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話題:古早人的食:米糧對一般家庭來說是奢侈品
古早莊稼人的生活是普遍貧窮,雖然我們溪湖是稻米的主要產區,還可外銷,但米糧對一般家庭來說是奢侈品。
昔年老百姓的民生,主食不是「米」,而是以「蕃薯」為主,如想吃到一鍋「白米」的飯,可比山珍海味那麼難得,白米飯是一種奢侈食物。
一般家庭三餐主食,幾乎是硬梆梆的「蕃薯籤+米」,是平常的事,老一輩的就是這樣生活過來的。
昔年老百姓的民生,主食不是「米」,而是以「蕃薯」為主,如想吃到一鍋「白米」的飯,可比山珍海味那麼難得,白米飯是一種奢侈食物。
一般家庭三餐主食,幾乎是硬梆梆的「蕃薯籤+米」,是平常的事,老一輩的就是這樣生活過來的。
鄉下古早三餐非常節儉、簡單,除富有人家,大多數早晚二飩弼,中餐才食乾飯,都摻蕃薯簽煮,通常以大鐵鍋煮,煮滾時多米部分另分開一邊,給從事重勞動的男人吃,佐料以菜甫、碧菜、鹹魚、魚甫為主,自栽青菜為湯,甚少鮮魚豬肉,享受魚、肉需待逢年過節才有大魚.大肉。
鄉下常聞一個孩子時代的啼笑皆非,兒童笑話:「人真塚(借音字),昨日做忌,今日犒將。」描述當年兒童對吃的期待。
鄉下常聞一個孩子時代的啼笑皆非,兒童笑話:「人真塚(借音字),昨日做忌,今日犒將。」描述當年兒童對吃的期待。
當時逢年過節最大盛餐是,雞、鵝、鴨等家禽肉,加豬肉、鮮魚類,做粿縛粽添農家樂趣。一年中間也只有過年、清明、端午節、中元、謝平安、其他較盛大神明生,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數天而已,其餘是簡單菜餚祭拜,除少許魚.肉外,以芹菜舖豆干、韭菜炒魷魚等類,就很不錯的佳餚。,
現代人可能會想到營養問題,此點該時代的營養比現在還豐富而者健康,古早環境未受污染,河川潔清,灌溉用水清晰,田地無受農藥污染,因此有取之不盡的極佳的 營養來源。
如田地收割後的空田,腳踏堀一窪就有數粒田螺,稻草束移開就有小水蛙仔踫踫跳,小水溝中小魚,蝦仔、雨鰡、望姑娘仔、蛤仔取不盡。
一枝竹仔枝用麵粉袋 仔線縛釣針,用飯粒或蚯蚓可輕易釣到鯽仔、土殺魚。尤其是在小水溝仔抓魚、摸蛤仔,人云:“摸蛤仔兼洗褲“是囝仔時代的一大樂事,因此不缺欠各種營養。
抓魚樂
記得五六歲時,常常跟阿兄們到荷婆崙前一片蓮花池釣魚,印象中蓮花盛開非常的美,荷婆崙是原始的沙崙,與其他沙崙不同之處是,沙崙頂上全部被竹林與樹木繁茂掩蓋,綠悠悠非常美麗並帶點神秘感。
崙上可挽雞母珠,雞母殊形態如米粒大,全粒朱紅,有一點黑色在頂部,真美,大人說雞母珠不能吃,吃下會變啞九,因此玩的時怕怕,崙上有棲鴙雞、野兔,現在鴙雞已絕跡,偶爾尚有野兔,蛇等現跡
日治戰時物資缺乏,三餐可以溫飽就已屬萬幸,更不用說吃什麼零食,只有特殊節慶拜拜才有甜甜可口的糕餅可吃,而每一種傳統糕點,背後都有其函意或故事一般而言,「糕」是指米製品、「餅」是指麵粉製品。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