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

農曆七月就被稱為鬼月.鬼月禁忌

農曆七月就被稱為鬼月(取材自網路)

 在民間的流傳中,每年陰曆七月初一凌晨,地府開鬼門,讓所有在陰間受苦受難的鬼魂,能夠趕回陽間去探望生前的老家和後世子孫,並且享宴一番。到了七月三十,假期結束,這些鬼魂又得重返陰間。因此農曆七月就被稱為鬼月。而民間俗稱的「巧月」或「瓜月」,也就是指農曆七月。七月的民間行事中,大部分都跟被稱 為「好兄弟」的孤魂野鬼有關,所以,從七月初到七月底各地的普渡活動不勝枚舉,這也是我們一年的祭祀活動中的高潮。

拜門口
七月初一,「鬼門」一開,所有獲准可以返回陽間探親的孤野鬼,
將會自陰間一擁而出,四出搶食供品。
因此,在鬼月的第一天下午,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前擺供祭祀,
稱之為「拜門口」。由於只是讓途經的好兄弟小歇吃食,
祈求它們別入屋侵擾家人,所以不用提供太過豐盛的供品,
通常只需做到下列的幾件事即可。

1. 供拜五味碗、糕、粿。
2.
在供品上各插一炷香,並祝禱好兄弟們享用後繼續上路。
3.
焚燒若干銀紙及經衣
「放水燈」的原始用意,是體恤淹死在水域裡的亡魂,
怕它們找不到路回家,所以特別在普渡前一天晚上,
盛大舉行「放水燈」的儀式,希望能藉由「水燈」的帶領,
讓亡魂們得以循著水燈返回陽間享用普渡祭品。
         

.......................................................................................................................
鬼月禁忌
@床頭掛風鈴
風鈴容易招來好兄弟,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你說呢?

@
夜遊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
拔腳毛
俗話說:「一支腳毛,管三個鬼」,
所以腳毛越多的人鬼越不敢靠近。
傳說:鬼魂要報仇,必須要透過數腳毛,
完成後才能報仇所以沒做壞事的應該不用擔心!
@
非特定場合燒冥紙
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金紙是燒給神的,
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
@
偷吃祭品
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
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
喊名字
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盡量都以代號相稱,
以免被好兄弟記住你的名字
@
游泳
此時好兄弟會和你玩鬼抬腳的遊戲,
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
亂看
好兄弟喜歡躲起來嚇人,萬一亂看被嚇到了,
就是他們入侵你最好的時候
@
榕樹放在家門口
因為榕樹是聚陰的植物,同時也是好兄弟的最愛,
除非你希望好兄弟來家裡坐坐
@
熬夜
人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
相較之下,誰會贏ㄋ
@
靠牆
好兄弟平時喜歡依附在冰涼的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
撿路邊的錢
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
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
輕易的回頭
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
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好兄弟
@
拖鞋頭朝床的方向
好兄弟會看鞋頭的方向來判斷生人在哪裡,
如果鞋頭朝床頭擺,那麼好兄弟就會上床和你一起睡
@
筷子插在飯中央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
此舉只會招來好兄弟來與你分享食物
@
一個人
一個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覬覦,是真的
@
晚上拍照
此舉動容易將靈界的朋友一起拍進來,然後帶回家
@
玩碟仙
平常時刻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事情,更何況在這鬼節時分
@
拖鞋整齊的放床邊
在外旅行時,拖鞋整齊的放在床邊,
會招來靈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們的鬧床
@
吹口哨
晚上吹口哨,當心好兄弟喜歡你
................................................................................................................................
少出遊,免得好兄弟跟蹤。
晚上不要出門,這是好兄弟們的活動時間。。
不要去海邊,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
不要買車,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不要購屋,免得好兄弟住進來(當然也不要裝潢)。
不要開刀動手術,以免好兄弟搗亂。
不要結婚,免得遭好兄弟眼紅。

拜拜注意事項:
因為是拜好兄弟,所以不能在家裡拜,
一定要在外面或馬路上,不然等於請好兄弟入家門。
拜拜時千萬別說自己姓氏是誰,只要說請用即可。
拜過好兄弟的東西最好別吃,因此吃的東西別買太多,
紙錢多一些即可,表示請好兄弟拿錢去別處買東西吃。
七月拜不拜都沒關係,因為七月拜好兄弟只是一種佈施,
好像辦流水席一樣,給無家可歸的好兄弟一些招待。
如果是祭祖,則可以在家裡拜,但祖先牌位一定要擺好。

實用小偏方:
禁止在鏡子前點白蠟燭削蘋果。
千萬別嘗試碟仙的厲害,很容易出事的。
玩完筆仙記得把筆折斷。
塔羅牌千萬別借別人算,否則對方會有惡運。
看見車禍有人橫屍現場,念自己宗教的語言,

可念出卍字(佛教)和十字架(基督)圍繞自己防止髒東入身。
千萬別對著女屍說「真可惜,這麼早死」這類的話不然她會纏著你。
到過陰氣比較重地方後,不要馬上回家,
先到旅館用艾草把自己身體洗乾淨。
別隨便撿路邊的小東西。
買玉的時候要小心,小心別買到古代人家陪葬的玉。
凡事別太鐵齒,尤其夜遊鬼屋時,
別自命非凡做出對逝者不敬之事,必招來禍端。

  此外傳統上也忌諱在農曆七月時搬家、結婚或出外旅遊。因為這段期間,正是幽靈鬼魅活動 得最厲害的時候,那麼相對於陽間的活人而言,就最好不要有大的動作,一動不如一靜,以免和那些鬼靈相衝撞而被擾亂了自身的磁場。 鬼魂之說,縹緲玄奧無有定論,而孔子早就告訴我們,對於鬼神之說應抱持著「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重點就在於一顆「誠敬」的心,其餘就不必深究了。

(以上取材自網路)


遊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小樽有感︰

遊日本北海道富良野、小樽有感︰

2008716到北海道旅遊,其中參觀富良野熏衣草等花田,視線看到之處各種色彩艷麗花卉盛開佈滿大地,宛如通到地平線的豪華大地毯,人間傳說之仙境也不過如此,真的大開眼界!!

據說此景觀一年只七、八月才有,入冬季就形成銀世界,其景觀值,盛衰極端,幸得有機會觀賞,真的太壯觀!!

觀賞熏衣草花田時看到田中插一記事牌,寫開發出熏衣草辛酸錄記載內容︰

熏衣草園苦︰五十年間,富田園經營正史上,園內是繼續不斷裁培熏衣草的田地。當化粧品香料的裁培遇到困境1975年,不顧家族悲痛,忍苦將農耕機駛入園內決心欲將熏衣草滅絕,可是太愛熏衣草,無法忍心下手,決定再苦也再種植一年,當該年熏衣草被大眾,發現可悅目觀賞價高的植物,將此打開命運門扇,成為賞花奇蹟的盛況。」

首頁我的相片已更新四張富良野花田照片

附錄

富良野富田農場 (Farm Tomita)

1903 就開始開墾, 為薰衣草的發祥地. 最有名的景點就是以七彩的花卉種值而成的彩色地毯. 除此之外, 園內的花田還有花人花田, 幸福花田, 香水花田, 及花人之舍, 香水之舍等。 中富良野地圖

小樽運河

小樽運河開鑿於1914年,前後用了9年時間才全部完工。小樽運河沿岸紅磚倉庫鱗次櫛比,印證小樽作為往日北海道金融、經濟中心的繁榮景象。

隨著時代的發展,小樽運河已失去了往日作用,現今作為歷史觀光景點,向遊人展現當年浪漫風采。

沿岸全長1120米的散步路,兩側樹立有63隻煤油路 燈,入夜,點點燈火醞釀出浪漫異國情調,令人不禁油生懷舊之情。

曾是北海道經濟發展的中心和繁華的商都。由於海運貿易的發達,小樽運河應運而生,今雖往昔繁華不再,但以運河為中心的景觀卻成為小樽觀光的名勝,運河及其附近的紅磚倉庫在煤油燈的映照中醞釀出的浪漫異國情調,運河旁的歷史餘韻則令過往遊人鄉愁無限。(取材自網路)

小樽運河開鑿將近百年,昔日沿岸紅磚倉庫貨物出入無數,風光一時的盛況已是昔日夢,今昏暗倉庫內空洞洞,外壁野藤蔓延,榮枯兩極令人感歎,見景憶起悽涼「荒城之月」那首歌。


看此兩個景點,引起我再想,黑白想黑白講︰

熏衣草︰

對於一年只有七、八月二個月風光期熏衣草等花卉,其風光期占一年的100分比是17.7%,是在於固定環境中熏衣草等花卉一生盛況的定律。

人呢!!可能無法算出一生風光定律,因人是有智慧、思想的動物,能克服、解決困難,能者一生風光不滅,愚則看眼前良機也不察,不捉住,任機消逝,為此難以定律。

可是自然中賜個人也有約30%機會,那是三段人生的中段,三十至六十歲年間,此該段,人壯勁力十足,正當發揮事業年紀,如不爭氣出頭是很可惜之事。

至於三十歲以下年青人,多數風光於體育方面,老年人也有終生貢獻社會的智者

人之風光因此由人而定。

園主熱愛熏衣草,下不了手毀滅熏衣草,到最惡關頭也存有信念不放棄,其愛花如子,信念不移精神,是他幸得成功之關鍵,一念之差可成為人生勝敗分水領。

小樽運河︰

日本開發北海道後,小樽運河對於北海道金融、經濟貢獻之大是不可否認之事實,看運河列棟倉庫之多,可見當年貨物出入盛況。

風光一時牛耳搬運界的運河也隨時代交通發展,而退隱交通界宛如年衰老人,可是它退而不隱,將利用尚有價值觀的昔日景觀,吸引懷古的觀光客,今雖船隻不往來,運河水中只看到,倒影滿壁野藤蔓延沿岸倉庫水影,如今天陰雨天氣更顯露其寂寥感,可是此景是使懷念往昔,遊客佇足不移的可貴景觀。

昔日熱熱鬧鬧風光的運河,今成靜寂遊客雲集懷古的焦點,真是可形容老當益壯。

老朋友,老貨仔也有老貨價值感想如何!! 找出我們剩餘功力,發揮發揮 快樂過餘年吧!!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回想一年仔猴!!

回想 一年仔猴!!

昭和8 年4 月1 日(1933年)我入學溪湖公學校,所云一年仔猴!!

入學前夜,阿爸帶我到隔壁施葛布店(兼買日用什貨、染布)買新靴,初次買一雙華新頓藍色布靴,像得著寶,試穿,脫下,再穿,阿母說:「換大一點較好,到二、三年還可以穿,現在大一點,沒關係靴頭塞入紙就可以」。聽阿母的話換了大一號的靴,只要有新靴就好,大小不計較,當晚將新靴放在床邊享受新靴味、穿新靴夢。

翌日由次兄帶去學校報到,報到後阿兄去上課,一個人被留下,與一群不認識的囝仔逗陣,非常的不安、害怕,級任邱富先生(老師)是台灣人,很會招呼學童,首日點名、分餅就放學。

日日如此,二三天後分新書,我很喜歡聞新書的味,至今還懷念,新書有國語讀本(日語)、作業簿及鉛筆,習日分發漢文讀本(二年級起就不教漢文)就學兒童全溪湖境內只有三班150餘人,多數學齡兒童,男童幫父母農作、飼牛,女童幫母帶弟妹,幫家事而不就學。

入學當時學校運動場,尚在為擴大而填土中,每日載土牛車出出入入,下午五、六年級學生由先生(老師)帶頭下,填平牛車運來一堆一堆土,學生二人扛一糞箕土,師生將土剷平(老師亦參與作業)另一群學生用一塊前縛繩索的木板,拉高用腳踩踏壓縮,拉高再踩踏壓縮,如此反覆將土壓迫扎實平地,場景嘻嘻哈哈非常鬧咧,校庭北邊一列茄苳樹也是當時移植的,算起來也已經將近八十年的老樹嚕!!

歲月流轉之快今已做祖站在茄苳樹下,回想七八歲時也在此樹下的無窮童年往事,實感慨無限。

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

昭和12年(1938年)溪湖庄工商業概況

會社設於大竹圍,明治製糖會社,成立於大正八年十月(1919)由鹿港辜顯榮將私有糖四所合併成立。大正九年七月,因資金及業務問題,與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洽商,同年十月正式議定合併,並在溪湖設立750公頓之粗糖工場,至十年一月機器全部安裝完竣,開始壓搾。(資料來自台糖三十年發展史)。

製糖會社的存在,帶動溪湖農業經濟、商業的繁榮幫助不少,當時拓墾中的荒地,水利設施不足,致無法耕耘的土地,改種植甘蔗,會社未設立前,溪湖只是處偏僻農村,會社設立後,有五份仔火車通往員林、鹿港、二林地區,展開溪湖擴大向外通往範圍,五份仔車雖是屬原料運輸小火車,為方便來往客商,其中員林、鹿港線兼有,時間制的運客營業。

製糖會社運作,四方交通方便,召來南北客商來往,帶動市街商業活躍,尤其是料理店(酒家)人口2萬餘的偏僻農村有七間料理店,可想當年繁榮情況,其次是不愧中部米倉之稱溪湖,米穀商之多也值得一提。

下圖︰依據昭和12415 日發行日人小松豊的「溪湖庄案內記」轉錄。

(資料巫靜怡老師提供)

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昔日醫師有往診習俗

昔日醫師有往診習俗

日治時代醫生有往診習俗,不管日夜都不拒絕服務到家往診,受邀往診時一般近處市區醫師帶診察包,騎自轉車到患者家看病,較僻遠地區就乘人力車往診,日治時代到光復後至民國五,六十年此往診習俗尚存在。

昭和七、八年溪湖地區只有陳萬居醫師擁有乙台黑色機車,往診騎黑色機車到庄腳,村落狗群認為黑色怪物就狂吠不休,患家就知道陳醫師到達村莊,出來迎接趕狗,鄰近孩童也急駛而來圍看世紀怪物オ–トバイ(機車)該年代自轉車還是很稀罕的物件,此種場景是尚有之事,再追說乙事當年代,學校上課中有飛行機(大家都稱它飛龍機)飛上天空時,全校暫時停課先生(老師)就命令學生出來校庭指天空說明 あれがヒコ–キです(那就是飛機做機會教育,當時飛機飛過溪湖上空是千載難逢之一大事。

話歸正題到二次大戰結束前後,除前楊本(後遷居日本)、山內日人(大戰結束後歸回日本)、陳萬居醫師以外,由日本學成歸來之楊維堯、楊維新、蔡禎祥、楊灶、陳啟修、楊瑤麟、蔡賞、蔡營(原教員參加醫師考試及格)等在本鎮陸續開業執醫。

各醫師不論貧富都樂意接受往診,因此鎮上人力車增到五、六台人力車常客是醫師可見當時往診之繁衍,時代之轉移到民國六、七十年時往診風紀漸漸消失,繼而到處大型病院林立,各小型醫院、診所也配合時代履行週休制度,真是時空變遷之快令了想不到之事。

1, 1920年代溪湖庄內只有四所西醫診所,一為日人開的山內醫院,另二所是楊本(後當庄長)開的濟世醫院,陳萬居開的萬居醫院,糖廠醫務室,其他雖也有二.三所漢藥房駐有漢醫,一般輕度的打傷、骨折都由拳頭師父,或民間療法來治療。

2, 當時民風是中流家庭以上才有找醫生,重病者都送去大館(設有病房可住院,並有手術設備的大病院),送去大館是很嚴重的病人,一般慼冒,輕病者找漢醫。

3, 除此之外當時以藥治病另一門是由放藥仔,由藥商將各類成藥裝成一袋寄放民間家庭備用,按期派人到家換補新藥包,並結算被用過的藥費,寄放各家庭的成藥,內中有頭痛散、軍令丸、胃散、仁丹、神藥、面蘇麗丹姆膏、外傷膏藥、薄荷玉等備用。

溪湖中街有鹽館!!

  • c
  • 1920年代溪湖庄街頂(中街)東芳樓隔壁有鹽館,經營者人稱呼「鹽館潭」,鹽專賣業,從事鹽卸賣(大賣)與小賣(零售)囝仔時代,記憶中店內鹽包一袋一袋囤積如山。(此店面日治未期由其子陳在南改營計程車行。)
  • 公學校三年級(昭和十年)坐五分仔小火車,到鹿港遠足時鹿港近海尚有一大遍鹽田。
  • 位於歸綏街三0三巷九號的鹽館, 為辜振甫的父親辜顯榮 於一九一0年興建,由於辜家經營鹽業 ,這棟當時辜家居住的 大宅,一直被民間稱為「鹽館」。
  • 日治初期(1895年5月到1899年4月)曾經廢除專賣,由民間自由產製和販賣,此自由經營的政策只施行了4年即告終止,因為不能得到「收攬民心」的預 期效果。由於鹽專賣制度持續了100多年,鹽業者幾乎世襲,他們在製鹽時得到政府所發放的購買金額,不需準備巨額的資金,而一旦既成的專賣系統消失,則必 須自籌資金、開拓市場,他們很難適應此狀況,而銷商亦缺乏資金赴場採購,更無法承當長途跋涉到邊遠地區售鹽的風險,於是邊僻地區因鹽少而價高,西部濱海之 區又競相以簡易之法曬鹽,或輸入大陸鹽,結果鹽價反因供給過多而下跌,原有製鹽者毫無利潤,無法持續,紛紛離鄉背井,導致鹽田荒廢,鹽業蕭條。
    另一方面,根據殖民地當局所做的實地調查,認為臺灣西部沿海的氣候土質適於製鹽業,生產費比日本本國低廉。
  • 雖然品質比較日本鹽和外國鹽低劣,但並不難改良,因此大規模生產之後,不但可供給臺灣本島所需,尚可輸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年代取自網路)
  • 附錄︰(取材自網路)

《南瀛學》 電子報第58期[學術文摘] 日治時期臺南縣產業發展史—以鹽業和糖業為例(一)

摘自李秉璋、李方宸、陳慈玉,〈日治時期臺南縣產業發展史—以鹽業和糖業為例〉,《南瀛文獻》第三輯,新營:台南縣政府,2004年9月,18-31。

--
一、臺南縣產業在臺灣經濟的地位
臺南縣的產業非常豐富,幾乎遍及農業、農產加工業和手工業。今天在這裡只能談一談鹽業和糖業,因為作者認為這是日本殖民時代臺灣幾種最重要的產業中,臺南縣的發展和重要性都高居第一的產業。

二、日治時期臺南縣鹽業的發展
臺南縣鹽業的發展和臺灣全島的鹽業發展息息相關,也和當時日本政府的政策有關。

日治初期(1895年5月到1899年4月)曾經廢除專賣,由民間自由產製和販賣,此自由經營的政策只施行了4年即告終止,因為不能得到「收攬民心」的預 期效果。由於鹽專賣制度持續了100多年,鹽業者幾乎世襲,他們在製鹽時得到政府所發放的購買金額,不需準備巨額的資金,而一旦既成的專賣系統消失,則必 須自籌資金、開拓市場,他們很難適應此狀況,而銷商亦缺乏資金赴場採購,更無法承當長途跋涉到邊遠地區售鹽的風險,於是邊僻地區因鹽少而價高,西部濱海之 區又競相以簡易之法曬鹽,或輸入大陸鹽,結果鹽價反因供給過多而下跌,原有製鹽者毫無利潤,無法持續,紛紛離鄉背井,導致鹽田荒廢,鹽業蕭條。

另一方面,根據殖民地當局所做的實地調查,認為臺灣西部沿海的氣候土質適於製鹽業,生產費比日本本國低廉。雖然品質比較日本鹽和外國鹽低劣,但並不難改良,因此大規模生產之後,不但可供給臺灣本島所需,尚可輸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專賣制度以將來賣到日本本國時,不與日本鹽相競爭為原則,而且若本島消費有餘時,則先輸往朝鮮、印度等地,再有剩餘時才輸往日本,因此可以說此專賣制度的 精神是以臺灣做為殖民地,補充母國需要,不希望母國有所損失;雖欲臺灣鹽能自給自足,其目的卻不是為臺灣民眾著想,而是希望臺灣在增加財政收入後,能夠不 仰賴日本的經濟援助。

專賣制度實行的目的因時間而異,可分為以下三期:
1. 增加財政收入:1899~1918年
(1)在生產方面:於1899年公佈臺灣鹽田規則,無償貸放官地為鹽田用地(一人以百甲為限),所生產的鹽皆由政府以優厚價格收買。
(2)在流通方面:1899年公佈臺灣食鹽專賣規則,此後經多次改定,大抵言之,食鹽的販賣皆需經由政府所指定的機構,而此機構由商人組成,販賣大權掌握於少數特權商人手中,可謂為「商專賣」制。
在施行四級制和三級制期間(1899年4月~1926年7月),食鹽係由總承銷商(總館)赴鹽場自運,再自行販賣或分配給支館販賣。實行二級制以後,承銷商則委託辜顯榮和臺灣製鹽株式會社負責運送,換言之,此二者的地位仍與三級制時期相同。
鹽田面積經過修復、開發後,自1899年的343.78公頃增至1945年為4,000公頃。製鹽量則自1899年的1,103萬公斤增至1945年的 13,175萬公斤。除了供給臺灣外,並自1900年起外銷至朝鮮、庫頁島、俄屬沿海洲、香港、南洋等地和日本,大多由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獨占輸出,流入日 本者則由臺灣鹽業株式會社處理

2. 補充本國工業用鹽:1919~1934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經濟迅速成長,發展化學工業和沿海漁業,工業用魚類醃藏用鹽量激增,而日本物價工資上漲,不利於鹽業,故產量激減,其他殖民地 又增產不多,於是日本政府希冀增加臺灣鹽的供給,尤其是可替代本國食用煎熬鹽的臺灣上等鹽和工業用鹽。改變以前獎勵由個人獨自經營的方式,而網羅日本人和 臺灣人,在臺南成立資本金250萬圓的臺灣製鹽株式會社,以統制經營的方式,避免競爭,收購鹽田,開墾新鹽田,從事鹽質改良工作,除原本的天日鹽外,並生 產再製鹽和煎熬鹽,欲使鹽業變為日本人與本地人利害休戚與共的產業。

1923年以後,全力從事改進產鹽方法,以提高品質,減低成本,輸出量亦增,最古老、簡陋的乙種鹽田亦自1928年消失,臺灣製鹽株式會社與殖民地政府緊密合作,引導臺灣鹽業步入現代化之途。

3. 發展臺灣化學工業:1935~1945年
工業鹽是用於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之一,在製造時,不但主要產品是碱業不可或缺的原料,甚至其副產品苦滷,也是工礦業、醫藥用品的製造原料,更是軍需原料。 特別是戰爭的化學武器,大部份是以鹽為原料,如催淚瓦斯、催嚏瓦斯等都是以鹽中的鹽素為主要成分,連防毒用品也是以鹽為重要成分。

日本對工業鹽的需求是非常殷切的,1926年時所需工業鹽僅10萬公噸而已;但到1936年則增為110萬公噸,因此急需帝國內殖民地工業鹽的補充。

日本一反一向進口外國便宜的工業鹽,尤其是英國的製品,到了備戰階段為應付大戰的來臨,對於工業鹽的來源採取「近主遠從主義」,即盡量利用帝國的勢力所能控制的地區所產的鹽。把鹽的供給地,依路程遠近分成近海鹽、準近海鹽、遠海鹽。臺灣屬近海鹽。

隨著1937年侵略戰爭的爆發,日本大藏省(財政部)於同年12月主持「內外地鹽務協議會」,擬訂化學工業用原料鹽的增產計畫,以便自產自給。除在所佔領 的中國東北和華北開闢鹽田外,並指定臺灣必須於1941年度負擔25萬公噸(1945年度增為40萬公噸)的產量。在臺灣總督府的主導下,由大日本鹽業株 式會社、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日本曹達株式會社共同出資,於1938年6月創立資本1千萬圓的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以製鹽、利用苦滷副產品和發展碱業三者的 一貫作業為目的。為強固南日本鹽業會社的事業基礎,於1939年另創立姊妹公司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資本1,500萬圓),以分擔副產品利用和碱業的 經營,彌補製鹽業所帶來的虧損。亦即南日本化學株式會社從苦滷中提煉鎂時,所產生的副產品為工業鹽,再將之加以處理,則能製成碱;而苦滷是生產天日鹽時的 產物,以前都廢棄了。經過此計畫後,食鹽、工業鹽、鎂和碱的生產作業能一貫完成,臺灣鹽業乃為臺灣製鹽會社和南日本鹽業會社所獨佔,並與南日本化學工業會 社相配合,脫胎換骨成為現代化的工業。

日本要臺灣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是因為「七七事變」之後,青島鹽、山東鹽的輸日斷絕,長蘆鹽的進口亦有困難,不得不減低對於遠海區域鹽的依存度;其他沒有戰 爭影響中國鹽輸出日本的管道,在冬季時,關東州、滿洲、華北結冰,無法從事輸出事宜。只有臺灣屬於近海區,又無結冰之顧慮。

1941年,總督府決定以南日本鹽業會社及臺灣製鹽會社為兩大主幹,合併其他小企業。1942年7月1日,總督府將食鹽專賣規則改稱為鹽專賣規則,把工業鹽也納入管理範圍。

總之,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中日全面作戰,日本為求帝國內部鹽的自給自足和減少外匯支出,對外國鹽品採取限制措施,使殖民地的鹽愈占優越地位。其 後,國際形勢險惡,使依存遠海鹽的不安愈加增大。日本為了戰爭之需要和不仰賴外國的工業鹽,企圖讓臺鹽大大的增產,使臺灣成為工業日本的一重要資源供給 地。並進一步成為帝國南進之跳板。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交換台兩朶花 大霞.小霞!!

日治時代溪湖郵便局電信部

交換台兩 大霞.小霞!!

1938年代電話是手搖式,欲通電話必須先撥入郵局電信部,請轉接欲對話,對方番號,電信部交換台,設有全通話區通話盤台,台面各番號都留一插口,將客戶要求番號,連結在該番號即可通話。

1938年溪湖庄電話加入區域只能容納,溪湖、汴頭、大突字大突一帶,另電話叫出服務地區,指限離郵局陸上1,760米以內(電話叫出︰電話打到郵局,委託郵局派人到指名人宅通知到局聼電話服務,有收料金。)

有申請電話溪湖、埔鹽二庄合計雖只有六十二號,因日夜二十四小時服務,必須分日夜二班制,交換手也置二人,當年交換台有美麗兩花,人稱呼她們,大的霞.小的霞!!

昭和12年溪湖電話加入者及番號

下圖︰依據昭和12415 日發行日人小松豊的「溪湖庄案內記」翻印。

(資料巫靜怡老師提供)

愛生堂醫院 山內直熊 18 溪湖二九之二

維新醫院 49 溪湖六六之三

一心亭 河本長登 38 溪湖二九 料理(酒家)

市場事務所 4 溪湖四七

英美公司 10 溪湖三六六 日用雜貨

益源商店 40 溪湖一四一 肥料,雜貨

溪湖醫院 20 溪湖六十之一二

溪湖公學校 7 溪湖六十二

溪湖小學校 32 溪湖大竹圍

溪湖庄役場 5 溪湖二四五

溪湖自動車運輸株式會社 27 溪湖二八之三

29 溪湖六四

溪湖信用組合 9 溪湖三十

倉庫部 17 溪湖三十

溪湖保甲聯合事務所 33 溪湖一四四

興業商會 30 大竹圍四 米穀

洽源商會 62 頂寮一o一五 ,肥料

江山樓 59 溪湖三九 料理(酒家)

江詹氏乃 50 大竹圍一o

合豐精米工場 23 大竹圍一

昆成發商會 46 溪湖二o 農具

濟世醫院 16 溪湖八一

蔡丙燈代書測量事務所 14 溪湖五一之一

崎田數 56 大竹一o之二 土木,建築

產業商會 3 溪湖二二之四 米穀

祝樂天 36 溪湖三七三 料理(酒家)

消防組詰所 100 溪湖一四四

新開樓 24 溪湖六四 料理(酒家)

神州醫院 52 溪湖六六之七

醉仙亭 44 溪湖六一之一一 飲食

西溪材木行 58 阿狂厝一o

泉昌商店 54 溪湖六一之一 陶器,食物

大笑亭 26 溪湖二八之一

太平樂 34 溪湖二二之一 料理(酒家)

臺豐商行 28 溪湖三八 肥料,米穀

台灣電力會社溪湖散宿所 35 四塊厝五七九之八

15 溪湖六四 洋裁

禎祥醫院 47 大竹圍四二

東芳樓 19 溪湖六o 料理(酒家)

八堡圳水利組合溪湖駐在所 12 溪湖四三

日丸旅館 57 溪湖三九

復益精米公司 13 溪湖一三四 米穀

米穀商檢驗倉庫 45 大竹圍

保安藥房 41 溪湖三七o 漢藥

埔鹽庄役場 21埔鹽瓦瑤三九五

埔鹽信用組合 21埔鹽瓦瑤三七九

まるよ運送店 42 大竹圍三

運送店 53 大竹圍四

萬全公司 48 溪湖五六之二 日用雜貨

明治製糖會社溪湖工場 1 大竹圍一二之二

工場長社宅 2 大竹圍一四六之二

酒保 石原嘉三郎 61 大竹圍九六

湧泉閣 51 溪湖二o 料理(酒家)

郵便局

6 大突三三二

31 大突三三三

8 大突三一九

楊益興商店 39 溪湖六一之八 日用雜貨

43 溪湖四八之一 代書

22 大突二九五

37 大突三三三

25 阿狂厝三五之三

樂樂俱樂部 55 溪湖三六五 玉突(撞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