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憶童年!! 清澄見底的濁水溪流

憶童年!! 清澄見底的濁水溪流

七、八十年前,溪湖濁水溪並無明顯的堤岸,平時有清澈見底的溪流,與一遍沙園連接,尤其是,對岸代馬崙仔腳(現二林鎮華崙里)有多處未墾植的沙丘,沙埔,形成如一片如沙漠,清晰溪流宛若置於沙漠中一條甘泉,尤其是黃昏,柔軟的夕陽照射滿天彩霞,一群歸巢的白鴒絲在夕陽下飛翔,溪中魚蝦閃爍銀鱗跳躍水面,牽牛老農夫涉水渡溪,呈現一幅鄉野大自然景觀,這是童年最有深刻印象的濁水溪,今被除曲取直改頭換面的,溪流已不是昔日的濁水溪,可說只是一條水圳而以。

當年濁水溪二溪路旁,溪闊約五十公尺,無堤岸拘束的溪水自由奔流,因溪沙隨水流動,容易移位並造流沙堀,溪面流域常常改道,尤其是颱風大水後,溪流就頻頻改道,1998年戊戌年大水,濁水溪大移位造成一大片的浮洲,後經農民耕墾被稱為溪埔園、溪底田。

農民耕溪底園是免租免稅,大部分是種植土豆(落花生)、蕃薯、蔬菜等短期可收成的農作物,濁水溪浮洲含有大量的濁泥,相當肥沃施一點基肥就有不錯收成,怕是突而來襲的大水,大水淹沒後什麼都無,一切可以說是白做工(白費工夫),農民溪埔園的耕作是與天搏鬥,天由命之無奈作為。

日本大正末期,溪湖庄與對岸二林庄往來無橋樑,必須渡過,溪闊約五十公尺的濁水溪,溪水少時可涉水過溪,潦溪為安全,儘量採群體行動,避開流沙、急流與深淵,帶頭探路人用竹竿勘查安全後,插竹枝或樹枝等示為安全,引導後面隨渡者安全渡溪,如逢大水時,就只有等待水退,非常不方便。

到昭和初年,記憶中我三、四歲時(19289年左右)由大人抱過,搭在溪上的一座木造橋(現溪湖橋位置),橋寬約一丈左右,橋面左右邊舖設寬約三尺木板道,供為人通行,左右兩通行板道中間,記得有約二尺左右間隔,就留有約二尺四方的空間可透視溪底(橋中央留空間猜想是防牛車上橋),木橋有護橺約三尺高,此橋車輛禁止通行。

昭和五、六年配合二溪路拓寬改建水泥橋。

關於此橋建造時間,及有關記事經查尋網路等都查不到,只有用我記憶全部記錄於此做為歷史參考。

人過橋,牛車必須駛入溪底到對岸,大部分牛車是個定,由竹頭仔溪底渡溪至港尾,因竹頭仔溪底平坦,少有流沙,隱固適於牛車通行,可說是天然溪底牛車道,此牛車道旁邊也架有,約五尺寬的簡單竹造橋供兩岸農民通行(不過此竹橋每逢大水就流失),溪湖管轄的濁水溪,除前記木造、竹造橋以外,西勢厝也有由明治製糖會社建造,運蔗用的鐵道橋樑。

昔時濁水溪,溪沙清淨質優,適合各種建築之用,溪湖鎮百分之九十以上建築物都用此沙建造,溪湖橋附近採沙方便,因此每日採沙牛車隊,來來往往形成一處採沙場,光復後有人用現代化設備大規模抽沙,因抽沙作業抽空橋腳沙土,致破壞橋整體結構,影響橋安全,為此有關單位下令全面禁止採沙。

以下蔡其常先生的口述可補上我的述記不足!!

蠻荒的華崙地區 (取材於網路)

蔡其常先生,西元1920年出生

對於華崙地區的地方事務與社會變遷歷程,都有深刻的體認,因此藉機前往訪談。

蔡其常先生談到,在滿清時期,華崙地區景色十分荒涼,時常有土匪出沒,搶人財物、奪人牲畜,百姓生活很不安定;另外,交 通、溉灌、排水設施缺乏,水災、旱災頻仍,挖仔地區初期才一、二十戶,崙仔腳是當時最大的庄頭。日本領台期間,對土匪進行掃盪,歷經十多年,土匪消失,治 安較平靜;並進行交通、排水、溉灌等基礎建設,改善村民的生活,華崙地區才漸漸發展成現在的規模。

二溪路的修築

昭和三年,開挖鐵路旁的排水溝,並修築二溪路和溪湖橋。「二溪路」是溪湖到二林的主要幹道,原本下雨時路面泥濘不堪,平時少有人經過。昭和六年,日本計畫發起推廣糖業農業,鼓勵台灣種植甘蔗製糖。二林地區廣植甘蔗,為方便運送甘蔗到糖廠,於是將二溪路加以拓寬,並且修築「溪湖橋」,以利運送甘 蔗的車輛出入。

橫渡大水溪

「舊濁水溪」俗稱「大水溪」,是華崙社區與溪湖相隔的界限,原本是普通的小溪流,在戊戌 年發生大水災,濁水溪河道由萬興西側一度遷移到此。在「溪湖橋」尚未修築前,村民進出都必須徒手涉水過溪,大水溪溪水湍急,河裡的沙土常移來移去,十分危險。村民在涉水時,會沿著行走過的路徑,邊走邊插菅芒桿,叫做「插青」。村民循著「插青」前進,避開流沙、急流與坑洞,就能夠平安的渡過。直到蔡其常先生 十多歲時,修築過一座木橋,到昭和六年修築二溪路與溪湖橋,華崙到溪湖的交通才變得方便。

最早的三台車

道路與橋樑 修畢初期,二林、溪湖地區只有一台腳踏車、一台摩托車、和一台汽車。二林「洪仔和尚」較有資力,他買了一台汽車當公共巴士,車上總是載著一二十人,經過狹 窄的木橋出入溪湖,這情形很有趣。挖仔陳宗道,買一台英國製的腳踏車,像是鋁製的,村民都很好奇兩個輪子怎麼能跑?溪湖陳萬車到日本留過學,回台以後當公 共醫師,他有一部摩托車,是日本製造的,往來各個庄頭幫人看病,村子裡的狗聽到摩托車聲,群起而吠,令人毛骨悚然,至今印象還十分深刻。當時,雖然生活困 苦,但民生需求簡單,只要有一部腳踏車可以騎,就算是很高級的享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