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提供黃姓「尋根找祖」參考故事

開元寺初名“蓮花寺“

2009年3月24日再度到福建一帶旅遊八天,當到開元寺時,地陪「阿輝」說一段傳說故事;

1300多年前此寺地原是一遍桑園,是位仁慈天早晨黃素公開窗看桑園,園中桑樹株株都開

了白色蓮花,因此黃素公感於佛法之偉大,就將地獻出建現在開元寺。

樂善好施之富家人黃素公所有,有一天一位僧人向他說此地很有靈氣最適合建廟之處,黃素

公雖是慷慨之人,可是對將一遍廣闊桑園獻地建廟也有一點猶豫不決,他就向僧人說;如你

所說很有靈氣,如果三天後滿園桑樹能開蓮花者,就願意貢獻此地建寺廟,第一天、第二天

桑樹並無異狀,到了第三天滿園桑樹果然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深被無邊佛法所感動,

然把這片桑樹園捐獻出來。

福建開元寺 2009,,24拍攝

建寺初名因有上記故事寺名稱「蓮花寺」後經數次更名後定名「開元寺」。

寺大雄寶殿上方有塊巨匾寫有桑蓮法界四個魏碑風格的大亨,以應桑開白蓮之說。

現黃素公「黃守恭」後裔尚居住開元寺境內,咱溪湖鎮內黃姓如有先祖由福建省福州一帶渡

台者可對照看看。

下記是網路上轉載「黃守恭獻桑園建寺」參考記事

大殿上方這塊巨匾寫有桑蓮法界四個魏碑風格的大亨,以應桑開白蓮之說。早在唐朝初期,這片地原是大財主黃守恭的桑樹園,後來捐給匡護大師建寺。關於這件事,有一個很動人的傳說:一天,黃守恭夢見有一個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說等桑樹開白蓮花後就獻地結緣。幾天后,滿園桑樹果然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深被無邊佛法所感動,果然把這片桑樹園捐獻出來。其實,黃守恭本為樂善好施之人,桑開白蓮之說乃是人們敬慕佛祖,附會而成,但這一神奇的傳說卻為泉州人民所津津樂道,世代相傳,因而開元寺也得了桑蓮法界的美稱。

在中軸線的兩邊,還有一些建築群:東有由迦藍祠改建的檀樾祠,紀念施主黃守恭。黃氏四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後裔及海外紫雲家族無不以此為榮。有俗稱小開元寺的準提禪林,原供奉天台宗的準提菩薩;西有尊勝院,現已開闢一部分為弘一法師紀念館,有水陸禪寺,以供寺僧棲息。

下記是由網路上轉載「渡台黃姓」參考記事

台灣黃姓來源:詔安客家論壇黃姓在台灣屬第5大姓,在全國也是十大姓之一。
台湾黄姓多属河洛人,占八成左右,客家人占一成多。台灣黃姓多屬河洛人,佔八成左右,客家人佔一成多。但是不論河洛、客家,不論來自閩或粵,凡明清年代入台的黃姓族人,大多數是黃守恭或黃峭的後裔。
眾多台灣黃姓族人認同唐朝初年從中原入閩卜居泉州的黃守恭為傳世之祖。如曾任台灣省議會議長、台北市市長的黃朝琴先生,曾經親書《守恭公略傳》加以弘揚。
黃守恭1300多年前,捐地所建的泉州開元寺,至今還是泉州古城最吸引遊客的著名千年古剎。寺內有一對全國最高最古老的石塔,至今巍然聳立。 寺内有供奉黄守恭的黄姓宗祠。寺內有供奉黃守恭的黃姓宗祠。傳說開元寺建成後,常見紫雲蓋頂,故又稱紫雲寺,此即紫雲黃姓開基之由來。
黃守恭的5個兒子分別到福建省的南安、惠安、安溪、同安和詔安發展,所以凡從閩省“五安”各縣市入台的黃姓族人多數屬紫雲衍派。紫雲黃氏“五安”子孫有一個共同的60字昭穆(即子孫排輩命名的順序),即:
先人貽禮則,奕世種書田;文章開國瑞,忠孝本家傳;行達明新學,修崇德性堅;

資元利永貞,謙光樂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承乃後賢;以斯善繼述,振續億萬年。
台灣黃姓的文水派、安溪派、三腳木派、南安馬林派等都是紫雲黃守恭的後裔。福建安溪縣參內黃氏二房族譜記載,黃守恭的第3子黃綱的後裔,從清初開始有近千人到台灣開發。開基台北萬華的南安馬林派是黃守恭長子黃經的後裔。
黃峭,是宋初的進士,曾任江夏(在湖北省)太守,後入閩定居於邵武縣。黃峭3妻21子83孫的故事,800多年來,為子孫後代津津樂道。黃峭將21個兒子散佈到閩贛各府去開發,並留下一首“遺子詩”又稱“認祖詩”,供子孫作為認祖歸宗的憑證。早年黃峭子孫都能朗朗上口。如1986年黃順興先生到詔安縣官陂鄉五通村認祖時,其背誦的“遺子詩”與五通村黃氏族譜記載的“遺子詩”對上了號而認了祖。
黃峭的遺子詩是這樣寫的:
駿馬匆匆出異方,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蒼天永庇誠吾願,三七男兒總熾昌。
這裡“三七男兒”指的是黃峭三妻各生七子的子孫後代。台灣黃姓奧香派、浦西派等亦認同黃峭後裔。
曾任台北市市長的黃啟瑞先生書寫的《峭山公略傳》、台北市黃氏宗親會出版的《黃氏大宗譜》,以及出生於彰化縣埔心鄉的原台灣“立法”委員、台東縣長,到大陸後任全國人大常委的黃順興等等台灣黃姓族人,都自認屬宋代自中原入閩的黃峭的後裔。1988年冬,台灣區黃氏宗親聯誼會理事長黃崇西先生,曾率領26人的宗親團回到福建省詔安縣秀篆鄉祭祖,亦認同是黃峭的後裔。2000年台灣黃姓族親捐巨資參加“熾昌堂”祖祠的重建。
閩粵台凡認黃守恭、黃峭後裔的都以“軒轅世系、江夏世家”為榮。

台灣黃氏第三大姓在台灣,黃氏是第三個大姓,族人遍布於全省的每一個角落。根據台灣省文獻會的考據,黃氏是跟隨延平郡王的大軍入台的,到了滿清克台,由閩、粵兩地來台墾荒者,更是絡繹於道,始終成為本省的望族。
至於本省黃氏的淵源,還有以下的三項本省黃姓族譜,可供參考:
台北縣深坑鄉黃氏族譜:“出自陸終之後,世居光州固始。至晉,中州板落,南遷入閩。始祖黃元分仕晉,卜居侯官……至唐嗣聖時(公元684至704年),有黃岸、黃崖者,分為二支,岸入莆田,崖入泉州。”
台北縣三峽鎮紫雲黃氏族譜:“出嬴氏,然非陸終之後。其始祖上溯唐代,有黃守榮者,光州固始人,垂拱二年,成泉州紫雲寺,故曰紫雲黃氏。”
台北縣板橋鎮浦西黃氏族譜:“其先燕人,避居於陳:陳亂,遷於汴。又金亂,遷居於杭,為杭著姓。始祖黃天從,仕宋……胡元受命,宋 室播遷海濱。禪興元年(公元1278至1279),陸秀夫等奉帝丙即位於砜州,六月帝舟遷於崖山。不期年,元人來襲,陸秀夫等死節;乃與其子以四舟載趙氏 後入閩,由浦西登岸,隱於漳州。”

以下照片是在開元寺境內實地拍攝紀念照

千年桑樹 2009,,24拍攝

千年桑樹與香蓮門 2009,,24拍攝

傳說開白蓮花千年桑樹與香蓮門之1, 2009,,24拍攝

紀念施主黃守恭檀樾祠之2, 2009,,24拍攝

紀念施主黃守恭檀樾祠之3 , 2009,,24拍攝

(照片由三叔公旅遊寫真簿轉載)

以下是關于「開元寺」網路上記事轉載供為參考︰

開元寺位於鯉城區西街,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全國重點佛教寺院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的大雄寶殿有86根大石柱,叫做百柱殿,相傳建殿時有紫雲飄繞蓋地,故又稱紫雲大殿。

開元寺最有名的是它的雙塔,東為“鎮國塔”,西為“仁壽塔”,它們高40多米,是我國最高的一對石塔。塔每層的門龕兩旁有武士、天王、金剛、羅漢等浮雕像。雙塔歷經風雨侵襲,仍屹然挺立,它是泉州古城的獨特標誌和象徵,也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築的瑰寶,其中東塔被列為1994年“中國古塔”郵票四圖案之一。

開元寺初名“蓮花寺“,後改為“興教寺”、“龍興寺”。

大雄寶殿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後經過唐、南宋、元、明幾次受災與重建,現存建築物是明代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遺物。大殿通高20米,面寬九間,進深六間,面積達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遠,外觀雄渾,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壯觀的建築風格。

大雄寶殿還有一個百柱殿的雅稱。全殿原計劃設立柱子一百根,後來因為需要放置佛像和騰出給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長了珩梁,減少了立柱,成為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右參政、按察使曾櫻與總兵鄭芝龍重修開元寺紫雲大殿時,將其中木柱全部換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豐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時期的海棠花式柱、圓柱、方柱。楞梭柱、蟠龍柱等。尤其是殿後廊簷間那對16角形輝綠岩石柱,雕刻著古代印度和錫蘭流傳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圖案24幅,引起中外學者的極大興趣。它與殿前月台須彌座束腰處的72幅輝綠岩獅身人面像和獅子浮雕,同為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主印教寺移來的。它們是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繁榮發達,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歷史見證。


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姬路城

姬路城

2006416日到日本名城姬路城賞櫻,時到四月中旬雖然染井吉野已處處吐新綠,快成葉櫻,但八重櫻、枝櫻當盛開,城內上空彌漫著一遍粉紅色花海,真是壯觀極了。

本單元將登載當時拍攝名城配櫻花景觀於網上,敬請共同在網路上來陶醉櫻花宴!!


簡介︰

姬路城日文姫路城)是一座位於日本兵庫縣姬路市的城堡。由於其白色的外牆,也被稱為白鷺城

熊本城松本城合稱日本三大名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稱日本三大連立式平山城。由於其保存度高,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

姬路的日文意指蠶繭,且所處的姬山與鷺山的兩座山崗酷似蠶繭故方圓一帶被人們稱為姬路;加上它白色城牆及蜿蜒屋簷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白鷺而有白鷺城之稱, 講到姬路城它的來頭可不小,為什麼要來這裡實在有說不完得理由:姬路城與彥根、犬山、松本城並列全日本的『國寶四城』 聯合國登錄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與九州熊本城、大阪大阪城並列日本三大名城,重點又是百選的櫻花名所之一,。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 錄製



清明節

清明節

2009 清明,農曆 二零零九年三月初九︰公曆 200944日。

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是「清明」節氣的開始。「清明」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4月4日或5日。清明幾乎是唯一和節日連接的節氣,春光明媚,清明懷人,古人有清明踏青的風俗,此時宜多親近大自然,但天氣變化大,俗語說︰清明 谷雨,寒死老虎母,也要小心不要著涼。

清明時節,草木繁盛,百花齊開,處處給人清新明朗的感覺。《淮南子‧天文訓》有云:「春分後15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帝京歲記勝》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倣傚,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在台灣地區,清明掃墓有些人選在農曆三月初三,叫做「三日節」或「三月節」,這一天也稱為「古清明」。

古清明與清明時間大約都相近,前者固定在農曆三月三日稱為「死節」,後者並不固定所以叫做「活節」。

2 個節日都有人掃墓,但依習俗一年之中不能重複掃2次墓。

為何台灣會出現2個掃墓的節日,傳說是泉州人與漳州人因於清明日買菜發生糾紛,釀成械,經由官府調解,才分出漳州人三日節,泉州人清明日掃墓。

飼牛囝仔、塚仔埔、墓粿

在塚仔埔(墓地)最熱鬧是清明掃墓季節尤其是清明,平時寂靜無聲埔地,被掃墓人群來往,喧嘩聲音熱鬧起來

掃墓人擔牲禮、祭品,鋤頭、鐮刀、掃手、水桶等全家老小總動員整修墓園,整理墓地周圍後,先以牲禮祭拜后土(土地公)後,移拜祖墳、酒三杯、墓粿有紅龜粿(吉利)、麵粿(長壽)、發粿(發財)等。金銀紙:四方金與金銀元寶。
【祭祖墓】
舊墳準備三牲(雞、魚、豬)
新墳準備五牲(雞、魚、豬、鴨、魷魚)
酒、飯、湯、六菜有豆乾、水煮雞蛋或鴨蛋、海帶、豬皮、米糕(高昇)、豆皮(土豆)、菜頭(好彩頭)、韭菜(長久)等類、三樣水果、糕餅及拜后土的墓粿,鮮花一對、香燭一對、鞭炮一串金銀紙(四方金、銀紙、庫錢、金銀元寶),另外要準備黃白紙或五色紙(挂紙用)。

燒金銀紙同時挂墓紙(整修房屋之意),然後放炮分墓粿(昔時備白色墓粿分發因此謂︰墓粿)後改分發「麵龜仔」還是稱墓粿,群童一聽炮仔聲就急速走來「逸墓粿」掃墓人先將「麵龜仔」有人有份分發後,剩下「麵龜仔」拋上空中任飼牛囝仔(牧童)搶,飼牛囝仔也撿拾此墓粿(麵龜仔)為樂,平時墓地常客是飼牛囝仔,有一點暗示他們尊重祖墓不要毀壞之意。

隨時代火葬風行,納骨塔林立逢清明節,無法以古法祭拜,只在塔前搭遮日棚,如公祭般的群體祭拜,在墓地掃墓、挂墓紙、搶墓粿場景也逐年隨時代潮流而漸漸消失。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高級蒸餾水與天然山泉水

高級蒸餾水與天然山泉水

高級蒸餾水︰蒸餾水顧名思義是經過蒸餾所得的高級『純水』蒸餾水是很純淨,稱為「純水」,但卻不是好水,反而被稱為「窮水」。

與蒸餾水同稱為高級純水,RO逆滲透法解質(TDS)水,「RO逆滲透法利用高科技滲透原理,有效去除九九%水中總固體溶解質(TDS),純度高達1—10ppm,應用於海水淡化、洗腎血液透析用水、實驗室高純水」。沒錯,在國外,逆滲透原理是「應用於海水淡化、洗腎血 液透析用水、實驗室高純水」,沒有人會拿來當日常飲用水的。

因為純水中完全不含任何礦物質,人體需要的鈣、鉀和鎂統統不見了,長期飲用會對人體造成血管疾病、心臟病、骨質疏鬆症。如果已經喝逆滲透水大約三年的人,可以到醫院檢查一下骨質狀態,我敢說醫師一定會告訴你:「骨質已有疏鬆現象。」而且得關節炎的機率會很高。

一九七七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經過九個國家五十個研究團隊研究純水之後,認定:純水無礦物質,使得心血管疾病發病與死亡率增加。因此在軟水中的加入適量的鉀、鎂、鈣、鉻,每年可使十五萬人免於死亡。

我在此用最誠懇的心呼籲大家: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好好思考一下,「純水」絕對不能喝,它是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的「窮水」,因為我們身體絕對需要水中的礦物質!(本文由KingNet營養保健諮詢科營養師回答文中撰述!!
桃園敏盛綜合醫院健康美學中心 陳正育營養師

天然山泉水︰山泉水國人兩千年的鍾愛國人自漢朝開始飲茶,從此茶文化成為中國文化的精髓—“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飲,得半日之閒,可抵上十年的塵夢。

然而,泡茶對水的要求很高,唐代陸羽在其所著的《茶經》中,將水界定為三個等級,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可見山泉水在國人眼中一直都是水中極品。

山泉水的好處不光是口感,一位營養專家介紹:飲水是提供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些元素在天然山泉水中的比例與在人體中的構成比例基本相同,容易被人體吸收。同時水質軟硬度適中,PH值呈弱鹼性,適合各類人群飲用,特別適合處於成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兒童飲用。

天然無污染優質的水源是飲用水的生命,好水中天生的那種甘洌、清甜,是現代工藝無法替代的。

自為高級「純水」,高級得消失「水」寶貴的本質,可憐得已形成無格談「水」品級的,無內涵無級水,還不察,真是可悲可哀加可憐。

默默無聞,受大自然淨化山泉水之優質,古云︰「路邊牛屎無人聞,屜內麝香自然香」其自然擁有的品格,不宣揚也自古就被公認視為水中極品。

無論高級「純水」,亦天然山泉水一旦流入江中,同成為江水,一江春水向東流,終歸也是同化海中之水,有什麼可計較呢!!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2006年兼六園櫻花


2006年4月19日到金澤市,日本三大名園之一「兼六園」,兼六園是1676年加賀藩5代藩主前田綱紀所建造的一座蓮池御亭和庭園,作為居城金澤城的外庭,以宏大、幽邃、人力、蒼古、水 泉、眺望等6勝,因而被取名為「兼六園」。

前一次到此時是初秋處處紅葉點點綴園內,有一葉告知秋的稍稍悽涼感,本次到此四月中旬櫻花當開滿園春色,呈顯一遍春天的活力。

全園有四百多株櫻花樹,吉野櫻處處呈現粉白的花霧,櫻花樹成排滿開,花群如煙似霧長長拖曳空中,因此只用花霧來形容淡雅春櫻景觀,櫻花盛開期是暫短的,其可觀賞期間正常大概一星期左右,如遭無情夜雨推殘一夜中就散落殆盡,為此日本將櫻花,快開快落乾脆磊落性格,當做武士精神的象徵,要賞盛開櫻花機會除在地人以外,如我們遠在海外的要憑運氣,櫻花隨氣溫高低而開期不一定,2006年到金澤市幸逢難得的盛開期,本單元將當時所拍攝照片公開於此與各網友共享。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錄製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日本:上高地

日本:上高地



2006421日即「上高地」閉山後,本年度開放觀光第二天,到「上高地」到達時已黃昏,因此先進入「池之平大飯店」休息,因開放第二天」店內籌備措施尚未完全,當晚遭停電約三小時,晚餐點燭以很富浪漫的克中進餐,意外經驗到另一種滋味的一餐。

翌晨步出飯店,外面一遍白世界,將第一步踏出腳印拍做紀念(不要笑台灣son)因腳印留的太鮮明,激動的不得不拍下來,四周可以說充滿雪國神秘氣氛,九成以上是黑白色彩的世界,拍拍幾張雪景留念,乘車往上高地途中外面飄起雪來,大家下車徒步雪中行,享受四月雪的輕飄飄拂面感受,我超過八十歲的也童心未泯,以年青時步伐跟著大家走完全程。

四月櫻花盛開期有如此難得的四月雪景,將此開始我們就進入賞櫻旅程系列。

簡介


上高地位於日本中部,素有日本的阿爾卑斯山之名,以美麗的湖光山色著稱。屬於日本的中部山嶽國立公園的範圍內。

上高地是中部山岳國立公園最具代表的風景勝地,是標高約1500m的盆地型峽谷。因為他獨特的地形環境,和各式各樣的動植物形成了上高地美麗的自然景觀。清澈的河水,河畔盡是青綠色的樹林,斜坡地則覆以茂密的針葉林,其間亦多有岩石嶙峋,讓人目不暇給。

「上高地(かみこうち)」,是一處被穗高連峰如燒岳、霞沢岳等,環抱著的大自然之地,位於長野縣西部的飛驒山脈南部的梓川上游,標高約 1500公尺,地形屬於較特殊的平坦型高原盆地,在日本其它地方是很少見。這一帶被白樺樹、落葉松等的原始森林環繞著,大正池、田代池、明神池等分佈在其 間,與高聳的各山群的雄姿一起構成了極美的景色。

上高地的花草是從5月下旬開始發芽,新枝抽發點點油綠在殘雪的襯托下更顯新意,是全年最美麗的時節。夏天更是一個幽美的避暑勝地,每當9月下旬樹林開始轉紅,10月中旬已是楓紅處處,極為美麗。

PS.冬季11月16日到4月下旬因為積雪的關係不開放遊客觀光


溪湖三叔公部落格錄製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溪湖鎮河東里田野風光 電影記錄片

溪湖鎮河東里田野風光 電影記錄片



本部落格自2008年6月正式上網以來承蒙各網友捧場謝謝各位!!
為感謝各網友除本部落格之主題,溪湖鎮史記以外,前也已增加旅遊照片節目頗受歡迎,今再增(試播)旅遊電影請批評指教.
歡迎年青網友以外,更加希望長青族老朋友入網開講,咱溪湖古早
古早的歷史.共同將較深入的歷史留給後人,來完成咱身為先人的責任.
LKK格主報告 祝福快樂!!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