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溪湖鎮史記:(44):見聞歷史:七月時談靈異故事!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44):見聞歷史:七月時談靈異故事!

此夢全文已在生命與靈魂發表過,因配合七月普度,再轉載此靈異故事!


百日內夢見三次。
 

五弟去世後,頭火化隔天托夢三次。
也許,做百日所夢,是真的已到佛寺服務,有固定歸宿,不必再在冥冥中漂泊而不再現身。也許,我已遷離老家(老家被開闢為道路,不得不搬家)而五弟,不識新宅因此夢中不再出現,此奈我親自遇到的事實靈異故事

亡弟第一次托夢︰
古傳亡故者,亡後第七天魂會歸來,確認自己死亡事實,五弟亡後第八天顯現我夢中,夢中五弟含笑說:三兄我回來囉(當時意識中,已知五弟亡故)。

全部夢境過程:時,黃昏,在一室正四方形的客廳內,向北有一道門,朝西有一口寬闊的窗戶,窗外左邊有如校內的草坪庭,右方是齊列的校舍,室內東、西、南排設長形椪椅,中央置應客用低腳桌,我與四弟、鋕松、阿發等在室內,向北的門突被開,聽大兄的聲說:「阿華返來囉!」,大家 一齊站起,向門一看,大兄牽著五弟的手進來,五弟微微露出笑容說:「三兄我返來囉」,大兄牽五弟坐向西的椪椅上,五弟尚未坐穩,則瞇著眼並用手遮住眼睛,因傾西的陽光,由窗戶射入夕陽光,照在五弟的臉,瞬間腦中閃爍,俗說:「亡者怕陽光」一語,趕緊將五弟,牽移坐窗戶下向東椅上,大家關心,五弟是否適應新環境﹖(夢中知悉五弟,已去世)

閒談中,五弟說:「想要去母校,溪湖國小校庭看看」,夢境變在,溪湖國小校庭國旗台前,我們下車站在國旗台前,五弟坐在阿發駛的轎車上,無下車只在車上,觀覽四周校景,日頭漸漸落西,四周變昏暗,五弟臉部,忽然憔悴失去原有的光彩,好像很疲倦的樣子,我想,陰陽界不同,可能是耍應回去的時候了。夢境再轉原來的客廳,聽四弟媳在推促聲音「這素鳳真殽趖,要娶你五叔去美國,路頭遠,飛機的時間到囉也咧趖」,素鳳一言不發,慢條斯理的在整理旅行袋。夢完。

亡弟第二次託夢︰
依照五弟遺言,火化後隔天,五弟又再在夢中出現,此回是夢中由媒靈者,牽亡出現的五弟,奇怪是五弟不見身,只顯微笑的頭部,又是只叫一聲三兄,其身軀卻好像長方形,朦朧如烟似霧,如神主牌般的形狀,火化後只顯頭部,何其靈異?

 全部夢境過程:
夢中埸境,我在一家鄉村的柑仔店,其店建物像一間木造倉庫,店內昏暗,貨物排設在古式的木架上,及地上的木箱內,類似古早阿爸的乾仔店排設。店主是一位矮肥、禿頭七十餘歲的老人,其人很有親和力,店後面有一間廣闊,像包裝埸的場地,裹面隱約傳出人聲。

老店主說,後面有人在牽亡,忽然聽內面傳出大兄的聲說:「出來囉 !阿華出來囉!」我聽大兄的喚聲,由店主引導進入裹面,齊個室內彌滿香火味,中間排設祭拜的祭品,排列祭品的祭桌大約有二丈長,寬約三尺半闊,前面排牲禮、香爐、臘燭及銘旗(導幡)後續排列菜碗、粿餅、糖果等類,四周有二十餘人圍看,左邊牽亡者在施法是一位紅姨。

我進入時,香爐前煙霧中,已朦朦朧矓浮現,五弟臉部的輪廓,非常驚奇,膛目細看,五弟的面部輪廓,已很清皙的,顯現在香爐前面,我靠近,五弟唇間一動,叫聲「三兄」莞爾一笑,但其清皙頭部以下,則是呈現,朦朧長方形的白霧,不見軀體,當時的我劇動,連聲喚叫:「我相信!」「我絕對相信! 紅姨真的會牽出亡魂出來」,喚著 喚著淚水一直流下來。
夢完。

亡弟第三次托夢︰

做百日後:夢見五弟在社頭鄉市內,有十字路的街道,向西的一座佛寺相見。所夢見的佛寺,與街路的商店平排,寺名好像「清佛寺」或「清光寺」,我由左傍門進入,正殿安奉佛像及數尊神像,左右兩傍偏殿,走廊舖紅四角地磚,上面置八仙桌,做為處理事務用,五弟坐向外,正忙於處理寺務,舉頭看我進入,隋即起座,滿面笑容,牽我的手,帶我到傍邊椅橑坐下,說他在此服務,其容貌紅潤,頭髮烏光整齊。
此夢,是否有類似此寺的存在,尚未查到清水岩)。

我心內在期待,五弟對年(周年忌)農曆九月初五日(因閏年,俗說:死人無闊月,應俗,以足十二個月做對年),是否再出現我夢中? 可惜前後三天,都未在夢中再相見。 也許,做百日所夢,是真的已到佛寺服務,有固定歸宿,不必再在冥冥中漂泊而不再現身。

也許我已遷離老家(老家被開闢為道路,不得不搬家)而五弟,不識新宅因此夢中不再出現,此奈我親自,夢到的靈異夢,奇妙的不得不信!

憶五弟
·       五弟去矣!變為一面牌位,寂寞孤立於卓上,靜寂廳中,只壁上老舊時鐘吱答、吱答聲音,日夜伴你!廳前的印度櫻花,隨風片片飄落,帶著無奈、哀愁,離花欉,輕輕的落地!花伴人逝,回歸大地,明年花再開,人卻不回來
(靈異故事完)

 鬼城酆都


中國著名景點,每年都會吸引相當多國內國外的人前來旅遊,這個地方不但是人間陰曹地府的化身,也是相當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化遺跡,在這個農曆七月非常涼快的日子裡,就帶各位遊覽,位於四川省東部長江北岸酆都鬼城,距離重慶171公里左右,明代清代都對酆都這個地方有著相當豐富的記載,近代還曾大肆修建,讓酆都鬼城更加壯觀雄偉~

鬼城酆都」具有相當濃厚的宗教氣息,據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兩位道士在酆都的平都山上修練成仙,之後口耳相傳,加上文書記載,不知不覺那兩位道士成了「陰王」,之後更成了「陰間之王」,所以「陰間之王」的所在地,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鬼城」了

不過現實世界中的「酆都鬼城」是人們憑著想像力所建造,中國人針對想像中的陰曹地府,打造出來的地獄造景~裡面「奈何橋」、「閻王殿」、「鬼門關」、「陰陽界」、「十八層地獄」等等場景應有盡有,當地的觀光處還會加裝恐怖的聲音以及「會動的」機器模型,讓遊客彷彿置身在地獄之中

不過因為三峽大霸的關係,原本一開始的酆都鬼城已被滾滾河流所淹沒,沉在河底了…(搞不好將來下一次的人類文明挖出來還以為我們這一代的長相都是牛頭馬面)不過新的酆都鬼城已經另外搬家到北京郊區,所以去大陸觀光有機會的話,還是看的到壯麗了地府幻景至於沒去過的人們就著凌凌漆來一趟地獄之旅吧!

實地拍攝非常珍貴紀錄片!

三峽大霸未建設前1993 年與五弟鬼城酆都實地拍攝非常珍貴紀錄片!
 無機會再拍得到,沉沒水底的遊覽勝地鬼城酆都景觀!請大家欣賞!


酆都鬼城簡介
酆都鬼城在酆都城東北的名山上,名山原名平都山,因蘇試詩名 「平都山下古名山」而得名。「鬼城」酆都有1,800年歷史,經過歷代修梵宇僧樓櫛比鱗次,依山勢而立,飛檐斗拱雕花縷空,但因色調灰冷,給人陰森肅穆。遊客上鬼城可買票乘坐索道(纜車)上山,參觀古建築群及現代鬼怪雕塑的陰曹地府。從奈河橋到三十三重天從考罪石到十八層地獄,陰森中充滿黑色幽默,陽光下別見鄉野傳奇,鬼城處處有玄機。

酆都鬼城是人們憑想像建造而成的「陰曹地府」,「鬼城」廟會的規模和景象都是長江流域罕見的。

遊客上山後,進入鬼城大門,便可看到人們俗稱的「奈何橋」,它是人們由陰間返陽間的必經之路。
往上行走到達名山山腰,便可看到一個古式樓亭,在門匾上寫著三個大字,這就是著名的「鬼門關」。「天子殿」座落在名山頂,它是山上最大的一座廟宇。
(完)

次回:溪湖鎮史記:(45):見聞歷史:第一公墓靈異故事!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溪湖鎮史記(43)見聞歷史:八.八水災小林村傳靈異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43):見聞歷史:八.八水災小林村傳靈異

無腳白影人上岸?八八風災小林村傳靈異影片
農曆七月鬼門開,台灣習俗裡有一些禁忌,出門在外,海邊戲水凡是小心些,而這段影片的白影究竟怎麼回事?高雄有一位民眾在當年八八風災時,用手機拍攝小林村下游溪流暴漲畫面,事後發現,拍到許多疑似白衣人的光點,不斷從水中往岸邊爬,由於都看不到腳,有命理老師指出,那是亡魂要從水中爬到岸邊,甚至有小林村受害家屬,因為接連得癌症,又常常耳鳴,結果竟然跟祖先有關!

《台灣大搜索》中天新聞台52頻道/每週六晚間9點
更多精彩內容: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

八八風災小林村傳靈異(完)
次回:溪湖鎮史記:(44):見聞歷史:七月時談靈異故事!



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溪湖鎮史記:(41):戶政:2015年5月15日接受福建電視台訪問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41):戶政:2015年5月15日接受福建電視台訪問

大陸福建電視台訪問記

本訪問記錄,本來據非也傳播公司遊小姐說,預定2015年12月25日台灣光復節,由大陸中央電視台編輯播出,可能所答內容不符合要求,未曾聽聞有“大陸中央電視台“編輯在內播出消息。

我們是非也傳播有限公司與大陸福建電視台合作,拍攝《臺灣1945》紀錄片
民國79年(1990)完成門牌對照表相隔25,初次接受福建電視台訪問)


2015年5月15日與福建電視台訪問團合照
楊老師,您好:
我們是非也傳播有限公司,我是執行製作 游品容,本年度我們與大陸福建電視台合作,拍攝《臺灣1945》紀錄片,將邀請您訪問,訪問內容如下。
訪問時間515(星期五下午兩點
訪問地點】楊永川老師府上
     
【訪問內容】

楊老師您是光復後第一批戶政事務員,當時您主要的工作是什麼?在光復初期的戶政事務所主要是辦理那些事務?
問:
您小時候接受過日本教育,也見證了溪湖地區自日治時代至今的轉變,您認為溪湖地區在日治時期和台灣光復後,最大差別在哪?
答:
本時代,可能台灣住民久年,受殖民生活,養成容忍,順應時代潮流為生成慣,加上日治
治安良好,可夜不閉戶,因此日常生活有安全感。光復後生活環境劇變,生活交流,人.性不同,生活上產生,不信任感,多猜疑社會治安,養成隨時都要提防,因此生活無安全感。
問:
您曾經整理了「溪湖鎮日治時代番社(番地)與現在門牌對照表」,是否能和我們介紹一下日治時期的「番社(番地)的建立是什麼樣的概念?
關於番社(番地)與門牌對照表,楊老師您是用什麼樣子的想法去規劃做對照?
答:
日治時代用“番地“制定久居住址,光復後以“門牌“定為永住住址,兩時代繼承法不同,因此必耍兩時代“戶籍騰本“為據,決定有無繼承權“?關係人民權益問題至大,又因光復已經數十年,年青輩那裡知道日治時代番地幾番?,我也屆臨退休年限在即(民國80年)為後繼戶政人員及申請人著想,構想製作簡易找“番地“溪湖鎮日治時代番地與現在門牌對照表」民國79年完成。   
問:
當時彰化地區的日本人比例多嗎?以溪湖地區為例,日本人大多聚集在哪裡?是否能和我們分享一些您與日本人相處的故事?
答: 溪湖地區日本人多數,集中居住大竹里明治製糖會社南宿舍區,很少與他們來往,至於與日本人相處機會是十八歲時,因太平洋戰爭,戰局迫切,被動員在岡山“六一航空廠“工作時日常交談都用日語,昭和十九年(1944年)工廠只三天就被炸毀時,與他們共生待死!
問:
19458月日本投降之後,彰化地區的日本人狀態如何?台灣人在知道日本投降後的心情如何?
答:
日本投降之後,日人非常平靜,並無發生騷動事件,只默默準備被遣送返日,及不許帶回日本的財物處理事項,貴重財物贈送,台灣親友,多數粗重物品,書冊,流落市面,由商人送半賣方式販售。當時台灣人排除一般日人,對於日人“先生“(老師)師生感情特別濃厚,親如父子,別後學生集體日本,謝禮探訪“先生“團隊流行一時。
問:
日治時期對於台灣原住民的稱呼當中,曾以「生番」稱呼高山族,「熟番」稱呼平埔族,就您所知,日本時期對於台灣不同族群,例如客家人、閩南人是否有不同稱呼?
答:
日治時代,除已與平地人同化平埔族,稱呼“熟番“確實有此稱呼存在,俗話說: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那?媽,就是平埔族女與漢男通婚的“媽“此媽已不被稱呼「熟番」。
註:現在社會已無「熟番」稱呼存在
客人勤儉,樸實,守舊,可敬的開墾伴,現在還是稱他們“客人“ 。
曾以「生番」稱呼高山族,日治時代稱呼“高砂族“。
問:
1945年台灣光復後,有一系列遣送日本人的行動,您印象中,當時候日本人撤離時,戶政事務所是否需要協助辦理什麼樣的事務?1945年之後,能留在彰化地區的日本人多嗎?大多是以什麼方式留在台灣的?
答:
日本人撤離時,都由他們自理,戶政單位無協助辦理什麼!糖廠可能有留重要技術工。
問:
我們曾經聽說過一個日本人離開台灣時的故事,當時日本人為了要留在台灣,於是趕緊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台灣人,以便留下,您是否聽聞過這樣子的情況?日本時期如果日本人要和台灣人結婚,當時戶口登記是什麼樣子的狀況?
答:
要留在台灣,於是趕緊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台灣人,以便留下,您是否聽聞過這樣子的情況?
未曾聞有此事!至於日本人要和台灣人結婚多數以家屬亦同居身分申報戶籍,子女出生可以認領,視同婚生子。
(訪問結束) 
非也傳播有限公司
執行製作 游品容
0972-229-315

游小姐:妳好!
寄上來溪湖採訪楊永川人員合照相片二張,
謝謝來訪,請記得DVD及告知播放時間,
若有剪接,請保持我爸楊永川口述語意的完整性,謝謝!
祝:順利!愉快!

                      楊永川的女兒敬於5/16

溪湖鎮史記:謝謝各位鄉親關心咱故鄉的歷史!本史記是多數埋民間的傳史,由地方耆老,多數口述雷同故事編輯出來的珍貴寫實史記,希望鄉親能喜歡,盼望,大家繼續努力傳承下去,完成咱故鄉充實史記!

(回顧戶政單元階段性結束 。)

次回:回顧2007年8.8水災,小林村滅村大慘劇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溪湖鎮史記:(40):戶政:實務演習會:印鑑登記,設籍登記證明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40):戶政:實務演習會:印鑑登記,設籍登記證明 

慶祝父親節!願天下父親們平安快樂!

1985年彰化縣警察局(當時戶政主管單位)為便民,徵求各鄉鎮市提供,簡化受理作業方案。

 溪湖鎮戶政所,節省申報人候等時間提案如下
受理作業簡化方案:
 受理簡化方案作業程序如下:

1,受理申報戶登記:
受理戶員先核對申請事項應附證件,舉例如“出生”應附帶出生證明文件(醫.助產士出生證明書,或里長出生證明書,棄兒發現,棄兒出生登記應提向警察機關報案之筆錄及嬰兒照片乙張)。
“死亡”應附,死亡證明文件(死亡診斷書,死亡檢驗書,法院死亡判決書埋葬許可證等。

2戶政人員受理戶籍登舉例出生登記,核對證明文件無誤後,在申請書備考欄註明申請人聲明事項,出生者姓名,及查籍登記簿,確定的出生順位如長男,次男,長女,次女等備案並經申報人確認後由申請人在申請書上蓋章,受理人員將申請事項填入戶口名簿,歸返申請人。經實際現場演作業約十分鐘內就能完成。

3,其他遷出,遷入,結婚,離婚,收養,終止收養,認領,變更,更正,撤銷等登記亦比照,上述方式辦理

4,後續作業,受理戶籍員利用無人申請人時,將申請人蓋章申請書,填入應記入事項後,將申報事項,過錄戶籍登記簿,並在受理登記簿編號登記後,歸檔就完成作業。

5,其中如彰化市大所人口多申請案件頻繁的戶政所,可以分,受理組,與過錄組,應對多量申請案件。

6,到家服務,必須當事人親自辦理案件,如印鑑登記,急用時當事人行動不便,亦臥病無法親自到所申請時,可派人到家服務。

此案實際演習作業經評定,頗有便民之效,因此被採納,並提案人,受當彰化縣警察局陳局長嘉許贈獎一對“派克對筆“。

1985年參加彰化縣戶政人員實務演習會

★★★★★★★

宣導劇:印鑑登記,初次設籍登記證明


聯合報、新生報等報紙只登載溪湖戶政事務所表演劇照。
1985年彰化縣為宣揚,戶籍法令及便民利民,在彰化縣政府禮堂舉辦戶政人員“簡化受理戶籍登記“演習會,後,各鄉鎮戶政所演出“便民利民“宜傳劇。
本所也演出1印鑑登記(冒名頂替)2,初次設籍登記證明等二種宣傳劇,我們將平時辦公情景,考貝舞台上寫實化表演法,獲得好評,因此聯合報、新生報等報紙只登載溪湖戶政事務所表演劇照大事宣揚。

本影片1985年(民國74年)由縣政府主辦單位以當時風行的“小卡”錄存,小卡被淘汰後,轉錄於“大卡”,大卡也被“CD”片取代後,為保存此珍貴歷史紀錄片,再一次轉錄於“CD”片,因多次轉錄致影像有一點不清晰,幸得聲音尚留存的很清楚,此紀錄片可謂溪湖鎮,鎮史的一頁,因此再在此播放,請各位觀賞。

印鑑登記(冒名頂替)
編劇:楊永川
配役︰
戶政所主任 杜文滿
印鑑主辦人 楊永川
老農陳大發 周丁欽
陳姓兄弟 廖樂賢一人兩役
戶籍員 磨進禮
幕後旁白 林瓊華
內容概要︰
第一幕︰
老農夫「陳大發」向戶政事務所申請其長子「陳忠守」印鑑登記及證明,因新登記必須當事人親自申請,承辦人以依法不合婉拒受理,並詳細解說法令,請當事人親自到所來辦理,而引起「陳大發」不滿大聲說︰「囝仔我生,財產我的為什麼我不能辦」而發怒,席戶籍員站起來責斥老農夫,主任制止戶籍員,向陳大發再解釋一次法令規定。
陳大發還是內心不服“嘖嘖唸”回去。
第二幕︰
翌日「陳大發」帶一青年到所說是「陳忠守」本人,承辦人核對身份證時發現,有一點兒疑慮,據農夫說「陳忠守」是在高雄公家機關服務,身份證上,相片有一點相似,可是看眼前青年皮膚漆黑不像辦公人員,進一步問他服務單位時,「陳大發」看無法再隱瞞,就實說︰「歹勢啦,這是他的可阿兄,就是趕緊要用,拜託咧啦!」承辦人沈思一下說︰「我叫你一聲陳先生,你這樣做是犯法的,不如約一個禮拜天,叫他回來一趟,我日拜天在辦公廳等他,辦理如何?」,「陳大發」歡喜同意。
第三幕︰

「陳忠守」親自由高雄回來登記印鑑並領取證明書。老農「陳大發」大開心懷說︰「你大家啊!禮拜日阮庄神明生,大家來乎我請,阮厝大庭真闊,竹腳有得坐,吃的免講,燒酒公賣局真多,來、來 不要客氣!大家愛來乎我請」。
老農「陳大發」真是天才,劇本無寫的口白却朗朗上口 佩服,可獲得最佳演技賞!

★★★★★★★
初次設籍登記證明
編劇:周丁欽
配役︰
戶政所主任 杜文滿
申請人男 洪榮波
申請人女 陳儀玲
戶籍員 莊美紅
戶籍員 周丁欽
戶籍員 磨進禮
課 員 楊永川
幕後旁白 林瓊華

第一幕︰
隨軍來台一對新住民男女向戶政事務所申請“在台初次申報戶籍證明”,台灣光復後初次申報戶籍是統一於民國三十五年十月一日登記,謂“初次申報戶籍登記”用黑封面皮簿冊登記留存,戶政人員多數稱它“黑皮”。
一對新住民,因台灣於民國三十五年全面設籍後,始隨軍來台新住民的第二代,不知已去世先代憑何種證件何時申報戶籍不明之下,欲申請四十年前先代申報戶籍證明,宛如海底撈針,使戶政人員頭痛。
第二幕︰
戶政事務所動員全所人員,翻閱民國三十九年以前設籍登記申請書,大家費一上午都找不到該當資料,主任令召回,下鄉巡迴查記中的服務較久戶籍員協助查找。
第三幕︰
資歷較深戶籍員歸所,他敘述︰「隨軍來台大陸人民申報戶籍,是由軍方列冊向當地戶政機關申報,溪湖鎮自民國三十六年有軍隊駐在湖南、溪湖國小後也自三十六至三十八年間陸陸續續接到,軍方列冊申報戶籍登記多件,稱為“補辦申報戶籍登記”,如果設籍登記申請書找不到,應查尋“遷入”登記申請書,有可能在其他地方設籍後才將戶籍遷入溪湖鎮?

後依據遷入申請書追查,查出申請人所要“初次設籍資料是在鳳山鎮戶政所
*本案是實際發生案例,

很抱歉!1985年參加彰化縣戶政人員實務演習會初次設籍登記證明“影音片因嚴重毀損無法整片播放。


次回:2015年5月15日接受福建電視台訪問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