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溪湖鎮史記:(52):見聞歷史:溪湖花厝故事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52):見聞歷史:溪湖花厝故事

溪湖花姓
溪湖花姓世居彰化廳二林上堡溪湖庄溪湖,今彰化縣溪湖鎮平和里九鄰(花金川昆仲先祖時代移入,稱“花厝”名望世家)。



家古厝
姓為溪湖第五十大姓,根據民國 99 年 4 月戶政司的統計,佔溪湖鎮總人口數 0.15%。花支脈祖籍泉州南安,就分布在鎮上平和里的花厝,即是家古厝所在。派下花文彬先生曾任第十六屆溪湖鎮平和里里長,而花茂棽先生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臨床心理學博士,現任台大心理學系教授,而外嫁氏家族的前議員楊花昭娥女士、衛生所代理主任的花含笑女士也都是地方上赫赫有名的人。姓家族人才濟濟,多從事與醫療有關的事業,也不乏在教育界服務奉獻的子孫,更有熱衷文史工作紀錄、熱心公益、地方教育的人。 

補記“路人”網友提供下記有關花姓記事!
據「姓氏考略」說,古代只有華姓,沒有花姓,
到漢初,有部分華姓改為花姓,
另外春秋戰國時,何與花發音相近,
也有人說花姓是來自何姓的音誤
所以花姓與何姓、華姓有密切關係。
台灣的花姓多數來自福建泉州同安或南安,
亦有不少是原住民改姓而來
原住民改姓花的則散居在各縣市,
尤以台南縣、高雄縣、花蓮縣、台東縣等為多見

由福建移民來台的花姓主要有四大支系:
 一、台北市的大直支系,是渡台祖花時傳後裔。
 二、彰化縣福興鄉元中村支系,是渡台祖花朝軫的後裔。
 三、彰化縣溪湖鎮及花壇鄉橋頭村支系,是渡台祖花永的後裔。
 四、台北縣三芝鄉支系,是渡台祖花立山的後裔。
花氏始祖周文王
2010年6月6日 ... 花姓《通志·氏族略》载:“花氏出《姓苑》,出自何氏。”《百家姓》注:花姓“系出華氏,古无無花字,通作華。后专專用花为為花草之花,故華姓亦有改为花姓者。 ...
台灣的花姓後裔
台灣的花姓後裔,則大都源自於大陸福建同安,全台有四大聚落,人數約兩千餘人。而四大落各分別位於臺北大直北縣三芝石門彰化福興高雄橋頭,同屬同安四世祖花赤的後裔。根據花氏宗親會所編印的族譜,花姓遠祖發跡於山東東平郡。位於本島北海岸三芝鄉花村祥說,家族發展的歷史已是遷移來台的第六代,來台發展已超過一百年。
百餘年前,福建族人因生計困難,跨越台海渡台投靠早先已來墾荒的親人,而多落腳在三芝北海岸一帶。花氏族譜記載,三芝、石門的花姓是同兄弟,早年生活相當艱苦,分家後仍保持密切連絡,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日祭祖日,全族人都會扶老攜幼參加,至今從未間斷。花村祥說,歷史上姓花的名人不少,像是唐代上元年間的名將花敬定,曾討平四川叛亂,大詩人杜甫還寫過一首「贈花柳詩」讚美過他;另外,還有元代的花世輔、明代的花雲都是大名鼎鼎、功績顯赫的大將軍。且除了酣戰武功之外,花族也有不少文采雅士,在明清兩代為官。

[编辑] 郡望

望族居東平(山東東平縣東)。在長期播遷的過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在:東平郡—漢東平國地。治所在無鹽(故城在今山東東平東)。移治須昌(故城在今山東東平西北)。南朝宋置郡,轄境相當今山東濟寧汶上東平等縣地。
  • 東平郡:漢有東平國,南朝為郡,治無鹽(在今天山東省東平縣、泰安縣一帶)。隋唐曾以鄆州為東平郡,治須昌,在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北。宋宣和時以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即今東平縣。明清為州。民國改縣。

[编辑] 字輩

  • 福建同安花氏字輩:發文廷宗,世載國應,爾時景朝,立愛致敬,雲眜繼起,源流光慶,敦本安仁,建中秉正,詩書克承,詔謀永定,孝友傳家,子孫豐盛。
  • 昆陵花氏字輩:球支系子姓,蟄綿生富貴,榮華勤儉興,大啟光前烈。

[编辑] 不停歇地遷徙

  • 花姓於正史出現始於唐代,除驍勇過人,曾討平四川段子璋謀反,而為大詩人杜甫所讚美的上元年間的名將敬定外,尚有《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的倉部員外郎花季陸。據《姓氏考略》所載,花姓望出東平,望即郡望或地望,指世居某郡和其發祥之地。 
  • 唐末五代時期,北方動盪,民不聊生,北方民眾南遷甚眾,他們播遷於四川、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 宋元之際,花姓除遍及北方大部分省份外,在江南之地的分佈已日趨擴大,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均有花姓入居。
  • 明初,山西花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等地。此後花姓逐漸播及廣西、雲南、貴州以及北方之遼寧,並有沿海閩粵福廣的花姓入遷臺灣。
  • 清康乾年間以後,山東等地之花姓伴隨闖關東的風潮入遷東北三省及內蒙之東北區。
  • 清嘉慶年間以後,繁衍于貴州貴陽的花姓甲第連翩,榮登龍虎榜,極大的壯大了西南花姓的聲望。
  • 自山西省洪洞縣大槐樹東遷和南遷的遷民,其後裔分佈於蘇、魯、豫、皖、冀等地。
花木蘭是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一位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其真實性不詳。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於北魏,最初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


《花木兰》是一部由民间传奇故事花木兰改编的一部古装战争情感电影,由马楚成导演,张挺编剧,赵薇与陈坤领衔主演。
    • 標準 YouTube 授權
次回:溪湖鎮史記:(53):見聞歷史:溪湖鄭厝故事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溪湖鎮史記:(51):見聞歷史:縣長吳榮興+吳姓故事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51):見聞歷史:縣長吳榮興+吳姓故事
吳姓族人入墾溪湖
溪湖吳姓族人入墾溪湖於彰化廳二林上堡頂寮庄,彰化溪湖鎮東寮里三鄰(原彰化縣縣長吳榮興先祖們一族)。

前彰化縣長吳榮興 病逝

〔自由時報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前彰化縣長吳榮興十一日以八十九歲高齡病逝,消息傳開,不少民眾感到惋惜,雖然年輕人不太認識他,但現在知名的田尾公路花園,就是在他任內,於四十年前開始闢建,現在的縣府大樓也是在他任內興建。

原彰化縣長吳榮興先生
吳榮興彰化溪湖人,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農經系,先任彰化縣府地政員,再任建設局技士,於一九五九年當選彰化縣議員,連任三屆,在一九七三年獲國民黨提名參選彰化縣長當選,一九七七年連任,一九八一年卸任,當了兩任共八年的彰化縣長。

他卸任後,由無黨籍黃石城當選縣長並連任,接著由民進黨周清玉當選縣長,國民黨無緣百里侯長達十二年,才由阮剛猛替國民黨奪下縣長寶座,後續由民進黨翁金珠、國民黨卓伯源接任至今。

吳榮興獨子吳東昇表示,父親長年糖尿病,心臟也不好,今年八月九日因心律不整住進彰化基督教醫院,九月十一日因心臟衰竭,送回彰化市崙平里家中辭世。
吳東昇說,將於九月二十日為父親辦理告別式,隨即火化,長眠於南投埔里地藏寶塔。
吳姓遷居台灣,應較大陸其他族性早。遠在春秋吳國鼎盛時,具有先進航海技
據《閩臺關係族譜資料選編》所收《東石玉塘吳氏三產家譜》記載,福建東石玉塘吳氏" 由三讓發跡,支分霞語,基肇東石"。該族第17世吳聲養,攜子侄 同往台灣創業,遷成箔仔莊。

此後,這一支吳氏家族又有大批成員遷往台灣,而且在台灣還頗有業績。第19世的吳述豫,字命程,號謹守,中台灣府學第六名;其 五弟吳述鉤,字命圭,號修文,是台灣彰化縣庠生,于道光辛醜年(1841年)中進士第三名。

 明清以來,特別是近現代,吳姓成員大批的遷入,使台灣成為今日吳姓人口分佈較多、較集中的地區。據1930年日佔時期首次台灣地區姓氏抽樣調查資料統計, 在當時31003戶之中,共有193個姓,其中吳姓佔4%,在陳、林、張、王、黃、李之後,排在第7位。

1954年,**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對台灣姓氏進行 的一次不完全的統計數據表明,在台灣當時的737種姓氏之中,吳姓仍佔4%弱,也排在第7位。到1970年台灣出版的《台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佈》紹,在 台灣的1027種姓氏中,吳姓仍是台灣十大姓之一,排名第7位。

在台灣有的縣市,吳姓人口所佔比例還要高。據50年代出版的《台南縣誌稿》引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的調查統計資料;50年代台南縣共有320姓,其中吳姓人口占5.4%,排在第6位。
  
台灣的吳姓宗族,初期主要集中在澎湖、台北、高雄、台南等地,今天則已廣泛分佈到從基隆、台北到台中及台南、高雄的整個台灣省。台灣的吳姓宗族,為了追尋 遠在大陸的族極,懷念祖德,聯絡同宗,在台灣建立有統一的宗族組織,如在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15號建有“台北市吳氏宗親會”,又聯絡周、蔡等11姓建立 “世界至德宗親總會”,總部設在台北市濟南路二段15號,在台灣台南市成功路的全臺“吳氏大宗祠”門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吳姓宗族專用楹聯:
吳百朋公王氏一品夫人像 兵部尚書吳百朋像
吳氏祠堂
 吳百朋出身貧寒,對貧困有深刻的體會。他認為貧困地區要因地制宜,發展生產,與民休養生息。這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一定要抓出成效,為民造福。於是他: “不為高亢立威,不為聰察用智,不為矯激行怪,以沽民譽。以慈愛持之,以廉明行之,以公恕事之,輒談笑麾之,或以二三言遣去。為豐三年間,治其一二甚者而已,是故豐民視吳侯如家人矣! 
(《永豐縣令堯山吳侯脫靴碑記》)  吳百朋初任知縣,百廢待興,工作千頭萬緒,又因水土失和,常常抱病在身,許多公事乃臥床斷之

知府不悅,常在背地裡向上司說長道短。伯樂相馬,而上司卻賞識吳百朋的才能,誇獎道:孰如永豐令之臥治者竟得最上考,給予吳百朋政績考核為優等,並上報朝廷,不久即予升遷。吳百朋在離任時,永豐父老鄉親依依不捨,效扳轅臥轍故事,懇求他留靴以存永思。後南京太僕寺少卿呂懷曾撰《永豐縣令堯山吳侯脫靴碑記》,記下了這段感人的故事,傳諸於世。
(完)

參考影片:吳鳳事件真相? 
發佈日期:2014年6月29日
如果你不知道吳鳳事件,就應該看完這一部--導演:羅明源
有沒有吳鳳這個人?紅衣 白馬是怎麼來的?吳鳳廟為何都是立在鄒族領地週邊,吳鳳後人怎麼說,那些隱藏背後"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意念,當年山美杜家的會所廢棄,三百年來鄒族與惡靈的糾結,原住民共­同的烙印,揭開這一段荒謬的過程,省思這個島嶼的衝突。

有沒有吳鳳這個人?紅衣 白馬是怎麼來的?吳鳳廟為何都是立在鄒族領地

吳鳳後人怎麼說,那些隱藏背後"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意念,當年山美杜家的會所廢棄,三百年來鄒族與惡靈的糾結,原住民共同的烙印,揭開這一段荒謬的過程,省思這個島嶼的衝突。
授權
標準 YouTube 授權
溪湖鎮史記:(52):見聞歷史:溪湖花厝故事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溪湖鎮史記:(50):見聞歷史:莊加琴先生及世居溪湖莊姓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49):見聞歷史:莊加琴先生及世居溪湖莊姓

莊姓堂號考 莊氏,目前為臺灣區第二十四大姓。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莊弁機由福建同安 ... (五)南安縣:乾隆年間,莊濟生入墾彰化溪湖;莊禧生入墾今彰化芬園。 .
晉江縣:莊古山派下;永歷十五年,莊崇德隨鄭成功來臺,入墾今臺南佳里。雍正、乾隆年間,莊可曲、莊汪?先後入墾今臺中梧棲;莊允權今彰化線西;莊信直、 莊端睦、莊春香與莊執中先後入墾今彰化鹿港;莊允燠入墾今彰化福興;莊允葉入墾彰化溪湖。道光年間,莊汪苔遷居今臺南市。..


莊加琴 先生
昭和七年代溪湖庄傑出名人錄 台灣官紳年鑑"(昭和7年第一版)
莊加琴 先生 (溪湖庄助役,溪湖信用監事,溪湖農業組合副組合長)
莊加琴先生 明治十八年八月十四日出生於員林郡溪湖庄西勢厝字番婆。
資性溫厚篤實的人望家,現在担任溪湖庄助役,補助庄長施政,對部下統制有術,頗為上下信任好感,受好評的人士。
通達人情,公平無私的性格,可說更加他存在,成為有意義的是不過分。
對地方產業發達,最用心,對其對策視為刻下急務,日夜忘寢食不休奔走努力,其功績頗為偉大。
庄助役以外,尚兼溪湖信用組合監事、溪湖農業組合副組合長等要職,充分發揮其融通無碍才幹,對於業務擴張好轉,其敏腕被讚賞的地方人士之一。
有漢學素養,也通國文博識練達之士,現今是他最有發揮勁力的時期,其發揮值
 莊姓族人 移入溪湖

莊姓族人移入溪湖地區集落地點

1,彰化廳二林上堡西勢厝土名番婆,今彰化溪湖鎮番婆里六鄰(溪湖庄助役莊加琴一族)。
 2,彰化廳二林上堡頂寮庄,今彰化溪湖鎮東寮里四鄰(全庄手編糞箕為副業而揚名)。

3,彰化廳馬芝堡四塊厝庄土名巫厝,今彰化縣溪湖鎮西溪里(永安宮東邊莊源順昆仲一族) “有莊氏族譜

4,彰化廳武西堡阿媽厝庄阿媽厝,今彰化縣溪湖鎮媽厝里三鄰(莊池柳老師先祖一族)。

二林鎮代馬崙子腳有莊氏宗祠。

莊氏的起源
莊姓,《史記》雲:楚之先,出自顓頊高陽氏。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因其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吳回繼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季連。季連,羋姓,楚乃其後也。周文王時,季連苗裔鬻熊事文王,成王時,封鬻熊之後熊鐸於荊蠻之地,建楚。” 楚第六位國君莊王后代以謚為姓,始有莊姓。

另外還有幾種說法: 

春秋初期宋國有宋戴公(於公元前799年至前766年在位),其部份後代以其名武莊為姓,形成了莊姓。


清初部份朱姓人為避劫而改姓莊。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九三。  


尋根溯源莊姓來源有三:

1、出自羋姓。據《急就篇》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春秋時楚莊王之後諡號為氏。

2、出自子姓。《姓氏考略》和《資治通鑑音注》所載,春秋時宋國君主宋戴公名武莊,其後裔有以王父字為氏,稱莊姓。 

3、出自他族改姓而來。 
今回、滿、台灣土著等民族均有此姓。得姓始祖楚莊王。又稱荊莊王,姓羋名族,春秋時楚國國君。
公元前六一三年至五九一年在位。即位後,申張王權,並採取果斷措施,平定權臣若敖氏的叛亂。又重用 孫叔敖改革內政,興修水利,加強戰備。由於楚莊王知人善任,終於使楚國迅速強大。公元前六零六年,北伐陸渾之戎,陳兵週郊,使人問九鼎輕重。前五九七年, 在必阝(今河南滎陽東北)大敗晉軍,迫使鄭、宋等國歸附,成為代晉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他死後諡號,帶有嚴肅、敬重之意,故史稱楚莊王。他的後代中,有一支以其諡號為氏,稱莊姓。他們尊楚莊王為其得姓始祖。
彰化縣莊姓宗親會
彰化縣莊姓宗親會

彰化縣莊姓人口數约一萬万人,會員人數约300餘人。彰化縣莊姓宗親會于1988年創會成立,創會理事長莊明蓋宗長曾任彰化縣議員,創會後先以祭祀「莊府千歲」卜選炉主方式,輪流由値年炉主作東,連结宗誼,随即發动其族親莊秋礼宗長捐地建祠,並推舉傑出企業家依必朗公司董事長莊天島宗長繼任理事長,發動募捐,在莊長樞、莊幸雄等熱心宗長協助规劃下,于1999年完成彰化縣「莊姓宗祠」的興建(如照片三、四)。

彰化縣「莊姓宗祠」建造完成後,莊天島宗長功成身退,随由担任律師工作的莊崇意宗長繼任理事長,並積極参與台灣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宗親活動。
莊崇意宗長任满二届,改由歷總干事的庄幸雄宗長担任理事長迄今,莊幸雄宗長本身担任彰化市地政事务所主任之公職,彰化縣莊姓宗親會創會以來襄贊會務,對于台灣各地莊嚴宗親會的連结用心頗深,厥功至偉
(完)

參考影片:看卡通天地逍遙遊-莊子

莊子Zhuang Zhou
莊子,名周,生卒年失考,約與孟子同時。戰國時代宋國蒙人,曾任漆園吏。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 維基百科

( 完)

次回:溪湖鎮史記:(51):見聞歷史:吳榮興縣長及世居溪湖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