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溪湖鎮史記(177)旅遊:(13):黃河鐵橋,白塔山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177)旅遊:(13):黃河鐵橋,白塔山

蘭州
 
蘭州是甘肅省省會,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市區是典型的帶狀城市形態,地處黃河上游,位於河谷盆地。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市區海拔1520米。黃河自東西穿城而過,是唯一一個黃河穿越市區的省會城市。由於南北兩山夾峙地形的影響,市區東西狹長,約30千米,南北最窄處,僅1千米左右,最寬處約5~6千米,具有帶狀盆地城市的特徵。

 黃河鐵橋
 
過河用羊皮包

這是一座逾百年的鐵橋,當初由德國人設計建造,聽說一百年就是保證期,隨著人流與車流多了,此橋的歷史意義已大於實際功用,由於是黃河的第一座鐵橋,見到她時還是挺感動的!建議若轉機經過蘭州可到此地朝朝聖,體驗蘭州風情。
 白塔山
 

 
白塔山海拔1700米,因為山巔有蒙古人建造的白塔而得名。白塔山有「拱抱金城」之勢,和黃河一起形成蘭州的天然屏障。站在黃河南岸鐵橋邊的廣場上向北眺望,可飽覽白塔山的美景。
《皋蘭縣誌》記載,明朝正統初年到景泰末年鎮守蘭州的內監劉永誠,在遺址上重修白塔寺,並且在塔院東北興建三星殿、文昌宮、魁星閣。又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重修塔院,按《周易》天在下地在上的「泰」卦之義,在塔院以北建地藏寺,在山麓(現三台)建玉皇閣。這種格局不同於中國其他名山地藏宮在山麓、玉皇閣在山頂的布局。但玉皇閣在1958年拆除,後建成如今的三台建築,使這一布局變得不明顯。白塔山海拔1700米,因為山巔有蒙古人建造的白塔而得名。白塔山有「拱抱金城」之勢,和黃河一起形成蘭州的天然屏障。站在黃河南岸鐵橋邊的廣場上向北眺望,可飽覽白塔山的美景。
 (完)






1999年絲路之旅(13)實地拍攝配樂動畫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溪湖鎮史記(176)旅遊:絲路之旅(8): 炳靈寺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176)旅遊:絲路之旅(8): 炳靈寺
炳靈寺
遊覽景點
這個石窟號稱在藝術價值上僅次於敦煌莫高窟,以石雕造像見長。 因為當時修建大型的水電站的需要,所以想來這裡游覽客人,必須要乘船穿過水庫才能抵達,湖景山色,更為石窟增添了魅力。 炳靈寺是藏語的譯音,為十萬佛的意思。 最早叫做唐述窟,現存窟龕183個,近800身造像,距今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 炳靈寺分為上下兩寺,下寺的造像窟龕集中,所以是主要的觀賞景點。
 (完)








1999年絲路之旅(4)實地拍攝配樂動畫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溪湖鎮史記(175)旅遊:絲路之旅(8):大佛寺.武威雷台.文廟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175)旅遊:絲路之旅(8):大佛寺.武威雷台.文廟
臥佛 
大佛寺
始建於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是甘肅省境內最大的西夏建築遺存。
  原寺規模宏大,後多毀損。現存的建築有大佛殿、藏經閣、土塔等三處。大佛殿坐東面西,為重檐歇山頂兩層樓建築,高33公尺,寬48.3公尺,深24.5公尺,面闊9間,進深7間,規模宏大。16世紀時,寺內可容納四、五千人同時朝拜。
  殿內現存泥塑31尊,正中的佛壇上為釋迦牟尼涅槃塑像,身高34.5公尺,肩寬7.5公尺,腳長5.4公尺,一隻耳朵就有4公尺以上,可容8人並排而生,木胎泥塑,金裝彩繪,面豐端秀,頭枕蓮台,側身而臥,兩眼半閉,嘴唇微啟,略含笑意,視之若醒,呼之則寐,胸前繪有斗大的卍字。造型雖然龐大,但比率諧調,線條流暢而神態自然。臥佛背後的迦葉、阿難等和兩側廊房的十八羅漢,也無一不神態各異
雷台的馬踏飛燕
  
銅奔馬出土於武威城北6公里遠的雷台。1969年,當地農民在雷台老槐樹下發現一處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約在西元186-219年間),因出土了文物珍寶銅奔馬而著名。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的地方,因在一高約10公尺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而名。 雷台高8.5公尺,南北長106公尺,東西寬60公尺。出土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除了銅奔馬之外,著名的99匹銅車馬儀仗俑亦出土於此。
  其中以銅奔馬藝術價值最高。它擁有「馬踏飛燕」、「馬踏飛鳥」、「天馬」、「馬超龍雀」等多種美稱。出土於1969年,是一件罕見的藝術珍品,長45厘米,寬10.1厘米,通高34.5厘米,形似疾馳飛奔,昂首嘶鳴。三足騰空,右足踏一展翅奮飛,回首驚視的龍雀(燕子),長尾高翹,神態生動,這麼大的馬身,穩定在寬廣不到十分之一的底面積上,既有支撐點,又不破壞駿馬風馳的英姿,在力學上是很不簡單的事,且蘊含豐富的天馬文化內涵。

武威文廟
武威文廟
「武威文廟」,文廟位於武威市區東南隅,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倣皇家宮闕建築群,始建於明正統四年武(西元1439年),歷經擴建,規模龐大,號稱“隴右學宮之冠”。文廟坐北向南,總面積1,500平方米,是歷代文人墨客的修學和祭祀孔子之地,東西兩組古建築巍然屹立,保存完好。文廟現存建築以聖廟和文昌宮保存最好。廟內古柏參天,古樸靜雅,整體建築佈局對稱,結構嚴謹,雕梁畫棟,檐牙高啄,碑匾林立。著名的有刻有回鶻文的高昌王世勳碑,刻有回紇文的西寧王忻都公神碑,和保存最完整的中文-西夏文對照珍本詞典“西夏碑”(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文廟內現設有武威市博物館。,現在也是武威市博物館所在地。文廟是一座非常雄偉的仿皇家宮殿建築群。
遊覽景點
1,大佛寺創建於西下崇宗永安元年(西元1098年),是中國最大的室內睡佛,長約35公尺。
2,武威雷台古墓位於甘肅省 武威市雷台,是一座建於東漢末年魏晉初期的墓葬。
3,武威文廟坐北朝南,南北長198米,東西寬152米,總佔地3萬餘平方米。
 (完)






1999年絲路之旅(4)實地拍攝配樂動畫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溪湖鎮史記(170)旅遊: 附綠:絲路故事——楼蘭古城

 
溪湖鎮史記170)旅遊: 附綠:絲路故事——楼蘭古城
對於絲路故事——楼蘭古城,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從各自的觀點來解釋這個未解之謎:有人認為是由於羅布泊的枯竭,自然環境的變化,河流改道等原因。也有人認為是孔雀河上游不合理地引水、蓄水,認為造成的。更有人認為是絲綢之路改道、異族入侵等原因造成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麼,究竟哪方面更接近歷史真實呢?
樓蘭城
說法一:樓蘭消失於戰爭。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說法二:樓蘭衰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上游河水被截斷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樓蘭曾頒布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說法三: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遊移有關。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遊移的週期是一千五百年左右。三千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一千五百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游移有直接關係。
  說法四: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古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絲路故事——楼蘭古城影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06年遊走南.北疆8000公里(12):喀拉斯名勝-五彩攤,布爾津。配樂風景片。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溪湖鎮史記(170)旅遊:南.北疆(12):喀拉斯名勝-五彩攤,布爾津(最终回)

  •  
《古早人講一句話》
「生死註定計較何用:與生死有命同義,認命看開何必斤斤計較之意思。

本單元繼第五單元沙漠公路」後最值得欣賞景觀,單「五彩灘」就使大家大開眼界!
遊走南.北疆絲路八千公里(十二)
喀納斯是神秘而美麗的地方,喀納斯河發源於阿爾泰山友誼峰的冰川,經喀納斯湖,穿行於連綿的阿爾泰山峽谷.秋天是阿爾泰山最漂亮的季節,多年來從許多書籍 看到這些美麗的畫面,終於有機會親臨嚮往已久的地方.景區的觀魚亭'喀納斯湖'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是著名景點.而傳說的喀納斯湖湖怪更增添神秘色彩.
納斯河上的一個美麗寬敞平坦的河谷。
神仙灣是喀納斯河上的一個美麗寬敞平坦的河谷,小島林立,望去向散落珍珠。相傳是過去神仙居住的地方,故名神仙灣。
月亮灣是喀納斯景區裡的精品,夾在東西兩山之間,河道隨山勢迂迴,恰似一牙初升的彎月。在彎月之中有兩座平坦小島格外引人注目,猶如兩只巨型腳印。有 一種傳說是西海龍王當年在此降服河怪時留下的腳印;也有人說是嫦娥上天尋夫時在此留下的足跡;還有人說這是當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箭步如飛追擊敵人時留下 的腳印。
臥龍灣,是由哈納斯河在此長期側蝕沖刷而形成一連串岸線曲折的河灣組成。河流在此,流速減緩,水面柔波浮動。在形河灣兩側發育兩個半島狀平台,河曲上為月牙形平台。河灣內發育兩個小心灘,像兩個巨大的腳印。傳說是神仙也難以抗拒美景的誘惑,下凡賞景時所留。下游為臥龍灣平台,長800米,寬450米,面積3.6平方米。河曲兩側,生長著鬱鬱蔥蔥的森林,古木參天。
遊客們興致勃勃的遊覽了被譽為天下第一灘的五彩灘景點,一河隔兩岸。 南岸是郁郁葱葱,茂密的胡杨林;北岸是色彩斑斓的火山熔岩,悬崖式的雅丹地貌,山势起伏、颜色多变,是常年的河流侵蚀冲刷和狂风作用共同形成的奇妙景观更是吸引游客们纷纷驻足照相留影,真实的记录了五彩滩的美景。南岸是鬱鬱蔥蔥,茂密的胡楊林;北岸是色彩斑斕的火山熔岩,懸崖式的雅丹地貌,山勢起伏、顏色多變,是常年的河流侵蝕沖刷和狂風作用共同形成的奇妙景觀更是吸引遊客們紛紛駐足照相留影,真實的記錄了五彩灘的美景。
遊覽景點:
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五彩攤,布爾津。 
1, 五彩灘位於新疆北端,屬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境內,地處中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額爾齊斯河北岸,海拔480米,距布爾津縣城24公里,也是前往喀納斯湖景區的必經之五彩攤是典型的雅丹地貌,是地表岩石風蝕千百萬年後形成的自然景觀。 
2,布爾津位於阿勒泰市西方100多公里,是到阿爾泰山旅遊的中繼站,原是個默默無聞的邊疆小城,近年因成為前往喀納斯湖的主要交通門戶而興起。 從五彩城出發到布爾津的路途有四百公里之遙, 因為不同的岩石裡蘊含不同的礦物質,導致風蝕後的五彩。
 (完)





 )
遊走南.北疆絲路八千公里(十二)實地錄影配樂動畫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