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112)旅遊寫真簿:曲阜孔府(2)




格主報告: 嗣後上網記事 以短文 為主,配合多量圖片,感謝上天賜給我機會,能繼續完成我身為先代人應盡傳承使命心願。
日日感恩!!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112)
人生經過八十歲月,回顧,日治、戰時、光復、 民主,各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下生活經過,辛酸、艱苦、饑餓、容忍,強韌的台灣人無奈的往事點點滴滴,為主題來分拆,談論,做為後代參考。
★★★★★★★

昔時鄉村傳統盛事媽祖生、普渡、謝平安就大請客
古早台灣民俗︰逢民間三大祭日,媽祖生、普渡、謝平安就舉行盛大流水式的大請客。
媽祖生適逢「清明」後,早冬插秧畢,普渡是利用六月冬稻米收割後,謝平安即十月冬割稻畢,都是慢長的農閑期 農村有充分時間準備迎神祭紀,各家庭都忙於蒸粿縛粽,刣雞宰鴨,廟前準備搭戲棚做戲敬神,是囝仔時代最快樂的鄉村迎神祭祀盛事。




街頂拼街尾 (又名迎暗燈)
記憶中昭和初期,街頂(北街)靠「大杉」(第三保保正),街尾靠(南街)「煙筒」(即製糖會社)。中街(今員鹿路一段)十字路為界,分南街、北街民藝大車拚。兩街為爭氣,各種藝陣盡出互拚苗頭,互不認輸迎暗燈往事,至昭和十二年左右因戰時體制而停止。




街頂、街尾兩街民藝大車拚,起因是媽祖生為廟口搭戲台,街頂、街尾相爭搭戲台,引起衝突,後經和談,以互表敬神南北各輪一夜,互拚輸贏為約定,此舉使咱溪湖留下使人莞爾有趣的鄉野史事,街頂拼街尾 (又名迎暗燈),其中最有趣事是,互相探聽對方出迎陣頭或節目招數,有一次南街表演「一支大杉漸漸傾斜而倒地」即打敗大杉(即北街)之含意。
北街事前獲悉,就由北街「杜老進(留日學生)」以十六mm拍攝活動寫真(今之電影)於翌夜在媽祖宮前廣場放映「會社煙筒倒地」鏡頭節目回報。

據說引起南北街互相結氣原因,除為媽祖生搭戲棚以外,平時製糖會社「西工(機械技工大部分是日人)」,常靠勢,以身懷西方技術優越感在菜店(酒家)酒醉鬧事,發生時都由北街保正楊大杉出頭調解,而誤會結怨造成也是遠因一。

 以四句連簡曰:

先談昭和的初年 媽祖生日搭戲棚 相爭敬神而賭氣民藝比賽拚暗暝
十字路止分界拚 晚燈囉咧透晚迎 街頂出名大杉兄街尾煙筒爭輸贏
雙方鬥氣拚陣頭 分夜出陣互拚鬥 車鼓獅陣鑼鼓哮入夜街內熱噪噪
街尾家婆目仔兜街頂竹竿串出頭 拚輸藝閣請來逗 西螺鹿港請透透
活動日期數暗暝 比藝午夜才收戲到了戰時被禁止 鄉村趣事憶兒時
附註: 目仔兜(農民)、竹竿串(飲食業)都是出色小丑角色多數演老家婆逗笑觀眾。


迎神藝閣
戰前配合迎神賽會,於是乎各種藝陣盡出,早期的藝閣是用人力扛抬,照明則以火把充用;布景的裝飾有山有水也有古代庭園建築的「台」、「樓」及「閣」,所以迎 神賽會出動藝閣稱為「裝台閣」,又稱為「詩意」,並且藝閣的內容也常由文人創作設計再由工匠製作。這些廟會都有盛大的藝閣遊行。社會工業化後,藝閣漸漸被 陣頭取代。
昔日鹿港西螺藝閣很有名氣,記得囝仔時代溪湖迎閙列時,藝閣都在消費市場空地飾裝藝台,台上扮裝仙人.仙女人物都由七八歲的少年.少女當之。
【大紀元1214日訊】藝閣是一種以搭設人物、佈景為主題的戲閣,全名為「詩意藝閣」,相傳是由廟宇信徒從泉廈引進台灣,至今約有3百年歷史。
剛開始是以木板或塌塌米搭建閣棚,加以佈置裝飾,並由能歌能彈的南管樂曲藝旦,打扮成歷史詩詞或小說典故中的各種角色,坐在閣台上,演唱南管樂曲,並由48 個壯漢扛抬遊街,頗受詩人墨客的喜愛。在鹿港、桃園、大甲、北港、斗六、台南等地,每年廟宇盛會,都會看到藝閣師父所用心製作的藝閣遊行。
藝閣的型態
藝閣可分「裝台閣」及「蜈蚣閣」兩種型態,裝台閣是在木座上裝置樓台亭閣,由孩童扮演歷史或戲劇人物,或坐或立於台上;蜈蚣閣則是以多個藝閣串聯而成,行進時宛如蜈蚣行走故名。
早期的藝閣是由真人扮演並以人力扛抬,逐漸演變至人力板車承載,另有牛車拖拉或裝飾在三輪車上。隨著時代進步,增加了鐵牛車及馬達三輪車的輔助,現由小貨車發展成大卡車、大拖車承載,讓藝閣裝飾既壯觀又炫麗。
 
下回普渡

★★★★★★★
旅遊寫真簿:曲阜孔府(2)

 
孔府 
山東曲阜孔廟的東側,是孔子嫡係後裔──“衍聖公”的府邸 它是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公府”。 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宋 至和二年 (1055) 仁宗孔子四十六世孫孔宗願為“ 衍聖公 ”後,在原曲阜 (當時稱為仙源 ,在今曲阜縣城東十里)縣城內建造了衍聖公府。 現存孔府為 洪武十年 (1377) 孔子五十五世孫孔克堅時, 朝廷在闕里孔廟及孔子故居以東敕建的新府。 弘治年間遭火災,弘治十六年又奉敕重修。 正德八年( 1513),曲阜縣城移至孔廟 、孔府所在地,以便於保衛, 孔廟孔府便成為曲阜新城的中心區的主要建築。  

 
 
 
 
 
  
內宅在中路退廳以後,共有前上房前堂樓後堂樓三個封閉式庭院 前上房為七間七檁懸山式建築,並有東、西廂房各五間,是衍聖公生活起居的主要院落。 前、後堂樓都是七間二層,前出廊,東、西配樓各三間。 後花園名為“鐵山園”。 後堂設樓也是明清府邸的典型佈局,樓下為內眷臥室起居室 ,樓上為貯藏財物的庫房 孔府東、西還有東倉、西倉、 車欄馬號柴園等;孔府南、北還有族人僕役家屬居住區。
按封建禮制,孔府的規模之大已超過公府的定制,中、東、西三路房屋已將政務祭祀讀書宴客生活 、供應全部包羅俱全,佈局儼然是小型宮殿 孔府在大門、二門、儀門、正廳等處明間闌額上繪有宮廷雙龍捧珠 ”的和璽彩畫 ,反映出它是擁有皇家特權的貴族府第。

 
 
 
 
 
 
 
 
 
 
 
 
 
 
 
 
 
 
 
 
 
 
 
 
 
 
 
 
 
 
 
 
 
 
 
 
  
曲阜號稱:“ 東方聖城”。 是先秦時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誕生、講學、墓葬和後人祭祀之地,因此被列為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曲阜是儒學之源,儒教之根,是儒學的開山之地。 曲阜現隸屬於濟寧市,距省會濟南 135公里。
 
 
 
 
從這裡進城後沿城牆向西走,就到了古城中間的城門 .向北是鼓樓大街,過鼓樓再向北,是古城北門,出門就是孔林了。
 
 
 
 下回孔林{至聖林}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111)旅遊寫真簿:曲阜孔府(1)





格主報告: 嗣後上網記事 以短文 為主,配合多量圖片,感謝上天賜給我機會,能繼續完成我身為先代人應盡傳承使命心願。
日日感恩!!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111)
人生經過八十歲月,回顧,日治、戰時、光復、 民主,各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下生活經過,辛酸、艱苦、饑餓、容忍,強韌的台灣人無奈的往事點點滴滴,為主題來分拆,談論,做為後代參考。
★★★★★★★

昔時鄉村傳統盛事媽祖生、普渡、謝平安就大請客
古早台灣民俗︰逢民間三大祭日,媽祖生、普渡、謝平安就舉行盛大流水式的大請客。
媽祖生適逢「清明」後,早冬插秧畢,普渡是利用六月冬稻米收割後,謝平安即十月冬割稻畢,都是慢長的農閑期 農村有充分時間準備迎神祭紀,各家庭都忙於蒸粿縛粽,刣雞宰鴨,廟前準備搭戲棚做戲敬神,是囝仔時代最快樂的鄉村迎神祭祀盛事。

真的佩服古早先祖們的智慧,利用最適當時期,大家互相來輕鬆慰勞平時辛苦,逢此三節日,節前就邀請親朋好友是日參加宴會,都以口頭邀請說「來看戲」, 當日農村常見牛車滿載婦女老幼,及黃昏時鐵馬隊齊集迎神祭紀莊頭參加盛會,男人們通霄達旦以流水宴方式飲酒狂歡互慰藉平時辛勞。

平時省食儉用農民,此三節日即以借錢也誠懇請客共歡佳節,是咱最懷念的古早農業社會,富有人情味的行事。
 
(1)
三月媽祖生︰
每年在農曆二月中旬起至三月二十三日止,信眾慶祝媽祖誕辰,長達二、三十天,熱烈情況幾近瘋狂狀態;即為諺語形容說「三月逍媽祖」。
由 於媽祖信徒眾多,各地媽祖廟每年在農曆二、三月例有「迎媽祖」,此時正好農村春耕插秧告一起段落,農家有閒參與迎神賽會,於是乎各種藝陣盡出,抬著媽祖神 轎出巡,在各個村莊遊行,由於信眾狂熱慶祝民間形容「三月逍媽祖」。

迎媽祖隊俗以竹簑令旗前導,並有隆重的儀仗排場,巨碩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護駕,千里眼執行眼「觀」人間千里災難,順風耳執行任務耳聽四面八方的哀告聲「音」,所以也有人解釋媽祖為「觀音」的化身;實則這是一種人間機制投紙神祇 世界,因為媽祖為母性之神,屬於文神,寶相溫柔慈悲,所以配了兩位粗獷威儀懾人的部將,以資制服妖邪,兩相對照可以發儒道精神中的溫柔與剛強、靜與動的深奧哲理。

媽祖故事
過去的時代裡,媽祖信仰是討海人的宗教信仰;不過時至今日,由於台灣屬於海島,所以不少寺廟都會供奉媽祖。媽祖本名林默娘,她透過投胎轉世,才從「人」轉為「神」。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琉球、日本、韓國及東南亞)海洋地區[1]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2]
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最早出現媽祖故事是在南宋的宋高宗時代,在宋朝的文獻裡面,紀錄媽祖姓林,福建省莆田縣湄州嶼人,但當時稱 為「林氏女」,不知其名;直到清朝的文獻才記載媽祖姓林,名默娘,之所以叫「默娘」,乃是因為她出生一直到七歲之前都不哭。並且,相傳林默娘出世之前,她 的母親曾夢見觀世音送來一枝花;而這個傳說的重點在於,媽祖的出生不是因男女交合而產生的,是由觀世音送來的。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媽祖就是觀世音的化身。不過大家別忘了,其實媽祖和觀世音是分屬於兩種不同的宗教,觀世音是屬於佛教,而媽祖則是民間的信仰。
媽祖雖然是一種民間的信仰,但是關於媽祖的傳說和故事則是融合了各宗教;像是前述媽祖的出生和佛教(觀世音)相關,另外媽祖從小就吃 素,不沾葷,這也是屬於佛教的信仰;此外,媽祖有異於常人的能力,傳說是因為有道士教她密法,而媽祖得道昇天之時,是玉皇大帝下凡來接應,這些又與道教信 仰有關。
下回 媽祖生為搭戲棚引起街頂拼街尾趣事


★★★★★★★
旅遊寫真簿:曲阜孔府

孔府 ,又稱衍聖公府 ,位於中國 山東省 曲阜市 ,是孔子世襲 衍聖公的後代居住的府第 孔府與曲阜孔廟孔林合稱「 三孔 」,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 12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參見中國世界遺產 )。
孔子死後,其子孫世代居住於孔廟附近。 宋朝 寶元元年( 1038年 )始建孔府,後又稱衍聖公府,在明朝 洪武十年( 1377年 )、 弘治十六年( 1503年 )及嘉靖年間( 1522年 - 1566年 ) ,孔府得到政府支持,得以重建或擴建。
現在孔府佔地16 公頃 ,有463個房間。












曲阜孔府(2)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