面積要比兩個天安門廣場還要大,找來大連市民印上100雙腳印,寓意大連走過的滄桑百年,其中兩對腳印是祖孫相差一百年。 規劃旅遊的首選網站:https://www.liontravel.com
標準 YouTube 授權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旅遊集錦篇(28)大連旅順:附錄:大連星海廣場

旅遊集錦篇(28)大連旅順:附錄大連星海廣場

標準 YouTube 授權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旅遊集錦篇(28)大連旅順:附錄:旅順口區 白玉山塔

旅遊集錦篇(28)大連旅順:附錄:旅順口區 白玉山塔

標準 YouTube 授權
旅順口區 白玉山塔
筒介
 旅順口區,是遼寧省大連市的一個市轄區,原為旅大市下轄的旅順市。面積506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116041。區人民政府駐水師營街道小南村。大連旅順開發區在本區西部。該區也是北海艦隊駐紮地。
該區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東臨黃海、西瀕渤海,南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距大連市區45公里。旅順口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有舉世聞名的天然不凍旅順港,為京津海上門戶和東北的天然屏障。新開闢的旅順新港是溝通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的「黃金水道」。
旅順港是北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海軍基地,最早由清朝開始營建。後先後為沙俄日本所占。聞一多的《七子之歌》中,旅順口即是七子之一。

白玉山塔,原名表忠塔,曾名白玉塔,建於1907年,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白玉山南麓,是日俄戰爭後日本軍隊為紀念戰死士兵、向天皇表忠心而修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幾次有人提出拆除此塔,但白玉山塔最終得以保留,現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 1985年,白玉山塔被列入大連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與日本明治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在俄羅斯德國法國三國的干涉下,日本被迫將遼東半島還給清朝,但要求清政府繳納三千萬兩白銀贖金。1898年,俄羅斯據《中俄密約》租借旅順大連。1904年日本發動日俄戰爭,奪得旅順、大連的租借權。戰時,俄軍的一個海軍基地就位於塔下的海灣。[2]
祭祀活動後,日軍在塔下合影
1907年,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日本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為祭奠戰死的22723士兵,在白玉山南麓修建表忠塔。為此,日本政府在國內募款25萬日元,還從日本運來花崗岩、水泥、木材、鋼材。日俄戰爭中日軍曾主動沉船17艘,以堵塞航道,防止俄軍增援。戰後,沉船用的石頭被日軍打撈上來,用於建設塔基。塔身外部的石料來自乃木希典的家鄉山口縣黑髪島。為了建塔,日軍還強徵了兩萬中國勞工,很多勞工死於建設中。[3] 自1907年6月開工建設,1910年11月完工,建設共耗時兩年五個月。建成後日軍在此多次舉行祭祀活動。[4]
白玉山塔高66.8米,18個窗口。塔身設計為炮彈形,以炫耀軍威。也有人說這是在表彰日軍的炮兵部隊。還有說法稱塔身為蠟燭形,日軍為祭悼亡靈作此設計。塔內有24層鐵質螺旋樓梯,台階273級,是自美國訂制的。[5] 塔頂北側有銅質銘文,為東鄉平八郎與乃木希典合撰,簡述了旅順會戰的過程。塔頂的觀光台的鐵質圍欄為太陽旗的放射圖案。此外,日軍還在白玉山北峰(今旅順海軍兵器館艦橋下)建有一座「納骨祠」,葬有日俄戰爭中死亡的22723名日軍士兵的骨灰。[6]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5年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出兵中國東北,擊敗日本關東軍,取得旅順、大連。蘇軍鏟掉了塔上「顯忠塔」三字和銅質的銘文,塔名改為「白玉塔」。塔頂圍欄的太陽旗放射圖案被用水泥改成五角星。1986年4月16日,旅順政府正式將顯忠塔依山名改為「白玉山塔」。[7] [8]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旅遊集錦篇(28)大連旅順:附錄:探秘旅顺口

旅遊集錦篇(28)大連旅順:附錄:探秘旅顺口
旅順口在近代是著名海軍基地,西方人稱之為「亞瑟港(英語:Port Arthur, 俄語:Артур)」。1880年代,李鴻章在此經營多年,建成北洋艦隊的主要基地。現北海艦隊五個軍用港口,都在旅順軍港內。
甲午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中,旅順被日軍攻占。旅順大屠殺在此發生。日軍於1894年11月攻陷旅順後,對市內居民連續四天進行殺戮,超過二萬人遇害,屠殺過後全市僅剩三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居民屍體,遇難者葬於白玉山東麓的安葬崗,今稱「萬忠墓」。
按照馬關條約,清朝割讓包括旅順在內的遼東半島給日本。此舉引發其他列強的睽覷。在俄國、德國、法國等國的斡旋下(「三國干涉」),日本同意由清政府出錢贖回遼東半島。
俄國租借時期
1898年3月27日,沙俄以干涉還遼有功,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規定沙俄租借軍港旅順口、商港大連灣25年。稍後又於當年5月7日,再次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旅大租地續約》。1900年,義和團事變中,俄國占領了東北全境。1903年,從哈爾濱到旅順、縱貫整個滿洲的東清鐵路南滿支線全部完工。俄國租借旅順的7年期間,給旅順留下了一批俄國風格的建築。旅順發展為大城市,人口超過了1萬人。
日俄戰爭和日本占領時期
俄國搶占日本通過馬關條約獲得的利益,獨占滿洲,並進而威脅朝鮮,引發日本強烈不滿,日本受此羞辱,臥薪嘗膽,富國強兵。1902年又締結了英日同盟。1904年2月8日日軍偷襲旅順口,日俄戰爭(1904年-1905年)爆發。經過為期五個月的旅順口攻城戰後,日軍奪取旅順口軍港。
蘇聯占領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5年,根據雅爾達協定,旅順港由蘇聯占用,中華民國政府始終未能接收這一港口。中國共產黨則獲得了蘇聯的支持,在此建立起後方基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初期,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唯一可以使用的港口。期間,中國共產黨開闢了從旅順港途經朝鮮半島至山東榮成俚島的運輸線,將武器、糧食由東北解放區運至山東半島,影響了華東華北地區的戰局[2]。1949年6月,中華民國政府實行關閉政策,封鎖大陸沿海港口時,避開了旅順港。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成為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一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55年,蘇聯將旅順歸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順後來和大連合併,成為大連的一個區,當時有三條公路連接大連市。
標準 YouTube 授權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乃木希典大將—日本軍人的楷模 絕對忠君的將領 全家殉國


旅遊集錦篇(28)大連旅順:附錄:乃木希典大將—日本軍人的楷模 絕對忠君的將領全家殉國
乃木希典大將日本軍人的楷模 絕對忠君的將領 全家殉國 18491225日,乃木希典出生於日本東京,是長州藩士乃木希次第三子,自幼的基本教育是武士道精神與儒學忠君思想,作為躋身長州藩陸軍高級將領的乃木希典,其指揮作戰只能以古典或陳舊來形容。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他出任補近衛師團長。同年5月,以日本陸軍中將軍銜任侵華日軍第三軍司令官,從而成為日軍在日俄戰爭中陸地戰場的主將。(圖為:乃木希典照片)這次侵華,他竟然自備棺材3口,以示與其二子一道戰死侵略戰爭、報效日本帝國。期間,因他的長子乃木勝典在日軍攻打金州南山俄軍陣地時陣亡,他得知消息,有一剎那似乎眼睛有淚在強忍著,但是他的妻子靜子得知這個事情后,竟給他發電報說'我為勝典壯烈戰死感到很欣慰',他... : pixpo
標準 YouTube 授權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